4307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风险预警与应对
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 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 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风险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3. 生产技术部将不定期对综采队实施防灭火专项 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进行检查,提供必要的技术 支持和指导。
2. 对于违反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安 全监察部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4. 年终将对综采队实施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综采队 进行表彰和奖励。
03
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 风险防控与应对
THANK YOU.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综采工作面的火灾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 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02
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 执行与监督
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机构与职责
1 2
综采队
负责实施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工作 面正常推进和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安全监察部
负责监督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 ,对不符合措施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依据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 法规和标准,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
防灭火技术措施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和火灾预防。 适用于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调试、检修、拆除等易发火灾的作业过程。
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
严格控制火源
禁止在综采工作面及周边吸烟、使用明火和易燃易爆物 品。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引言在煤矿等采矿行业中,防灭火安全技术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生产持续稳定的重要环节。
综采工作面作为煤矿生产的核心区域,存在着较高的火灾风险。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旨在提高矿井的安全防护水平。
1. 综采工作面火灾风险分析在综采工作面,常见的火灾风险主要包括煤炭自燃、煤与火花的接触、电器设备故障等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综采工作面成为煤矿火灾最容易发生的区域之一。
1.1 煤炭自燃煤炭自燃是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煤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氧气参与煤与氧的反应产生煤自燃。
综采工作面中因过高的温度、湿度不达标、煤堆叠等原因,很容易导致煤炭自燃。
一旦发生煤炭自燃,将极大地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生产。
1.2 煤与火花的接触火花是综采工作面火灾的另一个常见的引发因素。
在采矿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磨擦、打击,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都有可能产生火花。
当火花与暴露的煤炭接触,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1.3 电器设备故障综采工作面中存在大量的电器设备,如照明设备、电动机等。
这些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存在故障,如短路、发热等。
这些故障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2.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为了有效降低综采工作面的火灾风险,保障矿工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2.1 煤炭自燃防控技术为了预防煤炭自燃引发火灾,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定期对综采工作面的煤堆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合理控制综采工作面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煤炭自燃;•强化通风系统的管理,保持综采工作面空气流通,减少煤炭自燃的机会;•对有自燃风险的煤炭进行处理,如湿淋、覆盖等。
2.2 火花防控技术为了预防火花与煤的接触引发火灾,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对综采工作面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采用防火材料对机械设备进行隔离,阻断火花的传播;•设置防火带,将机械设备与煤炭进行隔离。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前言近年来,我国采煤工作面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给煤炭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其中,大多数采煤工作面火灾事故是由于火源和矿尘的相互作用产生,因此,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成为了煤炭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为此,我们需常规对采煤工作面进行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防范火源的引入和矿尘的爆炸。
本文以实测数据为基础,从防火措施、矿尘处理和设备维护几个方面阐述采煤工作面防灭火的相关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防火措施1.火源限制:严格禁止带火源物品进入采矿工作面。
每日进行车、物品清点,严防带入任何火种,且库仑式排放设备必须经过安全检测,并有人员监控方可使用。
2.消防设备部署:在采煤工作面常规设置灭火器、消防水枪、灭火砂桶等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换。
重要位置应设置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监控等消防设备。
同时,在采煤工作面应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日常进行消防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电器安全:采煤地下工作所使用的设备应符合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并经过认证。
设备应固定稳定,定期维护,避免设备运转摩擦起火。
矿尘处理1.湿法降尘: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掏进前,应使用湿式一体化采煤机控尘装置,防止煤尘扬散,降低采煤地下作业面矿尘浓度。
停机之后,应保持湿法系统的连续工作数小时,避免矿尘在机箱内积累、氧供给不足而引发火灾。
2.喷雾降尘:采煤时,可以在空气中喷洒水雾,使煤尘与水雾发生反应,在飞散的同时,即时地把矿尘湿化,增加了煤尘降低概率。
然而,只用水雾进行降尘会使地面变得湿滑,导致人、机器滑倒甚至停工。
因此,在喷雾时应考虑地面形态和人工作的位置,以免给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借助换热器处理排气:采煤机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矿尘,不仅易导致火灾,还会污染环境。
矿尘处理一般采用换热器处理。
利用高温煤气冷凝产生的热量,将冷风加热为热风喷出,既解决了煤尘的污染问题,又能回收能源,节约了成本。
设备维护1.机油清洗:采煤机运作过程中,产生摩擦会产生热量,容易引起火灾。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是煤矿中十分危险的区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要重视火灾预防工作。
积极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加强对煤矿内各个角落、通道等区域的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
同时,加强对煤炭的管理,确保煤炭的质量符合标准,减少火灾的发生可能性。
其次,完善火灾监测设备。
在综采工作面设置高灵敏度的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温度测量仪等监测设备,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为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另外,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在综采工作面设置消防器材、消防栓和消防水泵等设施,并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制定并实施消防演练计划,提高矿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在火灾发生时快速、有效地撤离矿工。
最后,推广防火阻燃材料的使用。
在综采工作面使用防火阻燃材料对设备、矿井支架等进行覆盖和包裹,有效阻隔火焰的传播,减少火灾损失和扩散范围。
总之,对于综采工作面的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全面实施,以期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
很好,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1.防灭火技术装备在综采工作面,需要配备一系列防灭火技术装备,包括消防水炮、消防水泵、消防水枪、消防毯、灭火器等。
这些装备在火灾发生时可以立即使用,迅速控制火情。
另外,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生火情,系统可以自动启动并喷洒水雾进行灭火。
此外,综采工作面还应配备紧急逃生装备,例如逃生呼吸器、避难箱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矿工能够及时撤离现场。
2.火灾监测系统火灾监测系统是预防和控制火灾的重要手段。
要在综采工作面设置高效的火灾监测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热释电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综采工作面的温度、烟雾和可燃气体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 背景介绍
为了防范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煤炭
生产的正常进行,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至关重要。
本
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
2. 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2.1 防火设施
综采工作面应根据防火安全规定配备防火器材、设备和通风设备,保证综采工作面内部环境良好,煤尘浓度不超标。
2.2 防火管理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以防火安全规定为基础,根据煤矿本身的实
际情况,制定细则、流程和方案,确立责任分工和考核措施,健全防
火管理体系,规范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管理行为。
2.3 防火检测系统
综采工作面应安装火灾监测系统、煤尘防爆监测系统、甲烷检测
系统等,做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2.4 灭火系统
在综采工作面配备自动灭火系统、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堵口等设备,保证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火势,有效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资产安全。
2.5 培训教育
为确保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煤矿企业应当组织开展岗位安全教育和技术交流,提高矿工防火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新人员能够合格、熟练地从事相关工作。
3. 结论
以上是针对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维护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极为重要。
只有加强对防火安全的管理、配备先进的防火器材和设备、建立完善的防火措施、加强矿工的防火知识培训等措施,才能让综采工作面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采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是矿井中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因此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综采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首先,制订火灾应急预案和实施计划。
应建立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和应急实施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火灾事故,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
其次,配备专业指挥专家。
即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的指挥体系,配备监察、救援领导者和责任人,随时准备及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特别是火灾等事故,有效控制事故扩散,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第三,设置灭火设备和灭火路线。
矿井要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灭火器材,并按规划、矿区形势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以便及时控制火灾蔓延。
此外,要设置明显标志,指示疏散路线和灭火路线,以便事故时供逃生和灭火参考。
第四,建立较为完善的消防系统。
矿井需要建立起完整的通讯、警报、喊话、应急照明、防燃排风等设备,建立起矿井内的消防水源和消防道路,以便及时对井下进行火灾的扑灭。
第五,加强煤炭堆场管理。
煤炭堆场是火灾的重点区域,堆放的一定要规范,避免堆放过密或者堆放不规范,同时要按照消防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管理。
最后,加强员工防火知识培训。
要加强员工的安全防火知识培训和操作规程培训,指导他们正确地使用和维护灭火器材,增强其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综采工作面是工作中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因此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专业指挥体系、设置灭火设备和路线、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强化煤炭堆场管理和员工防火知识培训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并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损失。
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开采作业中重要的工作区域,也是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带。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防范和应对火灾事故。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 综采工作面火灾风险分析在综采工作面中,存在着多个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包括煤尘、瓦斯等。
为了有效防范火灾事故,首先需要进行火灾风险分析,评估火灾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并确定防灭火措施的优先级。
3. 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措施3.1 煤尘防控措施3.1.1 煤尘防爆破管控•进行煤尘浓度的实时监测,当煤尘浓度达到危险水平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煤尘扩散,避免火源引发爆炸。
•定期进行煤尘的清理工作,防止积累形成可燃物。
•安装煤尘抑制装置,利用湿式除尘设备降低煤尘的悬浮浓度。
3.1.2 煤尘抑爆技术•安装煤尘抑爆系统,监测煤尘爆炸的可能性,一旦检测到爆炸迹象,及时采取抑制措施,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合理设置通风系统,降低煤尘燃烧的可能性。
3.2 瓦斯防控措施3.2.1 瓦斯抽放系统•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定期抽放综采工作面的瓦斯,防止瓦斯积累形成爆炸风险。
•对于高瓦斯矿井,应加强瓦斯抽放管道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瓦斯排放的畅通。
3.2.2 瓦斯检测技术•配备瓦斯检测仪器,对综采工作面进行瓦斯浓度的实时监测,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瓦斯爆炸。
•定期对瓦斯检测仪器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4. 应急预案与培训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煤矿应制定综采工作面防灭火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 火灾报警与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与使用。
- 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
- 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设置与标识。
- 灭火器材的配置与使用方法。
- 灭火演练的组织和实施。
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理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4307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4307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条、生产矿井延深新水平时,必须对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编制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
第二百六十一、条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必须开展自然发火监测工作,建立自然发火监测系统,确定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健全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管理制度。
一、煤的自燃倾向性及周边矿井自然发火情况依据2016年7月7日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出具的我矿4号煤层自燃倾向性检测报告,我矿4号煤层吸氧量为0.59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井田外周边现分布有6个煤矿,分别为:井田西北部与山西朔州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相邻,东北部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澳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部与山西平鲁圣厚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南部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澳兴陶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部与山西朔州平鲁区芦家窑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隔马关河与中煤平朔露天煤矿相望。
经走访调查,周边矿井所采4号煤层均属自燃煤层,并且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澳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平鲁圣厚源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内均有火区。
我矿现采的4-1号煤层,4307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长度为220m,采高3.0m,放顶煤高度7m,从2017年9月开始回采,现已推进292米。
月平均推进为45m/月,推进缓慢。
二、确定煤层自燃标志气体以开采煤层自燃火灾特点、自燃特性实验测试和现场观测为基础,确定煤自燃指标气体,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煤层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火灾监测监控系统,及时、准确的发现火灾隐患,指导现场防灭火工作的具体实施。
2012年11月20日,山西源通煤矿设计有限公司对我矿4号煤层进行了采样,煤层自燃的早期预测预报以指标气体分析,确定煤层自燃标志气体及特征温度,实验结果煤温临界指标60-80℃。
1、CO浓度随温度变化规律:CO在起始温度30℃时就开始出现,并且贯穿于整个升温氧化过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07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条、生产矿井延深新水平时,必须对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编制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
第二百六十一、条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必须开展自然发火监测工作,建立自然发火监测系统,确定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健全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管理制度。
一、煤的自燃倾向性及周边矿井自然发火情况依据2016年7月7日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出具的我矿4号煤层自燃倾向性检测报告,我矿4号煤层吸氧量为0.59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井田外周边现分布有6个煤矿,分别为:井田西北部与山西朔州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相邻,东北部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澳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部与山西平鲁圣厚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南部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澳兴陶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部与山西朔州平鲁区芦家窑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隔马关河与中煤平朔露天煤矿相望。
经走访调查,周边矿井所采4号煤层均属自燃煤层,并且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澳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平鲁圣厚源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内均有火区。
我矿现采的4-1号煤层,4307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长度为220m,采高3.0m,放顶煤高度7m,从2017年9月开始回采,现已推进292米。
月平均推进为45m/月,推进缓慢。
二、确定煤层自燃标志气体以开采煤层自燃火灾特点、自燃特性实验测试和现场观测为基础,确定煤自燃指标气体,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煤层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火灾监测监控系统,及时、准确的发现火灾隐患,指导现场防灭火工作的具体实施。
2012年11月20日,山西源通煤矿设计有限公司对我矿4号煤层进行了采样,煤层自燃的早期预测预报以指标气体分析,确定煤层自燃标志气体及特征温度,实验结果煤温临界指标60-80℃。
1、CO浓度随温度变化规律:CO在起始温度30℃时就开始出现,并且贯穿于整个升温氧化过程中。
分为两个阶段:80℃之前,CO随煤温上升增加幅度较小;80℃~220℃曲线斜率较大,CO随煤温上升迅速增加,说明此时煤已经开始迅速氧化。
2、CO2气体产生规律:CO2气体随煤温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CO2的产生可能一部分是从煤中解吸出来的,一部分是氧化产生的,因此不采用此气体作为指标气体。
3、H2浓度随温度变化规律:H2在100℃之前未检测到;100℃开始出现,其含量随煤温升高缓慢增加,说明此时煤进入加速氧化阶段。
4、C2H4浓度随温度变化规律:C2H4浓度在120℃之前检测不到,120℃之后随煤温的上升而缓慢增加。
5、C2H6浓度随温度变化规律:C2H6浓度随煤温的变化曲线比较简单和确定,可分为2个阶段:110℃之前检测不到;110℃开始出现,其含量随煤温升高缓慢增加。
6、C2H2浓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在整个氧化升温过程中都未检测到C2H2气体,说明其出现的温度高于220℃,大量的分析和应用表明,C2H2是煤的氧化进入激烈氧化燃烧阶段的标志。
根据以上分析,我矿4号煤层煤自燃指标气体以CO为主,以H2、C2H4、C2H6、C2H2为辅。
CO的出现表明煤已经开始缓慢氧化,此时应加强对CO的检测和分析,绘制同一监测点CO变化曲线,如果发现CO 浓度持续稳定上升,说明此时煤已经开始迅速氧化,应发出预警;H2、C2H4、C2H6可以作为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加速氧化阶段的标志气体,其预测的温度范围在100~120℃。
在有较高浓度CO存在的前提下,只要出现H2、C2H4或C2H6,可视为煤的氧化已进入自热加速阶段,即可做出煤已自然发火的预报,此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灭火措施已迫在眉睫,如果延误时机可能发展为重大火灾事故,给灭火工作增加难度;由于在整个升温过程中没有检测到C2H2,但根据诸多煤层、煤矿的实验和应用经验,一般在矿井检测到C2H2时,可断定监测区内存在已经燃烧的明火,此时制定和采取防灭火措施时一定要谨慎,以免引燃引爆瓦斯、煤尘等使事故扩大。
煤样程序升温氧化实验过程中各气体最低产生温度/℃三、防灭火系统1、我矿现有黄泥灌浆系统一套,型号为LJ-60C滤浆机(最大虑浆量:60m3/h,转速:9 r/min,外形尺寸:2000×2000×3000 mm,功率:7.5 kw,重量:4300 kg,厂家:抚顺正工矿业科技装备有限公司),并配有型号为ZLJ-60胶体制备机(流量:60m3/h,转速:9r/min,外形尺寸:2000×2000×3000 mm,功率:11kw 重量:4500 kg,厂家:抚顺正工矿业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2、我矿现有两台DM-600/10型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一用一备),布置在井下制氮硐室内。
3、安装了一套KJ95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地面监控室配置主机两台,对地面及井下生产环境以及各主要生产区域进行实时数据监测。
4、现有一套JSG-8(A)束管监测系统,并配有GC-7960气相色谱仪,在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及工作面布置束管采样器。
5、按照规定定期对采空区取样分析,并利用红外测温仪对采空区温度进行检测。
四、4307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4307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特别是“两道两线”是煤自燃防治的重点,为保证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减少或消除煤自燃危险性,主要采取如下措施:1、开采期尽可能优化劳动组织,加大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保证正常的推进速度。
2、严格按设计和工艺要求采煤,提高回采率,减少人为丢煤量,回采过程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和顶煤。
3、回采过程中实施开放式间断性注氮为主的防灭火措施,并配以均压、堵漏等措施。
4、合理配备工作面供风量,在满足规程、规范和瓦斯防治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作面供风量,现4307工作面风量为1450m3/min。
5、在整个回采过程中,利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束管监测系统、人工检测对采空区实时监控,并派专人在各测点进行气体检测,定期采用气样袋取气样,送地面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空区气体成分和浓度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对矿井自燃火灾的早期预报。
6、在进回风隅角挂设风障或封堵墙,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7、加强对采空区遗煤的监督,防止遗煤增多,产生氧化发热现象。
8、按照采空区自然三带划分构筑黄土沙袋墙,墙体厚度 1.5~3m,四周与顺槽顶、帮和冒落的矸石结实。
9、降低地面漏风: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及时封堵地面裂隙,减少地面漏风。
10、定期检查通风系统,保持道风系统的稳定性。
11、对高冒区、压裂煤柱,内存在高温点可施工钻孔,然后实施灌浆或者注凝胶等防灭火措施。
12、在进回风顺槽构筑防火门墙。
13、停采线附近,加快设备撤出的速度,设备的撤出和工作面的封闭应在一个月内完成。
五、根据采空区“三带”划分确定回采速度根据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对4302 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燃“三带”划分,具体为距工作面0-45m 为散热带. 45-162m为氧化带,162m 以远为窒息带。
最低推进速度计算: 根据白芦煤矿4302 工作面划分的自燃“三带”范围,计算出白芦煤矿4302工作面最低推进速度为86m/月。
4307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长度为220m,从2017年9月开始回采,现已推进292米,平均推进速度为45 m/月,未达到最低推进速度86m/月,不能有效的把氧化带甩入窒息带。
4307综采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井下关系本工作面在矿井井田东翼北中部,北邻4306工作面现还未开掘,南邻4308备用工作面,西为东翼北运输巷,东为圣厚源煤业边界。
2、地质说明书3、瓦斯煤层情况(1)、瓦斯涌出量:依据<201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15m3/min,相对涌出量为0.53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31m3/min,相对涌出量1.06m3/t (2)、煤尘:依据<2016年煤尘爆炸性检测报告>检测结果为煤尘有爆炸性,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并落实好各项综合防尘措施。
(3)、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依据<2016年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报告>本井田4号煤层自燃倾向性质为自燃等级Ⅱ级,属于自燃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应注意防范。
4、工作面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
(2)采高的确定:根据工作面煤厚(平均7.3m)和地质条件以及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确定工作面使用ZF9000/18/35型放顶煤液压支架,选用ZFG9000/20/37型过渡液压支架,选用ZFTZ12000/20/37端头支架,选用ZCZ1000/20/37B超前支架。
综合考虑煤厚、支架支护高度和采煤机的适应高度,工作面设计采高确定为煤机割煤高度为3m,放煤高度为4.3m。
采放比为1:1.4(3)、回采工艺流程:割煤—装煤—运煤—支护(移架)—推移前部运输机—放煤—拉后部运输机—放顶(4)、割煤方式:工作面采用MGT400/930-WD型交流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沿工作面单向割煤,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
5、工作面通风方式4307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进、回风巷均布置在4#煤层底板,沿煤层倾向布置,采用上行通风;进风巷和回风巷采用矩形断面,顶板锚网支护,开切眼沿煤层倾向布置。
六、组织措施1、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组长:杨继和(矿长)副组长:吴小明(总工)成员:崔继社、展成新、孙元成、吴大胜、苏举科郭步忠、梁立臣、段世文、曹国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通风科,由通风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领导小组职责(1)每月召开一次防灭火专题会,根据当前工作面推进进度及各项气体参数,研究、布置下一步防止煤层自燃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每周对各项工作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3)负责落实防止煤层自燃所需的人、财、物。
3、防灭火办公室职责(1)随时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项工作按时进行,负责防止煤层自燃工作现场业务指导。
(2)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和报表,并进行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措施。
(3)随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相关工作落实、实施及进展情况,当出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七、白芦煤业矿井防灭火设计总体方案1、采集开采煤层煤样进行煤自燃特性试验,优选出煤层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并根据矿井不同自燃监测点要求建立和完善煤自燃监测方法和手段,强化煤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测定气体、温度的变化情况,科学地对煤自然发火进行预测预报,防患于未“燃”。
2、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主要针对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为重点,采取间断性开放式注氮为主结合堵漏、均压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3、工作面初采距开切眼30m、撤架期间距停采线30m、回采结束永久封闭后或当工作面无法正常推进及出现自燃征兆时,启动灌浆防灭火措施,并改间断性注氮为连续性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