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合集下载

常用消毒剂配制的计算方法

常用消毒剂配制的计算方法

常用消毒剂配制的计算方法
一、常用消毒剂配制计算公式
稀释定律:C×V=C’×V’
C:消毒剂原药(液)的有效成分含量(%);
V:所需消毒剂原药(液)的量(克或毫升);C’:欲配制消毒剂使用液(稀释液)的浓度(%);V’:欲配制消毒剂使用液(稀释液)的量(毫升)。

一、配制百分浓度溶液计算公式:
所需消毒剂(原
药)
量(克或毫升)=
所需稀释浓度(%)×所需稀释液量(ml)
消毒剂浓度(%)
1、原药为液体时,所需稀释水量(ml)=所需稀释液量—所需消毒剂量
2、原药为固体时,所需稀释水量(ml)=所需稀释液量
二、配制mg/L浓度溶液计算公式:
所需消毒剂(原药)
量(克或毫升)=
所需稀释液浓度(mg/L)×所需稀释液量(ml)106×消毒剂原药浓度(%)
二、常见的消毒剂配制表
1.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配制方法
2.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方法
对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配制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将A、B 两液混合。

混合后根据有效成分含量,按下表方法配制。

消毒液的配比及消毒方法

消毒液的配比及消毒方法

消毒液的配比及消毒方法一、含氯消毒剂的配制:根据不同含氯消毒剂产品的有效氯含量,用自来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消毒液:消毒片(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每片含有效氯500mg,取1片放入装有1L水的容器内,5-10分钟后消毒片会自己溶解,稍搅拌即成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放入2L水中就配成了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

消毒片的配制、使用相对比较方便;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0000mg/L)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1升水里面放100毫升84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时间:30分钟,消毒方法:擦拭,喷洒。

二、消毒方法1、地面、墙壁、门窗、桌面等物体表面消毒:受污水污染的环境及物品可用有效氯为500mg/L~7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2%-0.5% 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30分钟,喷洒剂量100ml/每平方米~300ml/每平方米,喷湿即可,不耐腐蚀的表面消毒后用清水擦拭;2、衣物消毒: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含氯消毒剂对衣物有漂白的作用,消毒后请用清水清洗;3、餐(饮)具消毒:应将餐(饮)具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消毒操作。

首选煮沸消毒10分钟~15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1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5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5分钟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4、排泄物、呕吐物处理:每2L可加漂白粉50g或有效氯为20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L,搅匀放置2小时;5、动物尸体处理: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处理首选焚烧方法。

在无法焚烧情况下,可以深埋,深埋时坑深不低于2米,动物尸体底部垫漂白粉干粉上部用漂白粉覆盖,漂白粉干粉厚度应3厘米~5厘米;6、手部消毒:接触污染物后,应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涂擦双手,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一、配制方法:
(一)计算消毒剂(消毒片或消毒剂原液)与所需水的量。

(二)准备量筒和带有刻度的浸泡容器。

(三)加入定量的水和消毒剂。

(四)充分搅拌促使消毒剂均匀分布。

(五)用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消毒剂浓度。

(六)比对标准色块符合所需消毒浓度即可浸泡或擦拭。

二、应用方法
(一)浸泡法:
1、将预先清洗擦干后的待消毒物品完全浸入消毒液内,容器加盖;
2、消毒到规定时间(一般15—3Omin)后,取出物品用清水冲洗;
3、干燥备用。

(二)擦拭法:
1、擦拭时请戴手套。

2、擦拭一个医疗物品单元后,布巾需清洗干净。

3、擦拭患者每一床单元需每2—3块布巾。

三、注意事项:
(一)在处理过程中操作者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防护屏,必要时穿防护围裙(二)配制用于粘膜消毒的消毒剂时,所需用水应采用灭菌水。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在家庭、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50条关于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展开详细描述:1. 配制消毒液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常见的消毒剂包括漂白粉、双氧水、酒精等。

2. 使用漂白粉配制消毒液时,可将1份漂白粉与9份清水混合,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

3. 如果使用双氧水作为消毒剂,一般将双氧水与水按1:1的比例混合即可。

4. 酒精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为,在95%的乙醇中加入适量的水以稀释,使浓度在60%-75%之间。

5. 配制时应注意按比例混合,避免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

6. 消毒液的存储应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暴晒。

7. 配制完成的消毒液最好标注制作日期,以免长时间存放后忘记使用时间。

8. 使用消毒液时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9. 对不同材质的物品使用不同的消毒剂,避免导致腐蚀或损坏。

10. 在配制消毒液的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和化学伤害。

11. 漂白剂和双氧水消毒液在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12. 配制消毒液时应尽量避免产生刺激性气体,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更为适宜。

13. 定期更换消毒液,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导致消毒效果减弱。

14. 使用酒精消毒液时,应注意防火防爆,远离明火或火种。

15. 配制消毒液的同时需要戴上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消毒剂或吸入有害气体。

16. 清洁液和消毒液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使用。

17. 配制漂白剂消毒液时,应选择不含添加剂和香料的漂白水,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18. 对于高频接触的物品,如手机、门把手等,建议定期使用消毒液进行清洁和消毒。

19. 消毒液使用后要及时清洗,避免残留消毒剂对人体和物品造成伤害。

20. 在配制漂白剂消毒液时,应避免漂白粉与有机物混合,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21. 消毒液的使用范围应按照说明书和指示进行,避免超出合理使用范围。

常用消毒剂浓度要求及配制方法

常用消毒剂浓度要求及配制方法
10 ml
40 ml
加至1000ml
加至1000ml
过氧
乙酸
一般物体表面,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物表擦拭,作用30分钟;高水平消毒用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作用10分钟
6.5—33ml
加至1000ml
室内空气消毒
(要求室间密闭;加热时注意断电;湿度太低时洒水)
过氧
化氢
3%溶液喷雾,用量20—30ml/m3,室温下作用60分钟
用原液直接擦拭
分泌物、排泄物消毒
优氯净或
漂白粉
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分泌物、排泄物中,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0mg/L,搅拌后作用>2小时
优氯净166g
(约80匙更)
可重复使用物品、器械、器具的初步消毒
消佳净
物品、器械、器具如遇脘病毒污染时用100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至少作用15分钟;气性坏疽病原体污染时用5000mg/L—100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作用≥60分钟;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时,传播途经不明时,按病原体所属微生物类别中抵抗力最强的微生物确定消毒的剂量
用原液直接喷雾
过氧
乙酸
15%过氧乙酸加热蒸发,7ml/m3,相对湿度60—80%、室温熏蒸2小时
乳酸
0.1 ml/m3加等量水加热熏蒸,密闭30-120分钟
医务人员手消毒
碘伏
0.5%碘伏溶液揉搓手3分钟
用原液直接揉搓
乙醇
75%乙醇溶液揉搓3分钟
用原液直接揉搓
氯己定—乙醇(快速手消毒液)
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皮肤和伤口创面擦拭消毒;外科手消毒(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5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或擦洗墙面,墙面消毒高度为2—2.5m

消毒剂配置方法及浓度

消毒剂配置方法及浓度

消毒剂配置方法及浓度1.公共区域喷酒及物表擦拭
(有效氯500mg/L)
5L 水+50m1“84" 原液(约8瓶盖原液)
2.浸泡消毒
(护且镱、体温表等
有效氡500mg/L)_
2.5L 水+25m1“84”原液(约4 瓶盖原液)
备注: 浸泡半小时
3.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消毒
(有效氯1000mg/L)
10L 水+200m!“84原液
1.生活垃圾装到黑色塑料袋中,使用兑好的消毒剂,喷
洒至湿润,扎紧袋口按一般生活垃圾处置:
2.被隔离人员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来及要用单独的垃圾
袋盛装,封口后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按医疗垃圾处理(该规
被隔离人员核算检测结果出未
定是参照密接人员管理的,
前.从严掌握,若检测结果是阴性,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放置到医疗废物暂夺点。

3.集中隔离点上的工作人员用过的防护用品应按医疗
废物处理,放置到医疗废物暂存点。

消毒液的配比及消毒方法

消毒液的配比及消毒方法

消毒液的配比及消毒方法一、含氯消毒剂的配制:根据不同含氯消毒剂产品的有效氯含量,用自来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消毒液:消毒片(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每片含有效氯500mg,取1片放入装有1L水的容器内,5-10分钟后消毒片会自己溶解,稍搅拌即成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放入2L水中就配成了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

消毒片的配制、使用相对比较方便;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0000mg/L)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1升水里面放100毫升84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时间:30分钟,消毒方法:擦拭,喷洒。

二、消毒方法1、地面、墙壁、门窗、桌面等物体表面消毒:受污水污染的环境及物品可用有效氯为500mg/L~7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 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30分钟,喷洒剂量100ml/每平方米~300ml/每平方米,喷湿即可,不耐腐蚀的表面消毒后用清水擦拭;2、衣物消毒: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含氯消毒剂对衣物有漂白的作用,消毒后请用清水清洗;3、餐(饮)具消毒:应将餐(饮)具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消毒操作。

首选煮沸消毒10分钟~15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1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5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5分钟或%%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4、排泄物、呕吐物处理:每2L可加漂白粉50g或有效氯为20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L,搅匀放置2小时;5、动物尸体处理: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处理首选焚烧方法。

在无法焚烧情况下,可以深埋,深埋时坑深不低于2米,动物尸体底部垫漂白粉干粉上部用漂白粉覆盖,漂白粉干粉厚度应3厘米~5厘米;—6、手部消毒:接触污染物后,应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涂擦双手,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消毒剂配制与使用

消毒剂配制与使用

消毒剂配制与使用1 目的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方法及使用范围,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2 适用范围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3 消毒剂配制与使用3.1 有效氯含量2000mg/L(0.2%)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利尔康泡腾片Ⅱ型4片(每片重1.25g,有效氯含量500±50mg/片,以下同),溶解于1L水中;用途:桌面、台面及地面消毒;标本转运桶内壁、标本采集密封袋的喷洒消毒;标本采集管外壁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0-30分钟;有效期:消毒液需每天新鲜配制,有效期24小时。

3.2 有效氯含量3000mg/L(0.3%)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利尔康泡腾片Ⅱ型6片,溶解于1L水中;用途:移液器、标本架等器材的擦拭消毒;生物安全柜操作区垫单喷洒。

作用时间:10-30分钟;有效期:消毒液需每天新鲜配制,有效期24小时。

3.3 有效氯含量5500mg/L(0.55%)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利尔康泡腾片Ⅱ型11片,溶解于1L水中;用途:样本溢洒或渗漏后的处理,直接接触样本、核酸的各类耗材的喷洒、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有效期:消毒液需每天新鲜配制,有效期24小时。

3.4 75%乙醇配制方法:直接使用;用途:样本转运箱内外、密封袋内外、工作中手卫生,防护服表面及桌面、台面、地面等消毒;作用时间:1-3分钟;有效期:开瓶后1个月。

3.5 70%乙醇配制方法:取20ml纯净水加至280ml75%乙醇中,盖紧瓶盖;用途:仪器设备消毒(可减轻使用75%酒精造成的仪器褪色等);作用时间:1-3分钟;有效期:1个月。

3.6 快干手消液配制方法:直接使用;用途:手卫生;作用时间:1分钟;有效期:开瓶后1个月。

3.7 过氧化氢溶液(3%-5%)配制方法:直接使用;用途:正压呼吸面罩、过滤系统的外表消毒;空间、物表消毒;作用时间:10分钟。

3.8 注意:消毒剂对人有害,含氯消毒剂物体表面全覆盖即可;乙醇易挥发,应维持湿润状态至少1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500ml 50g/L(5%)的84消毒液可配制:
250mg/L的消毒液100L(用于浸泡用、物体表面消毒200-300/m2);
10000mg/L的消毒液 2.5L(用于垃圾消毒,表面浸润);
20000mg/L的消毒液 1.25L(用于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
500ml 15%过氧乙酸可配制:
0.2%的过氧乙酸 37.5L( 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每/200-300/M2); 0.5%的过氧乙酸 15L( 用于浸湿布单包裹尸体);
2%的过氧乙酸 3750mL( 用于空气消毒8ml/m3);
每10L消毒液需5%的84消毒液:
250mg/l的消毒液 50ml;
10000mg/l的消毒液 2000ml;
20000mg/l的消毒液 4000ml;
每1OL 消毒液需15%的过氧乙酸:
0.2%的过氧乙酸 133ml;
0.5%的过氧乙酸 333ml;
2%的过氧乙酸 1333ml;
附:穿脱防护用品相关步骤
1、穿戴防护用品
第一步:戴N95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

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第二步:戴一次性隔离帽,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第三步:穿防护服,检查防护服是否破损,拉开拉链,将防护服连体帽、衣袖抓在手中,避免与地面接触,先穿下衣,再穿上衣,将连体帽戴好,拉上拉链。

第四步:戴防护眼镜,一手持镜体,将护目镜置于眼部,另一手将弹性系带拉到头部后方固定,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同时检查面部是否还有暴露部位。

第五步:穿长筒胶鞋。

第六步: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并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消毒人员需加戴长袖橡胶手套)
2、脱防护用品
流调结束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整理物品后退出病房回到半污染区进行消毒,并脱下防护用品。

第一步:摘下防护目镜放入消毒袋中;
第二步:脱掉防护服。

将手套和防护服袖口分离,拉开防护服拉链,摘掉连体帽,脱防护服上衣,脱防护服下衣,顺势脱去外层手套和胶鞋,将防护服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卷好后,放入污物袋中,胶鞋放入消毒袋中。

手套保留。

第三步:摘帽子。

戴着手套从外面抓住帽子,让帽子里边朝外,外边朝里卷在一起,放入污物袋中。

第四步:先摘掉一只手套,让手套外面朝里,里面朝外,卷好放入污物袋中。

再用戴着手套的一只手按住口罩,用已经摘下手套的另一只手,放下口罩的带子,戴手套的手拿好口罩,然后用已经摘掉手套的手,从戴手套里面向外翻卷,让手套里面朝外,包住摘下的口罩,卷好,放入污物袋中。

第五步:手消毒(六步洗手法)。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交换进行;
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④双手互握,搓揉手指,交换进行;
⑤拇指在对侧手掌中旋转搓揉,交换进行;
⑥指尖并拢,在对侧手掌心中搓揉,交换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