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历史试题答案
2010年考研真题和详细解析

1. 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
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马克思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
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答案】C【解析】坚持就是胜利,体现了事物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引起质变,达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本题体现的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正确答案是选项C。
3. 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
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气候变暖给人类发出的警示是人在对于自然的作用过程中,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大势所趋,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D。
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答案】C【解析】劳动力商品的最主要特点,表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
201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学习笔记

一、2010历史学考研真题新特点:历史学自从2007年改为统考以来,经过前三年的命题探索,2010年的历史学真题更显的成熟和完善。
2010年命题在遵循了前三年的规律的基础上,又有其新意和亮点:1、在名词解释中增加了对历史文献资料的考察,如:《筹办夷务始末》、《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2、对历史人物的考察,2010年增加了弗莱明。
3、在史料分析题中增加了句读,就是给文言文加标点,实际上就是断句。
例如: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后周而备于隋唐兴因之隋制十二卫曰翊卫曰骁骑卫曰武卫曰屯卫曰御卫曰侯卫为左右皆有将军以分统诸府之兵府有郎将副郎将坊主团主以相统治又有骠骑车骑二府皆有将军后更骠骑日鹰扬耶将车骑日副郎将别置折冲果毅(《新唐书》卷五十,《兵制》)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后周,而备于隋,唐兴因之。
隋制十二卫,曰翊卫,曰骁骑卫,曰武卫,曰屯卫,曰御卫,曰侯卫,为左右,皆有将军以分统诸府之兵。
府有郎将、副郎将、坊主、团主,以相统治。
又有骠骑、车骑二府,皆有将军。
后更骠骑日鹰扬耶将,车骑日副郎将。
别置折冲、果毅。
(《新唐书》卷五十,《兵制》)这三种类型的题是在前三年的考试题型中没有出过的。
从考察内容看,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宏观上:问答题33题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微观上: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
从考试内容所占比重来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三方面的知识点在试卷中的分值所占比重趋于平衡,所以,从今年的题型和考察的内容来看,今年的考题应该说更加成熟,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2010年的历史学试题更适合科班的考生做,尤其对对跨考的考生来说,难度比加大,系统的学习历史学基础知识很有必要。
二、2011年历史学考研复习的几点建议:1、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重在基础就试卷考察的内容而言,四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趋于均衡。
2007、2008年的历史学试题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基本上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20%多。
2010年历史考研真题及答案

1.春秋时期“救邢存卫”的国君是A.齐桓公 B.秦穆公C.晋文公 D.楚庄王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A.氐 B.匈奴C.羌 D.鲜卑3.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A.北魏太武帝 B.梁武帝C.唐武宗 D.北周武帝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A.张衡 B.一行C.苏颂 D.沈括5.明清皇帝极少改动年号,但也有例外。
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A.成祖 B.仁宗C.宣宗 D.英宗6.中国近代早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A.伟烈亚力 B.傅兰雅C.合信 D.李提摩太7.1885年,清廷在台湾设省。
第一任台湾巡抚是A.姚莹 B.沈葆桢C.刘铭传 D.唐景崧8.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A.《村治月刊》 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D.中华教育促进社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A.北京人遗址的发掘 B.敦煌文书的发现C.殷墟的发掘 D.半坡遗址的发掘10.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的文献是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11.下列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12.下列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是A.斯多噶学派 B.伊壁鸠鲁学派C.犬儒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13.罗马帝国时期,在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A.图拉真 B.哈德良C.奥列略 D.涅尔瓦14.中国僧人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A.飞行寺 B.超岩寺C.那烂陀寺 D.大寺15.下列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A.窝阔台汗国 B.察合台汗国C.伊儿汗国 D.钦察汗国16.下列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A.麦迪逊 B.富兰克林C.杰斐逊 D.潘恩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HA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A.西班牙 B.法国C.荷兰 D.英国18.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A.法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C.法国和西班牙 D.俄国和英国19.1918年,揭开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序幕的事件是A.捷克军团叛乱 B.英军进入巴库C.英军登陆摩尔曼斯克D.日军登陆海参崴20.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寂静的春天》,引起对A.热带雨林砍伐的关注 B.杀虫剂使用的关注C.大气环境圈污染的关注D.地质与土壤环境的关注二、名词解释:第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010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救邢存卫”的是齐桓公。
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鲜卑。
3、下列中国古代皇帝扶持佛教的是:梁武帝。
5、明朝两个年号的皇帝是明英宗,年号是正统和天顺。
6、《格致汇编》主编者是傅兰雅。
7、台湾第一任巡抚是刘铭传。
8、黄炎培主持中华职业教育社。
9、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发现殷墟遗址。
10、长期合作,互相监督”出自《论十大关系》。
11、属于印欧的有雅利安人、波斯人、苏美尔。
12、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学派的是犬儒学派。
13、罗马帝国时期在大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哈德良。
14、中国玄奘和义净到过的大成佛教中心是那烂陀寺。
15、金帐汗国是指钦察汗国。
16、下列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富兰克林。
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罢人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是英国。
18、1807年签订《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法国和俄国。
19、1918年协约国干涉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事件英军在俄国摩尔曼斯克登陆。
20、1962年切尔.卡尔《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名词解释:1.北府兵东晋南朝时期,京口是东晋政权的军事重镇,时称北府。
这里是北方南下流民集中留居的地方,也是南方政权的主要兵源所在。
东晋大臣郗鉴、桓温均以此为基地组建军队,并募北方流民和江淮间富有战斗经验的农民,号称「北府兵」。
桓温死后,谢安当政,遣其子谢玄去京口重新组建北府兵,其时北府兵的士卒和下层将领皆由招募而来,他们多为北方南下流寓淮南的流民及流民武装的首领,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骁勇善战。
北府兵对东晋后期的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2.青苗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时的一项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目的是富国。
在每年春正月和五月,由政府按照户等高下贷粮食或钱款给农村主户,称青苗钱。
听民户自愿请贷,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
这道法令旨在抑制兼并之间的高利盘剥,也可增加政府的收入。
但实际执行却出现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邀功,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一、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2.(4分)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3.(4分)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关税(%)188578 27638.617.918.8188785 78736.419.624.3188986 18735.517.425.7189195 39433.417.125.1189288 81635.217.226.0表中反映了这一时期()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4.(4分)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5.(4分)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6.(4分)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7.(4分)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
历史学考研历年真题(2010—2012)完整版

北师大博仁教育考研辅导权威师资优质教学201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春秋时期“救邢存卫”的国君是A.齐桓公 B.秦穆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A.氐 B.匈奴 C.羌 D.鲜卑3.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A.北魏太武帝 B.梁武帝 C.唐武宗 D.北周武帝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A.张衡 B.一行 C.苏颂 D.沈括5.明清皇帝极少改动年号,但也有例外。
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A.成祖 B.仁宗 C.宣宗 D.英宗6.中国近代早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A.伟烈亚力 B.傅兰雅 C.合信 D.李提摩太7.1885年,清廷在台湾设省。
第一任台湾巡抚是A.姚莹 B.沈葆桢 C.刘铭传 D.唐景崧8.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A.《村治月刊》 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D.中华教育促进社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A.北京人遗址的发掘 B.敦煌文书的发现C.殷墟的发掘 D.半坡遗址的发掘10.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北师大博仁教育考研辅导权威师资优质教学互相监督”原则的文献是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11.下列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 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 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12.下列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是A.斯多噶学派 B.伊壁鸠鲁学派 C.犬儒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13.罗马帝国时期,在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A.图拉真 B.哈德良 C.奥列略 D.涅尔瓦14.中国僧人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A.飞行寺 B.超岩寺 C.那烂陀寺 D.大寺15.下列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A.窝阔台汗国 B.察合台汗国 C.伊儿汗国 D.钦察汗国16.下列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A.麦迪逊 B.富兰克林 C.杰斐逊 D.潘恩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HA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18.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A.法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法国和西班牙 D.俄国和英国19.1918年,揭开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序幕的事件是A.捷克军团叛乱 B.英军进入巴库C.英军登陆摩尔曼斯克 D.日军登陆海参崴20.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寂静的春天》,引起对A.热带雨林砍伐的关注 B.杀虫剂使用的关注C.大气环境圈污染的关注 D.地质与土壤环境的关注二、名词解释:第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全国考研历史学基础2010试题

全国考研历史学基础2010 试题导读:本文全国考研历史学基础2010 试题,仅供参照,假如能帮助到您,欢迎评论和分享。
2010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以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切合试题要求。
1.春秋期间“救邢存卫”的国君是A.齐桓公B.秦穆公C.晋文公D.楚庄王2.十六国期间成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A.氐B.匈奴C.羌D.鲜卑3.以下君主中鼎力扶助佛教的是A.北魏太武帝B.梁武帝C.唐武宗D.北周武帝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A.张衡B.一行C.苏颂D.沈括5.明清皇帝很少变动年号,但也有例外。
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A.成祖B.仁宗C.宣宗D.英宗6.中国近代初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A.伟烈亚力B.傅兰雅C.合信D.李提摩太7.1885 年,清廷在台湾设省。
第一任台湾巡抚是A.姚莹B.沈葆桢C.刘铭传D.唐景崧8.民国期间,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农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A.《村治月刊》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华老百姓教育促使会D.中华教育促使社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要科学考古是A.北京人旧址的挖掘B.敦煌文书的发现C.殷墟的挖掘D.半坡旧址的挖掘10.毛泽东初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办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久共存,相互监察”原则的文件是A.《论十大关系》B.《对于正确办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结合政府》11.以下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12.以下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期间的是A.斯多噶学派B.伊壁鸠鲁学派C.犬儒学派D.毕达哥拉斯学派13.罗马帝国期间,在不列颠北部修筑长城的皇帝是A.图拉真B.哈德良C.奥列略D.涅尔瓦14.中国和尚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A.飞翔寺B.超岩寺C.那烂陀寺D.大寺15.以下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A.窝阔台汗国B.察合台汗国C.伊儿汗国D.钦察汗国16.以下人物中,参加草拟美国1787 年宪法的是A.麦迪逊B.富兰克林C.杰斐逊D.潘恩17.18 世纪从事大西洋HA 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A.西班牙B.法国C.荷兰D.英国18.签署 1807 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A.法国和俄国B.俄国和奥地利C.法国和西班牙D.俄国和英国19.1918 年,揭开协约国武装干预苏维埃俄国序幕的事件是A.捷克军团反叛B.英军进入巴库C.英军登岸摩尔曼斯克D.日军登岸海参崴20.1962 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第一版《沉寂的春季》,引起对A.热带雨林砍伐的关注B.杀虫剂使用的关注C.大气环境圈污染的关注D.地质与土壤环境的关注二、名词解说:第21-28 小题,每题 10 分,共 80 分。
北师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1)

201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宫体诗词“别是一家”拟话本桐城派二、简答题1.《战国策》中寓言的特点2.大历诗风的特点三、论述题是鲁迅关于《西游记》的一段评述(记不清了),让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理解。
四、名词解释《回春之曲》《人兽鬼》《升官图》《其香居茶馆》五、简答题1.胡适、周作人对新文学的建设提出了怎样的建议2.《春之声》的主要艺术特色六、论述题结合胡适、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穆旦的诗歌创作论述中国现代新诗罚站历程的基本轨迹2009年北师大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花间集2、四六3、四大声腔4、六义5、“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二、简答题:(三选二,每题15分,共30分)1、左传的记言。
2、姜夔的词的特点。
3、《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
三、论述题:(共30分)杜甫《秋兴八首》之一赏析: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随想录》2、《海滨故人》3、《这不过是春天》4、《绝对信号》5、《画梦录》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对胡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地位,以及你的看法。
2、九叶诗派对西方现代诗的继承以及为什么穆旦等九叶诗人的诗代表了中国现代诗的成熟?三论述题:(共30分)论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村题材中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考研真题--723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分: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5*3=15)1、骚体赋2、江西诗派3、才子佳人小说二、简答题(15*2=30)4、举例说明《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5、简析《西厢记》的叙事结构特点。
三、论述题(二选一,30*1=30)6、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及其构成原因。
(好像是)7、论述《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A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HaHRSrMDth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6.“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D)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HaHRSrMDth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人文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AA.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B.加强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C.限制能源开发和利用D.发展循环经济 HaHRSrMDth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C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B.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C.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D.调动社会力量9.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B)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瞿秋白HaHRSrMDth10. 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B)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HaHRSrMDth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CD)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22.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ABD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HaHRSrMDth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2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HaHRSrMDth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CD )HaHRSrMDth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维护祖国统一C.反对民族分裂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HaHRSrMDth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 )HaHRSrMDth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HaHRSrMDth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26.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年,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B.对外具有依赖性C.民主阶级的荒谬性D.民族资产阶级的腐朽性AB27.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
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毛泽东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根据是<ABCD)HaHRSrMDthA. 中国内务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B.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C.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D.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8.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华日报》刊出周恩来的题词手迹:“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避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这些方针和原则有<ABD)HaHRSrMDthA.既联合又斗争B.有理,有利,有节C.针锋相对,寸土必争D.发展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29. 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是<ACD)HaHRSrMDthA.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B.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利C.国民党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D.国统区爆发严重经济危机HaHRSrMDth参考答案及解读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5.【答案】A【解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
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在旧社会被压抑的社会需求被广泛铎放出来,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所以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所以选项A为正确答案。
6.【答案】D【解读】关于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体现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为了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
但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选项D 为正确答案。
7.【答案】A【解读】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选项A为正确答案。
8. 【答案】C【解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所以选项C为正确答案。
9.【答案】B【解读】本题考查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物。
十月革命以后,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
10.【答案】B【解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从1956年初开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故选项B正确。
HaHRSrMDth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8.【答案】CD【解读】本题的考点是科技革命的重要性。
在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革命在社会形态更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是根本标志,当然,也不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处理,社会危机的解决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D。
22.【答案】ABD【解读】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同资本主义经济反抗国家限制的不法行为作斗争的过程中,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国家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这些本来主要是为了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生产困难而采取的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