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习题集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

①溶入α(铁素体)、γ(奥氏体)、M(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

②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

③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④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

2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

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C、N(锰、钴、镍、铜、碳、氮),其中Mn、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C、N(铜、碳、氮)为有限溶解;

②Cr、V(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

3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Cu、Co

4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

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Nb、V、(中强)W、Mo、Cr、(弱)Mn、Fe

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Fe3C→M23C6→M6C→MC

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

①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层错能越低,越有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

②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Cr18-Ni8钢;奥氏体层错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合金。

6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

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

②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加工硬化)。

③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

④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沉淀强化。

7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

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IC、韧脆转变温度T k。

①韧性指标:冲击韧度

k

ε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

②颈缩后的变形用P

8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态?

①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

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应为球状、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哪两个?

①改善延性断裂有三个途径:(1)减少钢中第二相的数量:尽可能减少第二相数量,特别是夹杂物的数量。细化、球化第二相颗粒。(2)提高基体组织的塑性:宜减少基体组织中固溶强化效果大的元素含量。(3)提高组织的均匀性:目的是防止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以减少应力集中;碳化物强化相呈细小弥散分布,而不要沿晶界分布。

②改善解理断裂有两种方法:(1)细化晶粒;(2)加入Ni元素降低钢的T k。

③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两个:(1)溶质原子(P、As、Sb、Sn)在晶界偏聚,晶界能r g下降,裂纹易于沿晶界形成和扩展。(2)第二相质点(MnS、Fe3C)沿晶界分布,微裂纹易于在晶界形成,主裂纹易于沿晶界传播。

10为什么含碳量为0.75%的高速钢W18Cr4V铸态组织中会出现莱氏体?而含碳量为0.4%的马氏体不锈钢4Cr13为过共析钢?

①铁素体形成元素W、Cr、V均使A3线上升,而且大多数元素均使ES线左移,所以含碳量为0.75%的高速钢W18Cr4V铸态组织中会出现莱氏体。

②所有合金元素均使S点左移,降低了共析体中的碳含量,所以含碳量为0.4%的马氏体不锈钢4Cr13为过共析钢。

11合金元素从哪两个方面影响钢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①加入了合金元素改变了临界点温度,S点的位置和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使奥氏体形成的温度条件和碳浓度条件发生了改变;

②合金元素不仅本身扩散困难,而且还影响铁和碳原子的扩散,从而影响奥氏体化过程。

12合金元素对钢的C曲线有何影响?从而对钢的淬透性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合金元素存在于未溶碳化物中,对淬透性是什么影响?

①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Co外)都使C曲线右移,即减慢珠光体的形成速度;除Co、Al外,所有合金元素都使MS点下降,而使残余奥氏体量增多。

②C曲线右移的结果,降低了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③合金元素只有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才能提高淬透性。未溶碳化物粒子可作为珠光体的核心,使淬透性下降。

13合金元素对MS点和残余奥氏体量有什么影响?如何减少钢中的残余残余奥氏体量?

①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将使点Ms下降,而使残余奥氏体增多。

②冷处理、多次高温回火可减少钢中的残余残余奥氏体量。

14何为二次淬火?何为二次硬化?

①二次淬火:高合金钢在回火过程中,由于从残余奥氏体中析出合金碳化物,造成残余奥氏体中碳和合金元素的溶解量减少,使其MS点升高,在随后的回火冷却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

②二次硬化:在含W、Mo、V较多的钢中,回火后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不是单调降低,而是在某一回火温度后,硬度反而增加,并在某一温度达到峰值。高温回火时从马氏体中析出高度分散的合金碳化物粒子所造成的。

15各加入何种合金元素可以分别减轻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

①加入Si,可使第一类回火脆性的温度向高温方向推移。

②加入合金元素Mo、W可以抑制第二类回火脆性。

第二章构件用钢

1构件用钢对性能的要求中,以什么性能为主?什么性能为辅?构件用钢的力学性能有哪三大特点?

①构件用钢以工艺性能为主,力学性能为辅。

②构件用钢的力学性能有三大特点:屈服现象、冷脆现象、时效现象。

2焊接脆性有哪四种?为什么从工艺性能方面考虑构件用钢应采用低碳钢?

①焊接脆性有四种:马氏体转变脆性;过热及过烧脆性;凝固脆性;热影响区时效脆性

②碳和合金元素增加钢的淬透性,对焊接性能不利,故构件用钢一般采用低碳、低合金钢。

3构件用钢发生大气腐蚀的微电池模型中,铁素体和碳化物分别是微电池的什么极?提高构件用钢耐大气腐蚀性能主要有哪三种途径?

①铁素体基体的电极电势较低,为阳极;碳化物(第二相质点)的电极电势较高,为阴极。

②减少微电池数量;提高基体的电极电势;利用钝化效应

4碳素构件用钢产量约占钢总产量的多少?分别写出一种常用的普碳钢和冷冲压薄板钢的钢号。

①产量约占钢总产量的70%。

②普碳钢Q235;冷冲压薄板钢08Al

5普低钢化学成分有哪五大特点?

①低碳低合金元素。

②主加合金元素是Mn。

③辅加合金元素Al、Ti、Nb、V。加入微量的Ti、Nb、V,既可产生沉淀强化作用,还可细化晶粒。必须控制轧制温度。

④为改善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应加入少量Cu、P。

⑤加入微量稀土元素可以脱硫去气,净化钢材,并改善夹杂物的形态与分布。

6进一步提高普低钢力学性能有哪四种途径?

①采用其它类型组织:低碳贝氏体,低碳索氏体,针状铁素体;采用控制轧制工艺

7低碳贝氏体型普低钢中,加入合金元素Mo、B的目的是什么?采用控制轧制工艺为什么能细化铁素体晶粒?

①加入能显著推迟珠光体转变而对贝氏体转变影响很小的合金元素,从而能保证在热轧空冷的条件下获得下贝氏体组织。采用Mo、B为基本成分,以保证得到贝氏体组织。

②控制轧制必须将终轧温度控制在Ar3附近,以使铁素体可以在奥氏体晶内和晶界同时形核,从而细化铁素体晶粒。

第三章机器零件用钢

1机器零件用钢对力学性能有哪四大要求?有哪两大主要工艺性能?按回火温度可以分为哪三类?

①机器零件用钢对力学性能有四大要求:⑴因承受交变载荷作用,要求应有较高的疲劳强度;⑵承受短时超负荷作用,要求具有高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⑶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⑷由于机器零件上存在不同形式的缺口,会造成应力集中,易于产生低应力脆断。所以要求应具有较高的韧性(KIC、ak),以降低缺口敏感性。

②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

③淬火低温回火钢、淬火中温回火钢、淬火高温回火钢

2调质钢的组织有哪三大特点?

①强化相为弥散均匀分布的粒状碳化物,可以保证有较高的塑变抗力和疲劳强度。

②组织均匀性好,减少了裂纹在局部薄弱地区形成的可能性,可以保证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③作为基体组织的铁素体是从淬火马氏体转变而来的,其晶粒细小,使钢的冷脆倾向性小。

3调质钢中主加和辅加合金元素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调质钢热处理时最终性能取决于什么?

①主加元素:Mn、Cr、Si、Ni、B。提高钢的淬透性;辅加元素:Mo、W、V、Ti。细化晶粒,提高回火稳定性。

②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加高温回火,最终性能取决于回火温度。

4调质零件用钢有哪两个发展动向?

①低碳马氏体钢;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

5弹簧钢的化学成分有何特点?其常用的最终热处理工艺是什么?获得何种显微组织?

①弹簧钢的化学成分特点:(1)弹簧钢的碳含量较高,以保证高的弹性极限与疲劳极限;(2)加入Si、Mn。目的是提高淬透性、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使其在相同的回火温度下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3)加入Cr、W、V。因为它们为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防止过热(细化晶粒)和脱碳,提高淬透性,从而保证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

②最终热处理采用淬火加中温回火,获得回火屈氏体组织,目的是追求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

6渗碳钢一般是什么含碳量的钢?加入什么合金元素可促使渗碳层中的碳化物呈粒状分布?20CrMnTi钢渗碳后一般如何热处理?

①为了保证心部有良好的韧性,渗碳钢为低碳钢,心部w(C)=0.1~0.25%,渗碳后表层w(C)=0.8~0.9%

②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易使碳化物呈粒状分布。

③20CrMnTi钢,渗碳后预冷直接淬火及低温回火。

7滚动轴承主要发生哪两种形式的破坏?轴承钢中加入合金元素Cr主要有哪三方面的作用?

①接触疲劳破坏和摩擦磨损

②Cr可提高钢的淬透性;含Cr的合金渗碳体在淬火加热时较稳定,可减少过热倾向,细化热处理后的组织;碳化物能以细小质点均匀分布于钢中,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

8通常要控制轴承钢的哪两种冶金缺陷?GCr15钢的常用热处理工艺是什么?

①两种冶金缺陷:非金属夹杂物;碳化物分布的不均匀性。

②球化退火:改善切削加工性,为预备热处理。不完全淬火:淬火温度840℃,淬火组织为隐晶马氏体。低温回火:回火温度160 ℃。

9为了发挥轴承钢的性能潜力,应从哪五个方面考虑问题?

①淬火时的组织转变特性;马氏体中碳浓度对性能的影响;碳化物的影响;残余应力的影响;短时快速加热淬火。

第四章工具钢

1工具钢按化学成分可以分为哪三种?工具钢通常为什么采用较高的含碳量?

①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

②在化学成分上,通常含有较高的碳,w(C)=0.65~1.55%,以保证淬火后获得高碳马氏体,得到高硬度。另外,还可以形成足够数量的碳化物,以保证高的耐磨性。

2刃具钢一般有哪四点使用性能要求?锉刀和钻头对使用性能的要求有何不同?

①⑴具有高于被切削材料的硬度(>60HRC),故刃具钢应是以高碳马氏体为基体的组织。⑵在马氏体基体上分布着弥散的各种合金碳化物,可有效提高刃具钢的耐磨性。⑶要求刃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以防止崩刃或折断。⑷要求刃具有高的红硬性。

②锉刀不一定需要很高的红硬性,而钻头工作时,其刃部热量散失困难,所以对红硬性要求很高。

3碳素刃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是什么?其性能有哪两个缺点?

①热处理工艺:淬火+低温回火

②两个缺点:淬透性低、红硬性差

4合金刃具钢在哪方面仍满足不了高速切削的要求?合金刃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是什么?

合金刃具钢属低合金钢,其红硬性虽比碳素刃具钢高,但仍满足不了高速切削的要求。

合金刃具钢的热处理包括加工前的球化退火和成型后的淬火与低温回火。

5高速钢中合金元素W、Mo、V和Cr的作用是什么?两种最常用的高速钢是什么?

①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在随后的淬火冷却过程中被保留在马氏体中的合金元素W、Mo、V等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阻碍高温回火时碳化物的析出,同时也阻碍析出的细小碳化物的聚集长大,即提高了抗回火软化能力,也就是红硬性;另一方面,在高温回火时可从马氏体中析出细小弥散的合金碳化物W2C、Mo2C、VC等,提高了钢的硬度,产生二次硬化作用。合金元素Cr在淬火加热时几乎全部溶入奥氏体中,主要起提高淬透性的作用,另外Cr还可提高高速钢的抗高温氧化能力。

②W18Cr4V、W6Mo5Cr4V2钢

6W18Cr4V、W6Mo5Cr4V2钢铸态共晶碳化物分别呈什么形状?用什么方法可将其破碎?

①W18Cr4V、W6Mo5Cr4V2钢中莱氏体共晶碳化物分别呈鱼骨状和鸟巢状。

②采用反复锻造方法,可将共晶碳化物破碎,使其分布均匀。

7简述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高速钢在淬火后、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各为什么?

①高速钢球化退火:高速钢锻后进行球化退火,以利于切削加工,并为以后的淬火做好组织准备。退火后的显微组织:索氏体基体上分布着均匀、细小的碳化物颗粒。M6C型、M23C6型、MC型。

②高速钢淬火:两次预热:导热性较差,淬火加热温度在1200℃以上。W18Cr4V、W6Mo5Cr4V2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分别为1280℃和1230℃。淬火后的显微组织:隐晶马氏体+ 残留奥氏体+ 剩余碳化物。

③高速钢回火:W18Cr4V钢淬火后的显微组织:70%隐晶马氏体+ 20%残留奥氏体+ 10%剩余碳化物。进行三次560℃高温回火处理。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回火马氏体+ 碳化物。

8写出两种最常用的高速钢牌号。发挥高速钢性能潜力有哪三种途径?

①W18Cr4V、W6Mo5Cr4V2钢

②(1)增加含碳量:增加碳化物含量,以获得最大的二次硬化效应。(2)进一步细化碳化物。(3)表面处理工艺的应用:蒸汽处理、氧氮共渗

9当W18Cr4V钢用作冷作模具时,热处理时淬火温度应如何调整,为什么?

①当W18Cr4V钢用作冷作模具时,热处理时应降低淬火温度,此时钢中有较多的未溶碳化物阻碍晶粒长大,从而使韧性得到提高。

10Cr12MoV钢的两种热处理方案分别是什么?

①Cr12MoV钢一次硬化法:采用较低的淬火温度1030℃,然后进行低温回火。

②Cr12MoV钢二次硬化法:采用较高的淬火温度1115℃,然后进行高温多次回火。11常用的热作模具用钢有哪三种?

①锤锻模;热挤压模;压铸模

第五章不锈钢

1不锈钢按典型正火组织可以分为哪五类?

①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沉淀

硬化不锈钢。

2不锈钢主要有哪五种腐蚀类型?通过合金化提高钢的耐腐蚀性的主要途径有哪三个?

①一般腐蚀:均匀腐蚀。晶间腐蚀:由于晶界区域与晶内成分有差别,引起晶界区域电极电势显著降低所致。应力腐蚀:在腐蚀介质及拉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破裂现象。点腐蚀:由钝化膜的局部破坏所引起的,这种腐蚀破坏多数是由于氯离子引起的。腐蚀疲劳:在腐蚀介质及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

②提高金属的电极电势;使金属易于钝化;使钢获得单相组织

3举出不锈钢中常用来提高其钝化能力的三种合金元素。为什么不锈钢中的最低含Cr量为13wt.%?

①加入铬(Chromium)等元素,可生成Cr2O3等致密的钝化膜。加入钼(Mo)可进一步增强不锈钢的钝化作用。加入少量的铜,也可促进钢钝化。

②由二元合金固溶体电极电位的n/8规律知道不锈钢中铬的最小质量分数应为12.5 at.% =11.7wt.%;由于Cr还形成Cr23C6碳化物,一般最低含Cr量为13wt.%。

4.1Cr13~4Cr13马氏体不锈钢各作为什么钢使用?分别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

①1Cr13、2Cr13为结构钢,淬火加高温回火后使用;3Cr13、4Cr13是工具钢,如用作手术刀,淬火加低温回火后使用。

5说明铁素体不锈钢的三种脆性。

①粗晶脆性:铸态下的粗大晶粒不能通过γ→α相变重结晶来细化,加入少量Ti,形成Ti(C,N),可以阻碍晶粒长大。

②475℃脆性:析出富铬的α’相,α’相呈片状在高铬铁素体的{100}面和位错上析出。

③σ相脆性:在晶界析出σ相,引起脆性。

6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是什么?举出两种防止晶间腐蚀的方法?

①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50℃保温或缓慢冷却时,会出现晶间腐蚀。这是由于在晶界上析出富Cr的Cr23C6,使其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从而形成腐蚀原电池而造成的。

②防止晶间腐蚀的方法:⑴减少钢中的含碳量,即从根本上解决在晶界析出Cr23C6的问题,w(C)<0.03%。⑵加入Ti、Nb等能形成稳定碳化物的元素,避免在晶界析出Cr23C6。7奥氏体不锈钢的点腐蚀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加入何种合金元素可提高其抗点腐蚀的能力?

①由于较小的氯离子穿透钝化膜所致。

②主要采用加入合金元素钼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抗点腐蚀能力。

8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在零下温度轧制时强度提高的效果更为显著?

①因为除了冷作硬化效果外,还叠加了形变诱发马氏体转变。

9奥氏体不锈钢主要采用哪三种热处理工艺?其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①固溶处理:将钢加热到1050℃后水淬,可使碳化物(Cr23C6)溶于奥氏体中,并保持到室温,这样可防止晶间腐蚀。

②稳定化处理:固溶处理后,将钢加热到850~880℃保温后空冷,使含有Ti、Nb的18-8钢中不再形成Cr23C6,有效地消除了晶间腐蚀。

③去应力处理:是消除钢在冷加工或焊接后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一般加热到300~350℃回火。可提高钢的应力腐蚀抗力。

10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有何优点?

①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有较好的焊接性能,而且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倾向性都较小。

第六章耐热钢

1耐热钢主要包括哪两种?为了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常加入哪三种合金元素?

①热稳定钢(抗氧化钢)、热强钢

②加入合金元素Cr、Al、Si,可以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

2奥氏体型抗氧化钢主要有哪三种体系?

①Cr-Ni系,经Si、Al抗氧化合金化。

②Fe-Al-Mn系,节约Cr、Ni。

③Cr-Mn-N系,有较高的持久强度。

3提高钢的热强性的主要途径有哪三个方面?

①基体强化、第二相强化、晶界强化

4低碳珠光体热强钢和中碳珠光体热强钢各主要用于制造什么部件?马氏体型热强钢主要用来制造哪两种部件?

①低碳珠光体热强钢,炉管钢;中碳珠光体热强钢,转子钢。

②叶片钢;阀门钢

5珠光体热强钢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哪四个方面的组织性能变化?

①珠光体的球化和碳化物的聚集

②钢的石墨化

③合金元素的再分布

④热脆性

6奥氏体热强钢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

①固溶强化型

②碳化物沉淀强化型

③金属间化合物沉淀强化型

第七章铸铁及有色金属

1铸铁的金属基体有哪三类?铸铁按碳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哪三种?按石墨形状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哪四种?

①金属基体有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三类。

②白口铸铁:碳主要以渗碳体形式存在,断口呈白亮色;灰口铸铁:碳主要以片状石墨的形式存在,断口呈灰色;麻口铸铁:碳既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又以石墨形式存在。断口夹杂着白亮的游离渗碳体和暗灰色的石墨。

③灰口铸铁:石墨呈片状。蠕墨铸铁:石墨为短小蠕虫状。可锻铸铁:呈不规则团絮状。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

2灰铸铁的一次结晶和二次结晶分别决定了铸铁组织的哪两个方面?

①一次结晶决定了铸铁的晶粒大小、石墨形状和分布;二次结晶决定了铸铁的基体组织。

3元素C、Si、S对石墨化有何影响?铸件冷却速度对石墨化又有何影响?

①C、Si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S是强烈阻碍石墨化的元素(白口化)。

②铸件冷却速度越缓慢,越有利于充分进行石墨化。

4灰铸铁有哪些性能特点?

①优良的铸造性能

②优良的耐磨性和消震性

③较低的缺口敏感性和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④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塑性、韧性、弹性模量都低于碳素铸钢。但抗压强度较高。5用哪两种处理工艺可提高铸铁的强度性能?

①孕育处理--石墨细化强化;球化处理--石墨球化强化

6合金元素对铝的强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①固溶强化;沉淀强化(时效强化);过剩相强化;组织细化强化

7铝合金的时效过程通常分为哪三个阶段?写出铝合金的时效沉淀序列,并示意地画出其典型的时效硬化曲线。

①根据时效的进程把时效过程分为欠时效、峰时效和

过时效三个阶段。

②过饱和固溶体→过饱和溶质原子富集区→过渡沉

淀相(亚稳平衡相)→平衡沉淀相

8防锈铝主要有哪两种合金系?硬铝中,L Y11和LY12的主

要强化相分别是什么?哪种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热

性?

①防锈铝(LF):Al-Mn系,3×××;Al-Mg系,5×

××

②L Y11,Cu/Mg = 7.2,主要强化相为θ相,S相为辅。L Y12,Cu/Mg = 2.86,主要强化相为S相,θ相为辅。

③Al-Cu 系铸造铝合金(ZL203),热处理强化效果好,强度较高,耐热性好。其时效强化相为θ(Al2Cu)。

9超硬铝和锻铝各属于什么合金系?它们的主要强化相又分别是什么?

①超硬铝属于Al-Zn-Mg-Cu系合金,室温强度最高的变形铝合金。主要强化相为η(MgZn2)相。

②锻铝属于Al-Mg-Si-Cu系合金。主要强化相为β(Mg2Si)相。

10ZL102合金在浇铸前一般要进行什么处理?为什么?

①加入钠盐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以改变共晶硅的形态,使硅晶体细化和颗粒化,组织由共晶或过共晶变为亚共晶,从而改善力学性能。

11纯铜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黄铜、白铜、青铜的主要合金元素分别是什么?

①纯铜最显著的特点是导电、导热性好。

②黄铜: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白铜:镍为主要合金元素;青铜:除锌和镍以外的其它元素为主要合金元素

12Zn含量对黄铜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

①w(Zn)<32%时,形成α单相固溶体,强度和塑性随Zn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②w(Zn)>32%时,合金中出现脆性β’相,塑性下降,而强度继续提高;

③w(Zn)>45%时,合金组织全部为β’相,强度和塑性急剧下降。

13黄铜“自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通常采用什么方法防止?

①原因:冷加工变形的黄铜制品内部存在残余应力,在腐蚀介质作用下,发生应力腐蚀开裂(SCC)。

②防止方法:采用低温去应力退火,消除制品在冷加工时产生的残余应力。

第八章高聚物材料

1高聚物按性能用途可以分为哪五大类?常用的聚合反应有哪两种?

①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

②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

2高聚物大分子链的形状有哪三种类型?-Si-O-键、-C-O-键、-C-C-键组成的主链结构中,哪一种柔顺性最好?哪一种柔顺性最差?

①高聚物大分子链有线型、支化型和体型结构三类。

②-Si-O-键柔顺性最好,-C-O-键次之,-C-C-键最差。

3通常用来表征非晶态高聚物和晶态高聚物的结构模型分别是什么?

①表征非晶态高聚物用无规线团模型;表征晶态高聚物缨状微束模型。

4线型无定形高聚物在不同的温度有哪三种状态?高聚物的链段和大分子链开始运动的温度分别对应着什么温度?

①三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②Tg(玻璃化温度)为聚合物链段开始运动的温度;Tf(粘流温度)为大分子链开始运动的温度。

5举出高聚物在性能上具有的三个优点。高聚物老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质量轻,吸水性好,透气性,高弹性和粘弹性,比强度很高,内在的韧性较好,良好的绝缘体。

②老化的原因主要是大分子链的结构发生了降解或交联。

6举出热塑性高聚物典型的三种加工成型方法。热固性高聚物最常用的加工成型方法是什么?

①挤出成型、吹塑成型、注射成型。

②模压成型。

7常用塑料中PE、PP、PA、PC、EP、PF分别代表什么?哪种塑料的耐腐蚀性最好?环氧树脂常用的固化剂有哪两类?

①聚乙烯(PE) ;聚丙烯(PP) ;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EP) ;酚醛树脂(PF)

②聚乙烯(PE)的耐腐蚀性最好

③固化剂常用的有二元或多元胺类和酸酐类。

8成纤高聚物在聚集态结构上应具有什么要求?利用何种纤维热裂解可以制备碳纤维?

①能够用来生产合成纤维的高聚物,在聚集态结构上应具有适当的结晶度,经拉伸取向后成为不可逆的取向态。应具备以下条件:(1) 高聚物主链是线型结构,具有高的分子量;(2) 高聚物分子结构具有线型对称性,这样可使分子与分子间结合紧密;(3) 聚合物大分子间存在相当强的作用力。

②用腈纶纤维热裂解可以制备碳纤维。

9橡胶是室温下处于什么状态的高聚物?从生胶到橡胶制品需要经过哪四道加工工艺过程?

①高弹态

②塑炼,混炼,成型,硫化:大多数生胶需经塑炼后加入各种配合剂混炼,然后才能加工成型,再经硫化处理制成各种橡胶制品。

10何为橡胶的硫化?合成橡胶中产量最大的是什么橡胶?车轮的内胎常用什么橡胶制作?

①凡是使橡胶的线型分子交联成网状分子的变化都叫硫化

②丁苯橡胶是合成橡胶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品种。

③丁基橡胶常用于制成车轮的内胎

第九章陶瓷材料

1按化学成分分类,最常用的有哪三类陶瓷?陶瓷材料的致命缺点是什么?与金属材料相比,它具有哪三个优异的特殊性能?

①氧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

②陶瓷材料致命缺点:很难产生塑性变形,脆性大。

③优异的特殊性能: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高熔点---杰出的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的耐蚀性

2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两类?常用的陶瓷烧结方法有哪三种?

①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机械球磨法(固相反应+ 机械球磨);化学法

②陶瓷烧结方法:无压烧结;热压烧结(HP);热等静压(HIP)

3高强度单相多晶陶瓷的显微组织应符合哪四点要求?

①晶粒尺寸小,晶体缺陷少;

②晶粒尺寸均匀、等轴,不易在晶界处引起应力集中;

③晶界相含量适当,并尽量减少脆性玻璃相含量,应能阻止晶内裂纹过界扩展,并能松弛裂纹尖端应力集中;

④减少气孔率,使其尽量接近理论密度。

4相变韧化机理主要包括那三个方面的韧化作用?

①相变韧化;显微裂纹韧化;残余应力韧化(此题答案未确定!!!)

5在长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中,韧性的提高来自哪三方面的贡献?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靠什么机制提高强度和韧性?颗粒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韧化机理主要是什么?

①在长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中,韧性的提高来自三方面的贡献:纤维拔出、纤维断裂、裂纹转向。

②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靠晶须的拔出桥连与裂纹转向机制对强度和韧性的提高产生突出贡献。

③颗粒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韧化机理主要有细化基体晶粒、裂纹转向与分叉等。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三 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三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翰林医官院 2、六气致病说 3、导引 4、《治百病方》 5、广惠司 6、鬼注、尸注 7、医案 8、郭守敬 9、翰林医官院10、医师 二、填空 1、宋代设置的保健慈善机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 是目前所知关于____的最早记载。 3、“三品分类法”中上品为____药、中品能____、下品专属____药。 4、“五运六气”中五运指____、____、____、____、____,六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____时代。 6、____所著的《本草蒙筌》是便于诵记的____性本草。 三、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专书是() A.《黄帝内经》B.《肘后救卒方》C.《五十二病方》D.《伤寒杂病论》 E.《治百病方》 2、世界上最早开办管理药事的药局是在我国的( )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E. 清代 3、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 A.《治百医方》B.《五十二病方》C.《药论》D.《神农本草经》E.以上都不是 4、《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 A.《素问悬解》B.《注黄帝素问》C.《素问训解》D.《黄帝内经太素》 5、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A.《小儿要证直诀》B.《颅囟经》C.《仁斋直指小儿方》D.《幼幼新书》 E.《活幼心书》 6、“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一语见于() A.《尚书》B.《论语》C.《礼记》D.《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E.《汉书?艺文志》 7、我国现存最早医案“诊籍”的作者是() A.华佗B.涪翁C.郭玉D.淳于意E.程高 8、“六气致病说”载于( ) A.《周礼》 B.《礼记》 C.《左传》 D.《周易》 E.《诗经》 9、“掌养万民之疾病”职责的是( ) A. 食医 B. 疾医 C. 疡医 D. 兽医 E. 医师 10、明代地方本草的代表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食疗本草》 C.《食物本草》 D.《本草备要》 E.《滇南本草》 四、多项选择 1、《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 A. 说明疾病发生 B. 说明疾病传变 C. 说明疾病预后 D. 说明诊断原则 E. 说明脏腑联系 2、西周时期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有相关记载的早期文化典籍有( ) A.《周礼》 B.《诗经》 C.《山海经》 D.《左传》 E.《尚书》 3、《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

工程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 1、合金钢是如何分类的? 1) 按合金元素分类:低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低于5%;中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为510%;中高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高于10%。 2) 按冶金质量S、P含量分:普通钢,P≤0.04≤0.05%;优质钢,P、S均≤0.03%;高级优质钢,P、S均≤0.025%。 3) 按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特种钢 2、奥氏体稳定化,铁素体稳定化的元素有哪些? 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是、、、C、N、等 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有、、W、V、、、、B、、等 3、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强-弱),其形成碳化物的规律如何? 1) 碳化物形成元素:、、、V、、W、、、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 ,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 含量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物。 2) 形成碳化物的规律 a) 合金渗碳体——与碳的亲和力小,大部分溶入α或γ中,少部分溶入3C中,置换3C中的而形成合金渗碳体()3C; 、W、少量时,也形成合金渗碳体 b) 合金碳化物——、W 、含量高时,形成M6C(24C 42C)23C6(21W2C6 2W21C6)合金碳化物 c) 特殊碳化物——、V 等与碳亲和力较强时 i. 当<0.59时,碳的直径小于间隙,不改变原金属点阵结构,形成简单点阵碳化物(间隙相)、M2C。 . 当>0.59时,碳的直径大于间隙,原金属点阵变形,形成复杂点阵碳化物。 ★4、钢的四种强化机制如何?实际提高钢强度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1) 固溶强化:溶质溶入基体中形成固溶体能够强化金属; 2) 晶界强化:晶格畸变产生应力场对位错运动起到阻碍达到强化,晶格越细,晶界越细,阻碍位错运动作用越大,从而提高强度; 3) 第二相强化:有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沉淀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切过第二相粒子;弥散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绕过第二相粒子; 4) 位错强化: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越容易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引起位错缠结,因此造成位错运动困难,从而提高了钢强度。 有效方法:淬火+回火,钢淬火形成马氏体,马氏体中溶有过饱和C和元素,产生很强的固溶强化效应,马氏体形成时还产生高密度位错,位错强化效应很大;是形成许多极细小的取向不同的马氏体,产生细晶强化效应。因此淬火马氏体具有很高强度,但脆性很大,淬火后回火,马氏体中析出碳化物粒子,间隙固溶强化效应虽然大大减小,但产生很强的析出强化效应,由于基体上保持了淬火时细小晶粒,较高密度的位错及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所以回火马氏体仍具有很高强度,并且因间隙固溶引起的脆性减轻,韧性得到改善。 ★5、固溶强化、二次硬化、二次淬火、回火稳定性的含义。 1) 固溶强化:当溶质原子溶入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能强化金属。 2) 二次硬化:在含、W、V较多的钢中, 回火后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不是单调降低, 而是在某一温度后硬度反而增加, 并在某一温度(一般为550℃左右)达到峰值。这种在一定回火温度下硬度出现峰值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3) 二次淬火:通过某种回火之后,淬火钢的硬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这种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生理学习题集

《生理学》习题集 ( 供2010级中专部专用 ) 第一章绪论 二、单项选择题。 1、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 E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 2、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就是( C )。 A、减压反射 B、血糖浓度调节 C、排尿反射 D、体温调节 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 A )。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4、内环境稳态就是指( B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E.细胞内液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 5、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 A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6、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D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7、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成分的过程,称为( C )。 A、吸收 B、新陈代谢 C、物质合成代谢 D、异化作用 E、消化 8、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以供给机体需要的过程,称为( D )。 A、吸收 B、新陈代谢 C、物质合成代谢 D、异化作用 E、消化 9、机体的内环境就是指( E )。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液 D、细胞内液 E、细胞外液 10、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是( C )。 A、兴奋性 B、生殖 C、新陈代谢 D、兴奋 E、抑制 11、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就是( D )。 A、膝跳反射 B、减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望梅止渴 E、吸吮反射 12、阈值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 D )。 A、兴奋性越高 B、兴奋程度越低 C、兴奋程度越高 D、兴奋性越低 E、没有兴奋性 四、填空题。 1、反射弧就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 3、反应的基本形式有兴奋与抑制。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五、问答题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针灸学试题库完整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 A1型题 1.现存最早、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资生经》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答案:1.C 2.《甲乙经》成书朝代及作者是 A.唐代—孙思邈 B.晋代—葛洪 C.宋代—王执中 D.晋代—皇甫谧 E.宋代—王惟一 答案:2.D 3.《针灸甲乙经》考证了腧穴 A.354个 B.359个 C.361个 D.349个 E.152个 答案:3.D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者是 A.王执中 B.杨继洲 C.王惟一 D.李时珍 E.滑寿 答案:4.C 5.铸造第一个针灸铜人的朝代是 A.唐代 B.晋代 C.战国 D.元代 E.宋代 答案:5.E 6.《针灸大成》的作者是 A.王焘 B.李学川 C.杨继州 D.高武 E.李时珍 答案:6.C 7.继《内经》、《甲乙经》之 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 A.《针灸大成》 B.《针灸大全》 C.《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D.《十四经发挥》 E.《奇经八脉考》 答案:7.A 8.《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 A.滑伯仁 B.李学川 C.杨继洲 D.皇甫谧 E.王惟一 答案:8.A 9.考证了361个经穴的医家 是 A.李时珍 B.李学川 C.杨继洲 D.王惟一 E.滑寿 答案:9.B 10.针灸医学传到欧洲是 A.公元6世纪 B.公元7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7世纪 E.公元9世纪 答案:10.D 11.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 是 A.阳明、少阳、太阳 B.少阳、太阳、阳明 C.太阳、阳明、少阳 D.少阳、阳明、太阳 E.太阳、少阳、阳明 答案:11.A 12.手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 是 A.厥阴、少阴、太阴 B.少阴、太阴、厥阴 C.太阴、厥阴、少阴 D.厥阴、太阴、少阴 E.太阴、少阴、厥阴 答案:12.C 13.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 以下部位排列是 A.太阴、少阴、厥阴 B.厥阴、太阴、少阴 C.少阴、太阴、厥阴 D.厥阴、少阴、太阴 E.少阴、厥阴、太阴 答案:13.B 1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错 误的是 A.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B.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C.手三阳经从胸走手 D.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E.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答案:14.C 15.阴经与阳经(指表里经) 交接的部位在 A.头部 B.胸腹部 C.面部 D.手足末端 E.上肢部 答案:15.D 16.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 交接部位在 A.头面部 B.颈项部 C.胸腹部 D.四肢末端 E.胸部 答案:16.A 17.阴经与阴经(指手足三阴 经)交接部位 A.胸腹部 B.胸中 C.腹部 D.四肢部 E.头面部 答案:17.B 18.不属于表里络属关系的 是 A.手少阴—手太阳 B.足厥阴—足少阳 C.手阳明—手太阴 D.手少阳—手少阴 E.足太阳—足少阴 答案:18.D 19.不属于奇经八脉循行的 特点是 A.除带脉横向循行外 B.其余均为纵向循行 C.纵横交错地循行 D.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 E.经与经之间有相互交接规 律 答案:19.E 20.十二经别是指 A.十二正经离、入、出、合 的别行部分 B.十二正经离、合、出、入 的别行部分 C.十二正经离、出、入、合 的别行部分 D.十二正经离、出、合、入 的别行部分 E.十二正经离、入、合、出 的别行部分 答案:20.A 21.不是十二经筋的循行走 向 A.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B.行于体表 C.不入内脏 D.结聚于关节、骨骼部 E.入走体腔 答案:21.E 22.不是经络的作用 A.运行气血 B.濡养周身 C.抗御外邪 D.保卫机体 E.活血祛瘀 答案:22.E 23.十二经脉中,脾经与心经 的交接部位在 A.心中 B.肺中 C.肝中 D.胃中 E.胸中 word 可编辑..

生理学习题集

生生理学习题集

目录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血液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五章呼吸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第八章排泄 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内分泌 第十二章生殖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内环境 2、稳态 3、反射 4、新陈代谢 5、兴奋性 6、刺激 7、阈值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二、[填空题] 1、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代谢和()代谢两个方面。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和()。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称为()。 4、反射弧包括五部分组成,即()()()()()。 5、机体对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其中()起主导作用。 6、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统称为可兴奋组织。 7、反应有两种形式,即()和()。 8、体液调节是通过()完成的。 9、体内的液体按其在体内的分布可分为()和()两大类。 10、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反馈调节。 1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三、[选择题] [A1型题] 请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A人体细胞的功能B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D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E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2、维持机体功能问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B反应C反射D正反馈 E 负反馈 4、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E免疫调节 5、关于反射,下述那项是错误的:()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 B 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一种靠反射弧完成的规律性反射 D 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6、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瞳孔对光反射B吞咽反射C望梅止渴D膝跳反射E进食时唾液分泌 7、下列生理过程中那一项不属于正反馈的是()A排便反射B排尿反射C减压反射D分娩过程E血液凝固 8、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B血浆C尿液D淋巴液E细胞内液 9、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反射B兴奋C刺激D反映 E 阈值 10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D组织液E血液

工程材料学小抄版答案

固溶强化: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弥散强化:倘若脆性第二相颗粒呈弥散状均匀分布在基体相上,由于第二相粒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阻碍了位错运动从而提高了合金塑性变形抗力,则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的现象 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塑性和韧性的方法 热加工:凡是在材料再结晶温度以上所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叫做热加工 冷加工:凡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所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叫做冷加工 称过冷度。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T0-Tn=T 枝晶偏析:由于固溶体结晶一般按树枝状长大,使这种晶内偏析也呈树枝状分布。 本质晶粒度:表示在一定加热条件下,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性的高低。 加工硬化:随着变形量增大,由于晶粒破碎和位错密度增加,晶体塑性变形能力迅速增大,强度硬度明显升高,塑形和韧性下降。 回复:冷塑性变形的金属材料在加热温度较低时,其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晶体内部所产生的某些变化。 再结晶: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形核和核长大的过程,因其新旧晶粒的晶格类型完全相同,只是晶粒形态发生了变化,所以称之为再结晶。 二次硬化:某些铁碳合金(如高速钢)须经许多次回火后,才进一步提高其硬度。这种硬化现象为二次硬化。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称为回火稳定性。 退火:将钢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炉冷)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亚共析钢加热到Ac3+30~ 50℃,共析钢加热到Ac1+30~50℃,过共析钢加热到Accm+30~ 50℃,保温后空冷的工艺。 淬火: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以上,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k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M或B下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回火是指将淬火钢加热到Ac1以下的某温度保温后冷却的工艺。 冷处理:将淬火钢继续冷却到-70~-80℃(或更低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残余奥氏体在继续冷却中转变为马氏体。 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 淬透性:淬透性指钢在淬火时获得M的能力,其大小是用规定条件下淬硬层深度来表示。淬硬性:表示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用淬成马氏体可能得到的最高硬度表示。 回火脆性: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时,淬火钢会出现冲击韧度显著下降的现象。第一类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火钢在250-35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第二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淬火钢在500-650℃范围内回火后缓冷时出现的脆性。 不锈钢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沿晶粒周界发生腐蚀的现象。它是不锈钢某一温度下加热或冷却,Cr23C6析出于晶界,使晶界附近Cr含量降低,在介质作用下发生强烈腐蚀。 共晶反应:恒温下,某一成分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不同的固相的反应。 共析反应:一定成分的固相,某一恒温下同时分解成两个成分与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反应。临界淬火冷却速度: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2.3套完整版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 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 填在题后的括号。)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绮石论述的虚劳后天之因?( b ) A、酒色 B、药误 C、劳倦 D、七情饮食 2、晋唐时期,研究《伤寒论》的代表医家是:( a ) A、王叔和 B、王冰 C、洪 D、上善 3、朱肱治伤寒之学从:d A、脏腑立论 B、病因立论 C、病机立论 D、经络立论

4、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病机的医家是:( a ) A、完素 B、从正 C、元素 D、王清任 5、完素自制的方剂是:c A、半夏汤 B、犀角地黄汤 C、双解散 D、栀子鼓汤 6、东垣的代表著作是:( a ) A、《脾胃论》 B、《中藏经》 C、《千金方》 D、《格致余论》 7、下述哪一条不是完素的贡献?d A、创立“火热论” B、影响温病学说的形成 C、启示攻邪派的形成 D、影响温补学派的发展 8、对三焦辨证有所创见的医家是:( c ) A、元素 B、河间 C、罗天益 D、王好古 9、杲升阳益气治则的代表方剂是:b A、升阳益胃汤 B、补中益气汤 C、沉香温胃丸 D、补气升阳和中汤 10、丹溪认为人身相火寄存的部位是:( b ) A、肝 B、肝肾 C、脾胃 D、心肺 11、从正认为人之六味是:c A、酸苦甘辛咸涩 B、酸苦淡辛咸涩

C、酸苦甘辛咸淡 D、酸苦甘涩淡咸 12、左归丸的创制所根据的理论是:( b ) A、甘温除热 B、阳中求阴 C、阴中求阳 D、滋阴泻火 13、子和认为影响人体血气流通的根本原因是:c A、气虚 B、血虚 C、邪气 D、气滞血瘀 14、《妇人大全良方》的作者是:( d ) A、朱丹溪 B、唐宗海 C、叶天士 D、自明 15、“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是哪位医家提出的:a A、戴思恭 B、献可 C、朱丹溪 D、河间 16、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 ) A、《黄帝针灸》 B、《黄帝经》 C、《黄帝外经》 D、《难经》 17、薛已认为阳气虚弱不能生阴血者,应选用:b A、补中益气汤 B、六君子汤 C、四物汤 D、六君子汤加炮 18、方有执治伤寒之学的学术特点是:( b ) A、维护旧论 B、错简重订 C、按方类证 D、分经审证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经典整理)

生理学试题库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 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 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五、简述题 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 根据人体结构层次的不同,其研究大致可分为:①细胞、分子水平;②器官、系统水平;③整体水平。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如兴奋→抑制;抑制→兴奋。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来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和局限。就整个机体的调节机制来看,神经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 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体液调节包括有①全身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主要是激素,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②局部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是某些代谢产物,如CO2、乳酸、腺苷等,特点是较局限,作用是使局部与全身的功能活动相互配合和协调。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阈强度: 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3.阈电位: 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4.局部反应: 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内不能传向远处,因此,这种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紧张电位。 二、填空题 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增快)。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运的物质可溶于(脂肪)。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膜的通透性),(膜两侧浓度差)和(膜两侧电位差)。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Na+)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载体)。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载体)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顺)浓度梯度扩散。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

页眉 工程材料习题集 钢的合金化基础第一章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γ(奥氏体)、M①溶入α(铁素体)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②形成非金属夹杂物;③。、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④ 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2 无 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中(锰、钴、镍、铜、碳、氮)C、NCo、Ni、Cu、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铜、碳、氮)为有限溶NC、、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Mn、解;(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V②Cr 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3Co 、、Cu、Si、Al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4 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Fe Mn、Cr、(弱)、、V、(中强)W、MoNb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C→MC→MFeC→MC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63623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越有层错能越低,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①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钢;奥氏体层错Cr18-Ni8 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②合金。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6 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第二相强化、位错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②强化(加工硬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③沉淀强化。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④/ 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7韧性指标:冲击韧度①? TK、韧脆转变温度、平面应变断裂韧度。ICk k颈缩后的变形用?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②P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8 态?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 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① 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应为球状、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页脚 页眉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哪两个? ①改善延性断裂有三个途径:(1)减少钢中第二相的数量:尽可能减少第二相数量,特别是夹杂物的数量。细化、球化第二相颗粒。(2)提高基体组织的塑性:宜减少基体组织中固溶强化 效果大的元素含量。(3)提高组织的均匀性:目的是防止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以减少应力集中;碳化物强化相呈细小弥散分布,而不要沿晶界分布。 ②改善解理断裂有两种方法:(1)细化晶粒;(2)加入Ni元素降低钢的T。k③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两个:(1)溶质原子(P、As、Sb、Sn)在晶界偏聚,晶界能r下降,裂纹易于沿晶界形成和扩展。(2)第二相质点(MnS、Fe3C)沿晶界分布,微裂纹g易于在晶界形成,主裂纹易于

(完整版)针灸病案汇总

病案分析(要求写出诊断、分型、治法、处方及方义) l.吴某,女,68岁,家庭妇女。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为26.6/14.63kPa。患者因情绪激动,突然昏倒,面赤气粗,牙关紧闭,双手紧握,喉中痰鸣,无二便失禁,脉弦滑而数。 2.赵某,女,40岁,工人。素质薄弱,一周前患急性肠炎,经治疗痊愈,今日晨起后感到头晕目眩,眼前昏黑,重时昏眩欲仆,面色觥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3.陈某,男,41岁,干部。因气候突变大风降温.患者感阵发性巅顶或满头部疼痛,痛如锥刺,痛无定处。以后每遇气候骤变则头痛,反复发作,舌暗红脉浮紧。 4.杨某,男,26岁,司机。睡眠醒来时,突然感觉一侧面部肌肉板滞,耳后乳突部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并流泪,左侧额纹消 失,鼻唇沟平坦,舌红苔少脉弦紧。 5.甘某,女,56岁,干部。因劳累后受凉右肩部疼痛,向上肢放散至肘关节,肩关节内旋外展活动受限,局部有明显压痛,甚则夜间痛醒,晨起肩关节稍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 6.张某,男,23岁,农民。因居处潮湿,加之劳累,突然出现左侧臀部疼痛并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足部放射,烧灼样疼痛,行动时加重,环跳、承山、委中等处有明显压痛点,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跟腱反射减弱,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 7.刘某,女,28岁,未婚。平素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1周前经闭不行,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脉沉弦。 8.元某,女,30岁。自述每逢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少腹部疼痛,正值经期腹痛加剧,腹痛拒按,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稍减轻,脉沉弦,舌黯淡有瘀点。 9.王某,男,3岁。患儿自幼喂养,饮食甚少,面色萎黄,午后手足心热。现不思饮食,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毛发稀疏,腹大脐突,脉细数,舌绛苔黄。10.患者男性,7岁。夜梦遗尿,每周l~2次,甚则每天1次,面色晄白,精神不振。苔薄脉细。 11.患者女性,52岁。阴部有物下坠,平卧则回缩,下腹部有重坠感,腰酸不适,面色晄白。神疲尿频,苔薄,脉细。 12.某女,30岁。一年来自觉带下量多如脓,夹有血块,臭秽异常,阴中时觉瘙痒,伴见口苦咽干,巍房胀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13.赵某,女,24岁。已婚。近半年来月经先期而至,每次提前约10余日,量多,色紫。质稠有块,经前腹胀腰痛,心烦急躁。现经前1周,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14.张某,女,25岁。于暑假期间结伴到沿海某地游玩,于食海鲜之后忽觉腹部不适,逐渐出现大便溏薄,气味臭秽,全身异常瘙痒,皮肤出现成片淡红色疹块,大小不等,边界清楚。 15.某女,5岁。元旦放假其母将其从幼儿园接回,回家后哭闹不止,其母发现其左耳下腮部肿胀,拒按,测体温38.5℃,畏寒,咽红。访其周围儿童,多患此疾。 16.王某,女,25岁。于游泳后第二天自觉目赤胀痛,羞光、流泪、眵多,前往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整理版

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 E :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堂跟踪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 )、( )、( 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 )、( ( ),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 4.中线为通过( )、( 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 )、( 二、选择题: 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 E A 、近中切角近直角 B 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 D 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 E 、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 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 A A 、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B 、色泽较黄 C 、覆盖牙体表面 D 覆盖牙根表面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 C A 、不如牙釉质坚硬 B 、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 C 、白色透明 D 围成牙髓腔 E 、是牙体的主质 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 B )诸部位的 )和 1.人类的牙列为( ),包括( )和( )。( )共有 20 个,( )共有 32 个。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 乳牙分为( )、( )和( ) 三类;恒牙分为( )、( )、( )和 ( )四类。 3.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左侧下颌第一 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和( ) )。 )。 )。 )。 )。 )和( )三个阶段。 C 远中切角为钝角 ( )。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学 一、填空: ),左侧下颌第二乳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习题集 第一章钢得合金化基础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 ①溶入α(铁素体)、γ(奥氏体)、M(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 ②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 ③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④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 2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 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C、N(锰、钴、镍、铜、碳、氮),其中Mn、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C、N(铜、碳、氮)为有限溶解; ②Cr、V(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 3写出钢中常见得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Cu、Co 4按由强到弱得顺序写出钢中常见得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得顺序写出钢中常见得四种碳化物得分子式。 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Nb、V、(中强)W、Mo、Cr、(弱)Mn、Fe 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得顺序:Fe3C→M23C6→M6C→MC 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错能高与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得马氏体? ①镍就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得元素,锰就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得元素,层错能越低,越有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 ②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Cr18-Ni8钢;奥氏体层错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合金。 6钢得强化机制得出发点就是什么?钢中常用得四种强化方式就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高强度得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得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得作用? ①强化机制得出发点就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 ②钢中常用得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加工硬化)。 ③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得同时还能改善韧性。 ④钢中得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沉淀强化。 7钢中常用得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得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 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IC、韧脆转变温度T k。 ①韧性指标:冲击韧度 k ε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得难易程度。 ②颈缩后得变形用P 8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得塑性,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态? ①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随着晶粒尺寸得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得形成。 ②为了改善钢得塑性,充分发挥弥散强化得作用,钢中得碳化物(第二相)应为球状、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得因素有哪两

康复医学考试题库完整

康复医学试题库 康复医学试题一、A1题型(共29题,共64.4分) 1.关于康复评定的意义如下,但哪一项应除外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B.又称疾病诊断,是寻找疾病病因和诊断C.评估康复疗效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2.康复评定一般至少进行几次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3.量表评价中,评定员信度的相关系数应该超过 A.0.6 B.0.7 C.0.8 D.0.9 E.1.0 4.关于FIM总分分级不正确的是 A.126分表示完全独立B.18分表示完全依赖C.108~125分表示独立 D.90~107分表示极轻度依赖E.72~89分表示轻度依赖 5.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的内容不包括 A.自理活动B.活动与运动C.括约肌控制D.交流E.肢体畸形 6.ADL交流方面内容不包括 A.打电话B.使用交流板C.书写D.化妆E.识别环境标志 7.家庭集体心理治疗的目的是 A.协助家庭成员重新认识和适应家庭中出现残疾人的现实,重建家庭新秩序 B.协助解决家庭成员的心理障碍C.解决夫妻之间矛盾 D.解决家庭成员相互适应和面对现实 E.促进家庭关系改善 8.下列情况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加,但不包括 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B.膝伸肌肌力减弱C.认知障碍 D.静态平衡与姿势摇摆的客观测量E.应用镇静/安眠药 9.Lovett徒手肌力评定共分几级

A.3级B.4级C.5级D.6级E.7级 10.Lovett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宜 A.脑卒中患者B.小儿脑瘫C.小儿麻痹症、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D.帕金森病患者E.脑外伤后遗症患者 11.下列哪项不是被动运动 A.关节可动范围的运动B.关节松动技术C.CPM D.关节牵引 E.悬吊练习 12.Bobath技术常用的基本技术与治疗不包括 A.控制关键点B.反射性抑制C.调正反应D.平衡反应 E.持续牵伸 13.Rood技术中具有促进作用的感觉刺激方法为 A.轻微的关节挤压B.中度的温热刺激C.快速擦刷 D.对肌腱止点处加压E.持续牵伸 14.可促进患者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活动是 A.社交活动B.下棋C.打篮球D.绘画E.打乒乓球 15.作业治疗内容不包括 A.ADL训练B.感知训练C.认知训练D.职业技巧训练 E.起立床训练 16.下列关于康复医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康复医学是现有医学各科的延伸B.康复医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者的功能 C.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不是药物和手术D.康复医学有其独特的治疗对象 E.康复医学需要复杂的治疗技术 17.可能采用国际残疾分类新版的行业不包括 A.保险B.社会保障、劳动教育C.经济D.学校E.社会政策和一般立法18.世界卫生组织1981年修订的康复定义最重要的是增加 A.教育的措施B.职业的措施C.社会的措施D.康复工程的措施 E.使残疾人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

生理学习题集.

姓名: 学号: 本习题集用做学习之用,禁止用于出售或者其他经济利益性质的活动。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和___ 两类。 2. 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___、___和。 3.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___、___、___、___ 和___ 等五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全身性体液调节 B. 自身调节 C. 神经调节 D. 局部性体液调节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 B. 反应 C. 适应 D. 负反馈 3. 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正反馈调节 D. 负反馈调节 4.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D.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三、双项选择题 1.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缓慢 B. 作用精确 C. 作用持久 D. 作用迅速 E. 作用广泛 四、多项选择题 1. 反射弧组成包括 A. 效应器 B. 感受器 C. 传出神经 D. 神经中枢 E. 传入神经 2. 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发生反应比较迅速 B.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C. 作用时间较短暂 D. 调节部位较准确 E. 以上都对 3. 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反应速度较缓慢 B. 调节范围较局限 C. 作用时间持久 D. 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 E. 完全不依赖于神经系统 五、名词解释 反射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 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2. 载体蛋白的特点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3. 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 _____ 和 _____ 。 4.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 _____ 和 _____ ,均属于 _____ 转运。 5.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 _____ 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 _____ 浓度高于膜内。 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 _____ 离子内流量 _____ ;复极化时,_____ 离子外流量 _____ 。 7. 单一神经或肌肉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有_____ 和_____ 。 8. 钠泵的化学本质是,它的生理功能是_____ 。 9. 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称为_____ ,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_____ 。 10. 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中,一定范围内增大刺激强度时,可见动作电位幅度_____ 。 二、双项选择题 1. 下列物质跨膜转运属于单纯扩散的有( 。 A.Na + B.CO 2 C.O 2 D.K + E. 葡萄糖 2. 下面哪些过程属于主动转运。 A.O 2 进入细胞 B.Na + 移出细胞 C.Na + 移入细胞 D.K + 移出细胞 E. 骨骼肌舒张时 Ca 2+ 进入终池 3. 单纯扩散的速度取决于( 。 A. 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B. 脂溶性大小 C. 通道的开放水平 D. 载体数量的多少 E. 泵的转运速度 4. 细胞内液比细胞外液含有较多( 。 A.K + B.Na + C.Ca 2+ D.Cl - E. 有机负离子 5. 兴奋性降低时( 。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习题集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 ①溶入α(铁素体)、γ(奥氏体)、M(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 ②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 ③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④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 2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 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C、N(锰、钴、镍、铜、碳、氮),其中Mn、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C、N(铜、碳、氮)为有限溶解; ②Cr、V(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 3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Cu、Co 4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 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Nb、V、(中强)W、Mo、Cr、(弱)Mn、Fe 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Fe3C→M23C6→M6C→MC 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 ①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层错能越低,越有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 ②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Cr18-Ni8钢;奥氏体层错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合金。 6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 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 ②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加工硬化)。 ③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 ④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沉淀强化。 7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 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IC、韧脆转变温度T k。 ①韧性指标:冲击韧度 k ε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 ②颈缩后的变形用P 8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态? ①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 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应为球状、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