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考试胃炎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技能操作部分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技能操作部分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部分——消化系统疾病概述考纲要求胃食管反流病(助理不考)、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助理不考)、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助理不考)、肝硬化、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助理不考)、卵巢囊肿破裂★(助理不考)、急性盆腔炎】、肛门直肠良性病变、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助理不考)】、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

大纲中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破裂、急性盆腔炎被划入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但笔者认为临床上都属于急诊外科的范畴,将几种疾病归纳在这里进行讲解,这样能够更好的鉴别这几种疾病,特别在选择实验室检查方面更容易理解,故在编排章节上,仍将这几种疾病放于本章节进行讲解。

注意事项(1)消化系统的副诊断中常常低钾血症、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

(2)消化系统诊断公式:每章节中分述。

消化系统疾病常用检查项目消化系统治疗原则溃疡性结肠炎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或美沙拉嗪器械上消化道大出血酌情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并非首选)手术切除(肿瘤、溃疡、肛裂、痔、结石等)、修补(溃疡、疝气等)、胆总管探查,急诊手术、开腹探查(急腹症)肿瘤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公式胃食管反流病=反酸(制酸剂有效)+胸骨烧灼感+胃镜示食管下段黏膜破损(红色条样糜烂带)+ ECG正常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注意事项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点是胸骨后疼痛,所以在进一步检查当中需要和冠心病相鉴别。

【例】男性,46岁。

胸痛3个月。

患者近3个月进食辛辣食物后间断出现胸骨后隐痛,无放射,伴反酸、暖气。

症状多于饱餐后或夜间出现,每次持续时间不等,与活动无关,无呕吐、心悸、咳嗽。

自服“铝碳酸镁”后症状可暂时缓解。

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体重无下降。

既往体健。

吸烟10年,15支/日。

查体:T 36.2℃,P 72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慢性胃炎病例分析题及答案男50岁

慢性胃炎病例分析题及答案男50岁

慢性胃炎病例分析题及答案男50岁试题:患者男,50岁,干部,从10年前经常胃脘部隐痛,每因劳累或饮食失调疼痛加重。

曾先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明显疗效。

5天前,因工作劳累而出现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食后胀满痞闷,纳呆,四肢倦怠,神疲乏力,大便溏薄,遂来就诊。

查体:T:36.5℃,P:75次/分,R:19次/分,BP:110/75mmHg。

神志清,精神可,体形偏瘦,剑突下压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胃镜示:黏膜充血、色泽较红、边缘模糊,为局限性,红白相间,黏膜粗糙不平,有出血点。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主诉:胃脘痛10年,劳累后加重5天。

辨病辨证依据: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由于反复的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均能引起脾阳不振。

中焦虚寒,则胃痛隐隐,喜温喜按;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则纳呆,食后胀满痞闷;脾在体合肉,健运四肢,中阳不足,则健运无权,肌肉筋脉失其温养,故神疲乏力;脾虚生湿,下渗肠间,故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皆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有胃脘部疼痛10年病史。

2.有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等胃部症状。

3.体格检查有剑突下压痛。

4.胃镜示:黏膜充血、色泽较红、边缘模糊,为局限性,红白相间,黏膜粗糙不平,有出血点。

请与消化性溃疡相鉴别:消化性溃疡一般表现为发作性上腹疼痛,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多好发于秋冬和冬春之交。

X线钡餐造影可发现溃疡龛影或其间接征象。

胃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

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弱证治法: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

服法: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戒除烟酒,少吃刺激性食物;2.减轻和消除损伤因子:(1)根除幽门螺杆菌;(2)制酸治疗:西咪替丁、奥美拉唑;(3)胃黏膜保护药:硫糖铝;(4)对症治疗。

病例分析——胃痛

病例分析——胃痛

病例分析——胃痛
病例分析
王某,女,26岁,患者自述间断性胃脘疼痛已3余年,疼痛时自服法莫替丁、复方胃友等西药可缓解。

近两个月来疼痛频繁,程度日益加重,每因饮食不温、学习紧张而痛发。

2015年12月3日经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现症见:胃脘疼痛,时如针刺样,痛处喜暖,腹胀,嘈杂,食后胀甚,嗳气,少食,大便溏薄,身倦乏力,体瘦,精神疲惫,语声低微。

舌质稍暗红,体稍胖大,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
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气血瘀滞)。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药:
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8g,桂枝10g,干姜10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10g,砂仁8g,郁金12g,刘寄奴15g,元胡10g,川芎10g,炙甘草5g。

7剂,水煎服。

二诊
胃痛止,胃胀减,饮食增,为脾胃已渐纳运,虚寒已渐蠲出,气血已渐疏达,唯时有嗳气,大便时溏,以上方加柿蒂15g,车前子15g,泽泻10g,继服10剂,水煎服。

三诊
胃痛未再发作,亦不胃胀,饮食已正常,余症亦消上方继服7剂。

药后胃痛、胃胀等诸症消失,纳食正常,病情稳定。

三个月后随访胃痛等症未发。

临床技能考试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临床技能考试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临床技能考试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分析1. 反流性食管炎快速记忆: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反流性食管炎试题编号:48(2015年以前版本)✧知识点扩展➢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反流性食管炎◆鉴别:冠脉硬化性心脏病、食管肿瘤癌、慢性咽喉炎、消化性溃疡。

◆辅助检查:内镜检查、食管PH测定、食管测压、滴酸试验、消化道X线。

血脂血糖心肌酶肿瘤标志物、心脏检查。

◆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及习惯。

抑酸药物、促动力剂、内镜治疗并发症治疗。

2.消化性溃疡快速记忆:规律性腹痛(夜间痛、进食前痛为十二指肠溃疡;进食后痛为胃溃疡)+X线钡餐=消化性溃疡试题编号:17(2015年)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列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案纸上。

时间:15分钟评分标准总分22分一、初步诊断4分1、幽门梗阻2分2、十二指肠溃疡(答“消化性溃疡”得1.5分)2分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未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扣1分)4分1、幽门梗阻:(1)在十二指肠溃疡基础上,反复呕吐宿食,呕吐后症状缓解。

0.5分(2)振水音阳性。

0.5试题编号:18(2015年)试题编号:51(2015年以前版本)试题编号:19(2015年)快速记忆:溃疡病史+剑突下突发剧痛+腹膜刺激征+膈下可见游离气体=溃疡穿孔(弥漫性/局限性腹膜炎试题编号:41(2015年以前版本)✧知识点扩展➢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呕血、黑便=胃溃疡◆鉴别:溃疡型胃癌早期、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辅助检查:胃镜及胃粘膜活检、X线钡餐、Hp检测、胃液分析及血清胃泌素测定、腹部B超。

◆治疗:一般(休息、饮食、戒烟酒、停用NSAIDS药物)。

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硫糖铝保护粘膜、PPI加两种抗生素根除Hp)➢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痛(空腹痛,夜间痛为主,进食可缓解)+黑便 =十二直肠溃疡3.胃炎快速记忆:饮食不洁或刺激物+腹痛、腹胀+除外其它典型腹部疾病=急性胃炎试题编号:50(2015年以前版本)✧知识点扩展➢饮食不洁或刺激物+腹痛、腹胀+除外其它典型腹部疾病=急性胃炎◆鉴别:急性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技能操作部分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技能操作部分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部分——消化系统疾病概述考纲要求胃食管反流病(助理不考)、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助理不考)、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助理不考)、肝硬化、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助理不考)、卵巢囊肿破裂★(助理不考)、急性盆腔炎】、肛门直肠良性病变、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助理不考)】、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

大纲中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破裂、急性盆腔炎被划入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但笔者认为临床上都属于急诊外科的范畴,将几种疾病归纳在这里进行讲解,这样能够更好的鉴别这几种疾病,特别在选择实验室检查方面更容易理解,故在编排章节上,仍将这几种疾病放于本章节进行讲解。

注意事项(1)消化系统的副诊断中常常低钾血症、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

(2)消化系统诊断公式:每章节中分述。

消化系统疾病常用检查项目消化系统治疗原则溃疡性结肠炎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或美沙拉嗪器械上消化道大出血酌情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并非首选)手术切除(肿瘤、溃疡、肛裂、痔、结石等)、修补(溃疡、疝气等)、胆总管探查,急诊手术、开腹探查(急腹症)肿瘤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公式胃食管反流病=反酸(制酸剂有效)+胸骨烧灼感+胃镜示食管下段黏膜破损(红色条样糜烂带)+ ECG正常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注意事项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点是胸骨后疼痛,所以在进一步检查当中需要和冠心病相鉴别。

【例】男性,46岁。

胸痛3个月。

患者近3个月进食辛辣食物后间断出现胸骨后隐痛,无放射,伴反酸、暖气。

症状多于饱餐后或夜间出现,每次持续时间不等,与活动无关,无呕吐、心悸、咳嗽。

自服“铝碳酸镁”后症状可暂时缓解。

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体重无下降。

既往体健。

吸烟10年,15支/日。

查体:T 36.2℃,P 72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病例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例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例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分析:王某,女,53岁,患者于20年前因饮食不节,加之劳累及情志不畅致上腹部胀满疼痛,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县医院治疗,先后服用中药汤剂30余剂(具体用药不详),以及香砂养胃丸、三九胃泰冲剂、丽珠得乐、复发胃友片、维酶素片等,症状时轻时重。

2014年在淮阳县人民医院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Ⅰ度)。

现症见:胃脘胀满,时有胃痛,泛酸,纳少,乏力,面色较黄。

舌质淡红,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弦细。

诊断中医诊断:胃痞(脾虚肝郁,中寒不运)。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Ⅰ度)。

方药: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川朴10g,乌药10g,木香6g,沉香5g,西茴10g,吴茱萸3g,桂枝5g,刘寄奴15g,砂仁8g,白蔻仁10g,郁金10g,白芍12g,甘草3g。

30剂,水煎服。

二诊胃脘胀满减轻,纳食略增,但复因情志不畅,胃痛又作,为肝气犯胃,气滞血瘀;泛酸未减上方加玄胡索10g、干姜8g继服30剂,水煎服。

三诊胃胀胃痛基本消失,饭量增至每日主食达250克左右,身体较前有力。

上方加焦三仙各10g、煅瓦楞子15g。

继服30剂,水煎服。

四诊诸症基本消失,饭量已达每日300克左右,舌质淡红,体稍胖大,舌苔薄白,脉沉细。

于2015年9月5日在周口市中医院复查胃镜及病理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

但其病程日久,仍以少量中成药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嘱以浓缩香砂六君子丸,每次8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坚持服用3个月。

预后随访,知其坚持服用香砂六君子丸至2016年10月15日,平时遵医嘱注意调节情志和饮食规律,停药至今无异常不适感。

急性胃炎诊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急性胃炎诊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急性胃炎诊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一般资料】37岁,女性,农民。

【主诉】持续腹痛12小时入院。

【现病史】于入院前1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部疼痛,开始程度不剧烈,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咖啡色及胆汁样物,无发热、腹泻,有排气、排便,在家给予针灸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并有持续加重的情况,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急来我院就诊。

门诊查腹部B超:未见异常,故以“腰痛待查”收入我科。

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差,睡眠可,二便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外伤、输血病史,无药物及其他过敏史,系统回顾无特殊。

【查体】T:36,C、P:106次/分、R:20次/分、BP:113/86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查体合作,口唇无紫绀,颈软,甲状腺不大。

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涅性啰音。

心脏界不大心律10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未及器质性杂音。

腹软,上腹部及脐周压痛明显,无腹壁肌紧张及反跳痛,部印诊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呜音正常,墨菲氏征阴性。

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

【辅助检查】腹部B超:未见异常【初步诊断】腹痛待查(急性胃炎?急性阑尾炎?胆囊炎?)【鉴别诊断】腹部B超:未见异常【诊疗经过】1.给予内科Ⅱ级护理。

2.暂禁食。

3,治疗上给予**注射液肌肉注射以止痛,静点间苯三酚注射液以解痉止痛,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以抑酸保护胃粘膜等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检查结罘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给予奥美拉唑,常规补液等药物静点。

经给予药物治疗后患者腹痛消失,无发热,经患者回忆腹痛前因进食凉性食物后出现腹痛。

考虑急性胃炎所致。

患者已出院。

【临床诊断】急性胃炎【病例分析/讨论】患者为成年女性,腹痛原因不明确,查腹部B超:未见异常,应请示上级领导后,请普外科及妇科共同会诊,以明确诊断后再治疗。

给予药物治疗后患者腹痛消失,无发热,考虑急性胃炎所致。

第三章 病例分析——胃 炎

第三章 病例分析——胃 炎

第三章病例分析——胃炎胃炎指的是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一般涉及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和上皮细胞再生。

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临床上急性发病,可有明显上腹部症状。

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浅表溃疡等一过性急性病变。

病变组织学特征为胃黏膜固有层见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病因主要有急性应激、化学性损伤(如药物、酒精、胆汁、胰液)和急性感染等。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或被原发病掩盖。

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

急性应激或NSAIDS所致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可以突然呕血和/或黑便为首发症状。

急性感染所致者可伴有腹泻,上腹部压痛为常见体征,有时上腹胀气明显。

诊断依据确诊则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

一般应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胃镜表现为以多灶性糜烂、浅表溃疡和出血灶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黏膜活检组织学改变为急性炎症。

鉴别诊断1.急性胆囊炎:常在进油脂食后急性起病,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并出现恶心、呕吐,严重时会有畏寒和发热。

查体可见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并常在右上腹触到肿大而又有触痛的胆囊。

B超可提示诊断。

2.急性胰腺炎:多有暴饮暴食或饮酒史,发病急,主要表现在上腹剧烈腹痛,并可向腰背部放射,腹痛为持续性并有阵发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但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严重时可有发热等症状,查体压痛位于上腹部。

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CT可提示胰腺病变。

3.急性阑尾炎:急性起病,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其他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里急后重以及畏寒、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

查体右下腹固定压痛。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进一步检查一般应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

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对有原发病而疑有急性胃黏膜病损者,应预防性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PP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技能考试胃炎病例分析
快速记忆:饮食不洁或刺激物+腹痛、腹胀+除外其它典型腹部疾病=急性胃炎
试题编号:50(2015年以前版本)
✧知识点扩展
➢饮食不洁或刺激物+腹痛、腹胀+除外其它典型腹部疾病=急性胃炎
◆鉴别:急性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

查:急性胃镜。

腹部B超。

◆治疗:去除病因、合理饮食、抗生素、解痉止痛等对
症、常规抑酸、硫糖铝保护胃粘膜、出血者补液纠正
出血及休克。

➢慢性胃炎(查:胃镜及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测、壁细胞及内因子抗体。

治:常规对症、根除幽门螺杆菌、抑酸促动,保护粘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