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合集下载

第7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7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的第七课,学生在学习了观察水的方法,学习了过滤、沉淀的基础上,让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环境,知道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增强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水样的观察作出水是否被污染的判断,如果被污染了,要找出原因,要求学生提出治理的建议。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对于水污染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于水污染以及危害的认知还是浅层的。

至于如何考察自然水域,造成水污染的真正原因有哪些,污染对水生动植物以及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有哪些,保护家乡自然水域应采取哪些措施等认识还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过程与方法:1、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

2、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

2、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交流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

【教学难点】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提出保护水环境的建议并落实到行动中,增强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地考察家乡可供学生考察的河流、池塘或湖泊,选定地点;有关家乡水域情况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采集水样的瓶子(自带),放大镜10个、显微镜10个、烧杯10个、镊子10个、载玻片10片、滴管10支(学校提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美丽嘉善水乡组图师:同学们,这里是哪里的风景?学生:嘉善师:你真厉害!你怎么看出来的?2.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图中的河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一说(水质特别好)3.师:是的,这就是我们家乡嘉善“鱼米之乡”的美丽场景。

不过,老师这里还有几年前,我们嘉善的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4.出示嘉善水质极差图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练习(含答案)

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练习一、填空题1、要真正了解家乡水域的环境状况,就要去实地_______,这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江河、湖泊、小溪等都是_____水域。

3、我们可以采用______法观察水样中是否有杂质。

4、制定实地考察计划应该包括考察的_____、地点以及注意事项等。

5、到自然水域的实地考察需要带回______进行进一步观察。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雨后马路上的积水属于自然水域。

()2、我们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有浑浊物等方面描述水质情况。

()3、闻气味时应该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味道。

()4、污水的来源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

()5、考察自然水域时,需要采回水样进一步观察。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开展实地考察家乡自然水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考察水域周围的环境,是否有废水排放B.取一瓶水样带回学校进行检验观察C.下水考察水里的动植物和污染物D.用拍照的形式记录水域周边的动植物2、自然污染指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水污染,下列属于自然污染的是( )A.一场大雨过后,化工厂的垃圾被冲进附近河流B.坐船时,把废弃的电池直接扔到水里C.地震导致地壳中某些有害元素渗入地下水含水层中3、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不属于考察行为的是( )A.采集自来水B.观察河水的可见度C.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4、下列不属于自然水域的是()A.鱼缸里的水B.池塘C.沼泽5、地球上的水97%以上是人类不能饮用的海水,余下3%的淡水中99.6%又存在冰川、雪山、土壤及地下水之中,剩下的0.4%为地表水。

根据以上信息,你觉得下列想法或做法不可取的是( )A.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人类未来生存的需要B.用洗过菜的水浇花或冲厕所C.江南一带淡水资源很丰富,况且水还有自我净化能力,所以不必节约用水四、综合题观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小明、小红、小刚三位同学生活在“月河”附近,为了知道这个自然水域中的水质情况,三位同学分别和家长一起成立了三个研究小组,对“月河”进行了考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家乡自然水域的分布、特点以及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自然水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家乡的自然水域有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但学生对自然水域的认识仅限于表面,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探究。

此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自然水域的分布、特点以及生态环境,学会对自然水域进行观察、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家乡自然水域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家乡自然水域的分布、特点以及生态环境。

2.教学难点:学会对自然水域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家乡自然水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实地考察法:学生走进自然,亲身感受家乡自然水域的美丽和重要性。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自然水域的观察、和分析。

4.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家乡自然水域的相关资料,制定考察路线和活动方案。

2.学生准备:准备好考察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照相机等。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自然水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对家乡自然水域的认识和情感。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家乡自然水域的分布、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为学生实地考察提供理论指导。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按照教师制定的考察路线,对家乡自然水域进行观察、和分析。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科版(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科版(1)

出示温州的四个水域:三垟湿地、洞头、学校边河流、大罗山水库。

请评价某一图中的水域里的水质怎么样?这里的水通常有什么用?(板书:
好的水质对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出示国家五类水标准和新闻——龙湾区劣五类水统计。

通过官方统计,你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学校旁边的河流图片,明确考察目的——学校旁的河流是劣五类水还是非劣五类水,有什么用处呢?(板书: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水样观察——渗透观察方法
播放微视频——学生课前实地考察过程。

通过实地考察,能确定了么?举手投票,
3.出示记录单,明确记录内容:水质评价和挑战任务。

记录单
.小组领取材料、记录单和操作帮助卡,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12分钟)
奖励:完成即可集5个赞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案一. 教材分析《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自然水域的状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建议,如调查家乡的水域、观察水域生物、了解水域的污染情况等,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实践,自主探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于家乡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情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调查工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水域的状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自然水域的状况。

2.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观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自然水域。

2.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协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域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水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调查表,用于学生实地调查。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器材,如望远镜、摄像机等。

4.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支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水域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水域。

–提问:“你们知道家乡的自然水域有哪些特点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水域调查表,引导学生了解调查内容。

–讲解调查表的填写方法,让学生明确调查目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点,进行实地调查。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填写调查表。

4.巩固(5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

第7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7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的第七课,学生在学习了观察水的方法,学习了过滤、沉淀的基础上,让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环境,知道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增强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水样的观察作出水是否被污染的判断,如果被污染了,要找出原因,要求学生提出治理的建议。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对于水污染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于水污染以及危害的认知还是浅层的。

至于如何考察自然水域,造成水污染的真正原因有哪些,污染对水生动植物以及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有哪些,保护家乡自然水域应采取哪些措施等认识还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过程与方法:1、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

2、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

2、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交流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

【教学难点】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提出保护水环境的建议并落实到行动中,增强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地考察家乡可供学生考察的河流、池塘或湖泊,选定地点;有关家乡水域情况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采集水样的瓶子(自带),放大镜10个、显微镜10个、烧杯10个、镊子10个、载玻片10片、滴管10支(学校提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美丽嘉善水乡组图师:同学们,这里是哪里的风景?学生:嘉善师:你真厉害!你怎么看出来的?2.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图中的河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一说(水质特别好)3.师:是的,这就是我们家乡嘉善“鱼米之乡”的美丽场景。

不过,老师这里还有几年前,我们嘉善的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4.出示嘉善水质极差图片。

教科小学科学六下《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word教案(4)

教科小学科学六下《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word教案(4)

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七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在关注了日常生活用水,污水和污水处理这些问题之后,本课希望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家乡自然水域的状况:是否受到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污染?并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正好我们学校组织去石燕湖春游,我就提前将此课分为两教时教学,先在学校上了第一教学课时指导如何考察,在第一课时指导环节,尤其要强调安全事项,建议同学结伴而行,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制定考察计划,如何填写考察报告;安全问题时刻提醒学生,以免发生意外。

取水样时也要注意安全,要有技巧。

春游回来再进行第二教时交流汇报,补充相关图片录像进行介绍。

同时建议学生取水样进行对比观察用实验室的显微镜进行观察。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作业设计方案》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作业设计方案》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家乡是我们的根,自然水域是家乡的脉。

通过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水域,探究其生态环境和文化意义。

二、作业目标:1. 了解家乡的自然水域的基本情况,包括水域类型、水质状况、生物种类等;2. 探究家乡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分析水域的生态系统构成和互相干系;3. 认识家乡自然水域的文化意义,探讨水域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4. 提高学生的环保认识,强调对家乡自然水域的珍爱和管理的重要性。

三、作业内容:1. 调查家乡的自然水域:学生根据老师指导,选择一个家乡的自然水域进行调查,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

学生需要记录水域的位置、规模、水质、周边植被等基本情况,并拍摄照片备查。

2. 分析水域的生态环境: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该水域的生态系统构成和互相干系,探讨水域中的生物种类及其生存状况,并思考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

3. 探讨水域的文化意义:学生调研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资料,了解家乡自然水域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水域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崇奉、习俗等之间的联系。

4. 提出珍爱建议:学生结合调查和分析结果,提出针对家乡自然水域的珍爱建议,包括加强水域监测、禁止乱倒垃圾、珍爱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议,并撰写珍爱方案。

四、作业要求:1. 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并按要求提交书面报告和照片资料;2. 作业报告要求结构清晰,内容详实,语言流畅,图文并茂;3. 学生可以结合实地调查和网络资料,展示自己的调研效果;4.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调查方式和钻研角度,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五、评判标准:1. 完成度: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完备的调查报告和照片资料;2. 调查深度:学生是否深入调查家乡自然水域,了解其基本情况和生态环境;3. 分析能力:学生是否能分析水域的生态系统构成和互相干系,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4. 创新性:学生是否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奇特的珍爱建议,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洪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坐落于风景优美 的江汉平原,南面是奔腾不息的长江。
2008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水禽资源特别丰富。
2、龙感湖是位于中国湖北省和安微省交界处的一个淡水湖泊,位于长江中下游 地区,湖泊面积为22322公顷。 这里不仅是长江水系重要的鸟类天堂,也是特有的鱼类故乡。 分布有短颌鲚、长江银鱼、河北圆口鲴、拟尖头鲌、团头鲂、武昌副沙鳅、 紫薄鳅、似刺鳊鮈、亮银鮈、光唇蛇鮈、细体拟鲿、黑尾鱼央等长江水系特 有鱼类,还有日本鳗鲡、鳤、鳡等珍贵洄游鱼类。
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镜座
pH试纸: 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等一会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可以知道水样的酸碱性, 十分方便。
pH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 尺度,在很多方面需要 控制溶液的酸碱。
当它为7时溶液呈中性, 小于7时呈酸性,值越小, 酸性越强;大于7时呈碱 性,值越大,碱性越强。
目的 地点
我的考察计划 考察自然水域中的水的质量状况 大垸范围内里的小河
注意事项
1.请家长陪同,准备好取样器材。 2.实地考察时做到仔细、全面。 3.小心岸边湿滑,不要到深水区。 4.取样时,不要用手直接碰触水。 5.
实地考察: 1.考察时先看水域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有没有废水排放。 2.再看看水的颜色,水里有没有动植物,水面有没有污染物。 3.最后取一瓶水样,带回学校进行检验观察。
我的考察报告
水域名称
小河
地方
水域周围是什么
居民住宅
水域周围的污染源
生活垃圾、农业污染
水域中的水生植物生长情况 苔藓、浮萍、水花生等
水域中的水生动物活动情况 鱼、虾、田螺等
颜色
偏黄色
水域的水质情况
气味 是否浑浊
有臭味 比较浑浊
水中杂物 有塑料袋等
人们对水域的评价
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我的建议
如何保护家乡的水环境?
对采回的水样进一步观察:
1.把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 杂质沉淀下来,杂质是什么?
2.用显微镜检验,水中有没有肉眼看 不见的微小生物?
显微镜的使用
1.取水做好玻片标本。
2.安放。
3.对光。
镜臂
4.抬高物镜,放上玻片标本。
压片夹
5.降低物镜,调焦。
反光镜
6.移动玻片标本,让图片在视 野的中间。(标本移动方向和 图像移动方向相反)
4、涨渡湖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南端,紧邻长江,是长江中游地区距长江最近的一 块湿地。 涨渡湖是长江中游回游鱼类的基因库,盛产黄颡鱼、草鱼、青鱼、鳙鱼、螃蟹 等鱼类40多种。涨渡湖将建成武汉市首个湿地森林公园。
5、武湖又名北湖、黄汉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陂区和新洲区境,大部分位 于黄陂区境内。 武湖被称为长江绿谷,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自然保护区。 历史上的武湖,烟波浩渺,南通长江,北连滠水,是演练水军的理想之所。 “武湖烟涨”为黄陂十景之一,唐朝崔颢咏黄鹤楼诗中“烟波江上使人愁” 之烟波即是描写武湖烟波,武湖每逢清晨,水气升腾,浓雾缭绕。
6、大九湖 这里被誉为“云间湿地、天上九湖”。 大九湖在神农架林区西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数次大的冰川期, 为众多孑遗植物提供了庇护场所,是名副其实的方舟湿地。这里森林资源丰富, 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是华中旅游地区气候变迁的自然档案馆。
7、斧头湖以其东北部的斧头山而得名。地处嘉鱼、江夏、咸安三县区交界处。 原与西梁湖同属一湖。古时,斧头湖与长江相连,宋初江洲淤积,长江北徙, 形成湖泊,后来长江古道形成金水河,西梁湖一分二,赤壁仍称西梁湖,嘉鱼 遂称斧头湖。
9、汈汊湖位于湖北汉川市境西5公里处,拥有水面86.7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 的内陆型封闭式湖。湖区烟波浩淼,杨柳婆娑,芦苇丛生,荷连接天,鸥鸣鸭 逐,鱼翔浅底,好一派水乡风光。 清朝诗人曾天希咏汈汊湖“小憩晴川倦眼开,菱荷香里雨声摧。湖光百里澄如 镜,唯见渔舟自往来”。
10、遗爱湖在湖北黄冈市,由西湖、菱角湖、东湖三湖组成。 930多年前,贬谪于此的伟大诗人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故而 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这里不是得意者的天堂, 而是失意者的故乡,所以一直以来,雕琢不多,附会也少,还是自然清新的本色。
8、大冶湖位于大冶市区东南部,古称源湖、金湖。 大冶湖是个聚宝盆,湖底和四周蕴藏有大量的金矿,古时湖中有淘金井,金湖 的名字由此演化而来。 传说大冶湖(红星湖是它的一部分)是个聚宝盆,湖底和四周蕴藏有大量的金 矿,湖中有口淘金井,井水取之不绝。每年除夕,井底可见皎月,人们认为这 是一口宝井,所以叫金湖湛月。传说中的淘金井早已淹没在湖水中,古时的 “金湖湛月”,如今寻它,再无踪痕。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灵秀湖北。 你觉得,我们家乡的自然水域有没有受到污染呢? 你认为哪些原因造成了家乡的水污染?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污染源—— 1.生活污染 2.农业污染 3.畜禽养殖污染 4.工业污染排放 5.水产养殖污染 6.河道采砂污染 7. ……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1.制订考察计划 2.实地考察 3.撰写考察报告
• 不向河流中投放垃圾。 • 对身边的人宣传保护我们的河流。 • 自发组织去清理河流上的垃圾。 • 向政府建议加强治理河流的力度。 • ……
3、梁子湖是湖北省蓄水量第一大、面积第二大的淡水湖,有“天然绿宝石”之称, 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湖,其2/3水面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地属鄂州市。 梁子湖也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上保存最好的湿地保护区之一,被列为鄂东战略
备用水源地。
有各种淡水鱼类70余种,出产武昌鱼、胭脂鱼、银鱼、银针鱼、船钉鱼、鳜鱼、 鳡鱼、鲇鱼、鳗鱼、大闸蟹等享誉海内外的梁湖特产。其中,以武昌鱼最负盛名。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
千湖之省 伴水而生 润泽楚天,水网纵横
我们家乡的水系概况
湖北省境内河流湖泊密布,水资源丰 富。河流以长江为主干,横贯全省 南部。主要支流多集中在北岸,形成单一的长江水 系。汉江是湖北省第 二大河流,自陕西入 境,由西北向东南斜贯省内,于汉口汇入长 江。省 内河流总长度达3.5万多千米。其中 河长在100千米以上的有43条,全省 多年 平均径流总量为946.1亿立方米,相当于全 国河川径流总量3.59% 。省内河流多发 源于山区丘陵地带,其中90%以上集中分布 于鄂西山区 。在山地丘陵与平原交接处往 往形成比较大的落差,蕴藏着极为丰富的 水能资源。湖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3310 万千瓦,占全国可装机总容量 的8.7%,居 第四位。湖北省湖泊众多,有“千湖之省” 的美称。湖泊大 多与长江或其支流相通,众 多湖泊集中分布于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 原 地区,历来都起着调蓄洪水、养殖、灌溉 和航运的巨大作用。 主要有洪湖、梁子湖、 长湖、张渡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