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使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车轮与钢轨型面匹配分析

高速铁路车轮与钢轨型面匹配分析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AccordingtotheapplicationofvariousrailprofilesinhighspeedrailwayinChina,thevehicledynamicsmodelwases tablishedtostudythedynamicmatchingbetweenS1002CNwheelandthreerailprofiles(CHN60,60Dand60Nrails)indifferent abrasionstages.Thedynamicevaluationindexessuchaswheelrailcontactgeometry,runningstability,vibrationamplitudefre quencycaracteristicsandabrasionnumberwereanalyzed.Theresultsshowthatwhenthe60Dand60Nrailarematchedwiththe standardS1002CN wheelandthewheeldisplacementiswithin ±12mm,thecontactpointisstillneartherailtop,whichisbet terthanthatofCHN60railforneutral.Whenthe60Dand60NrailarematchedwithS1002CN wheelindifferentabrasionsta ges,themainfrequencyoflateralandverticalvibrationislowerthanthatofCHN60rail,andthestabilityisrelativelybetter. Whenthe60Nrailismatchedwiththewheelindifferentabrasionstages,themainfrequencyoflateralandverticalvibrationis lowerthanthatofCHN60rail.Andthemaximumandtotalabrasionnumberarelowerthantheothertwokindsofrails,which aremoresuitableforS1002CN wheelsineachabrasionstage,withgoodmatchingandeconomy.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highspeedrailway;wheelandrailcontact;dynamicsperformance;profilematching;abrasion

两种工况下进气相对湿度对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

两种工况下进气相对湿度对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

两种工况下进气相对湿度对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樊磊;刘永峰;裴普成;姚圣卓;王方【摘要】为研究进气相对湿度对燃料电池在不同工况(工作温度为70℃,进气相对湿度为40%和100%)下的影响,提出了进气加湿效率(Inlet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IHE)模型.该模型将燃料电池总的水含量分为两部分:外部进气加湿携带的水和内部电化学反应生成的水,由此推导出进气加湿效率公式.建立几何模型并划分计算网格,将进气加湿效率模型导入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进行计算.建立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对工作温度为70℃,进气相对湿度分别为40%和100%的工况进行了试验.对IHE模型、Fluent模型和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电池工作温度为70℃,电流密度为350 mA/cm2,进气相对湿度为100%时,IHE模型精确度比Fluent模型提高了37.4%;当进气相对湿度为40%时,进气加湿效率为34%.【期刊名称】《可再生能源》【年(卷),期】2018(036)008【总页数】5页(P1163-1167)【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气相对湿度;进气携水量;计算流体动力学【作者】樊磊;刘永峰;裴普成;姚圣卓;王方【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试验室, 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试验室, 北京100044;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试验室, 北京 100084;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试验室, 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试验室, 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91;TM9110 前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氢气和氧气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型能源装置[1]~[3]。

2011和2014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结果

2011和2014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结果
生物医药
9
中药(天然药物)创新药物研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生物医药
10
老年功能障碍康复辅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生物医药
11
人机交互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新一代信息技术
12
北京市卫星移动宽带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新一代信息技术
13
北京工业大学
新材料
48
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钢铁研究总院
新材料
49
北京市金属粉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研粉末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新材料
50
材料基因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
51
辐射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
新材料
52
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汽车与交通运输
29
北京市轨道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与交通运输
30
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检测与评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汽车与交通运输
31
北京市城市交通运行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
汽车与交通运输
32
北京市城轨运行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
北京市铁路车辆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62
北京市航天产品智能装配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高端装备制造

基于FS-PCA-MSCD的地铁轴承可视化诊断方法

基于FS-PCA-MSCD的地铁轴承可视化诊断方法

基于FS-PCA-MSCD的地铁轴承可视化诊断方法杨建伟;白永亮;武慧杰;化凤芳【期刊名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3【摘要】针对地铁轴承的可视化故障诊断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特征选择(Feature Selection,FS)与多尺度类距离(Multi Scale Class Distance,MSCD)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地铁齿轮箱轴承振动信号进行采集,获得不同故障类型的轴承故障样本集;然后基于FS方法提取故障样本中存在的敏感特征值,并利用获得的特征向量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基于MSCD方法对各故障聚类进行再分类,提高故障类的可分性,获得可视化程度高的故障诊断结果.利用该方法对地铁齿轮箱轴承故障数据进行可视化故障诊断,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取敏感故障特征并获得具有较高故障可分性与可视化的诊断结果.该方法为地铁轴承在线故障分析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地铁运行维护与故障诊断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总页数】6页(P116-120,131)【作者】杨建伟;白永亮;武慧杰;化凤芳【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7【相关文献】1.基于EMD与SVM的地铁列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分析 [J], 彭松;黄志辉;胡奇宇2.基于FS-PCA-MSCD的地铁轴承可视化诊断方法 [J], 杨建伟;白永亮;武慧杰;化凤芳;3.基于加权改进D-S证据融合理论的地铁车辆转向架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J], WANG Yuanfei;PEI Chunxing;SUN Hairong4.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地铁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J], 徐欣怡;徐永能;任宇超5.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地铁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J], 徐欣怡;徐永能;任宇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支撑简介

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支撑简介

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支撑简介一、安全设施评估针对轨道交通、公路桥梁、海底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安全设施评测及重大风险排查,包括:安全预评价、试运营前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 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现状评价、防灾系统测试、控制保护区安全评估、施工安全评估、结构安全评估、地铁与油气管线相互影响评估等。

二、检测检验为企业提供建筑消防设施、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火灾通风排烟 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疏散能力等检测检验服务。

三、消防评估具备CMA、CNAS资质,可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建筑和交通车辆材料防火检测等四、职业危害评估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提供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等服务。

五、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动态管理支撑、复评达标等技术咨询服务。

六、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运营单位提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急能力建设等安全咨询服务。

七、安全培训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监理、运营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一线员工提供定制安全培训服务。

八、安全产品研发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地铁防灾系统自动化检测装备、大客流监测预警系统、地铁轨道自动化巡检装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巡检装备、地铁隧道安全自动巡检装备、地铁通风管道检测装备、火灾极早期预警机器人、地铁变电所安全巡检装备、地铁区间隧道快速疏散装备、地铁智能疏散指示系统等相关产品研发。

九、重特大事故调查提供城市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火灾等事故调查技术咨询服务。

十、事故仿真模拟可对火灾等热灾害事故开展模拟仿真,客流疏运及疏散风险模拟评估,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安全运行模拟评估,以及对土质、岩石和其他材料的三维结构受力特性进行模拟和塑性流动分析等。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9.07.27•【文号】交运规〔2019〕8号•【施行日期】2019.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交运规〔201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现将《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2019年7月27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以下简称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工作,更好地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铁、轻轨的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适用本办法。

单轨、磁浮、有轨电车等参照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是指投入运营的土建设施及附属软硬件监测设备,包括桥梁、隧道、轨道、路基、车站、控制中心和车辆基地等。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是指投入运营的各类机械、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软件系统,包括车辆、通风空调与供暖、给水与排水、供电、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门禁、站台门、车辆基地检修设备和相关检测监测设备等。

第三条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应当贯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全生命周期,遵循安全第一、动态监测、规范管理、标准作业的原则。

第四条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对跨城市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由线路所在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按职责协商组织开展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简介

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简介

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委认定的优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以保障地铁运营安全为目标,重点围绕地铁火灾安全技术、客流疏运安全技术、综合风险评测技术三方向开展研究,建立地铁火灾防治、客流疏运、综合风险安全评测方面的实验技术、模拟技术和方法体系,为我国地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实验室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专项资助类)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青年科技奖1人、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优秀青年专家1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1人,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应急管理部推荐人选1人。

实验室建有复杂工程热灾害模拟实验区、热释放速率测量试验区、热防护性能检测试验区、1.2公里地下实验巷道等。

拥有ISO9705热释放率标准房、20MW大尺度量热仪、SBI单体燃烧测试系统、复杂工程热灾害事故模拟实验系统、Legion人群仿真软件、Vissim、UAF交通仿真软件、TRL信号灯模拟软件以及红外热像仪、高性能数值计算服务器等各类设备系统及软件。

自主研发了地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系统、地铁高精度大客流监控预警系统、地铁应急巡检机器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地铁通风管道巡检机器人、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巡检机器人、火灾极早期预警机器人等一系列地铁安全风险监控设备及系统。

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20余项,得省部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编制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20余项。

国家专利授权60余项,软著14项。

发表论文200余篇(Nature1篇,SCI/E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7部。

研究成果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成都、西安等44个城市400余条线路广泛应用,并向亚的斯亚贝巴轨道交通出口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建设指南】第一版发布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建设指南】第一版发布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建设指南】第一版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由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采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并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城轨信号系统科技平台。

该平台将为国家建立一个国际领先的列控系统产业技术研发试验基地,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装备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与安全监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共同申报,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

该实验室将建立并规范全自动运行系统行业标准,实现地铁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信息化,不断提升关键设备系统的国产化水平及运营维护管理水平。

白皮书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重大研究成果联合发布形式之一,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业主方提供决策依据,为设计方提供设计指南,为运营方提供运营维护指导。

前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在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节能环保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

采用技术先进、性能稳定、效率优先的全自动运行系统成为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的迫切需求。

全自动运行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全球新建线路中将有75%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改造线路中也将有40%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内主要城市已将全自动运行系统建设纳入规划。

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复杂,我国要实现其自主化需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系统设计与集成、标准规范等方面持续攻关并取得实质性突破。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建设与城市规模和运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全自动运行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依托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建设了我国第一条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线路,国家发改委已批准将其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管理,鼓励相关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明确经济责任,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科研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的直接责任人,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承担法律责任。

项目负责人应熟悉并掌握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依法、据实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和决算,并按照项目经费预算核定的内容、范围和开支标准及合同书(任务书)使用项目经费。

项目负责人应对经费支出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负责,按照国家、北京市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关规定,接受对项目经费的审计。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经费的开支范围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一)仪器设备购置费:指项目研究、开发所必需的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费用、软件购置费以及为购置仪器设备等发生的运输、包装、装卸、安装费用,其中从国外购置的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费包括海关关税和运输保险费用。

该项一般不得购置通用设备。

(二)材料费:指进行项目研究、开发、试验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等费用。

该项一般不超过总经费的20%;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指研究、开发项目带料外加工或因本单位不具备条件而委托外单位协作进行试验、加工、测试、计算等发生的费用(附双方签订的合同)。

该项一般不超过总经费的15%;
(四)文献/出版/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论文版面费(含论文注册费)、印刷费、文献检索费及正在进行的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中印刷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下文简称“七公”经费)总定额。

(五)差旅费:指进行项目调研或参加与项目研究直接有关的学术会议所发生的国内差旅费用,具体标准执行国家及北京市相关差旅费的管理规定。

主要包括城际之间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和公杂费用等;该项纳入学校“七公”经费总额度,一般不超过总经费的20%。

(六)交通费:指因项目研究需要所发生的市内交通费用,含市内出租车费、公交及地铁车费、燃油附加费、机场巴士费、租车费及因打车而发生的本市过路、过桥费(不含汽油费、停车费等车辆运行费用及公交充值费用),该项一般不超过总经费的10%;
(七)信息通讯费:用于项目调研或研究过程中,项目组成员所发生的信息通讯费(含电话费及网络通讯费,不含个人和家庭的电话通讯及网络费),该项一般不超过总经费的10%;
(八)办公费:包括项目研究需要的文具、纸张、墨盒(粉)、硒鼓、邮寄费、音像制品、资料复印费及其他办公费用。

该项一般不超过总经费的5%;
(九)劳务费与专家咨询费:指支付给参加项目研究工作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补贴以及项目论证、评审、验收及鉴定专家的咨询费用等。

劳务费与专家咨询费支付标准参照北京市财政专项经费管理相关标准。

该项一般不超过总经费的10%。

(十)培训费:是指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项目组人员参加的与项目研究任务及专业相关的培训费(不含学历教育),该项纳入学校“七公”经费总额度。

(十一)图书资料费:是指研究过程中购置的与研究方向及专业相关的图书及资料费用。

第四条经过批准的科研经费预算原则上不得调整。

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应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意并签字后,按项目的管理归属,分别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条所有的科研经费应按照合同书约定或主管单位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报销合同预算外的商品和服务。

如研究业务需要确需变更,需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审批后方执行。

第六条科研经费的支出应与科研任务具有密切相关,严禁在科研经费中报销个人家庭消费支出。

如研究任务中确需使用与个人家庭消费支出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应由项目负责人出具情况说明,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审批后方可办理报销手续。

个人家庭消费支出包括:物业费、供暖费、车辆运行维护费(汽车保险、车辆维修、车船税)、加油卡、预存卡、购物卡、卫生用品、服装、金银玉饰品、各种家庭用家具、各种家庭食品、娱乐性支出及其他各种与个人家庭消费相关的用品支出。

第七条科研经费中涉及政府采购目录内的商品和服务或达
到采购限额标准的,应履行政府采购程序。

课题组根据课题需要购置科研仪器设备或政府采购目录内的商品和服务前,项目负责人应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提出购置计划清单,由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按照政府采购和学校采购规定协助购置。

严禁使用预算内安排的科研经费购置计算机、打印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摄像机、镜头、移动硬盘等通用设备,如研究业务需要,需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审批后方可购置。

第八条加强外地市内交通、差旅费和办公用品、材料购置的管理。

1. 按照国家及北京市关于差旅费的管理规定,外地市内交通费用应作为差旅公杂费用支出,每人每天在30元内包干使用,不单独报销。

2、使用科研经费购置办公用品、材料等,购置票据应附明细清单,并加盖与发票中收款单位相同的印章。

材料购置金额达到5000元及以上必须签订采购合同。

办公用品、材料在报销时应有经手人、验收人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的审批签字。

第九条项目经费中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人员相关费用在项目总经费额中占比不高于50%,如该项目研究业务需要,经项目负责人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提出申请,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审批后可调整人员相关费用占比例上限,最高一般不超过90%;其它科研经费的人员费支出按照批准的预算额度或有关标准据实列支。

第十条项目验收后应及时办理结题结账手续。

第十一条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本实施细则由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解释。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5年7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