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 试述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公共管理学答案

公共管理学答案公共管理学1、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经济学、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3、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4、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一书中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第一次明确提出应该把行政管理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
5、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规律的学科,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7、(不定项)关于公共管理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有(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各种公共事务目标是实现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8、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马克斯?韦伯)。
9、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10、导致公共管理学在西方兴起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公共财政的压力国际竞争的压力公共物品品质的压力社会管理的压力)。
1、公共管理环境是指对公共部门及其管理过程、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2、政治环境是公共管理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法律环境的优劣,是反映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公共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4、生产力落后、科技水平.教育水平落后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国家现阶段最基本的公共管理环境。
5、(公共管理环境)是公共部门及其管理者开展活动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
6、(公共管理环境)是公共管理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公共管理施加影响的对象。
7、公共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开放式系统理论偶然性理论)。
8、关于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公共管理环境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起决定和制约作用公共部门职能对公共管理环境的反作用)。
考研行政管理学 试题

招生专业名称:公共管理考试科目代码:856 考试科目名称:公共行政学一、简答题:(12’×4=48分)1、如何理解行政权力的人格化与非人格化2、现代人事行政考任制必须坚持哪些原则3、简述参与管理方法及其实施途径4、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主张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8’×4=32分)1、新公共行政学与传统行政学最重要的差别是新公共行政学主张把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
2、行政机关事务处理技能的转移是由人将技能向机械器材的转移。
3、行政伦理是指公务人员的个人品德和行政职业道德。
4、职位分类制中,公务员本人等级就是所在职位的等级,职位变动,等级也就变动,等级是随职位而定,而不是随人走。
三、论述题(20’×2=40分)1、基于公共部门的特点,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克服ZF绩效评估的困难。
2、运用ZF和市场关系原理,论述我国应如何进一步转变ZF职能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材料分析题(30分)案例:钓鱼执法2007湖南招生专业:公共管理考试专业:公共行政学一、简答题(15'ⅹ4,共60分)1.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的基本特征。
2.如何实现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最佳组合?3.为什么在法律之外还承认行政机关所制定的命令也有法规效应?4.简述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困难。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8'ⅹ5,共40分)1.新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观是效率。
2.人事行政的总体目标是力求政府中人与事的协调。
3.行政指挥者必须具备的根本要求是要有足够的权力。
4.强制性行政方法是以事为中心的事务至上的行政方法。
5.“为政遵循法律,不以私意兴作”是依法行政的精髓。
三、论述题(三题中任选两题,25'ⅹ2,共50分)1.试论行政职能不断扩展的现象及其原因。
2.联系我国实际,论述专家咨询在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功能。
3.当代西方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湖南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公共管理考试科目:公共行政学一、简答题(15'ⅹ4,共60分)1.简述现代行政精神。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主要职能

第二节 公共管理职能的有关理论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论 (一)作为制度安排的政府与市场 其次,从交易方式来看,所谓政府就是通过强制 其次,从交易方式来看, 性命令-服从关系在经济当事人之间进行交易, 性命令 服从关系在经济当事人之间进行交易, 服从关系在经济当事人之间进行交易 实现资源配置, 实现资源配置,而市场则是通过平等当事人之 间进行的自愿交易来实现资源配置。 间进行的自愿交易来实现资源配置。
第二节 公共管理职能的有关理论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论
(二)西方经济学说史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的演变 围绕着作为制度安排的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多大作用问题的争论构成 了三百多年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基本主题。 了三百多年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基本主题。
第二节 公共管理职能的有关理论
一、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及其变迁
(一)传统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原始社会 传统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职能大多数都是与谋取生活资料的生产劳 动直接相关,主要是进行劳动分工; 动直接相关,主要是进行劳动分工; 不存在专门的公共管理组织或职能; 不存在专门的公共管理组织或职能; 实施公共管理职能的方式主要是经验; 实施公共管理职能的方式主要是经验; 其职能的运行方式是习惯化、非强制型的; 其职能的运行方式是习惯化、非强制型的; 公共意志占据主导地位。 公共意志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节 公共管理职能的有关理论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论 (一)作为制度安排的政府与市场 最后,从交易目标来看,政府是一种基于社会 最后,从交易目标来看, 福利目标的“公共选择” 福利目标的“公共选择”,而市场则是一种基 于私人利益目标进行的“自主选择” 于私人利益目标进行的“自主选择”的制度安 排。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1、政府职能的演变包括哪几个阶段?(P37)答:三个阶段,即:1、限制政府干预;2、主张政府干预;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2、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什么?(P39)答:1、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2、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3、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4、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5、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P49-51)答: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作用及活动特点,即:1、广泛性;2、针对性;3、中介性。
二是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间的良性互动.4、如何形成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P51)答:形成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间的良性互动,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精简政府机构,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合理局面;2、改变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方式;3、营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氛围,并逐渐形成社会机制。
5、当代公共管理者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P57)答:1、管理认知能力;2、管理诊断能力;3、管理决策能力;4、人际沟通能力。
6、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83)答:1、利益选择性;2、目标指向性;3、权威约束性;4、功能多极性;5、动态发展性。
7、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方法是什么?(P89)答:1、问题搜索;2、问题界定;3、问题表述;4、问题感知。
8、公共政策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92)答: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9、公共政策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P93)答:1、确立政策目标;2、拟定政策方案;3、评估政策方案;4、择优政策方案。
10、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P96—98)答:(一)政治因素分析:首先表现在政策的特性上;其次,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再次,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二)行政因素分析:1、政策执行机构;2、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3、政策执行的资源.(三)沟通因素分析: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其次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第三要做好政策执行中的交流。
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第1-3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202、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P14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P234、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P365、政府失效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
P436、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P537、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
P548、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P839、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P8610、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P100二、选择题1、1887年在美国《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的学者是(威尔逊)P132、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马克斯·韦伯)P143、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的学者是(亚当·斯密)。
P374、政府失效政府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
P435、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合法性)P846、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政府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本尼·杰恩)。
P96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P5答:(1)目的不同。
(2)限制因素不同。
(3)物质基础不同。
(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
(5)绩效评估不同。
2、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P10-13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教育管理(本)《公共管理学》期末填空、单选练习及答案.

教育管理(本)《公共管理学》期末填空、单选练习及答案2012.11(根据练习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册及教材章节练习题归并)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其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3)4.(新)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5.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策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达尔和赫伯特·西蒙,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6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
7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8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9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志愿性。
10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
11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境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订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2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政策和再分配政策。
13从不同的角度对政策执行的理论进行界定,形成了行动学派和组织理论学派。
14公共政策的执行可以分为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与组织准备、政府实验和全面实施这五个主要环节。
15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16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17政府组织具有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法治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财政的作用》说课稿

《财政的作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财政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一起探讨财政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财政。
财政,简单来说,就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通过税收等形式筹集资金,并将其用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分配的过程。
它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涉及到资源的配置、收入的分配以及宏观经济的调控等多个方面。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讲述财政的作用:一、资源配置财政通过税收和支出,对国家和社会的资源进行配置。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从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汇集资金,形成国家财政的“大池子”。
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将这些资金用于哪些领域,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科研等。
通过这种方式,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向更有效率、更能促进社会发展的领域流动,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二、收入分配财政还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财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贫富差距,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教育补助、医疗援助等公共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稳定。
三、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收、减少支出等措施来抑制总需求,避免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则可以通过减税、增加公共投资等措施来刺激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这样的逆周期调节,财政有助于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财政还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职责。
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政府可以支持文化产业、环保事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财政还可以通过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方式,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法治。
五、应对突发事件在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时,财政的作用尤为重要。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公共治理第一章公共治理导论公共治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治理的、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效劳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1、皮瑞和克莱姆的瞧点:它是传统公共行政的标准取向以及一段治理之工具取向的结合体。
2、卡尔森和欧尔曼的瞧点:公共治理是对行政的一段方面科技整合的研宪。
3、奥托.海蒂和沙弗里茨的瞧点:公共治理是公共事务宽广领域的一局部。
4、波兹曼与陶斯曼的瞧点:公共治理确实是根基对政治权威的治理。
5、休斯的瞧点:从公共行政到公共治理的变化意味着理论和功能的变化。
学科背景〔公共行政学的变迁〕:第一时期: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第二时期:行政原那么第三时期:公共行政学即行政学第四时期:公共行政学即治理学。
时代背景:1、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
2、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3、社会咨询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加。
4、新右派学讲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和巨大碍事。
特质1、公共治理全然上是一个整合性概念2、。
是将私人部门的治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3、。
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治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4、。
不完全等于“政府治理〞,意味着一种新治理5、。
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6。
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
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公共治理与私部门治理的区不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公共治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力,私部门或组织那么没有。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治理只有有限的治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或组织治理那么由相对充分的治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关于政府而言,但凡未准许的便是非法的。
而关于私领域的治理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
5、政府与市场。
与企业组不同,政提供的产品以及效劳往往面对的不是自由的、竞争性的市场。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其社会公共需要,以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为主的收支活动,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是以克服市场失灵为范围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调节,对市场进行干预,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克服市场失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要矫正市场缺陷,应涉足市场不愿参与或无力参与的领域。
政府既要引导竞争,又要限制垄断;既要讲究效率,又要注重社会公平;既要经济稳步发展,又要抑制通货膨胀。
因而,关于现代政府所具有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职能。
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的资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的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状态。
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状态,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结构。
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克服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首先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因此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由财政来进行供给。
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问题。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即国内生产总值)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而且也是全社会。
资源配置的调节者。
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两个方面。
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是由竞争和效率决定的,往往导致收入结果的不公平,客观上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
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
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以个人财产的多少和对生产所做的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这种分配可能是极不公平的,而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会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加以调整和改变。
收入分配职能,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
三、稳定经济职能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手段,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度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