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色香味》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食物的色香味特点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2.能力目标:观察分析食物的色香味并描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对食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色香味特点。

2.教学难点:能够观察分析食物的色香味并描述。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食物的色香味》。

2.教学素材:多种食物的样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食物的色香味》的PPT,用几幅图片展示各种食物的色香味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知(1)师生互动教师用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你们都吃过什么食物?不同的食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色香味。

(2)呈现新知教师通过PPT呈现食物的色香味特点,同时解释食物的外观对人的食欲产生的影响、食物的香味对人的食欲产生的影响以及食物的味道对人的食欲产生的影响。

(3)示例演示教师拿出几个样品食物,让学生一起观察、嗅闻和品尝食物,并让学生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3. 拓展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学生选择一个食物,通过观察、嗅闻和品尝,记录食物的色香味特点,并向全班展示。

学生展示的同时,教师指导其他学生观察、嗅闻和品尝,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归纳出食物的色香味对人的食欲产生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吃的食物,描述食物的色香味特点,并写下一段感想。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食物的色香味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食物色香味的认识。

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课《食物的色香味》word教案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课《食物的色香味》word教案

2食物的色香味一、眼——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耳——声音的高低、强弱;鼻——物体的气味;舌——食物的味道;手——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

二、看颜色——苹果是红的;葡萄是紫的;用手摸——苹果是硬的;葡萄是软的;闻气味——苹果有苹果的香气;葡萄有葡萄的香味;尝味道——苹果口感又脆又甜;葡萄口感酸甜柔软。

三、色:看起来让人很有食欲、颜色很鲜艳;用到的器官是:眼睛。

香:闻起来很诱人;用到的器官是:鼻子。

味:很美味;用到的器官是:舌头。

四、略。

3食物从哪里来一、天然—— BEFH人工—— ACDG二、略。

三、小麦;黄豆;糯米;四、生鸡肉——粉色,气味有股血腥味,味道有腥味,用手摸起来比较柔软。

熟鸡肉——白色,气味无血腥味,味道无,用手摸起来偏硬。

生玉米——浅黄色,气味无特殊气味,味道是米浆味,用手摸起来较硬。

熟玉米——深黄色,气味闻起来很香甜,味道是甜味,用手摸起来很硬。

(提示:食物的种类不同,呈现的生熟特点各不相同。

)4食物的营养一、牛奶:含蛋白质、脂肪和水;牛肉: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海带: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二、蛋白质和脂肪——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身体机能;糖类——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蒸鸡蛋、排骨汤和鸭肉;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排骨汤、鸭肉和黄豆;含有丰富淀粉的食物:米饭、黄豆。

这份套餐中,小白菜还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

四、提示:有脂肪,可以用纸来挤压会发现有油渍。

有蛋白质,用火烧会有独特的臭味。

五、油、盐类——植物油、食用盐等;大豆、坚果类——黄豆、豌豆、核桃等;鱼、禽、蛋类——草鱼、鸡鸭、鸡蛋等;蔬菜类——黄瓜、白菜等;谷物类——小麦、大米、水稻等。

5设计一日食谱一、略。

二、略。

三、提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我们要珍惜自己盘中的粮食,不能浪费粮食!6食物的消化一、喉和气管不是消化器官。

其他都是消化器官。

二、 1. 不对;偏食、挑食会导致发育不良。

食物的色香味教案设计

食物的色香味教案设计




教 案 设 计
课题
2、食物的色香味




1、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
2、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
3、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重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
难点
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课前准备
教师
橙子、面包、玉米等食物。
学生
鲜花、布娃娃、冰棒、草莓、乒乓球、手机等。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事物的色香味
3、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观察
当爸爸妈妈准备了一桌饭菜时,看到餐桌上丰盛的饭菜你有哪些感受?
1、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有哪些?描述它们的色香味。
2、我们怎样知道食物的色香味?把自己的体验记在下面。
3、我们是通过哪些方法和器官来发现食物的色香味?
1、除了用眼、鼻、嘴,
还可以通过哪些器官进行观察?
2、说说观察物体要用到哪些器官,把结果记录下来。
思考汇报
结合问题认真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互相补充意见。
结合问题认真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互相补充意见。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观察食物
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知道还可以用耳朵和皮肤进行观察。




2、食物的色香味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程背景这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的一部分。

本单元“食物的色、香、味”是一个关于食物的基础教育分支,旨在帮助学生学习食物的基本特征,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种类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和营养均衡。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食物颜色、香味对食物味道的影响。

2.能够分辨食物的属性,如颜色、味道等。

3.了解不同食物的主要特点,并分类。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

态度目标1.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培养自主学习的态度。

2.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精神。

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与步骤时间内容活动安排5min 引入班级活动15min 学习新话题听课 / 讨论15min 活动设计小组活动 / 互动讨论10min 总结回顾课堂总结 / 制定下一步计划引入:首先进行班级活动,旨在尽量积极地利用班级动态、以及学生的个性来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通过展示某些物品或图片来引出本堂课的新话题,“食物的色、香、味”。

学习新话题:在这一部分,老师应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猜测食物的颜色、味道等特征。

然后,通过展示食物图片等教具,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食物颜色和味道是怎样影响它们的味道的。

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重点讲到如何通过色、香、味等方面分辨不同的食物,并引导学生自己说出问题的答案。

活动设计: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问题,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学生可以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种食物,并描述它的颜色、味道等特征,并讨论他们所取得的结果。

总结回顾:教师在这一部分应总结前面学习到的知识,并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此次课的内容。

同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2.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教具和讲解方法,如搭建简易实验室或引导学生互相讨论。

食物的色香味-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的色香味-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的色香味-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的颜色、气味和味道对人体的影响;2.掌握简单的调味方法;3.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食物的颜色、气味和味道;2.调味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发现食物的颜色、气味和味道对人体的影响;2.如何培养学生的关注力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食物的图片和样品;2.筷子、勺子、碗等餐具;3.调味料。

五、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食物(1)让学生看不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图片,让他们谈谈各种食物的颜色对于食欲的影响。

(2)再给学生看不同颜色的水果、蔬菜和肉类图片,让他们分析这些食物颜色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

2.让学生品尝食物(1)让学生尝试不同水果、蔬菜和肉类的味道,并感受这些味道对味蕾的刺激程度。

(2)再让他们品尝有盐或糖调味的食物,并向他们介绍食物调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让学生感受食物的气味(1)让学生闻不同水果、蔬菜和肉类的气味,并描述这些气味的特点。

(2)告诉学生食物的气味是否会影响味觉和食欲。

4.总结食物的颜色、气味和味道让学生归纳总结一下:食物的颜色、气味和味道对人体有怎样的影响,调味对食品的味道有怎样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到家里再观察一下食物的颜色、气味和味道,写一篇50字左右的作文,表述感受。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食物的颜色、气味和味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感性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去谈论、去分享。

同时,我也管教学生的卫生习惯,保障了课堂安全。

食物的色香味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食物的色香味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食物的色香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色香味对食欲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食物的色香味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选择更加美味和营养的食物。

二、教学内容1. 食物的色彩对食欲的影响。

2. 食物的香气对食欲的影响。

3. 食物的味道对食欲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在进餐时会注意到食物的颜色吗?为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色彩对食欲的影响。

步骤二:探究食物的色彩对食欲的影响1. 教师将一些有鲜艳颜色的食物摆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感受。

2. 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食物颜色与食欲之间的关系。

3. 教师向学生解释食物颜色对味觉和视觉的影响,并让学生归纳总结。

步骤三:探究食物的香气对食欲的影响1. 教师向学生介绍食物的香气对食欲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食物的香气会引起食欲。

2. 教师将一些有特殊香气的食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闻并记录感受。

3. 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食物香气与食欲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归纳总结。

步骤四:探究食物的味道对食欲的影响1. 教师向学生介绍食物的味道对食欲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食物的味道会让人食欲大增。

2. 教师将一些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尝试并记录感受。

3. 学生尝试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食物味道与食欲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归纳总结。

步骤五:总结与展望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食物的色香味对食欲的影响,并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教师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对食物的色香味对食欲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生也意识到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将更加重视食物的选择,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的色香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食物的色香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食物的色香味》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食物的色香味》,学生能够了解食物的色泽、香味、口感对食欲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美食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饮食品味。

导学内容:一、食物的色彩1. 食物的色彩对食欲的影响2. 食物的色彩分类及其特点3. 不同色彩食物的营养价值二、食物的香味1. 食物的香味来源及分类2. 香味对食欲的影响3. 如何区分食物的香味三、食物的口感1. 食物的口感分类及其特点2. 口感对食欲的影响3. 如何品尝食物的口感导学步骤:一、导入1.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美食的视频,引导他们谈论自己对美食的看法。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食物的色香味》,让学生猜测食物的色泽、香味、口感对食欲的影响。

二、进修食物的色彩1. 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食物图片,让学生讨论不同颜色的食物对食欲的影响。

2. 讲解食物的色彩分类及其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不同色彩食物的营养价值。

三、进修食物的香味1. 分享食物的香味来源及分类,让学生闻一些香味来区分食物的香味。

2. 讨论香味对食欲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分食物的香味。

四、进修食物的口感1. 分类讲解食物的口感及其特点,让学生品尝不同口感的食物。

2. 讨论口感对食欲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品尝食物的口感。

五、总结1. 总结食物的色香味对食欲的影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尝试不同色彩、香味、口感的食物,培养他们对美食的欣赏能力。

导学延伸:1. 让学生自行收集不同色彩、香味、口感的食物图片,制作食物色香味分类表。

2. 组织学生参与美食品鉴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食物的色香味带来的美妙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食物的色香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欣赏、品味美食,享受美好的生活。

愿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美食的热爱,发现更多美味,分享更多快乐!。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食物的色、香、味对人们的食欲的影响。

能够分辨不同食物的颜色、香味、味道。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健康饮食的意识,学会欣赏美食。

培养学生的用餐礼仪和健康饮食的习惯。

3. 学科基本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饮食对人们的色、香、味的需求。

2. 分辨食物的颜色、香味、味道。

教学难点:分辨食物的颜色、香味、味道。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PPT。

2. 针对不同颜色的食物(如鲜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西兰花等),甜味(如糖果、巧克力等),香味(如香蕉、花香等),酸味(如柠檬、醋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呈现一张美食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色、香、味。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对美食感兴趣?是什么吸引了我们?Step 2:讲解(10分钟)1. 通过简单的实例介绍食物的色、香、味对人们的影响。

2. 用PPT呈现食物的颜色、香味、味道,并让学生进行讨论。

Step 3:实验与观察(15分钟)1. 分发给学生不同颜色、香味、味道的食物,并让他们观察和品味。

2. 让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记录每种食物的颜色、香味、味道。

Step 4: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记录整理出来,并总结食物的色、香、味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颜色、香味、味道对我们的食欲有什么影响?Step 5:拓展(10分钟)1. 通过PPT呈现更多食物的颜色、香味、味道,并让学生进行讨论,进一步拓宽对食物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搭配食物的颜色和味道?Step 6: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进行巩固,如选择题、填空题等。

Step 7:课堂展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美味食物图片,并分享自己对于色、香、味的理解和体会。

Step 8: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归纳食物的色、香、味对人们的食欲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的色香味》参考教案
《食物的色香味》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在观察物体中的作用。

2、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3、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

4、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及人体的感觉器官。

评价任务:通过认识食物色香味的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在观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2、其他物品: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件出示: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

问:面对这样一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归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

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表格中。

(2)集体交流观察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

(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

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道……三、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

1、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观察、感受物体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体验物体?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

要求: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

2、小组交流。

3、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等。

如:观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

四、归纳总结。

1、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器官?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2、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

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光滑粗糙等。

板书设计:食物的色香味一、观察并描述事物的色香味二、用到的感觉器官有哪些三、观察其他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