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讲解词
唐卡

图注:传统的热贡唐卡艺人,手艺只传亲属或徒弟,不传女孩子; 现在唐卡艺人不仅带女徒弟,而且还建立了规模很大的画院。吾屯村的 这个画院里不仅有来自牧区的藏族孩子,也有来自北京、西宁等城市的 汉族徒弟。
隆务河两岸,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鸡犬之声相闻,土路两边是“里不见土, 外不见木”的农家小院。与寻常农村不 同的是,在热贡的村庄里,走几步路就 有一家画店,要么是工作室、画院、艺 术公司。全国360多位“中国工艺美术 大师”,青海省有4位,4位大师全在吾 屯。村中行人,一个扛着锄头下地的农 夫,一个手捻念珠的僧人,或许就是大 名鼎鼎的唐卡画家。隆务河谷中的这些 艺术村落洋溢着一种儒雅气质,人人安 静如水,然而静水深流,深不可测。 一般县城,如果哪位画家的作品被卢浮 宫收藏,肯定全县名闻遐迩。在隆务河 谷里打听“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那位画 家住在哪”,热贡人问,他是哪个村儿 的? 42岁的僧人角巴加就是“作品被卢 浮宫收藏的那位画家”,他住在吾屯上 寺的僧舍里。 图注:绘制唐卡的成败取决于“开 眼”,即眼睛、嘴唇、鼻孔等关键部位 的绘制,这一般由大事或者修行大德来 绘制。
选画布是唐卡绘制的第一道程序,画布多采用厚实的白棉布,裁剪后绷在画架上。逢晴天在画 布上涂一层木胶,再涂一层石膏,晾干后用细石反复碾磨布面,磨到光滑平整,没有细微的洞眼为 止。 接下来就可以打底稿了。打底稿的笔是桦木棍削尖烧制而成的炭笔,先按《度量经》画好格子,再 在格子里勾勒出造像草图。 图注:藏区多数佛寺每年有晒佛节,届时都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卜楞寺这样,巨大 的佛像由上百人从寺庙里抬出,铺展在山坡之上供信众瞻拜,其中多数佛像出自热贡年都乎村的工 匠之手。
藏语唐卡一词有平坦、辽远、原野、广场的意思,也有展开、摊开的意思,另外 也指皮料、皮画;从渊源上说唐卡来自苯教传道用的卷轴画,词意则可以看出画的原 料及形态。如果不求甚解,一句话就能说明唐卡的分类——手绘而成唐卡的叫“止唐”; 丝绸剪裁粘贴或缝纫而成的唐卡叫“规唐”。约定俗成,现在提起“唐卡”一词,专 指手绘的“止唐”,丝绸粘贴而成的“规唐”则被称为“堆绣”。 图注:过了同仁县隆务河峡口这尊十余米高的摩崖浮雕彩绘大佛,即进入“金色 河谷”热贡地区。热贡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其中心隆务河谷两岸农牧 业都很发达,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热贡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唐卡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藏文音译,多画于布或纸上,用绸缎缝制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唐卡至今犹存的最大秘密恰恰在于“因循守旧”。
每一位画师正是因为坚守这一传统而成为文化记忆的复制者。
另一个秘密是颜料。
皆取自大地珍贵的矿物稀罕的植物,其配制则完全靠手工操作,甚至跟人的力气有关,比如白色和黄色可以由年轻男人来打磨,但蓝色和绿色则需要体弱无力的人慢慢地研磨。
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可以历经沧桑却不变色其中对金色不可或缺的应用乃唐卡绝技。
那唐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呢?据说西藏第一幅唐卡画的护法女神白拉姆,就是吐蕃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就的。
经考证,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
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
毕竟,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壁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哪怕是一根树枝上,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藏民们祈祷、礼拜、观想,或保佑去世的亲人。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统治,采取敕封西藏佛教各派首领的办法,明封八王,清封达赖、班禅及呼图克图即是这种管理的实施使得唐卡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画派,一些被称为“新唐卡”的绘画注入了日新月异的信息,“汉风”时期。
开始追求汉画设色雅致、清新的风格,并将一些汉地通用的“福”、“寿”之类吉祥词绘于画中,形成了今天的唐卡艺术风格。
唐卡历史如此悠久,那种类肯定不少,如何将其区分呢?一、国唐(丝绢唐卡)根据丝绢材料的不同,“国唐”也有以下五种:1)绣像“国唐”:这是一种用各种不同的丝线经手工刺绣而成的唐卡。
(2)丝面“国唐”:制作这种唐卡是将各色的丝绢切成各种形状的布块,然后再用针将拼成画面的各色布块缝接起来。
3)丝贴“国唐”:这种唐卡与(2)相似,只不过是将切成的各种彩色布块用胶粘在画布上组成画面。
4)手织“国唐”:一种用丝线经手编织而成的唐卡。
唐卡前世今生卡解读 -回复

唐卡前世今生卡解读-回复关于唐卡前世今生卡解读:唐卡前世今生卡是一种用于占卜和解读的工具,来源于西藏的传统文化。
它以唐卡画卷形式呈现,每幅图案都代表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情境。
使用唐卡前世今生卡进行解读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身前世的因果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今生的挑战和目标。
本文将逐步回答有关唐卡前世今生卡解读的问题。
第一步:了解唐卡前世今生卡唐卡前世今生卡是一套由吉美嘉措仁波切创造的唐卡卡牌。
这套卡牌包含42个主题,每个主题都由一幅唐卡画作代表。
按照传统的使用方法,你可以通过抽取一张卡牌来了解你前世的情境和因果关系。
第二步:洗牌和抽卡在使用唐卡前世今生卡进行解读之前,你需要先洗牌。
将卡牌抓在手中,混合洗牌至你感到合适。
然后放置在桌面上,并按照你的问题或目标,集中思维并转动洗牌好的卡牌。
当你感到适合时,从牌堆中抽取一张卡牌。
第三步:解读卡牌抽取一张卡牌后,你需要对所选卡牌进行解读。
每个主题都代表着不同的情境和意义。
通过观察卡牌上的图案、符号和颜色,你可以开启解读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解读的指导:1. 主题:首先,你需要了解卡牌的主题是什么。
观察卡牌上的画作和标题,以确定你需要关注和探索的方面。
2. 象征意义:卡牌上的符号和图案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通过研究这些象征,你可以理解自己前世的经历和因果关系。
3. 颜色:每个卡牌都有独特的颜色组合。
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能量。
通过观察颜色,你可以了解你前世的情绪和经历。
4. 相关解释:除了观察图案、符号和颜色外,你还可以参考相关的解释和先知的指导来了解卡牌的含义。
吉美嘉措仁波切为每个主题提供了解释,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卡牌的信息。
第四步:理解与应用当你完成对卡牌的解读后,你可以开始思考卡牌所揭示的前世经历和因果关系对你今生的影响。
这可能包括你的优点、挑战、目标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通过理解这些信息,你可以更好地面对和应对当前的困境和机遇。
最后总结:唐卡前世今生卡是一种有助于了解自己前世因果关系的工具。
唐卡讲解词

唐卡讲解词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参观唐卡展。
“唐卡”为藏语音译,意为绘制在布面上的卷轴画。
它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绚丽奇葩。
唐卡是藏传佛教传播教义的重要工具,多在寺院殿堂张挂和信徒供奉。
其绘画内容也多以反映佛教内容的尊像和教义为主。
唐卡的绘制有着严格的规定,画工必须按照佛教经典中的仪轨绘制,古代唐卡绘制所用的颜料均为矿物及植物颜料,并在颜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动物胶和牛胆汁。
因此,古代唐卡虽经数百年,画面依然色泽鲜艳、光彩照人。
本次展出的唐卡,是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的部分清代作品,依据绘画内容分为佛像、菩萨、金刚、护法神、曼陀罗与佛塔等。
佛传图:“佛”汉意为“觉悟的人”。
佛祖释迦牟尼生于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佛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对他的尊称。
这幅唐卡是清代早期作品,描绘了释迦牟尼作为太子出生的故事。
大意为:释迦牟尼的母亲怀孕时已经45岁,按照古印度习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在回娘家的途中,从右肋生下太子悉达多。
这天是阴历四月初八,后来就将四月初八作为佛的诞生日。
释迦牟尼降生时,天佑瑞相,例如坠地就能行走,且步步生莲花;降生不久,即高举右手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当然,这些都是流传于佛教界的美丽传说。
白度母:度母,又称“救度母”,是藏传佛教一种女神的名称,传说为观音化身的救苦救难菩萨,是观音眼中的泪水化成,以不同颜色区分有白度母,绿度母,棕度母,红度母等。
其中又以白度母,绿度母最为常见。
围绕主像是一千零一尊小白度母,绘制十分精细,因此又称为度母千尊图。
相传松赞干布的一位妃子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就是白度母的化身。
宗喀巴:宗喀巴法名洛桑扎巴,生于青海。
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
五岁出家,14岁时,系统学习佛法理论。
16岁到前藏,遍求名师,从而形成了他的佛学思想。
他提倡严格戒律,规定学经次数,讲述经法,著书立说,建立了自己的佛学系统。
至今格鲁教派依然是西藏地区影响最大的藏传教派。
幼儿园藏式唐卡艺术解说

幼儿园藏式唐卡艺术解说幼儿园藏式唐卡艺术解说幼儿园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与审美能力。
而在幼儿园中,藏式唐卡艺术作为一种独特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引入课程中。
那么,何为藏式唐卡艺术?其起源、特点和教育价值是什么?下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解说。
首先,藏式唐卡艺术是藏族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起源于中国西藏地区并流传至今。
唐卡字面意为“卷轴”,这种绘画形式以绢布、纸或皮革为基材,采用鲜艳的颜料进行绘制,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
唐卡作品通常以宗教主题为主,如佛陀形象、佛教故事和神圣的佛法图案等,作品中融入了佛教哲学和宗教信仰。
其次,藏式唐卡艺术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色彩鲜明且富有层次感,通过运用鲜艳的颜料和细腻的笔触表现出细腻的肌理和丰富的光影效果。
其次,构图严谨而富有装饰性,常采用对称、集中和平衡的布局方式,使整个作品呈现出和谐而美好的感觉。
再次,细腻的线条和精细的绘画技巧彰显了艺术家的造诣,使作品充满了神秘、高雅和灵性的气息。
那么,为何选择在幼儿园中引入藏式唐卡艺术呢?这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方面,藏式唐卡艺术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包容心态。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和欣赏唐卡艺术,幼儿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此外,唐卡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佛教思想和哲学也可以启发幼儿的心灵成长,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精神追求。
在幼儿园中,如何有效地引入藏式唐卡艺术呢?首先,可以通过讲解和展示藏式唐卡艺术的历史、起源和特点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准备一些真实的唐卡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告诉他们这些作品中的故事和象征意义。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来幼儿园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幼儿亲身感受绘画的乐趣和魅力。
其次,可以开设一些与唐卡艺术相关的创作活动,让幼儿亲自尝试绘制唐卡图案。
西藏艺术 唐卡

《论唐卡绘画的艺术风格特点》、 《探索世界屋脊的美——唐卡绘画艺术》、
《解读唐卡艺术与艺术绘画》
《浅析唐卡绘画艺术》、 《论唐卡绘画艺术的意境美》、
《西藏历史与文化艺术》、
《发现美——西藏唐卡的绘画艺术》、
色彩在唐卡绘画中的运用
唐卡绘画在色彩运用上十分考究,色彩冷暖对比 强烈,而且运用的色彩也比较多,通常在一副唐卡作 品中,会出现30多种颜色,有的甚至多达40-50种,甚
黑财神黑金唐卡
金财神金唐卡
释迦摩尼佛
文殊菩萨
唐卡绘画及其艺术风格
唐卡的取材主要以宗教主题为主,表现不同形式的 佛尊造像、佛本生故事。因此,唐卡自诞生之日起 就被深深地印上了宗教的烙印。
唐卡绘画及其艺术风格
一、 构图饱满厚重,形式丰富多样 二、以线描为造型的主要手段来自三、色彩丰富,对比强烈
四、浓郁的装饰韵味和题材的广泛性 五、独特的裱衬装潢和开光仪式
《关于色彩在唐卡绘画艺术表现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 引言 第一章:唐卡绘画艺术现状 第二章:唐卡的艺术表现形式 第三章:色彩在唐卡中的绘画艺术表现 3.1色彩在唐卡绘画艺术中的运用
3.2唐卡流派中的色彩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至上百种颜色,用色细腻,十分美观。
藏族人民由于生存在雪域极地,高原空气稀薄, 透明度强,自然山川、雪山草原色彩纯度很高,故此, 审美视觉养成了对三原色的偏爱,喜欢红、黄、蓝、 绿、白等鲜亮的色彩。
唐
卡
彩
绘
《基于色彩在唐卡绘画艺术中的运用的研究》 《关于唐卡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色彩的运用与设计的分析》
世 界 屋 脊
人 间 圣 地
唐卡,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 式,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 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 世界。按照质地和制作方法主要分为绘画唐卡 和织绣唐卡。
唐卡:西藏的百科全书

唐卡:西藏的百科全书唐卡:西藏的百科全书“唐卡是对西藏宗教精神、历史文化的图像化解读。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西藏收藏家协会会长叶星生说。
如今唐卡以其独特的神秘性、艺术性及升值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关注,但叶星生提醒大家更要看重唐卡的文化内涵。
唐卡的作用和意义在哪里?叶星生介绍道,唐卡是藏语,意为可以展开的卷轴画。
唐卡在西藏被视为圣物,是修行观想的法器,主要悬挂在寺庙的经殿堂和藏民家里,供佛徒香客膜拜顶礼。
唐卡的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彩绘唐卡和锦绣唐卡二大类。
最为普及的是彩绘唐卡,它画在特别打磨制作的布上,所使用的颜料均为手工磨制的纯矿物质颜料,可千百年不变色,尤其是对金色的运用十分考究,有描金、贴金、泥金、磨金等种种绝技,从而让唐卡艳丽辉煌。
唐卡画完后,还要在四周缝制具有象征意义的红、黄、蓝三种颜色锦缎边,下面还需镶上一块名贵的图纹锦缎,这是让人进入佛国的“天梯”,好似用锦缎制作的软佛龛。
叶星生说:“唐卡很适合西藏传统的游牧生活习俗,可随着帐篷的搬迁而随身携带,随时供奉。
可以说,唐卡从内容到形式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也是我国除国画、油画外的另一种特殊的画种,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唐卡历史悠久,在公元七世纪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
早期唐卡受到印度、尼泊尔及汉地文化的影响。
直到明代西藏产生了勉唐、钦则、噶玛嘎智三大画派才走向成熟。
到了清代,唐卡从数量到质量,从形式到内容都走向鼎盛,家家户户都供养唐卡,几乎“每人都拥有一幅唐卡”。
叶星生将唐卡如此普及的原因归纳为上层的重视和群众的信仰。
他介绍道,一些高僧大德、宗教领袖,如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噶举派(白教)的活佛十世噶玛巴·群英多吉不仅是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者,还是制作佛像、绘制唐卡的高手,由他们亲手绘制的唐卡至今还珍藏在寺院。
更重要的是,唐卡不仅给人艺术享受,还传递着一种信仰;不但给人视觉冲击,还给人精神上较深的感染力。
“唐卡将民间艺人对宗教的虔诚传播出来了。
唐卡

摘要唐卡(Thang-ga)是藏文音译,指的是用极其艳丽和相撞的颜色绘制出用于随身携带或者在宗教场所悬挂供奉的宗教画。
“唐”字的含义很多,在藏地解释为“平坦”“清楚”等意思。
其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以宗教题材为主。
1300多年前唐卡出现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唐卡艺术作为宗教艺术文化中的一株奇葩,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
唐卡,既具备强烈的民族特征,又有审美价值,是虔诚的藏民族智慧的结晶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2006年“藏族唐卡”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确定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唐卡与堆绣、彩塑、铜雕等一起列入“热贡艺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键词:藏族唐卡宗教文化绘画形式热贡艺术ABSTRACThangka (Thang - ga) is a Tibetan transliteration, refers to the collided with extremely bright and color map is used to carry or suspension in religious places of worship religious painting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ang" many, interpreted as "flat" in the land of hidden meaning such as the "clear". Its content is rich and colorful, theme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religious subjects. Thangka sontzen gampo appeared in the tubo dynasty period more than 1300 years ago, thangka art as a spectacle of religious art culture, is the essence of Tibetan culture and art. Thangka, already have stro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valu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pious Tibetan nation Thangka is a kind of unique Tibetan culture and representative of the painting art form, "Tibetan thangkas" 2006 approval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n the first batch of state-leve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list ". 2009 thangka with barbola, painted sculpture, bronze series on "regong art" by UNESCO in "human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ative work list".目录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卡讲解词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参观唐卡展。
“唐卡”为藏语音译,意为绘制在布面上的卷轴画。
它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绚丽奇葩。
唐卡是藏传佛教传播教义的重要工具,多在寺院殿堂张挂和信徒供奉。
其绘画内容也多以反映佛教内容的尊像和教义为主。
唐卡的绘制有着严格的规定,画工必须按照佛教经典中的仪轨绘制,古代唐卡绘制所用的颜料均为矿物及植物颜料,并在颜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动物胶和牛胆汁。
因此,古代唐卡虽经数百年,画面依然色泽鲜艳、光彩照人。
本次展出的唐卡,是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的部分清代作品,依据绘画内容分为佛像、菩萨、金刚、护法神、曼陀罗与佛塔等。
佛传图:“佛”汉意为“觉悟的人”。
佛祖释迦牟尼生于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佛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对他的尊称。
这幅唐卡是清代早期作品,描绘了释迦牟尼作为太子出生的故事。
大意为:释迦牟尼的母亲怀孕时已经45岁,按照古印度习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在回娘家的途中,从右肋生下太子悉达多。
这天是阴历四月初八,后来就将四月初八作为佛的诞生日。
释迦牟尼降生时,天佑瑞相,例如坠地就能行走,且步步生莲花;降生不久,即高举右手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当然,这些都是流传于佛教界的美丽传说。
白度母:度母,又称“救度母”,是藏传佛教一种女神的名称,
传说为观音化身的救苦救难菩萨,是观音眼中的泪水化成,以不同颜色区分有白度母,绿度母,棕度母,红度母等。
其中又以白度母,绿度母最为常见。
围绕主像是一千零一尊小白度母,绘制十分精细,因此又称为度母千尊图。
相传松赞干布的一位妃子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就是白度母的化身。
宗喀巴:宗喀巴法名洛桑扎巴,生于青海。
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
五岁出家,14岁时,系统学习佛法理论。
16岁到前藏,遍求名师,从而形成了他的佛学思想。
他提倡严格戒律,规定学经次数,讲述经法,著书立说,建立了自己的佛学系统。
至今格鲁教派依然是西藏地区影响最大的藏传教派。
绿度母:相传松赞干布另一位妃子唐朝文成公主是绿度母的化身。
因其将佛教传到西藏,她就被后来的喇嘛教尊为度母。
据传说,供奉绿度母可以摆脱八种恐惧。
因此绿度母又称救八难度母。
十一面观音:十一面观音又称千手观音,左右各有20只手,手中各有一眼,40手40眼,配以25种变化的乘积而成千手千眼。
千手观音曾发愿要为一切众生而谋利,于是长出千手千眼,表示要普渡一切众生。
无量寿佛:无量寿佛也称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无量寿佛是内蒙古黄教信奉的最主要的神,各大寺院的大雄宝殿中,大都供奉有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又称长寿佛,围绕主尊周围的是499尊小无量寿佛。
刚才为大家介绍的是本次展览的几件代表作品,接下来大家可
以继续欣赏并参观下一个展览——岩画展。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祝您参观愉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