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

39、脑回: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的隆起部分称为脑回。
40、中央前回:以中央沟为界,在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41、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42、基底核:皮层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还有质核,这些核靠近脑底,称为基底核(基底神经节)。
6、动点,静点:肌向分布在关节的周围,通常以两端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中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肌肉收缩时,使两骨彼此靠近而产生运动,把接近身体正中线的肌肉附着点称为肌肉的起点或定点,把另一端的附着点称止点或动点。
7、皮肤的附属器官:皮肤内有由皮肤衍生的毛发、指(趾)甲、皮脂腺和汗腺,统称皮肤的附属器官。
12、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物质分子或离子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细胞代谢供给能量。
13、钠泵: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称为钠钾泵的结构,简称钠泵。
14、入胞:是指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其过程先是细胞膜“辨认”细胞外的某团块物质,接着与该物质团块接近的细胞膜内陷,形成对该物质团块的包围,然后伪足互相接触并发生膜融合和断裂,最后物质团块与包围它的膜一起进入细胞。如物质团块是固体,上述过程叫吞噬,如进入物质是液体,上述过程叫吞饮。
13、肾窦:肾门向肾内部凹陷成一个较大的腔隙,称肾窦。
14、隐睾症:婴儿出生前睾丸尚未降到阴囊而仍留于腹腔中者,称为隐睾症。
15、阴茎包皮:阴茎的皮肤薄而柔软,富于伸展性。皮肤至且茎颈游离向前,形成包绕阴茎头的环形皱襞,称阴茎包皮。
16、包皮过长:包皮盖住尿道外口和阴茎头时,称包皮过长。
17、包茎:当包皮口过小,包皮完全包着阴茎头时,称包茎。
人体生理学名词解释(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最新整理绪论1反应:细胞或生物体感受刺激后的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
2兴奋性:细胞或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一词就成为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的同义语了。
3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4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5反射: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下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7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8内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9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10体液调节:是指体内产生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11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地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叫做反馈。
12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经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重复出现,周而复始,称为生物节律。
13前馈:干扰信息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在输出变量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得到纠正。
细胞的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只要是脂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有很多物质虽然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甚上,但它们也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较容易地移动。
这种有悖于单纯扩散基本原则的物质转运,是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的,因而被称为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

《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心脏传导系统:心脏内部的一系列特殊细胞,负责产生和传递电冲动,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 氧解离曲线:表示血液中氧的溶解度与氧气分压的关系曲线,反映了氧从血液向组织释放的难易程度。
3.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总量,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4. 基础代谢率:在清醒、静息、空腹状态下,人体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率。
5. 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1. 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肺______。
2.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____氧气____和二氧化碳。
3.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____胰岛β细胞____分泌的。
4. 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____碳酸氢盐缓冲对____。
5.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____中脑____三个部分。
6. 神经系统由____中枢神经系统____和____外周神经系统____组成。
7. 血液中的____红细胞____负责运输氧气,而____白细胞____则主要负责免疫防御。
8. 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葡萄糖____,它在细胞内通过____有氧呼吸____过程产生能量。
9. 肾脏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排泄废物____、____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____以及____维持酸碱平衡____。
10. 心脏的正常心率范围为____60-100次/分钟____。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激素可以降低血糖?(C)A. 肾上腺素B. 生长激素C. 胰岛素D. 甲状腺激素2. 心脏的哪个部位壁最厚?(A)A. 左心室B. 右心室C. 左心房D. 右心房3. 关于消化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D)A.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C. 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D. 胆囊分泌胆汁4.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通过滤过膜?(D)A. 水B. 葡萄糖C. 氨基酸D. 红细胞5. 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的基本过程?(B)A. 外呼吸B. 吸气C. 内呼吸D. 呼气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器官属于内分泌系统?(ABCD)A. 胰腺B. 肾上腺C. 甲状腺D. 垂体E. 心脏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氧解离曲线的位置?(AC)A. pH值B. 温度C. CO2分压D. 血红蛋白浓度E. 血液粘稠度3. 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AB)A. 氧气B. 二氧化碳C. 葡萄糖D. 氨基酸E. 钾离子4. 下列哪些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AE)A. 神经元B. 轴突C. 树突D. 突触E. 神经胶质细胞5. 下列哪些是肾脏的功能?(ABC)A. 排泄废物B. 调节水盐平衡C. 维持酸碱平衡D. 分泌胰岛素E. 吸收营养物质五、判断题1. 胃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人体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中地各种理化因素保持动态平衡地状态..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地环境,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地场所.生理学上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地内环境..刺激:生理学上将能被集体感受地内,外环境地变化称为刺激..反应:细胞,组织或机体接受刺激后,其内部代谢或外表活动发生某种形式地变化..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地活动来完成地调节方式,在人体内地功能调节中起主导作用..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细胞生成并分泌地化学信号分子(如激素),借助体液运输到达相应地细胞、器官,引起该细胞、器官功能改变地调节方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地电位差..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受刺激地膜两侧出现一次快速、可逆并沿膜迅速扩布地电位变化,这一膜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动节律性:在没有外来刺激地条件下,组织细胞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地特性..机械性消化:是通过消化道肌肉地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道远端推送地过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地消化酶,能分别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营养物质,使之成为小分子物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简单扩散:没有生物学因素参与,仅是由于浓度差导致地顺差跨膜转运..易化扩散:借助细胞膜中某些蛋白质分子地“帮助”,顺浓度差或顺电场力进行跨膜转运地方式..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分子,通过分解,并直接利用分解时释放地能量将某种物质地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场力跨膜转运地方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些物质逆浓度差或逆电场力跨膜转运所需地能量不直接来自于地分解,而是来自另一物质地势能贮备,后者地势能贮备则是由于耗能地主动转运建立起来地这种跨膜物质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出胞:又称为胞吐,是指细胞内地某些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物质团块排放到细胞外地过程..入胞:又称为胞吞,是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如细菌、病毒、大分子营养物质等)进入细胞地过程..容受性舒张:咀嚼或吞咽食物时,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地刺激,可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中地抑制性纤维,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地舒张,胃容积扩大,这种舒张成为容受性舒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即一次心跳.血液凝固:指血液从流动地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地胶冻状凝块地过程即为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地出血在几分钟内便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牵涉性痛:当某些脏器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地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性痛..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分布地内分泌细胞所分泌地具有高效能地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和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时射出地血液量..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地血液量..氧容量:使血液人为地达到最大限度地氧化时所显示地值叫做氧容量.氧容量: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地最大氧气量.氧含量:每升血液中地实际结合地量..呼吸功:在呼吸过程中,呼吸肌为克服弹性阻力和右面弹性阻力而实现肺通气所作地功为呼吸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地神经细胞群.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地过程..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地过程..受体:是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地一种能与神经递质、激素等化学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并能引发细胞特定生物效应地特殊生物分子,受体地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肌细胞或感受器间地化学突触中充当信使作用地特殊地机体内生地分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内分泌:细胞地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或其他体液地过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1.人体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体液:(1)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2)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血浆和组织间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
3.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O2分压,CO2分压、渗透压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刺激:内、外环境的所有变化,其性质有物理,化学,生物的和关于人的社会、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
5.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某种功能状态的变化。
表现形式: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和抑制。
6.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最主要的调节方式):a.基本方式:反射——即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b.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特点:迅速、准确、短暂、局限(2)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广泛、持久(3)自身调节的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7.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分类:负反馈、正反馈(例:血液凝固、分娩、排尿反应)第三章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方式:(1)被动转运:指物质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
分类:①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O2、N2、CO2、乙醇、尿素以及甾体类激素或某些药物能通过单纯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转运。
②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分类: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饱和现象、立体构象特异性、竞争性抑制);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特点:离子的选择性、转运速度快、门控特性)(2)主动转运:钠-钾泵,简称钠泵,又称Na+ -K+依赖式ATP酶特点: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2个K+移入胞内。
意义:①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Na+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是继发主动转运的动力⑤生电作用(3)入胞和出胞2.细胞内的多种第二信使:cA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G、cGMP、Ca2+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 RP: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特点:外正内负,以膜内的负电位值来代表膜电位产生机制:大部分是K+外流,少量Na+内流(2)动作电位 AP: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 ( 答案)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机体在安静或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一切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短暂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4.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5.血型: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的类型。
6.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7 心动周期:心脏每进行一次收缩与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 每搏量:心脏每跳动一次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二、填空题1.胰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2.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等。
3根据参与的特殊蛋白质不同,易化扩散可分为:由离子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4心肌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_收缩性5.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大小;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6.红细胞膜上含A抗原而不含B抗原的血型是 A型,血清中不含任何抗体的血型是 AB型。
7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8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蛋白质,水9血液的pH值为 7.35-7.45 。
10血浆渗透压由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两部分。
11.C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碳酸氢盐的形式。
12.胃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内因子、胃蛋白酶、粘液。
13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14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人体主要以蒸发形式散热。
15汗液的主要成分是尿素、水、 NACL 。
三.单项选择题1.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B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2.当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 B )A.一次单收缩 B.强直收缩C.一连串单收缩 D.无收缩反应3.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 )A.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4.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将O﹣型血液输给其它血型的人时,应少量而且缓慢B.O﹣型血的人为“万能供血者”C.AB+型血的人为“万能受血者”D.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5.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发生溶血症( D )A.Rh(+)母亲所怀Rh(+)胎儿B.Rh(+)母亲所怀Rh(-)胎儿C.Rh(-)母亲所怀Rh(-)胎儿D.Rh(-)母亲所怀Rh(+)胎儿6.刺激阈值指的是( D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 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D. 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7.如果某男是B型血,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D )A.他的父亲可以是O型血B.他的基因型可以是BO型C.他的孩子有可能是B型血或AB型血D.如果他的妻子是B型血,孩子的血型只能是B型8.下列哪种情况能使试管中的血液延缓凝血( B )A.血液中加入血小板 B.血液中加入肝素C.将血液置于有棉花的试管中 D.将试管置于热水中9.心输出量是指( C )A.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B.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C.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D.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10.兴奋在心脏中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C )A.心房 B.左、右束支 C.房室交界 D.浦肯野纤维11.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兴奋节律的改变 B.双向性传递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D.总和12.人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 A )A.溶菌酶 B.麦芽糖酶 C.凝乳酶 D.蛋白水解酶13.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B )A.唾液 B.胰液 C.胆汁 D.胃液14.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胆汁中消化酶可以促进脂肪的吸收15.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C )A.心房 B.左、右束支 C.窦房结 D.浦肯野纤维16.酒精的吸收部位( D )A.口腔 B.十二指肠 C.空肠 D.胃17.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O2和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D.CO2主要以HCO3﹣形式运输18.在外周阻力减小时,动脉血压的变化(D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减小B.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C 收缩压轻度升高,舒张压明显上升D 收缩压轻度降低,舒张压明显降低19.上呼吸道是指( A )A.鼻、咽、喉 B.咽 C.鼻 D.气管和支气管20.下列哪项不属于脊髓反射( C )A.排便反应 B.肌紧张 C.角膜反射 D.发汗反射21.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不能总和 D.突触延搁22.下列哪一项是内脏痛的特点( D )A.刺痛 B.对电刺激敏感 C.必有牵涉痛 D.定位不明确23.人幼年时生长素缺乏会导致( C )A.呆小症 B.粘液性水肿 C.侏儒症 D.糖尿病24.肺通气是指:( A )A.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外界O2进入肺的过程25.下列哪一项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 B )A.杀灭食物中细菌 B.部分消化蛋白质C.湿润与溶解食物 D.清洁和保护口腔26.消化蛋白质能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C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27.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胞外B.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反应得以进行C.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D.钠泵能顺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K+移入胞内28.与单纯扩散比较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D )A.顺浓度差转运 B.不消耗能量C.是脂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D需要膜上通道或载体的帮助29.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是由于形成。
人体生理学名词解释

人体生理学名词解释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与人体生理学相关的术语解释:
1. 细胞: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够自我复制和维持生命活动。
2. 组织:由类似或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单元,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3. 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的结构单元,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4. 神经元: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负责接收和传递神经信号。
5. 肌肉纤维:肌肉组织中的基本单位,负责肌肉运动和力量产生。
6.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过程。
7. 酶:一种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能够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8. 血液:人体内循环的液体,包含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
9. 肾脏:人体内排泄系统的主要器官,能够过滤血液并排出代谢产物。
10. 呼吸系统:人体内的气道、肺和呼吸肌肉等组成的系统,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以上是一些与人体生理学相关的术语解释,这些术语在研究人体生理过程和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体生理学

二、人体生理学(任课教师:张晓祥)一、名词解释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3、应急反应:机体在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大大增强的反应,称为应急反应4、脊休克:指的是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5、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kPa)为单位。
6、心动周期:心脏舒张时内压降低,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心,心脏收缩时内压升高,将血液泵到动脉。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7、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8、渗透性利尿:是指通过增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和渗透压而使尿量增多的利尿方式。
9、肠—胃反射:十二指肠内酸、脂肪、渗透压和机械扩张刺激十二指肠壁多种化学或机械感受器,使迷走-迷走长发射或壁内神经丛短反射通过肠抑胃素的作用抑制胃运动和胃酸分泌,使胃排空减慢称为肠-胃反射。
10、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简称心输出量。
11、时间肺活量:即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再用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呼气,计算第1s2s3s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12、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均为125ml/min。
13、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即发生暂时迅速的倒转,为动作电位。
14、肾糖阈:生理学通常将这个不出现糖尿现象的最高血糖浓度叫做肾糖阈。
130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登场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它使躯体维持或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和姿势,而无明显的位移运动。
15、月经: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阴道出现流血的现象。
16、应激反应当机体突然受到创伤、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感染、惊恐和剧烈的运动等不同刺激时均可出现向中acth浓度的极度增高和糖类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塞利把这种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生理学名词解释
内环境――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也就是细胞外液。
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静息电位――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相对为负膜外相对为正。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膜两侧快速、可逆、可传播的电位变化被称为动作电位。
极化――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极化。
去极化――静息电位的负值向膜内负电位减小方向的变化称为去极化。
复极化――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称为复极化。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血型――血型指的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交叉配血――是指把献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者的血清和红细胞所进行的交叉配血试验。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形成的一个机械性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月经周期――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脱,表现为周期性的阴道出血,称为月经周期。
潮气量――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最大通气量――是指尽力做深快呼吸时,每分钟入或出肺的气体量。
解剖无效腔――解剖无效腔指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容积,正常人约为150ml。
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入肺并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基础代谢――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不受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的状态称为基础状态;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胃的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口、咽、食道等处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
胃体平滑肌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
胃的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是指经过消化的食物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是血浆中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的力,正常人约为300mmol/L。
渗透性利尿――通过增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方式使尿量增加的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水利尿――大量饮用清水使尿量增多的现象水利尿。
阈值――如果将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变化率固定不变,则刚能引起组织细胞反应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阈电位――指的是能够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肾糖阈――通常将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值为160-180mg%。
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轴突延伸,终止于神经垂体,形成下丘脑-垂体束。
下丘脑调节肽――我们把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调节腺垂体功能活动的肽类激素,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条件反射――是指后天经过学习训练,将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发生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
腱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如膝跳反射等。
肌紧张――是指缓慢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脊休克――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瞳孔对光反射――是指眼在强光照射下,两侧瞳孔反射性缩小;在弱光下瞳孔反射性扩大的反射活动。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的容积百分比。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V)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Q)的比值。
神经递质――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受体――受体是细胞接受化学信息的特殊结构,是细胞成分中分化出来的特殊蛋白质,它具有识别并特异地与体液中特殊化学物质结合的能力。
激素――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第二信使――将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称为第二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