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精神造就者”的电影档案情结--记江苏电影档案展示馆创建者刘建

合集下载

江苏开放大学影视鉴赏形考作业三

江苏开放大学影视鉴赏形考作业三

1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的知识,选择以下一个电影进行分析,请使用本课程学习的专业影评写作方法,请务必独立完成。

1.《肖申克的救赎》2.《这个杀手不太冷》3.《阿甘正传》4.《海上钢琴师》5.《美丽人生》6.《寄生虫》7.《闻香识女人》8.《小偷家族》9.《绿皮书》10.《死亡诗社》11.《了不起的盖茨比》12.《辩护人》13.《饮食男女》14.《霸王别姬》15.《菊次郎的夏天》主观题满分: 100分得分:85分学生答案:《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经典,故事发生在1947年,讲的是一个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安迪因为被诬告谋杀妻子及其情人而被判入狱,被判了无期徒刑,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他的余生。

该片透过监狱这个强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人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

所谓的救赎,并不是安迪本身,因为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狱友。

面对狱友的拯救体现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让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贵,这两个人,在安迪真正获得救赎的时候又走到了一起。

在肖申克监狱度过的这20年时间里他用他精通财务的智慧“帮助”了监狱里的许多人,同时也得到了与瑞德的友情,而后当他知道他自己确实是被冤枉的后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

随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越狱了20多年来他每天都用鹰嘴锤凿樯,然后用海报掩盖上,终于成功越狱。

安迪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希望就不能让希望破灭要一直朝着希望去努力去实现无论现实是多么的残酷。

电影采用叙事的手法,电影中的老布克在监狱度过了几乎一生的时光,然而即将获得释放的他就害怕的哭了,老布克已经被肖申克体制化,在肖申克中他可以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可是出去之后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到惶恐,不安。

这不就是现在社会的一种悲哀。

而被冤枉的银行家安迪不愿屈服于现在的生活,影片中经常给安迪全景或者近景镜头来表达他的行动和他内心的情感。

多处采用对比镜头在老布克出狱时采用正面拍摄而瑞德出狱时采用背面拍摄。

片长5个小时以上的超长BT电影

片长5个小时以上的超长BT电影

片长5个小时以上的超长BT电影网上流传着一篇叫《影史上最长的电影》的文章,里头列举了十部超长的电影,其中最长的是《治疗失眠》,长达85个小时(汗~),还公映过(狂汗~~),影片的内容主要是一个人在那里朗读诗歌(暴汗~~~)……不过这份名单把一些纪录片和没有实际内容的影片也算了进来,还有就是有很多没有被作者列入名单的片子,其实要比长达238分钟的《乱世佳人》更长,本文要说到的就是这些影片(中国也有一部片长7个小时的《东陵大盗》)。

以下几种类型的超长电影不列入本文:一:纪录片。

其实超过5小时的纪录片并不少,所以原来那篇文章列举的例子不太恰当;二:缺乏故事内容的,如原名单里的《睡觉》和《世贸大厦》(狂汗~);三:分集连续性不强的,如《教父》、《终结者》、《007》、《无间道》、《X档案》、《福尔摩斯》、《星球大战》等作品(JB 主演的《福尔摩斯》时长约40个小时左右),这些分多集播出的影片虽然也很长,但毕竟每一集可列为单独一个故事来观看,而《魔戒》等片子则必须从第一部看到最后一部,才能观赏到一个完整的故事;四:未公映的影片,如《细细的红线》原版长达6个小时,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只有近3小时的版本;五:本文所列举的,仅仅为笔者个人的所见所闻,非绝对权威的资料,因此,一些笔者无法亲眼证实、没有查到资料的影片亦不列入,如苏联电影《未完成的故事》、斯蒂芬·金的《末日逼近》、据说超过12小时的法国电影《Out One》、以及号称长达27小时的《火烧红莲寺》等等。

好了,以下是笔者个人收集到的最长的20部电影的资料(部分内容介绍来源自原文、豆瓣网、百度百科):№01.◎《Heimat(故乡三部曲)》(德国)片长:约53个半小时简介:《Heimat》号称是People’s history of Germany,现代德国的史诗,关于德国小村庄变迁历史的影剧,有过连续播映的纪录,Edgar Reitz自编自导。

第一部《Heimat(A German Chronicle)》1984年播出,11集全长16小时;第二部《Heimat(The Second Heimat: Chronicle of a Generation)》1994年播出,13集全长26小时;第三部《Heimat(A Chronicle of The Endings and Beginnings)》2004年播出,6集全长约11个半小时。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8.灯光部编版(共32张PPT)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8.灯光部编版(共32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教学课件
灯光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然而,在战争年代,它却是 美好生活的象征。本文以“灯光”为题,讲述的是战争年代的革命先 辈为了让后代能过上“在灯光底下学习”的幸福生活而英勇战斗、壮 烈牺牲的故事。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重点) 4.品读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难点)

7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就亮了,很亮很亮。”操。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

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


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
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8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

简称。
(wéi jiān zhàn) 把敌人包围起来加以歼灭的战斗。
围 歼 战 例:他们这个连虽然没有参加最后的围歼战,但担任了警
戒工作。
(jiāo tōng gōu)
交 通 沟 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以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灯 光
LIGHT

(chōng jǐng) 向往。文中指郝副营长非常羡慕书上的孩子能在电灯下学习,
家万户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惜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这种英雄壮举
是永远闪耀在人们心头的“灯光”。
灯 光
LIGHT
课文 写作特点


1.倒叙手法,引人入胜。

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先从“现在”写起,描写了天安门的灯光,那灯光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

他对中国亿万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稻口中,他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农民不富裕谈不到现代化,单产上不去农民就富不起来。

现在我们试验田种的杂交稻每亩产700千克,农民种的亩产能达到800千克甚至更高,因为他们大量采用有机肥。

还有比这更令他欣慰的事吗?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

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

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

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

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

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答案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答案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答案第一讲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由(B)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

A、美国人B、法国人C、意大利人D、荷兰人2、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是(A)。

A、上海B、北京C、天津D、香港3、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是(A)。

A、《定军山》B、《长坂坡》C、《难夫难妻》D、《阎瑞生》4、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的拍摄者是(A)。

A、任庆泰B、张石川C、郑正秋D、黎民伟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A)。

A、《难夫难妻》B、《一夜不安》C、《店伙失票》D、《劳工之爱情》6、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是(B)。

A、林楚楚B、严珊珊C、王彩云D、殷明珠7、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成立于(D)。

A、1897年B、1913年C、1916年D、1918年8、中国早期长故事片的代表性作品有(CDE)。

A、《难夫难妻》B、《庄子试妻》C、《阎瑞生》D、《海誓》E、《红粉骷髅》9、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是(C)。

A、新民公司B、华美公司C、明星公司D、幻仙公司10、20世纪20年代以《梁祝痛史》等影片掀起古装片拍摄浪潮的是(D)。

A、“明星”公司B、上海影戏公司C、“大中华百合”公司D、“天一”公司11、被称作武侠神怪片鼻祖的影片是“明星”公司拍摄的(A)。

A、《火烧红莲寺》B、《火烧平阳城》C、《火烧七星楼》D、《火烧青龙寺》12、中国电影早期的“四大名旦”指的是:(ACDE)A、王汉伦B、严珊珊C、张织云D、宣景琳E、杨耐梅思考题: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印象。

中国电影史上,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最早是在1905年秋天拍摄的《定军山》,是由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拍摄的。

内容取自“三国”故事,讲的是智勇双全的蜀将黄忠老当益壮、屡建战功的动人故事,影片遴选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几个以动作见长的片段。

主演谭鑫培。

2、试述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国产电影运动”。

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创作》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创作》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创作》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纪录片创作》院/系——年纪——专业——姓名——学号——考试范围:《纪录片创作》;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纪录片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真实性B. 虚构性(正确答案)C. 纪实性D. 客观性2. 下列哪位是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著称?A.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B. 迈克尔·摩尔(正确答案)C. 詹姆斯·卡梅隆D. 克里斯托弗·诺兰3. 纪录片中,旁白的主要作用是:A. 替代画面讲述所有故事B. 辅助解释画面内容,增强叙事效果(正确答案)C. 仅用于提供背景信息D. 娱乐观众4. 以下哪种拍摄手法常用于捕捉被摄对象的自然状态,减少摄影师干预?A. 偷拍B. 跟踪拍摄C. 抓拍(正确答案)D. 摆拍5. 纪录片中的“采访”环节,其主要目的是:A. 展现拍摄者技巧B. 收集观点和信息,丰富叙事内容(正确答案)C. 仅为了增加影片时长D. 替代现场拍摄不足6. 下列哪项不属于纪录片的前期准备工作?A. 选题策划B. 拍摄设备准备C. 后期剪辑(正确答案)D. 调研与采访安排7. “时间流逝”镜头(Time-lapse)在纪录片中常用于表现:A. 角色情感变化B. 快速事件发展C. 长时间过程的快速展示(正确答案)D. 慢动作效果8. 纪录片中的“旁白”与“同期声”的主要区别在于:A. 来源不同,旁白来自画外音,同期声来自画面内(正确答案)B. 功能相同,都用于解释画面C. 旁白更正式,同期声更随意D. 旁白只用于纪录片,同期声只用于新闻9.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主要体现了哪种创作理念?A. 批判社会现象B. 展现中华美食文化及背后的故事(正确答案)C. 传播科学知识D. 娱乐观众10. 下列哪项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进行剪辑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A. 演员表演是否到位B. 故事情节是否跌宕起伏C. 叙事逻辑、节奏与情感的传达(正确答案)D. 场景布置是否精美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纪录片的核心特征是它的_____性,即必须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创作。

忻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忻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2024年忻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3月2日13时32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密切协同,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

A.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B.费俊龙、邓清明、张陆C.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D.景海鹏、邓清明、张陆【答案】:A2.庆祝中法建交()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开幕音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中法各界代表约500人出席。

A.50B.60C.45D.55【答案】:B3.2024年2月27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造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

这是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可以综合模拟低温、真空、电磁辐射等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

A.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B.环境科学地面装置C.空间科学地面装置D.气象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答案】:A4.2024年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江西南昌开幕,今年活动周主题为"1/ 16()"。

A.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兴粮兴储B.科技兴粮兴储,创新有你有我C.科技助力节粮减损,创新保障优粮供给D.储备安全,科学减损【答案】:A5.第六届全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大会将于5月8日至10日在深圳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这一AEO领域最高级别的全球性会议,以下关于AEO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AEO大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2年以来,已分别由韩国、西班牙、墨西哥、乌干达和阿联酋承办五届B.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新加坡、欧盟等26个经济体签署AEO互认协议,覆盖52个国家(地区),互认协议签署数量和互认国家(地区)数量都保持了世界双第一C.AEO制度是指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给予优惠便利的一项认证制度。

《红色故事无名之碑》观后感

《红色故事无名之碑》观后感

《红色故事无名之碑》观后感(原创版3篇)篇1 目录一、引言二、影片背景和主题三、观影感受和启示四、总结篇1正文【引言】《红色故事无名之碑》是一部以微电影形式呈现的抗日战争题材影片,讲述了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年军人在江苏盐城地区蟒蛇流域的芦苇荡里,奋力阻击来犯日寇,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深感红色精神的伟大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影片背景和主题】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群少年军人在江苏盐城地区蟒蛇流域的芦苇荡里,奋力阻击来犯日寇。

故事的主线围绕着这些英勇的少年军人展开,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怕牺牲,顽强拼搏,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影片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伟大的红色精神。

【观影感受和启示】观看这部影片,我深感震撼。

首先,影片中的少年军人,他们的年龄和我差不多,却在国家民族面临危难时,毫不犹豫地投身战斗,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深感敬佩,也激发了我为国家和民族努力奋斗的决心。

其次,影片中的红色精神让我深受启示。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我们为国家和民族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发扬红色精神,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结】《红色故事无名之碑》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影片,它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伟大的红色精神。

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深感震撼,也激发了我为国家和民族努力奋斗的决心。

篇2 目录一、引言二、影片背景和故事情节三、观后感想和启示四、总结篇2正文【引言】《红色故事无名之碑》是一部以微电影形式呈现的抗日战争题材作品。

影片讲述了在江苏盐城地区蟒蛇流域的芦苇荡里,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年军人,奋力阻击来犯日寇,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本文将围绕该影片展开讨论,分享观后感想和启示。

【影片背景和故事情节】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江苏省盐城地区的蟒蛇流域芦苇荡,一群年仅十七八岁的少年军人,肩负起了保卫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红(如皋市档案局,江苏如皋,226500)说起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和刘建,档案系统及电影文化系统都不陌生,甚至不少省部级以上领导还去实地视察、参观过。

但说起江苏电影档案展示馆,知道的人并不多。

因为这个馆于2017年12月6日方由江苏省档案局同意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增挂牌子,同时还增挂“江苏省档案馆如皋电影史料馆”。

至此,该馆与“中国丝绸档案馆”“江苏乡镇企业档案展示馆”并列为省局倾力推动国家局打造的三大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

2017年12月28日,这注定是个特殊的日子。

国家档案局在北京对如皋市档案局和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一起承担的《电影胶片档案收集保管与文化产业建设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刘建所作的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经过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专家组主任委员、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陶水龙对专家组给出的评价验收意见发表了个人看法:“刘建是一个对电影、对档案有很深情结的人,项目的重要历史意义、创新性及对电影胶片档案长期保存利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不得不让我带着情怀来写验收意见!”刘建,对电影的执着、对档案的热爱、对创业的激情,足以让他这个“国家精神造就者”称号实至名归!一个有电影执念的人刘建,1967年出生于江苏如皋,1987年大学毕业,担任过检察官,在纪委任过职,创办过信息技术公司。

直到40岁那年,他才明白了人生的最终理想是什么。

他爱好音乐,在收集录音机和收音机的过程中,他遇到了电影放映机。

然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仿佛一夜之间,许多老电影院便无声地消失了,新的电影院拔地而起,3D、4D、IMAX,更宽敞舒适的座椅,更震撼人心的音响设备……胶片电影迅速退场,数码电影取而代之。

他猛然发现,他该为胶片电影做点贡献了!接下的十多年里,刘建艰难跋涉,辗转各地,时时搜寻线索,从世界各地收集与电影有关的一切,不惜花重金收购。

巨大的投入,使他背起了沉重的债务,亲人误解他,旁人讥讽他,爱人甚至要将他送至精神病院。

在对所有藏品进行调查、筛选、整理的过程中,他专注于各种研究,努力发掘藏品的内涵及不为人知的故事。

馆藏珍品中,有一战时期英国女王加冕的无声电影、20世纪20年代法国制造的Pathe电影放映机、20世纪30年代电影放映技术转折时代美国的Sinnplex放映机、二战期间德国军队使用的Elektor Junior放映机、日本天皇的教学机,还有日本一家科研机构可以播放35毫米和16毫米两种规格胶片的放映机。

因为对电影的执着,刘建便也有了一份份意外的收获。

在一个地摊上,刘建淘到了十几盘胶片,大部分没有任何说明。

在回家一盘盘播放后,竟有两段极其珍贵的影像:一部是194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婚礼,另一部是1939年国民政府制作的世界新闻。

在一个旧书摊上,他发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王式孟,一本有关电影的旧书中有大量手写的批注。

卖家看他喜欢,即约于第二天相见,带来4个蛇皮袋的旧书和资料,开价600元外加50元打车费。

刘建回家后才发现王式孟曾是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20世纪50年代曾留学苏联学习电影技术,1955年中国制造出第一代国产电影放映机,王式孟就是这个项目的主持者。

这批资料中有其留学时期的俄文教材、文献资料,有各种学术研究成果、设计方案、手稿、书信等。

此类的精彩故事在刘建的收集过程中比比皆是。

如今,刘建的团队已与电影收藏家、电影工作者等建立了广泛联系和紧密合作,第一时间掌握优质资源渠道,除采取购买、捐赠、交换等手段外,还通过调剂藏品、参与交流活动等新办法、新渠道,注重多主题、多品种、多材质电影资料——73ARCHIVES&CONSTRUCTIONARCHIVES &CONSTRUCTION的收集,并与中影厂、上影厂等老牌电影修复专业机构建立联系,互补不足,长期合作。

至目前,已有放映机、胶片、海报、剧本等各类藏品20余万件,成为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西安电影资料库、上海电影厂齐名的第四家专业化机构。

近3个多月,他又将收集的范围扩展至世界各地的录音、录像设备及介质,从古老的蜡筒留声机、钢丝录音机、黑胶留声机到近代通俗流行的磁带录音机、开盘录音机、CD 、MD 等模拟或数字模式的录音设备应有尽有。

项目验收会上,刘建展示了钢丝录音带——世界上最小的录像带,专家们都啧啧称奇,大开眼界。

一个有档案情结的人2015年初,省档案局发文要求各地申报省级档案科技计划项目。

作为一个县级档案局(馆),是没有什么可以列为科技项目申报的。

鉴于刘建藏品介质的特殊性且数量巨大,如皋市档案局认为可以与其合作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在与刘建商量后竟一拍即合,初定了课题名称为“电影胶片档案社会化保管的方式与途径研究”。

5月份,即被国家档案局立项。

近两年来,国家、省市档案行政部门对项目高度重视与支持,省局局务会史无前例地专题听取了如皋市档案局作为一个县级市的专项工作汇报,研究扶持政策和办法。

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相关人员,省、南通市档案局领导及相关处室多次到如皋进行项目指导。

省档案科技工作会议在如皋召开,并将江苏华夏公司作为唯一参观点。

省内外多家档案局馆人员慕名参观、交流。

两年多来,刘建深感电影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离不开电影档案的长期有效保存、保护,离不开电影档案的开发利用。

他多次坚定地说:“我要建档案馆,做个有作为的档案人!”于是,刘建和他的团队便以档案规范管理的标准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这种管理模式可谓一举多得:一是档案馆藏更加丰富了。

电影档案收集的渠道和范围得到拓宽,更多的精品得以进馆。

二是档案整理更加到位了。

对馆藏所有载体、门类的纸质、电子、实物档案资料进行合理分类并确定保管期限,已初步规范整理并形成专题目录数据库。

三是档案修复更加完美了。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及设备,利用人工修复及胶片冲印机、美国进口胶片清洁机、专业倒片台、胶片磨光机等对胶片进行抢救修复,利用美国进口高速放映机,快速鉴定胶片内容,提高修复效率。

目前已完成了全部馆藏胶片的人工初步修复。

对珍贵胶片采用物理修复和4K 高清影片精细技术进行修复,修复技术与能力国内领先,部分项目国内唯一。

四是数字化技术更加成熟了。

购买国际一流设备,对珍贵胶片进行数字化处理与修复,经一系列精细修复后,输出无压缩音频文件,走入影院、互联网或电视等媒体。

五是服务范围更广了。

建立了音视频全能数字化工厂,所有音频、视频介质都可随时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存储为高清模式。

所有视频存储介质、读取介质都可恢复功能,可以为电视台、档案馆、资料馆的视频存储资料逐一读取、数字化并修复。

于是,刘建和他的团队便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探索胶片档案资料保管、整理、数字化、修复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发明创造,截至2017年10月份,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发明申请共8项,其中专利5项、发明创造3项。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13)2017年10月9日《科技查新报告》显示,有三方面研究内容属国内外领先。

对于刘建及其企业为电影档案所作的努力和突出贡献,江苏省档案局给予充分肯定。

2017年11月15日省档案局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关于抢救保护电影资料的若干事项,同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挂名“江苏电影档案展示馆”“江苏省档案馆如皋电影史料馆”,并给予连续三年资助。

12月6日,省档案局局务会议通过了如皋市人民政府关于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增挂牌子的请示。

一个有创业激情的人刘建曾对媒体说过,支撑他走到今天的精神动力,“第一,我在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第二,这也源于我从小对电影的情结;第三,我在无意之中走向电影修复技术,既有兴奋的一面,也产生了责任感,所以,我更有必要做得更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刘建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电影、修复电影、传播电影的地方,影响更多的人。

为洗印修复设备74ARCHIVES &CONSTRUCTION着这个梦想,他与他的团队激情满怀,开展电影资料文化产业建设研究,以江苏电影档案展示馆为中心,辐射出一个文化商业综合体,集展示、特色IMAX 影厅、胶片电影厅、立体电影厅体验及互动项目,直观展示电影档案、电影修复工艺流程,适当配套商业服务经营,建成国内仅有的民营电影文化产业基地。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思考,他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利用科技项目成果,承接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大量历史胶片资料的物理修复、数字化工程,并推广至更深的应用,如重新加工制作影片、历史重现、科学普及等;联合版权商形成数码老电影资源,与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合作;与电视台、网络媒体等合作,以4K 超高清数码电影为基础,重新制作历史事件特辑、教学片、艺术片、纪录片等;精细修复4K 超高清影片,供电影院线合作使用;承担国家和地方党委政府任务,精细修复大型活动所需的珍贵历史资料片。

另外适当进行产业链延伸,开发电影衍生产业及开发华夏校园、社区电影院线等。

基于华夏公司独有的电影档案资源、专业的设备和一流的修复及数字化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电影文化产业建设广阔的前景,如皋市委市政府领导给予了有力支持,决定将市中心13亩地用于建设江苏电影档案展示馆,委托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进行整体规划、策划,拟投资近亿元,推动电影主题文化园建设。

这无疑为刘建今后的创业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

至目前,江苏省档案局、南通市档案局已与华夏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广西、苏州等地档案局及“中国丝绸档案馆”等单位的合作正在洽谈中。

央视、中办机要局、毛主席纪念堂等单位已洽谈进行深度合作。

北京工业大学与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订立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北工大——华夏电影胶片修复联合实验室”。

一个“国家精神造就者”刘建是真实的,他追求真善美;刘建是有梦想的,他希望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大舞台;刘建是孤独的,很多时间他在独立思考,好多想法要变成现实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很多人共同努力,付出更多艰辛;刘建是幸运的,在他奋力前行的途中得到很多部门、机构、专家和学者的帮助。

付出就会有回报。

2016年12月18日,刘建收获了他人生中分量很重的一个荣誉——第九届“国家精神造就者”。

该荣誉大奖是以“戏梦人生”为号召,由现代传播集团携旗下《生活月刊》发起的。

本届“国家精神造就者”来自不同领域,但都与电影、戏剧、美学有密切关联,他们以不朽的灵感,演绎时代戏剧;他们更以不懈的探索,推动家国梦想。

此次刘建与梅兰芳(特别致敬奖)、周文中(终身成就奖)、刘嘉玲、刘伟强、杨丽萍等同台领奖。

在此之前的几届“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大奖中,已有贝聿铭、谭盾、张艺谋、茅于轼、郎朗等荣膺大奖。

颁奖会对刘建的颁奖词是:“十年跋涉,他搜集与电影有关的一切,拯救、保全、传承、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