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复习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知识点 中考题考点大全(带答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知识点中考题考点大全(带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各种矛盾和斗争的小说,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英雄主义精神,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前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作家,他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
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保尔·柯察金是小说中的主角,他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
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
保尔性格坚韧、执着、刻苦、奋进、勇敢、奉献、宽容、诚实、坚强,不为命运所屈服。
他体现了自我牺牲的精神,顽强坚韧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热爱读书的精神,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保尔的崇高革命思想、高尚道德情操、忘我献身精神、坚强斗争意志、乐观生活态度以及明确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研究的榜样。
冬妮娅是保尔的初恋对象,她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纯洁善良,美丽动人。
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部书启发了他的思想。
她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保尔的,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情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理想主义的旗帜和人生的教科书,它赞扬了在绝望的命运中仍坚强不屈,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表现出了作者所代表的当时无产阶级对受压迫命运的抗争精神。
3.朱赫来是一个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的红军战士,深受保尔的教育和培养。
4.阿尔焦姆是保尔的哥哥,是一个市苏维埃主席和火车司机,与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5.丽达是保尔深爱的优秀员,善于工作和出谋划策,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
6.保尔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二、选择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什么主题的小说?A。
中考名著阅读复习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总结

性格:
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六)伤痛的折磨
• 战场上 头 部受重伤,;
• 脊椎被 炮弹 炸开的石Fra bibliotek崩了个深窝导致身体健 康存在严重隐患;
• 患伤寒,死里逃生;
• 得重感冒还坚持工作,高烧引发患急性 风湿病 , 几乎丧失了工作能力;
• 双腿 瘫痪 ,双目 失明 ,只有右手能听使唤。
名 中考 著
阅 读 复 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物回顾
名著中出现的主要人物
保尔
丽达
阿尔焦姆
冬妮娅
谢廖沙 达雅
朱赫来 维克托
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保尔
为理想而献 身,钢铁般 的意志,顽 强奋斗,乐 观豁达。
朱赫来 冬尼娅
坚强、刚 毅、有很 强的组织 领导才能。
善良、大方、 热情,但有 强烈的资产 阶级情调, 贪图安逸的 生活。
性格: 钢铁般的意志,为革命奋斗到底、
不怕牺牲的精神。
(四)工地上的磨练
为了尽快修好铁路把木材送给倍受严寒威胁的后方百姓, 以他为带头人的“ 潘克拉托夫小分队 ”疯狂地工作,忍受着泥泞、 大风雪、冻土等恶劣天气的折磨,还常缺衣少穿、露天住宿, 甚至受武装匪徒和疾病的威胁……渐渐地,伤寒夺去了许多战 友的生命,在快修好路时,保尔也染上了 肺炎 兼 伤寒 , 被送回 家乡 治疗。(当保尔刚从病魔手上死里逃生,又因 上的暗伤暴发而摔倒,这个暗伤使保尔的身体健康存在着严重 的隐患)
性格: 坚定不移的信念,忘我的工作热情,
顽强奋斗的精神,自我献身的品质。
(七)自杀
• 原因: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非常苦恼, 不能自拔,于是产生了 自杀 的念头。
2023届中考复习名著阅读专项复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含答案)

名著阅读专项复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选择题1.文中多次描绘的一条美丽的河是A.西德维纳河B.第聂伯河C.顿河D.伏尔加河2.下列不属于托洛茨基分子的人物是A.杜巴瓦B.什科连科C.斯塔罗维洛夫D.潘克拉托夫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下列选项中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A.保尔13 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邮差弄丢过。
4.下列关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疗养院保尔一直在看小说《叛徒》。
B.深秋的时候,州党委会的汽车载着保尔和两名工作人员,到离城稍远的一个区里去,汽车掉滑进路旁的壕沟里,保尔的右膝盖被压坏了。
C.保尔来到丘查姆家里,受到了全家人的欢迎。
D.保尔因为杰尼奥夫而丢了象棋“冠军”的称号。
二、填空题5.“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烈火和骤冷”在小说中具体指和。
6.某班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将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概括为以下思维导图,请你在图中A、B、C 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A:(事件)B:(地点)C:(事件)7.名著阅读。
①“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当上了委员或委员一类的首长呢!②“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味儿。
”③“你放心好了,小姑娘。
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
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搞乱。
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
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
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以上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语言描写,①②中的话的是小说中对保尔说的,③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保尔的性格特点。
8.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
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梳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梳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30年代长篇小说,尼古拉·阿力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一部影响了几代人成长历程的精神路标和人生教科书、本书,最重要的三个特色:1.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光辉形象。
2.表现了一种对革命理想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具有史诗风格,在单线叙述中采取了多种叙述手法。
关于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前苏联著名作家,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只念过三年书,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护苏维埃政权的斗争,成为一名骑兵团的战士。
后因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不久,他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症,23岁时全身瘫痪,瘫痪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文学创作。
24岁,他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双目失明,脊椎硬化。
但他依然克服重重困难,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
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
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题目的含义钢是在烈火里锻烧、高度冷却后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的。
小说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
中心思想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是一部带有自传味道的小说,它赞扬了在绝望的命运中仍坚强不屈,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初中语文中考 名著阅读 第9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9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年级下册
名著精讲
在阅读实践中,摘抄和做笔记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有时几则摘抄连贯起 来可成为作品提要,有时摘抄之后可以随手记下读书心得。
第9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年级下册
名著精讲
作者简介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写作该书时作者已经双目失明,全身 瘫痪。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进行斗争,并坚持文学创作。在病榻 上历时三年后,以他的革命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 该小说一经出版,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激励了无数的革命青年。之后 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1936年完成,同 年病逝。
保尔 ②保尔在监狱被错放后逃进冬妮亚家。
私。
的初恋 ③保尔在筑路队工作时,两人再次相遇。
第9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物剖析
八年级下册
主要人物 线索词
主要情节
性格特征
丽达
身份:女 ①朱赫来被调到军区特勤部后,丽达也成
政委、保 了保尔的老师。
尔的老师 ②保尔和丽达在共同的革命生活中产生
与合作伙 爱情,丽达以为保尔在修铁路时染病去世
命战士 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经历种种磨难,但最终完成小说《暴风 热爱读
雨所诞生的》。
书的精
神。
第9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物剖析
八年级下册
主要人物 线索词
主要情节
性格特征
朱赫来
身份:水 兵、党 的地下 工作者 、保尔 的革命 导师
①共产党员朱赫来以发电厂电工身份为掩 护,秘密开展阶级斗争工作,他教保尔电工 技术、拳法,后来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路。 ②朱赫来在调车场干活时组织工人开展反 对德国侵略者的罢工运动。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名著0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专题08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什维克战士。
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作品简介】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
保尔早年丧父,家庭贫穷。
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凌辱。
十月革来越大,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
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创作背景】时代背景: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和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文艺界视文学艺术在培养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文学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传目的”成“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文学艺术要完成这种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根据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创造出一个绝对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物并把他描绘得真实可信。
个人背景:1927年初,22时决定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生活体验。
他响应官方的号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用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病榻上创作出优秀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主题】说。
当一位英国记者问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他回答说: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揭示了他这一代人的成长道路和思想性格。
刻画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形象,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
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另一个主题。
保尔在女战友瓦莉亚的墓地前说的那段话,就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察金那样度过。
【艺术特色】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
2.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丰满感人,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2022年中考语文备考名著考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2年中考语文备考名著考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1、故事梗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以作者自己的经历为基础,通过描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过程,展示了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画面。
2、作者概况: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
他在同外国占领军,白党匪徒的战斗负伤,后来身带弹伤、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充分体现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一代新人的高尚品质。
3、主题思想: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4、艺术特色: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
②写进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群众英雄的业绩。
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格言警句、内心独白、日记、回忆等。
5、人物性格:保尔: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朱赫来: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导者。
6、精彩语段: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7、精彩情节:①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相自杀最终战胜自我。
②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
考题练习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3.1928年,在他24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说《科托夫斯基》,也就是后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几章的初稿,这大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
专题0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汇总-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专题0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
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
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经历为基本素材创作的小说。
作品以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和发展为历史背景,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坚定、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青年一代是如何在老一辈的培养下,在革命熔炉中百炼成钢的,表现了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这一主题。
保尔那钢铁般的意志,对生命的热爱,对革命执着的精神,赋予了这部作品永恒的生命力。
同时,书中洋溢着的革命激情和理想主义精神,也给人强烈的震撼。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
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这一题目运用了比喻的说法,也就是说,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的斗争中才能磨炼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完全瘫痪,卧病在床,并且双目失明。
正是在这一人生的艰难时刻,奥斯特洛夫斯基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代面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
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