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答案

检测技术答案
检测技术答案

《检测技术》答案

第2章

2-1 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受阻尼比ξ的影响较大。分析表明,ξ越小,系统对输入扰动容易发生超调和振荡,对使用不利。在ξ=0.6-0.7时,系统在宽广的频率范围内由于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而引起的失真小,系统可以获得较为合适的综合特性。比如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激励下时,如果阻尼比ξ选择在0.6-0.7范围内,则最大超调量不超过10%,且当误差允许在(5-2)%时趋于“稳态”的调整时间也最短。

2-2 频率特性是指测试系统反映出来的输出与输入幅值之比和两者之相位差是输入频率的函数的这样一个特性。当测试系统的输入为正弦信号时,将该信号的输出与输入之比定义为频响函数。工作频带是指测试装置的适用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内,仪器装置的测试结果均能保证达到其它相关的性能指针。

2-3 不失真测试要求测试系统的输出波形和输入波形精确相一致,只是幅值相对增大和时间相对延迟。而实际的测试系统很难做到无限频带上完全符合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即使测取一个理想的三角波,在某一频段范围内,也难以完全理想地实现不失真测试。三角波呈周期性变化,其测试装置的非线性度必然引起波形的畸变,导致输出失真。由此只能努力使波形失真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即做到工程意义上的不失真测量。

2-4 系统的总灵敏度为:90×0.005×20=9mm/Mpa 偏移量为:9×3.5=31.5mm

2-5 由 ,得

用该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 的正弦信号时, ,即幅值误差为1.3%

相角差为:

2-6

()[]

()

(

)

t

10t 1000/t 2

e 39.0t 40cos 05.0t 40sin 01.0t 4cos 34.0t 4sin 86.0e 39.096.75t 40sin 048.080.21t 4sin 93.0sin e

t sin )

(1A )t (y ---+-+-=+-+-=-++=

?

?ωωττ

k ()()()

()ωτ

?ω?ωωωωarctan a e t sin a 1

)t (y s a s 1

s Y 2

2at 2

22

2-=++

++=

++=

-

注:设输入t Asin )t (x ω=

2-7 由

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是:

2-8 环节一的灵敏度为: 1.5/5=0.3 环节二的灵敏度为: 41

故串联后的灵敏度为:0.3×41=12.3

2-9 由

测量频率为400Hz 变化的力参量时 : 若装置的阻尼比为0.7,则:

2-10

第5章

5-1 单侧厚度测量利用X射线在被测物体表面反射的强度与被测件的材料有关,且随被测件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原理。由于被测物体本身结构原因导致探测器和辐射源无法放在被测件两侧,从而放在被测件同测来进行测量的方法。譬如测管道锅炉等的壁厚等。

5-2 对加工中测量仪的结构和性能的要求为:

(1)由于测量装置使用条件恶劣,所以需要良好的密封结构,以防止冷却液、切屑和灰尘的侵入。

(2)由于接触测量时需要较大的测量力,所以测量头极易磨损,需用耐磨的金刚石或硬质合金制造。

(3)当工件的运动速度较快时,对测量系统的频响有较高的要求。

(4)温度对测量的影响较大,必须考虑修正。

5-3 就被测要素而言,在实际测量中,轮廓被测要素大多用有限测量资料表征的测得要素来替代。

对于中心要素,可通过测量响应的轮廓要素计算求得,或者用心轴、定位块等实物来模拟体现。

就基准要素而言,常用的基准体现方法有三种:

(1)模拟法——用形状精度足够高的检测工具上的要素代替基准要素。

(2)分析法——对实际基准要素进行测量,然后按最小条件判别准则确定基准要素的方向和位置。

(3)直接法——在基准要素有足够形状精度的前提下,直接用基准要素作为被测要素的测量基准。

5-4 表面粗糙度被测量的变化频率高,其中、低频部分属于形状误差和波度误差,所以粗糙度测量方法必须具有分辨率高和频响快的特性。譬如常用的轮廓仪除了导头有机械滤波作用以外,还通过高通滤波器进一步滤除波度及其它中、低频信号。

5-5 采用绝对法测量内孔,可利用万能工具显微镜,采用找拐点法和测弦找中点法来定位测量,也可采用影像法瞄准测量。

采用相对法,可选用电感式内孔比较仪,使用双测头测量。

间接法测量内孔可以采用三坐标机,通过三点采样测量孔径。

5-6 (1)机电测量法——该方法无须密封端盖,运动无摩擦,可实现快速显示。但测量结果不够精确。

(2)电容测量法——用于测量粘液和粒状、粉末状材料的物面,但是无法测量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液固体混合物的物面。

(3)超声测量法——不仅用来测量液体,而且也适用于粒状松散并含有大量气体的被测材料,如细粒状或粉末状的泡沫塑料、纤维素等,并且还可用于木制或塑料容器。但超声法不适用于测量含有固体材料的液体。

(4)放射性同位素测量法——在那些由于极端条件而不能使用常规测量方法的场合,以及因结构等因素不允许装探头或装探头成本较高的容器、地窖、地下库都可采用此方法。

5-7 由(1)

得 D = 41.63mm

由,且从(1)式可得:

U D=±4.5μm

5-8 由轴心坐标公式:

孔的中心坐标为:C(0.0000394,0.0031955)

R’=|P1-C|=10

孔的直径D为:D=2R=2(R’+0.5Φd)=25mm

5-9 根据定位误差式:

当Db=20mm时,ΔDy=ΔDz=0.003mm

当Db=25mm时,ΔDy=ΔDz=0.001mm

当Db=28mm时,ΔDy=ΔDz=0.0004mm

定位误差都小于0.006mm

故这三种标准环规都能满足精度要求

5-10

该工件直线度误差测量数据为:

分段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各段读数0 -6 -2 8 12 6 10 4 -6 0

各段高度差0 -1.5 -0.5 2 3 1.5 2.5 1 -1.5 0

各采样点坐标值0 -1.5 -2 0 3 4.5 7 8 6.5 6.5 用最小包容区域法时: g=0、k=3、l=8

由得Δ=5um

用端点连线法时:

由得Δ=6.75um

所以用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时,该工件的直线度合格;但是用端点区域法评定时,该工件的直线度不合格。

第6章

6-1 由于圆周分度器件具有圆周封闭特性,即角度的自然基准是360°。利用整圆周上所有角间隔的误差之和等于零这一自然封闭特性来进行测量方案的选定和数据处理,从而圆分度误差的检定可达很高的精度。

6-2 为减小度盘圆分度误差对测量值的影响,可以通过细分提高分辨力,同时均布很多个读数装置读数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度盘刻线误差对读数值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读数精度。实际应用中很多测角仪器或瞄准度盘对径位置上两刻线的平均位置读数,或在对径位置上安置两个读数显微镜取其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得值。

6-3 用相对法检定圆分度误差时,采用某一个定角,即由两个瞄准装置组成的角度或任选的一个分度间隔作相对基准,依次与被检器件的各分度间隔进行比较,从而测得各分度间隔相对于相对基准的偏差值。再利用圆周封闭特性,求出相对基准对理论分度间隔的偏差,继而求得各分度间隔的绝对间隔偏差。

6-4 绝对法测量锥形轴锥度可用工具显微镜对成像的锥度进行直接测量。采用影像法,不用测长时的压线法而用对线方法来瞄准。

相对法测量可用激光干涉小角度测量仪,采用正弦原理测锥度,可用白光双光束干涉来进行瞄准。

间接法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来进行。测量时尽可能选择靠近锥体两端的横截面作为测量截面,每个截面上各测三点坐标,而后通过计算得到。

6-5

6-6 由sinα0=H/L,得

H=L×sinα0=100×sin30°

Δα=206(n2- n1)/l=206×(20-15)/50=20.6″

故:α=α0+Δα=30°0′20.6″

6-7 用正弦规测量角度时应考虑的误差因素为:

(1)由量块尺寸误差ΔH引起的角度误差

(2)由两圆柱中心距误差ΔL引起的角度误差

测量误差计算公式为:

由此可看出,被测角度α越大,测量误差越大。故为了保证测角精度,大于45°的被测角不宜使用正弦规测量。

6-8 用于质量评定的唯一确定的圆分度误差计算公式为:

由此得各直角的误差分别为:

θ1=1.6", θ2=-2.1", θ3=2.8", θ4=-2.3",

6-9

度盘刻线0 1 2 3 4 5 6 7 零起分度误差0 0.4 1.6 2.1 0.9 -0.3 -1.5 -0.8

圆分度误差-0.3 0.1 1.3 1.8 0.6 -0.6 -1.8 -1.1

分度间隔误差0.4 1.2 0.5 -1.2 -1.2 -1.2 0.7 0.8

直径误差0.15 -0.25 -0.25 0.35 0.15 -0.25 -0.25 0.35

最大分度间隔误差为:Fmax=[θi] max-[θi] max=3.6"

6-10

齿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读数值0 +3 +1 +2 +2 +1 +1 0 -1 -2 -0.5 -0.5

齿距偏差-0.5 2.5 0.5 1.5 1.5 0.5 0.5 -0.5 -1.5 -2.5 -1 -1

齿距累计误差-0.5 2 2.5 4 5.5 6 6.5 6 4.5 2 1 0 齿距偏差最大值为:Δfpt=max|Δfpti |=2.5um

齿距累计误差为:ΔFp=max(ΔFpi)- min(ΔFpi)=6.5+0.5=7um

第8章

8-1 力的测量方法可以归纳为利用力的动力效应和静力效应两种测量力的原理。

力的动力效应是可以改变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所具有的动量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力的静力效应是使物体产生变形,在材料中产生应力。

8-2 由,得=2×10-3,又==2×10-3/2.5=800×10-6

=160Mpa. =262Mpa

超载时的应力=196Mpa所以,,弹性体满足强度校核要求.

72Kn

由,得

弹性体截面直径d= 21.63mm

8-3 由动力学可知安装在刚性基座上的应变式测力系统可以看作一个由质量m,弹簧刚度k和阻尼系数c组成的单质点振动系统。在动负荷作用下,任意瞬间系统输入力值都是系统输出的惯性力、阻尼力和弹性力的向量和。由于系统无阻尼器,其阻尼力主要有机械变形时分子间的内摩擦和空气阻尼所引起,其数量极微可忽略。如果同时能将惯性力消掉,则弹性力反映了被测动负荷的幅值。消除惯性力影响的方法之一是用加速度信号作补偿。因此由测力传感器同补偿组件(如加速度计等)配合使用并配上相应的测量电路,即可组成动态力测试系统。

8-4 压磁式测力仪采用磁弹性效应的原理来工作,即由工业纯铁、硅钢等铁磁材料制成的铁心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磁导率发生变化。由此在铁心上安置一对线圈——励磁线圈和测量线圈,两线圈的平面相互垂直。若无外力作用,励磁线圈中心交流电流所建立的磁场对测量线圈没有输出。若外力作用在铁心上,铁心磁导率改变,则测量线圈被励磁线圈中的磁场交链而输出比例于外力大小的信号。

8-5 其电压输出为:

=0.1V

8-6 电定度方法是模拟应变电桥在负荷作用下电桥失去平衡而产生输出的定度方法。

在电桥的某一桥臂上并联一个已知电阻RP使其产生ΔR。接入并联电阻RP是用来模拟应变值,即模拟某一负载的过程。应变仪上设有打点电定度的装置,这样利用电定度表输入标准信号,即可免去在每次测量前必须给测量系统输入标准信号的麻烦。量出电定度符号的高度,然后对应该高度得到一个力值,则该力值为电定度模拟的负荷值。

8-7 称重即为品质的测定。质量的计量单位是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之一。物体的质量在该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是

一个不随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的恒量。称重一般采用衡器,也叫作称重传感器和秤。测力即为重力的测量。重力通常被近似地看作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随地球的物理纬度和海拔高度而改变,是地球重力场的位置和时间的函数。重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测力采用测力传感器和测力仪。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然而在工程技术实施中两者又是同属一个技术范畴。测力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在结构上无多少差异,只是在使用中技术要求和结果处理不同。例如计量单位不同,误差评定不同。

8-8 电子皮带秤通常有测速法或测长法测量物料的瞬时重量和累计重量。

测速法可以看作为称重和测速相配合的过程。即称重传感器在瞬间称出皮带某一微小段的重量,同时用测速传感器测量出同一瞬间皮带的线速度。这样连续测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测出皮带机输送的总质量。

采用测长法时,每当皮带移动一段距离时,测量一次重量值,由此在某段时间内根据皮带总共移动的距离得到所运物料的累计重量。

把累计重量对时间进行微分即可求得瞬时重量。

其结构图和电路图可参照教材图8-19和图8-20。

电子皮带秤的误差如下:

(1)称重传感器误差——除称重传感器本身制造误差和环境造成的误差外,秤体的安装也会带来误差。

(2)测速传感器误差——通常由传感器本身误差和皮带打滑误差造成。

(3)机械结构误差——连续输送物料的称重是在设定的有效称重段上对物料重量的积分,因此有效称重段的变化或不稳也会造成误差。

(4)测量电路误差——主要为零漂和稳漂。

8-9 力矩测量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传递法(扭轴法)、平衡力法(反力法)和能量转换法三大类。

传递法是利用转矩使弹性轴产生扭转变形的方法。即根据弹性组件在传递扭矩过程中所产生的物理参数的变化(变形、应力或应变)来测量其转矩。

力平衡法是利用平衡力矩去平衡被测力矩,从而求得被测力矩的方法。当转轴受转矩作用时,机体上必定同时作用着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或称支座反力矩),因而测量出机体上的平衡力矩就可以知被测力矩大小。

能量转换法是按能量守恒定律来测量力矩的仪器。它是通过测量其它与转矩有关的能量系数(如电能系数)来确定被测力矩大小的。8-10 应变式转矩测量仪是在转轴上或直接在被测轴上粘贴应变片,当转轴受转矩作用时应变片产生应变,其应变量与转矩成线性关系。

其应变电桥的信号输出,一般采用集流环从旋转件上将转矩测量信号传输到静止的仪器上,并且为产生测量信号的敏感组件提供一定的能源。

在电感及电容集流环的应变式转矩测量仪中,电感集流环类似于电脉冲变压器,它的一次线圈安装在不动的壳体上,而二次线圈同转轴相固定连接,由此通过电感集流环向旋转轴提供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经整流、稳压从而供测量电桥作电源。电桥输出直流信号经A/D转换器形成数字脉冲信号,脉冲的频率变化正比于转矩,再经电容集流环的内环(固装在轴上的极板)至外环(固装在基座上的另一极板)。该电容器可对某一频率范围的脉冲信号起耦合作用,使信号输入到装在壳体的前置放大器上,最后由转矩测量仪输出显示被测转矩。

应变式转矩测量仪测量精度高、线性度和重复性好、测量范围宽。但是它的安装要求高,调试技术复杂,易受温度影响,高速测量误差大。

8-11 采用相位差式转矩测量仪时,在转轴上固连一对测量圆盘,在基座上安装一对信号拾取器。当转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扭转变形时,两信号拾取器的输出信号电压在相位上相对地改变了角度。此时信号的相位差与弹性轴的扭转角之间成比例关系。

一般相位差式转矩仪由信号发生器和测量电路两部分组成。在仪器测量装置中多采用磁点型传感器和光电型传感器组成信号发生器。其测量范围一般为0.2-100000N·m,转速分档达0-1500-1600r/min,测量精度为±(0.2-±0.1)/%。

8-12 力平衡式转矩测量仪是根据驱动机械或制动机械机体上作用的平衡力矩大小来测量转矩的方法。

该测量仪常用于在精密仪器中测量一些产生力矩的力矩器之中。用反力法测量小转矩的方式较多。但其共同特点是采用了摩擦系数极小的支承和回馈控制系统,从而使外界的干扰减至最小,而且使测量轴的基座趋于零力平衡状态,从而可以测得很小的转矩和较高的测量精度。

8-13 常用于测量压力的方法按原理可以有四种方法:

(1)以流体静力学原理为基础制成的液压式测压法。

(2)根据弹性组件受力变形原理并利用机械机构将变形量放大的弹性变压测压法。

(3)基于静力平衡原理与作用在已知面积上重量相比较的负荷测压法。

(4)通过弹性组件制成测力传感器将被测压力转换成电阻量、电感量、电容量、频率量等各种电学量测压力的方法。

8-14 液压活塞式压力计是根据静力学平衡原理和帕斯卡定律而工作的。

该压力计用来平衡被测压力的负荷是使用标准砝码而产生的重力。当被校准的压力仪表安装上后,转动手轮使油压系统压力升高,直至活塞被顶起,这时压力表的指示值应等于砝码重力和砝码盘以及活塞重力的总重力除以活塞有效面积。这种压力计计量范围广、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精度高、重复性好,可测量正、负及绝对压力。因而被广泛用作压力基准器,提供压力标准信号,进行精密测压。8-15 电容式压力测量利用检测电容的方法测量压力。在由圆形固定电极和弹性膜片组成的平行平板电容器中,当弹性膜片在均匀的压力作用下,膜片产生位移,即固定极板雨膜片构成了变间隙式电容测压传感器,被检测的压力与膜片间电容的相对变化量成正比。

该测量仪器中的动极板和固定极板均设计和制造成相应的球面形,从而提高了线性度和精度。并且在设计时尽可能使其质量做得小些。该传感器结构简单,所需输入能量低,容易获得较高的灵敏度。此外,为了改善非线性,减小泄漏电流,常常在测量电路中增加反馈回路环节,或采用双层屏蔽电缆等电位传输技术克服不利的影响,以提高其测量精度。

8-16 一般压力变送器可分为力平衡式和位移式两大类压力变送器,此外还有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和“灵巧”型差压变送器等。

8-17 电容式压力变送器采用位移式变送器原理构成。该变送器中被测差压作用于隔离膜片,通过硅油推动电容的动电极,从而改变了动电极与固定电极间的距离,由此改变了由动、定极板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量,由电容引出线即获得与被测压力成正比的电容量。

电容式压力变送器无机械活动部件,损耗小,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抗振、耐用。并统一输出信号,采用二线制传输至控制室进行显示、控制。

8-18 真空测量仪器按用途可以分为:

①真空计,又称真空规。主要用于测量低于大气压稀薄气体的压力。

②分压强计,主要用于真空系统内气体组成的分析和分压强的测量。

③检漏计,主要用于检测真空系统或器件的泄漏。

按测量原理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基于力的作用原理包括:U形波纹管,波登管式,波纹管式,膜片式;

基于压缩作用原理的麦氏真空计;基于导热作用原理有电阻真空计,热电偶真空计;

基于电离作用原理的热阴极式,冷阴极式,放射性真空计。

此外还有利用气体粘滞性与压强物理关系和气体分子动量迁移原理的真空测量仪器。

8-19 选择电容薄膜式真空计进行测量。

因为电容薄膜式真空计测量范围可达10-2-105Pa,测量精度高,为±(0.03-0.5)%,能够满足测量要求。

而其它的测量仪表都达不到这样的测量精度。

第10章

10-1 在国际温标ITS-90中将温度分成若干个温段:由0.65K到4He临界点(5.2K以下)为第一段;由4He沸点(4.2K以下)到氖三相点(24.6K以下)温度范围为第二段;第三段为平衡氢三相点(13.8K以下)到银凝固点(962℃以下);银凝固点(962℃以上)温度作为第四段。

第一温段用3He和4He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来确定温度;

第二温段用在氖三相点(24.6K以下)、平衡氢三相点(13.8K以下)和4He正常沸点(4.2K以下)上分度过的气体温度计内插;

第三温段中铂电阻温度计是该温段的标准仪表;

第四温段可以采用精密光电亮度温度计或光谱亮度比较仪,利用普朗克定律来确定温度。

10-2 热电偶的基本原理是热电效应。即两种不同的材料的导体,组成一个封闭回路。如果两端结点温度不同,则回路中就会产生一定大小的电流,这个电流的大小与两种导体材料性质以及结点的温度有关。

热电偶中所产生的热电动势由两部分组成:两种导体接触的时候,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而产生扩散,在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所形成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动势;对单一金属导体,如果两端的温度不同,则两端的自由电子就具有不同的动能。温度高则动能大,动能大的自由电子就会向温度低的一段扩散。失去了电子的这一段就处于正电位,而低温段由于得到电子处于负电位。这样两端所形成的电位差称为温差电动势。

热电偶总电动势与电子密度及两节点温度有关,当热电偶材料一定以及冷端固定,则对一定材料的热电偶,其总电动势就只与温度成单值函数关系。

10-3

又,即

故:

在热电偶测温过程中,必须在回路中引入测量导线和仪表。中间导体定律证明,只要每种导体和仪表两端温度相同,则对回路的总热电动势没有影响。

10-4

故:

如果已经求出了各种热电极对标准电极的热电势值时,就可以用该定律求出其中任意两种材料配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势值。这就大大简化了热电偶的速配工作。

10-5

故:

该定律为制定热电偶分度表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只需列出自由端温度为0℃时各工作端的温度与热电势的关系表。

若自由端温度不是0℃时,所产生的热电势就可按该定律计算。

10-6 对热电偶参比端进行处理,是为了使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与被测量间呈单值函数关系。热电偶的参比端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1)0℃测温法

这种方法是将热电偶的参比端保持在稳定的0℃环境中。

(2)参比端温度修正法

当热电偶参比端为不等于0℃的值时,因为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动势关系以及分度表是在参比端为0℃得到的,故可根据修正公式对仪表的示值加以修正。

(3)电桥补偿法

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动势来补偿热电偶因参比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偶变化值。

(4)补偿导线的应用

用热电性质与热电偶相近的材料制成导线,用它将热电偶的参比端延长到需要的地方而不会对热电偶回路引入超出允许的附加测温误差。

10-7 补偿导线就是用热电性质与热电偶相近的材料制成导线,用它将热电偶的参比端延长到需要的地方而不会对热电偶回路引入超出允许的附加测温误差。

因为热电偶的参比端必须引入到一个恒定温度环境中或引到补偿电路两端,在此中间不能用一般的铜导线连接。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用热电偶电极延长,但实际上有的热电偶是贵金属,价格昂贵,不能拉线过长,而即使是非贵金属热电偶,有的比较粗也不适宜延长。特别在工业装置上使用的热电偶一般都有固定结构,所以也不能随意延长。故一般在热电偶使用中都采用补偿导线。

随着热电偶的标准化,补偿导线也形成了标准系列。目前的补偿导线中有:SC、KC、KX、EX、JX、TX几种类型。

10-8 被检热电偶的偏差为:802.3℃-800℃=2.3℃

其修正值为:-2.3℃

10-9 E(T,0)= E(T,800)+E(800,0)=-0.018+7.345=7.327mV

查铂铑10-铂热电偶的分度表,再通过插值的办法,得

T= 798.3℃

偏差为:800℃-798.3℃=1.7℃

其修正值为:+1.7℃

10-10 在热电阻温度计使用时,工业测量中采用三线制接法来克服引线电阻误差。采用三线制接法使两条引线电阻分别加到电桥相邻的两臂中,这使引线电阻的变化对指示的影响基本消除。

如果要求不高也可采用二线制接法,这种接法要求引线的电阻不可超过铜电阻的R0的0.2%,不可超过铂电阻R0的0.1%。在精密的测量中,特别在实验测量时也有四线制接法。

10-11 辐射测温中常用到基尔霍夫定律、斯忒潘——波耳兹曼定律、普朗克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证明了物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与光谱吸收比的比值是一个普适函数,它与温度及波长有关,此外还定义了光谱的发射率,即物体的光谱发射率等于它的光谱吸收率。该定律是其它定律的基础,在辐射测温中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

斯忒潘——波耳兹曼定律说明,任何辐射物体的出射度总是与它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辐射出射度来准确地确定该物体的温度。这就是全辐射测温的基本原理。

普朗克定律准确地描述出黑体的辐射能力与波长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普朗克定律是一条最基本的黑体辐射定律,由它可以推导出其它的黑体辐射定律来,从而用于辐射测温。维恩定律在某种程度上即是普朗克定律的简化近似形式。

维恩位移定律表明,黑体的最大辐射本领与温度的五次方成正比。因此,黑体的单色辐射出射度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大。

亮度测温技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对黑体单色辐射的测量来准确地测定其温度。颜色测温也是根据位移定律和物体辐射曲线,通过两个光谱能量比的方法来测量温度的。

10-12 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等于非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时,此黑体的温度定义为非黑体的辐射温度。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仪表是以绝对黑体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关系分度的,而实际使用时,被测物体并不是黑体。这样测出的温度自然要低于被测物体的实际温度。它和真实温度的差异由这个物体的发射率决定。

绝对黑体的单色亮度等于某被测物体的亮度时,绝对黑体的温度就是这被测物体的亮度温度。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在使用亮度温度计测温时,由于物体的发射率一般小于1,所以测得的温度不是物体的真实温度。

亮度温度和真实温度的差异不仅决定于物体的表面状态,还和波长及温度有关。绝对黑体辐射的两个波长λ1和λ2的亮度比等于非黑体的相应亮度变化时,绝对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这个非黑体的颜色温度。产生的原因是因为颜色温度计是通过两个光谱能量比的方法来测量温度的,所以用这种方法测量非黑体温度时得到的“颜色温度”和真实温度有差异。颜色温度和真实温度的差异与其波长的选择及光谱发射率有关。

第11章

11-1 测量流量所用的仪表,我们常称为流量计,而计量总量的仪表则称为计量表。

11-2 对于容积式流量计而言,流量较小时,误差为负值,在流量增大时,变为正值,且基本保持不变。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运动件的间隙中泄漏所引起的,这个泄漏显然与间隙、粘度、前后压差有关,另外也和流过一定体积所需的时间有关。

为了减少误差,仪表有一个流量测量下限,即不宜在极小流量下工作,然而流量仪表的流量太大,又将使运动机件运动速度提高,增加磨损,所以常根据磨损允许的转速决定允许的流量上限。因此容积式流量计通过的流量有上、下限的限制,量程比经常选在6-10。11-3 差压式流量计的原理是利用节流件前后的差压与平均流速或流量的关系,由差压测量值计算出流量值。其差压与流量的关系可以从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导出。

11-4 转子流量计是一种利用改变流通面积的方法来测量流量的流量计。在一上粗下细的锥形管中,垂直的放置一阻力体——浮子。当流体自下而上流经锥形管时,由于受到流体的冲击,浮子便要向上运动。随着浮子的上升,浮子与锥形管的环形流通面积增大,流速降低,直到浮子在流体中的重量与流体作用在浮子上的力相平衡时,浮子停留在某一高度,维持平衡。流量发生变化时,浮子将移到新的位置,继续保持平衡。将锥形管的高度以流量值刻度时,则从浮子最高边缘处的位置便可知道流量的大小。

转子流量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转子的形状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和流体的密度参数对流量值的影响。

11-5 转子流量计在实际应用时,当被测介质与标定时的介质不一样时,则仪表刻度必须进行修正。

对于流体流量而言,通过流量修正公式得到流量系数。

从仪表刻度上读出的流量值,乘上修正系数值,即为实测流体的流量值。

对于气体流量而言,根据干气体的密度计算公式,可得干气体情况下的修正系数值

当实际被测气体为湿气体时,则根据湿气体的密度计算公式有

以上修正公式都是在忽略粘度影响的情况下得到的,即假定流量系数为常数的情况下求得的,

所以只适用粘度不大的流体之间在流动工况变化时的修正。

11-6 书中介绍了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三种速度式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制成的一种测量导电液体体积流量的仪表。其流体在管道中流过的体积流量与感应电动势成正比。

涡轮流量计是以动量矩守恒原理为基础的,流体冲击涡轮叶片,使涡轮旋转,涡轮的转速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最后从涡轮的转数求出流量值。

超声波流量计的原理是:将流体流动时与静止时超声波在流体中传播的情形进行比较,流速不同会使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11-7 超声波流量计测量速度差的方法有时差法、相差法和频差法三种。

时差法是测量顺流传播时间和逆流传播时间的时差,根据流量正比于时差来测流量。

相差法测量连续振荡超声波在顺流和逆流传播时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其相位差的大小与流量成正比,与时差法相比可以相应地提高测量精度。

频差法通过测量顺流和逆流时超声脉冲的重复频率差去测量流速,其流量与频差成正比而与超声波传播速度无关,所以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

11-8 涡街流量计的原理是当流体以一定的速度前进时,如果在前进的路上垂直地放置着非线性物体,如圆柱、三角形棱柱等,则在非线性物体的后侧发生旋漩涡。在某流动范围内,圆柱体后漩涡发生的频率仅与流速及圆柱直径有关,所以只要适当选择圆柱体的直径,其频率跟流速成正比。

涡街产生频率可用圆柱形和三棱柱检测器来测量。在测量时,当产生一个漩涡时,铂电阻丝的电阻就会发生一次变化,此电阻值的变化与放出漩涡的频率相对应,由此便可检测出与流量成正比的频率。

11-9 推导式质量流量计有三种组合方式,分别为:

1)检测的流量计和密度计的组合方式。

2)检测的流量计和密度计的组合方式。

3)检测的流量计和检测的流量计的组合方式。

其中为流体密度,为体积流量。

就第一种组合方式而言,能检测管道中流体的流量计有节流流量计和动压流量计,把它们与密度计组合起来就成为能间接求出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计。此种形式质量流量计的原理如教材图11-20所示。

就第二种组合方式而言,能用来检测管道中流体的体积流量的检测器有容积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等。把这些流量计与检测流体密度的密度计组合就可测质量流量。该流量计的原理如教材图11-21所示。

针对第三种组合方式,即由节流流量计那样的检测器和容积流量计或涡轮流量计那样的检测器组合而成。其原理如教材图11-22所示。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思考题及其答案 习题01 一、填空题 1、通常把对应于真空中波长在(0.38m μ)围的电磁辐射称 μ)到(0.78m 为光辐射。 2、在光学中,用来定量地描述辐射能强度的量有两类,一类是(辐射度学量),另一类是(光度学量)。 3、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又是(光子流)。光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但当光与物质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时就突出地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二、概念题 1、视见函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对许多人的大量观察结果,用平均值的方法,确定了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平均相对灵敏度,称为“标准光度观察者”的光谱光视效率V(λ),或称视见函数。 2、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是辐射能的时间变化率,单位为瓦(1W=1J/s),是单位时间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 3、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定向发射的的辐射强度,除于该面元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平方米) 。 4、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定义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在单位时间、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所辐射出的能量,单位为W/sr(瓦每球面度)。 三、简答题 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单位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描述辐射接

收面所接收的辐射特性,而后者则为描述扩展辐射源向外发射的辐射特性。 四、计算及证明题 证明点光源照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两个相距10倍的相同探测器上的照度相差多少倍?答: 2 22 4444R I R I dA d E R dA d E R I I ===∴=ππφπφφπφ=的球面上的辐射照度为半径为又=的总辐射通量为在理想情况下,点光源设点光源的辐射强度为 ()1 2222222221 122 12 11001001010E E L I E L I L I L I E R I E L L L L =∴====∴= = 又的距离为第二个探测器到点光源, 源的距离为设第一个探测器到点光 习题02 一、填空题 1、物体按导电能力分(绝缘体)(半导体)(导体)。 2、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它跃迁到新的能级上的条件是(具有能向电子提供能量的外力作用)、(电子跃入的那个能级必须是空的)。 3、热平衡时半导体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与两个参数有关:一是在能带中(能态的分布),二是这些能态中(每一个能态可能被电子占据的概率)。 4、半导体对光的吸收有(本征吸收)(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晶格吸收)。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本征吸收)。 二、概念题 1、禁带、导带、价带: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2010.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行政法规、国家现行标准或合同对检测单位的资质有要求时,应遵守其规定;当没有要求时,可由施工单位的企业试验室试验,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 2 对检测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委托共同认可的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

检测和转换技术试题,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以下哪一种情况可能产生随机误差 A 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 B 检测装置的指示刻度不准 C 许多因素微小变化的总和 D 传感器的不稳定 2、2、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相对误差特征正确的是 A 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 B 量纲与被测量有关 C 不能反映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D 能反映测量工作的精细程度 3、3、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 A 1Kg B 10% C D 10Kg 4、下列传感器的应用中哪个适合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A 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B金属工件表面光洁度的测定 C 金属材料厚度测量 D 金属材料内部杂质的检测 5、下列温度传感器中,测量温度范围较大的是 A 热电偶 B 铜热电阻 C 半导体热敏电阻 D 铂热电阻 6、下列哪一种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 A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B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C 变介质式电容传感器D螺管式自感传感器 7.下列温度测量中哪一种热惯性小,适合温度的快速测量 A 用热电偶测量温度 B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C 用铜热电阻测量温度 D 用铂热电阻测量温度 8、用下哪一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 A 采用差动电桥 B 采用电流源供电 C 采用有源电路 D 采用双差电桥 9、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 A 代替方法 B 交换方法 C 采用温度补偿方法 D 采用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10、影响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 A 使用寿命 B 标定测值的变化 C 反应时间 D 分辨率 二、创新思考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设计一种肺活量测量装置,并简述原理。(试考虑2种以上的传感器) 2. 检测液位一般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试考虑2种以上方法) 三、某全对称电桥接有阻值为100Ω、灵敏度为2的电阻应变片,若电桥工作电压为6伏,应变片承受2000×10-6的微应变力,试求:(15分) 1、单臂电桥的开路输出电压U0的大小 2、单臂电桥的非线性误差δf的大小 3、要进一步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什么措施 四、对容器中一溶液的浓度共测量15次,结果为: ,,,,,,,, ,,,,,,% 试判断并剔除异常值。(15分) 五、试用所学的传感器知识设计一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画出示意图并说明工作原理)(20分)

光电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光电检测技术作业2 光电导灵敏度S g = 0.5X10 -6S/lx,1. 设某只CdS光敏电阻的最大功耗为30mW, =0 。试求当 CdS 光敏电阻上的偏置电压为 20V 时的极限照度。 暗电导 g 2. 在如图所示的照明灯控制电路中,将上题所给的CdS光敏电阻用作光电传感 器,若已知继电器绕组的电阻为 5 K ,继电器的吸合电流为2mA,电阻R 1K 。求为使继电器吸合所需要的照度。要使继电器在 3lx时吸合,问应如何调整电阻器R?

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 b 820 ,R e 3.3k ,U w 4V,光敏电 阻为R p ,当光照度为40lx时输出电压为6V,80lx时为9V。设该光敏电阻在30~100lx之间的 值不变。试求: (1)输出电压为8V时的照度。 (2)若R e增加到6k ,输出电压仍然为8V,求此时的照度。 (3)若光敏面上的照度为70lx,求R e 3.3k 与R e 6k 时输出的电压。(4)求该电路在输出电压为 8V时的电压灵敏度。

4. 影响光生伏特器件频率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PN结型硅光电二极管的最高工作频率小于等于107Hz? 5为什么在光照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不再随入射照度的增大而增大?硅光电池的最大开路电压为多少?为什么硅光电池的有载输出电压总小于相同照度下的开路电压? 6硅光电池的内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什么条件下硅光电池的输出功率 最大? 答:(1)极电容,串接电阻,串接电阻越小越好。 (2)显然,存在着最佳负载电阻Ropt,在最佳负载电阻情况下负载可以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Pmax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资料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一.单选型试题 (每小题1.00 分,总共253分) 1.TB10414-2003中规定,塑料排水板施工抽检频率()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0万米为一批,不足10万米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米为一批,不足5万米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米为一批,不足20万米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米为一批,不足1万米也按一批计 答案:A 2.TB10414-2003中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检验数量()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3万m2为一批,不足3万m2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m2为一批,不足5万m2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m2为一批,不足20万m2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m2为一批,不足1万m2也按一批计答案:A 3.下面那个检验指标不是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的检验项目()。 A.氯化物含量 B.硫酸盐含量 C.碱含量 D.甲醛含量 答案:D 4.环境()不属于冻融破坏环境。 A.微冻地区+频繁接触水 B.微冻地区+水位变动区 C.严寒和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 D.严寒和寒冷地区 答案:D 5.用块石类混合料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 B.K30、n C.K30、K D.K30、相对密度Dr

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中颗粒分析试验规定: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 ,大于0.075mm的土;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筛析法中,对于含有黏土采用()试验方法 A.水筛法 B.干筛法 C.比重计法 D.蜡封法 答案:A 7.K30平板荷载是采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 )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A.1.25m B.1.25mm C.2.5mm D.0.125m 答案:B 8.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试生产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各种混凝土耐久性试件,进行耐久性试验。以下各项试验中,()可以不做。 A.抗冻性 B.抗渗性 C.抗氯离子渗透性 D.耐磨性 答案:D 9.胶凝材料是指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与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总称。水胶比则是混凝土配制时的()总量之比。 A.用水量与胶凝材料 B.用水量与水泥和粉煤灰 C.水泥与粉煤灰 D.用水量与水泥 答案:A 10.铁路路基用细粒土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K 、Evd B.K30、n C.K30、K D.K30、K 、Ev2 答案:C 11.高速铁路路基的基床表层用级配碎石填筑,其小于0.02mm的颗粒含量用以下哪个方法检测较为适宜。( ) A.筛析法

《检测与转换技术》检测题目

8、下面哪种电路主要是为了远距离传输?( ) A.频率-电压变换; B.电流-电压变换; C.数模变换; D.电压-电流变换。 9、测量不能直接接触的高温物体温度,可采用( )温度传感器。 A. 热电偶; B. 亮度式; C. 半导体三极管; D. 半导体二极管。 10、下列哪种热敏电阻适合做温度升高电阻值降低的温度补偿元件()? A. NTC型热敏电阻; B.PTC 型热敏电阻; C. CTR 型热敏电阻。 11、电桥测量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的参数变化转为( )的输出。 A. 电阻; B. 电容; C. 电压; D. 电荷。 12、雷电对测控系统造成的噪声干扰按其产生的原因来分属于?() A. 浪涌噪声; B. 高频振荡噪声; C. 放电噪声。 13、热电偶的热电效应主要是把温度变化转化为什么参数变化?() A. 电阻变化; B.电势变化; C. 电容变化; D. 电感变化。 14、在信号的变换中,我们有时为了处理信号的方便,常常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 微处理器进行处理,下面哪一个是采用这种技术?() A.A/D变换电路; B. F/V变换电路; C. D/A变换电路; D. V/I转换电路。 15、一般来说,对屏蔽罩材料的要求()? A.选用高电阻的金属材料; B.选用低电阻的金属材料; C. 选用半导体材料; D. 选用绝缘材料。 16、电磁炉主要是应用了下面哪种技术?( ) A. 微波; B. 电涡流; C. 热电式; D. 红外。 17、下面哪种电路主要是为了抑制干扰?( ) A. A/D转换器; B. D/A转换器; C. 变压器耦合; D. 调 制电路。 18、由于热电光导摄像管的信号比可见光弱一个数量级,必须采用( )的前置放大器。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1、一般测量方法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测量手段分类、按测量方式分类 2、相对误差分为哪几种具体误差表示 实际相对误差、示指相对误差、引用相对误差 3、什么是仪表的基本误差它与仪表的精度等级有何关系 最大引用误差又称为满度(引用)相对误差,是仪表的基本误差形式,故也常称之为仪表的基本误差。 基本误差去掉(%)后的数值定义为仪表的精度等级。 4、按误差表现的规律把测量误差划分哪几种误差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缓变误差 5、简述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的4个特征。 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 6、什么是传感器简述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就是能够感觉外界信息,并能够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的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7、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简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传感器输入信号处于稳定状态时,其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现的关系。 表示为: 主要指标有:精确度、稳定性、灵敏度、线性度、迟滞和可靠性 8、现有一只量程为0 ~600℃,准确度为1.5级的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锅炉的蒸汽温度。 若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5℃,试问:此传感器能否满足要求如不能满足,应选用多少等级的 9、某量程为400V、1.5级的电压表,当测量值分别为300V、200V、100V时,求测量值得 最大绝对误差和示指相对误差。 10、欲测量220V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5%,若选用量程为250V的电压 表其准确度等级应该选多少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 1、简述常用的几种弹性敏感元件名称。 弹性圆柱、悬臂梁、薄壁圆筒、弹簧管、膜片、波纹管 2、简述丝式应变片的组成和常用规格。 敏感栅、基底和盖片、黏结剂、引线。规格120兆欧 3、什么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什么是圧阻效应 电阻应变效应: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的大小而发生相应变化。 半导体材料受到应力作用时,其电阻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圧阻效应。 第三章变磁阻式传感器 1、简述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分类。 自感式传感器、变压器式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 2、什么是涡流效应涡流传感器分哪几类电涡流传感器可以进行哪些非电量参数测量 金属导体被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运动,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被称为电涡流或涡流,这种现象被称为涡流效应。 可以分为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低频投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检测与转换

思考与练习

第1章信号检测与转换技术概述 1.自动检测与转换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检测:通过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获得客观事物的量值; 转换: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客观事物的大小转换成人们能够识别、存贮和传输的量值。 一个典型的检测与转换系统基本组成如下: 2.简述心电信号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通 道控制电路差动 放大 电路 滤波 限波 电路 光电 隔离 电路 通道 控制 电路 光电 隔离 电路 A/D 转换 电路 微机 接口 电路 信号地系统地 信号地系统地 控制 微机系 统(显 示、存 储、分 析) 远端数字系统有线或无线数字通信 信号地

3.简述工业检测技术涉及的主要物理量有哪些? 工业检测技术涉及主要内容包括: 热工量:温度、压力(压强)、压差、真空度、流量、流速、物位、液位等。 机械量:直线位移、角位移、速度、加速度、转速、应变、力矩、振动、噪声、质量(重量)等。 几何量:长度、厚度、角度、直径、间距、形状、粗糙度、硬度、材料缺陷等。 物体的性质和成分量:空气的湿度(绝对、相对);气体的化学成分、浓度;液体的粘度、浊度、透明度;物体的颜色等。 状态量:工作机械的运动状态(启停等)、生产设备的异常状态(超温、过载、泄漏、变形、磨损、堵塞、断裂等)。 电工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电阻、电感、电容、频率、磁场强度、磁通密度等。 4.传感器的基本组成是什么?简述各部分主要功能。 敏感元件(如:弹簧管、波纹管、膜盒、膜片)能直接感受被测量,并将被测非电量信号按一定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转换为电信号的另一种非电量的元件。 传感元件能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信号或直接将被测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的元件。 转换电路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量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处理、传输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 5.检测仪表和检测系统的技术性能有哪些?有什么含义?如何测量或计算? ①量程 max min B x x =- ②误差 绝对误差

光电检测技术考试试卷

光电检测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2014 一.选择题(20分) 1.对于费米能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平衡的系统只能有唯一一个费米能级 B 电子占据率为0.5时所对应的能级 C p 型半导体材料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 D n 型半导体材料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 2.负电子亲和势阴极和正电子亲和势比较有重要差别,参与发射的的电子( ) A 不是冷电子,而是热电子 B 不是热电子,而是冷电子 C 既是冷电子,又是热电子 D 既不是冷电子,也不是热电子 3.下列器件按照响应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PIN 光电二极管 PN 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光敏电阻 B PIN 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PN 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C 光电三极管 PIN 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PN 结光电二极管 D PN 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PIN 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 4.下列探测器的光-电响应时间,由少数载流子的寿命决定: ( ) A 光电导探测器 B 光电二极管 C 光电倍增管 D 光电倍增管 5.对于光敏电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弱光照下,光电流与照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B 光敏面做成蛇形,有利于提高灵敏度 C 光敏电阻光谱特性的峰值波长,低温时向短波方向移动 D 光敏电阻具有前历效应 6.下列光源中哪一种光源,可作为光电探测器在可见光区的积分灵敏度测量标准光源:( ) A 氘灯 B 低压汞灯 C 色温2856K 的白炽灯 D 色温500K 的黑体辐射器 7.当黑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所对应的波长的移动方向为( ) A.向短波方向移动 B.向长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均有可能 8.表中列出了几种国外硅APD 的特性参数 根据表中数据,要探测830nm 的弱光信号,最为合适的器件是 ( ) A C30817E B C30916E C C30902E D C30902S 9.已知甲、乙两厂生产的光电器件在色温2856K 标准钨丝灯下标定出的灵敏度分别为uW uA S e /5=, lm A o S v /4.=,则甲乙两厂中光电器件灵敏度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 A. 甲场灵敏度高 B. 乙场灵敏度高 C. 甲乙两场灵敏度一样高 D. 无法比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 理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检测与转换技术期末试题库

传感器习题集及答案 第01章检测与传感器基础 1.1 什么是传感器?按照国标定义,“传感器”应该如何说明含义? 1.1答: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我们对传感器定义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从狭义角度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我国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定义表明传感器有这样三层含义: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按使用的场合不同传感器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 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2答: 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组成; 关系,作用——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之首。传感器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与地位特别重要。 1.3 简述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 1.3答: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 1.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什么?由哪些性能指标描述?它们一般可用哪些公式表示? 1.4答: 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传感器的静特性由静特性曲线反映出来,静特性曲线由实际测绘中获得。人们根据传感器的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1.5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如何确定的?确定拟合直线有哪些方法?传感器的线性度γ表征了什么含义?为什么不能笼统的说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多少。1.5答: L 1)实际传感器有非线性存在,线性度是将近似后的拟合直线与实际曲线进行比较,其中存在偏差,这个最大偏差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即线性度, 2)选取拟合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理论线性度(理论拟合);端基线性度(端点连线拟合);独立线性度(端点平移拟合);最小二乘法线性度。 γ是表征实际特性与拟合直线不吻合的参数。 3)线性度L 4)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是以一条理想直线作基准,即使是同一传感器基准不同时得出的线性度也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提出线性度, 当提出线性度的非线性误差时,必须说明所依据的基准直线。 1.6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ω;阻尼系数ξ。 1)传感器动态特性主要有:时间常数τ;固有频率n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 备案号J973- .01.08发布 .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习题及答案

《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以下哪一种情况可能产生随机误差 ??? A 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 ??? B 检测装置的指示刻度不准 ??? C 许多因素微小变化的总和 ??? D 传感器的不稳定 2、2、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相对误差特征正确的是 ?? A 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 ?? B 量纲与被测量有关 ?? C 不能反映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 D 能反映测量工作的精细程度 3、3、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 A 1Kg B 10% C 0.1Kg D 10Kg 4、下列传感器的应用中哪个适合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 A 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 B金属工件表面光洁度的测定 ? C 金属材料厚度测量 D 金属材料内部杂质的检测 5、下列温度传感器中,测量温度范围较大的是 A 热电偶 B 铜热电阻 C 半导体热敏电阻 D 铂热电阻 6、下列哪一种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 ? A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 B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 C 变介质式电容传感器 D螺管式自感传感器 7.下列温度测量中哪一种热惯性小,适合温度的快速测量 ? A 用热电偶测量温度 ? B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C 用铜热电阻测量温度 ? D 用铂热电阻测量温度 8、用下哪一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 ? A 采用差动电桥 B 采用电流源供电 ? C 采用有源电路 D 采用双差电桥 9、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 A 代替方法 B 交换方法 C 采用温度补偿方法 D 采用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10、影响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 A 使用寿命 B 标定测值的变化 C 反应时间 D 分辨率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含答案)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 (含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本文档适合电气工程类专业同学朋友们,希望能帮到你们) 一、填空题 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 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 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 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1.5倍的电压表。(因为U≥2/3Umax) 8、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 大误差为 1℃,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1% 。 9、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的作用是将非电量转换成 与之具有一定关系的电量。 10、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组成。 11、某位移传感器,当输入量变化5mm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其灵敏度为 60 mv/mm 。 二、选择题 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 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 B.敏感元件 C.转换电路 D.嵌入式微处理器

光电检测技术期末试卷试题大全

1、光电器件的基本参数特性有哪些? (响应特性噪声特性量子效率线性度工作温度) 响应特性分为电压响应度电流响应度光谱响应度积分响应度响应时间频率响应 噪声分类:热噪声散粒噪声产生-复合噪声1/f噪声信噪比S/N 噪声等效功率NEP 2、光电信息技术是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主体,研究和发展光电信息的 形成、传输、接收、变换、处理和应用。 (光电子学光电子器件) 3、光电检测系统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 (光学变换光电变换电路处理) 4、光电效应包括哪些 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物体受光照后向外发射电子——多发生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内光电效应:物体受到光照后所产生的光电子只在物质内部而不会逸出物体外部——多发生在半导体。 内光电效应又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导效应:半导体受光照后,内部产生光生载流子,使半导体中载流子数显著增加而电阻减少的现象。 光生伏特效应:光照在半导体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面上时,会在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的两侧产生光生电动势。 5、光电池是根据什么效应制成的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按用途可分为 哪几种? (光生伏特效应太阳能光电池和测量光电池) 6、激光的定义,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有什么? (定义:激光是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粒子数反转光泵谐振腔) 7、热释电器件必须在什么样的信号的作用下才会有电信号输出? (交变辐射) 8、CCD是一种电荷耦合器件,CCD的突出特点是以什么作为信号,CCD的 基本功能是什么? (电荷CCD的基本功能是电荷的存储和电荷的转移。) 9根据检查原理,光电检测的方法有哪四种。 (直接作用法差动测量法补偿测量法脉冲测量法) 10、光热效应应包括哪三种。 (热释电效应辐射热计效应温差电效应) 11、一般PSD分为两类,一维PSD和二维PSD,他们各自用途是什么? (一维PSD主要用来测量光点在一维方向的位置;二维PSD用来测定光点在平面上的坐标。) 12、真空光电器件是基于什么效应的光电探测器,它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真空管,其他元件都在真空管中,真空光电器件包括哪两类。 (外光电效应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二、名词解释 1、响应度 (响应度(或称灵敏度):是光电检测器输出信号与输入光功率之间关系的度量。)2、信噪比 (是负载电阻上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案集

绪论

本课介绍非电量的检测。 三、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 (1)系统框图: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或电路的名称画在方框内,按信号的流程,将几个方框用箭头联系起来,有时还可以在箭头上方标出信号的名称。在产品说明书、科技论文中,利用框图可以较简明、清晰地说明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对具体的检测系统或传感器而言,必须将框图中的各项内容赋以具体的内容。 图0-1 自动检测系统原理框图 图0-6 人体信息接受过程框图与自动检测系统框图比较 通过PPT,介绍方框图的画法: 1.洗衣机;2.家用或中央空调;3.电饭煲;4.电冰箱5.电视机的框图举例。 (2)传感器(Transducer)指一个能将被测的非电量变换成电量的器件(演示教具,发散性课堂讨论)。 (3)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包括放大(或衰减)电路、滤波电路、隔离电路等。其中的放大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输出的电量变成具有一定驱动和传输能力的电压、电流或频率信号等,以推动后级的显示器、数据处理装置及执行机构。 (4)显示器目前常用的显示器有四类:模拟显示、数字显示、图象显示及记录仪等。模拟量是指连续变化量。模拟显示是利用指针对标尺的相对位置来表示读数的,常见的有毫伏表、微安表、模拟光柱等。 数字显示目前多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和液晶(LCD)等,以数字的形式来显示读数。前者亮度高、耐震动、可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后者耗电省、集成度高。目前还研制出了带背光板的LCD,便于在夜间观看LCD的内容。 图像显示是用CRT或点阵LCD来显示读数或被测参数的变化曲线、图表或彩色图等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引用误差所不超过2.5%。 表1-1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和基本误差 准确度等 0.1 0.2 0.5 1.0 1.5 2.5 5.0 级 基本误差±0.1% ±0.2% ±0.5% ±1.0% ±1.5% ±2.5% ±5.0% 例题: 1. 已知被测电压的准确值为220V,请观察并计算图1-4所示的电压表上的准确度等级S、满度值A m、最大绝对误差Δm、示值A x、与220V正确值的误差Δ、示值相对误差γx以及引用误差γm。 2. 示值相对误差有没有可能小于引用误差?在仪表绝对误差不变的情况下,被测电压降为22V,示值相对误差γx将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解: 1. 从图1-4可知,准确度等级S=5.0级,满度值A m=300V。 最大绝对误差Δm=300V×5.0÷100=15V,示值A x=230V。 用更高级别的检验仪表测得被测电压(220V)与示值值的误差Δ=10V,示值相对误差γx=4.3%。 引用误差γm=(10/300)×100%=3.3%,小于出厂时所标定的5.0%。 2. 若绝对误差?仍为10V,当示值A x为22V,示值相对误差 γx=(10/22)×100%=45% 。与测量220V时相比,示值相对误差大多啦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大纲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学时:48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 教材:《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是普通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中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误差概念、传感器、自动检测工程应用及抗干扰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大纲涉及到的误差理论是为测量各种物理量打好理论基础;传感器部分主要涉及各种非电量的测量,也涉及某些电量的测量,但主要是弥补电工知识中未讲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工程项目应用实例是为学生提供部分真实案例;自动检测的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抗干扰技术是为学生提供测控系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由于传感器技术发展较快,本大纲删去了陈旧、过时的传感器内容;考虑到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的的性质,压缩了理论推导和复杂的计算,突出了工程应用,并增加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检测基本概念、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和自动检测技术综合应用等几部分。(带“*”的内容需根据专业方向而做删减) 第1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1.1 测量的基本概念 1.2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1.3 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1.4 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 第2章电阻式传感器 2.1 弹性敏感元件 2.2 电位式传感器

2.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4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2.5 压阻式传感器 第3章变磁阻式传感器 3.1 自感式传感器* 3.2 变压器式传感器* 3.3 电涡流传感器 3.4 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应用 第4章电容式传感器 4.1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4.2 测量电路 * 4.3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第5章热电偶传感器 5.1 热电偶工作原理 5.2 热电偶的材料、结构及种类 5.3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5.4 热电偶测温线路* 5.5 热电阻* 第6章光电式传感器 6.1 光电效应及光电器件 6.2 红外传感器 6.3 光电式传感器应用举例 6.4 光电开关和光电断续器 第7章霍尔传感器 7.1 霍尔元件工作原理 7.2 霍尔元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性参数7.3 霍尔元件的测量电路及补偿* 7.4 霍尔集成电路 *

(完整版)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试验检测人员及管理办法 (4) 四、主要试验检测方法 (7) 五、试验检测计划 .............................................................................. 18-26

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工程(二标段)试验检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设计。 2、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3、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86-2008) 《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50/5027-2004)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技术规范》(GB/T50224-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 190-2010) 二、工程概况 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工程位于九龙坡区,所涉及的工程内容包含高架主线里程K9+840-K10+275.053段、主线里程K9+840-K10+275.053段两侧的C、D、E、F四条辅道线、高架主线桥里程K9+854-K10+051段之下的四层车库、1座挡墙、1座涵洞及1个含五个出口的地通道。 1、车库工程 车库部分工程在直港大道北侧与一标段主线终点之间,设计里程为K9+852.811~K10+045.591,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南北向长约200m,东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论文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电气工程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一班 学号1254010103 姓名余波军 指导教师沈红远

一.环境监测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一)按监测目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和环境质量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质、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种: (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应急监测,以确定污染物扩散方向、速度和危及范围,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这类监测常采用流动监测(车、船等)、简易监测、低空航测、遥感等手段。 (2)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仲裁监测应由国家指定的具有权威的部门进行,以提供具有法律责任的数据(公证数据),供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仲裁。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考核、方法验证和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性监测。例如建设新企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评价要求进行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为监测工作本身服务的科研工作的监测,如统一方法、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标准物质的研制等。这类研究往往要求多学科合作进行。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源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等。文章由华晨仪器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