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糖类与蛋白质或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 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和 细胞识别的作用
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时间:1959年
人物:罗伯特森
发现: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提出假说: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 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
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
科学方法——提出假说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 用。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 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 一种假说最终被接受被否定,取决于它是否能与以后不断得到的观察 和试验结果相吻合
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白质分子。他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 结构。
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
时间:20世纪60年代以后 质疑:科学家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如果是这样,细 胞膜的复杂功能将难以实现,就连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运动这 样的现象都难以解释。
变形虫的运动
模拟细胞的生长
时间:1970年 实验:人——鼠细胞荧光标记融合实验
影响因素 温度等
特点
流动性
实例
Hale Waihona Puke 小鼠细胞和 人细胞融合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开
原因
主要表现 为构成膜
的磷脂分
子可以侧
向自由移
动,膜中
的蛋白质
④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 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 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细胞膜的深入研究发现
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 形成的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glycocalyx)。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说课课件)2

板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 1、 主要成分:磷脂 、蛋 、 主要成分: 白质。 白质。 2、结构:磷脂双分子层 、结构: 构成基本骨架, 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 分子游离于其表面, 分子游离于其表面,或 镶嵌或贯穿于其中。 镶嵌或贯穿于其中。 3、特点:具有流动性。 、特点:具有流动性。 二、细胞膜的功能 1、保护。 、保护。 2、控制物质的进出。 、控制物质的进出。 (1)物质进出膜 的主要 ) 方式:自由扩散、 方式:自由扩散、主动 运输。 运输。 (2)特点:具有选择透 )特点: 过性。 过性。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流程】
比较导入新课 提供科学史料 发现问题 探索新知 探究实验 对比加工 分析资料 得出结论 讨论交流 评价反馈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反馈练习 知识迁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活动
教学过程
一、 细胞膜的结构及其特点
对比发现问题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都有哪些共同点? 细胞膜由什么成分构成?它是如何体现生命特点的?
探索细胞膜的成分 凡是可溶于脂质的物质 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 易通过细胞膜 从生理特 点入手 膜上具有蛋白质通道, 供一些物质通过。 膜易被脂类溶剂和蛋白 酶溶解
细 么?
探索细胞膜的结构
将人的红细胞膜的脂类成分铺 展在水面,测出膜脂展开的面 积二倍于细胞表面积。
单 位 膜 模 型 的 提 出
磷脂分子具有疏水和亲水端
教学反思
知识是经学生提炼加工的,因此较易掌握。 1、知识是经学生提炼加工的,因此较易掌握。 师生、生生间能多方面交流信息, 2、师生、生生间能多方面交流信息,使学生的 思维得以充分地拓展,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以体现。 思维得以充分地拓展,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以体现。 3、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
高中生物ppt课件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介绍如何保护遗传多样性,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执行、开展宣传教育等,以维 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04
人类健康与疾病
Chapter
营养与健康
总结词:了解营养标签,选择健康食品
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均衡摄 入各种营养素,避免过量摄入脂肪、糖 和盐。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等组成。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染色体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的结果,具有稳定的形态和遗传学意 义。
02
遗传与进化
Chapter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01
02
03
DNA复制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 息复制和遗传的基本过程 ,包括解旋、合成和聚合 等步骤。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地球上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和景 观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 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为生物 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功能
描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以及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和 人类福祉的影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变异 ,包括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多样性等, 是生物适应环境和进化的重要基础。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 DNA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基因表 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01 02 03 04
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 基因克隆等领域。
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内全 部蛋白质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 蛋白质的功能、相互作用等。
介绍如何保护遗传多样性,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执行、开展宣传教育等,以维 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04
人类健康与疾病
Chapter
营养与健康
总结词:了解营养标签,选择健康食品
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均衡摄 入各种营养素,避免过量摄入脂肪、糖 和盐。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等组成。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染色体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的结果,具有稳定的形态和遗传学意 义。
02
遗传与进化
Chapter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01
02
03
DNA复制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 息复制和遗传的基本过程 ,包括解旋、合成和聚合 等步骤。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地球上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和景 观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 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为生物 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功能
描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以及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和 人类福祉的影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变异 ,包括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多样性等, 是生物适应环境和进化的重要基础。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 DNA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基因表 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01 02 03 04
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 基因克隆等领域。
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内全 部蛋白质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 蛋白质的功能、相互作用等。
人教版教学课件细胞的结构(高二生物第一册)

三、细胞膜的功能
1、控制细胞的物质交换 2、细胞识别 3、细胞分泌、排泄 4、细胞免疫
五、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细胞质 1、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2、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谢谢大家
再 见
第二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舟曲一中:王稳强
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一、细胞
1、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2、细胞的大小:体积很小,以微米计算。 3、功能: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1)因为,细胞有非常精细的结构和复 杂的自控功能。 2)细胞内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细胞膜的结构 1、以磷脂双分子层做为基本骨架,支持 着许多蛋白质分子,这些蛋白质分子排布 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或嵌插、贯穿在磷 脂双分子层中。 2、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 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 糖被。主要起识别作用。被喻为细胞与细 胞之间或细胞与其它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 的文字或语言。
课件 磷脂双分子层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设问2:细胞膜中除了脂质外,还有其 他成分吗?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脂 质中的哪种?
资料二 实验:科学家采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经过特殊 处理使细胞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溶出,再将 溶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通过实验发现用脂质溶剂能够溶解细胞膜,且 进一步实验发现磷脂酶能水解细胞膜,蛋白酶 也能水解细胞膜。
猜谜语
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 是谁,为我日夜守边疆 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没有你,我—一个小小的细胞会是何等模样!
细胞膜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设问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资料一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 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 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 细胞膜进入细胞。
370C
鼠细胞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 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 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细胞膜主要由流动的磷脂双分子层和嵌在其中 的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多糖。
2、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朝向膜的内 侧,亲水性头部朝向膜的外侧,组成生物 膜的基本骨架;
3、蛋白质或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或嵌插 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表现 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设问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 膜的?
资料三
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 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
胞的表面积的2倍。
磷酸分子
动手1:画出磷脂分子在水面上的排 布
空气 ————————————————— 水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PPT课件

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故 (1)(2)错误;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为丰富,(3)正确。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不同细胞的形态相对固定,主要是由细胞膜决定的,因 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是相对固定不动的( × )
(2)不同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相同的,而蛋白质分子是不同
解析: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 质—脂质—蛋白质,电镜下观察到的中间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 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认为蛋白质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
答案:D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概述细胞都由细胞膜包裹,细胞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 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细胞膜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 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卵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靠的 是细胞膜上对应的糖蛋白即信息分子,这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
答案:D
3.(等级选考)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 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 PI 注 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 PI 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 原理是( )
(1)图中①②③④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 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 (3)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往往需要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 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有没有特异性?
答案: (1)①信号分子;②受体;③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④胞间 连丝。 (2)分别属于图 C、图 A、图 B。 (3)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和信号分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不同细胞的形态相对固定,主要是由细胞膜决定的,因 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是相对固定不动的( × )
(2)不同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相同的,而蛋白质分子是不同
解析: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 质—脂质—蛋白质,电镜下观察到的中间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 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认为蛋白质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
答案:D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概述细胞都由细胞膜包裹,细胞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 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细胞膜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 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卵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靠的 是细胞膜上对应的糖蛋白即信息分子,这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
答案:D
3.(等级选考)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 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 PI 注 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 PI 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 原理是( )
(1)图中①②③④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 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 (3)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往往需要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 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有没有特异性?
答案: (1)①信号分子;②受体;③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④胞间 连丝。 (2)分别属于图 C、图 A、图 B。 (3)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和信号分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人教生物必修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30张)-PPT优秀课件

流动镶嵌模型
19
人 教 生 物 必 修1第4 章第2节 生 物 膜 的 流 动镶嵌 模型( 共30张 PPT)
人 教 生 物 必 修1第4 章第2节 生 物 膜 的 流 动镶嵌 模型( 共30张 PPT)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 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 朝 向内侧)
回顾: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现象观察: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 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透过细胞膜。
提出假说: 膜是由脂质组。成
脂质 实验证明:20世纪初,对膜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
和 蛋白组质 成。
提出问题: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的呢?
实验探究: 1925年 荷兰科学家测得膜单分子层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提出 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单位膜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三蛋白层质结构。
空气
水 11
单位膜模型的提出 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磷脂分子在
细胞膜中可能是怎样排布的呢?
12
单位膜模型的提出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
推测??……
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蛋白质覆盖在脂质的两边
13
资料三
单位膜模型的提出
时间:1959年
人物:罗伯特森(J.D.Robertson)
实验: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
人 教 生 物 必 修1第4 章第2节 生 物 膜 的 流 动镶嵌 模型( 共30张 PPT)
20
人 教 生 物 必 修1第4 章第2节 生 物 膜 的 流 动镶嵌 模型( 共30张 PPT)
2、蛋白质分子 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 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 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胞间连丝
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 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 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 丝传递信息。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优质课件(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 细胞(共 33张PP T)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纤维素
支持与保护
1.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欧文顿 脂质
脂质
胆固醇 脂
磷脂 磷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 能》PPT 课件
3.以下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形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激__素___,需要通过_血__液___的运输到达B__靶__细__胞__。 (2)C的化学本质是_糖__蛋__白__(_蛋__白__质__),它可以接受另一细胞发出的信_息_____。 (3)E是_胞__间__连__丝__,能使植物细胞相互连接,也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精 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相当于图甲、图乙、图丙中的图___乙___。
4.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 部疏水的性质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 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由__单____(填“单”或“双”)层 磷脂分子构成的,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__内____(填“内”或“外”)。 (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 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 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__人__的__红__细__胞__(填“鸡的红细胞”“人的红细 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外界 环境
生物细命质胞
外界 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镶嵌模型
4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 支架具有 流动性 ,
•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 的横跨整个 磷脂双分子层 ,
•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 以 运动 。
5
课堂总结 结构
细特 胞点 膜
功 能
主要磷脂 蛋白质 成 分 还有少量糖类
蛋白质 分子
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外侧 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 贯穿
磷脂 双分 子层
糖蛋白: 识别作用等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1
究6
2
疏水端
亲水端
单个磷脂分子模式图
3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7
3.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
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其决定因素 是细胞膜的 ( A ) 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8
巩固提高
1、在下列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基本元素是( D)
A. C、H、O
B. C、H、O、P
C. C、H、O、N
1925年,两个科学家用有机溶剂抽 提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在水面形 成单分子层,聚拢后测得总面积是 红细胞膜面积的2倍:
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 两层
1959罗伯特森年提出: 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 细胞融合实验指出: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
A、蛋白质和磷酸 B、蛋白质和脂肪
C、氨基酸和磷脂 D、蛋白质和磷脂
9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结构
流动
基本骨架:磷脂 双分
模型
镶嵌 模型
覆盖
子层
镶嵌 蛋白质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贯穿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选择透过性)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6
1.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B)
A糖类、脂类、蛋白质 B磷脂、蛋白质
C核酸和蛋白质
D多糖和蛋白质
2.关于细胞膜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 A.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B.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上 C.脂类小分子易于通过 D.磷脂双分子层内外表面都亲水
D. C、H、O、N、P
2、科学家将一个细胞的的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抽提出来,并将它 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 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
布状况是(C )
A、单层排列 B、均匀稀疏排列 C、双层排列 D、均匀紧密排列
3、构成玉米细胞的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