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合集下载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3.2 流通手段
是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 简单概括就是“卖——货币——买”。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同。前者 只是观念上的货币,在表示商品或服务价值时,并不需 要用现实的货币来表示;后者却必须要用现实的货币。
30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2.3.2 流通手段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是由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总额和货币 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的。 若设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为P,其数量为Q,货币流通速 度为V,那么:
便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货币当局在讨论控制货币供应指标时,可以明确指出是 哪一层次的货币需要控制,以及实际可能控制到何种程 度,否则就谈不上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 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最重要的中间目标, 它与价格水平相关联,是实现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重要 环节,因此,对货币进行度量和层次划分对保持货币政 策时效性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当货币形式多样化以后,各种货币形式流动能力出现 了程度上的差别,这时流动性不仅指货币转换为商品 的能力,还包括货币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一种货币资产的流动性表现为它向现金转换的能力, 即能不能自由转换为现金、在转换过程中是否会发生 价值损失等。 货币资产流动性强弱,一方面与一国金融制度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一国金融市场发达程度有关。
5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3、一般等价物 直接的物物交换演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交换过程表现为:物——一般等价物——物。
6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4、货币产生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固定地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 如金或银上。
7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4、货币产生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固定地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 如金或银上。 由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标志着货币的产生。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比M1更高的货币层次都包含不同流动性的准货币。准货币:即不 能充当直接交易媒介,但却有潜在购买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
换为现实货币。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翁舟杰
9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 M2=M1+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 课堂拓展:我国目前将M2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 但M2与经济的相关性在减弱,2011年,央行开始发布和关注“社 会融资规模”这一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 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翁舟杰
2
2.货币的功能
货币的主要功能 交易媒介:货币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付活动。 记账单位:货币可以用于衡量经济活动中的价值。 价值储藏:货币可以用于实现购买力的长期储存。
货币功能的经济作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交易媒介——避免了物物交换下的“需求的双重巧合”,可以 大幅削减交易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记账单位——大幅度减少了物物交换下的必须查看价格的数量, 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价值储藏——任何一种资产都可用作价值储藏(如股票、房产、 艺术品等),并且大多数资产都比货币更具优越性,但货币是 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其他资产转换为货币都会产生交易成本。
可转让支付命令(NOW)
M2
NOW M1 ATS
自动转账系统(ATS)
★ 课堂拓展:2018年1月,我国M2统计口径的调整
↘ 拓展思考:请查阅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出台背景和对美
国金融业的影响。以及1999年出台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对 美国金融业的影响。

《货币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

《货币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货币金融学概述1. 货币金融学的定义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货币的产生、发展、运行规律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

2. 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内容(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2)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3)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4)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5)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二、货币与货币制度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广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价值储存和计价单位的特殊商品。

2. 货币的职能(1)交换媒介:方便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价值储存:保值、增值。

(3)计价单位: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3. 货币制度的类型(1)金属货币制度:以金属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2)信用货币制度:以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3)法定货币制度:以政府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 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交易的市场。

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2. 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包括货币、债券、股票、衍生品等。

(1)货币市场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回购协议等。

(2)资本市场工具:如债券、股票等。

(3)外汇市场工具:如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

(4)衍生品市场工具:如远期合约、掉期合约、期权等。

四、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1. 金融机构概述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特殊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2. 金融机构的类型(1)存款性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银行等。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3. 金融机构的业务(1)存款业务:吸收公众存款,为公众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2)贷款业务:向企业、个人提供贷款。

(3)投资业务: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

(4)结算业务:为客户提供资金清算、支付结算服务。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1. 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PPT课件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PPT课件
的货币。 • 三、储藏手段 • 涵义:储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或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
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 货币产生至今,其形式已发生了不少变化,从定值货币发展到现在的
信用货币;货币储藏的形式也在变化,从足值货币金银的形式储藏到 当今信用货币———价值符号的替身作为价值储藏的典型形态。
货币银行学
E-mail:yuanweiqingMoble:
1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1 货币的起源 1.1货币是几千年前才出现在人类生活中 (一)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货
币只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出现的事情。 (二)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货币的出现
,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1.2古代货币起源 (一)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先王
金属货币 • 涵义: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
币。 • 一般来说,用贵金属作币材是在铜以后,逐渐过度到银,
最后过度到金。 • 以黄金作为货币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8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纸制货币 纸制货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 的,理论上称为银行券;一种是国家凭借权利发 行的,理论上称为纸币。 银行券和纸币都是纸制的货币符号,它们本身都 没有价值。 现实中各国政府发行的纸币与中央银行发行的银 行券是相同的和可并行流通的,都属于信用货币 。
3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二)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 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初期的原始社会中,既 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社会 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 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 。

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但在法定地位、流通范围和货币主管当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港元和澳门元在内地视同外币形式处理,人民币在香港和澳门 也视同外币形式处理。
2.3.2.2 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就是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货币的货
币制度。其基本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币材;金币和 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输入;金币和银币都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3 货币制度
2.3.2 货币制度的演变
2.3.1.1 确定货币币材 本位币是一国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具有无限清偿的能力。 确定用什么材料作本位货币,是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也是
2.1 货币的起源与变迁
2.1.1 货币的起源
2.1.1.4 货币价值形式 在商品交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经过长
期的选择固定在某一种商品身上,货币由此产生了,这时,一般价 值形式就过渡到了货币价值形式。
2.1 货币的起源与变迁 2.1.2 货币形态的演变
2.1 货币的起源与变迁 2.1.2 货币形态的演变
主币)与辅币的铸造和管理。其特点是:
1
2 3
本位币是足值的货币,即它的名义价值(面额) 与实际价值相一致。
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即每个公民都有权 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造币厂 不收费或只收很低的费用。
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即本位币具 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2.3 货币制度 2.3.1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2.3 货币制度
2.3.2 货币制度的演变
2.3.2.1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基本内容是
:本位币的币材是白银;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银行券 可以自由兑换成银币;白银与银币可以自由输入输出;银币具有 无限法偿能力。

货币金融学习题(殷孟波版)—学习指导

货币金融学习题(殷孟波版)—学习指导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实物货币是指()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B. 不能分割的货币 C. 专指贵金属货币 D. 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A. 实现商品的交换B. 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C. 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D. 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3.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在于()A. 前者包括许多商品的交换,而后者只包括两种商品B.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指包括两种商品C.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不以某种商品为媒介的各种商品之间的交换D.前者是指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没有货币的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4.劣币是指实际价值()的货币。

A. 等于零B. 等于名义价值C. 高于名义价值D. 低于名义价值5.本位货币是()A. 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B. 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C. 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D. 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6.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A. 金银比价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B. 金银的比价由市场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C. 金银的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D. 金银比价由银行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7.跛行本位制是指()A. 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B. 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C.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D. 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8.纸币本位制是以()的货币制度。

A.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B. 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本位货币C. 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D. 纸币为本位货币9.典型的金本位制是()A. 金块本位制B. 金汇兑本位制C. 虚金本位制D. 金币本位制10.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中具有()的特点。

A. 有限法偿B.无限法偿C. 债权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D. 债务人必须支付11.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中具有()的特点。

货币金融学复习大纲(含答案)

货币金融学复习大纲(含答案)

2021年上半年学位综合评定考试《货币金融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考点:1.概念:狭义货币、广义货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格雷欣法则2.理解: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货币形式的演变与发展第二章金融机构体系概览考点:1.概念:商业银行、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政策性金融机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2.理解:直接融资的间接融资特点及其区别第三章利息与利率考点:1.概念:利率、基准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2.理解: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第四章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考点:1.概念:资本市场、货币市场、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国库券、回购协议、债券2.理解:同业拆借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特点、场内交易的特点第五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考点:1.概念:股票价格指数、利率互换、利率期货、期权、欧式期权、远期利率协议2.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种类、概念和特征第六章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考点:1.概念: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表外业务2.理解:商业银行的储备资产、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第七章中央银行考点:1.概念: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2.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及其基本职能第八章银行监管考点1.概念:银行挤兑、核心资本、市场风险2.掌握: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目的和原则第九章货币政策考点1.概念: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政策2.理解:货币政策到主要内容、贴现政策的运作机制及优缺点第十章货币供求考点:1.概念: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派生存款、超额准备金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考点:1.概念: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第十二章开发金融体系概览考点:1.概念:外汇、汇率的标价法、2.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五、考试复习题<<货币金融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本大题10题,共计10分)1.货币和收入的区别在于()A.货币是指流量而收入是指存量B.货币是指存量而收入是指流量C.两者无区别,都是流量概念D.两者无区别,都是存量概念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和支付收到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根据通用的货币层次划分标准,准货币一般是指()A.M1和M2的差额B.M2和M3的差额C.M1和M3的差额D.以上均不是4. 现代金融经济学认为,金融机构存在最主要因素是()A.柠檬问题B.二手车问题C.搭便车问题D.信息不对称5.在银行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A.中央银行B.专业银行C.商业银行D.投资银行6.降低利率会是企业利润相对()。

金融学基础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课件

金融学基础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课件
▪ 一是建立以中央银行为惟一发行机构的统一和集中的货币
发行体系,垄断货币发行;
▪ 二是就相对稳定的货币单位作出相应的规定,以保证货币
制度的稳定;
▪ 三是就贵金属充当币材并能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作出
规定。
2.货币制度的发展
银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
▪ 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
2.2 货币制度
▪ 2.2.1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 1.货币制度的含义 ▪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
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 体系与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货币金 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 流通程序,以及准备制度等。
▪ 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 (1)货币金属。即法律规定用哪种金属作本位货币,这
的能力。
▪ 2.货币的职能 ▪ (1)价值尺度 ▪ (2)流通手段 ▪ (3)贮藏手段 ▪ (4)支付手段 ▪ (5)世界货币
2.1.4货币的层次划分
▪ 1.货币量层次划分的含义 所谓货币量
层次划分,即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 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合排列, 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 法。货币量层次划分,目的是为了把 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 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 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 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 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 商品交换有两个原则:
▪ (1)用来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有不同
的使用价值;
▪ (2)相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
的价值(即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 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 价交换的原则。
▪ 在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的价值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二.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1.M0:流通中的现金 • 2.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
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 • 3.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
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
Drawn under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of Barclays Bank of Canada Toronto, Number TODC603921 dated 30 June 2004.
To: Barclays Bank PLC Manchaster ISB 51 Mosley Street Manchester
• 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 交换的
• 世界货币的发展表明,作为货币材料的贱金属铜, 铁逐步让位于贵金属金银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 足值货币的特点 • 它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 它是以其本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 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 它本身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难以适 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高一 级货币形态转化
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 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 式的总称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进 • (一)一战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二)一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汇兑本位
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 (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 次的主要依据
• 决定一项资产的流动性的因素:
• --- 变现难易和快慢; • --- 变现成本; • --- 其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一.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 • 1.M1=现金+活期存款(Currency+ Demand
存单等。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三.美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1.M1=通货+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 2.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
户+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 +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 3.M3=M2+大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机构所 有)+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 4.M4=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 行承兑票据。
让渡,表现为商品买卖中延期支付与货 币的借贷行为。 在借贷活动中,提供信用的行为称为授 信,提供信用的一方为授信人,也是债 权人。接受信用的行为称为受信,接受 信用的一方为受信人,也称债务人。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二.信用形式 1.高利贷信用 2.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
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是直接信用, 也是现代信用的基础。 3.银行信用:指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 形式提供的信用。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4.纸币本位制度 • ---纸币本位制的形成 • ---纸币本位制的特点 • 只有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
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国家政府赋 予无限清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 度 5.地区货币制度和跨区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六.国际货币体系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 1.国际货币体系 • 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
For and on behalf of NATHAN & COLES LTD ____________________ Director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本票 :是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在一定期 间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 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 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 票据。
又称:币制,或 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组织 形式。它包含了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 发行,兑换与流通。 其核心是规定本位币的币材。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 法定计价结算货币,在流通中具有无限法 偿的能力。 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用于小额交 易和找零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2.表征货币(Representative Money) 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 币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表征货币作为足值货币的价值符号,其 本身的内在价值虽然低于额定价值。但 它可以同足值货币等价交换,故仍可按 足值货币的额定价格流通。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2.金银双重本位制 以金和银两种金属作为币材,同时制造 金和银两种本位币,并在同一市场上共同 流通的的货币制度.
---平行本位制 是金币与银币同为一国本位币的制度,国 家不规定其兑换比率,完全靠市场决定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复本位制 国家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而不 随市场的比价变动而变动。 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法则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4.国家信用:指国家负债,由国家为债务人 的一种信用形式。
5.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 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信用。
6.国际信用: 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包括以 赊销商品形式提供国际商业信用,以银行 贷款形式提供的国际银行信用。以及政府 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储藏手段(价值储藏)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 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的职能 ---支付手段(延期支付)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执行 的职能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一. 货币制度的概念和形成 1.基本概念 货币制度
---跛行本位制 • 在上述情况下,许多国家停止了银币的自由
铸造,复本位制演变成跛行本位制 ,即银币 可以流通,但只有政府可以铸造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3.黄金本位制 • 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的黄金
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依据黄金的 汇兑的形式,可分为金币本位,金块本 位,金汇兑本位。 • 金币本位 • 金本位的早期形式,又称完全金本位, 国家法律规定每个金币的成色和重量 • 在金本位之下,各国间的汇率以其货币 的含金量为基础,进行兑换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
是中央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是一种 价值符号。 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和存款是银行的负债, 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的债务凭证。具有强制性 特征。 国家通过银行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的流通,并把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银行,也可以是企业或个人。 ---银行票据 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的,也由银行付款的票据 银行汇票:由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出票人和付款人
都是银行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3.长期信用工具 主要有股票,债券及长期票据
表征货币的特点 • 它由银行发行,可以随时兑现,代替贵金属
流通,支付。 • 发行保证分为黄金和信用。黄金是银行的金
准备;信用指银行的信用度。 • 早期由各个银行自己发行,后固定在一国内
的几家大银行发行,自央行诞生后,集中到 央行发行。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3.信用货币(Credit Money) ---信用货币的产生 它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程序发 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 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式 ---信用货币的形式 现金和存款
无限法(清)偿 :指无限的支付能力,不管 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 次支付的本位币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 人都不得拒绝,否则视为违法。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二.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形态 1.银本位制 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 和银币本位之分。 银两本位是不铸造银币,以银两为单位 银币本位是以白银为币材,铸造银币流通。 在银本位制下:银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 自由输出入境,无限清偿,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 银币和白银。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金块本位
• 主要特点为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 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 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一定数量上兑换
• 金汇兑本位
• 又称“虚金本位”即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 实际流通的是纸币,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一 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的央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 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三.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概述
信用工具 是一种凭证,它用以记载债 务人身份,债务金额,利率,归还日期 等。可以偿还,转让,贴现并在市场上 流通。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2.短期信用工具 ---汇票 :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并委托付款人在见票
时或者在指定时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 持票人的票据。 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的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 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 :
• (4)承兑:汇票需要承兑,本票无需承兑,只需 “签见”即可,支票均为即期,无需承兑。
• (5)出票人与付款人的关系汇票的出票人与付款 人之间没有资金关系;本票的出票人与付款人是同 一个人;支票的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有资金关系, 即出票人在付款人处有存款。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商业票据: 商业本票:出票人和收款人都是企业 商业汇票:由企业或个人签发的汇票,付款人可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