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系列 专题一_词的分类——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语法专题复习《词的分类》精讲精练

虚词小结
1.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副 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2.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
3.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前面。 4.连词起连接作用,用来表示并列、转折 、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5.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助 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6.叹词是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
(1)中国, 加油! 武汉 , 加油!
(名词)(动词) (名词) (动词)
(2)在 党中央 的
正确 领导 下,
(介词)(名词)(助词)(形容词)(动词)(名词)
我们 一定 能 打 赢 防疫 阻击战。
代词 副词 动词 动词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3)你 是 白衣天使, 你 用 “善良”
代词 动词 名词
代词 动词 形容词
4.特点: (1)能用数量词修饰。如“一座山”“两 滴水”“一点感情”“一批口罩”“一部分 人口”。 (2)一般不能用“不”修饰。 (3)能直接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 如“对人(热情)”“向朋友(招手)” “把门(锁上)”“从现在(开始)”。 (4)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面 ,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如“屋檐下 ”“放假之前”“黄河以东”。
(七)介 词
1.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前面,一 起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对象、方向、 地点、时间、比较等。
2.常用的介词有:自、从、以、当、 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 同、对、向、往、朝等。
例如: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
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
词的特点
1.词都代表一定意义。 如:“山”“生产”“繁荣”, “把”“对于”“因为”。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词性分类——实词(共45张PPT)

A
姑婆山、质量、开心、 学校、语文、我们
B
大海、动物、学生、
理想、初秋、方法
C
年轻、胜利、相信、英雄、 风雨、一定
D
随堂练习
In-class practice
找出下列语法结构中的名词
操场上、教室里、春节 前、寒假后、东边有山
向后转、朝南开、往东 走、毕业以后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东有村,西有店。
下午开会、您前面坐、咱们清华 见、以后再谈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往往用在一般名词、介词的后边, 如“在外头” “向东走” “”
方位名词 趋向动词
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 如 “到外头” “跑过来”
动词的 语法特征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动词语法
壹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 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词性分类
实词
虚词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虚词
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 语法意义的词
实词 表示实在意义的词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副词 介词
虚词分类
拟声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名词 动词
实词分类代词形源自词数词量词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动词
动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趋向、存在、判 断、能愿的词。
一般动词 心理活动 能愿动词趋向动词 判断动词
存在、 消失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中考语文复习:词性、短语、单句、句子成分、复句

指出下列名言的复句关系:
A、失去了真,也同时失去了美。(并列) B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 不 愿以伪善得到十个朋友的赞扬。 (选择) (递进) C、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条件) D、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E、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假设) F 、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强大,用知识武装起 来 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因果)
• 时间副词:已经、 刚刚、立 刻;
• (补充)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 务”,“刚才的情况”。 • 时间副词不能做定语。如:不能说“正在的事情”,“立即 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 点钟”,“近来很冷”。 • 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不能说“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动词“是” • (1)“是”用在名词前是动词,这种“是” 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 物”、“他是开车的”、“是他救了我”; 此外,“这一年,人家是丰年,我是歉年, 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的“是”仍是动词, 作谓语。 • (2)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 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 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 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 好”。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6、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7、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8、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9、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复习专题三 词汇、短语(正确使用词语)

专题三词汇、短语(正确使用词语)A、词汇一、词的分类1、语法功能:实词与虚词;2、词义功能:单义词与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与反义词;3、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二、实词与虚词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2、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三、单义词与多义词1、单义词:只有一个意义的词。
譬如:鲁迅、月球、宁波、2、多义词:有几个互相联系意义的词。
譬如:秋天果实成熟了(完全长成);他终于成熟了(人发展到很完善的程度)。
四、同义词与反义词1、同义词: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
譬如:“的士”与“出租车”;2、反义词:意义相反或者相对的词语。
譬如:“优美”与“丑恶”。
五、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词的语体色彩1、褒义词:含有褒扬、喜爱、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的词。
譬如:高尚、淳朴2、贬义词:含有贬斥、憎恶、鄙视、否定等感情色彩的词。
譬如:阴险、狡猾3、中性词:不带感情色彩的词。
譬如:抵抗、结果、果实、情况、激发、学习考查重点:①贬词褒用、褒词贬用;②词的语体色彩,重在辨析词语的使用对象、场合情境以及分寸,辨析使用的词语是否得体。
B、词的用法一、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1、本义: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意义。
譬如:钢铁→金属元素2、引申义:指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并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譬如:“浅”本义指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短。
(河水很浅。
)引申义指①程度不深(他的文学功底太浅);②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③颜色淡(布的色彩有点浅)。
比喻义指由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
譬如:①他们虽然不是亲兄弟,却情同手足。
(手足比喻为兄弟)②八路军带领乡亲脱离了虎口。
(虎口比喻为险境)警示: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具体语境中就可能产生相应引申义、比喻义,对词语的理解必须结合语境来理解。
比喻义是通过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pptx

学海无涯
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表示数目多少的是基数词,表示次序前后的是序数 词。前者由系数和位数组成。系数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位数包括"十、百、千、万、亿"等。二者合成数词,如:二,十 二,六百六十六,一千。序数词一般由基数前加"第、初"构成。数词中还有分数, 小数,倍数,概数。如:三分之二,一点五,五倍,十几。 5.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名量词 是人和事物的单位,如:张、本、只、个。动量词是动作行为的单位,如: 次、 回、声、趟。 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组,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比如:一张 (纸)、三只(鸡)、一下(打响)、跑(三圈)。 6.【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 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 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 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 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 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 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2)、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 么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 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 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曾 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7.【代词】是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分为三类,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 词,表示疑问点的叫疑问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中考语文语法专项——词性专题

词性专题教学目标:1.了解语法中的实虚词词性;2.能辨别各种词性并正确使用。
第一课时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成分(副词除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1.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娃娃”、“姑娘”、“青年”;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如“精神”、“传统”、“法律”、“爱情”、“文化”、“生活”、“思想”、“领域”、“状态”、“善良”、“友善”;还有的表示时间,如“秋天”、“昨天”、“过去”、“早晨”。
需要注意的是另外一类表示方位的名词,一般称为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东”“西”“南”“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等。
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2.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名词:(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伴着你的夜梦。
(3)他们的善良、温柔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动词1.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动作——走、跑、唱、跳、打、躺等;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某种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而事物又总在不断变化发展着——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等。
这些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做动词。
大多数动词意义实在,较好把握。
有一些动词用法比较特别,需要特别注意。
一类表示可能、应该、意愿,如“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
这类动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一类表示动作趋向,如“上”“下”“来”“去”“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
语文语法(词性)

3
4
1
练习
(五)叹词
:表示感叹或应答呼唤的词。
1、表感叹:啊 呀 呸 嗬 哎呀 哟 哼 2、表应答呼唤:喂 哦 唔
语法特点: 1、独立性最强,能单独成句; 2、可充当句子成分;如,他哎哟哎哟地叫。(作状语)
语法功能: 可以代替名、动、形 、数和副,还可代替短语和句子。
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
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每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
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
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语法功能:
: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 二 三 两 十 千 半 零 第一 初四 三分之一 零点三 三十左右 上万 五六百 五成 一倍
有基数 序数 分数 小数 倍数 概数等。
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01
03
02
名与动、形的区别: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国旗每天要升。
判断方法: 1、能受数量词修饰。两个城市 一些学生 一点儿水 2、不受副词“不”修饰。
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
语文语法知识复习词性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复习——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代词能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例如: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 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初中语法知识系列专题讲座一
词的分类
词的概念
词是代表一定意义的能独立运用 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一般具有固定 的语音形式。
词的分类
1.从词性来看,词可以分成实词和虚词。
2.实词,是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 、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3.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 词。
4.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边 句子的括号里。 (1)他说( 的 )我没听清楚。 (2)月亮悄悄( 地 )爬上树梢。 (3)他高兴( 得 )跳起来。 (4)你唱( 得 )太好了。 (5)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 前线,他们不分昼夜( 地 )工作,病魔在他们 ( 的 )微笑里萎缩,病痛在他们(的)圣洁中 归零,病症在他们( 的 )呵护下消亡, 他们 ( 的 )事迹感动( 得 )我热泪盈眶,我要为 他们点赞!把鲜花和掌声送给他们!
3.请判断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词性。 (1)中国 加油!武汉 加油!
(2)在 党中央 的 正确 领导 下,我们 一定 能 打 赢 防疫 阻击战。
(3)你 是 白衣天使,你 用“善良” “纯洁”“汗水”“责任”搭建 通 往
健康 的 阶梯,你 用 真诚 和 爱心, 搀扶 患者 迈 向 幸福。
3.请判断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词性。
2.请判断下列单音节词的词性。
前左躺能是 美快硬黑十 百台次你各 每哪很都最 自为朝和而 或唉嗯哗啪
2.请判断下列单音节词的词性。
前(名词) 左(名词) 躺(动词) 能(动词) 是(动词) 美(形容词) 快(形容词) 硬(形容词) 黑(形容词) 十(数词) 百(数词) 台(量词) 次(量词) 你(代词) 各(代词) 每(代词) 哪(代词) 很(副词) 都(副词) 最(副词) 自(介词) 为(介词) 朝(介词) 和(介词) 而(连词) 或(连词) 唉(叹词) 嗯(叹词) 哗(拟声词) 啪(拟声词) 所(助词) 了(助词) 的(助词)
7.拟声词是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
综合练习
1.请判断下列双音节词的词性。
法律 曾经 春天 七千 终于
高尚 关于 外边 第一 立刻
佩服 虽然 愿意 千克 对于
初五 哎呀 应该 架次 按照
毫升 咯吱 忙碌 什么 或者
怎样 似的 清脆 自己 如果
综合练习
1.请判断下列双音节词的词性。
法律(名词) 高尚(形容词) 佩服(动词) 初五(数词) 毫升(量词) 怎样(代词) 曾经(副词) 关于(介词) 虽然(连词) 哎呀(叹词) 咯吱(拟声词) 似的(助词) 春天(名词) 外边(名词) 愿意(动词) 应该(动词) 忙碌(形容词) 七千(数词) 第一(数词) 清脆(形容词) 千克(量词) 架次(量词) 什么(代词) 自己(代词) 终于(副词) 立刻(副词) 对于(介词) 按照(介词) 或者(连词) 如果(连词)
(四)数词和量词
1.概念:用来表示数目的词是数词。 如“三”“二十几”“万”“第一”。 用来计算事物和动作的单位的词。 如“个”“只”“米”“千克”“次”。
2.特点:(1)数词和量词结合起来使 用表示数量。 (2)数词不能单独直接用在名词或动 词前边。 (3)量词一般都可以重叠,表示“每 一”的意思。
5.用能否加“不”和“很”的方法把下 列词语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组。
作用 使用 盼望 欲望 果断 断定 饱满 充满 疾苦 痛苦 勇敢 勇气 限度 限制 热爱 可爱 智慧 聪明 开发 开通 腐败 腐朽 兴奋 兴趣
5.用能否加“不”和“很”的方法把下 列词语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组。
名词:作用 欲望 疾苦 勇气 限度 智慧 腐败 兴趣
例如: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
街市。
2.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 织得怎样了。
(五)代 词
1.概念:代词能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2.分类:(1)人称代词。如“我” “他”“你”“他们”“自己”等。 (2)指示代词。如“这”“那儿” “这里”“这样”“每”等。 (3)疑问代词。如“谁”“什么” “哪”“怎么样”“哪里”“哪会”等。
虚词小结
1.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副 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2.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
3.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前面。 4.连词起连接作用,用来表示并列、转折 、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5.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助 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6.叹词是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
4.表示判断,主要是一个“是”。
5.特点: (1)一般能受“不”的修饰。如“不说 不笑”“不打不闹”“不发生”。 (2)多数动词可以重叠。如“想想”“ 说说”“商量商量”“活动活动”。 (3)绝大多数都能带宾语,是及物动词 。如“写字”“爱劳动”“加以研究”。 (4)不能带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也不 能受“很”修饰。如不能说“很休息”“ 很游泳”。
4.特点: (1)能用数量词修饰。如“一座山”“两 滴水”“一点感情”“一批口罩”“一部分 人口”。 (2)一般不能用“不”修饰。 (3)能直接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 如“对人(热情)”“向朋友(招手)” “把门(锁上)”“从现在(开始)”。 (4)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面 ,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如“屋檐下 ”“放假之前”“黄河以东”。
(1)老李和小王都赞成这么做。 连词 (2)郭老师同老赵谈过话了。 介词 (3)你跟老张研究一下再作决定。 介词 (4)北京与天津高铁相连。连词
(1)中国, 加油! 武汉 , 加油!
(名词)(动词) (名词) (动词)
(2)在 党中央 的
正确 领导 下,
(介词)(名词)(助词)(形容词)(动词)(名词)
我们 一定 能 打 赢 防疫 阻击战。
代词 副词 动词 动词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3)你 动词 形容词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九)助 词
1.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助 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2.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 “所”“似的”。
3.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附 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4.语气助词主要包括“了”“嘛”“啦 ”“吗”“呢”“吧”“啊”等,放在句 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语 气。
例如: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
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父亲强 壮的臂弯里……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形 容 词
1.概念: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好” “坏”“黑”“白”“激动”“笔直” “弯曲”“碧绿”“红彤彤”。
2.特点:(1)一般能受“不”修饰。 如“不好不坏”“不黑不白”“不激动”。 (2)能用“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 如“很红”“很生动”“很虚心”。 (3)多数能按AA式或AABB的方式重叠。 如“高高”“白白”“随随便便” “干干净净”。
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 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八)连 词
1.连词起连接作用,用来表示 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 因果等关系。
2.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 而、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 是、 如果、 只有、 只要、因为、 以及、 以免等。
例如: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 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 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纯洁”“汗水”“责任”搭建 通 往 健康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动词 动词 介词 形容词
的 阶梯, 你 用 真诚 和 爱心, 搀扶
助词 名词 代词 动词 形容词 连词 名词 动词
患者 迈 向 幸福。
名词 动词 介词 形容词
4.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 边句子的括号里。 (1)他说( )我没听清楚。 (2)月亮悄悄( )爬上树梢。 (3)他高兴( )跳起来。 (4)你唱( )太好了。 (5)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 前线,他们不分昼夜( )工作,病魔在他 们( )微笑里萎缩,病痛在他们( )圣 洁中归零,病症在他们( )呵护下消亡,他 们( )事迹感动( )我热泪盈眶,我要 为他们点赞!把鲜花和掌声送给他们!
(六)副 词
1.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 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 间、频率或语气等。
2.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 才、就、没、不、非常、已经、曾经、 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 简直、难道等。
例如:
把书(送去) 往那边(走) 从昨天(开始)
向我(点头) 沿河边(跑步) 比前几天(热)
例如:
1.“啊,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 老大臣说。“嗯,我们听到您的话真高兴
,”两个织工一起说。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十)叹词和拟声词
1.叹词是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 如“啊”“哎”“哦”“噢”“哼” “呸”“唏”“呀”。
2.拟声词是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 如“哗哗”“喵喵” “咚咚” “轰隆隆”“哗啦啦”“旺旺” “淅淅沥沥” “噼里啪啦” “叽叽喳喳”。
动词:使用 盼望 断定 充满 限制 热爱 开发
形容词:果断 饱满 痛苦 勇敢 可爱 聪明 开通 腐朽 兴奋
6.有些词如“和”“跟”“同”“与”既是 介词,又是连词,鉴别的方法,一是看这些 词语连接的前后两部分能否互换,能互换而 意思不变的是连词,不能这样换的是介词; 二是看它们前边能否加状语,能加状语的是 介词,不能加状语的是连词。根据这两点, 请比较一下,下列句中带点的词,哪些是介 词,哪些是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