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孔子》同步训练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孔子》同步练习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孔子》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9题;共87分)1. (16分)组词语需_______ 祭_______ 怨_______ 核_______ 渴_______ 已_______儒_______ 察_______ 愿_______ 咳_______ 喝_______ 己_______处chù_______chǔ_______恶wù_______è_______2. (1分)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稻_______(dào dǎo)3. (3分)根据意思写成词语①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_______②编连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多次,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_______③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
_______4. (1分)想想下面每句话的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横一条,竖一条地互相交错着。
_______5. (8分)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准则_______ 感慨_______ 抱怨_______核心_______ 终身_______ 记载_______平时_______ 编纂_______6. (5分)我会给课文的四个小故事各加个言简意明的小标题。
7.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①教室里一阵笑声。
②我想得是那样痴迷。
8. (2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_______②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_______9. (4分)形近字组词尘_______ 内_______尖_______ 纳_______10.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①艰涩②隐晦11. (5分)抄写词语儒家祭祀隐晦12.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他的弟子记录他平时的言行。
五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21 孔子|语文S版(含答案)

评测练习(满分100)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S版) 21孔子班级姓名一、写字·艺术(10分)将下面的名言正确、工整、美观地写到“田”字格内。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积累·运用(20分)1、补充词语,选择一个词语解释并造句。
(10分)( )编()绝()己()人翻来( )( )词语:___________ 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内给句子加上适合的标点。
(1分)还有一次,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
3、给句子中的“省”字注音。
(3分)某副省()长,如果能早些()省悟,就不至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人事了。
4. 用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2分)(1)读到这样的地步。
(2)孔子不满意。
5.缩句。
(2分)这部著作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对比手法完成下列句子。
(2分)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感悟(45分)(一)《孔子》节选(16分)后来,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米,便赶紧埋锅做饭。
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米饭送入中。
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时,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见了父亲。
我想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祀他。
”颜回连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到锅里□我觉得弃之可惜□便抓出来吃掉了□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
小学语文-有答案-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_孔子课文精读练习卷

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 孔子课文精读练习卷现代文阅读1. 阅读理解《___语》记载,弟子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___世准则,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1)给文中的标下划线的字注音。
论语(________)处世(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设身处地:________(4)推己及人:________(5)按原文填空。
(6)文中的哪个句子解释了文中所填的句子的意思?请用“________”画出来。
(7)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2. 阅读理解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概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是),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段)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
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3)联系上下文,说说孔子为什么感慨万分。
________(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孔子对弟子们说的话的。
________(5)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6)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打算以后怎么做?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 孔子课文精读练习卷现代文阅读1.【答案】(1)1ún chǔ(2)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___(5)孔子与弟子子贡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考点】现代文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4)略(5)略2.【答案】(1)概是段(2)孔子与弟子谈“识人不易”。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1孔子_语文S版

21 孔子同步练习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读拼音写词语。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jiào yùrú jiā jì sìbào yu àn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héxīn lìhɑi fùɡài zhònɡxià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周游()为人()设身()为所()翻来()韦编()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首创的,开创的。
()2、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3、模糊,不明显。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s版语文上期五年级孔子练习题

s版语文上期五年级孔子练习题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孔子的练习题,供五年级学生学习和练习:
1.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人?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
2. 孔子的学说主张是什么?
孔子的学说主张“仁”和“礼”,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3. 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
4. 孔子的哪些著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的《论语》是其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孔子的弟子中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孔子的弟子中著名的有颜回、子路、子贡等。
6.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处世哲学,主张在处理事情时不偏激,保持中正平和。
7. 孔子的“礼”包括哪些方面?
孔子的“礼”包括礼仪、礼节、礼制等,强调人与人交往中的尊重和礼貌。
8. 孔子的“仁”有哪些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涵包括爱人、宽容、和谐等。
9.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意味着孔子鼓励人们要不断学习,永不满足,同时要乐于教导他人,不感到疲倦。
10. 孔子的“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的理解或认识。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和贡献,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语文S版五年级(上)《第21课 孔子》同步练习卷 (4)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孔子》同步练习卷二、标题1.(3分)读拼音,写汉字。
zhòng nírújiājìsìjiān sèbào yuàn2.(3分)形近字组词。
需祭怨核渴儒察愿咳喝3.(3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名丘,字、时期鲁国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学派的创始人。
他去世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成了《》一书。
(2)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
4.(3分)课外阅读。
孔子春游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
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
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
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同步练习

21 孔子一、组词语。
需()祭()怨()核()渴()儒()察()愿()咳()已()二、给课文中的每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再填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
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这一番话是孔子在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况下说的,我懂得了认识一个人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里写近义词,在“____”上写反义词。
感慨( ) 专心( ) 带领( ) 抱怨( ) 直接 ____ 厌恶 ____ 容易 ____ 干净 ____五、缩写句子。
1.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一次,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来,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孔子》同步练习A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孔子》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9题;共93分)1. (8分)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准则________ 感慨________ 抱怨________核心________ 终身________ 记载________平时________ 编纂________2. (4分)选择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彩虹________ (hónɡɡōnɡ)洒水________ (sǎshǎ)裙子________ (qún jūn)挑水________ (tiāo tiǎo)3. (16分)组词语需________ 祭________ 怨________ 核________ 渴________ 已________儒________ 察________ 愿________ 咳________ 喝________ 己________处chù________chǔ________恶wù________è________4. (3分)根据词语的正确意思填空。
自然:A.理所当然B.自然界C.不呆板①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________②经过努力获得了好成绩,心里自然很高兴。
________③他虽然是初次上台演出,但演得很自然。
________5. (3分)根据意思写成词语①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________②编连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多次,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________③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
________6. (5分)我会给课文的四个小故事各加个言简意明的小标题。
7.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
②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8. (3分)写出反义词常常—________ 陌生—________ 减少—________9. (4分)形近字组词尘________ 内________尖________ 纳________10.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①艰涩②隐晦11. (5分)抄写词语儒家祭祀隐晦12.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他的弟子记录他平时的言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
班级姓名
一、组词语。
需()祭()怨()核()
儒()察()愿()咳()
渴()已()
二、给课文中的每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再填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
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
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这一番话是孔子在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况下说的,我懂得了认识一个人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拓展阅读。
读一读,想一想,还可以和同学、家长一起议一议。
孔子名言佳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高兴。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劝说。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上面所选的六则,主要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孔子认为,适时地温习学过的知识是求学的方法,与志同道合的友人见面是极大的快乐和人生的乐趣。
孔子还认为,应该热爱学习,不要轻易地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不要觉得有不懂的东西去问别人是一种羞耻,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要有选择地吸收。
关于学习方法,孔子认为,要不断地温习学习的内容,以便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要善于思考,将学与思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