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Q d= 19 – 2 • P。 (3)比较(1)和(2)中的需求函数的变化,说明需求曲 线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表示需求增加。
五、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市场
图2-4 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函数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供给数量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表示为: QS = f ( P , C , Pr , Pe , … ) 其中: QS 为供给量 ; P 称为价格因素 ; 其他则称为非价格因素。
供给曲线
为简化分析,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只有价格在变, 供 给函数就变成了P 和 QS 的关系,称为 供给曲线( supply curve ):
需求曲线
为简化分析,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只有价格在变, 需求函数就变成了P 和 Qd 的关系,称为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Qd = f ( P )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表2-1 某品牌电脑笔记本需求表
价格-数量 A
B
C
E
F
G
H
组合
价格/千元 2
4
6
8
10
12
14
需求量/台 60
50
如果价格高于均
P
衡价格:
1) 价格高于市场出 P1
清价格
2) 供大于求(Qs >
P2
Qd)
3) 生产者降价,价格
下降,趋向于出清
价格
过剩
S
D
Q1 Q3 Q2
Q
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及有关概念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及有关概念
(4)生产磁带所用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
(5)新产品进入市场,磁带过时了。
(6)消费者收入增加,企业在生产磁带时使用了 节约成本的技术。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供给曲线
P S
0
Q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供给量与价 格同方向变动。
3、供给定律(Law of Supply) – 若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产品价格越高, 供给量越大。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市场均衡 —— 指在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市场中商品需
求量正好和相同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 1、均衡价格 2、 均衡数量
P
d1
p0 d0
d2
q2
q0
q1 Q
2.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
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 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三、均衡点的移动
P
S
P
S
E
S’
E
S’
E’
D
D’
Q
E’
D
D’
Q
• 思考:
1、列出三种可能引起方便面需求增加的因素,这 些因素对方便面的价格和交易量会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在个人电脑需求增加时,其价格却一直 在下降?
3、在下列情况下,磁带的价格与交易量会发生什 么变化?
(1)CD唱片价格上升 (2)录音机价格上升
(3)音乐会的供给增加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1、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 根据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中对某 种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列成的表。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基础配套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基础配套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判断1. 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1. 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 出现于1936年B 涉及垄断问题C 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 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三、简答题1.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 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一、解释概念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二、判断1. 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 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 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 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 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 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 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 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 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 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14. 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15. 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 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 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定及弹性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定及弹性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 求、供给、价格决定及弹 性理论
探索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需求和供给。了解需求下降和供给增加对价格的 影响,以及市场均衡点和弹性的应用意义。
需求与供给的基础概念
在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研究市场运作的基本概念。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 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则是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
税收分担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也影响着税 收的分担方式和社会公平性。
奢侈品与必需品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有助于理解 不同类型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价 和销售策略。
市场的均衡价格及数量
均衡价格
市场的均衡价格是指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的价格。它反映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与生产 者愿意出售的数量之间的平衡。
均衡数量
市场的均衡数量是指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实际交易的数量。它反映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产 品或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共同认可。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概念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概念描述了价格变化对需求和供给的敏感程度。如果需求 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则称其具有高弹性,反之则为低弹性。
需求定律:价格上涨导致需求 下降
需求定律指出,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量会下降。这是因为价格上涨减少了产品的吸引力,使得消费者更加谨慎地 考虑购买。
供给定律:价格上涨导致供给增加
与需求定律相反,供给定律指出,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时,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价格上涨能够提供更高的利润回报,激励生产者增加供给。
价格弹性的测算方法
1
弧度法
2
通过计算价格弹性的平均斜率,来确
定需求或供给曲线的弹性。
3
百分比变化法
通过计算需求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 百分比响应,来确定价格弹性。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基本概念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基本概念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
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 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生产成本;(3)技 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对未来的 预期 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 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 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2、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 均衡数量的影响
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 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 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 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 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

微观部分
第一章引论
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效用论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生产论知识结构图:
第五章成本论知识结构图: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知识结构图: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知识结构图

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知识结构图: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知识结构图: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知识结构图: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略)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略)。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笔记(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笔记(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以下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或者“经济人”假设“理性人”或者“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经济人”假设一个重要的表现在于: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说,消费者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总之,无论是效用最大化还是利润最大化都是建立在“理性人”或者“经济人”假设这个基础之上的。

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如图2-1所示。

图2-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就微观经济学而言,整个内容就是论证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这也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直接目的。

由于一般均衡需要各个局部市场的均衡,因此微观经济学花大力气论证了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O
Q2 Q0 Q1
Q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D S2 S0 S1
P
S↑ 右移→ P(均衡)↓
S↓ 左移→ P(均衡)↑
E2
P2 E0
P0
P1
E1
结论是: ①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反方向变动。
②供给变动引起均衡数量
O
Q2 Q0 Q1 Q 同方向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前苏联政府向观光客骄傲地宣称:为了使欣赏歌 剧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我们最好座位的票价只要4 美元。纽约百老汇类似的演出,票价高达60美元。我 们的低票价政策使得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看得起歌剧!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事实。但从经济学的观 点来看,我们要问:当票价定得这么低时,是不是每 一个要看歌剧的前苏联人民,都能买得到票呢?前苏 联政府的这种补贴是否符合资源的有效利用呢?
P(价格高)↑ → D(需求量少)↓ ②其他商品的价格
互补关系:汽车 P ↑→汽油 D↓ 两种互补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关系:羊肉 P ↑→牛肉D ↑ 两种替代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同方向变动。
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
④消费者嗜好。 偏好程度↑→该商品D↑
③ P0时: DE=SE→达到均衡
用经济模型来表示均衡条件 D = f(P) S = f(P) D=S
Q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2 D D1
S
D↑(右移)→ P(均衡)↑ D↓ (左移) → P(均衡)↓
P1
E1
P0
P2
E0
E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影响需求曲线的一种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会发生变化。以 比萨饼为例。如果收入增加,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比 萨饼数量也会增加。也就是说,较高的收入增加了需求,使比萨饼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就是比萨饼需求的移动。
与之不同的是需求量的变化,当消费者面临的比萨饼价格下降 时,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趋于购买更多的比萨饼。 但是,购买量的增加并不是来自于需求的增加,而是来源于价格的 下降。这一变化代表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而不是需求曲线的移 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意味着价格变动时其他条件不变。
•“能够——支付能力” able
需求: 是购买欲望 和支付能力 的统一
两个条 件缺一 都不构 成需求
2.需求表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表1-1 果汁的市场需求表
单位价格(元/瓶) 市场需求(瓶)
10
1
8
3
6
5
4
7
2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11
这个表明某种商品(上例中的果汁)的价格与 需求量之间关系 的表就是需求表。 需求表实际上是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④ 消费者嗜好。 偏好程度↑→该商品D↑
⑤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⑥ 政府的消费政策 。
实行消费信贷制度→鼓励消费 ⑦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
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上升,商品价格上 升则会增加现在的需求, 反之,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下降, 商品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减少现在的需求。
2.需求函数
如果把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 作为因变量, 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 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需求 函数。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供给 Supply
•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 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愿意--- 供给欲望” “能够--- 供给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
•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2.供给表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
④生产技术的变动
⑤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要素P↓→产品C ↓ →P(产品价格)不变
P
D
P1
a
P2
b
P2↑→P1
Q2↓→Q1
在需求曲线上 b 点 → a点
O
Q
Q1 Q2
需求的变动
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 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P
D1 D0 D2
P0
O
Q1 Q0 Q2
Q
切勿混淆沿着曲线的变动和曲线的移动
必须注意,不要把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移)与需求量 的变化(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相混淆。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均衡价格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蛛网理论
微观经济学要说明的是价格如何配置资 源、调节经济,因而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 中心。市场上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 定的,所以,供给、需求与价格的决定理论就 成为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
本章首先分析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原理,在此 基础上描述竞争市场条件下均衡价格的决定, 并给出一些运用供给和需求的原理进行分析的 实例。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 Demand
•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 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愿意——购买欲望” (willing) (needs) (wants)(desires)
表1-2 果汁的市场供给表
单位价格(元/瓶) 市场供给(瓶)
10
19
8
15
6
11
4
7
2
3
0
0
这个表明某种商品(上例中的果汁)的价格与 供给量之间关系 的表就是供给表。
供给表实际上是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述供给这个概 念
3.供给曲线 根据供给表我们可以作出供给曲线
表1-2 果汁的市场供给表
单位价格(元/瓶) 市场供给(瓶)
P(价格) ↑ → D(需求量) ↓ 2 .需求定理的例外 : ①炫耀性商品: P↓→ D(需求)↓ ②吉芬商品: P↑→ D(需求)↑ ③投机性强的市场上
P ↑→ 抢购 , P↓→抛出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 :
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 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 动表现 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10
19
8
15
6
11
4
7
2
3
0
0
P
12
A
10
8
S
6
B
4
2
O 3 6 7 9 12 15 18 19 21 Q
图1-3 果汁的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是表示某种 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1.影响供给的因素 ①厂商的目标 ②商品本身的价格
P(价格)↑→ S(供给量)↑ ③其他商品的价格 互补关系:汽车 P ↑→汽油 D↓→汽油P ↓ →S ↓ 两种互补商品 之间价格与供给 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关系:羊肉 P ↑→牛肉D ↑ →牛肉P ↑ →S ↑ 两种替代商品 之间价格与供给 成同方向变动。 没有关系的两种商品:一种P ↑ →影响另一种S
D = f (a,b,c,d, …n) 如果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 = f (P) D -需求量,P -价格 D与P 是线性关系 D=a-bP (a,b, >0) D与P是非线性关系 D=aP-α(a,b,α>0)
三、需求定理
1.什么是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 价格 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1、 影响需求的因素 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P(价格高)↑ → D(需求量少)↓ ②其他商品的价格
互补关系:汽车 P ↑→汽油 D↓ 两种互补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关系:羊肉 P ↑→牛肉D ↑ 两种替代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同方向变动。
③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
3.需求曲线 根据需求表我们可以作出需求曲线
表1-1 果汁的市场需求表
单位价格(元/瓶) 市场需求(瓶)
10
1
8
3
6
5
4
7
2
9
0
11
P
12
10
8
A
6
4
B
D
2
O 3 6 7 9 12 15 Q
图1-1 果汁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 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