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高考题.
湖南历年高考旅游地理试题汇编.docx

湖南历年高考地理部分旅游地理试题汇编答: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屮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 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 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交通 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42. (10分)旅游地理(2011年)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至杭州约130 km至宁波约110 km120°、至温州约150 km图10答: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3分)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3分)旅游资源类 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4分)六渭山国际♦双龙洞/j炀*南山湖15 km长乐村民居横店彩视城寧九峰山-大佛寺®地级行政中心 G 县级行政中心 十机场纟风景名胜区 4自然保护区♦森林、地质公园•其他景点—铁路 —-高逢公路41. (10分)旅游地理(2010分析图7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42. (10分)旅游地理(2012年)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口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來,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时令河<£• 世界女归!广(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4分)答:壁画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此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降水少, 此处又有风沙的掩埋更有利壁画的保存。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6分)答:限制游客的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42. (10分)旅游地理(2013年)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 口,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甜、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備及其海域。
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某旅游团从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进入西藏,沿途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感受到了独特的藏族文化。
该旅游团沿途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 森林、草原、荒漠B. 荒漠、草原、森林C. 草原、荒漠、森林D. 森林、荒漠、草原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川藏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的理解。
选项A,川藏公路沿线,从成都出发,首先会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降水较多,适合森林的生长,因此首先看到的是森林景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降水减少,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草原;当到达高原地区时,气候更加干旱,植被稀疏,逐渐变为荒漠景观。
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荒漠再经过草原,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故B错误。
选项C,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草原再经过荒漠,而是先森林后草原再荒漠,故C错误。
选项D,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森林再经过荒漠,荒漠景观应出现在草原景观之后,故D错误。
2、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
地震发生时,成都市民感到房屋摇晃,但持续时间很短。
关于这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都市民感到的摇晃是由纵波造成的B. 芦山县地震释放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核裂变C. 芦山县地震发生时,P波和S波传播方向相反D. 芦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震波的特点、地震能量的来源以及地震的震源位置。
选项A,成都市民感到的摇晃主要是由横波(S波)造成的,因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但振幅较大,能引起地面的上下和左右晃动,故A错误。
选项B,芦山县地震释放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而非核裂变,故B错误。
选项C,在地震发生时,无论是P波(纵波)还是S波(横波),它们的传播方向都是相同的,都是从震源向四周传播,故C错误。
选项D,芦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因为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因此地震的震源大多位于地壳中,故D正确。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2

2009年高考题1.(09年江苏地理第30题)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
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
图18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其重要价值是、。
(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
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地貌。
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表现是、、。
(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
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答案 (1)武夷山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2)喀斯特(岩溶)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 (3)保护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2.(09年山东文综第30题)图12为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列问题。
(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答案 (1)亚热带山地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位于阿里山和日月潭两大著名景区之间,客源较稳定;交通方便,通达性好。
(2)茶、果蔬等采摘;插花;垂钓;酿酒;动物饲喂等。
3.(09年广东地理第36 题)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见下表资料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修建了号称“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等人工设施,旅游接待区遍布宾馆酒店,对景区的美学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当地政府启动拆迁工程,拟恢复核心景区原始风貌并控制游客数量。
(1)游客的旅游花费用于食、宿、行、娱、、等方面。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3

第二部分两年模拟题汇编2010年联考题6月最新更新(天津五中2010届高三二模)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是我国已经列为世界遗产的地点,读图回答1.如果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A.平遥古城皖南村落开平碉楼避暑山庄B.避暑山庄平遥古城开平碉楼皖南村落C.开平碉楼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皖南村落D.开平碉楼皖南村落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答案 D2.(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10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
答案(1)冬季接待游客较多(2分)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而海南温度适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2分)(2)旅游资源丰富,尤其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处在海南岛最南端,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
(答出3点即可得6分)3.(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人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畲族的传统文化和多彩的服饰、饮食、婚嫁、宗教等习俗风情。
清纯山水、风雅古朴的丽水,集“奇、峻、清、幽”于一地,汇“峰、林、洞、瀑”于一域。
丽水森林覆盖率79.1%,被誉为“浙南林海”。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旅游发展 专题练习题

旅游发展专题练习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在数千年的茶叶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
茶区的自然资源为茶文化研学旅行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如大红袍的产地武夷山、西湖龙井的产地西湖群山和黄山毛峰的产地黄山等都是我国重要的风景名胜区。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茶叶历史发展过程中,茶叶与民俗、宗教、历史等相互交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下图示意研学茶区景观。
设计两项茶文化研学旅行的项目,说明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对茶区当地经济和研学体验者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已经正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据预测,到2020年60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别为16.23%和11.30%。
在未来30年间,老年旅游者将保持每年7.3%的增长。
然而,全国近28 000家旅行社中专门从事老年旅游服务的仅有数百家。
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时间、内容设计未能符合老年旅游者的特点和喜好。
请根据老年旅游者的特点和喜好,设计适合的特色旅游产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海螺沟景区(下图)位于川西,融冰川、温泉、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于一体。
开发初期,海螺沟景区在登山线路途中设有一号、二号、三号营地。
一号营地已改造为景区大门游客中心。
二号营地温泉资源丰富,建有温泉酒店,2013年因泥石流冲毁,2016年重新开放,但不再保留住宿功能。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6

题组一(福建省漳州一中2010届高三文综部分练习)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
下为考察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 (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 .山地针叶林带C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D .山地冰雪带2.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 .a —c :喀斯特地貌之旅B .c —d :江南奇山异水之旅C .d —f :南北景观之旅D .g —f :农牧文化之旅3.旅行考察队员们队沿线四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A .甲地——立足气候优势,发展彩色农业B .乙地——利用土地优势,发展粮食生产C .丙地——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农业D .丁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答案 1.C 2.D 3.A(安徽省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检测卷)歌曲《我想去桂林》中唱到:“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据此回答4~6题:4.一般来说,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①地位 ②交通 ③时间 ④金钱 ⑤ 食宿A .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④5.去桂林旅游的基本条件是A .交通B .食宿C .游览D .娱乐6.退休老爷爷旅游为了满足的需求是A .补偿性B .娱乐性C .发展性D .游览性答案 4. C 5. B 6. B(广东省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科图1教文组织宣布,我国的广东丹霞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黄山、庐山、嵩山、张家界、五大连池等八处为“世界地质公园”。
回答7-8题。
7.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五大连池B.石林C.嵩山D.庐山8.其中离我国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较近且接待能力较强的是()A.五大连池 B.黄山C.石林D.庐山答案 7.B 8.D9、(广东省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分析桂林1987年和1999年国内游客主要客源地,回答问题。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

题组二(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图9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猴子观云海”景观照片,回答1—3题。
1.游客所选择的拍摄时机和位置可能是()A.连日阴雨、近观B.日落黄昏、身临其境C.雨过天晴、特定角度D.雪后初霁、远眺2.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A.花岗岩地貌景观B.黄土地貌景观C.火山地貌景观D.喀斯特地貌景观3.该景观在美学特征上最为突出的表现是()A.幽B.秀C.险D.奇答案 1.C 2.A 3.D(天津市梅厂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中国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下图是无锡畅园的一景。
据图完成4~5题。
4.该处的主要构景手法是A.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B.以门框为取景的画框,把塔和山限制在框中所看到的范围内,是框景手法C.用隔景法将园景与塔围城不同的景区D.借园外的山河塔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这属于主配手法5.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这体现了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B.取自然景观的形象美与色彩美C.当地的民族风情D.与北方风光、气候协调答案 4.B 5.A6.(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读图14和资料回答问题。
海南省利用优越的旅游资源,向游客推出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如热带海滨度假游、黎苗族风情观光游、南中国海潜水游、生态田园乡村游、热带动植物观赏游、万泉河漂流、碧海深情海洋世界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海南岛旅游观光,促进了海南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写出海南省依托水文景观开发的旅游产品。
(2)若利用暑期到海南岛进行以科学考察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从海口市出发,利用图14设计一条旅游路线,要求包括至少四项不同内容的活动。
(3)评价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热带海洋景观万泉河景观(2)设计要求包含旅游景点和路线。
符合题目要求、设计合理、线路设计不走重复路线、选择的内容为不同类型科考内容。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旅游规划、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规划、旅游与区域发展1.“千里石塘,万里黄沙”是我国古代对南海诸岛的形象描述.三沙市将建设成为中国的“马尔代夫”旅游胜地.如图为三沙市位置示意图.(1)请结合三沙市的地理环境特征设计一条旅游广告词.(2)列举三沙市可开发的旅游项目,并说明理由.【答案】(1)广告词:千岛寻遍,不如南沙群岛一见;万水千山,难忘天际海角之南;去中国的最南端,看最美的珊瑚礁等.只要符合南沙的风景即可.(2)阳光浴、沙滩浴、冲浪、潜水、观看海底生物、欣赏珊瑚礁等;地处低纬,海疆广袤,岛礁众多,生物资源丰富。
【解析】(1)三沙市地处热带海疆,有“马尔代夫”一样美丽热带海疆风光,岛礁多为珊瑚礁.(2)从图文可推知,三沙市低纬度的热带地区,众多的珊瑚岛礁散布在广袤的南海之中,旅游资源特别丰富.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材料一:稻城,古名“稻坝”,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属康巴藏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原本只是一座位于四川西南的边远小城,却因被认为是“最终的香巴拉”而成为国内背包客心目中的圣地。
这里有超越你想象的宽阔的地域、绵延的山脉、丰腴的草场、澄澈的溪流、圣洁的雪山和热忱质朴的康巴人。
右图为稻城自驾游景点分布图。
材料二:稻城主要景点布局图(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游的优势条件。
(2)说明自驾游过程中应留意的旅游平安问题。
【答案】(1)距主要客源地(昆明、成都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较高,私家车拥有量较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2)留意防范雪崩,山区留意倒塌、滑坡等自然灾难;留意爱护当地生态环境;留意了解并敬重当地风土人情,避开发生冲突;留意交通平安等。
【解析】(1)本小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可以从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地区接待实力以及旅游资源类型、地域组合状况等方面说明其优势。
(2)本小题考查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须要留意的问题,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可以从防范自然灾难、爱护生态环境、敬重风土人情、留意交通平安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