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介绍共211页文档
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

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是指对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所做出的国际性标准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保鲜等特性而向食品中添加的物质,包括色素、甜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科学研究的。
在制定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其在食品中的使用安全性。
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将成为制定标准的重要依据,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
其次,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文化习惯。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国际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便使标准更具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食品工业不断推出新的食品添加剂,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国际标准,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在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的保护。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定需要严格遵循科学原则,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可控。
总的来说,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到科学研究、法律法规、产业发展和消费者健康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科学、合理、统一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规及标准

九、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简介
• 6、出口报检 、 • 报检材料:合同、发票、装箱单、出厂 合格证明、出口食品加工原料供货证明 文件等。 • 出口食品符合出口要求的,由检验检疫 机构按照规定出具通关证明。 • 出口食品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依法可 以进行技术处理的,技术处理合格后方 准出口;依法不能进行技术处理或者经 技术处理后仍不合格的,不准出口。
22
带入原则
• 1、由复合食品的配料所带入的食品添加剂; • 2、由食品添加剂、食品酶制剂和食品用香料 带入食品; • 3、专用于生产复合食品的食品,如果该复合 食品允许使用某一种食品添加剂; • 4、婴幼儿食品不适用; • 5、不得具有技术功能。
23
• 甜味剂的许可原则: • 非致龋齿的食品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中用于替 代糖;替代糖以提高保质期;生产特殊营养 用途食品 • 甜味剂的使用原则: • 1、以94/35/EC的附录为基本条件 • 2、婴幼儿食品禁用甜味剂 • 3、有限的带入原则
24
甜味剂的许可和使用规则
• • • • • • •
甜味剂的带入原则仅在以下情况中允许: 1、无糖复合食品; 2、降热量复合食品; 3、低卡路里复合特殊膳食; 4、非致龋齿的复合食品; 5、延长保质期的复合食品; 6、上述复合食品的配料允许使用甜味剂。
甜味剂的带入原则
25
甜味剂的使用规则
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 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 餐后甜点和类似产品 麦芽糖醇;乳糖醇;木糖醇; 麦芽糖醇;乳糖醇;木糖醇;赤藓糖 糖果点心类 醇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天门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天门 ); 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 );糖 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糖 精及其钠、 钙盐; 精及其钠、钾、钙盐;新橘皮苷二氢 查尔酮;阿斯巴甜- 查尔酮;阿斯巴甜-安赛蜜盐 无酒精饮料 餐后甜点和类似产品 糖果点心类 以糖浆或可咀嚼形态提供的食品补充 品 无酒精饮料 餐后甜点和类似产品 糖果点心类 糖果点心类 以糖浆或可咀嚼形态提供的食品补充 品
中国、欧盟及美国食品法规

中国食品法规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6740-1997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卫生部令第73号,2010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127号, 2010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GB 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
GB 14880-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 准
第四十一条 受他人委托加工食品添加剂的,受委托生产者应当具有委托生产范围内的食品添 加剂生产许可证。
委托加工的食品添加剂,除应当按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的要求进行食品 添加剂标识标注外,还应标明受委托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四十三条 生产者应当建立生产管理情况自查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食品添加剂质量安全控制等生 产管理情况进行自查。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申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生产、经营、使用或者进口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 当提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许可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二)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 (三)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 者相关情况说明; (四)安全性评估材料,包括生产原料或者来源、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生产工艺、毒理 学安全性评价资料或者检验报告、质量规格检验报告; (五)标签、说明书和食品添加剂产品样品; (六)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允许生产和使用等有助于安全性评估的资料。 申请食品添加剂品种扩大使用范围或者用量的,可以免于提交前款第四项材料,但是技术 评审中要求补充提供的除外。
2. 在受理后的3个月内,受理的成员国起草首次评估报告, 并且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另外评估。而且立刻转发给欧盟委 员会,委员会再转发给其它成员国。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规及标准

原框架
21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则
• 1、允许使用的品种及条件由特定指令作 出详细规定
• 2、允许食品添加剂的带入原则 • 3、允许用于食品用香料,但不得在食品
中具有技术功能作用。 • 4、食品添加剂的最大限量根据是食品销
售时状态确定。对于干燥、粉末、浓缩 的食品,最大限量根据按照使用说明进 行复原后的食品进行计算。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规及标 准
培训转训教材
转训时间:7月29日;参加人员:技术中心、质量中心
徐华孝
1
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 肯定列表原则(大多肯定列表,有些是否定列表)。 • 带入原则(日本的TBHQ和香港的甜蜜素该条不适用) • 比例原则 ( ) 同功能比例添加小于1 • 出口从严原则
2
第一部分
食品出口情况介绍
19
一、新规主要内容
• 1、食品添加剂种类扩大到26类 • 2、重新审议所有食品添加剂 • 3、甜味剂只能用于下列目的:在降热量食品、
非致龋齿的食品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中用于替代糖; 替代糖以提高保质期;生产特殊营养用途食品 • 4、着色剂只能用于下列目的:对于由于加工、 储存、包装和经销中颜色受到影响的食品,用于 恢复这些食品的原有外观;使食品在视觉上更具 吸引力;对无色食品着色。 • 5、婴幼儿食品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 • 6、建立食品添加剂用食品添加剂清单
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通报原料情况。 • 种植、养殖场应当建立原料的生产记录
制度,记录保存不得少于2年。 • 每一批原料出具出口食品加工原料供货
证明文件。
16
九、进出口食品全管理办法 简介
• 6、出口报检
• 报检材料:合同、发票、装箱单、出厂 合格证明、出口食品加工原料供货证明 文件等。
食品添加剂国际标准规范

食品添加剂国际标准规范随着全球食品贸易的增加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食品添加剂的控制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全球食品标准的一致性,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规范。
本文将介绍食品添加剂国际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1. 概述食品添加剂国际标准规范旨在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条件、标签要求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并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该标准规范涵盖了各类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色素、增味剂等。
2.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命名规范食品添加剂按照其功能和作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防腐剂、增稠剂、抗氧化剂等。
每个类别下的食品添加剂都应有相应的命名规范,以便于识别和使用。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添加剂所需满足的要求,包括使用量、添加时机、反应条件等。
国际标准规范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安全和效果。
4. 食品添加剂标签要求食品添加剂标签要求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在产品标签上应包含的信息。
标签要求包括添加剂的名称、数量、功能等内容,以便消费者了解到食品中是否有添加剂以及添加剂的用途。
5.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原则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原则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合理选择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国际标准规范提出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如最大使用量限制、卫生要求等。
6. 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和监测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国际标准规范要求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
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
食品添加剂的监测是指对市场上的食品样品进行检测,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标准规范。
7. 食品添加剂的国际贸易国际标准规范对食品添加剂的国际贸易进行规范,包括质量检验和认证、进出口要求等。
通过统一的国际标准,可减少贸易争端和技术壁垒,促进食品添加剂的全球贸易。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和保持或增加食品质量而向食品中添加的具有一定技术效果的各种物质。
在食品生产中,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然而,不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首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各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明确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在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使用,严禁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
其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食品生产的实际需要。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当是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而进行的。
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根据食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需要,合理选用适量的食品添加剂,严禁滥用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健康观念。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健康观念,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并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用量,让消费者有权利知道自己所购买的食品中是否含有食品添加剂。
最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食品行业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各国之间的食品贸易也日益频繁。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参考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尽量避免使用在其他国家被禁止或限制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以确保产品的国际市场通行无阻。
总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保障。
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合格的食品产品,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健康。
进出口各国添加剂使用标准

标准备注 执行时间 山梨酸盐:山梨酸、山梨酸钠、山梨酸钾、山梨酸钙|以山梨酸计。 2011 2010-10-1 该物质在符合GMP时属于一般公认安全的。 1977.3.15 以山梨酸计 2011-12-27 人工合成添加剂 以山梨酸计
2011 2012-9-3 2010-10-21 苯甲酸、苯甲酸纳、苯甲酸钾、苯甲酸钙|以苯甲酸计。 2011 以苯甲酸计算 2010-10-1 对于不同条件下使用是否公认为安全的,FDA没有确认 1984.2.14
E 100 姜黄素 E 102 柠檬黄 E 104 喹啉黄 E 110 日落黄FCF 柑桔黄 S E 120 胭脂虫红, 胭脂红酸, 胭脂虫红 1994-6-30
以姜黄素计
2011-6-20
,根据章节B.06.002. 2010-10-1 不能用于联邦食品、药品和化装品法规中401规定的已认定标准的食品(除非所加入的着色剂是这类标准 1986.7.7 不得用于腌制鱼,新鲜鱼/贝(包括新鲜鲸鱼肉),KASUTERA(重磅蛋糕,一种含有较大比例鸡蛋、面粉、黄油 2011-12-27 E 100 姜黄素 E 102 柠檬黄 E 104 喹啉黄 E 110 日落黄FCF 柑桔黄 S E 120 胭脂虫红, 胭脂红酸, 胭脂虫红 1994-6-30 合成有机颜色 以柠檬黄计 2012-9-3 2011-6-20
谷氨酸钠
中国 特定食品,见备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CAC 不得使用 加拿大 不得使用 美国 一般食品 未规定具体限量 日本 所有食品 未规定 肌苷酸二钠 欧盟 调味料和调味品 quantum satis 韩国 不得使用 新加坡 未规定具体食品 允许使用 中国 特定食品,见备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CAC 不得使用 加拿大 不得使用 美国 一般食品 达到要求的效果即可 日本 所有食品 未规定 鸟苷酸二钠 一般的食品(不包括94/35/EC中2(3)所指食品) 欧盟 500 mg/kg 韩国 不得使用 新加坡 未规定具体食品 允许使用 中国 特定食品,见备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CAC 不得使用 加拿大 腌菜及开胃菜 良好操作规范 美国 未规定具体食品 未规定具体限量 日本 不得使用 姜黄 欧盟 罐装果蔬 200 mg/kg 韩国 不得使用 新加坡 不得使用 中国 腌渍的蔬菜 0.01(g/kg) CAC 不得使用 加拿大 腌菜及开胃菜 300p.p.m独立存在或化合物,根据章节B.06.002. 美国 未规定具体食品 GMP 日本 未规定 未规定 柠檬黄 调味料、佐料(例如:咖哩粉、腌料)、泡菜、酱菜、辣腌菜 欧盟 500 mg/kg 韩国 不得使用 新加坡 未规定具体食品 允许使用 中国 腌渍的蔬菜 0.1(g/kg) CAC 不得使用 加拿大 不得使用 美国 不得使用 日本 不得使用 辣椒红 附件Ⅴpart2部分所列食品和除了附录Ⅱ和Ⅲ 以外的其他食品 欧盟 quantum satis. 韩国 不得使用 新加坡 不得使用 中国 腌渍的蔬菜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标准对比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标准对比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食品的色、香、味和保存时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一直备受争议,各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范围和标准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标准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食品添加剂管理政策。
一、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限制和允许范围主要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和发布。
这些组织对食品添加剂的毒性、用途、使用范围、最大残留量等进行了规定。
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本国的食品添加剂标准。
二、国内食品添加剂标准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也非常严格。
我国国家标准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残留量等。
此外,地方管理部门还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添加剂的使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三、对比分析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标准均以安全为前提,对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管理。
然而,在具体规定上,国内外标准存在一些差异。
1. 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存在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添加剂的毒性、用途、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存在差异。
2. 使用范围:一些添加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允许使用范围也存在差异。
例如,某些添加剂在某些国家被允许用于某些食品中,但在其他国家则被禁止使用。
3. 最大残留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对食品中添加剂的最大残留量有不同的规定。
一些国家对某些添加剂的最大残留量要求较为严格,而其他国家则相对宽松。
四、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标准虽然存在差异,但总体上都是以安全为前提,对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管理。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添加剂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食品添加剂管理政策,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