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课程总结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7篇

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7篇

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用来改变食品的结构、质地、色泽、香味、口感等特性,以增加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食品添加剂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结合我自己在食品添加剂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和分享一些关于食品添加剂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一、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功能食品添加剂按照其功能主要可以分为增香、增味、增色、增稳定性等几类。

在食品加工生产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增味剂、酸味剂、调味剂、色素等。

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用途,需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做出相应的选择和应用。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需要选择具有安全性认证的食品添加剂,并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以确保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按需添加。

在选用食品添加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食品加工生产需要和产品特性,选择适合的食品添加剂类型和使用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遵守相关法规。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方式是不允许的。

4、定期检测。

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确保其合格性和稳定性,以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三、食品添加剂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在我从事食品添加剂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分享如下:1、严格执行工作流程。

在食品添加剂的选用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加强团队合作。

食品添加剂工作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作顺畅,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定期培训提升。

11食品添加剂总结

11食品添加剂总结

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概述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分类:按功能分为23个类别。

GB2760包括2400个食品添加剂品种,其中加工助剂158种,食品用香料1853种,胶姆糖基础剂物质55种,其他类别的食品添加剂334种。

按来源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天然的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而获得天然物质;合成的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760-2011规定,添加剂分为:酸度调节剂01;抗结剂02;消泡剂03;抗氧剂04;漂白剂05;膨化剂06;胶奶糖基础剂07;着色剂08;护色剂09;乳化剂10;酶制剂11;增味剂12;面粉处理剂13;披膜剂14,;水分保持剂15;营养强化剂16;防腐剂17;稳定和凝固剂18;甜味剂19;增稠剂20;香料21;食品加工助剂22;其他23。

(熟悉各类添加剂定义)食品添加剂的作用:1、有利于食品的保藏和防止食品腐败变质2、改善食品感官性状3、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5、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适应食品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6、满足其他特殊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b)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d)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e) 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a)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b)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c)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d) 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食品添加剂期末总结

食品添加剂期末总结

食品添加剂期末总结一、调味料调味料是提高食品口感、改善食品风味的常见食品添加剂,包括盐、酱油、味精、香料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增加食品的咸、甜、酸、苦等味觉感受,提高食欲。

但是,过量使用调味料可能会导致食品过于咸、甜,影响人体健康。

二、色素色素是用于改变食品颜色的添加剂,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种。

常见的天然色素有胡萝卜素、叶绿素等,而合成色素主要有苏丹红、柠檬黄等。

人们常常通过食品的颜色来判断其新鲜度和品质,因此食品添加剂中的色素在提高食品市场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防腐剂防腐剂是用于抑制食品变质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添加剂,常见的防腐剂有亚硝酸盐、山梨酸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食品腐败变质的可能性。

然而,过量使用或长期摄入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亚硝酸盐与重金属离子结合会生成亚硝酸铅,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四、增稠剂增稠剂是用于增加食品黏稠度、提高质地的添加剂,包括明胶、木薯淀粉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口感,使之更加风味独特。

然而,过量使用增稠剂可能会导致食品过于粘稠,影响口感,且某些增稠剂在人体消化道中无法被降解,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五、增甜剂增甜剂是用于改善食品甜味、降低热量的添加剂,包括糖精、阿斯巴甜等。

这些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广泛应用,可以使食品具备更好的味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糖的摄入量。

然而,长期过量使用增甜剂可能会导致人体对甜味的依赖性增加,副作用尚不明确。

食品添加剂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加强监管是必要的。

目前,各国制定了严格的食品添加剂标准,规定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类型、用量和应用范围。

同时,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保证食品安全,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此外,消费者也应该提高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选择合格的食品,减少不必要的食品添加剂摄入。

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加工和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范文

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范文

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范文食品添加剂是一种能够改变食品质地、外观、口感、保藏时间和抗菌等性能,从而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的物质。

然而,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因此对食品添加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为主题,综述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功能和作用、管理措施等方面,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食品的质量和保存期限,而人为地向食品中添加的各种物质。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的分类标准,食品添加剂可分为以下几类:1. 防腐剂:用于延缓食品腐败和变质,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常见的防腐剂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类化合物等。

2. 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和质量下降,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异抗坏血酸钠等。

3. 增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粘度和黏度,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常见的增稠剂有明胶、黄原胶、糊精等。

4. 色素: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增强食品的诱惑力和视觉效果。

常见的色素有染料、着色素等。

5. 香料:用于增加食品的香气和味道,提高食品的风味和口感。

常见的香料有天然香料、合成香料等。

二、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和作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能够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1. 保鲜功能: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抗氧化的作用,延缓食品腐败和变质的速度,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藏时间。

2. 改善食品质地: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粘度和黏度,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使食品更加可口和吸引人。

3. 改变食品颜色: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变食品的颜色,增加食品的诱惑力和视觉效果,提高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增加食品香气和味道: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香气和味道,提高食品的风味和口感,使人们更加喜欢食用。

三、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措施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标准。

食品工艺学-添加剂总结

食品工艺学-添加剂总结

名词解释:1.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 配料:是指生产和使用中不列入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其相对用量较大,常用百分数表示的构成食品的添加物。

3. 发色剂:在动物类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与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发生作用,而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这种物质称之为发色剂或呈色剂。

4.食品增稠剂通常指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黏稠、滑腻溶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

5. HLB:表示乳化剂对于油和水的相对亲和程度,在食品行业中HLB值一般取1-20,“1”表示亲油性最大“20”表示亲水性最大。

W/O:3~6 O/W:8~186.单离香料:也称为天然等同香味物质,用合成的方法得到的或从天然芳香原料经化学过程分离得到的物质。

7. ADI:每日允许摄入量,指人类每天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生而对健康无任何毒害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每千克体质量摄入的质量(mg/kg)表示。

8.漂白剂:食品在加工或制造过程中往往保留着原料中所含的令人不喜欢的着色物质,导致食品色泽不正,使人产生不洁或令人不快的感觉.为清除杂色,需要进行漂白,漂白所用的物质称为漂白剂.9.疏松剂:指使食品加工中形成膨松多孔的结构而制成的酥脆的产品的食品添加剂。

分为碱性膨松剂、酸性膨松剂、复合膨松剂和生物膨松剂。

10. 食品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11. 食品抗氧化剂: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储藏期的食品添加剂。

12. 食品着色剂: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包括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13. 乳化剂: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14. 防腐剂: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增殖作用的物质。

添加剂课程实训报告

添加剂课程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本次添加剂课程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我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2)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性质及使用范围(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及法规标准(4)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 实践操作(1)食品添加剂的称量与溶解(2)食品添加剂的添加与混合(3)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实例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我认真阅读了教材,参加了课堂讨论,积极向老师请教问题。

通过学习,我对食品添加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了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使用方法和安全性。

2. 实践操作阶段在实践操作阶段,我跟随指导老师学习了食品添加剂的称量、溶解、添加和混合等操作。

具体如下:(1)称量与溶解:学习了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掌握了食品添加剂的准确称量技巧。

同时,了解了不同食品添加剂的溶解方法,如溶解、乳化、分散等。

(2)添加与混合:学习了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顺序和比例,掌握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添加方法。

同时,学会了使用搅拌器等工具进行混合操作。

(3)应用实例: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实例,如面包制作、饮料调配等。

四、实训收获1. 提高了理论水平:通过本次实训,我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性质、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增强了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我学会了食品添加剂的称量、溶解、添加和混合等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了解了食品安全法规:通过学习,我了解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及法规标准,提高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合理用药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教学总结和反思

合理用药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教学总结和反思

合理用药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教学总结和反思一、引言•简要介绍合理用药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合理用药2.1 什么是合理用药•解释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内涵。

2.2 合理用药的原则•列举并解释合理用药的原则,如明确适应症、选择正确的药物、控制剂量等。

2.3 合理用药的步骤1.患者信息收集–解释获取患者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

2.疾病诊断–强调确诊疾病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3.药物选择–针对不同疾病介绍合适的药物选择方法,如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等进行选择。

4.合理用药指导–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5.随访和评估–解释随访和评估的目的,并介绍如何进行。

2.4 常见的用药错误•列举一些常见的用药错误,如滥用抗生素、错误的用药时间等,并提供相应的改正方法。

三、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3.1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解释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种类,并简要介绍其作用。

3.2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列举并解释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如合法使用、使用适量等。

3.3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功能1.防腐剂–解释防腐剂的作用和常见的防腐剂。

2.色素–介绍食品中常见的色素种类和使用目的。

3.抗氧化剂–解释抗氧化剂的作用和常见的抗氧化剂。

4.甜味剂–介绍甜味剂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3.4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方法1.注意食品标签–强调查看食品标签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辨别食品添加剂。

2.合理选择食品–提供选择安全食品的建议,如选择无添加剂的食品。

3.控制摄入量–强调适量摄入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控制摄入量。

4.健康饮食习惯–推荐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并介绍有助于减少食品添加剂摄入的饮食建议。

3.5 食品添加剂相关的安全问题•介绍一些食品添加剂相关的安全问题,如过量摄入的风险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四、结论•简要总结合理用药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并强调公众应加强相应的知识和意识。

五、参考文献•列举所参考的相关文献。

食品添加剂课程总结

食品添加剂课程总结

食品添加剂课程总结时间飞逝,转眼间食品添加剂的短暂课程结束了,各种的实验及有趣的焙烤车间的点滴学习还时不时的呈现在我的脑海,从此次的食品添加剂的学习中我得到很多的东西,也了解了很多的东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及时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品提出了越来越高和越来越新的要求。

一方面要求食品营养丰富,色、香、味、形俱佳;另一方面还要求实用方面,清洁卫生,无毒无害,确保安全,此外,还要求适应快生活节奏和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1.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5.有利食品加工操作,适应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 满足其他特殊需要食品乳化剂:是能改善乳化体中各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的物质,是一类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的应用:1.面包、蛋糕类:防止面粉中直链淀粉的疏水作用,从而防止老化;降低面团粘度,便于操作;促使面筋组织的形成;提高发泡性,并使气孔分散、致密。

2. 饼干类:使起酥油乳化、分散,改善组织口感;便于配料搅拌。

3. 面条类:减少成品水煮时淀粉的溶出,降低损失;增强弹性、吸水性和耐断性4. 鱼肉糜和香肠等:提高组织均质性;有利于表面被膜的形成,以提高商品性。

5. 糖果类:使所加油脂乳化、分散,提高口感的细腻性;可使表面起霜,防止与包装纸的粘连。

6. 豆腐:提高豆浆的亲水性,使与豆渣充分分离,提高出浆率,提高固化成型后的保形能力。

食品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指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课程总结
一、概述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并不陌生,因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如方便面中添加乳化剂提高面团的吸水性;火腿中的增稠剂和鲜味剂可以使火腿变得更加香嫩;月饼的防腐剂可以保鲜……而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添加剂就是盐,试想一下若没有在食物中添加盐,那么食物尝起来就无味道可言了!由此可见,食品添加剂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剂着我们的生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按其来源、功能和安全性可以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分类。

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添加剂,按功能分为防腐剂,漂白剂,着色剂等22种,按安全划分为A、B、C三类。

二、主要品种介绍
1、食品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是食品加工中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

而按其
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0/W型和油包水(W/O
型两类。

常用的食品乳化剂有蔗糖脂肪酸酯、司盘、吐温等。

2、食品增稠剂
增稠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

增稠剂都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也称水溶胶。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包括半合成)两大类。

常用增稠剂有黄原胶、卡拉胶、瓜儿豆胶等。

3、食品防腐剂
防腐剂是抑制微生物活动,使食品在生产、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添加剂。

在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山梨酸钾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脂,丙酸及其盐类
4、食品抗氧化剂
食品抗氧化剂是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
添加剂。

抗氧化剂按来源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合成抗氧化剂两类。

常用抗氧化剂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BHT PG等。

5、食品着色剂
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以给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添加剂称着色剂。

着色剂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

常用的着色剂有焦糖、类胡萝卜素、姜黄素等。

6食用香料、香精
(1)食用香味料简称食用香料。

是为了提高食品的风味而添加的香味物质,食用香料分允许使用和暂时允许使用两类,根据来源不同又可分为天然和人造香料。

(2)香精是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合而成,用于使食品增
香的食品添加剂。

7、食品调味剂
为了得到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食品调味剂,调味剂一般分为咸味剂,酸味剂,甜味机,香料,辣味剂,鲜味剂,清凉剂等。

(1)酸味剂
酸味剂也称酸性调节剂,在食品中添加酸味剂,可以给人爽快的刺激,起增进食欲的作用,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一般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2)鲜味剂
鲜味剂也称呈味剂或风味增加剂,主要是增强食品风味,使之呈现鲜味感的一些物质。

味精是人们最常用的鲜味剂,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钠。

(3)甜味剂
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调味剂。

常用的有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

8、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
(1)食品护色剂是指本身不具有颜色,但能使食品产生颜色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如加强或保护)的食品添加剂,也叫发色剂或呈色剂。

护色剂主要用于肉制品,在肉类腌制品中最常使用的护色剂是:硝酸钾、亚硝酸钾、硝酸钠、
亚硝酸钠
(2)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
物质,一些化学物品透过氧化反应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而把一些物品漂白即
把它的颜色去除或变淡。

常用的化学漂白剂通常分为两类:氯漂白剂及氧漂白剂。

9、膨松剂
膨松剂指食品加工中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
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三、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1)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

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都有碾磨、破碎、加温、加压等物理过程,在这些加工过程中,食品容易褪色、变色,有一些食品固有的香气也散失了。

因此,适当地使用着色剂、护色剂、品质改良剂等,可明显地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

(2)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防腐剂和抗氧保鲜剂在食品工业中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对保持食品的
营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食品保藏和运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各种生鲜食品和各种咼蛋白质食品如不米取防腐保鲜措施,出厂后将很快腐败变质。

为了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保持应有的质量和品质,必须使用防腐剂、抗氧剂和保鲜剂。

(4)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

各种食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品种的不同、口味的不同,一般都要选用正确的各类食品添加剂,尽管添加量不大,但不同的添加剂能获得不同的花色品种。

(5)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和提高了品质,而且在生产过程
使用稳定剂、凝固剂、絮凝剂等各种添加剂能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收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后,我有以下收获和体会:
1、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第一章的概论中,让我了解了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并且对它的分类和作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以后理论知识上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对自己生活上的帮助
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学习,让我对平时遇到的食品添加剂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对它们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使用的食品是否安全有了更多的了解,不再谈“添加剂”而色变了。

3、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对食品这个专业有了更多的认识,这门课程对我们其他专业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食品添加剂是把双刃剑,它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中,不能忽视它的作用,但是同样不能因为它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副作用而完全敌视它,不能因噎废食。

而是懂得运用它的优势为我们创造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生活。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