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_石炭纪右江盆地结构与岩相古地理演化_陈洪德

合集下载

219391023_广西田林县八渡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浅析

219391023_广西田林县八渡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浅析

2023年 3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91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广西田林县八渡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浅析阮 荻,杨泽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 南宁 530033)摘 要:广西田林县八渡地区是桂西重要金矿成矿带上的典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产出区域之一,其成矿类型可划分为辉绿岩型、石英脉型及断控型三种,本文依托野外矿产地质调查项目,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为区域找矿提供新的找矿思路和找矿方向。

关键词:八渡金矿;微细粒侵染型金矿;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6-0091-3Analysis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etallogenic Laws of Gold Depositsin the Badu Area of Tianlin County, GuangxiRuan Di, YANG Ze-jin(The Fourth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Nanning 530033,China)Abstract: The region named Badu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fine grain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the important gold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west of Guangx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mineralization of gold mineral,There are three type of them—the type of Diabase,the typ of Quartz vein and the type of fault.Based on the recent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we try to analysis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setting and condition of the region, summarize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provide the new thought of the mineral exploration.Keywords: Badu gold deposit;fine grain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收稿日期:2023-01作者简介:阮荻,男,生于1987年,壮族,广西靖西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5第4讲地洼说

5第4讲地洼说
橙红色-地盾;深蓝-蓝灰色-海盆; 玫瑰红色-克拉通; 浅蓝色- 造山带(陆缘活化带,即地洼);浅黄色-过渡型陆壳(地洼盆地)
★ 中生代以来为地洼演化阶段 以南北向的银昆轴线为界,发展成两大地洼 演化系统
东部:华夏型地洼区(激烈期在中生代)
西部:中亚型地洼区(激烈期在新生代)
★现阶段尚存在三大地槽区和三大地台区
建造和改造的总和。 ★ 构造区-构造单元的具体化,指处于同一地壳演化阶段
且大地构造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地区。
★ 构造反差强度-构造起伏的强度、密度与频度等。
★ 构造型相-构造的形式(褶皱、断裂等)与类型
(开阔型或紧闭型等)。
★ 构造区结构-构造区所具有的构造层数目。 ★ 地洼-地台阶段之后的地壳活动阶段。
g = 花岗岩;
d = 闪长岩
b = 基性岩(玄武岩)
晚期: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
五大连池第四纪玄武岩
五大连池玄武岩
气孔状玄武岩(海南岛)
海南三亚环岛公路旁:新生代基性岩脉群切割中生代花岗岩
七、地洼说对地壳演化规律的认识
★ 地壳演化在时间上不平衡,动“定”交替
G. P. D 的发展过程(陈国达,1985)
石炭系(地台构造层)强烈褶皱变形,形成平卧背斜
石炭纪煤系地层中的褶皱
★ 在地台盖层之上,形成了一套与地槽和地台建造不同的
陆相类磨拉石建造
粤东上白垩统红色建造-地洼沟造层:砾岩多,分选差,岩相变化大
粤北丹霞盆地的红色建造
★ 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出现了强烈而频繁的构造运动
结论:地台活化 问题:
g g g
K2bh
MI
西淋岗晚白垩世花岗岩体
g
据柱状节理的中生代流纹岩
花岗岩符号及年代表示方法

泥盆纪地质学家的黄金时代

泥盆纪地质学家的黄金时代

泥盆纪地质学家的黄金时代泥盆纪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对地质学家来说尤为关键。

在这个时期,地球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和变化,为地质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是他们的黄金时代。

一、泥盆纪的背景泥盆纪是古生代的一段时期,距今大约4.18亿年至3.60亿年,为时约5800万年。

这一时期的地球气候温暖湿润,陆地植被繁茂,大规模的植物群落在这个时期出现,这为地质学家研究古地理和古生态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泥盆纪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性1. 生物演化:泥盆纪是陆地植物和动物群落高度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陆地上出现了复杂的植被,并逐渐出现了较为完备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同时,泥盆纪也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过渡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早期脊椎动物的化石。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泥盆纪的生物化石,揭示了生命演化的重要里程碑。

2. 环境演变:泥盆纪是陆地环境演化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来自岩石和地层的证据。

通过对泥盆纪地层的研究,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河流、湖泊和海洋环境,进而还原出当时的地貌景观。

这些研究对于了解古地理学和古气候学具有重要意义。

3. 矿产资源:泥盆纪是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形成的时期,如石油、煤炭、铁矿石等。

地质学家通过对泥盆纪地层和岩石的研究,可以找到这些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为矿产勘探和开采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4. 地质事件:泥盆纪是一个地质事件频发的时期,包括了多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

地质学家通过对泥盆纪地层和岩石中的构造特征和岩浆活动痕迹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当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规模,进而为现代地质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5. 地球历史:泥盆纪是地球历史上一个跨度较长的时期,通过对泥盆纪地层和岩石的研究,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到地球历史上这段时期的演变和变迁,揭示了地球进化史的一部分。

三、泥盆纪地质学家的研究方法与工具泥盆纪地质学家进行研究的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1. 地质剖面观察:地质学家通常通过对泥盆纪地层的剖面观察,来了解地层的结构特征、岩石性质和沉积环境,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沉积地质学与矿产沉积学系列专著”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沉积地质学与矿产沉积学系列专著”简介

CMYK古 地 理 学 报 2020年10月searchformineralrecordsoflifeonMars.AmericanMineralogist,99:2116-2125.VernhetE.2007.PaleobathymetricinfluenceonthedevelopmentofthelateEdiacaranYangtzeplatform(Hubei,Hunan,andGuizhouProv inces,China).SedimentaryGeology,197(1-2):29-46.VernhetE,ReijmerJJG.2010.SedimentaryevolutionoftheEdiacaranYangtzeplatformshelf(HubeiandHunanProvinces,CentralChi na).SedimentaryGeology,225(3-4):99-115.XiaoSH,KnollAH.1999.FossilpreservationintheNeoproterozoicDoushantuophosphoriteLagerstatte,SouthChina.Lethaia,32(3):219-240.ZhangYG,PufahlPK,DuYS,ChenGY,LiuJZ,ChenQG,WangZP,YuWC.2019.EconomicphosphoritefromtheEdiacaranDoushantuoFormation,SouthChina,andtheNeoproterozoic CambrianPhosphogenicEvent.SedimentaryGeology,388:1-19.ZhuMY,ZhangJM,YangAH.2007.IntegratedEdiacaran(Sinian)chronostratigraphyofSouthChina.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 logy,Palaeoecology,254(1-2):7-61.(责任编辑 郑秀娟;英文审校 陈吉涛)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0,-&1234567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远生教授牵头的沉积地质学团队,2010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等项目的资助下,进行了华南地区沉积大地构造学、矿产沉积学的研究,发表国际论文数十篇,在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系列专著5部,该系列专著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基金联合资助。

广西右江盆地微粒型金矿成因探讨_黄宏伟

广西右江盆地微粒型金矿成因探讨_黄宏伟

图 3 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金矿 13 线剖面图( 据吴均贵, 1992) Fig1 3 Section of the No113 exploration line of the Longhuo gold
deposit from the Longlin County( after WU Jun-gui, 1992) 11 隆或组; 21 三家寨组; 31 融县组; 41 金矿体及编号
113 金矿成因类型及其特点 11311 沉积间断面型金矿
是右江地区最有代表性的金矿类型, 它们往往呈层状、似层状矿体产于二级层序海侵体系域的底部, 主要含矿层位有泥盆系底部郁江组( 那坡县果提金矿) 、石炭系底部鹿寨组( 隆林县隆或金矿) 、上二叠统合 山组底部( 隆林县大平金矿、坝后金矿, 崇左县六坤金矿) 、下三叠统罗楼组底部( 崇左县板利金矿) 、中三叠 统百逢组底部( 田林县高龙金矿、乐业县弯里金矿) 。每个含矿层位底部的超覆面都对应一次较大的地壳 运动, 它们分别是加里东运动( 广西运动) 、龙州运动( 柳江运动) 、东吴运动、苏皖运动和桂西运动。
面( 不整合面) 上的细碎屑岩中因物 理化学条 件的变 化而沉 淀。深大 断裂的旁 侧和碳 酸盐台 地边 缘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场所。
关 键 词: 金矿; 矿床成因; 有机质; 右江盆地
中图分类号: P6181511
文献标识码: A
滇黔桂交界的右江盆地内部广布的三叠纪浊积岩系一度被认为是无矿层。但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 始, 随着我国卡林型金矿找矿思路的重大突破, 贵州率先找到板其、戈塘、丫它等金矿, 接着广西找到高龙、 金牙等金矿, 使该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 金三角0地区。但是, 在第二代 1B20 万化探扫面及异常检 查工作结束后, 就矿找矿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找矿难度加大, 致使该区近十年来地质找矿工作陷入艰难局 面。本文试图在总结前人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本人前些年在该区从事黄金勘查开发工 作和考察主要金矿床后的一些体会, 从基础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分析入手, 对该区微粒型金矿的成因进行 初步探讨。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右江盆地的格局和转换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右江盆地的格局和转换
9 l 1 霄 地 质 论 评
G E O L O G I C A L R E V I E W V J o a 1 n . . 5 9 2 N 。 o . 1
晚 古 生 代一 中三 叠 世右 江 盆 地 的格局 和转 换
杜 远 生 ¨, 黄 虎 ¨ , 杨 江 海 ¨, 黄 宏 伟 , 陶 平 , 黄 志 强 , 胡 丽 沙 ¨, 谢 春 霞
2 0 0 4 ) 与滇西古 特提斯洋类似 的放射虫组合 ( 吴浩 若等 , 1 9 9 4 ), 以及 右江盆地 大型地 震岩墙 ( 彭 阳 等, 2 0 0 4 , 2 0 0 9 ) 的发现, 表 明该盆地是与金沙江古
特提斯 洋 相关 的 一个 特殊 的大 陆边 缘盆 地 。对右 江 盆 地 的大 地构 造性 质 及 演 化 , 许 多 学 者 根 据 不 同 的 依 据对 不 同时代 的 盆地 提 出 了不 同的 观 点 和认 识 。 代 表性 的观点 如 晚古 生 代 弧后 扩 张 裂谷 型盆 地 ( 刘 本 培 ,1 9 8 6 ;王鸿 祯 , 1 9 8 6 ) 、 陆 内裂 谷 ( 刘宝琚等 ,
世 的盆 地 性 质 有 弧 后 复 理 石 盆 地 ( Z h a n g e t a 1 . ,
大陆边缘盆地 ( 图1 ) 。其特殊性表现为 : ① 其为早 古生代褶皱基底 上晚古生代再裂 陷形成 的再 生盆
地; ② 其 为典 型 的浅水 台地一 深水 台间海槽 间列 的
1 9 8 4 ;张锦泉 和蒋 挺 操 ,1 9 9 4) 、 前陆盆地 ( 秦 建华 和吴应 林 , 1 9 8 9 ; 秦 建华 等 , 1 9 9 6 ; L e h r ma n n e t a 1 . ,
1 右 江 盆 地 的盆 地 格 局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克兰泥盆纪火山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克兰泥盆纪火山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
耋,,,
堑垩耋璺垒垦
:22:生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克兰泥盆纪火山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
申茂德安银昌 (新疆维吾东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830000)
马忠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6队836500)


克!!泓缸纪火山盆地属陆豫活劬带陆内裂畚盆地,分审于受毖底北饵向断裂挟持的狡K地带.盆地在币叫构造演化阶段表现
液活动。 1.3岩浆活动
康布铁堡组上亚组(D。k:):为酸性火山碎屑一 沉积建造,与上覆地层中泥盆统阿勒泰镇组呈整合接 触关系,厚度1 850—3 000 in。可分为三个岩性段,
第一岩性段(D。ki)为浅变质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熔
岩;第二岩性段(D.ki)中部为浅变质陆源碎屑泥质 一碳酸盐沉积,形成于火山间隙期,主要岩性黑云片 岩、绿泥片岩、钙质砂岩、凝灰质砂岩、大理岩、变余英 安质晶屑凝灰岩、变余晶屑黑云石英片岩等。该岩性 段为盆地内金、铁、铜、铅锌的主含矿层;上部为流纹 质火山碎屑岩,局部有近火山口相的角砾岩、集块角
500
第一岩性段(D,k:)为浅一中等变质流纹质火山碎屑
岩,主要岩性有变余晶屑黑西石荚片岩、浅粒岩、变余 火山角砾浅粒岩;第二岩性段(D,k:。)为流纹质火山
m。可分为两个岩性段,
万 方数据
2003年
新疆有色金属

碎屑沉积一陆源碎屑沉积,局部夹英安质火山碎屑岩 和碳酸盐沉积,主要岩性有变层纹状凝灰岩、变凝灰 质砂岩、黑云片岩、石英黑云片岩、白大理岩、荚安岩、 英安质火山角砾岩等,为区内铅锌含矿层位,阿巴宫 铅锌矿群产于该岩性段上部的火山碎屑沉积层和热
出县耵继承骷的不¨成矿f]iJtl,形成j‘有各种成崮联系火山唢漉—∞C积的铁、锕、留}钟、金成矿系州。盆地山圳格状构造筵底.彤威-1,心式的酸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_三叠纪盆地转换及其构造意义_杜远生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_三叠纪盆地转换及其构造意义_杜远生

礁 、田东一带二叠系的海绵礁等 。在礁前斜坡地带 , 礁角砾岩发育 , 如南丹一带从泥盆系到二叠系发育 多套角砾岩 , 砾石大小混杂 、无分选 、磨圆度差 。盆 地相区以深水细粒沉积为特色 , 包括暗色泥质岩 、暗 色薄层灰岩 、硅质岩 、砾屑灰岩 , 与地震有关的软沉 积变形发育[ 35-36] 。裂陷槽盆地中以游泳 、浮游的生 物群为特色 , 包括竹节石 、放射虫[ 1-3] 、浮游介形虫 、 三叶虫 、菊石类等 。
表 1 广西右江盆地晚古生代 — 三叠纪地层对比表 T able 1 Late Pa laeozoic and T riassic co rrelatio n in Youjiang Basin , G uang xi
则出现 细碎屑 岩(坡脚 组)、泥 质岩(塘丁 组 、罗富 组)、硅质岩和硅质泥岩(榴江组)、扁豆状灰岩(五指 山组)。 右江盆地在石炭纪 —早二叠世继承了晚泥 盆世的沉积格局 。 台地 相区仍以台地 碳酸盐岩为 主 , 但盆地相区的鹿寨组为泥质岩 、硅质岩 、深水灰 岩 , 巴平组为灰岩和砾屑灰岩 , 南丹组为泥晶灰岩 、 砾屑灰岩夹硅质岩 。中晚二叠世沉积分异进一步加 剧 , 台地相区的栖霞组 、茅口组仍以台地碳酸盐岩为 主 , 合山组为碳酸盐岩夹泥质岩和煤层 。 盆地相区 的四大寨组为碎屑灰岩 、硅质条带灰岩夹硅质岩 , 领 薅组为灰岩 、泥质岩及硅质岩 。 下三叠统罗楼组为 泥质岩和灰岩交互 , 石炮组以 细碎屑岩 、泥质岩为 主 。中三叠统板纳组为细碎屑岩和硅质岩 , 百逢组 为砂岩 、粉砂岩 、泥质岩 , 发育鲍马序列等浊流沉积 标志,兰木组普遍为浊流沉积 , 以砂泥岩互层为特 色。
第 6 期 杜远生等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 — 三 叠纪盆地转换及其构造意义 1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