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姜家湾煤矿透水事故反思教育
透水事故反思总结范文

透水事故反思总结范文近年来,透水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防范透水事故方面的不足,对于这些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首先,透水事故的发生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没有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无法保证。
同时,在基础设施的维护方面,一些单位和个人没有及时进行检修与维护,导致管道老化和破裂等情况的出现。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重要性,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和维护力度,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
其次,透水事故的发生也与管理不当有关。
一些单位和个人缺乏防范透水事故的意识,对于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在透水事故发生后,一些单位和个人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较弱,导致了透水事故的扩大化和危害的加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透水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
再次,透水事故的发生也与气候变化有关。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加大了城市透水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采取措施减少透水事故的发生风险。
在总结和反思透水事故的基础上,我们迫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范透水事故的发生。
首先,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监管,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老化和破损的基础设施,要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其次,加强对透水事故的宣传教育。
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透水事故的危害,并提供防范和应急处理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要加强对单位和个人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其对透水事故的防范和管理能力。
再次,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
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与预测,及时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减少透水事故的发生风险。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刻汲取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透水事故教训在全市范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刻汲取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透水事故教训在全市范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5.08•【字号】同政办发[2015]51号•【施行日期】2015.05.08•【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关于深刻汲取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透水事故教训在全市范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同政办发[2015]5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直各有关委、局、办,各企业:为深刻汲取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4.19”透水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市政府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深刻汲取教训,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汲取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4?19”透水事故教训,深入研究分析事故原因,举一反三防堵漏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特别是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20号)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研究,周密部署,主要负责人要亲力亲为,深入基层一线督查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到位。
要严格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要求,不断细化和完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督促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要进一步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煤矿安全事故419及213事故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2015年4 月14日夜班,8446采煤工作面曾发现涌水量突然增大,但该矿未停产进行认真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只是安装水泵进行排水,未采取有效撤人制度。
致使 4 月 19 日 18时50分,8446采煤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
发生事故时,当班入井作业人数为 247人,223人升井。
3月23日22时 10分,同煤集团同生安平煤业公司 5 号煤层 8117综采工作面发生井下安全事故。
经初步探查分析,事故原因为采空区强制放顶,引起采空区上部大面积突然垮落,形成暴风所致。
通过以上事故的教训,结合我队实际情况:我队现掘进11-1#层311盘区 21123巷,在距回风巷约 95米处开始与 11-2#层小煤窑贯通,贯通区域存在有害气体溢出的可能,应加强该地点的气体监控并尽快完成地面硬化;同时应该加强探巷,严格执行地质科下达的探放水设计,完善排水系统,不钻探不允许掘进。
同时还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应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把隐患排查整改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形成队组自查自改隐患的长效机制。
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要求、定期督查督办、实施动态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坚决杜绝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浮于表面、应付了事;严厉打击发现隐患不整改、隐患整改不彻底等现象。
其次,认真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对致灾因素逐一排查。
凡未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周边老窑积水等水文地质情况不清,存在承压水威胁、未查清构造和隐伏导水陷落柱的煤矿,要立即停产,停止复产复工验收,采取综合手段进行补充勘探,彻底查清并治理后恢复生产。
同时,队组在水害治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采取综合措施,强化对探放水效果的验证工作。
对老空水、顶板离层水排放效果,对相邻强含水层、导水裂隙带、隐伏导水陷落柱封堵效果等,要采取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对效果进行验证。
2024年煤矿溺水事故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2024年煤矿溺水事故心得体会范文在安全工作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其一票否决的极端重要性,这涵盖了所有相关领域。
只有当我们的思想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安全才能真正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我们将它置于生命之上,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管理和实施,确保职责的全面履行。
为避免安全工作的任何疏漏,我们的管理必须达到高标准,严格遵循“安全发展”的原则,细致排查“人、机、物、环”四方面的潜在隐患,强化薄弱环节和风险预控管理,并对不安全行为给予严厉惩处。
例如:(1)龙煤集团新兴煤矿的113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明确规定了打超前钻的安全技术措施,但实际执行中未能严格遵守,导致了突出事故的发生。
(2)鸡西城子河煤矿在风电、瓦斯电闭锁的使用和管理上未按规定执行,随意接电、停送电,未能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导致制度形同虚设,电火花最终引发了瓦斯爆炸。
此外,我们必须对“一通三防”和防治水隐患的排查给予高度重视,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我们应保持高度警觉,即使在看似安全的情况下也要假定存在隐患,进行细致的排查。
例如,某省新兴煤矿三水平南二石门揭煤时未采取有效的区域防突措施,以及大平煤矿21采区下部发生的误揭煤层突出等事故,都是由于未能在石门附近严格探测煤层和瓦斯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突措施所导致的。
这些事故再次证明,隐患排查必须细致入微,不能有丝毫马虎。
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是持续不断的,必须建立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长效机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同时,我们必须抓好施工地点的本质安全和本质质量要求,强调人的本质安全,通过教育和制度约束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方面,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确保设计、过程和人的行为都符合安全要求。
对于重点工程,我们必须给予重点关注和管控。
矿、专业、区队、班组、现场等各个层面都有各自的管理重点,我们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确保重点工程得到有效管控。
目前,我们矿井51采区的防瓦斯、岩巷掘进的防治水和技术管理都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必须牢牢掌控。
关于同煤4.19突水事故的一些话

关于同煤4.19水害事故的反思2015年4月19日,同煤集团地煤公司姜家湾煤矿一综采工作面发生水害事故,造成24人被困井下,截止21日有3人获救,16人遇难,被困5人仍在全力搜救中,影响重大,为我矿的防治水管理又一次敲响了警钟,针对此次事故我部积极进行事故学习,结合我矿实际情况进行防治水安全隐患大排查,具体实施情况如下:一、事故学习:利用网络信息对此次事故情况进行梳理,利用部早会、晚会、安全会向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宣贯、学习;部值班人员在矿调度会上对此次事故进行强调,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对井下各生产单位进行水患分析,重点强调注意事宜,防范措施。
二、隐患排查:1、结合4月10日地测部下发的二季度井下水害隐患预测预报文件,重新对井下各生产头面隐患进行二次梳理、补充,将所有可能情况全部考虑到,并制定相应的针对措施。
2、原本4月17日已进行过井下防治水专项检查,但为保证各生产头面动态达标,在20日又重新进行一次突击检查,21日对井上地面资料进行督查,三次检查共计查出隐患88条,已全部下发通报,要求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暴漏出以下四个方面管理问题:①各采掘工作面防治水管控方案编制不认真;②采掘队组避水灾演练流于形式;③防治水现场管控无法实现动态达标;④防治水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
三、整改方向:1、关于防治水管控方案及考核制度:井下机电运行工区、运输区、通风区、开拓队、炮掘队由于井下生产头面不固定,防治水管控方案编写时不具体,空话套话多,且存在长期不更新现象,不能指导井下安全生产;采掘队组防治水管控方案的主要问题是编写不认真,存在应付思想,编写时未认真参考地测部提供的各种地质、测量、地面、防治水等资料,随意性大,空话套话多,不切合实际情况,对井下安全生产起不到指导作用。
要求井下机电运行工区、运输区、通风区、开拓队、炮掘队在编写管控方案时,以盘区为单位,将各个盘区存在的水害隐患分析透彻,结合本单位作业性质,召开研讨会,认真对比地测部提供的各种资料,将各种可能的隐患全部考虑到,并制定相应的针对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补充完善;采掘队组在制定管控方案时必须召开研讨会,认真对比地测部提供的各种资料;各区队防治水管控方案编写完成后交地测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组织职工学习执行,并在地测部进行备案。
2024年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范本通过陕西王家岭煤矿透水特重大大事故和____年____月份发生的____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教训,我深切体会到:管理,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道路;没有合法的管理程序,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就是安全的重大隐患。
安全,是我们经济的最高收入,是我们生活的最好保障,是我们让家庭幸福的原则,搞好安全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最佳合理。
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大家都熟悉,都了解,但是您掌握了吗?如何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就是技术上唯一体现的功效,安全重在投入是第一,预防重在思考和探索为主,让有效的管理和安全的投入联合一起就可以把安全做到万无一失了;把所有的安全威胁都治理为零,那么就必须采取综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正确的应对安全技术措施,只有这样才会把安全消灭或者化整为零。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还有很多的自然地质灾害的情况发生。
我深信,搞安全、搞技术就是要搞好管理,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和正确的管理理念,那么,就算技术、安全做得在好也是报废力气和辛劳。
所以,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事情和情况发生,必须坚持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原则。
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必须加大生产现场的监管力度,严惩“三违”作业人员;安全工作是没有终点的,它只有起点,我们必须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加大管理、培训、教育力度,配备合格管理人才。
我们班前班后会就是最好的培训、教育、管理。
把握安全,珍惜生命。
这个社会,一旦妥协了安全就同等于失去精神支柱。
安全生产就是学习的最好时机和成就未来的条件,完美的结局需要的是更多的安全和生产,我们也许失败就来自于安全和生产。
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真心的面对和坦诚的接触,不需要虚伪的表演和虚假的情怀,安全可以用交流协助工作,工作就是在交流的前提下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动力和无限的进步,交流和交往从而也抗起了安全的重大负担。
2024年煤矿透水事故的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4年煤矿透水事故的心得体会范文标题:2024年煤矿透水事故的心得体会摘要:2024年,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这一悲剧使人们深刻反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本文将就这次煤矿透水事故进行回顾和分析,并总结出相关经验教训,希望能提醒大家注意煤矿安全问题,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关键词:煤矿透水事故;安全管理;经验教训;预防措施一、简介2024年某煤矿透水事故是我国煤矿行业面临的一次重大安全事故,给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相关人员敲响了警钟。
这起事故使我们再次认识到,煤矿安全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
二、导致事故的原因分析对于煤矿透水事故,通常会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本次事故也不例外。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该煤矿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安全意识淡漠:煤矿工人对安全意识的淡漠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对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往往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风险。
2.设备维护不当:煤矿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这次透水事故中,发现了大量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及时维护,设备老化严重,导致其抗震、防水等性能不足。
3.安全管理不到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层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指导,企业内部安全制度执行不严格。
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存在重大隐患。
三、应对措施与教训这次煤矿透水事故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
1.加强安全培训:煤矿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其掌握安全规程、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2.强化设备检修:要加强对煤矿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其抗震、防水性能。
设立专门的设备维修团队,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煤矿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加大对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力度。
透水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精选3篇)

透水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精选3篇)透水事故反思篇1为深刻吸取我公司所属煤业“7.31”透水事故的沉痛教训,进一步深入排查和整顿治理煤矿安全隐患,扎实做好我公司今年后五个月的安全工作,结合我公司开展的安全“大反思、大排查、大整顿”活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一、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要让每一位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
二、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排查隐患要细致,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处理隐患要果断彻底,决不能让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三、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安全得到保证。
四、加强跟班、带班制度,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
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六、切实注重与加强防治水工作,尤其是老空水的防治工作。
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要根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后的特点,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摸底排查,查清真实的水文地质情况,切实掌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要采用物探、钻探等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调查、收集、核实相邻煤矿及废弃老窑的相关情况。
当采掘活动接近老空水等灾害影响范围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9”姜家湾煤矿透水事故反思心得体会为深刻吸取“4.19”姜家湾煤矿透水事故教训,深入贯彻开展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深刻认识到了此次事故给国家、给企业和家庭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和社会影响,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到要改变、扭转安全不利局面只有从根本上找原因,从制度上抓落实,从环境上保安全,切实形成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2015年4月23日凌晨3时35分,在404盘区回风巷尾找到最后1名遇难矿工。
至此,发生在集团公司地煤姜家湾煤矿的透水事故,经全力搜救,24名被困人员全部找到,其中3人获救,21人遇难,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集团公司地煤姜家湾煤矿“4.19”事故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介绍,事故是上层采空区积水所致。
一、事故经过:2015年4月19日中午12点,袁乐义与其他10名矿工开完班前会后入井,13点到达工作面。
14点在工作面机尾部位开始向机头割煤,割完一刀煤采煤机返回机尾后;王智勇、王维东、张宝成开始换截齿。
袁乐义与薛燕飞顶支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去5446回风巷小便。
2015年4月19日18点50分,袁乐义突然听到工作面后方、轰隆的顶板垮落声,并伴随着哗哗的水声。
他回头看水从老塘翻腾出来,高过刮板输送机机尾0.3m左右。
他就高喊:透水了、快跑他赶紧沿5446回风巷往外跑。
最后从回风联络巷跑了出来。
与此同时,在转载机处的钟利兵、李永兴也察觉到了异常。
听到工作面跟班队长的警报后,立即沿2446运输巷往经404盘区机轨合一巷跑出来。
透水后8446综采工作面切眼2446运输巷道全部及5446风巷距工作面31米巷道全部过水,1032标高以下的巷道全部被淹。
事故区域共有作业人员31人,其中7人安全撤离24人被困。
4月21日13点11分,在被困近40个小时后王亿平、郝心宽和李随义3名矿工获救升井。
4月23日抢险救援结束,21名矿工遇难。
据事故分析,这次透水冲击力大。
破坏力峰值高,透水强度大。
二、事故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对8446综采工作面上覆老空积水和回采过程中出现的透水征兆,未采取有效措施,而随着工作面继续回采,悬顶面积不断增大。
在上覆岩体和7#煤层老空水体共同压力作用下,顶板瞬间冒裂垮落,导致大量老空积水突然溃出,造成事故发生。
三、事故间接原因:1、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
矿井探放水设计不规范,审批把关不严格,措施不完善,对上覆采空区只设计用单一钻孔探查,存在漏探区域,对8446综采工作面上覆7#煤层采空区的积水未探测到位的情况下,没有制定加强探测措施和补充探查方法;探放水人员数量不足,没有实现探掘分离;探放水孔施工验收制度不规范。
2、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水害辨识、防治能力差。
安全培训不到位,日常培训针对性不强;技术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水害威胁认识不足;职工水害防范意识淡薄,对透水征兆认识不足,辨识能力差;现场应急处臵技能、自救互救能力不强。
3、矿井日常管理混乱。
未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19日事故发生当班五矿领导带班上岗;未执行同煤集团及地煤公司关于回采工作面安全准入规定,8446综采工作面未经地煤公司安全准入验收自行组织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监部门对各部门、各专业安全工作监督不力,综采安全准入、探放水验收、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不到位;4月14日二班发现8446综采工作面出现出水异常后,只是进行停止生产、更换水泵加大排水,15日二班继续组织生产。
4、地煤公司日常检查不认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存在盲区。
地煤公司对姜家湾煤矿生产中存在的探放水技术管理、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失察;公司“安全监管五人小组”对姜家湾煤矿8446综采工作面未按规定经公司准入验收和批准擅自投入生产未进行制止,对突水征兆辨识不清,未向上级领导汇报有关情况。
5、同煤集团对下属子公司及其所属矿井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
同煤集团未按照省政府晋政办(2012)37号文件要求,安排本集团公司相关人员为煤矿挂牌责任人;未按照省煤炭厅晋煤安办(2013)1550号文件要求,建立由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安全监管五人小组”;集团公司职能部门疏于对地煤公司及其所属矿井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
事故已然已经发生,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把压力转变为工作的动力。
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在安全与生产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2、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对于我队工种岗位多的情况,进行分工种培训,对新来职工要实行以师带徒,做好传帮带的作用,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
3、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排查隐患要细致,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处理隐患要果断彻底,决不能让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4、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安全得到保证。
5、加强跟班、带班制度,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
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6、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7、针对我队点多面广,存在一人多岗的特殊性,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人的原则,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8、真正把这次事故教训触及每个干部职工,把安全文化理念真正树立起来,使我们从行为动态上做到规范达标,才能使职工的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举一反三,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找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还从在哪些方面的隐患,只有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检查的主动性就有了上升。
因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平时工作责任心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安全不重视,工作程序不完善。
把事故分析实施“四不放过”强化安全风险意识,真正意义上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让别人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煤矿人,面对这起事故我心情非常沉痛,每一起事故都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和慎重的警示,充分证明我们在安全工作上还没有做到位。
在这个事故中安全意识差,安全确认不到位,无视安全,忽视了安全第一的理念。
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要在工作中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反思,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科学的管理和监督,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这样安全因素很难成长。
事故的发生给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伤害。
给他,他的家庭和我们的企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让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失去笑声和欢乐,让原本充满生机的家顿感悲惨和凄凉,而他也不能像以前养活妻儿老小,还要靠别人来养活他,这是多大的折磨?这是多大的痛苦,他自责,他懊悔!在这里,面对为我们的生命和安全时时牵肠揪心的领导、同事、家人,我不能断然做出否定的回答,因为之所以会出现疏漏,发生事故,是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也是没有将“安全”二字时刻放在心中,生命无疑是宝贵的,血的教训是惨痛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职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心,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客服侥幸心理,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在工作做到“严、勤、细、实”,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将“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意识根植于我们的头脑,以严格的要求,严谨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来体现人身的价值,保证人身的安全,实现企业的发展。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组织人员认真分析,总结教训,认真学习事故防范措施,举一反三,结合自己区域的特点,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找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还从在哪些方面的隐患,及自身还有没有同事故者同样的违章习惯,通过学习,分析,总结大家从事故中得到的教训,安全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安全检查的主动性有了上升,冒险蛮干,侥幸心理,思想麻痹的作业的严重后果认识更深了一层,更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造成事故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平时工作责任心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安全不重视,工作程序不完善,没有认真开好班前班后会,没有认真坚持“一个活动,两个交底”,平时对设备巡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造成了事故的扩大,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应该避免的没有避免,这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一生的遗憾,还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现在,请大家查查自己,看看身边的人吧,安全措施完备了吗?安全帽带了吗?安全带、保险绳系好了吗?一颗心里带着警觉吗? “事故猛于虎”,但更可怕的是每次事故后,我们都会说重视安全,关爱生命,抓重点,搞培训落实安全责任,防止事故的发生,但事故不久,血的事故教训就会淡忘,工作中依旧我行我素,置安全与脑后,如果这样安全从何而谈,只有加强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安全这根弦始终贯穿于安全安全管理及生产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一位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将违章行为当事故,把事故分析实施“四不放过”强化安全风险意识,真正意义上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让别人受到伤害”经过这次反思活动,我们应该深刻的意识到责任之所在,应该把每一起事故作为警钟,努力排除安全隐患,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4.19”姜家湾煤矿透水事故反思教育心得体会XX矿XX区201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