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审题与点拨-作文教学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附例文)

高中语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附例文)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专业解析(附例文)2020江苏高考作文试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试题解析01题型总说今年作文材料的类型与江苏近三年高考的核心概念式(车、语言)和借物喻理式(五味相生)都不相同,更接近2016年的考题: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类材料,给出的是一段逻辑化的阐述,而不是一两个关键词或是喻体。

材料内部的各个句子,是在进行环环相扣的理论推导,而不是就某一核心词做各方向的发散。

我们把这种材料形式称为理论陈述类。

以阵法作比喻,理论陈述类材料就是一字长蛇阵,“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

理论展开的方式,虽然无非索因、举例、对比和从一般到特殊等几种,但几句话连贯而出,就是一套组合拳,确实可能让人看懵。

特别是这几年江苏各地模拟题以概念式的居多,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在材料中勾选关键词,遇到今年高考这样的材料,审题或觉无从着手,构思或觉难以兼顾。

不过,去年的比喻式材料中,也包含着论述:水加水、盐加盐和五味是对比,从调和共存到相生百味,是过程分析。

只是比喻式材料把抽象事理的推演包藏在对物象的叙述中。

从原理上来说,在阅读理解上,理论陈述类材料难于核心概念式而易于借物喻理式。

但是,借物喻理式因为有从物象到人事的大跨度,侧重于事理概括,往往阐发的是普遍哲理,而理论陈述式则侧重事理分析,往往有独特的思路,并指向比较专门领域。

所以从写作上讲,前者更容易取材,而后者较难完全贴合材料展开。

2020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2020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2020江苏高考满分作文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一、审准话题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应试时应慎重。

审题准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审题失误,写得再好,最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

就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言,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即通常所说的背景语、启发语、话题语、强调语)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全面确切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意,这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

具体方法为:第一步,读“背景语”和“启发语”,巧借“启发语”的提示,弄清“背景语”的隐含意义,弄懂题目要求写的就是“话题语”。

第二步,弄清“强调语”有哪些要求,即弄清立意、文体、拟题、字数等要求。

第三步,应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

为确保“符合题意”,在写作时,尽可能在开头点,中间提,结尾扣,这样,写就平稳的扣题文应该不成问题。

二、选妥文体“文体自选”,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而是为考生提供选择最擅长文体的自由。

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出来的文章就应该具备这种文体的特征,从而做到“符合文体要求”,而不是“四不像”。

那么怎样选择文体呢?这就要根据作文的“提示语”和“要求”来考虑。

若需要通过自己忆、记、闻,或涉及写人物、事件、景物、场面时,一般应选择记叙文;若需要介绍、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时,就应选择说明文;若需要阐述主张、表明观点,自然选择议论文。

如果有的内容兼用几种体裁都可以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采用的文体。

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

比如,擅长形象思维,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甚至可以选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擅长推理,逻辑思维强的同学,则可选择议论文。

三、立意创新古人云:“意高则文胜。

”高考作文立意,正确是前提,但要达到我们所说的“成功”,则还要力求“深邃、高远”。

判断一篇作文的立意是否深邃、高远、有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①文章有没有在深度上有所建树,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是不是有超越大众化的见解,甚至创见。

2020年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江苏卷)

2020年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江苏卷)

2020年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江苏卷)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解读(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比较 2019 年和 2020年江苏两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年江苏卷命题材料的特征:材料没有明确的写作关键词,写作的角度需要从对材料整体分析和综合把握中得出。

有老师反映,江苏卷作文题有点扑朔迷离,特别是最后一段描述可能把考生弄晕。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就是因为命题材料没有明确的写作关键词。

这种作文题给审题带来一定难度,却也给考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

2020年高考作文(一)人容易被同化,也容易被异化。

周围的人和事纷繁复杂,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取身边的点,浸润自己并确定世界观。

因而,选取便成了一门学问。

所谓“三好搭一好,三坏搭一坏”,便是选择的关键。

巧遇,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件事能改变你,然后通过你来改变世界。

地球村的时代里,任何人都无法隐藏自己,包括你的缺点,发生于周围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与你有关。

所以兴趣万事等于读书万卷,与天下友等于友天下。

成功者碰到的巧合或遇上贵人,其实是成功者善于被时代感染、塑造的结果。

当然,遇人不淑的巧遇,塑造的则是另一种结果。

人一直活在一个“求”字里,幼时求父母,儿时求老师,成年求工作,晚年求儿女。

而求的过程,便是人生的过程。

因此,人的一切有太多社会的印迹,包括思想以及灵魂。

人之所以强调要独善其身,就看你求的是什么。

当然,人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出息。

那么,你应该向着阳光走去,开放自己的心境,接受阳光下万物千姿百态的冲击。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019年-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满分范文+名师点评

2019年-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满分范文+名师点评

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原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审题分析】材料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句出自《易经》,意在说明同类事物、志趣相投的人容易产生共鸣、互相吸引。

整段材料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最后落脚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每个人的样子都被自己喜爱和关注的信息环绕和塑造。

材料揭示了一种现象,即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形象都被身边所环绕的信息塑造,而这一塑造在未来将会更加可感。

考生在写作时,可以聚焦于在此时代背景下,人们是如何通过同类信息寻找“同好”,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悦纳自我、塑造自我。

另外,考生也可以从“信息茧房”的角度来思考解读这段材料,我们在享受着“志同道合”所塑造的和谐温情氛围时,不应该忽略甚至拒绝其他的信息。

总体来说,今年江苏卷的高考作文充分体现了贴近时代脉搏、注重思辨能力的命题特点。

【优秀作文】01在低俗的网络中访我高雅之灵魂孙中山曾告诫世人顺应时代:“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现在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无疑是大数据时代,它能根据我们的喜好,推送给我们爱看的资讯和内容。

这是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弊端,一旦我们陷入低俗趣味的审美中,它就会向我们源源不断地推送类似的视频、文章,让我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乐此不疲,茫然不自知。

但它同样是机遇,一旦我们总是爱听高雅的音乐、看深刻的书籍、进行高雅的活动、看着别人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进行深度的思考,大数据也会对应推送类似的内容,让我们的审美更上一层楼。

哔哩哔哩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之际,发布了一个《后浪》的视频,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又满是诱惑的时代,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并能找到趣味相投的朋友,一起爬山,一起滑雪,一起冲浪,一起跳伞,一起健身,一起旅行。

2020年江苏卷作文解析(带范文)

2020年江苏卷作文解析(带范文)

2020年江苏卷作文解析(带范文)一、2020年江苏卷作文真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二、立意解析这依旧是一道独具江苏特色的作文题,在各地成片的家国情怀中,江苏卷的文艺总是一枝独秀。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希望考生由互联网文化中同类相聚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审题时,首先要注意结合互联网时代。

0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网络对于00后而言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稀松平常,无法割舍、无法脱离。

因此,面对互联网时代,00后也应该思考这样的文化究竟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

其次,一定要挖掘材料的深意。

材料中提到了“…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这是对于大数据时代“信息茧房”效应的典型描述,即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考生如果从“信息茧房”效应这一角度立意,会既新颖又深刻。

由“信息茧房”效应出发,考生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到“回音室”效应,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并借此深入讨论互联网世界中广泛存在的“群体极化”现象。

考生既可以讨论自己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也可以讨论如何减少在信息茧房中产生的偏见与极端。

当然,信息茧房只是材料解析的其中一个角度,考生既可以从正向讨论互联网中散若满天星的亚文化圈,也可以辩证分析同与不同的联系,在“同”中汲取能量,在“异”中学会反思。

三、范文你真的愿意生活在信息的“理想国”吗?清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解析+下水作文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解析+下水作文

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
语 言
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 ,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 ,中 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 的奋斗史。
A. 以身许国 多难兴邦 不屈不挠 B. 以身试险 多难兴邦 不卑不亢

C. 以身许国 一言兴邦 不卑不亢 D. 以身试险 一言兴邦 不屈不挠
1994—2008
PC互联网 电脑互联 门户(邮件、搜索、新闻) 0—20% 追随阶段
2008—2016
移动互联网 人与人互联 博客、微博、微信 20%—50% 部分自主阶段
2016—
智能互联网 物与物互联 云、短视频、VR、AI 50%— 部分引领阶段
B项,“其联结主 体是物与人互联” 错误;根据表格第 三行最后一栏可见, “智能物联网”的 联结主体是“物与 物互联”。 故选B。
文文

言 阅 读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袁宗道
公安三元
老大:袁宗道 老二:袁宏道 老三:袁中道
公安派:
①反对复古拟古 ,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 ②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 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⑤④①③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③②⑤①
【解析】④“最巧”与前句“妙在巧”有呼应关系,要排在第一位;②有“回视”,可见 要先看了正面的景物才能有“回视”,不能排在第一位;据此排除AB; ①中的“圆拱门”与②“回视小金山”、⑤“又在另一拱门中”语意连贯,即先看“圆拱 门内”白塔与五亭桥二景,再回看“另一拱门中”的小金山一景,这三者必须连接在一起;

2020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语文作文解析指导与佳作赏析

2020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语文作文解析指导与佳作赏析

环环相扣显匠心塑造自我寓深意阅读与作文【考题回放】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试题评析】作为“终结版”的2020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语文作文,带着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余韵,成功跳出了人们的猜想与期待,向人们展示了江苏高考作文材料的叙述的多元与温情,再一次让考生感受到理解文题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境。

实际上,材料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这细细的咀嚼品味之中,“拍案”之感是领略材料精华之后的第一冲动。

正所谓:环环相扣显匠心,塑造自我寓深意。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有人认为:江苏卷依旧延续了江苏人的特色。

江苏人的特征是比较温和、含蓄、规矩、文气、包容、踏实、憧憬……?所以2020年的江苏卷无疑具有时代气息、文化传承、人文关怀……但也有人觉得,江苏高考作文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就完全看不懂了。

高考作文揭晓之后,网络上曾搞了一个2020各地高考作文横向打分,结论是江苏最要命……作为“最要命”江苏高考作文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槽点:审题难!想质疑,不敢;想顺从,不甘。

仁者见仁,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色:首先,命题的“稳”。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是江苏自主命题的终结版,保持试卷的稳定,应该是基本的命题导向,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便于学生发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进行写作。

从内容方面说,2020年保持江苏一贯的命题的人文性。

被评论为“风花雪月”的文题,也不一定就是贬义的。

保持特色本身就是无可厚非的。

从形式上说,与2019年的江苏高考作文“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满分(优秀)作文及点评素材(9篇)

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满分(优秀)作文及点评素材(9篇)

2020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登与评析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题根据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毋须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忧与爱》你明儿个就回城里了?哦,你过来,做爹的有几句话要跟你说。

记住以后回来,见了乡里乡亲的都打个招呼,记不得叫啥没关系,人家都记着你哪!前儿个你二爷给你递烟,你说说,你不抽就算了,干啥非抽你自己的?就你的烟好?你让他老人家脸往哪搁!回来那天,邻居二婶问你啥时候回来的,你说“今天早上”,说“今儿个”不就行了?撇啥腔?这才出去几天,舌头就不会打弯儿了?以后说话,先想想村里人咋说!你舅那天陪你喝酒,你咋不干?谁不知道喝了难受?你没看你舅那天那个高兴劲儿?啥?酒不好?地瓜干酒,你在城里都买不到!昨儿个你跟你妈去南坡锄草,你锄倒了多少稻子?你看你妈多疼,你还嘻嘻哈哈不当回事儿?锄完草回来,吃完饭你就往那儿一坐,你不能帮你妈洗洗碗?你看你妈一天哪儿闲过一会儿?你小时候勤快劲儿哪去了?回城里你也这样?你那西服,到家里就脱了吧!不穿西服就没人知道你是城里人,没人知道你是干部了?穿大裤衩子有啥丢人的,你小时候不还光屁股满村跑了吗?自己得劲儿不就行了?昨儿个那包点心,你啥给扔了?啥?过期了?庄稼人有啥过期不过期的?那点心是前庄你表姐给你妈捎的。

她日子过得多紧巴你不知道?这么扔了你心里能得劲儿?那小兔崽子挑食你也不管管?肥肉不吃,青菜不吃,整天吃那个方便面,那玩意儿能比吃个馒头营养?当你媳妇面我不好说,你这是疼孩子?下次别再偷着给你妈塞钱,我估摸着你媳妇也不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作文江苏卷审题与点拨-作文教学
【原题再现】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审题分析】2016年江苏高考命的这道作文题目颇有特点。

文字少,叙述简明,含意丰富,给人联想想象空间大。

这似乎是江苏省语文高考命题的一贯风格。

今年的作文试题又好像以自说自话的方式总结他们多年来的命题特点,以此形成了作文题目。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是一句老俗语,大家已经理解其内容含意。

按这个俗语传统,有话的时候就多说,无话的时候就少说。

一要看环境抓机会,二要说正确有分寸。

作文命题显然不想在这里纠缠,也担心考生在这个角度用功。

他们的目的是引导创新。

妙在还有下一句,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是打开话题的钥匙。

这一提示不得不让人思绪万千。

结合后边文字“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的进一步提示之下,作文命题内容意图越来越明显。

在这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个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发表见解越来越容易的今天,人们说话的目的到底为了什么?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这不能不让人思考。

在有话可说的时候发表见解不要限于传统、常规,要能够恰如其分,当短则短。

而在无话的时候不仅要敢于发表见解,还要能够打破常规,言而有据,言之有理,知无不言,言辞尽意。

要明确的是,在彰显个性刷存在感和提倡创新打破常规之间,你可以任意选择,但在话语意义把握方面亦不可丧失价值。

也就是说,你要用话语权彰显个性,同时更重要的是,你还要具有运用话语权创新价值和意义的能力。

因为,标新未必是创新,个别未必是个性。

一切以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价值和意义为指归。

然而不论写什么都必须具有辩证思考的过程和能力,立足点要清晰,思维要全面,要体现辩证思维。

“个性”或“创新”这个口袋都很大,什么东西都能往这个筐里放。

聪明的考生,知道要把口子切小,重点放在怎样保持个性、怎样创新上。

而在这之前,要给“个性”和“创新”要有自己的定义。

可从反面的角度说,什么不是个性,什么不是创新,我们要真正的个性,要真正的创新。

为了稳妥,考生只可选一个角度深入细说,要么说个性,要么说创新,切不可两者混说,面面俱到,结果弄成四不像,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没说清。

创新与个性也是可融合的。

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确立“牢牢把握自己的话语权”的观点,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

“一带一路”的提出,南海风云,只要稍微关心时事,都知道话语权的重要性。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把作文写好,不关心时事,是不容易写好的。

“写800字作文”没有限制文体,所以考生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甚至其他文体,如小小说、散文等。

不过,一般情况下,写成规范议论文可能更容易些,但正因为如此,写成议论文可能不容易得高分。

建议写作基本功强的学生,不妨展示个性,有创新精神,写成记叙文,甚至写成小说、诗歌,也未尝不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