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B )。

A.一阶段测设B.二阶段测设C.三阶段测设D.四阶段测设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D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D.汽车车速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C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D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D )。

A.V=(A1+A2)LB.V=2(A1+A2)LC.V=(A1-A2)LD.V=(A1+A2)L/2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C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B )。

A.水准仪B.手水准C.罗盘仪D.求积仪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B )。

A.长链50米B.短链50米C.长链25米D.短链25米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C )。

A.0.15mB.0.23mC.0.43mD.0.86m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D.便于选择半径11.初步设计时,应编制( D )。

A.决算 B.预算 C.修正概算 D.概算 12.道路阻力包括( A )。

A.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B.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C.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D.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13.某平曲线HZ 桩号为K2+500,其中切线长与平曲线长分别为100m 与195m ,则JD 桩号为( B )。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 A 复习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对于设计速度为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宜不小于为()。

A 120mB 200mC 360mD 400m答案:C2.在线形设计时,车座数小于或等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车辆折算系数为()。

A 0.5B 1.0C 1.5D 2.0答案:B3. 新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采用()作为设计高程。

A 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B 未设超高、加宽前的路基外边缘高程C 中央分隔带的内侧边缘高程D 设置了超高、加宽后的路基外边缘高程答案:A4.在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十分严,而且路线位置能由明确的地面目标来决定的地区,可采用()确定路线。

A 拨角法B 坐标法C 穿线交点法D 直接定交点法答案:D5.缓和坡段的纵坡应()。

A不大于3% B 大于3%C不小于3% D 小于3%答案:A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高速公路答案: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极限最小半径答案: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

3.最大纵坡答案: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将公路的技术分级分为、、、、。

答案: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2. 汽车的行驶阻力有、、。

答案: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3.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有、、、、、。

答案: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4. 纵断面设计线由和组成。

答案:直坡线、竖曲线5. 公路路幅布置类型有、、。

答案: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单车道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案:(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 并与沿线的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一、填空1、现代交通运输由()、()、()、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和()组成或将之称为平面三要素。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和()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4、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遇到的阻力一般有空气阻力、摩擦阻力和()。

5、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的最关键参数。

7、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

8、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和()组成的。

9、山岭区选线布局有()、()、山脊线三种方式。

10、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等。

1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2、汽车行驶出现的纵向不稳定有两种情况。

13、平面线形三要素是。

1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

15、.纵断面设计线的两个基本线形要素是____ ___ 。

16、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

17、视距的类型分别有。

18、山岭区选线主要有三种线。

19、展线的方式有三种。

20、实地放线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21、城市道路道路网有四种基本形式。

22、汽车行驶阻力有。

23、平面线形三要素是。

2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

25、.高速公路的设计标高一般取____ ___。

26、公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

27、无中间带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28、山岭区选线主要有三种线。

29、展线的方式有三种。

30、纸上定线的方法有三种。

31、公路路线设计时,将路线分解为三类:平面、()、(),其中平面反映了路线的走向。

3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和()组成或将之称为平面三要素。

3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和()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34、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遇到的阻力一般有空气阻力、()和()。

35、公路的控制要素(或设计依据)是设计车辆、()、()和()。

《道路勘测设计》题集

《道路勘测设计》题集

《道路勘测设计》题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在进行道路选线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必须考虑的自然条件?( )A. 地形地貌B. 气候条件C. 土壤地质D. 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答案:D)2.道路纵断面设计中,确定最大纵坡的主要依据是下列哪一项?( )A. 车辆的动力性能B. 道路的美学要求C. 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宽度D. 道路横断面的宽度(答案:A)3.在道路平面设计中,交点法主要用于哪种类型的道路设计?( )A. 直线型道路B. 曲线型道路,特别是山区道路C. 高速公路的直线段D. 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设计(答案:B)4.下列哪一项不是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A. 车道宽度的确定B. 边坡坡度的设计C. 路肩宽度的设置D. 道路沿线景观规划(答案:D)5.道路勘测中,使用全站仪主要是为了测量哪些数据?( )A. 道路的长度和宽度B. 道路的横向坡度和纵向坡度C. 道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和高差D. 道路两侧植被的种类和密度(答案:C)6.在进行路线方案比选时,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评价指标?( )A. 工程造价B. 施工难度C. 路线长度D. 道路沿线的广告收入(答案:D)7.道路定线时,为避免大填大挖,通常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尽量沿等高线布线B. 尽可能穿越山脊线C. 不考虑地形,直接连接两点最短距离D. 优先考虑道路美学,忽视工程造价(答案:A)8.在道路设计中,排水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下列哪个因素?( )A. 道路的美观B. 道路的通行能力C. 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D. 道路沿线的商业开发(答案:C)9.下列哪一项不是道路交叉设计的基本原则?( )A. 保证交通流畅B. 减小占地面积C. 提高道路景观价值D. 确保行车安全(答案:C)10.在进行道路线形设计时,关于直线与曲线的组合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直线段不宜过长,以免驾驶员视觉疲劳B. 曲线段应合理设置,以适应地形和交通需求C. 直线与曲线之间应平滑过渡,避免突兀D. 为追求道路美观,应多使用曲线,少使用直线(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5分)1.道路勘测设计中,_________是确定道路中线位置及其空间几何形状的工作,它是道路设计的基础。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道路通行一般有(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三种。

2.公路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是在(前轮转角小于5°)、(速度恒定)和(转向角速度恒定)三方面进行选择。

3.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技术标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和(道路网)。

4.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5.新建公路的标高设计一般有()和()两种,在弯道路段为()。

6.汽车行驶理论里的D 称为(动力因素),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

7.平面交叉存在交错点是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其中以(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影响最大,其次是(合流点)再其次是(分流点)。

8.互通式立交根据交叉处车流轨迹的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和(环形互通式立交)三种类型。

9.平面线形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三种线形要素组成。

10.越岭线垭口两侧的展线方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11.汽车行驶理论的D 称为(动力因素),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它的表达式D= (T/G-&/G=(f+i)+ 8 /g a )12.汽车行驶阻力包括(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13.直线最大长度包含两个方面,即(长直线最大长度)和(短直线最大长度)两种。

14.从线形的协调性看,基本型线形组合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2:1)。

15.道路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16.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可分为五个等级。

17.《规范》规定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就不小于行车速度的(6)倍为宜。

18.山岭区公路按路线所处的位置不同大体可分为(沿溪线)、(越岭线)和(山脊线)三种线。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及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及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一、填空题1、道路勘测设计程序中三阶段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设计阶段。

2、汽车的行驶条件有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确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时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横断面在曲线段需要加宽,试举出三种平曲线加宽的过渡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岭区选线主要有三种布局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验认为,使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时,回旋线参数A和圆曲线半径R保持如下关系______________,便可得到视觉上协调而又舒顺的线形。

7、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制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道路所处地区和构造特点,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国的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四级公路。

9、平面线型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竖曲线最小半径的限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满足视距要求。

11、汽车由直线到圆曲线过渡过程中其行驶轨迹为_____________。

12、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

13、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与的比值来表示。

道路勘测设计方案复习题(套题)

道路勘测设计方案复习题(套题)

道路勘测设计⽅案复习题(套题)道路勘测设计学位考试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四车道的⾼速公路⼀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B >。

A.60000~80000辆B.25000~55000辆C.65000~90000辆D.60000~100000辆2.⼀条较长的公路可适当分段采⽤不同的技术等级和标准,但分段不宜过于频繁,⼀般情况下,⾼速公路、⼀级公路的分段长度( B >。

A.不⼩于10kmB.不⼩于15kmC.不⼩于20kmD.不⼩于25km3.关于汽车⾏驶的横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 A >。

A.发⽣横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横向滑移现象B.发⽣横向滑移现象之前先发⽣横向倾覆现象C.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同时发⽣D.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发⽣的次序⽆法确定4.关于汽车⾏驶的驱动条件,正确的说法是( A >。

A.驱动条件是汽车⾏驶的充分条件B.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必须⼤于各⾏驶阻⼒之和C.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必须⼩于各⾏驶阻⼒之和D.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必须等于各⾏驶阻⼒之和5.⾼速公路和⼀级公路应保证的⾏车视距为( B >。

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会车视距D.错车视距6.设计车速为120km/h的⾼速公路的平曲线最⼩长度为( A >。

A.200mB.100mC.50mD.150m条件是( D >。

A.i≥0.05%B.i≥0.1%C.i≥0.2%D.i≥0.3%8.对于⼆、三、四级公路的越岭路线,任⼀连续3公⾥路段范围内的平均纵坡不宜⼤于( C >。

A.8%B.6.5%C.5.5%D.7%9.关于平纵组合,不正确的是( A >。

A.平曲线和竖曲线的⼤⼩不必保持均衡B.避免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插⼊⼩半径的平曲线C.避免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半径的平曲线D.⼀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线形的反复凸凹10.计价⼟⽯⽅数量计算公式是( B >。

道路勘测复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复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道路勘测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B. 确定道路的纵断面设计C. 确定道路的横断面设计D. 确定道路的施工方案答案:A2. 道路勘测中,水准测量的主要作用是()。

A. 确定道路的高程B. 测量道路的坡度C. 计算道路的土石方量D. 确定道路的走向答案:A3. 在道路勘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地形图的作用?()。

A. 反映地形地貌B. 指导道路选线C. 计算土石方量D. 确定道路的施工日期答案:D4. 道路勘测时,测量道路中心线的目的是()。

A. 确定道路的宽度B. 确定道路的曲率半径C. 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D. 确定道路的纵坡答案:C5. 道路勘测中,横断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A. 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B. 确定道路的纵坡C. 确定道路的横坡D. 确定道路的土石方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道路勘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道路的选线?()。

A. 地形地貌B. 地质条件C. 气候条件D. 交通流量答案:ABCD2. 道路勘测时,需要考虑的测量内容包括()。

A. 平面位置测量B. 高程测量C. 横断面测量D. 纵断面测量答案:ABCD3. 道路勘测中,下列哪些是道路设计的基本要素?()。

A. 道路平面B. 道路纵断面C. 道路横断面D. 道路附属设施答案:ABCD三、判断题1. 道路勘测时,只需要考虑道路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面设计。

()答案:错误2. 地形图是道路勘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勘测人员了解地形地貌。

()答案:正确3. 道路勘测中,水准测量可以用于确定道路的走向。

()答案:错误4. 道路勘测时,横断面测量可以用于计算道路的土石方量。

()答案:正确5. 道路勘测中,不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对道路设计的影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道路勘测中平面位置测量的主要步骤。

答案:平面位置测量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道路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测量道路中心线的走向,确定道路的曲率半径和曲线长度,以及绘制道路平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同向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2.超高:为了减小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超高。

3.停车视距:是指在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m,物高0.1m时,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经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安全停住所需的最短距离。

4.道路建筑限界:道路建筑限界又称道路净空,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5.加宽: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靠近曲线内侧后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小,而靠曲线外侧的前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大。

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在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6.会车视距: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制动并停车所必需的安全视距称为会车视距。

7.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组成。

8.平面交叉口: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口。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2、平面线形三要素是: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3、平面设计中两反向曲线间最短直线长度为 2 V。

4、道路设计中的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5、“3S”系统是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系统。

6、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来表示。

7、平面线形三要素是: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8、越岭线布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择垭口的位置,确定过岭标高,拟定垭口两侧路线展线方案。

9、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具体定线。

10、在积雪、严寒地区,各级公路的合成坡度应不大于8% 。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 米时,应在平曲线内侧设置加宽。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表格内)
1、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1:1:1
B.1:2:1
C.1:2:3
D.1:3:2
2、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A.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
C.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D.不需扣除
3、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A.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D.横向力和坡度的比值
4、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D.任意位置
5、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

A. 外侧
B.内侧 C 两侧同时D任意位置
6、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250m B一般最小半径
C极限最小半径D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7、用GPS定位技术,可在测站之间不通视的情况下获得高精度()维坐标。

A二 B 三C四D一
8、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可考虑采用()。

A回头展线 B 螺旋展线C自然展线D高次抛物线
9、纵断面设计时,力求纵坡平缓,陡坡宜短,主要是为了()。

A汽车保持高速行驶B汽车获得较大的动力因数
C汽车制动D以上全正确
10、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

A.分流点
B.合流点
C.冲突点
D.交叉点
四、简答题:(每空10分,共30分)
1、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是什么?
答:人满足行车要求来看,缓和曲线具有以下线形特征:
①缓和曲线曲率渐变,设于直线与圆曲线间,其线形符合汽车转弯时的行车轨迹,从而使线形缓和,消除了曲率突变点;
②由于曲率渐变,使道路线形顺适美观,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
③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加入缓和曲线后,使平面线形更为灵活,线形自由度提高,更能与地形、地物及环境相适应、协调、配合,使平面线形布置更加灵活、经济、合理;
④与圆曲线相比,缓和曲线计算及测设均较复杂。

2、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答: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如下:
①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②除满足汽车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驾驶员和乘客在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③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④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⑤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3、简述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①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
②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
③路基横断面形状设计:如梯形(直线式边坡)、折线式边坡、台阶形边坡;
④边坡坡度确定;路堤及路堑边坡,土质与岩石边坡;
⑤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4简述缓和曲线的作用。

答: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行驶;
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③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5平、纵形组合的设计原则?
答:平、纵形组合的设计原则是:
①应在视觉上能自然的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证视觉的连续性。

必须尽量避免任何使驾驶员感到茫然、迷惑和判断失误的线形。

是否能在视觉上自然的诱导视线,是衡量平、纵线形组合优劣的最基本问题。

②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

他不仅影响线形的平顺性,而且与工程费用相关。

对纵面线形反复起伏,在平面上采用高标准的线形是无意义的,反之亦然。

③成坡度组合得当,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④合注意和道路周围环境的协调,以便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起到诱导视线的作用。

6什么是山脊线?其优缺点是什么?
答:大体上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

具有土石方工程小、水文和地质情况好、桥涵构造物较少等优点。

缺点是由于线位较高,一般远离居民点,不便于为沿线工农业生产服务;有时筑路材料及水源缺乏,增加施工困难;另外地势较高,空气稀薄,有云雾、积雪、结冰等对行车和养护不利等。

五、 计算题(共20分)
1、某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一弯道,R=250m ,交点JD 的桩号为K17+568.38,转角'3038︒=右α,试计算该曲线上设置缓和曲线的长度。

(二级公路设计速度
80km/h )。

(10分)
解: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则有:
L s =0.036R V 3 =0.036×250
803=73.73m L s ≥
6.3V ×3=6
.380×3=66.67m L s =9R ~R=9250~R=27.78~250m 缓和曲线长取两者中大者L s =73.73m 取整数为5m 的倍数,采用缓和曲线长度75m (规范规定V=80km/h 时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70m )
2、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的高程为6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2.06%。

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米。

试进行: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
(2)若竖曲线中点桩号为K15+450,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10分)
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
外距(米)68.560-66.770=1.79
由ω=2.06%-(-3.68%)=0.0574和E=82ωR 有1.79=8
0574.02 R 得R=4346.3(米)
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米)
(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L=R ω=4400×0.0574=252.56(米)
T=L/2=126.28(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K15+450)-126.28=K15+323.72
竖曲线止点桩号=(K15+450)+126.28=K15+576.28
3.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 50桩号为K9+977.54,T=65.42 m ,缓和曲线长 =35米,切曲差J=1.25m ;试计算JD 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
解:由2T-L=J 得L=2T-J=2×65.42-1.25=129.59(米)
Ly=L-2×l h =129.59-2×35=59.59(米)
有:ZH=JD-T=(K9+977.54)-65.42=K9+912.12
HY=ZH+ l h =(K9+912.12)+35= K9+947.12
YH=HY+Ly=(K9+947.12)+59.59= K10+006.71
HZ= HY+ l h =(K10+006.71)+35= K10+041.71
QZ= HZ-2
L =(K10+041.71)-259.129=K9+976.9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