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1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实用30篇)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1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什么是宽容?宽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为什么要宽容他人?(、宽容的重要性?)(课本102-104页)答: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求同存异,尊重彼此的个性。
②宽容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为人宽容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能赢得友谊和他人的'尊敬,获得更多的朋友。
③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别人能使我们的精神境界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④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对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和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为什么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3、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或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应该怎么办?(课本102页)答:①我们都不是圣贤,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中伤害别人,这时,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
②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
4、如何学会宽容他人?(课本104页)答: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
具体地讲应做到:①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
②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
③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④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5、怎样宽容自己,悦纳自己?(课本104页)答:①既不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妄自尊大。
②宽容自己意味着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课本105、106页)答: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公民与人民的关系:1.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2.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7、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8、我国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9、人权主体的广泛性: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
10、人权内容的广泛性: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11、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扶贫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3、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5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原因/意义/重要性):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遗害无穷。
2.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维护财产权1,什么是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是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得的财富,包括: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2,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P60财产所有权即——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处分——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3,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①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排除防害,请求赔偿损失等方式予以保护.②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4,财产继承包括哪两种方式法定继承的含义,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及原则怎样遗嘱继承 P611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2法定继承——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3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4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的原则①一般均等原则平均原则.:一般情况下,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该均等;②照顾原则:对生活有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③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应该不分或少分;④协商原则.:是指法定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要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5,遗嘱继承1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遗赠:——公民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2我国继承法,遗嘱继承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第一: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并且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遗嘱必须合法有效.任何形式的遗嘱都要保留法定继承人中,未成年子女和无劳动能力人的财产.第二: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一人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相关概念:被继承人——是指遗留财产的死者继承人——指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遗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不包括家庭共有财产或夫妻共有财产继承权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继承方式按法律规定直接获得由被继承人所立的有效遗嘱获得★继承顺序受继承顺序的限制和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分配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不论人数多少平均分配遗产遗嘱人可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其他继承人被排除在外被继承人行为能力无论被继承人是否有行为能力,他的遗产都可被继承被继承人一定要有订立遗嘱的能力5,什么叫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权 P61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社会合作与公平1,看完《逃命的野牛》和《合作的蚂蚁》后,回答:野牛为什么不能抵挡狮子的进攻蚂蚁群凭借什么力量逃离火海这两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参考:因野牛们不团结合作,冷眼旁观,看见自己的同伴遇险只会隔岸观火.而蚂蚁们抱成一团,靠着集体的通力合作和团结的力量逃离了火海.启示:社会生活需要合作,我们要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合作.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合作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需要社会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合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有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制定合理的制度来保障社会合作的顺利进行.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需要人们开展真诚,广泛的合作.3,为什么社会合作需要公平为了更好地在社会合作中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遵循公平的原则.4,在社会合作如何才算公平1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这就是公平;2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每个人都能在公平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3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享受社会利益较多的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负担;4维护公平还需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5,为什么要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1有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2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幸福.6,我们如何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课本P761保持公平合作的观念去和他人相处,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去承担自己的责任;2在家庭在学校中同学之间3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对待 ,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4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我们也要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社会规则与正义1, 制度的正义表现在哪里 P82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2,简述道德与法律,制度的区别.P83法律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执行,其他的制度规则靠行业或单位的奖罚来实施的,而道德以善恶评价为标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起作用.★道德使我们能判断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善良的行为,应该做的行为,对社会,他人,个人都有好处,是公平和正义的;而丑恶的行为,不应该做的习惯行为,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尊严和利益,最终也损害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是不正义的.★依据一般的道德标准,任何不公平地去对待别人,侵害他人的权利和行为,都是不正义的行为.★无正当的理由向他国发动战争是不正义的行为;压迫和残害无辜的人民是不正义的行为;歧视和排斥他人是不正义的行为;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尊严是不正义的行为.3,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P83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故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最严重的不正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是正义的要求.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规则.有正义感的具体表现: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和公共环境,尊重社会公德……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自由.4正义要求我们承担责任.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主义产生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经过和时间–中共一大的召开和它的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重要经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奋斗目标1.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和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对中国的发展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的历次修正和调整2.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对应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国际环境下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组织原则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的提出和形成经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的主要作用和职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的选拔与培养方式2.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组织原则第四章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员党的形象建设1.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和对党员的要求–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强调2.党员的形象建设–党员的标准和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员的形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党员的形象建设与党的事业发展的关系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和发展1.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的层级和结构–中国共产党的党支部和党的地方组织的基本情况–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的现代化和创新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吸纳新党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吸纳新党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吸纳新党员的条件和程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吸纳新党员的原则和方法以上是初二政治下册的主要知识点简述,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一、政府与公民1. 政府的职能与责任- 维护国家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保障社会公正- 提供公共服务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言论自由与集会自由- 遵守法律法规- 纳税与社会服务二、法律与社会秩序1. 法律的基本概念- 法律的定义- 法律的分类- 法律的作用2. 社会秩序的维护- 社会规范与道德-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公民如何维护社会秩序三、经济制度与市场1. 经济制度的类型-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混合经济2. 市场机制与经济活动- 供求关系- 市场竞争- 市场监管四、公民参与与公共政策1. 公民参与的形式- 选举与投票- 社区服务- 公共讨论与倡议2.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政策制定的过程- 政策的影响评估- 政策的监督与反馈五、人权与国际关系1. 人权的基本原则- 人权的定义与重要性- 国际人权法的框架2. 国际关系与合作- 国际组织的作用- 国际合作与冲突解决- 全球化对国家与个人的影响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的挑战- 气候变化- 资源消耗与浪费-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环境- 个人与社区如何参与可持续发展请根据您所在地区的教育要求和具体教材内容,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确保每个部分都详细列出了相关的子点,并提供了简洁明了的解释。
这样的文档将有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学期内学到的知识。
完整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全)

完整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全)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不属于中国人民的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分裂国家的人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人民是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共同建设自己伟大的祖国的主人。
4、公民权利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的异同以及我国公民的范围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但后者不能享受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6、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人权尊重和保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9、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方式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③分裂国家的人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
(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8、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1、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2、什么叫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p17) ///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3、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④履行义务是每个公民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4、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d1)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5、如何忠实履行义务?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1、什么是人格权?(p25)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
///2、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有什么特点(p25) (1)物质性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2)精神性人格权(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隐私权 )///3、什么是首要的人格权?(p25d.2)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4、人格权的特点(p24、25)①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③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分离。
///5、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7、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答:《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8、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答: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p35)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
///2、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3、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39)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4、肖像的表现方式有哪些?(p40)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5、肖像的地位是什么?(p40)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6、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p41)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7、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8、什么是姓名权?(p43)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
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名的地位是什么?(p43)(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
(地位)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0、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p44盗用,冒用他人姓名,以抬高自己身价谋取不正当的权利的行为。
第五课隐私爱保护1、隐私的含义(P46)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
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P46页)///2.保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46、47页)(1).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3、隐私权的含义(P48)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4、隐私权的内容(p48-50)(1)私人生活安宁权(2)个人信息保密权(3)私人通信保密权///5、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p51-52)(1)树立隐私意识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2)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
///6、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p53)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7、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p55)(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法律保护的方式P55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要求精神赔偿等。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p58--60)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作用:对个人: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能唤起人的潜能,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P59),对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成就未来(P60)2、什么是受教育权?(p60)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什么叫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相关链接)“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
“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p61(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6、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这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1、财产分为哪几类,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p68--69)分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