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名词解释

胸腔闭式引流术名词解释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医学手术,用于治疗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情况。
在这个
手术中,医生通过在患者的胸腔内插入一个管道来引导积液或气体流出。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患者会进行局部麻醉,
以减轻疼痛感。
然后,医生会选择合适的位置在胸腔插入一个管道,通常是通过腋窝或者胸部的侧面。
管道的尺寸和材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引流的液体类型而定。
当管道插入胸腔后,一个密封装置会被固定在皮肤上,以确保胸腔保持闭合状态。
通过管道,积液或气体可以从胸腔中引流出来,并通过一个容器收集起来。
这个容器通常是带有负压系统的收集器,可以帮助稳定胸腔内的压力,促进引流的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目的是通过引流积液或气体,减轻胸腔内的压力,恢复呼吸
功能,并防止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这个手术常用于胸部外伤、胸腔手术或其他胸部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或气胸。
它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可以在医院或手术室进行。
然而,胸腔闭式引流术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例如,可能会出现引流不畅、感染、出血或胸膜损伤等情况。
因此,在进行这个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权衡风险与益处。
总的来说,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引流胸腔内的积
液或气体。
它有助于减轻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然而,在进行手术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并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益处。
《胸腔闭式引流术》课件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引流管插入部位。
局部麻醉和消毒
2
对插管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和消毒。
3
切开皮肤和肌肉
在插管部位切开皮肤和肌肉,并保持引
插入引流管
4
流管负压系统完整。
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内并固定,连接负压
系统。
5
切换引流瓶并更换引流管
及时切换引流瓶并更换引流管,预防感 染。
胸腔闭式引流术注意事项
1 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指征
手术中或术后引起的出血。
3 胸腔积气
由于引流管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胸腔积气。
结语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项常见的外科手术,掌握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康复。
在操作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指征,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2 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最大限度地预防感染。
3 遵循操作流程,避免并发症
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术益处
快速排除积液
通过胸腔引流管将胸腔内积液 排出,能快速缓解肺不张。
防止感染
及时切换引流瓶和更换引流管, 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减少恢复时间
通过保持胸腔负压,有助于减 少恢复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风 险。
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护理和康复对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成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并进行适当 的康复锻炼。
常见并发症
1 感染
胸腔引流管插管部位感染。
2 出血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 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通过胸腔引流管,将胸腔内积液排出并保持负压,预防胸 腔积液和肺不张的手术。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术简介
胸腔闭式引流术注意什么

胸腔闭式引流术注意什么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方法。
由于该手术涉及到胸腔内的操作,因此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手术前的注意事项1、术前评估:术前需要做好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并规划好手术方式和操作方案。
2、术前准备:手术前需要做好理应的准备工作,包括神经、心血管、肺部、肠胃系统、泌尿系统等各项检查,确保手术时患者无其他不适应手术的疾病。
3、患者体位:手术时需选择合适的体位,这有助于患者的舒适度和手术的进展。
一般将患者置于俯卧位或半坐位,以利于引流管的插入和取出。
二、手术中的注意事项1、手术场所:手术时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
因为手术过程中涉及到胸腔内部,所以一定要保证操作区域和器械的无菌,以防止细菌的感染。
2、操作顺序:手术时要按照先引流、再控制的顺序操作。
主要操作步骤包括局麻、皮肤消毒、穿刺切开、引流管插入和胸腔塑封等。
3、操作技巧:引流管的插入和取出需要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同时,还要注意操作技巧,避免经过心肺区域等部位,以防止意外损伤。
三、手术后的注意事项1、监测: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内周密的监测,以及定期的术后随访和胸部CT检查,确保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和血压等指标正常。
2、并发症:手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术后出血、胸腔感染等)是否发生,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3、生活护理: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方面的护理,包括严格的卧床休息、口服抗菌药物、低盐饮食等,避免因疏忽和不合理的生活习惯而影响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项常见的、有效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方法。
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需要注意细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巧,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成功恢复。
胸腔闭式引流术

【护理】
4、维持引流系统密封: 长管液下2—3cm,接头固定,预防感染。 更 换或倾倒时放无菌生理盐水500ml,并做好标 记。 5、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 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 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问答】
5、某气胸病人作插管闭式引流术后,气体源 源不断从水封瓶溢出,数量持久不减少,应 想到哪些原因? 答:①如为胸外伤病人,可能有较大的 肺裂伤或支气管断裂;②如是自发性气胸, 可能有小支气管与胸膜腔相通;③如插管处 的胸壁切口较大或皮肤缝合不严,吸气时空 气可从管周进入胸腔,呼气时由管内排出。
【问答】
6、某气胸病人原来没有皮下气肿,插管引流 后出现大量皮下气肿,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 如何处理? 答:这种情况大多由于:①引流管欠通 畅;②插管部位皮肤缝合严密,但肋间软组 织和插管之间有较大空隙,空气由管周逸入 皮下。处理办法:弄通引流管,缝合肋间软 组织消除与插管之间的空隙,或置新插管。
【负压吸引装置】
双瓶连接及调压方法 1、按常规将胸腔引流管接引流瓶,此瓶为引流液收 集瓶,瓶中装生理盐水500 ml ,长管的一端与病人胸 腔引流管连接,另一端埋入水中2~3 cm ,瓶塞上的1 根短管用像胶管与另1 个瓶子短管相连,第3根管用 塞子堵住,使此瓶为密闭状态。另1 个瓶子作为吸引 调压瓶,瓶塞上的1 个短管与收集瓶上的短管相连接, 另1 根短管接负压吸引系统,剩下1 根长管的一端浸 入水中,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此管为压力调节管。 2、一般调节负压0. 98~1. 47 kPa ,即调压瓶中的 长管水柱高10~15 cm 。此管水柱的深 度代表所给的负压值,如长管水柱为10 cm ,所给的 负压值为10 cmH2O。
《胸腔闭式引流术》课件

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65岁男性患者因气胸入院, 经过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患 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术后
恢复良好。
案例二
一名3岁患儿因脓胸就诊,采用 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术后 恢复顺利,未出现并发症,治愈
出院。
案例三
一位接受肺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 出现血胸,经过胸腔闭式引流术 后,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恢
形成皮下气肿。
并发症处理
出血
少量出血可自行停止,出血量 较大时需及时就医,采取止血
措施。
感染
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使 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拔 出引流管。
气胸
轻微气胸可自行吸收,严重气 胸需就医进行胸腔穿刺排气。
皮下气肿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严重时可 就医进行排气。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在引流管插入和留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胸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上得到了 广泛应用,对于提高治愈率和改 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术能够有效排出 胸腔内的气体、血液和脓液, 缓解患者症状,加速疾病康复 。
该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 ,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和病情 严重的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效果已 经得到了大量实践的验证,被 认为是治疗胸腔疾病的有效手 段之一。
注意事项
01
02
03
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 风险。
适应症选择
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胸 腔积液、气胸等疾病的手 术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是否适用。
术后护理
术后要密切观察引流情况 ,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 引流管的通畅和清洁。
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二、严格无菌操作
1)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2)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 时更换
3)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60-100cm,防止瓶内 液体逆流进入胸膜腔
4)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单腔水封瓶应每日更换瓶内生理盐水。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三、患者的体位 1)术后患者常取半卧位,此体位利于呼吸、引流及 减轻疼痛
肋间切开插管法
1、常规消毒皮肤,带无菌手套,覆盖消毒孔巾。用 2%利多卡因5ml在穿刺点下一肋骨上缘自皮肤至 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2、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周围皮肤,右手握手术刀 沿肋骨走向切开1-2cm皮肤切口,用血管钳钝性 分离皮下组织至胸膜,轻轻刺破胸膜,取出血管 钳,然后用直钳夹住引流管送入胸腔,松开直钳, 调整引流管使引流管置于胸腔内4-6cm,在助手 帮助下接水封瓶确定有气体或液体流出,夹住引 流管,然后用角针缝合切口并固定引流管。
1、目的、解剖学基础 2、适应证、禁忌证 3、术前准备 4、麻醉与体位 5、手术步骤 6、常见并发症 7、胸管的护理
目的:
1、促使胸腔内的积液和积气排除,使肺复张 并恢复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 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2、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 吻合口瘘等
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 腔隙,腔内呈负压,正常平静呼吸时吸气 压力为-0.8~-1.0kpa(-8~-10cmH2O), 呼气时-0.3~-0.5kpa(-3~-5cmH2O)
性状:若为胃内容物,提示有食管-胃吻合口瘘;若为 乳白色浑浊液体,提示为乳糜胸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六、拔管及注意事项
拔管指征 :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 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 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术一、目的⑴引出胸膜腔内的积液和积气,纠正呼吸和循环障碍⑵保持胸膜腔内负压,促使肺复张⑶消除残腔,预防胸膜腔感染二、适应症、禁忌症1、适应症①气胸:中等量以上的气胸②大量胸腔积液:用穿刺抽吸方法一次难以抽吸净,需反复抽吸者③血胸:难以自行吸收或难以用穿刺抽吸法消除的血胸④脓胸:量较多,脓液粘稠或合并有器官、支气管瘘者⑤乳糜胸⑥开胸手术后多做胸腔闭式引流2、禁忌症①非胸腔内积气、积液,如肺大疱、肺囊肿等禁用②肝性胸水,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相对禁忌症)③结核性脓胸,持续引流可导致引流管口长期不愈及混合感染(相对禁忌症)④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相对禁忌症)⑤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穿刺术者(相对禁忌症)三、实施要点(一)术前准备1、查对患者,说明目的,并签知情同意书2、确定引流部位,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并进行胸部叩诊、听诊进一步证实,尤其是局限性包裹性积液引流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二)操作步骤1、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适体位2、0.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3遍,消毒范围为引流部位周围15cm,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3、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4、在胸壁引流部位皮肤做一小切口(肋间切开插管法2-3cm、套管针置管法1-2cm)5、以中弯血管钳伸入切口,贴近肋骨上缘向深部逐渐分离6、肋间切开插管法以血管钳夹住胸腔闭式引流管经胸壁切口插入胸腔,插管深度以管端在胸腔内3-4cm为宜,7、套管针置管法经套管针置入胸腔引流管,引流管以管端在胸腔内3-4cm为宜8、紧密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局部皮肤消毒,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9、术后整理用物、分类收集医疗废物10、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交待注意事项,洗手、记录四、注意事项1、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以消除患者顾虑2、术前正确检查、定位对于确定引流部位十分重要3、分离肋间组织时,血管钳要紧贴肋骨上缘,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4、留置在胸膜腔内的引流管长度一般应控制在3-4cm,不宜插入过深5、引流管接水封瓶后注意观察水柱波动情况、引流物的形状、有无出血及出血量6、大量气胸患者不宜排气过快,避免出现复张后肺水肿;胸腔积液首次引流量不超过600ml7、拔出引流管时,应嘱咐患者吸气末屏住呼吸、右手迅速拔出引流管的同时左手立即以纱布覆盖伤口,避免空气进入胸腔8、严格无菌操作9、术中、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操作步骤及评分表(肋间切开插管法)科室:姓名:得分:操作步骤及评分表(套管针置管法)科室:姓名:得分:。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 ►侧孔位于胸腔2~3cm。
胸腔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 漏气。
套管针穿刺置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严格灭菌; ►妥善固定,管道密封; ►保持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
►术后病人血压平稳, 应取半卧位; ►鼓励病人咳嗽及深 呼吸运动; ►避免引流管受压、 折曲、阻塞。尤其病 人躺向插管侧,注意 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注意观察
►观察玻璃管水柱随呼吸 波动的幅度;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 颜色、性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 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 ,勿使漏气,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 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膜腔内的空 气和液体; ►引流管脱落应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 后以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 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
注意事项
►操作前必须进行辅助检查及体格检查; ►操作过程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操作完毕应听诊对比两肺呼吸音; ►观察水封瓶气泡逸出情况; ►监测患者症状、体征,警惕复张性肺水肿,必 要时复查胸片。
注意事项
常见的并发症: ►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 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侧孔位于胸壁软组 织中。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也可造成皮下气 肿; ►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 间血管所致; ►胸腔感染:多由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引流不 充分或切口处污染均可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
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
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
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
2.肝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
1.术前准备
(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 透明塑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
(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2.麻醉与体位
1 1 2%
(2)体位:半卧位。
气
3.手术步骤
1 2 3cm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
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
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
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
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
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
2〜3 周如脓腔仍未闭合,
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3、。
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因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因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结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短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
引流液
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因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注意保证引流管与引
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
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管低于胸膜腔,
拔出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