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4. 解释“符号”5. 解释“语言”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7.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8. 解释“普通语言学”。
9. 解释“应用语言学”10. 解释“传统语言学”11. 解释“内部语言”。
第二章语音1. 解释“语音”。
2. 解释“音高”3. 解释“音强”4. 解释“音长”5. 解释“音质”6. 简答语音中最基本的要素7. 简答语音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那些方面?8. 简答国际音标与音素之间的关系。
9. 简述元音分类的依据。
10. 解释“音位”11. 论述音位的性质(特征)12. 音位的划分13. 解释“音位变体”14. 简答“对立关系”与“互补”关系15. 简答音位和音位变体的16. 解释“音位的区别特征”17.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18. 解释“音节”19. 简答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20. 解释“复辅音”21. 解释“语流音变”22. 解释“韵律特征”23. 解释“音渡”24. 解释“二合元音”25. 解释“三合元音”26. 简答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
27. 解释“时位”第三章语汇1. 解释“语汇”2. 简答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3. 简答语汇的作用4. 解释“词”5. 解释“语”6. 解释“基本语汇”7. 解释“一般语汇”8. 解释“惯用语”9. 解释“成语”10. 解释“歇后语”11. 论述一般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12. 简答汉语同音词产生的13. 简答同音词与同形词的关系14. 简答单纯词与单音节词的关系15. 简答汉语语素的类别系统16. 简答语素、音节与字符之间的关系17. 解释“变性成词”18. 解释“变形成词”19. 解释“复合构词”20. 解释“附加构词”21. 解释“重叠构词”22. 简答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的区别23. 简答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的形式和作用24. 简答离合词和词组词第四章语法1. 解释“语法”2. 解释“递归”3. 解释“语境”4. 简答语法规则的抽象性表现5. 简答语法规则的递归性6. 解释“历时语法”7. 解释“共时语法”8. 解释“个别语法”9. 解释“句子”10. 解释“语法规律”11. 解释“普遍语法”12. 解释“核心语法”13. 解释“外围语法”14. 语法单位可分为哪几级?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15. 解释“语法形式”16. 解释“语法手段”17. 解释“词法范畴”18. 解释“句法范畴”19. 简答词法手段的类别20. 简答句法手段的类别21. 解释“语法范畴”,常见的词法范畴有哪些?22. 解释“词类”23. 解释“词组”24. 解释“向心词组”25. 解释“离心词组”26. 解释“不完全主谓句”27. 为什么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28. 简答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哪些?29. 解释“直接成分分析法”30. 解释“复句”及其判定标准。
汉语言文学 00541语言学概论_完整复习资料包

自考资料自考笔记00541语言学概论完整复习资料包考点串讲+单选+多选+分析题+论述题+名词解释+模拟试卷(部分资料)单项选择题1.1.关于语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语言不是一种物质实体B.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C.语言先有口头形式,后有书面形式D.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D】1.2.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B.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C.在一个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交际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局限D.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B】1.3.西方的语言学家区分“语言”和“方言”的惟一标准是A.相互理解程度B.有无历史文化传统C.有无民族认同感D.语音是否一致【A】1.4.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学者是A.乔姆斯基B.索绪尔C.布龙菲尔德D.洪堡特【B】1.5.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A.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B.更好地研究书面语C.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D.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A】1.6.语言是一种A.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B.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C.用于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D.集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符号系统【B】1.7.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A】1.8.语言系统中系统性最强的是A.语音系统B.语汇系统C.语法系统D.语义系统【A】1.9.在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A.词B.音素C.短语D.语素【D】1.10.应用语言学最早是指A.实验语音学B.语言教学C.交际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D】1.11.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的一般理论的著作是A.《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B.《普通语言学教程》C.《语言论》D.《句法结论》【A】1.12.二十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的是A.语言的历史演变B.语言和民族的关系C.语言和社会的关系D.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D】1.1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A.传统语言学B.历史比较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C】1.14.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B】1.15.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A.语篇B.句子C.词组D.词【B】1.1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A.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B.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C.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D.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B】1.17.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A.功能语言学B.社会语言学C.认知语言学D.结构语言学【D】1.18.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D】1.19.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C】1.20.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D】2.1.音高取决于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B】2.2.汉语普通话中的4个声调的不同,主要是A.音高的不同B.音强的不同C.音长的不同D.音质的不同【A】2.3.音强主要决定于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时间D.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A】2.4.汉语普通话中的轻声,主要与____的变化有关。
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知识点资料

00541《语言学概论》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机密)[选择题]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由语音和语义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2、社会需要推动了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
3、语言的本体: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是语言的“本体知识”4、语言的外围:跟语言相联系的系统外部的各种现象是语言的“外围知识”。
5、语言的本体研究:指语言的基础研究,其目的是弄清语言的基本状况。
分为现状和历史两个方面。
语言的外围研究:与本体研究相对应,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研究,语言与心理学的关系研究和语言的应用研究,整体.上都可看作语言的“外围研究”。
6、人类语言和动物鸣叫的区别:内容更多,用处更大,能够创造。
只有人类才有语言。
7、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语言不但是最直观和最易识别的民族标志,同时还是国家的标志。
语言是识别民族和国家的标志--一“相互能够听懂”(欧洲国家)相同民族一相同语言:同一国家一-同一语言语言并非识别民族和国家的标志(欧洲以外的国家)犹太人的语言与民族身份;海外华人的民族身份与语言:满族与满语西方学界的双重标准一“相互能够听懂’弱国一用语言识别民族;对“汉语”的看法。
强国一不用语言识别民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8、语言符号的约定性、任意性:“约定”和“任意”是符号同时具有的且相互联系的特征。
约定是指人为的某些规定或共同认可的某些习惯,如点狼烟代表敌人入侵。
“任意”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们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
9、句法自治:生成语言学把专门研究句法结构形态的理念称之为“句法自治”。
10、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复合构词的分类:陈述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补充式复合词。
11、表音文字的字符,或者说字母,只跟语言单位的语音发生联系,情况比较简单,不论是音节文字还是辅音文字,还是音位文字,根据是与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类,都是表音文字。
语言学概论自考重点笔记

语言学概论自考重点笔记
以下是语言学概论自考重点笔记,包括语言和语言学、语言的性质和类型、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由语音和语义构成。
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只有人类才有语言,语言能力是人跟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语言的性质和类型
语言的性质: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双向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等特征。
语言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类型。
口语是人们在口头交际中使用的语言,书面语是人们在书面交际中使用的语言。
三、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
语汇是语言中所有的词和词组,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汇的特点是具有系统性、稳固性和能产性。
语汇的变化和发展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方
面。
四、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语义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境意义等。
语义具有客观性、主观性和文化性等特点。
五、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
语用是指人们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特点。
语用具有变异性、合适性和得体性等特点。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学科,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以上是语言学概论自考重点笔记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 知识点总结 详细版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1.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哪些显著特点?P50(1)“内容更多”。
人在各种场合都可以说话;人也可以用各种方式说话;人还可以说各种各样的话。
(2)“用处更大”。
交际功能;标志功能;记录功能;思维功能;认知功能。
(3)“能够创造”。
人类的语言有极强的生成能力和极高的运转效率;其他动物无论自身多么完善,都无法做到这一步。
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人类具有语言能力,只有人类才有语言。
2.为什么不能以“相互能听懂”为标准来区别方言和语言?P51-52【简】单以“相互能够听懂”为标准来确定方言和语言不但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
如果单凭这一条标准来衡量,则英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等,说话相互能听懂,因此他们所说的话就都应视为英语的“方言“才对,然而这样处理,他们在民族感情上是不能接受的。
另外,北欧的瑞典,挪威,丹麦三个主权国家的语言差别很小,相互都能听懂,如果按“相互能听懂”来处理,这三个国家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至少是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但这三个国家又是不同的民族,应当承认他们使用的是不同的语言。
因此,不能以“相互能够听懂“为标准来区别方言和语言。
3.简述“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P53【名/简】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将语言分为“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
1)从语言“历时”演变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也叫“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
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2)从语言“共时”状态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做“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4.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个层级系统,从大到小分别是:P53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5.“语言”和“言语”P54 【名/简】“语言”—说话使用的工具(比如英语、汉语)。
00541语言学概论必过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语言: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
(多了一些成份)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
(一般情况下)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
(犹太民族)(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满族、汉族)(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
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不能单凭“互相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广东上海)六、语言与种族的关系: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是完全没有联系。
特别就“语系”而言,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汉语、汉藏语系都有声调)七、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八、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口语、书面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自考笔记自考小抄0541 语言学概论

0541 -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题1A1.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1A2.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1B1.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1B2.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1B3.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1B4.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1B5.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1B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1B7.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B8.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B9.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C1.语言学是指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而且是“独立的”,不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附庸。
1C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1C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C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C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自考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全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2)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 (3)第三章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 (5)第四章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6)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8)第六章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 (10)第七章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 (11)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12)第九章语言的获得与学习 (14)第十章语言与文学写作 (15)第十一章语言与民族文化 (15)第十二章语言与科学技术 (16)(2)语言符号不是一成不变的,符号的音和义会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缓慢的,而一般不可能是突然的,否则也会影响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
例如,从中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经历了一千多年。
很常考必背“线性”和“离散”★★简述语言符号的“线性”和“离散”。
(简答题)1.所谓“线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即语言符号是一个接一个出现的,可以分解成原来的一个一个的符号。
2.所谓“离散性”,是指语言符号可以分解还原成原来的一个一个的符号。
3.语言符号的“线性”特性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排列组合成大小不等的单位;语言符号的“离散性”特性又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
离散性是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关键区别。
很常考必背“层次”和“层级”★★简述“层次”和“层级”。
(简答题)层次是指整个语言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
如果把一个小单位内部成分的排列组合叫做“层次”,那各个小单位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层级”。
如:“我爸爸爱看电视”是按((我+爸爸)+(爱+(看+电视)))这样的方式组合的。
很常考必背语音的记录方式★★简述语音的记录方式有哪些。
(简答题)1、直音法:直音法包括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及相关的纽四声法等。
譬况就是对被注字的读音音的方法打比方,读若是说被注字的读音像另一个字,严格的直音法则是用同音字来给汉字注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语言学概论1.1.能指1.2.所指1.3.普通语言学1.4.应用语言学1.5.传统语言学2.1.语音2.2.音质2.3.基音和陪音2.4.语音的生理基础2.5.口音、鼻音、鼻化音2.6.主动的发音器官和被动的发音器官2.7.宽式标音和严式标音2.8.标准元音2.9.口元音和鼻化元音2.10.音位的条件变体和音位的自由变体2.11.音渡2.12.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2.13.韵头和韵尾2.14.语流音变2.15.时位2.16.调值和调类2.17.连续变调2.18.调位2.19.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2.20.主重音和次重音2.21.重位2.22.语调2.23.发音部位2.24.音素2.25.韵律特征3.1.语汇学3.2.古语词3.3.方言词3.4.外来词3.5.科技术语和行业语3.6.歇后语3.7.变形成词中的逆序成词3.8.变形成词中的简缩成词3.9.复合构词3.10.附加构词3.11.离合词和词组词4.1.语法4.2.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4.3.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4.4.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4.5.虚词4.6.辅助词和功能词4.7.向心词组5.1.语义5.2.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5.3.语义的民族性5.4.词义5.5.词的感情色彩5.6.义素5.7.单义词和多义词5.8.述谓结构5.9.语义角色5.10.语义指向5.11.蕴含6.1.他源文字6.2.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6.3.词语文字和语素文字6.4.音位文字6.5.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6.6.假借字6.7.楔形文字6.8.象形字和会意字6.9.独体字和合体字6.10.音节文字7.1.语音对应关系7.2.语言的亲属关系7.3.原始基础语和子语7.4.标准语7.5.双言现象7.6.克里奥耳语7.7.语言政策7.8.语言规范化7.9.语言规划7.10.基础方言7.11.语系8.1.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形象思维8.2.语言能力问题8.3.失语症8.4.语言遗传机制8.5.文化局限词语9.1.第一语言教学9.2.外语教学的翻译法9.3.外语教学的听说法9.4.母语语言教学和语文教学9.5.词典9.6.语言词典9.7.应用语言学9.8.第二语言教学9.9.语言迁移9.10.语言获得9.11.中介语名词解释题答案1.1.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1.2.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称的意义内容,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1.3.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1.4.语言学界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2.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1.1.如何理解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1.2.简述书面语产生的重大意义。
1.3.为什么说语言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1.4.在汉语和英语中可以发现:①作为初始符号,“猫”这个意思,汉语用“猫”(māo)来表示,而英语用cat来表示;“书”这个意思,汉语用“书”(shū)来表示,而英语用book来表示。
②汉语的复合符号,“新书”不同于初始符号“书”;英语的复合符号newbook不同于初始符号book。
请用语言符号性质的理论对上述现象作出简要说明。
1.5.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1.6.为什么语言符号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可变性?1.7.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1.8.简述语言是一个怎样的系统。
1.9.简述语言系统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1.10.简述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1.11.语言学研究主要有哪些角度?1.12.简述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
1.13.语言学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14.以词类和音位为例说明什么是聚合关系。
1.15.怎样理解语言和种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1.16.“语言”和“言语”具有怎样的区别?区别“语言”和“言语”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有什么意义?1.17.举例说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1.简述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
2.2.简述音强与响度的关系。
2.3.为什么说语言中最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2.4.简述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2.5.简述决定语音中音质的因素。
2.6.简述人的发音器官。
2.7.简述语音的心理属性。
2.8.简述语音的本质。
2.9.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
2.10.学习和运用国际音标应注意哪些问题?2.11.简析音位是否都由音素构成。
2.12.简述归纳音位应遵循的原则。
2.13.举例说明音位的辨义功能实际上是由区别特征负担的。
2.14.简述音位的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
2.15.简述语音的社会性对音节划分的影响。
2.16.简述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
2.17.简述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
2.18.简述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的特点。
2.19.语调的构成和哪些因素有关?2.20.举例说明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3.1.简述语言结构系统的分类。
3.2.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
3.3.简述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
3.4.简述基本语汇的特点和主要类别。
3.5.简述一般语汇的特点。
3.6.简述新造词的含义。
3.7.简述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的关系。
3.8.如何理解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3.9.简述语素的类别系统。
3.10.简述外语中的成词语素。
3.11.简述复合构词的类型。
3.12.简述重叠词与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词组(语法的重叠形式)的区别。
3.13.如何理解狭义的构形和广义的构形?3.14.简述语的结构的固定性和整体性。
3.15.简述语的结构形式。
3.16.简述外语中词与词组的区别。
3.17.举例说明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几种手段。
4.1.简述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
4.2.简述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4.3.词的轻重音有什么作用?4.4.简述词的重叠的作用。
4.5.简述语序的作用。
4.6.简述语调的作用。
4.7.简述类别范畴和关系范畴的表现形式。
4.8.为什么说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4.9.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哪些?哪一种标准比较具有普遍性?4.10.简述词类划分结果的特点。
4.11.简述句子的句型类。
4.12.简述句子的句式类。
4.13.简述句子的功能类。
4.14.简述复句的定义和判定标准。
4.15.简述多重复句和句组的区别。
5.1.语言意义和语境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二者?5.2.什么是语义的模糊性?为什么说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5.3.简述词的语体色彩及其使用。
5.4.为什么说义项具有概括性?5.5.简述义素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的关系。
5.6.词为什么会由单义发展为多义?5.7.简述多义词在交际中不会造成歧义的原因。
5.8.简述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异同。
5.9.简述同义词的特点。
5.10.简述近义词的作用。
5.11.简述反义词的特点及作用。
5.12.一个词为什么可以和几个不同的词互为反义词?5.13.简述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的区别和联系。
5.14.简述语气意义的内容和表达形式。
5.15.简述歧义与语义模糊的区别。
5.16.简述歧义与语义笼统的区别。
5.17.简述影响歧义难度的因素。
6.1.为什么说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不能把这种影响绝对化?6.2.为什么说文字也会影响语言,但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6.3.简述古埃及文字的情况。
6.4.简述“六书”的含义。
6.5.简述汉字合体字中的形旁和独体字中的表意字符的区别。
6.6.简述汉字字体的演变。
6.7.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指出汉字所属的类型。
6.8.文字改革有哪些类型,请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6.9.结合实例说明字符与一般图形符号的异同。
7.1.简述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语言、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7.2.简述语言起源的过程。
7.3.简述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
7.4.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是渐变的。
7.5.简述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方言的重要原因。
7.6.为什么说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7.7.举例说明什么是次方言和土语。
7.8.方言间的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7.9.简述亲属语言形成的原因。
7.10.简述世界诸语言谱系分类的大致情况。
7.11.简述社会距离和社会行为规范对语言的社群分化所起的作用。
7.12.简述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区别。
7.13.简述语言接触的发生。
7.14.简述产生双语现象的社会原因。
7.15.简述与语言转用有关的社会条件。
7.16.简述语言转用的过程。
7.17.简述克里奥耳语和洋泾浜语的区别。
7.18.简述非克里奥耳语及其对语言统一的意义。
7.19.简述选择官方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7.20.简述语言规范化应遵循的原则。
7.21.简述语言规范化的过程和作用。
7.22.举例说明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7.23.简要说明语言起源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的条件。
7.24.结合实例说明社会的地域分化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7.25.举例说明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实质和特点。
8.1.关于“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影响比较大的观点有哪些?8.2.目前关于思维和语言的起源问题比较倾向于一致的观点是什么? 8.3.简述思维活动的类型。
8.4.简述语言习惯对思维的影响。
8.5.为什么说人的大脑构造是人有语言能力的主要原因?8.6.为什么说儿童的语言获得是一种创造过程?8.7.为什么说人的语言能力有一部分是先天就有的?8.8.儿童语言获得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有什么特点?8.9.简述几种语言获得理论的主要观点。
8.10.简述目前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几种不同看法。
8.11.如何认识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8.12.怎样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8.13.简要说明语言和思维有什么不同之处。
9.1.简述语言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密切关系。
9.2.简述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9.3.简述母语和外语的获得与学习。
9.4.为什么说外语教学是一种基础性的语言学习活动?9.5.为什么说外语教学是一种交叉性的语言学习活动?9.6.简述母语知识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9.7.为什么说外语教学是一种多元性的语言学习活动?9.8.简述外语学习中发生错误的类型和原因。
9.9.为什么语言规则知识和语料库知识都可以用于语言信息处理?9.10.简述语言学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9.11.简述人机对话的途径。
9.12.简述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