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塑料袋》综合教案

合集下载

小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塑料袋》

小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塑料袋》

小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塑料袋》教案:《有趣的塑料袋》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 学会正确使用塑料袋和垃圾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最近发生的事情,有哪些是与塑料袋有关的,引起了什么样的危险或问题,以及学生对塑料袋的了解。

2. 模拟(10分钟):老师将塑料袋用透明胶带封住,并在塑料袋内装上少量的水,然后请一名学生将塑料袋的部分剪开。

观察并讨论剪开部分会发生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塑料袋被剪开后,水会洒出来,如果不提防会有可能滑倒或弄湿衣物等危险。

3. 探究(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塑料袋,并询问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塑料袋可以用于什么目的,如食品包装袋、购物袋等,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张关于塑料袋的用途的海报。

4. 思考(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垃圾分类?如果把塑料袋乱扔在地上会引起什么危险?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塑料袋?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逐一轮流回答。

5. 巩固(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以下任务:a. 观察家里的垃圾桶,记录不同类型的垃圾所占的比例。

b. 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制作一个分类垃圾的标志。

c. 通过小组合作,制定一份家庭垃圾分类计划,每个成员岗位职责明确。

6. 总结(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老师引导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安全知识和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了塑料袋的危险性,并了解了正确使用塑料袋和进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还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并加深了对安全保护的认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环节中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让学生主动思考。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 好玩的塑料袋2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 好玩的塑料袋2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好玩的塑料袋2教案标题:好玩的塑料袋(幼儿园小班)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探索塑料袋的不同玩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 提高幼儿对环保的认识,理解重复使用物品的重要性。

3. 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塑料袋:了解塑料袋的材质、用途以及过度使用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

2. 探索塑料袋的玩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塑料袋进行各种创意游戏。

三、教学准备:1. 各种大小、颜色的塑料袋。

2. 彩色贴纸、画笔等装饰材料。

3. 关于塑料袋与环保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展示各种塑料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塑料袋的特性及用途。

2. 讲解环保知识:播放关于塑料袋对环境影响的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幼儿理解减少塑料袋使用的重要性。

3. 创意游戏环节:分发塑料袋,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塑料袋的各种玩法,如制作气球、做手偶、玩抓空气游戏等。

4. 集体创作:组织幼儿用装饰材料装饰塑料袋,制作成独特的艺术品。

5. 分享与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玩法和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其他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尝试创新玩法,并与家人分享环保知识。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探索塑料袋的玩法,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初步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

希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探索塑料袋玩法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新能力。

2. 通过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玩法和作品,评估他们对塑料袋特性和环保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在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推广环保理念等。

幼儿园科学教案-有趣的塑料袋优秀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案-有趣的塑料袋优秀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案-有趣的塑料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塑料袋的材质、特性和用途。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提高幼儿对环保的认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塑料袋的材质和特性。

2.塑料袋的用途。

3.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塑料袋的材质和特性的理解。

2.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塑料袋,如购物袋、保鲜袋、垃圾袋等。

2.准备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

3.准备环保宣传资料。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展示各种塑料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塑料袋是用什么做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探究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材质的塑料袋,让幼儿观察、触摸,并描述它们的特性。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塑料袋有什么用途?”3.制作教师展示制作塑料袋的手工步骤,引导幼儿动手制作。

教师发放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让幼儿自由发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塑料袋作品。

4.展示与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创意。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塑料袋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有什么危害?”5.环保教育教师展示环保宣传资料,让幼儿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保护环境?”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六、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家里一个月内使用的塑料袋数量,并思考如何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2.让幼儿制作一份环保宣传海报,呼吁身边的人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制作、交流等环节,让幼儿深入了解塑料袋的材质、特性和用途,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3.作业环节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4.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塑料袋教案(精选14篇)

幼儿园小班塑料袋教案(精选14篇)

幼儿园小班塑料袋教案(精选14篇)幼儿园小班塑料袋教案(精选14篇)幼儿园小班塑料袋教案 1活动目标1、大胆探索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的办法,如,搓、揉、甩、拍、捏等。

2、借助音乐发挥想象,并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体会游戏的乐趣。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重点难点重的:探索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的办法。

难点:掌握、搓、揉、甩、拍、捏的方法。

活动准备1、各种朔料袋若干。

2、墙饰提供别人玩朔料袋的一些图片、照片。

3、音乐《加伏特舞曲》。

活动过程导入:以玩手指游戏“小孔雀”巧妙地引出塑料袋。

1、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魔术啦!我变,我变,变变变”一一演示塑料袋变成:一朵花、棒棒糖、小提包。

幼:我也要变、我要变、2、幼儿尝试用塑料袋变魔术。

师:“谁来说一说你把朔料袋变成了什么“幼:我把塑料袋卷成长条,变成了金箍棒。

幼:我把塑料袋口捏住,它鼓起来像气球。

幼:来回折就像折扇子3、自由探索塑料袋发出声音的方法。

在环境中提供一些图片支持、给幼儿充分的尝试空间、让幼儿玩起来。

师:“塑料袋不但会变魔术,还会唱歌呢!(示范搓袋子,发出“沙沙”声)好听吗?我刚才是用什么方法让塑料袋唱歌的?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塑料袋唱歌呢?拿出你的朔料袋试一试、看谁让塑料袋唱歌的办法最多。

(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或与同伴合作,及时发现幼儿新玩法。

)4、交流让塑料袋唱歌的方法。

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让塑料袋唱歌的?幼:我用手拍塑料袋,它就会唱歌。

幼:我拎住袋子用力甩,它也会发出声音。

幼:像妈妈洗衣服那样搓一搓。

(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动作,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5、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让塑料袋变成了乐器,下面我们听着音乐用各种办法让塑料袋有节奏地唱歌吧。

小朋友们真棒我们再玩一次吧!这一次老师不用朔料袋了,请你用你自己的方法让朔料袋唱歌好不好?”(播放《加伏特舞曲》小结:师:“宝宝们太棒了、有那么方法让袋”宝宝们‘唱歌还会变魔术呢!袋宝宝很喜欢和你们玩,可是它们也累了,让我们一起把它送回好吗?幼:“好”引导幼儿整理好朔料袋放到纸箱里,自然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旨在通过有趣的游戏教学,提高幼儿对塑料袋的安全意识,防止窒息和食入等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塑料袋的基本知识,识别危险因素;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3.通过游戏的方式积极参与,体验安全行为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塑料袋的危害1.塑料袋的颜色,形状,材质等;2.塑料袋的危害,如窒息,吞食等。

2. 安全行为1.不要吞食塑料袋;2.不要将塑料袋放进口袋、嘴巴等;3.用过的塑料袋应当及时丢弃。

四、教学步骤1. 热身老师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热身,帮助孩子们放松身心。

2. 导入1.放映安全教育视频,介绍塑料袋的危害;2.向孩子们积极提问,了解他们的已有知识。

3. 教学教师通过图片、模型等形式,展示塑料袋的形状、颜色,进而引导孩子们认识塑料袋的危害,并介绍安全行为。

4. 游戏环节游戏1:搜寻那个塑料袋教师将教室内散放的小塑料袋收集起来并藏好。

学生们拿着手电筒,寻找塑料袋。

当孩子们找到塑料袋后,教师引导孩子讲述塑料袋的危害以及安全防范的方法。

游戏2:老鹰捉小鸡孩子们组成两人一组,一人站到原地,另一人拿着塑料袋当小鸡,躲避“老鹰”。

游戏中,教师引导孩子注意塑料袋的安全,教育孩子不要唬弄小伙伴,不要把塑料袋扔到小伙伴脸上等行为。

5. 反思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反思游戏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危险,及时强化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孩子们更加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提示1.游戏环节中,教师应注重塑料袋的安全问题,避免游戏过程中出现危险。

2.教师应及时纠正孩子们不当行为,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习惯。

3.家长应该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有趣的塑料袋》的相关知识,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

六、教学评价本教案中以游戏的方式和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进行教学,达到了知识的有效传递。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条件充足,孩子们参与度高,反应积极,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小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塑料袋》

小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塑料袋》

小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塑料袋》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塑料袋的使用场景和禁止使用场景。

2.能够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学习安全常识。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塑料袋,将它们放在讲台上,并在课前进行分类,保证只有符合安全使用标准的塑料袋,如蔬菜袋等。

2. 导入让学生们围绕安全话题展开讨论,提升学生们对于安全的关注度,带入今天的主题:“有趣的塑料袋”。

3. 学习内容1.塑料袋的使用场景: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们感性认识塑料袋的使用场景,如买菜、卖菜等。

2.塑料袋的禁止使用场景: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们了解塑料袋的禁止使用场景,如玩具、袜子等。

3.游戏环节:“找茬”游戏,让学生们分辨出两张图片中的安全与危险点。

4.故事环节:“小狗捡瓶子”,通过小狗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要随便捡垃圾。

5.反思环节: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和感悟。

4. 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回家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使用塑料袋,听取家长对于垃圾分类的建议。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对于安全常识的了解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游戏、故事等锻炼下,也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观察力。

但是,本次教学活动还有以下不足:1.缺乏互动性:本次教学活动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环节,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重视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故事情节不够生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选取更加生动有趣的故事,加强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与理解能力。

3.缺乏实际操作:本次教学活动缺乏实际操作的环节,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训练,提升学生们的安全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活动完成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但仍有待改进。

希望今后能够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一、课程目标1.通过本次课程,让幼儿明白塑料袋危险性,能正确使用塑料袋,避免误食和窒息。

2.培养幼儿对自身安全意识,能意识到危险并避免危险。

3.通过自主发现、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4.借助玩具、贴画等教具,增强幼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准备1.《有趣的塑料袋》故事图画卡片。

2.多个塑料袋,大小、颜色不同。

3.道具:绳子、夹子、玩具、教材,用于课堂展示或讲解。

4.相应教学器材、物品:粘贴纸、膨胀胶、剪刀、讲台、小黑板。

三、具体实施1.课前导入1.带领全体幼儿玩起先玫瑰手游,帮助他们松散身体,建立课堂的轻松愉快氛围。

2.与幼儿们玩一个游戏:快速反应,模拟自己的反应时间,培养幼儿快速反应的能力。

2.主体课程1.讲述《有趣的塑料袋》故事。

老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述一个适合幼儿的故事,引出“危险”话题,并通过教具进行演示和解析。

2.通过实验或讲解的方式,让幼儿明确塑料袋的危险性,例如塑料袋对孩子窒息的危险性。

3.带领幼儿讨论有关使用塑料袋的正确方法,例如使用夹子及绳子来固定塑料袋,避免袋子滑动导致可能的伤害。

4.配合明确的指示,带领幼儿逐步进行实践操作,例如让幼儿当场使用黏贴纸或膨胀胶制作并固定自己的塑料袋。

5.用教具、图片和示范来加深幼儿了解,使他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他们可以对身边的环境有一个准确、独立的认识。

3.课后反思1.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课堂反思,听取幼儿的建议和见解,总结本节课程的关键内容和防范措施。

2.学生手册提醒和总结笔记。

四、亮点及注意1.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实施幼儿“主动式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之间竞赛形式进行教学),使他们能对课堂内容主动参与、多角度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动机。

2.模拟实验和讲解配合使用,互相辅助,使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概念认识。

3.要进行安全教育实践中,一定要保证安全,不能有任何事故,和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塑料袋的危险性,掌握正确使用和处理塑料袋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塑料袋的用途和危险性。

2.正确使用和处理塑料袋的方法。

3.安全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塑料袋样品若干。

2.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塑料袋的用途与危险性。

3.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与幼儿闲聊,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塑料袋”。

2.持一枚塑料袋示范,问幼儿们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步骤二:学习(15分钟)1.准备一些塑料袋样品,并将其用途分类展示给幼儿。

比如:购物袋、垃圾袋、雨衣等。

2.展示图片或幻灯片,向幼儿们介绍塑料袋的危险性,如被塑料袋缠住、塞进嘴里等危险情况。

3.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不小心被塑料袋缠住怎么办,如果误食了塑料袋怎么办。

步骤三:示范(10分钟)1.请一名幼儿扮演被塑料袋缠住的角色,其他幼儿扮演救助者的角色,模拟救助过程。

2.请一名幼儿扮演误食了塑料袋的角色,其他幼儿扮演帮助者的角色,模拟救助过程。

步骤四:讨论(10分钟)1.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不小心被塑料袋缠住,应该怎么处理,应该找谁帮忙?2.引导幼儿思考,如果误食了塑料袋,应该怎么处理,应该找谁帮忙?3.收集幼儿的回答,提供正确的答案。

步骤五: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使用和处理塑料袋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步骤六: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询问幼儿们对本课的理解和收获。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教学延伸:1.家园合作:通知家长注意监督幼儿使用和处理塑料袋的行为,并提供相关安全知识。

2.自主探究: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并整理塑料袋的使用和处理方法,并向班级分享。

3.安全活动:组织幼儿参与安全活动,如模拟逃生演练,提高幼儿的应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塑料袋》综合教案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塑料袋》综合教案
案例背景:
前几天,为了制作区域游戏材料,请小朋友收集了很多的废旧材料,在我们整理之后,多了很多的塑料袋,当时,我们就随手放在
桌上了。

午睡起床,孩子们零星走出午睡间,突然,我听到外面一
阵嘈杂,出去一看,几个孩子正拿着塑料袋玩着,闹着,抢着,追着,正想生气呢,看着他们一脸的兴奋和快乐,不忍心了。

于是走
过去问道:“你们在干什么呢?”“老师,我们在开飞机。

”“我
们在抛气球。

”“我们在戴帽子。

”……原来,在生活中最常见的、随手可得的塑料袋也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玩具。

既然这样,何不引导
他们好好地玩一玩呢?于是,我就精心设计并组织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2.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感知大小、颜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塑料袋。

活动过程:
1.说一说,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出示塑料袋,提问:
这些塑料袋都是小朋友带来的,说说这么多的塑料袋是从哪里来的?
幼:超市里。

妈妈买衣服。

(买裤子,买鞋子)
奶奶买草莓。

……
师:逐一出示,请幼儿说说是哪里的塑料袋。

幼:随着老师拿出各个超市的袋子,他们非常踊跃地说着各个超市的名字:时代超市、世纪联华、文峰大世界、肯德基……
师:你们真了不起,怎么知道的呢?
幼:自豪的说:这上面有标记呀!
思考:超市、肯德基都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都有自己的'
经验,所以,请他们说一说,他们就很开心,就连佳美超市、农工
商超市,还有药店的、水果店的塑料袋他们都能一一辨认。

2.变一变,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师:塑料袋会变魔术呢!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
老师示范变出小白兔、眼镜,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尝试边玩边想象,然后集体交流。

思考:有趣的活动,会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在他们的探索中,一样样的东西变出来了:萝卜、大大卷、气球、棒棒糖、棉花糖、
口罩、溜溜球、灯笼、厨师帽、项链……他们的想象,还真让我对
他们有点刮目相看了。

3.想一想,探索让塑料袋发出声音的办法
师:塑料袋会变魔术,还会唱歌呢!你们也来试试看吧。

幼儿自由探索塑料袋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

总结交流。

思考:刚才是教师的示范在先,幼儿的探索在后,目的是要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没想到孩子的想象会那么丰富,所以,这个环节我
就把幼儿的探索放在先。

在操作探索中,他们有摸索、有尝试,也
有模仿,通过各种学习方法来找到办法:甩一甩、拍一拍、揉一揉、转一转、拉一拉、搓一搓……
4.比一比,感知大小、颜色、质感的不同
请幼儿两个两个比一比塑料袋的个子、胖瘦、大小等,说一说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

通过目测、比较,孩子们很愉快地交流着。

5.玩一玩,利用塑料袋进行音乐游戏
师利用一个大的塑料袋在音乐的伴奏下,和幼儿玩网小鱼的游戏。

思考:在紧张而又兴奋的活动后,安排了音乐游戏,幼儿伴随着音乐再次利用塑料袋轻松游戏,既符合幼儿好奇、好玩的天性,又
达到了放松的目的。

活动延伸:
幼儿每人1——2个塑料袋,到操场上自由玩耍。

活动反思:
一、材料选择的便捷性和适宜性
塑料袋,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非常容易收集,所以,它具有很大的便捷性;小班幼儿的思维正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
维过渡,他们的情感外露、不稳定,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观操作性和
情绪性,塑料袋的操作符合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塑料袋既
安全又具有可变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幼儿借助塑料袋进行操作、想象,尝试不同的玩法,从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因此,选择
塑料袋作为本次活动的材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非常适宜。

二、活动内容的可实施性和适宜的挑战性
本次活动始终伴随着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塑料袋变魔术、塑料袋唱歌、塑料袋比个子和胖瘦、塑料袋做渔网来网鱼,符合小班幼
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情境中吸引注意力、激活思维,伴随着教师
对环节的一步步引领,孩子们的眼神和表情,由好奇到惊讶、从好
奇到欢欣。

本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玩塑料袋上,而是通过说、看、玩、想、比等过程,挑战和丰富幼儿的认知、语言等经验,刺
激和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想象、概括等能力。

三、活动环节的有趣性和有益性
在偶尔发现了幼儿的兴趣后,教师把许多的塑料袋在一个活动中都集合起来,并呈现给孩子,通过说一说、变一变、想一想、比一比、玩一玩,让他们尽兴地讨论、想象、探索、比较,尽情地玩耍、游戏,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非常开心和有趣的过程,在老
师对活动环节的预设下,孩子用非常熟悉的塑料袋演绎出丰富多彩
的游戏活动,碰撞出激荡心智的思维火花。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让
幼儿说说塑料袋,唤起孩子对塑料袋的回忆,引起孩子对塑料袋的
兴趣。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想象能力、操作
探索能力、观察比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非常有益的发展。

在有情又有趣的游戏中,孩子们愉快地学习着、成功着。

同时,本次活动的有效开展,给了我一个启发:我们身边一些唾手可得的材料,如各种盒子、饮料罐、报纸、手帕等等,可以大大
方便我们的活动准备,又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有情又有趣,还
能让幼儿从中获得积极有效的发展,善于利用这样宽广的教育资源,让资源中蕴涵的教育价值服务于幼儿当前的发展需要,只要做个有
心人,我们都能做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