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排渣系统、锅炉除渣系统设备参数配置与选型设计技术

合集下载

电厂除灰、除渣系统介绍

电厂除灰、除渣系统介绍
优化效果
优化后除渣系统运行稳定,运输距 离缩短,能耗降低,提高了系统整 体效率。
某电厂除灰、除渣系统联合优化案例
联合优化背景
电厂面临除灰、除渣系统效率低下、能耗高等问题,需要整体优 化。
联合优化内容
采用新型高效除灰、除渣技术,对两个系统进行整体优化设计,提 高自动化水平。
联合优化效果
联合优化后,除灰、除渣系统运行稳定,效率大幅提升,能耗明显 降低,提高了电厂整体效益。
改造后除灰系统运行稳定,效率大幅 提升,有效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电 厂整体效益。
改造内容
采用新型高效除灰技术,对除灰管道、 阀门等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系统自动 化水平。
某电厂除渣系统优化案例
优化背景
原除渣系统存在运输距离长、能 耗高等问题,需要优化。
优化内容
采用新型高效除渣技术,缩短运输 距离,降低能耗,提高系统自动化 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电厂除灰、除渣系统介绍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电厂除灰系统概述 • 电厂除渣系统概述 • 除灰、除渣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火力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渣,这些灰渣如不 及时处理,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除灰、除渣系统的目的是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灰 渣,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资源。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厂除灰、除渣系 统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更高的环保要求和生产需要 。
除灰、除渣系统的重要性
除灰、除渣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电厂的安 全、经济和环保性能。因此,保证除灰、除渣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对于电厂的 正常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锅炉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锅炉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锅炉系统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锅炉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锅炉系统的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因此,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对热能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于锅炉系统工程设计方案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高效、环保、节能的锅炉系统,以满足工业生产对热能的需求。

根据工程设计范围和要求,将涵盖锅炉系统的整体设计、燃料选择、烟气处理等多个方面,并注重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系统整体设计1. 热负荷测算:根据生产线和设备的热负荷需求,结合生产计划和预测,计算出整个锅炉系统的热负荷。

2. 锅炉选型:根据热负荷需求和燃料特性,选用适当的锅炉类型和规格。

考虑到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节能性,结合设计方案和项目要求,选定合适的锅炉。

四、燃料选择1. 燃料种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煤、油、天然气等多种燃料可供选择。

2. 燃料性能:对选用的燃料进行详细的性能测试和分析,确保燃料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

五、烟气处理1. 烟气净化:对锅炉排放的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并达到环保要求。

2. 烟气废热回收:通过对烟气的余热回收,提高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并减少能源消耗。

六、安全性设计1. 锅炉运行安全: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和排查,确保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安全、稳定的状态。

2. 应急救援:为系统设计应急救援方案,确保在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七、节能减排1. 蓄热系统:设计蓄热系统来存储过剩热能,并在需要时释放,以减少系统在低负荷运行时的能源浪费。

2. 高效燃烧:通过优化锅炉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系统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八、系统集成1. 锅炉系统与生产线的集成设计:将锅炉系统与生产线进行有效的结合,确保系统能够灵活、高效地为生产物料提供热能。

电厂除灰、除渣系统介绍

电厂除灰、除渣系统介绍

灰库区仪用空压机
数量:2台 型式:风冷式喷油螺杆式 出力:6 m3 /h 压力:750kpa 功率:55kw 生产厂家:阿特拉斯
灰浆输送系统
灰浆输送系统流程
高压清洗水
1#灰浆池
2#灰浆池
3#灰浆池 循环水
仪用空气
工业水
喂料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
额定流量 流量允许范围
扬程 转速 叶轮最大通过粒度
参数
单位 MPa t/h MPa rpm r/min mm
mm % KW KW
参数 0.1~0.2 10 8.0 1470 125 100
80 ≥80 26.6 30
进出口缓冲罐
◙ 我公司柱塞泵的设计 压力达到6MPa,而且由 于有三个柱塞交替工作, 则会在出口管路里产生 脉冲压力,这对管路和 设备是不利的,所以在 柱塞泵的进出口都布置 了一个空气罐,以达到 稳压的目的。
备注 每台炉 每台炉 每台炉
仓泵
• 仓泵是气力除灰的主要设 备,仓泵布置在电除尘灰 斗的下方,灰斗与仓泵间 设有一个手动插板门和一 个气动落料阀。
• 我公司所用仓泵是下引式 仓泵,泵内配有流化用气, 粉煤灰在仓泵中流化后, 由输送用气吹向灰库,完 成一次输送过程。
一电场的一组仓泵
二电场的一组仓泵
参数
水浸式
GBL20C×55
10.25 40 0.66 3
60
150 <300
34 2.36
130
斜升段及渣仓外观
和渣 析仓 水直 元径 件8 。米
, 带 仓 壁 振 动 器
渣仓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

干式排渣机使用维护说明书

干式排渣机使用维护说明书

GPZ-10型燃煤锅炉用干式排渣机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机务部份)浙江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目录1.概述 (2)2.技术参数 (4)3.装配技术要求 (4)4.调试 (9)5.运行 (12)6.维护和检修 (14)7.故障处理 (16)8.干式排渣机使用油品一览表 (19)9. 记录表格及示意图 (20)1.概述1.1 干式排渣机(简称干渣机)是燃煤锅炉干式排渣系统的关键设备,它主要由钢片与钢丝网组成的输送链,作为承载和牵引部件,来实现灰渣的收集和输送工作。

工作时,液压油缸将输送链张紧,由动力装置带动驱动辊筒转动,通过驱动辊筒和输送链之间由张紧力而产生的摩擦力,来带动输送链的运行,从而实现灰渣的收集和运输,落在下部的细灰由清扫链刮板来完成收集和输送。

在灰渣运输过程中,因锅炉负压系统的冷空气作逆向流动,使灰渣冷却到适宜的温度排出。

干渣机由尾部、平段、弯段、斜段、头部、平台、液压站、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见图 1-1 干渣机示意图)1.2尾部为张紧部分,通过二对液压油缸,分别对输送链和清扫链进行张紧。

1.3平段为灰渣收集部分,灰渣通过锅炉渣斗及挤渣机落到输送链上,通过输送链对灰渣进行收集、输送。

输送链上的钢丝网可以缓冲灰渣坠落所产生的冲击力。

1.4弯段为输送的变向部分,在该段输送链、清扫链改变运行方向。

1.5斜段为灰渣的提升部分,使渣块在负压风的作用下进行降温。

1.6头部为干渣机运行的动力部分和出渣口,该段设置两台带减速机的电机,分别驱动输送链和清扫链。

1.7平台为操作、维护、检修设置。

1.8液压站为张紧油缸提供动力。

1.9电控系统为干渣机的运行、控制系统。

2.技术参数干式排渣机的最大输送能力: 15 t/h输送链名义宽度: 1200 mm输送链运行速度范围: 0.4~4 m/min输送链驱动电机功率: 15 kw输送链张紧压力: 4.5~7 MPa清扫链运行速度: 1.5 m/min清扫链驱动电机功率: 1.5 kw清扫链张紧压力: 2~3 MPa最大输渣粒度: 210 mm3.装配技术要求3.1干渣机的就位、安装:3.1.1 干渣机的安装以锅炉渣斗的出口中心线为基准,确定安装位置。

燃煤锅炉除尘系统设计

燃煤锅炉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1、设计概论 (1)1.1 设计任务书 (1)1.2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程序、内容和要求 (1)2、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计算 (2)2.1 烟气量的计算 (2)2.2 烟气含尘浓度的计算 (3)2.3 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4)3、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4)3.1 除尘器至少应达到的除尘效率 (5)3.2 除尘器的确定 (5)3.3 方案确定与论证 (7)4、除尘器、风机、烟囱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7)4.1 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7)4.2 管径的确定 (8)5、烟囱的设计 (9)5.1 烟囱高度的确定 (9)5.2 烟囱直径的计算 (9)5.3 烟囱的抽力 (10)6、系统阻力计算 (11)摩擦压力损失 (11)6.2 局部压力损失 (11)7、风机、电动机的选择及计算 (14)7.1 风机风量的计算 (14)风机风压的计算 (14)8、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16)8.1 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16)8.2 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16)9、设备一览表 (17)10、净化处理设施的总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及剖面图 (18)参考文献 (19)总结 (20)谢辞 (21)1、设计概论1.1 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燃煤锅炉除尘系统设计设计原始资料(1) 锅炉房基本情况型号:SZL4—13型,共4台(每台)设计耗煤量:600kg/h(台)排烟温度:180℃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3排烟中飞灰占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当地大气压力:kPa冬季室外温度:-1℃(2) 煤的工业分析值C Y=68% H Y=4% S Y=1% O Y=5%N Y=1% W Y=6% A Y=15%(3) 烟气性质m3;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4) 处理要求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 mg/m3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 mg/m31.2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程序、内容和要求(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干式除渣检修规程

干式除渣检修规程

设备维护部干式除渣检修规程1.设备简介:风冷式机械排渣机安装在锅炉房零米、锅炉排渣口下,部分提升段和排渣机头部位于锅炉房外的封闭房内,采用钢结构和紧身封闭;斗式提升机及渣库均安装在室内,采用钢结构和紧身封闭,室内外高差约0.3m,在设计一联会上最终确定(删除)。

每台炉配置1座渣库,分别布置在每台炉锅炉房外的侧面,为室内布置,采用钢结构和紧身封闭。

渣库中心线距锅炉中心线约为29.3 m,在设计一联会上最终确定(删除)。

斗式提升机要求零米以上布置。

渣库顶部设大平台和配套扶梯栏杆,与自零米而上的平台扶梯及至斗式提升机头部的平台扶梯相连互通。

(删除)1.1渣井、排渣装置及关断门数量1套/炉渣井总容积/有效容积100/80m3/炉出渣粒径200mm摄像监视装置1套/炉工作温度950℃配套机构:机械密封、支架、平台扶梯等。

1.2风冷式钢带排渣机数量 1 套/炉额定出力7.85 t/h最大出力20 t/h进口渣温950 ℃出口渣温出力7.85t/h,<100℃出力20t/h,<150℃碎渣机出力30 t/h碎渣机出口粒径小于20x20 mm配套辅机:刮板清扫装置、过渡连接件、支架、平台扶梯、检修起吊设施等。

1.3斗式提升机数量 1 套/炉出力30 t/h提升高度(暂定)(删除)20 m工作温度200 ℃配套机构:过渡连接件、支架、平台扶梯等。

1.4渣库及附属设备1.4.1渣库主要参数数量 1 套/炉库体直径8 m有效容积 80 m3/炉卸料设备运转层标高 5.5 m工作温度200 ℃配套机构:过渡连接件、支架、平台扶梯、检修起吊设施等。

1.4.2 渣库卸料设备,不仅限于此(删除)每座渣库底部设2个排渣口,1个排渣口下设置1个手动关断门、1个管接头或柔性接头、1个振动式给料机和1个气动关断门,接1台出力为100t/h的干式卸料机;另1个排渣口下设置1个手动关断门、1个管接头或柔性接头、1个振动式给料机和1个气动关断门,接1台出力为100t/h湿式搅拌卸料机,搅拌后渣含水率达到10~25%可调。

干式除渣与湿式除渣方式的对比分析(仅限借鉴)

干式除渣与湿式除渣方式的对比分析(仅限借鉴)

风冷式干除渣与湿式除渣方式的对比分析风冷式排渣机工作原理:固态排渣锅炉排出的热炉渣经过渡渣斗(或渣井)、液压关断门后落到风冷式排渣机输送钢带上,并随输送钢带一起缓慢移动;风冷式排渣机两侧侧壁和排渣机头尾部设有进风口,利用炉膛负压就地吸入冷空气.含有部分未完全燃烧可燃物的炉渣在下落过程和输送钢带上进一步燃烧,并与吸入冷空气进行逆向热交换,直接被冷空气冷却成为冷渣.冷空气被加热到250~400℃左右,热炉渣温度由600~850℃降到200℃以下,甚至可低于100℃,吸风的同时也将炉渣的热量回收并带入炉内.冷干渣经一级或两级破碎后,由机械或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至渣仓储存。

大倾角刮板捞渣机工作原理:锅炉排出的热炉渣经过渡渣斗(或渣井)、液压关断门后落到捞渣机水仓内,被冷却后直接捞渣提升至储渣仓,使锅炉底渣的粒化、冷却、脱水、储存连续完成,系统较简洁。

在储渣仓下设有汽车通道,运渣汽车在此处装渣运至灰场碾压堆放或直接运输至综合利用地点。

捞渣机溢流下的水经高效浓缩机沉清后、进入回收水池,经热交换器冷却后,供除渣系统循环使用。

两种除渣方式的对比分析:比较内容钢带输渣机系统大倾角刮板捞渣机系统水封槽有(可采用机械密封)有储渣斗有有液压关断门有(有防止大焦冲击功能,并能自动进行预破碎)有(无防止大焦冲击功能,人工除焦或热渣水溢出危险性大)炉底输送设备钢带输渣机(关键件进口)大倾角刮板捞渣机(关键件进口)碎渣机有有链斗输送机(或轻型钢带输渣机)有无储渣仓有(存储48小时以上)有(存储10小时以下、需要配置脱水元件)装车设备有有澄清池(或浓缩机)无有清水池无有循环水泵无有(1用1备)排污泵无有(1用1备)回水泵无有(1用1备)渣水过滤器无有渣水冷却器无有泵房无有溢流水沟无有2×300MW机组除渣系统初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比较项目国产风冷式排渣机和斗式提升机提升至渣仓的除渣系统刮板捞渣机直接输送至渣仓的除渣系统炉底渣输送系统渣井、关断门、干式排渣机、电控1330 万元;机械输送部分50 万元;贮渣仓及卸料设备140万元渣井、关断门、刮板捞渣机、电控700万元;贮渣仓120万元渣水处理系统无85万元设备安装费137万元82万元建筑工程费25万元260万元投资合计1682万元(2007年价格水平)1247万元(2007年价格水平)年电费13.44万元29.64万元年水费无45万元,8.25万方(单机7.5吨\H)年人员年工资33.00万元33.00万元年维护检修费12.00万元50.00万元节能收益按锅炉效率提高0.1%,2台机组燃煤量2×160.6t/h=321.2 t/ h,则年节约煤1766吨。

锅炉炉底排渣口尺寸设计注意事项

锅炉炉底排渣口尺寸设计注意事项

锅炉炉底排渣口尺寸设计注意事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锅炉炉底排渣口尺寸设计是锅炉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影响到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锅炉炉底排渣口尺寸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锅炉炉底排渣口的位置在设计锅炉炉底排渣口时,首先要确定排渣口的位置。

排渣口应该设在锅炉的最低点,以便排出炉底的灰渣和炉渣。

排渣口的位置应该考虑到便于清理和维护,避免因为排渣口位置不当而导致清理工作难度增加。

二、排渣口尺寸的确定排渣口的尺寸直接影响到锅炉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排渣口的尺寸应该根据锅炉的燃烧量和燃料种类来确定。

如果排渣口尺寸太小,会导致灰渣和炉渣无法顺利排出,造成锅炉堵塞和运行不畅。

如果排渣口尺寸太大,会增加锅炉的热损失,影响到锅炉的燃烧效率。

三、排渣口形状的选择在设计排渣口时,还需要考虑排渣口的形状。

一般来说,排渣口的形状应该选取圆形或椭圆形,这样可以保证灰渣和炉渣能够顺利排出,避免因为角落和边缘的尖锐部分而导致堵塞。

排渣口的内壁应该光滑平整,避免积灰。

四、清理设备的设置为了方便清理排渣口,可以在排渣口附近设置专门的清理设备,比如清灰器或者清灰气动装置。

这样可以使清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避免因为清理不及时而导致锅炉运行异常。

五、定期清理和检查还需要定期对排渣口进行清理和检查。

定期清理可以避免因为灰渣和炉渣堆积过多而导致排渣口堵塞,影响到锅炉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可以确保排渣口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为排渣口设计不当而造成故障。

锅炉炉底排渣口尺寸设计是锅炉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我们在设计和安装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排渣口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可以顺利排出灰渣和炉渣,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我们也要定期对排渣口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排渣口的畅通和正常运行,维护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2000字】第二篇示例:锅炉炉底排渣口尺寸设计是锅炉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运行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式排渣系统、锅炉除渣系统设备参数配置与选型设计方法
目录
1、非金属膨胀节密封及渣井; (3)
2、渣井; (3)
3、炉底排渣装置; (4)
4、碎渣机: (9)
5、渣仓; (11)
6、干式卸料器: (14)
7、加湿搅拌机: (18)
1、非金属膨胀节密封及渣井;
非金属膨胀节密封由多层不锈钢丝网和陶瓷织物匹配组成,能吸收锅炉的各方向的膨胀变形及位移,是连接锅炉水冷壁和干
2、渣井;
渣井的设计容积有120m3,满足锅炉BMCR工况下不少于6小
3、炉底排渣装置;
一级排渣机安装在液压关断门的下部,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热炉渣落入一级排渣机输送带输送链板上,边输送边冷却直至输送至碎渣机进行破碎。

干式排渣机采用靠锅炉负压吸入空气、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炉渣冷却。

干式除渣机可连续无间断运行。

为了保证干渣机在运行时保持输送网带的张力,在干渣机的尾部设有液压张紧装置。

该装置可以根据干渣机负荷量来调整输送网带的张力。

此外,干渣机尾部还设置了机械张紧装置,在液压张紧出故障时,保证干渣机能保持正常运行。

干渣机的清扫链条采用标准矿用链条,链条上安装有刮板,由输送网带和输送钢带落下的细炉渣由清扫链上的刮板刮出,带到排渣机出口。

干渣机设有过载保护,断带停车保护装置,事故信号送至锅炉除灰控制室。

干渣机设有渣温检测装置和落渣流动状态监测装置。

B、二级排渣机参数:
4、碎渣机:
碎渣机安装布置在一级干渣机出口,对干渣机输出的炉渣进
5、渣仓;
渣仓采用钢制结构形式,直径10m,容积大于500m3,渣仓设高料位计及连续料位计,渣仓顶部设有布袋除尘器、真空释放阀
6、干式卸料器:
7、加湿搅拌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