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练习:专题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2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2Word版含答案

学案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课标要求]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 背景⑴近代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欧洲各国国际地位下降,并受到来自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⑶欧洲相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上的认同感,为欧洲联合创造了条件。

2. 过程(1) 欧共体的形成: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⑵欧盟建立:1991年,欧共体12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3. 影响(1) 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 在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易错提醒]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不是美苏“冷战”的威胁,而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联系的需要。

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而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重点精讲]欧洲统一进程的特点。

(1) 由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

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战争反映了武力统一梦想的失败。

在经历了20世纪上半期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洗礼后,西欧各国终于认识到欧洲必须在国际一体化,尤其是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内重建。

(2) 由局部统一到整体的经济一体化。

从最初的煤钢共同体到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统一市场、统一货币。

(3) 由经济统一到政治统一。

欧盟是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⑷规模由小到大。

最初有6国,后经几次扩大,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

[重点精讲]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欧洲的联合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1) 性质上: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2020年春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后练习题卷: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2020年春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后练习题卷: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江苏卷)“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2.截至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 100万之多。

2015年,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1990年至2013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

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C.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D.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3.有学者认为,文化发展存在着两种基本类型,强调一种类型的文化向另一种类型文化过渡的可能性,并证明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有任何现实的机会成为普遍通用的文化而使所有其他文化服从自己。

该观点表明当今世界( )A.文化发展的多元化B.经济全球化的潮流C.政治多极化的趋势D.各国文化走向统一4.(2018·江西赣州一中期末)G20由美英法等八国集团和中国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于1999年6月建立,以促进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为目的,二十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

这反映了( )A.区域合作成为国际发展趋势B.合作协商日益被国际社会重视C.制度化体系化成为历史潮流D.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5.(2018·山西晋城一模)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后练习卷: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后练习卷: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亟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2.有学者说:“在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

”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 )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C.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相对缺乏公平性、公正性3.(2018·吉林省吉林九中期末)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下图)。

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4.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问题上,有的外国经济专家提出质疑,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起的贸易争端远比中国开放市场给世界市场带来的利益要多。

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弊大于利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利大于弊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5.(2018·山西晋城一模)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专题八 3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

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专题八 3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4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4Word版含答案

学案4专题学习总结网络•构建区知识•总结区归纳蔡合纵苦摘连上线索梳理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程1 .萌芽阶段:(15至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高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 起步阶段:(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出现了全球化第一次高潮。

3. 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和形成了全球化第二次高潮。

4. 困境阶段:(一战后至二战结束):一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5. 制度化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6 .全方位发展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与市场经济转轨,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等因素,交通、贸易、生产、金融、信息、科技、文化等全球化,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

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 .演变趋势(1)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通过马歇尔计划,一方面帮助西欧国家恢复发展经济,遏制共产主义和苏联,另一方面也为控制该地区铺平了道路。

(2) 20世纪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演变。

走向联合的欧洲和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经济集团;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发展更加迅速,各国、各地区间联系和依赖性进一步加强,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达标检测卷(八)(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达标检测卷(八)(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

单元达标检测卷(八)(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造成严重的灾难,可以为其提供灾后重建贷款的国际组织是( )解析:WB是世界银行,主要致力于全球性的发展援助,尼泊尔的灾后重建可以向其申请贷款,故A项正确;IMF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负责国际汇率的稳定,故B项错误;WTO 是世界贸易组织,主要协调世界贸易,故C项错误;APEC是指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松散的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5 年10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召开全体会议,与会的各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以及专家学者等就世界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协调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这表明(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解决贸易争端B.世界银行宗旨是协调世界经济宏观政策C.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D.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休戚相关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贸易争端与材料中“世界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协调等议题”不符,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致力于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与“协调世界经济宏观政策”不符,故B项错误;“已被革除”不符合事实,故C项错误;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休戚相关,与材料中“2015 年10 月”“各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以及专家学者等就……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3.1929—1933年经济危机来临时,各国竞相提高关税,把其他国家商品挡在国门之外,导致危机加重和国际关系的恶化。

战后为吸取这一教训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北美自由贸易区解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维系金融货币体系的两个机构,故A、B两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宗旨就是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故C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区域性经济组织,故D项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习题:专题八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习题:专题八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

[学生用书P158(单独成册)](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据中新社布鲁塞尔2017年2月22日电,世贸组织宣布《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要求各成员提高跨境贸易的透明度,减少货物进出口的程序,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

据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A.巩固区域集团化B.消除国际竞争C.推动贸易自由化D.促进国际合作解析:选C。

巩固区域集团化要求推进区域合作,这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故A项错误;国际竞争无法消除,故B项错误;“要求各成员提高跨境贸易的透明度,减少货物进出口的程序,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表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推动贸易自由化,故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促进国际合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世贸组织在其协定中有这样的规定:禁止成员国采用倾销或补贴等手段扰乱正常贸易的行为,并允许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贸易补救措施,保证国际贸易进行。

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市场开放B.公平贸易C.非歧视性D.自主自愿解析:选B。

材料“禁止成员国采用倾销或补贴等手段扰乱正常贸易的行为”是为了保障交易的公平,故B项正确。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在下列国际经济组织中,中国以成员国身份参与的有()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②世界贸易组织③经济互助委员会④北美自由贸易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选A。

中国以成员国身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故①正确;中国以成员国身份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故②正确;经济互助委员会包括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包括中国,故③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参加者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包括中国,故④错误。

A项符合题意。

4.十年间,中国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到了9.8%,并且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体系,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的程度,基本上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

导致以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C.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后,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压力和挑战解析:选D。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同步练习(有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同步练习(有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1、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最初有A.20B.21C.22D.232、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涉及的新议题是①服务贸易②知识产权③和贸易有关的投资④相互削减关税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是A.1993年1月1日B.1994年1月1日C.1995年1月1日D.1996年1月1日4、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③其成员包括中国在内④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A. 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5、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A. 2001年11月10日B. 2000年11月10日C. 2001年11月11日D. 2000年11月11日6、1944年夏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是为了A. 规划战后经济重建B. 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 对抗社会主义苏联D. 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B.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构成世界银行集团C. 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和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全球资本的跨国流通准备了条件D.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重大影响8、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不.包括A.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B.国际经济旧秩序C.国内政局动荡D.资源缺乏9、2019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召开,会上发表了《世界经济发展宣言》A.中国珠海B.中国上海C.中国香港D.中国北京10、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C. 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1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B.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掠夺D.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12、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根本上关键是A.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B. 和平与发展问题C. 第三世界贫困问题D. 新的国际格局建立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图是某国际组织的标志,该组织宣称其宗旨之一是“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这一宗旨主要适应了()A.可持续发展的需要B.经济区域化的需要C.经济全球化的需要D.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需要解析:世界贸易组织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为目标,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互为因果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不符。

答案:C2.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是()A.推动第三世界经济的发展B.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C.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统一的标准和基础D.加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支配地位答案:B3.21世纪初,我国为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历史性举措是()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开始进行“复关”谈判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2001年11月10日,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21世纪初”的时间条件。

答案:B4.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的7 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A.经济全球化B.经济区域化C.贸易自由化D.经济多极化解析:耐克公司生产分工的细密及其跨国经营,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答案:A5.下面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年份19891991199319951997国家美国167157159153175欧盟128134126148155日本111119135141112中国00024其他4748411410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解析:与中国等国家相比,美国、欧盟、日本的跨国公司数量居于绝对优势,这说明它们掌握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6.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困境。

1981—1988年,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 1.9%,不仅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5%),也远低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经验不足B.跨国公司全球扩张C.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D.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解析:材料说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非常低,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导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故D项正确;经验不足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跨国公司全球扩张并不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低,故排除B项。

经济发展战略失误不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答案:D7.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行工业国家的增长模式由单纯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转为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这是因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自20世纪90年代后,新经济兴起,发达国家迅速摆脱了经济困境,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既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也是全球化推动的结果,故D项正确;A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多极化格局没有形成,故C项错误。

答案:D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

”第16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具有怎样的意义。

参考答案:(1)以法律约束所有成员;各成员具有一定的义务;以推动贸易自由化为目标。

(2)促使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开启了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世界贸易增长和成员经济发展。

二、能力提升1.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从1955年到1970年,许多专门的国际经济组织成立,且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多属于资源类和初级产品,由此可知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家有关,是发展中国家为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成立的,故选B项。

这些国际组织多与发展中国家有关,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原本就包括生产领域,排除C项;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是全球化而非区域集团化的产物,排除D项。

答案:B2.美国学者彼得·马什在《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从1780年到20世纪末,人类共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工业革命,即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科技革命和计算机革命。

前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仅局限于发达经济体,而此次新工业革命的最大亮点是其影响将均匀地遍及全球。

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民主化时代”。

此材料反映的信息是()A.工业生产呈现分散化特点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C.工业生产呈现均衡性特点D.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解析:材料强调“此次新工业革命的最大亮点是其影响将均匀地遍及全球”,其原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3.美国一家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

有日本人说:“我认为这些洋娃娃不应该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美国娃娃。

现在的孩子玩的洋娃娃是利卡(一种日本女孩喜欢的娃娃)和芭比的结合。

”这一现象反映了()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大国B.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C.发达国家始终主导着世界市场D.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解析:题干中没有提到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一家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可知美国公司需要打开日本市场,无法反映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故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美日之间的经济交流,没有涉及主导世界市场的问题,故C项错误;美国一家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结合日本的娃娃利卡,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故D项正确。

答案:D4.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

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五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

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答案:D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技术是全球化的基础。

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信技术、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摘编自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编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材料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年份人均产值国家类别19701992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21个发达国家 3 129美元22 185美元——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其主要根源是什么?参考答案:(1)材料二的观点是片面的。

理由: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发达国家凭借全球性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当进行辩证的分析。

(2)问题: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贫富分化和南北对立的问题日趋严重。

根源: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发挥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