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一、引言历史是人类的过去,是人类的记忆和经验。
而生命教育则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关爱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教育。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将历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令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历史角色和责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历史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历史教学与生命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历史是人类的记忆,而生命则是每个人的独特经历。
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的过去、认知人类的未来,并对自己的生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而生命教育则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和人生价值,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成功的生活。
三、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1. 开阔视野,了解人类的成就和韧性历史的长河中充满了挑战,但也有许多辉煌的成就。
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可以从历史事件中了解人类的强大韧性、创新能力和对未来的信心,通过讲述人类在战争、自然灾害、疫病等各种突发事件中展现出的决定性的力量,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保持韧性,不断挑战自己。
2. 意识到自身的历史和责任历史是人类的过去,而我们每个人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之一。
在历史课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角色,并思考自己的产生和作用。
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未来的人生中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3. 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人类社会的进步,往往伴随着一些无可避免的损失。
在历史课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思考保护生态环境和生命的重要性。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并倡导学习生态体系的保护思想,珍惜生命和自然资源。
4.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思想在全球化的世界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想,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训练学生的文化禁锢和增强学生的国际化思维和认知水平。
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生命教育1. 案例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了解立场、引导意见、研究历史珍宝、选拔历史领袖和启发学生的计划等方面的思路。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摘要:初中历史中涉及的很多教育资源、素材、案例等,都可以成为开展生命教育的最好凭借与丰富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提升认知能力的同时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逐步提升自身历史综合素养。
尤其在新冠疫情爆发、持续、蔓延的特殊历史时期,教师更要以初中历史为辅助,将生命教育的内涵深度衍射至初中学生心灵深处,让学生在身边鲜活案例观摩、多元素材了解、丰富资源借助中感知生命的重要性,体悟生命的本真与内涵,进而在学习、成长、发展旅途中学会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更好释放生命,在切实发挥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实现提升和发展,获得进步与成长。
同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时,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特性、了解学生需要、重视学生现状,为确保生命教学内涵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作用得以有效凸显、渗透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正处于人生花季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生命健康、安全,身心发展、和谐,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特别是伴随着新冠疫情的突发、盛行,国家在疫情抗击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展示了巨大决心,融入了更多汗水,才获得了疫情抗击的初步胜利,取得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成就。
因此,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地位、作用,以对于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于教学开展无限关注的责任,立足学生现状,根据知识特性,在实现历史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紧密衔接、相互渗透中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使生命教育的本真、内涵、价值、作用更好融合至初中历史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认知发展。
一、以历史时事为指引,引导学生追问生命价值目前,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与疫情有关的众多时事热点,都蕴含着对于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与有效凭借。
尤其在疫情诊疗过程中,面对病人的求生,医生的护生,国家积极响应求生指令,众多医护卫士以对于生命的敬重、关爱奋不顾身旅行着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合 了学 生 爱 听 故 事 的 心 性 , 达 到 了 教 学 育 人 的 目的 。 又
并 让学 生 开动脑 筋 列举 出历 史上 其 他典 型 事例 ,如班 超 “ 笔 从戎 ”孙 中山“ 医从政 ” 投 、 弃 。在 此 基 础 上 引 导 学
生 思考 : 的人 生理 想 是什 么 ? 如何 去实 现 人生 理 想 ? 我 学 生 们 畅 所 欲 言 , 堂 气 氛 空 前 热 烈 , 多 学 生 受 益 匪 课 很 浅 , 始 深思 自己的理想 。 开
第 2期 2 1 年 2月 01
中小学教 学研 究
T a h n e e r h f rP i a y a d Mi de Sc o l e c ig R s a c r o m r n d l h os
学 科 教 学
在初 中历史教学 中渗透 生命 教育
周 新梅
的 学 习 生 活 因充 满 生 命 的 活 力 而 变 得 更 / ̄a 多 彩 。 j 富 r
一
( 树立 学 生 志存 高远 的人 生理 想 。纵 观历 史 , 2) 无 数 英 雄 豪 杰 都 有 着 崇 高 的 人 生 理 想 ,他 们 的 英 雄 事 迹
无 不 闪 烁 着 志 存 高 远 的 人 生 光 芒 , 从 他 们 身 上 汲 取 人 生 精 华 , 立 自己 的 人 生 目标 , 历 史 教 学 的 使 命 。 确 是 例 如 , 讲 授 《 立 自主 的 和 平 外 交 》 , 者 除 采 在 独 时 笔 用 目 标 导 学 的 方 式 学 习 课 本 知 识 外 , 还 和 学 生 一 起 回 忆 了周 恩 来 少 时 “ 中 华 之 崛 起 而 读 书 ” 故 事 。 既 符 为 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作者:彭爱平来源:《师道·教研》2016年第04期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教育不仅让学生理解一些历史事实,更应该引导学生从历史现象中感知生命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强化生命意识,突出人文教育。
高中历史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考试能力,还需要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能够珍爱生命,升华生命。
一、结合人类诞生与生存发展,珍惜生命的珍贵与伟大历史是人的历史,是人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漫长而又艰辛。
尤其是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时代,在制度和文明较为落后的时期,在生存面临极大考验的时期,生命面临诸多的考验,灵魂需要经受诸多的考量。
人类不仅需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应对战胜各种自然灾难带来的摧残,还要克服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诸多不测与无法控制的自我伤害。
让学生不断强化生命意识、人文理念,感知生命的珍贵,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
例如,学习奴隶社会有关的制度和刑法的知识时,让学生感受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的残酷与暴虐让人类生存更加艰辛,实行“人殉”和“人牲”,我国纣王时代推行的炮烙之刑、古罗马时代的角斗士,这些残酷的制度和残忍的活动,让历史教育更具震撼效果,以此引发学生的想象,感知远古时代对生命的漠视和摧残,新时代对生命的敬重与保护。
二、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升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也是必然事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内因,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历史事件的主体是人类,人的主观意志、精神信仰、价值追求对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变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历史的发展正是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推动下实现向前进步,人文精神也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升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得到提升和强化。
例如,教学“开辟新航路”的内容时,可让学生关注历史著名的新航路开辟事件,使学生能够认识一代又一代的航海人面对未知的世界,面对充满凶险的海洋,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充满渴望,历经艰难险阻,找到了新的联系世界各地的路线,又发现了地球的新大陆,让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例谈高中历史教学生命教育的渗透

例谈高中历史教学生命教育的渗透摘要: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教育,对于树立学生历史观念、通过历史知识反思社会现象、现实生活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国民综合素养要求也不断提高。
人们能够凭借自身优秀综合素质良好地工作与生活,对生命尊重、无限憧憬与热爱,无不体现接受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从新课程目标出发,尊重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不但掌握历史知识和运用,还能感受历史教育的关怀,从思考生命这一恒远话题中不断锐意进取,努力前行,热爱生命,发光发热。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命教育;渗透生命对于个人来说是最为宝贵的,生命权也是每个人所享有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权利。
但由于人们生存环境、人生追求等的不同,使得每个人都以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学习责任与使命。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高中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使学生透过历史学科看到生命本质,能够全面、深入地思索生命相关问题,更加了解何为生命,如何体现生命价值等。
在学习与实践中,教师向学生渗透历史学科与生命问题之间的联系,升华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良好、健康地成长与进步。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一)符合教育目标的重要要求高中历史学科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与使命,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着重“人本教育”[1],以人为本首先便要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
高中历史教育不但向学生传递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展现历史学科深远厚重的教育意义,还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能够使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思考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教育目标指引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中的人文素养培养内容,切合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实际。
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教师生命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历史课中生命教育

给学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高乐山镇民族中学李靖写中篇文章是缘于偶然的一次历史课上给我的触动,甚至是震撼,实在是太大了,使我不得不触动我内心深处有关学生生命教育的深层次思考。
那是在上“南京大屠杀”时,我在给学生看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时,我竟然看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脸上显出不屑的神情,更有三到四个学生竟然有幸灾乐祸的表情。
我当时马上关闭了相关设施,只问同学们:“这值得我们去笑,或者幸灾乐祸吗?同学们,我们该以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历史事件。
”想当年鲁迅因看到同样的现象,体会到国人的精神麻木而毅然弃医从文,而时间到了今天,虽然历史不会也不可能重演,却难道让鲁迅先生所看到的情景,内心所感受到的苦楚重现。
无独有偶,不久又爆发了惨绝的“5.12”大地震,看到国人所迸发出来的强烈的责任感,爱国情,主人翁意识,对于生命的珍爱,对于生命的讴歌,对于生命的礼赞,又让我觉出许多欣慰,看到许多希望。
诚然,在时下的青少年群体中,特别是在中学生中,确实存在践踏自我生命,漠视他人生命,自私、冷漠、颓废……而出现这一现象,当然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
社会的层面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家庭的层面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很多习惯,很多礼仪,很多传统,很多精神的严重缺失;而作为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阵地——学校,无论我们教师怎样为自己的辩护,为自己加上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都有责任去为这一现象负责;当然,也有义务去挽救、去拯救、去唤醒学生心中最原始的,刚刚萌生的生命意识,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更应有这样的使命感,责任感。
人的生命存在是中学教育的原点和基石。
中学教育就是应生命存在与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因而中学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具有生命理念的教学过程中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体验作为生命的情感,领悟生命的价值,享受生命的辉煌,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理论探讨 / 黧
中 历 史教 学 中 生 命 教 育
文/ 陈 阿音
行 ,基础教 育取 得了令人瞩 日的成就 。然而 , 近年来触 凉心 的青少 年犯罪 、 居 高不下 的 青 少 年 自杀 事 件 ,无 不 迫 切 呼 唤 着 教 育 在 关 注 学 业 成 绩 的同时 ,更应关注青少年 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教 育特别是生 命教育。可以说 , 推进新课程改革 , 生命教育刻不 容缓 。 对 高 中历 史 教 学 中 生命 教 育 的理 解
一
人生态度 , 形成 良好 的人文素
续的全怕 f 发展 , 更有重要的现实意育 的 内涵 因 心 发 展 阶 段 不 同 , 学 能 各 异 , 各 年 龄 段 的 生 命 教育侧重 点不 同 , 兼顾 实用性及 身心发展 特点 , 笔者认 为 ,
高 中阶段 的生命 教育 , 应是让学 生认识生 命 、 尊重生 命 、 敬 畏生命 、 珍惜生命 、 关心 向已和家 人 ; 超越生 命巾的 困难 , 提 高生存能力 ;激发生命 的潜 能 ,实现和提升生命价 值的教 育 。要言之 , 生命教育是 归教育本源 的教 育 , 是真 正以人 为本的教育。 ( 二) 高 中历史教 学中生命教育的意义 1 . 生命教育是高 巾历史课程 目标的重要 内容 生命教育既是德育 话题 , 又是教学 课题 。《 普通 高中历 史新课程标准》 突出强调“ 普 通 高 中 历 史 课程 必 须 伞 实 现 其教育功能 ,在提高现代公 民的人文素养方而 发挥 重要作 用” , “ 关 注学生生活” 、 “ 以学 生 发 展 为 本 ” 这些 内容 , 兀 不 包 L 含着对生命意识的重视 与体验 、 对一切生存状态 、 生存环 境 的心考 和教育 , 对生命价 值的追求 和超越 , 处 处蕴涵 着“ 生 命教育” 的信息。 2 . 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巾生命教育 的现状浅析 ( 1 ) 历史学科 教学 的尴尬 历史学科 在 巾学 阶段长期 以来 是一 ¨被 忽视 的学 科 , 处 于一种 比较尴尬的现状 : 历史 教师普遍不被重 视 ; 学生 对 历 史课 堂 缺 乏 必要 的 尊 重 与 重 视 ;学 生 产 生 了 如 何 学 的 困 惑 ,老师出现了如何教 的迷 茫……在这 种尴尬 的生俘状 态 下, 谈历史学科的生命教育功能 , 显得 比较空洞和无力。 ( 2 ) 历 史 学科 教 学 的尴 尬 原 因 浅 析 中学 历 史 学科 教 学 的尴 尬 现 状 , 最 根 本 的原 因 在 于 , 巾 国的教育仍 明显存 在以知识 为本位 的教育 价值观。历史学 科教学 中 以知识 为 中心 、 以教 材为 中心 , 重 分数 、 重 知识传 授仍是常见模式 , 历史教学难 以焕发生命 活力。 原 因之二 , 由于现状 和主流 意识 , 各级 教育部 门 、 教育 专家或历史教师们 的教育教学研 究 ,对学生 的生命 教育方 面 的研究相对较 为滞后 , 以至于历史 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 更 多的是教师个人教学创造性 的一 种体 现 , 真正“ 焕 发生命活 力” 的历 史 课 堂 尚 未 能 百 花 齐放 。 二、 在 高 中历 史 教 学 中 渗 透 生命 教 育 高中历史课程 中并不直接 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而是 把生命 教育因素蕴含于历史知识 中。这 就需要历史教 师有 “ 透视” 眼光 , 充 分挖 掘 历 史 课程 中 的 “ 潜台词” , 发 挥 历 史 学 科生命教育 的优势。结合多年的历史教 学经历 , 笔者认为可 以从 以下 方 面 着 手 。 ( 一) 挖掘 高中历史课 程的生命教 育资源 从教材 、 教师 、 学生等 多方面挖掘高 中历史 课程 的生命 教育资源 , 是渗透高中历史教学中生命 教育 的重要途径 。 1 . 历史教材 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历 史教材中有着丰富 的伦理 价值 内容 ,众 多名 人伟人 的丰功伟绩 、 言行 举止 , 对促 成学生健 康心理 品质 的形成 , 提升学生生命价 值 ,潜移默化地帮 助学生形成积极 向上的
让缤纷的花朵绽放在生命的角落——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信仰缺 失, 而且其所谓理想 越来越功利化 ; 人生理想 向世俗化 发展; 公德心和 社会责任 感淡薄……如何利用课堂主 阵地 唤醒 学生沉睡的意识, 激发他们树立远 大理想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
的 ~ 项不 可 推 卸 的 责 任 。在 教 学 中 , 深 入挖 掘教 材 , 我 利用 古今
@ 吉林教 育
K C E GGA K E H N lE
让 缤 纷 的 花 绽 被 在 生 命 的 角 落
— —
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 教育的渗透
青 少 年 学 生 的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潜 在 着 巨大 的 隐 患 : 人 生 前 途 对
山 东省 淄博 市 临淄 区皇城 一 中 李 秀笠
确 认 识 自己 , 重 他 人 , 会 交 流 与 合 作 , 有 团 队 精 神 , 解 尊 学 具 理 文 化 的 多 样性 , 步 具 有 面 向世 界 的 开 放 意 识 。 ” 此 , 教 学 初 因 在
中,挖掘教材 中的各种 因素来培养学 生增 强合作竞争意识 , 并
学 会 与 他 人 合 作 学 习 与 共 事 , 合 作 中 健 康 、 乐 地 成 长 至 关 在 快 重要 。如 《 民主 主 义 革 命 与 中 国共 产 党》 课 中贯 穿 了国 共 两 新 一 党 的两 次 合 作 , 课 时 , 让 学 生 把 两 次 合 作 做 对 比 : 一 次 合 讲 我 第
以正 面 战 场 和 敌 后 战场 为 主 导作 战 , 互 配 合 , 得 了 抗 日战 相 取 争 的胜 利 , 转 了 中 国 10多 年 屡 战 屡 败 的 局 面 , 刷 了 民族 扭 0 洗 耻 辱 。从 两 次 合 作 的一 败 一 胜 ,合 则两 利 , “ 分则 两 伤 ” 的道 理 自 然 植 根 于 学 生 的头 脑 中。 二、 审视 社会 变迁 , 透 感 恩 情 怀 渗 中 国是 感 恩 文 化 积 淀 最 为深 厚 的 国家 , 《 经》 的“ 从 诗 中 投 桃 报 李 ” 韩 信 千 金报 漂 母 ” 典 范 , 拾 皆是 。然 而 , 社 会 到“ 的 俯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是指个人的生命在个人、他人、社会、自然发展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和对环境所负的责任与所做的贡献。
它既包括物质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既包括生前所做的贡献,也包括身后的影响。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创设,进行生命价值教育
当前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占据了社会家庭中的绝大部分,他们从小就被视为“小公主”、“小皇帝”。
特别是由于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快,绝大部分孩子由祖父、祖母带大。
所以,往往在家庭中说一不二。
而学校教育是一种集体教育,如何在集体中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与人沟通,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独生子女们必须学会的生活技能。
针对以上状况,历史教师应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和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我与他人,让学生懂得怎样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进行合作,相互借鉴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且形成正确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并在活动过程中开展学习竞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技能和团队意识;在教学“文艺复兴”时,渗透以人为中心,发扬自己的个性,追求人生理想的教育;在教学“南京大屠杀”时,联系日本当前对侵华战争的否定态度,对学生
进行诚信教育。
二、通过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理念的渗透,进行生命价值教育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
个人通过努力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必然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作的努力和贡献也离不开社会为个人提供的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结合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教给学生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前提下,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初步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积极汲取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如,在教学“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这一史实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在教学“抗日战争”时,通过国共两党的合作进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在教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在教学“世界文化的杰作”时,培养学生对其他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三、通过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类理想,进行生命价值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活条件获得了极大改善。
但正当人类在尽情享受科技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却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
应当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责任在于人自身。
21世纪的中国应如何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基础教
育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为这一方面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平
台。
例如,在学习“工业革命”一课时,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首都伦敦上空烟雾的图片,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学习“电气时代到来”一课时,让学生表演生活剧:假如没有电,渗透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在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时,让全班同学针对“是否应该克隆人类”展开讨论,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人文性学科,历史教学在这一系列的需要中承载着重要责任。
历史课程中更加深刻的生命价值渗透,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