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消肿汤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胃火炽热证59例

合集下载

“消肿汤”治疗特发性水肿80例

“消肿汤”治疗特发性水肿80例
均年龄 (8 1 ) : 程最长 1 , 致 有些 认为该 病属 变态反 应性疾 病 . 4 ±4 岁 病 5年 以静脉 或淋 巴 最短半个月 。主要 症状 : 下肢 浮肿 , 阻塞 为 主 ,排 除心 肝 肾等疾病 。本 病 以心 理治 疗为 午后 加重 .晨起颜 面水肿 .手指 肿 主 , 量应 用调 节植 物神 经功 能药 物 . 间断使 用利 适 可 胀 , 象基 本正 常 。 细脉 多 见 , 舌 沉 或 尿剂等 。 伴 头晕 , 胸胁不适 , 叹息 , 喜 饮食 、 二 本 病 在 中医学 属 “ 肿 ” 畴 . 水 范 水肿 的发 生 多与 便正 常 , 无腰 痛 。 女性与月经周期无 肺 脾 肾 功能 失调 有 关 , 临床 治 疗 多 以发 汗 、 逐 、 攻 利 关. 多数人发 病前有情志不 畅史 病 水 为法 . 或健 脾 、 肾 但 笔者 通过 临床 观察 发现 如 温
收 稿 日期 : 0 9 2 0 2 0 —1 — 4
便调, 无腰痛腰 酸 , 心烦 , 眠差 , 夜 时有 头晕 , 舌脉 象基
编辑 :2 治 疗 方 法
血 为用 , 为 该病 的发 生 多 由肝 气 不疏 , 机郁 滞 , 认 气 水血 内停 所致 . 治疗重 在疏 肝行 气 以治本 . 故 配合 活
予消肿汤 。 方药组成 : 柴胡 9 , g枳实 9 , g 白芍 2 g 血利 水 以治标 。 中柴胡 、 0, 方 枳实 、 青皮 、 白芍疏 肝行气 青 皮 1g 大 腹皮 2 g 当归 1 g 牛 膝 1g 茯 苓 2 g 解 郁 , 2, 0, 5, 5, 0, 气行 则水 行 , 气行 则血 活 ; 梗开 宣肺 气 . 桔 配柴 黄芪 1 g泽泻 9 , 5, g 车前 子 ( )5 , 包 1 g桔梗 1g 甘草 6 。 胡升 提 , 欲 降先升 、 壶揭盖 的作 用 ; 2, g 有 提 当归 、 膝活 牛 日1 。 剂 水煎 。 2次服 。 分 血 化 瘀 引水 下行 , 在 活血 通 络 , 血 流 畅 , 意 气 津液 得

清热解毒方剂总汇收集整理(121~150方)

清热解毒方剂总汇收集整理(121~150方)

清热解毒方剂总汇收集整理(121~150方)121、清咽消毒剂【处方】薄荷10克金银花10克野菊花15克生甘草6克沙参10克土茯苓1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秽利咽。

治白喉、喉痈、喉风、乳蛾。

【用法用量】水煎滤清,每剂得300毫升。

含漱,一日四至六次。

【摘录】《中医外科学》122、清凉救苦散【处方】芙蓉叶桑叶白蔹白及大黄黄连黄柏紫车前白芷雄黄芒消赤小豆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治大头瘟,由三阳经受邪,头、面、耳、目,鼻尽肿者。

【用法用量】用蜜水调敷。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123、清肠饮【处方】银花30克公英30克连翘15克大黄15克(后下)红藤30克丹皮木香各9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

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两煎,分两次服。

【摘录】《新急腹症学》124、千柏鼻炎片【处方】千里光2424g 卷柏404g 羌活16g 决明子242g 麻黄81g 川芎8g 白芷8g【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苦。

【炮制】以上七味,羌活、川芎、白芷粉碎成细粉;其余千里光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羌活、川芎等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

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伤风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鼻塞无歇,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125、清神散【处方】甘草节15克真豆粉30克大朱砂9克梅花片1.5片牛黄0.9克【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安神。

治脱疽、疔疮、发背热毒甚者,腠理发越不尽,烦躁闷乱,睡则谵言,呕吐不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淡竹叶、灯心汤调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126、普济消毒饮子【别名】普济消毒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清火解毒汤治疗烧烫伤

清火解毒汤治疗烧烫伤

清火解毒汤治疗烧烫伤
黄林强
【期刊名称】《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6
【摘要】消火解毒汤(又名犀角大青汤),是已故名老中医周兰芳先生自创的经验方,内服治疗烧、烫伤,疗效卓著。

周师傅前曾查阅诸多中医典籍,发现所载之方多为外敷之用,如《论治准绳》、《医宗金匮》等书中都是外敷方药。

为寻求内服方剂,经他多年潜心研究,并付之临床实践遂创立了“清火解毒汤”。

本方由犀角、玳瑁、大青叶、人中黄、黄连、黄柏、知母、连翘、银花、紫地丁、生大黄、丹皮等组成。

若无犀角可用水牛角代。

方中以犀角(水牛角)、大青叶、人中黄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黄连、黄柏、知母消热、泻火毒。

连翘、银花、紫地丁、玳瑁清热解毒。

丹皮、生大黄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其中犀角(水牛角)、玳瑁还有镇惊、安神、止痛的作用;生大黄还兼有
【总页数】2页(P430-431)
【作者】黄林强
【作者单位】浙江嘉兴市南湖乡卫生院!31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清肺泻火解毒汤内服外洗治疗痤疮35例 [J], 苗后清;巩振营
2.黄连解毒汤烫伤药水治疗烧烫伤118例 [J], 李梓楠;金武勇
3.紫草油加烫火散治疗烧烫伤126例观察 [J], 王泰平;王力君
4.黄连解毒汤加减方与自拟解毒敛疮油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烫伤的临床观察 [J], 张友飞; 孔明; 蔡昶
5.黄连解毒汤烫伤药水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 [J], 陈政;姜燕;陈杨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热解毒汤谱

清热解毒汤谱

清热解毒汤谱枸杞猪肝瘦肉汤:[用料]猪肝、瘦肉各150克,枸杞(连梗)500克。

[作法]猪肝、瘦肉切片,用调味料腌10分钟;枸杞摘叶,枸杞梗折短;将枸杞梗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煲滚,改慢火煲至枸杞梗出味后捞起不要,放入枸杞叶,煲滚后放入猪肝、瘦肉片,滚至熟,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养肝阴,清肝热。

用于肝阴不足,视物不清,风热目赤,眼涩流泪等。

平素胃寒者,可加生姜2片同煲。

淡菜紫菜瘦肉汤:[用料]瘦肉250克,淡菜100克,紫菜50克。

[作法]淡菜用水浸软,洗净;瘦肉洗净,切丝,用豉油、生油、盐、生粉拌匀腌10分钟;紫菜撕成小片,放锅内炒片刻,去腥味和砂粒,用清水浸开、洗净;将淡菜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滚,改慢火滚15分钟后放紫菜,再煮滚,然后放入瘦肉丝,滚至肉熟,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滋阴降火,清化热痰。

用于阴虚内热头晕,目眩,耳鸣等。

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昆布海藻瘦肉汤:[用料]瘦肉500克,昆布、海藻各50克,生地100克,红枣5个。

[作法]昆布、海藻浸后洗净;生、红枣(去核)洗净;瘦肉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清水煲内,大火煲滚后,改慢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养阴清热,化痰散结。

用于痰热郁结,咳喘痰黄或痰结成核,时有发热等。

胃寒者及平素体质虚寒者不宜食用。

荷叶柠檬瘦肉汤:[用料]荷叶3块,柠檬4片,瘦肉200克,莲子15克,薏米20克,鸡内金10克。

[作法]瘦肉洗净切片;其他用料洗净待用;先将瘦肉、莲子、柠檬片、薏米和鸡内金放入清水煲内,煲10分钟后再放荷叶。

大火煲滚后,改慢火煲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清暑清热,止血止泻,亦能解皮肤湿毒。

冬瓜荷叶瘦肉汤:[用料]荷叶1块,冬瓜250克,瘦肉100克。

[作法]冬瓜洗净、去核、切块;瘦肉洗净切片;荷叶洗净待用;将用料一齐放入清水煲内,大火煲滚后,改慢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除湿利尿,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用于肺热咳嗽,小便短赤等。

清热解毒汤药材有哪些_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哪些

清热解毒汤药材有哪些_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哪些

清热解毒汤药材有哪些_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哪些很多时候,人都会有上火的情况。

上火就需要清热解毒。

很多人都喜欢煲汤来下火。

那么用哪些药材能够清热解毒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清热解毒汤药材,希望大家喜欢。

10种清热解毒汤药材1、土茯芩土茯芩,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

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疗疮,痈肿,瘰疬。

2、金银花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3、连翘连翘,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4、穿心莲穿心莲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作用,可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毒蛇咬伤等。

穿心莲能够清热解毒,凉拌吃更能保持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但穿心莲性凉,体虚、容易腹泻和体寒的人最好少吃。

5、板蓝根板蓝根,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

6、青黛青黛,性味咸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功效。

其主要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疮,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等。

7、蒲公英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

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解腹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蒲公英吃法多样,可生吃、炒食、做汤,还可焯水后凉拌。

但脸色苍白、无力怕冷、受风易感冒及脾胃虚弱者最好不要吃。

8、夏枯草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

9、薄荷刚采摘的薄荷叶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败火、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多种保健功效。

清热解毒汤治疗面部皮炎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清热解毒汤治疗面部皮炎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清热解毒汤治疗面部皮炎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赵 艳1,罗丽娜2(1.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2.广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探讨清热解毒汤治疗面部皮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雅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维生素C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热解毒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

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颜面潮红或红斑、颜面肿胀、丘疹、干燥脱屑、瘙痒、灼热感)量化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和治疗结束后2个月的复发率。

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量化评分、DLQI 各项问题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 均<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量化评分、DLQI 各项问题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75.6%(34/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2.2%(5/41),对照组复发率为38.2%(13/4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清热解毒汤能够显著减轻面部皮炎患者的皮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临床复发率,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 面部皮炎;清热解毒汤;皮损;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复发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21.012[中图分类号] R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21-2986-04 面部皮炎是指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的变态性皮肤疾病,常见分类有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日光性[通信作者] 罗丽娜,E -mail :93407557@ 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临床主要表现为颜面部红斑、干燥脱屑、丘疹、水肿等,患者常自觉面部疼痛、瘙痒、发烫等,且其容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

清热解毒汤治疗急性感染性高热512例

清热解毒汤治疗急性感染性高热512例

清热解毒汤治疗急性感染性高热512例
苗曼华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20)004
【摘要】@@ 笔者用自拟清热解毒汤治疗感染性高热512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512例中,男242例,女270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56岁.病程最短6 h,最长1周.其中流行性感冒207例,急性扁桃腺炎45例,急性咽炎65例,流行性腮腺炎32例,肺门感染31例,急性支气管感染52例,肺炎51例,肺炎合并肺结核5例,急性肾盂肾炎18例,产后高热6例.白细胞数≤5.0×109/L者68
例,11.0×109/L者252例,>20.0×109/L者15例,中性粒细胞0.75~0.92之间326例,嗜酸性粒细胞≥0.03者30例.X线胸片或X线胸透示肺门感染31例,支气管感染者53例,肺炎合并浸润性肺结核5例.尿常规WBC()以上18例.中医分型:风热表证217例,风毒表证58例,肺热149例,胃热16例,气分湿热29例,热极动风13例,湿热淋证18例.
【总页数】1页(P29)
【作者】苗曼华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
【相关文献】
1.清热解毒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高热41例 [J], 唐文富;万美华;黄熙
2.清热解毒汤治疗小儿急性高热97例 [J], 李训坤
3.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高热30例 [J], 李钢;王雨龙
4.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感染性高热70例 [J], 殷显德;王永杰;邬志强;张蕾
5.泻白散加减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性高热58例分析 [J], 刘荣东;黄如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张古方,可解决身体一切炎症,比任何消炎药都管用,见效也快

一张古方,可解决身体一切炎症,比任何消炎药都管用,见效也快

一张古方,可解决身体一切炎症,比任何消炎药都管用,见效
也快
2021-06-14 03:20
在西医上常见的消炎药主要有头孢,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想必很多人都用过,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中医上的消炎药,名叫黄连解毒汤,针对身体出现的各种热毒引发的炎症问题,找它就没错,此方是一种唐方,主要出自于《外台秘要》。

此方中主要包含了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这四味药,也是我国医圣张仲景的常用药物,专解热毒。

黄连解毒汤
配方:黄芩和黄柏各6g,黄连和栀子各9g。

功效:此药方中的黄连虽苦,但是可以清除心火和胃火;而黄芩则是清肺火,也可以降胆火,对于胆火引发的口苦,咽喉干,头晕目眩都有着不错的疗效;黄柏是除肾火;最后栀子则是帮助清三焦的实火,可以让身体内的热毒从我们小便中排出,所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利尿的效果。

这四味药就组成了黄连解毒汤,也都属于苦寒的药材,熬出来的
药味道也偏苦,但是却能帮助我们除掉因为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急性咽喉炎,尿道炎等身体各种炎症问题,或者因为上火导致的烦躁失眠,喝下此汤,也能帮助你睡个好觉。

但是请注意,因为此方偏寒,也是主要针对热症状,起到清热解毒,排出身体的热和毒素,对于热毒引发的各种炎症问题,吃上1-2副药,见效特别快,但是对于体质偏寒的人,没有热症的人,就不要去服用了,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个解毒消炎方送给大家,要记得上火就可以用它哦!如果你还有关于此方的任何疑问,欢迎下方给我留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8・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4月第54卷第4期
清热解毒消肿汤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胃火炽热证59例
陈海漫徐文雄
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温州325008
关键词清热解毒消肿汤种植体周围炎胃火炽热证牙周袋深度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汤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取得较好结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种植体周围炎胃火炽热证患者118例,主症为牙龈肿痛或出血,烦渴引饮,次症为口干口苦,口有异味,烧心反酸,脉滑数,口舌生疮,舌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白细胞(WBC)、牙周袋深度、骨吸收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行全口腔刮治术,彻底清除全口腔牙石、色素等,用刮治器对种植牙牙冠表面进行清理,用碳纤维刮治器对种植体基台清理,用双氧水冲洗种植体周围组织,冲洗完双氧水后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每周1次,连续4次。

口服替硝醴片(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4946,规格0.5g)0.5g,每日2次,连续4周。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消肿汤:生地黄、茯苓各30g,连翘、山药各20g,蒲公英、金银花、菊花、黄苓、山萸肉各15g,牡丹皮、赤芍、白术各10g,泽泻、肉桂、甘草各5g。

肿胀明显加皂角刺、穿山甲各5g;疼痛明显加红花、乳香、没药各10g;口臭明显加知母、石膏各10g;气虚多汗加牡蛎、黄英各20g;胃皖闷痛明显加鸡内金、枳壳各10g。

每日1剂,水煎分服。

治疗4周。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为种植体周围检查牙龈无红肿疼痛,龈沟出血指数(SBI)下降>1分,牙周袋深度正常;显著改善为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疼痛症状改善,SBI下降>3分,牙周袋深度下降1~2mm;改善为种植体周围红肿、疼痛,SBI或牙周袋深度有一项改善;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3.2两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水平、菌斑指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GI、牙周袋深度、SB1、牙周附着水平、菌斑指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G±s)
组别例数时间GI(分)牙周袋深度(mm)SBI(分)牙周附着水平(呗)菌斑指数(分)中医证候积分(分)治疗前 2.35±0.64 4.61±1.05 3.37±0.75 5.46±1.04 6.34±1.21 6.93±1.35
对照组59
治疗后 1.65±0,51* 3.63±0.89* 2.75±0.56* 3.78±0.83* 4.11±0.82* 4.13±0.97*
治疗前 2.36±0.65 4.63±1.03 3.39±0,76 5.44±1.02 6.35±1.23 6.94±1.36
研究组59
治疗后 1.12±0,42仏 2.52±0,64" 1.97+0.45仏 2.95±0.64" 2.31土0.56仏 2.34±0.61仏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0.05。

3.3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显著改善改善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591120161279.66%研究组59222112493.2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o 水谷精微运化,因本病为本虚标实证,在治疗上要标本兼顾,在补益脾肾基础上要着重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生地黄清热凉血止血,滋阴生津;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利湿;山药、山萸肉补脾益肝肾;连翘、蒲公英、金银花、菊花、黄苓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牡丹皮、赤芍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肉桂补火助阳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4体会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脾为后天之本,统御全身收稿日期2018-1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