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探讨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探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绿色建筑中,给排水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它与节能、环保、健康等方面都有关系。
因此,可以运用一些新技术来改善给排水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
一、节水技术在绿色建筑中,节水是给排水系统改进的一个重点。
为了降低水的消耗量,可以采用一些节水技术,例如:1. 安装智能节水器:在卫生间、厨房等地方安装智能节水器,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水的流量和使用时间,从而降低浪费。
2. 采用低流量卫浴设备:安装低流量淋浴头、水龙头、卫生间冲洗器等设备,可以降低用水量。
3. 建立循环水系统:将用过的水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后,再送回管道中供下一次使用,可以降低给排水的消耗量。
4. 使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后再用于冲洗马桶等非饮用水需求,可以大大节约自来水资源。
1. 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对水进行加热,代替传统的电热水器或燃气水热器,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2. 建立热水循环系统:通过建立热水循环系统,将冷水直接排出,而不是先排到下水管里再加热,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
3. 采用灰水回收系统:将洗澡、洗衣服、洗菜等用水与厕所冲洗的废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
4. 使用节能泵:在泵的运转和控制方面,采用高效的节能泵,可以大大降低电能消耗,同时也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对环境保护和建筑节能都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环保目标,建筑师们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探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新技术

探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新技术摘要:建筑给排水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与社会共同进步与发展,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建筑给排水现状,建筑节水利用的新技术,建筑节能利用的新技术。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给排水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在整体建筑物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可是能耗使用率的降低、利用能源效率的提升对节水改造、改善系统运行效率等产生了十分有利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的给排水整体设计中应对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在保证安全用水的情况下尽可能应用节能节水新技术。
一、我国建筑给排水的现状(一) 建筑给水现状1.增压设置,我国当前经常使用的增压设备主要包含给水气压装置、给水变频装置与水泵等。
给水气压装置已经出现了两个方式,补气与隔膜,给水变频装置与水泵相关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成熟。
2.水箱调节设备,目前的水箱款式与种类非常多,主要使用的水箱类型有镀锌材质钢板水箱、搪瓷材质钢板水箱、复合材质钢板水箱以及最新材质涂料钢板水箱等。
这些材质的水箱与水接触之后其表面发生锈蚀的几率很低,对水质影响不大,同时还能够有效减轻水箱荷载、解决施工带来的不便、有利于清洗等。
3.划分区域实施给水,较高层建筑物通常都是利用分区实施给水。
建筑物的不同给水方式也不一样。
给水分区中使用的减压装置通常选择减压比例阀,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减压过程中拥有着比较稳定的比例,工作状态平稳,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限流减压的工作中,薄膜减压阀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特点是能够调节减压数值。
4.节约水资源体系,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污染的严重程度等原因致使我国在合格范围内的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再加之水资源出现的严重污染,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就是水资源。
建筑物在排水环节中,水资源节约的重点是节水设备的使用,当前已经出现了相关定型产品。
(二) 建筑物排水现状1.卫生器具,其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
伴随着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卫生器具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更加的舒适与节能。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摘要: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用节水节能新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在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应用新型节能设备,实现再生水源的利用,同时还要对供水管道进行升级。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1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概述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绿色建筑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在建筑施工时应用环保理念进行施工管理,既能有效地节约材料和能源,同时还增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完全在所在地区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
绿色建筑还能为建筑使用者创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属于新型给排水技术,可以让同样的资源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效能,此类技术的应用遵循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注重施工效率的提升、能耗的降低。
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是从传统施工技术上发展而来的,同时在社会科技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该技术也将获得快速发展。
2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而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化建设理念的指引下,给排水设计应当注意节能环保效果的提升,尤其在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人员更应当重视给排水设计对于提升绿色建筑节能节水效果的重要作用。
应用相关的给排水新技术来达到节能节水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节约水资源、资源再利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来开展的,而且相关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降低建筑施工成本,保护和节约水资源,这同时也与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
为了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效果的提升,国家对给排水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非常重视,而相关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也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相关新技术应用的意义所在。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节水节能技术及其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1. 水量监测和流量控制技术:通过安装流量计和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内外的用水情况,对高耗水设备进行管控和优化管理,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 储水回收利用技术:通过采集、净化和处理建筑物内部的污水,将其用于非饮用用水或冲洗卫生间。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高效节水设备的应用:如混合水龙头、节水型厕所等,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用水量,同时保持较高的水压力和舒适度。
4.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通过设计和构建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景观灌溉、冲洗卫生间或其他非饮用用途。
这种技术既减少了对城市自来水的需求,又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5. 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给排水设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通过预设的时间表和传感器的信号,可以实现对水泵、阀门等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自动化操作,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6. 高效能的供热与供冷系统:应用高效的供热与供冷技术,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可以降低供热与供冷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7. 热能回收利用技术:通过安装热能回收装置,将建筑物内部的废热回收并利用,如将洗浴水的废热用于供暖、将空调的排热用于热水生产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建筑外墙及屋面的节能技术:通过在建筑外墙或屋面上采用隔热材料和保温技术,减少能量的传导和散失,从而降低供热与供冷的能耗。
9. 光照节能技术的应用:通过科学的日照分析和灯光设计,合理配置建筑物内外的照明设备和灯具,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高效的能耗管理和灯光控制。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应用十分重要,可以从根源上降低能源消耗和水资源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应用【摘要】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节水器的应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植物过滤系统的运用、智能水表的安装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的设置等多种新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用水量,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改善水质,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建筑运行成本,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还可以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给排水, 节能新技术, 节水器,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植物过滤系统, 智能水表, 太阳能热水器, 重要性, 发展趋势, 环境影响。
1. 引言1.1 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应用在当今社会,建筑行业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绿色建筑成为了一个备受青睐的领域。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的新技术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在绿色建筑中,给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外环境的卫生和舒适程度。
传统的给排水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浪费水资源、能耗高等。
如何在绿色建筑中应用新技术来优化给排水系统,实现节能减排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节水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植物过滤系统、智能水表、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的应用,为绿色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和能耗,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就以上所提到的新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探讨其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和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的重视和关注。
2. 正文2.1 节水器的应用节水器是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新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给排水节水新技术

建筑给排水节水新技术摘要:近年来,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的变化。
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城市居民在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对生活场所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建设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对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研究。
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以部分地区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研究为例,详细阐述了技术研究的综合现状、问题、具体措施和创新战略。
关键词:建筑物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引言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不断集成的质量要求和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
在分析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要点及具体技术措施实施情况时,有关建筑施工单位应慎重考虑如何改进建筑给水、节水、节能技术,促进节水技术具体措施的实践研究。
改进技术研究升级,促进技术措施优化升级,进行全面创新和整体改进。
1现阶段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基本情况1.1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发展现状近年来,传统的建筑质量和排水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相关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一个更加综合、综合发展的建筑供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研究体系。
建筑单位需要更专业的综合排水建设人才和更高效的人才培养训练模式。
在进行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建设的重点和具体实施措施分析时,节水节能技术领域需要更专业的探索和实践应用人才,相关的给排水系统建设、建设、建筑单位应在传统理论研究领域之外开辟实践研究的新领域。
同时,相关建设单位要进一步发展工程建设市场,加强对建设工程中供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研究升级和具体实施措施的应用研究。
保障城市建筑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强建筑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性、创新性和未来发展。
此外,现阶段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一直是建筑施工研究领域的重点。
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要点和具体实施措施分析也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现阶段,相关建设工程已在绿色节能节水技术和具体实施的分析应用领域,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和提高综合技术的新要求。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前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给排水业也有着长足进步,充分满足用户用水要求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水资源节约和对能源节约。
这是每一个给排水工作人员设计时所必须考虑问题。
1.节水新技术1.1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设备1.1.1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镀锌钢管容易生锈,会造成水质污染,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会有锈水放出导致浪费。
同时接头处锈蚀也会漏水渗水。
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P-R 管、PE 管、PVC-U管等就能很好解决此类浪费问题。
阀门也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好坏也能影响用水质量。
一般,截止阀比闸阀关严,闸阀比蝶阀关严。
当同等条件时,我们就应当选用更能够节水阀门。
1.1.2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一套好设备能够对水资源节约产生非常大作用。
例如,通常淋浴喷头每分钟喷水20多升,而节水型喷头则每分钟只需要9L水左右,节约了一半水量。
可见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节水效果。
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要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外,还要考察其节水性能优劣。
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节水一个重要方面[1]。
1.1.2.1以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
水压相同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节水效果,节水量为3%~50%,大部分20%~30 %之间。
且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方,节水龙头节水量也越大。
,应建筑中(尤其水压超标配水点)安装使用节水龙头,以减少浪费[2]。
1.1.2.2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
目前我国正推广使用6 L 水箱节水型大便器。
设计人员应保证排水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建议用户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
也可以参考国外(以色列)做法,采用两档冲洗水箱:两档冲洗水箱冲洗小便时,冲水量为4 L(或更少);冲洗大便时,冲水量为9 L(或更少)。
1.1.2.3采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小便器、大便器水箱。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建筑给排水系统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深入探讨当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一、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热能加热水,它可以在太阳充足的时候产生足够的热量,同时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持水温。
太阳能热水系统不仅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也能大大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该系统具有安装方便,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已经成为现在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
二、雨水利用系统雨水利用系统采用收集雨水的方法,通过过滤、沉淀等方式净化后,再进行二次利用,比如用于植物灌溉、冲厕、衣物清洗等。
这种节水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用水量,一方面解决了建筑用水问题,同时又可以防止城市排水管道过度负荷,进而保护环境。
目前,一些高档住宅区已经开始广泛推广雨水利用系统。
三、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土壤和地下水温度恒定的特点,采用热泵技术将温度转移到室内供暖与热水使用的系统。
该系统具有安装方便、污染物排放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物供暖的能耗,将室内温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之内,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是建筑中非常优秀的节能技术。
四、灰水循环利用系统灰水循环利用系统是指将浴室、洗衣机等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循环利用的系统。
这种技术可以使建筑物的排水量大大减少,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
循环利用灰水的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辅助设备进行后期处理,提高其水质,并且也能与雨水收集系统相结合使用。
总之,建筑节能是当前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对节能节水理念的贯彻,而且是对节能减排的追求,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加绿色、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作者:张怡简介:介绍了建筑给排水行业中节水及节能新技术。
节水方面,主要介绍了新型节水设备,新型热水循环系统,超压出水的控制,中水回用,雨水回用,消防水池的设置新方法,新型水表及管理方法,真空节水技术。
关于节能,主要介绍了在给水管网水头的利用方面,减压节流问题方面,生活与消防系统设置方面,水泵方面,开水供应方面的节能新方法、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of Economize Water and Energy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Wastewater Zhang Yi (municipa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96) Abstract: Introduce some new economical technology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wastewater. About water economization, Chiefly introduced new equipment, new hot water cycle system, the control of the exceed pressure of out water, reuse of grey water, reuse of rainwater, new method of setting fire-fighting poor, new kinds of water meter and its management and vacuum technology. About energy economization, mainly introduced how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are used in utilizing of hydraulic head, decreasing pressure and quantity, setting of fire-fighting system,water pump, supplying of hot water etc.Key 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wastewater, economize water, economize energy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业也有着长足的进步,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对能源的节约。
这是每一个给排水工作人员在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1.节水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设备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由于镀锌钢管容易生锈,会造成水质污染,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会有锈水放出导致浪费。
同时接头处如果锈蚀也会漏水渗水。
如果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P-R 管、PE 管、PVC-U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浪费问题。
阀门也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用水的质量。
一般的,截止阀比闸阀关的严,闸阀比蝶阀关得严。
当同等条件时,我们就应当选用更能够节水的阀门。
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一套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
例如,通常淋浴喷头每分钟喷水20多升,而节水型喷头则每分钟只需要9L水左右,节约了一半的水量。
可见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节水的效果。
所以在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除了要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外,还要考察其节水性能的优劣。
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1]。
以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
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为3%~50%,大部分在20%~30 %之间。
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
因此,应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压超标的配水点)安装使用节水龙头,以减少浪费[2]。
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
目前我国正在推广使用6 L 水箱节水型大便器。
设计人员应在保证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建议用户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
也可以参考国外(以色列)的做法,采用两档冲洗水箱:两档冲洗水箱在冲洗小便时,冲水量为4 L(或更少);冲洗大便时,冲水量为9 L(或更少)。
采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的小便器、大便器水箱。
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在出水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可避免长流水现象。
出水时间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但出水时间固定后,不易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要求,比较适用于使用性质相对单一的场所,比如车站,码头等地方。
光电控制式水龙头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且不需要人触摸操作,可用在多种场所,但价格较高。
目前,光电控制小便器已在一些公共建筑中安装使用。
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应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建筑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大多数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主要体现在开启热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而是要放掉部分冷水之后才能正常使用。
这部分冷水,未产生应有的使用效益,因此称之为无效冷水。
这种水流的浪费现象是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如在设计中未考虑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的平衡,循环流量在靠近加热设备的环路中出现短流,使远离加热设备的环路中水温下降;热水管网布置或计算不合理,致使混合配水装置冷热水的进水压力相差悬殊,若冷水的压力比热水大,使用配水装置时往往要出流很多冷水,之后才能将温度调至正常。
同一建筑采用各种循环方式的节水效果,其优劣依次为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而按此顺序各回水系统的工程成本却是由高到低。
修订后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第条提出了两种循环方式,即立管、干管循环和支管、立管、干管循环.取消了干管循环,强调了循环系统均应保证立管和千管中热水的循环,对节水、节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新建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尽可能减小乃至消除无效冷水的浪费[3]。
控制超压出流在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虽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规定,但这只是从防止因给水配件承压过高而导致损坏的角度来考虑,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的角度考虑,因此压力要求过于宽松,对限制超压出流基本没有起作用。
如果设计时没有考虑这一方面的话会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所以应根据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的实际情况,对给水系统的压力做出合理限定。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 Pa。
而卫生器具的最佳使用水压宜为~,大部分处于超压出流。
根据有关数据研究,当配水点处静水压力大于时,水龙头流出水量明显上升。
建议高层分区给水系统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大于时,采取减压措施。
开发第二水资源——中水中水来源于建筑生活排水,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
生活废水包括冷却排水、沐浴排水、盟洗排水、洗衣排水及厨房排水等杂排水。
不含厨房排水的杂排水称为优质杂排水。
中水指的是各种排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我国的建筑排水量中生活废水所占份额住宅为69%,宾馆、饭店为87%.办公楼为40%,如果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成为中水,用作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所、道路清扫、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杂用,从而替代出等量的自来水,这样相当于增加了城市的供水量。
以某高校为例,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中水工程的投资大约为3000元/m3~4000元/m3,水处理费用为元/m3左右。
该校平均每天用水量约为8000 m3,若按计划内用水费用元/m3计算,则每年的水费将高达700多万元,若考虑计划外用水费用及水费不断增长的因素,则每年的水费将突破1000万元。
为节约水资源,目前,该校结合生态校园规划,陆续在一批学生宿舍及游泳池等建筑物中设置了中水回用设备,并在保证供水水质的条件下,实现了分质供水。
据不完全统计,此举不仅每天为该校节约了1200m3左右的水量,而且将为该校每年节约水费100万元左右,效益十分显著。
由于中水工程是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系统工程,在已建成建筑中改造比较困难。
同时又因为其初期投资较高,所以要想制定成标准规范至少在目前看来是比较难于让开发商接受的。
但是从长远看,在水资源越发缺乏的情况下,建设第二水资源——中水势在必行。
它是实现污水资源化、节约水资源的有力措施,是今后节约用水发展的必然方向。
雨水利用雨水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
类似于中水,处理后的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其他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
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人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人蓄水池,由水泵送人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人中水道系统,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展开了对雨水利用的研究,以节约水资源,减轻当地的用水和污水处理负担。
如德国,日本等国在一些城市的建筑物上设计了收集雨水的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消防、小区绿化、洗车、厕所冲洗和冷却水补给等,也可以经深度处理后供居民饮用。
东京、福冈、大阪、名古屋四个城市的拱型建筑棒球场的雨水利用系统。
集水面积在万~万m2,贮水槽容积为1000~2800m3,经砂滤和消毒后用于冲洗厕所和绿化。
每个系统年利用雨水量在3万吨以上[4]。
消防贮水池的设置及加压高层建筑中消防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往往相差甚远,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流量可能是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流量的好多倍。
由于消防贮水要求满足在火灾延续时段内消防的用水总量。
因此,在消防水与生活贮水池合建的情况下,会由于消防贮水量远大于生活贮水量而致使生活供水在贮水池中停留时间过长,余氯量早已耗尽而造成水质的劣化。
所以为保证水池中的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应定期更换贮水池中的全部存水(包括消防贮水)。
所以,当两系统贮水量相差较大时应将两系统的贮水池分建,这样既可以延长消防贮水他的换水周期,(从而减少了水量的浪费),又可以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