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护理论文_0

合集下载

断指再植术后临床观察护理125例论文

断指再植术后临床观察护理125例论文

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125例摘要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方法:对125例(154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结果:手术125例(154指),成活119例(146指),经出院随访6~12个月,术后手指外形基本正常,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及时、有效地进行断指再植术后观察和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对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是一个重要保障。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观察护理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几率较大,手的解剖比较精细,功能特殊,外伤后可造成血管、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断指再植患者125例(154指),经过积极治疗及术后细心的临床观察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25例(154指),其中男91例(118指),女34例(36指),平均年龄31岁。

致伤原因:挤压离断36例,撕脱性离断30例,切割伤32例,锐器离断10例,电锯伤17例。

完全离断82指,不完全离断72指。

手术方法:在全麻下行断指清创再植术。

结果手术125例(154指),直接成活119例(146指),另外6例(8指):1例小指末节离断自动放弃治疗,5例因挤压撕脱伤严重,术后48小时内发生血管危象,经小切口放血、解痉、止痛、活血药物应用治疗,3例(5指)抢救成活,2例(2指)坏死清创。

断指再植患者出院后,经随访6~12个月,手指外观基本正常,功能恢复良好。

护理一般护理:患者术后平卧位,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肿胀和疼痛,禁止患侧卧位,可防止血管吻合处受挤压,嘱患者尽量不要坐起,不要过多的床上活动,绝对卧床休息7~10天左右。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防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要把患者安置在舒适、安静、空气流通的病房,寒冷对血管刺激较大,可引起血管痉挛,故室内温度保持在23~25℃,湿度50%~70%为宜。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论文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论文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22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指体血运的密切观察,成活率达96.5% 结论:做好术后断指再植病情观察与护理对断指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字】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91-0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2例,年龄18-45岁,平均29岁,男14例,女8例,多指复合伤3例,单指18例,本组术后成活率96.5%。

2 术后观察与护理2.1 病室要求良好的病室环境是断指再植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室温要求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

室温过低会因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危象,室温过高使皮肤腺体分泌增加,血液浓缩而影响血液循环。

局部可用60w侧照灯持续照射,照射距离一般为30-40cm,随室温的高低可调节照射距离,但距离不宜过近,否则易引起灼伤。

病室内禁止吸烟,无烟环境对显微外科手术后病人尤其重要,因烟叶中的尼古丁可引起微血管痉挛,导致再植失败。

2.2 心理护理患者对于手指离断后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很大的创伤。

病人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与再植成活率密切相关,因此应特别注意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调整与心理分析,以周到的服务、耐心的解释、轻切的安抚减轻病人的紧张,消除悲观情绪,也可介绍成功的病例,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3 患者体位要求显微外科手术后常规要求绝对卧床1-2周,一些特殊病人则要求卧床更长时间。

患肢抬高并制动,一般应放在略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利静脉、淋巴回流。

禁止患侧卧位,以免受压影响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特别是术后3天尤为重要。

术后7-10天后,可下床活动,但不宜剧烈活动。

若是冬季,外出活动时要做好保暖防护工作。

2.4 饮食术后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c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蛋黄、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目前据有关资料统计,有将近10%的患者断指再植术后再植的断指发生坏死,未能成活[1],其中术后护理不当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

再次,即使指体再植成活,如果不能恢复一定的功能,也等于无效手术。

因此,术后对患者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以及科学的功能锻炼对挽救患者指体并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再植目的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现将2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2~24岁,均系刀砍伤。

断指离体时间2~4小时,其中1例为右手环指、小指于掌指关节处完全离断,另1例为右手中指于近节指骨处完全离断。

手术方式均为右颈丛加局麻下对骨折、离断处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指侧动静脉吻合,指侧神经显微吻合及指屈、伸肌腱吻合。

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及指导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2例患者再植的断指均良好成活,功能逐渐恢复,并于4~6周后转到分院继续治疗和进行功能训练。

2 术后护理2.1 病房要求2.1.1 室温:保持恒定的室温和再植指体局部的温度是促进断指再植术后指体的血液循环、预防小血管痉挛的有效措施,对确保断指再植术后肢体的成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术后应将患者安排在一个舒适、安静、清新的病房(最好是单间病房)休息,运用各种调温设施将室温控制在20~25℃,尤其在冬季要确保室温在理想范围之内。

为了便于观察术后指体的血运及局部加温,使指端的末梢血管扩张,常用60~100 W侧罩灯做局部照射,照射距离30~40 cm,持续时间7~10天。

2.1.2 戒烟: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烟雾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痉挛[2],使再植成功的指体发生坏死。

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因为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并没有意识到吸烟对患者再植指体的成活所造成的危害。

2.1.3 定时室内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2 体位和休息:王婷等[3]总结415例(572指)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护理,认为体位不妥,下床活动过早是造成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试论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护理_0

试论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护理_0

试论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护理断指再植术是挽回患者终身残缺的一项细致的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且病情易反复。

笔者年6月以来对64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并配合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标签: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6年6月~2012年8月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53例患者伤64指,男35例,女18例;年龄7—56岁,平均年龄32.4岁;其中拇指l3例,中指11例,食指例,环指l4例,小指10例;冲床伤28指、电锯伤l6指、刀砍伤指、钢丝绳绞伤8指;离断时间最长8小时,最短半小时。

对照组34例伤42指,男22例,女l2例;年龄8~58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拇指9例,中指7例,食指11例,环指9例,小指6例;冲床伤l9指、电锯伤11指、刀砍伤8指、钢丝绳绞伤4指;离断时间最长6小时,最短半小时。

2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损伤的原因、损伤的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尸>0.05)。

1.2手术方法:吻合患指1根动脉,2根静脉,2条神经以及屈伸肌腱。

1.2.1骨骼的固定:根据软组织情况,将指骨作相应缩短,一般缩短约0.5cm,然后用克氏針固定。

1.2.2吻合血管、缝合神经:通常吻合一根指动脉、2根指静脉。

先吻合指静脉。

在手术显微镜下,用10—0~11-0无创伤针线。

进针边距0.2mm,针距0.5ram,一般缝合4—6针,然后同法吻合指动脉。

放开血管夹,恢复断指血循环。

修剪指神经,对合后用9-0无创伤缝线行神经外膜缝合,一般缝合3~4针即可。

1.2.3缝合肌腱:用细丝线间断缝合指伸肌腱的中央腱束和侧腱束。

可将指浅屈肌腱近端自腱鞘内拉出与指深屈肌腱远端吻合。

1.2.4缝合皮肤:将皮肤修剪整齐或作几个‘‘Z”字形皮瓣后,间断缝合。

1.3护理1.3.1术前护理1.3.1.1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状况,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对患者伤处及身体进行清洁处理,作好术前各项常规准备工作。

护理论文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护理研究

护理论文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护理研究

题目: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护理研究2012年04月01日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护理研究目的探讨复杂手指离断伤患者再植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20例严重复杂断手指离断患者进行正确的显微外科护理,术前维持有效循环、离断肢体正确保存;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血循环监测、离断肢体血运的检测、心理、疼痛及康复护理。

记录并总结相关护理数据。

结果通过系统显微外科护理,19例再植成活,1例坏死,再次行腹部皮瓣手术,保留了肢体长度。

结论通过系统的显微外科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关键词】显微外科护理,复杂手指离断伤,断肢再植前言复杂手指离断伤是伴有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且断端挫伤严重,同时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常见于车祸、工伤。

及时有效地救治和护理可以挽救生命、接活肢体、降低伤残程度。

断指再植是把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离断的指体,在手术显微镜下通过手术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

由于手指属于末梢循环,血管细、血管壁薄,吻合困难,术后极易受各种刺激因素而致血管痉挛,因此护理难度较大,护理不当易造成手术失败,所以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断指再植成败的重要环节。

肢体离断不仅影响功能,而且由于肢体完整性的破坏,还对人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几代医学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试图将离断的手指、肢体接活使其恢复原状。

再植手术在我国开展了近50年,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再植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再植手术水平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措施的不断加强,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也不得提高。

本研究就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进行研究,选择较复杂的肢体离断伤进行观察,总结出复杂肢体离断伤再植术后显微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工作。

中心部分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3岁,年龄最大65岁。

致伤因素为刀切、电锯割伤、挤压、冲切、撕脱和爆炸伤等。

浅谈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浅谈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浅谈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断肢(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在通过显微外科与骨科手术后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体获得再生的手术。

随着显微外科与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手部创伤修复开辟了广阔领域,同时也为护理的各项技能和质量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断肢及断指再植的目的,不仅可以使肢体成活,还要使被修复的肢体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断肢再植后是否能成活与术后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此可看出完善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但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医学及护理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需要有极强的责任心,细致的观察力,才能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提高断肢再植的成功率。

所以,断肢再植患者的各项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下面是笔者对于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体会。

术后护理体会1病房环境整洁保持空气流通,限制探访人员,预防交叉感染。

病房环境进行紫外线空气照射消毒,室内均禁止吸烟,室温控制在24 ~26度,湿度控制在60% ~70%。

实施隔离制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备好床旁监护仪器及吸氧装置,必要时备好烤灯。

2严密观察全身情况根据血压、尿量、心率等考虑血容量是否补足,严密观察尿量和尿内容物的变化,预防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要注意神志及呼吸变化,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防止脂肪栓塞的发生。

慎用升压药,防止造成再植肢体和肾脏的缺血,加重再植肢体的组织缺氧的现象。

3血运观察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血液循环障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解决。

在术后24~72 小时内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危险期,因此应每1~2小时观察1次,其中包括:手指颜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手指肿胀程度,以上指标应综合分析并进行正确的判断。

其中手指颜色和皮肤温度是反映皮下血运的可靠指标。

3.1正常肤色红润、有色泽、纹理清晰,动静脉痉挛或栓塞时,肤色变浅或变苍白。

静脉栓塞时,有散在淤点或颜色由暗红变为紫红、紫黑。

动脉同时痉挛或栓塞时,组织则呈灰暗色,最后变为黑色。

断指再植术的护理

断指再植术的护理

断指再植术的护理目的:探讨断指患者再植手术的护理。

方法:对我科收住的断指患者56例,期间对断指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具体护理措施,特别是术前、术后重视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切而耐心地解释,解除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激励患者自觉配合手术及护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做好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

结果:l例术中再植失败,1例术后22h发生静脉危象,经处理后植指成活,5例Ⅱ期愈合,其余均再植成功。

结论:断指再植术是挽回患者终身残缺的一项细致的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且病情易反复。

做好充分的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是断指再植成功的重要一环。

标签:断指:再植术;护理手指是人的劳动器官,具有复杂、精细、灵巧的功能,也是人体最易受伤的部位,一旦发生断指缺损,将严重影响患者职业技能,影响美观,使患者心灵上受到一定的创伤。

因此,如接诊到断指患者时,护士应迅速做好应急处理,做好术前、术后护理,让患者获得有效的救治。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整体护理概念的提出,断指再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断指患者,男45例,女11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8岁;机器夹伤28例,锐器砍伤12例,重物砸伤8例,自残性断指3例,机器夹伤旋转撕脱伤3例;末节离断2例。

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均为外伤后急诊入院,求治心切。

由于指体残缺、流血、疼痛,担心以后影响外观及功能,或懊悔,或惊恐,或愤恨,加之对手术缺乏认识,心理压力很大。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及心理表现,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用简短易懂的语言解释手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手术方法及可能遇到的不适,使之配合长时间的手术,为手术实施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1.2术前准备断指再植多为急症手术,常规禁食。

术前常规应用阿托品、鲁米那钠。

若失血较多,血容量不足,需及时补足,保证收缩压在13.5kPa以上,不可草率应用血管收缩药物。

断指再植66例治疗论文

断指再植66例治疗论文

断指再植66例的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成活及手指功能恢复的因素。

方法:通过对 66例断指再植患者适应证的选择、无创显微技术的应用、术后的治疗及系统的康复锻炼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6例84指再植成活79指,成活率为94.08% ,手指的功能恢复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优30指,良36指,可10指,差3指,优良率达83.54%。

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严格的无创操作、积极处理血管危象及合理的系统康复训练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及功能恢复的的关键。

【关键词】断指再植;手功能【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77-01我科 2010年1月至 2012年10月对66例84指进行断指再植术,术后随访6~10个月,成活率达94.08%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66例84指,男40例,女26例;年龄6~65岁,平均33岁。

致伤原因:利器切割伤39指,电锯伤22指,挤压12指,机器旋转离断伤11指。

致伤指别:1指损伤54例,其中拇指9例,示指20例、中指18例、环指5例、小指2例;2指以上损伤12例30指。

手术距受伤时间 1~14h,平均 3 h。

1.2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均选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常规用软皂液去污,1:10安尔碘液刷洗浸泡30min,卷地毯式清创,依次从浅入深清创断指残端创面和离断指,先在肉眼下清创,然后再在10倍显微镜下进一步仔细清创,寻找并用10-0无损伤缝线标记出指动脉、静脉和指神经。

屈肌腱3 - 0无创肌腱缝合线 kessle法缝合,伸肌腱采用8字缝合法。

指骨均采用0.8-1.0克氏针贯穿固定。

均采用顺行法,顺行法顺序:断指清创,骨关节内固定,伸屈肌腱缝合,指背静脉缝合,指背皮肤缝合,指神经,指固有动脉缝合,指掌侧皮肤缝合。

放开止血带见远端通血良好,张力恢复后,用石膏托固定患手于功能屈曲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断指再植护理论文
1临床资料我科2002年1月~2007年2月采用指端放血治疗无静脉断指再植23例。

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18~52岁,均为机器压砸伤。

其中,拇指7例,示指8例,中指5例,环指3例。

断面在指末节以远。

缺血时间2~6h。

手术方法:由于残断端无法找到正常静脉,采用适当缩短指骨后,均采用双侧动脉吻合,非优势侧指动脉(即较对侧稍细之动脉)吻合中下端靠指根部处以结扎,同时以指端一侧切一约0.5cm×0.5cm创面,深度至真皮层,以创面渗血为度。

2护理2.1环境术后住单人病房,室内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

限制探视人员,预防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室温在20~25℃,湿度50%~60%。

避免冰冷手指或物品直接接触再植指,尤其是冬天。

术后用60W照明灯照射再植的手指,灯距为30~45cm,24h维持,一般需1周左右。

使肢体血管扩张。

2.2饮食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饮食,少食胀气食物,如牛奶、豆制品。

禁食辛辣食品。

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室内禁止吸烟,因香烟中的尼古丁成分能引起小动脉痉挛影响再植肢(指)的成活。

2.3体位绝对平卧1周,绝不可提前下床活动。

上肢外展,禁止患侧卧位,以防肢体受压,影响静脉回流。

抬高患肢10~15cm,以利于静脉回流。

加强夜班巡视,防止发生熟睡后移动或压迫患肢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2.4指端创面放血护理注意:①术后伤指用无菌敷料包扎成喇叭状,然后将无菌纱布剪成约4cm×3cm小纱布块,轻轻填塞在患指周围,以便敷料浸湿后及时更换(仅更换指端周围渗透血的小块纱布),
1/ 4
并用石膏托固定患肢。

更换敷料时,坚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及时擦净创面周围血迹。

②术后2~3d创面渗血会逐渐减少乃至停止,此时可再于创面周围注射肝素0.1cm,几分钟后创面会继续渗血。

一般局部注射肝素2~3d即可维持创面渗血3~5d,此时侧支循环基本建立[2]。

局部注射肝素钠量一般为0.1cm,注射量过多,创面渗血太快,肝素以不稀释为宜。

③放血时间一般3~5d,但应根据离断部位而定。

停止放血应严格观察:以停止放血2h指腹颜色、张力及充盈度无改变,可停止放血。

2.5血管危象的观察处理术后1周内严密观察患指腹颜色、皮温、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指端出血情况。

一般24h内每30分钟观察1次,24~72h内每小时观察1次,72h至1周每2小时观察1次。

正常情况下皮肤色泽红润,温度、张力适中,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①指体肤色:再植指体肤色应与健指一般红润,皱纹明显,指腹丰满。

如由潮红转苍白,为动脉痉挛或栓塞所致,由潮红变暗紫说明静脉回流受阻。

②指体温度:正常或略高于健侧1~2℃,若仅吻合1条指动脉,指温低于健侧1~2℃。

如果指温下降4~5℃,应考虑有血循环危象的发生。

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指压甲床后,1~2s内恢复充盈。

如果指动脉供血不足其充血缓慢,供血障碍时消失,静脉回流不畅时充盈加快。

④指腹张力:静脉栓塞时,张力增高,而动脉痉挛时张力降低。

⑤放血颜色:颜色鲜红说明血运正常,颜色暗红为静脉淤血,无血或少血为动脉痉挛。

血循环危象的处理:根据临床观察指标,判断是静脉危象还是动脉危象。

分析原因鉴别血管痉挛与栓塞形成。

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罂粟碱30mg肌内注射,观察30min,如果缓解为血管痉
---------------------------------------------------------------范文最新推荐------------------------------------------------------ 挛。

处理方法:拆除张力大的缝线,取舒适体位给予止痛。

避免躁动,升高室温,用温热的洗必泰清洗皮肤缝合处。

若无血循环恢复则应该疑为血管栓塞,报告医师进行手术探查。

如指体颜色发绀、温度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加快,表明静脉淤滞。

如指体变得苍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减慢,表明动脉痉挛或栓塞。

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6疼痛护理疼痛刺激机体引起生理变化,可诱发血管痉挛,同时影响睡眠,加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成功率,对术后疼痛应给予预防性用药,而不是疼痛难以忍受时给药,术后预防性给药,口服曲马多1片,每日3次,加重时,给予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

2.7解痉抗凝药物应用按医嘱及时正确给予解痉抗凝药。

如:罂粟碱、双嘧达莫、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等。

全身使用肝素应特别注意,以防有严重出血现象。

需定时检测出、凝血时间。

全身使用肝素生理盐水500ml加肝素钠12500U静滴,24h维持,滴速一般为5~7滴/min,应用3~5d,以延长凝血时间,利于指端创面持续渗血,可根据指端创面渗血情况适当调整滴速(用输液泵),若创面渗血较快,可适当降低滴数,否则,可适当增加滴速,但最快不要超过10滴/min。

2.8心理护理患者伤后心理和情绪变化较大。

所以做好心理疏导。

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讲述成功病例。

取得患者的配合,以增强信心。

2.9康复护理再植指成活术后2周后在不影响血循环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按摩患指,自指尖开始,向下轻轻揉捏指间关节,每天3~5次,每次5min左右,这样起到软化关节及腱鞘的作用。

术后4~6周拆除石膏后指导患者行患指主
3/ 4
动屈伸动作,动作应缓和,用力恰当,每日10~15次,每次10min左右。

术后7周后可作对抗阻力活动。

尽力主动屈伸手指活动,同时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可应用各种辅助器械和物体,增加锻炼时的兴趣和效果。

用分指板主动练习手指外展活动,用手指夹物练习手指内收,用手握梳子、捏皮球等练习关节屈曲,并增加肌力。

3出院指导出院时教会患者如何功能锻炼并讲述坚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4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23指成活20例,成活率为87.0%。

随访3个月~1年,成活手指外观满意,皮肤红润,手指主动屈伸活动灵活,活动度接近正常水平,持物功能达到正常生活要求,指端皮肤两点辨别觉为4~8mm。

[参考文献][1]朱家恺.显微外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1):4.[2]徐晖,李杰文,肖立军.甲根以远的断指再植临床体会[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1):73.[论文关键词]断指再植;放血治疗;手指末节[论文摘要]断指再植满意的处理为动脉及静脉均吻合,重新建立动静脉血液循环。

但静脉因细小表浅、壁薄、管腔压力低等原因易栓塞,探查又无条件再进行吻合,缺乏静脉回流者及严重末节断指无可供吻合静脉,再植后静脉回流障碍者,若不采取有效的处理很难使其成活。

本文介绍行指端创面放血解决血液回流障碍的问题,并将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