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生物化学状况,从而辅助诊断疾病、评估病情、指导治疗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糖:血糖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供应物质,用于评估糖尿病、低血糖和其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

2.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用于评估肝功能的异常,如肝炎、肝硬化等。

4.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异常,如肾炎、慢性肾脏病等。

5.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情况,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

6.乳酸和酮体:用于评估酸碱平衡的情况,如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7.尿常规:包括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等,用于评估泌尿系统炎症、肾损伤等情况。

8.炎症和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用于评估炎症和感染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

9.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用于评估肿瘤的筛查、监测和治疗反应。

10.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等。

11.骨代谢指标:如钙、磷、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用于评估骨代谢紊乱的情况,如骨质疏松、骨折等。

12.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异常,如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

13.电解质和酸碱指标:如电解质浓度、酸碱平衡指数等,用于评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异常的情况,如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等。

以上只是部分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指标可以通过生化检验来评估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生化检验各项范围及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各项范围及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直接胆红素
DBIL
0.00-6.00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游离胆红素
IBIL
0.00-17.39umol/L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BUN
1.7-8.3mmol/L
增高:常见于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无尿,尿毒症前期,肝硬化,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肌酐
CRE
36.00-132umol/L
增高:见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 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
O2Cp是静脉血标本血浆后,与正常人肺泡气(PCO2=5.33kPa, PO2=13.3kPa)平衡后测得血浆中HCO3-所含CO2量,它主要是指血浆中呈结合状态的CO2,反映体内的碱储备量,其意义与SB基本相当,在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时,它能较及时地反映体内碱储备量的增减变化。
碱性磷酸酶
ALP
3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IU/L
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乳酸脱氢酶
LDH
90-245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总胆红素
TBIL
4.00-17.39umol/L

Na+
135-155mmol/L
增高:1.严重脱水,大量出汗,高烧,烧伤,糖尿病性多尿。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病。 降低:1.肾皮质功能不全,重症肾盂肾炎,糖尿病。2.胃肠道引流,呕吐及腹泻。3.抗利尿激素过多。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糖参考范围: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血糖正常范围为小于7.8mmol/L。

临床意义: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的重要指标,高血糖可能暗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低血糖则可能是胰岛功能异常或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

2.肝功能参考范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男性参考范围为7-40U/L,女性参考范围为7-35U/L;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男性参考范围为10-40U/L,女性参考范围为10-35U/L;总胆红素参考范围为5-21μmol/L。

临床意义:肝功能的异常可能暗示肝脏疾病或其他器官疾病引起的肝损伤。

ALT和AST升高通常与肝细胞破坏有关,而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疾病。

3.肾功能参考范围:血清肌酐参考范围为60-110μmol/L;尿素氮参考范围为2.5-8.0mmol/L。

临床意义:肾功能异常可能是肾脏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或药物毒性引起的。

肌酐升高可能暗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尿素氮升高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4.血脂参考范围:总胆固醇参考范围为3.8-6.2mmol/L;甘油三酯参考范围为0.56-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范围为1.8-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参考范围为0.9-1.8mmol/L,女性参考范围为1.0-2.2mmol/L。

临床意义:血脂异常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高LDL-C水平提示动脉壁沉积物形成的风险增加,而高HDL-C水平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除了上述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指标需要进行检测,如血清蛋白、尿酸、尿常规等。

这些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与相关疾病和机体功能有关。

总之,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早期发现潜在疾病非常重要。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目录一、生物化学检验 (2)1.1 血糖测定 (4)1.2 血脂测定 (5)1.3 电解质测定 (6)1.4 血清铁蛋白测定 (7)1.5 肌酐测定 (8)1.6 尿素氮测定 (9)1.7 胆红素测定 (10)二、免疫学检验 (11)2.1 肝功能检查 (12)2.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 (13)2.3 丙肝病毒抗体测定 (14)2.4 甲状腺功能测定 (15)2.5 肿瘤标志物测定 (16)三、分子生物学检验 (17)3.1 基因检测 (18)3.2 药物代谢酶测定 (19)3.3 病毒抗体测定 (20)四、血液学检验 (22)4.1 血细胞计数 (23)4.2 出血时间测定 (24)4.3 血块收缩时间测定 (25)4.4 血小板计数 (25)五、尿液检验 (26)5.1 尿液常规分析 (27)5.2 尿沉渣分析 (29)5.3 尿液生化分析 (30)六、体液检验 (31)6.1 脑脊液检验 (32)6.2 精液检验 (34)6.3 阴道分泌物检验 (35)七、其他生化检验项目 (36)7.1 血清蛋白电泳 (38)7.2 免疫球蛋白测定 (39)7.3 血清酶学测定 (41)一、生物化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的生化指标,如酶、蛋白质、糖类、脂质、电解质等,来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一种检验方法。

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生化反应的重要物质,其活性水平的异常可能反映出机体的病理变化。

常见的酶类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提示肝损伤。

谷草转氨酶(AST):同样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当肝细胞受损时,AST 也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也提示肝损伤。

乳酸脱氢酶(LDH):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其水平升高可能与组织坏死、缺氧、炎症等有关。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内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正常与异常状况,有助于诊断疾病、监测疗效和预测疾病进展等。

以下是常规生化检验项目中一些重要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参考范围:ALT:男性≤50U/L,女性≤35U/L;AST:男性≤40U/L,女性≤35U/L。

临床意义:ALT和AST通常用于评估肝功能,出现异常意味着肝细胞损伤,并且可以帮助区分肝炎、肝病毒感染、肝细胞癌等。

2.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参考范围:TP:60-80g/L;ALB:35-55g/L。

临床意义:TP和ALB是评估肝功能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异常可提示肝脏疾病、营养不良等。

3.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参考范围:BUN:2.86-8.21 mmol/L;Cr:53-106 μmol/L。

临床意义:BUN和Cr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异常可以提示肾脏功能损伤,如急性肾衰竭、慢性肾病等。

4.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范围:TBIL:3.4-20.5 μmol/L;DBIL:0-6.8 μmol/L。

临床意义:TBIL和DBIL常用于评估肝胆系统功能,异常可以提示肝胆疾病,如黄疸、胆结石等。

5.血清钠(Na)、钾(K)和钙(Ca):临床意义:这些电解质指标常用于评估水电解质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可以提示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病等。

6.血清葡萄糖(GLU):参考范围:空腹血糖:3.6-6.1 mmol/L。

临床意义: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指标,异常可以提示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

7.血清甲状腺素(T3、T4)和甲状腺刺激素(TSH):参考范围:T3:1.2-3.1 nmol/L;T4:63-165 nmol/L;TSH:0.55-4.78 mIU/L。

生化检验项目

生化检验项目

生化检验项目生化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通过对人体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匡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生化检验项目的意义、常见项目、检验流程、结果解读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化检验项目的意义1.1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匡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

1.2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如肝功能、肾功能等。

1.3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监测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

二、常见生化检验项目2.1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2.2 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

2.3 肾功能检查: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

三、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流程3.1 采集标本:根据医嘱要求采集相应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3.2 样本处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处理,如离心、分装等。

3.3 仪器检测:将样本放入生化分析仪器中进行化学分析,得出相应的检验结果。

四、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解读4.1 结果分析:根据检验结果和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4.2 异常判断:对异常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者治疗。

4.3 结果报告:将检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及时反馈给医生和患者,指导临床决策。

五、生化检验项目的注意事项5.1 饮食禁忌:在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遵守医生的饮食禁忌,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5.2 检验时间:有些生化检验项目需要在特定时间进行检测,如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检测。

5.3 医嘱遵从: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生化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患者生物样本的化学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时,患者和医生都需要严格遵守检验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检验科微信公众号宣传资料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检验科微信公众号宣传资料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简介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白蛋白测定6.血清白蛋白测定7.球蛋白8.A/G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3.ALT/AST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血清肌酸激酶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生化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血液生化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值,可以评估人体内部的代谢状况和器官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血液生化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1. 血糖: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糖尿病的程度和控制情况。

血糖异常可能导致糖尿病、低血糖等疾病。

2. 血脂: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参数。

血脂异常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3. 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

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相关。

4. 肾功能指标:如血清肌酐、尿素氮等。

肾功能异常可能与肾炎、肾衰竭等疾病有关。

5. 电解质: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

电解质平衡失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问题。

6. 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炎症反应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7. 铁代谢指标:如血清铁、铁蛋白等。

铁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贫血等问题。

8. 免疫功能指标:如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

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

以上只是部分常用的血液生化参数,每个指标的临床意义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

通过血液生化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1. 李明. 血液生化分析.中国卫生杂志, 2019, 24(5): 610-613.2. 陈刚, 王娟. 国内外临床检验参考值测定结果比较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13): 97-99.3. 丁典, 单平, 张健全. 血液生化指标及参考值中的估值问题探讨. 医学研究杂志, 2017, 46(10): 18-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生化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一、肝功能检查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严重黄疸及浑浊血清也可使结果升高,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参考值:040 IU/L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

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升高。

注意事项:标本应避免溶血,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3 总蛋白(TP)正常参考值:6085 g/L 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

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

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而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1 / 25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及失血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4 白蛋白(ALB)正常参考值:3555 g/L 临床意义: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钙、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其白蛋白浓度上升。

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5 球蛋白(GLB)正常参考值:20-30 g/L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骨髓瘤、淋巴瘤等。

球蛋白降低常见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儿)、肾上腺皮质功---------------------------------------------------------------最新资料推荐------------------------------------------------------ 能亢进、及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体内球蛋白合成会减少。

6 白/球蛋白比值(A/G)正常参考值:1.52.5:1 临床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 1 时称为 A/G 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7 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3.4220.5 mol/L 临床意义:由于胆红素的代谢与肝脏功能的密切关系,它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干功能指标。

黄疸发生的原因:①胆红素形成过多,如先天性的红细胞膜、酶或血红蛋白的遗传性缺陷等;获得性的败血症、脾功能亢进;造血系统功能紊乱,如恶性贫血铅中毒等。

②肝细胞处理能力下降,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肝内淤滞性黄疸、代谢障碍及肿瘤所治的肝病变。

③肝细胞在肝外的排泄障碍。

由结石、肿瘤、狭窄、炎症、寄生虫等所致的胆道梗阻。

注意事项:①空腹取血,取血后尽快测定;②胆红素对光敏感,标本应尽量避光③严重溶血使测定结果偏低 8 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参考值:3 / 2506.84 mol/L 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在诊断、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正常或稍有升高;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升高;阻塞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也可见直接胆红素升高。

注意事项:①空腹取血,取血后尽快测定;②胆红素对光敏感,标本应尽量避光③严重溶血使测定结果偏低 9 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正常参考值:749 U/l 临床意义:谷氨酰基转移酶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注意事项:标本应避免溶血。

10 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考值:45132 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瘤、骨折恢复期。

另为,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骼生长活跃,可是碱性磷酸酶增高。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避免重度溶血;儿童及生长发育期间 ALP 活性增---------------------------------------------------------------最新资料推荐------------------------------------------------------ 高。

11 腺苷脱氨酶(ADA)正常参考值:418 U/l 临床意义:腺苷脱氨酶可作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特别是在胸腹水中。

结核性胸腹 ADA 活性显著增高,癌性胸腹水不增高。

脑脊液 ADA 检测中,结合性脑膜炎 ADA 显著增高,病毒性脑膜炎不增高。

血清 ADA 检测时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 ADA 显著增高。

注意事项:标本应避免溶血。

12 前白蛋白(PA)正常参考值:2040 mg/dl 临床意义:前白蛋白增高常见于口服避孕药和使用类固醇药物、何杰金氏病;在肝病、急慢性炎症、营养不良时则降低。

对蛋白质热量不足、营养不良有早期诊断和治疗检测作用。

注意事项:口服避孕药、皮质类固醇、促蛋白类固醇可使血清 PA 增高;水杨酸使其下降。

孕期、 60 岁以后下降 20%。

二、肾功能检查 1 尿素氮(BUN)5 / 25正常参考值:1.758.05mmol/L 临床意义:尿素氮产生过多,即肾前性氮质血症。

糖尿病性酸中毒、高热、饥饿、某些癌症及脓毒血症等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或胃肠出血后消化蛋白质的重吸收使血浆尿素浓度增加。

尿素排泄障碍,急性肠炎,烧伤、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引起肾供血不足时;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肾实质损伤时;尿路结石、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增生等造成排尿受阻时均可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升高。

重症肝脏疾病,尿素产生量下降时,血浆尿素浓度降低。

注意事项:标本溶血对测定有干扰,血清升高使血清 BUN 测定偏高。

2 肌酐(CR)正常参考值:44115 mol/L (苦味酸法)临床意义:血清肌酐浓度升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血清肌酐浓度与肌肉量成比例,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时,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相反,肌肉萎缩性疾病时血清肌酐浓度可降低。

透析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测定可用于选择透析指标,判断透析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最新资料推荐------------------------------------------------------ 黄疸标本对测定肌酐有影响。

3 尿酸(Ua)正常参考值:142416 mol/L 临床意义:尿酸增高:常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重症肝病、铅及氯仿中毒等。

尿酸降低:常见于恶性贫血、乳糜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

4 胱抑素(CC)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胱抑素的排出只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性别、年龄、饮食、炎症、感染、血脂及肝脏疾病等因素)。

胱抑素也被利用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早期损伤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改变、透析膜的充分性与其清除低分子量蛋白质的功能评估,及肿瘤化疗中肾功能的监测。

三、心肌功能检查 1 肌酸激酶(CK)正常参考值:24195 U/l 临床意义:肌酸激酶增高:心肌梗塞 46 小时开始升高, 1836 小时可达到正常值的 2030 倍,为最高峰, 24 天恢复正常。

另外,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损伤、肌营养不良、心7 / 25包炎、脑血管意外及心脏手术等都可以使 CK 增高。

注意事项:CK 稳定性差,室温放置 4 小时或4℃放置 12 小时,酶即失活;严重溶血影响测定结果。

2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正常参考值:025 U/l 临床意义:心肌中主要含有 CKMB 含量 14%42%。

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诊断标志。

若梗死 34 天后 CKMB 仍维持较高水平,提示心肌坏死在继续。

若已下降的 CKMB 再度升高,提示有新梗死发生的可能。

心肌炎时 CKMB 可升高。

注意事项:CK 稳定性差,室温放置 4 小时或4℃放置 12 小时,酶即失活;严重溶血影响测定结果。

3 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参考值:109245 U/l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 1248 小时开始升高,第 23 天达峰值,89 天恢复正常。

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 LDH 增高。

注意事项:标本应严格避免溶血。

4 羟丁酸脱氢酶( HBDH)正常参考值:---------------------------------------------------------------最新资料推荐------------------------------------------------------ 76195 U/l 临床意义:HBDH 增高作为心肌梗塞诊断一个指标,与 LDH 大致相同。

在急性心肌梗塞时此酶在血液中维持高值可达 2 周左右。

注意事项:溶血样本导致测定结果升高,肝素、草酸盐抗凝剂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四、脂类检查 1 甘油三脂(TG)正常参考值:0.31.7 mmol/L 临床意义:甘油三脂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动脉硬化、阻塞性黄疸、糖尿病、极度贫血、肾病综合症、胰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饥饿及高脂饮食后均可增高。

饮酒后可使甘油三脂即性升高。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功能严重损伤等。

注意事项:采样前 4 周稳定体重,保持原有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采血前空腹 1214 小时。

样品采集后尽快分离血清,防止甘油三脂水解。

2 总胆固醇(CHOL)正常参考值:2.335.69 mmol/L 临床意义:9 / 25胆固醇增加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总胆固醇阻塞及黏液性水肿。

在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

其他如感染、营养不良等情况下胆固醇总量常见于降低。

注意事项:最佳采样条件是固定膳食和稳定体重 3 周,取血前空腹 12 小时,禁食不禁水。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参考值:1.01.7 mmol/L 临床意义: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见于急慢性肝病,急性应急反应(心肌梗塞、外科手术、损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慢性贫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