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杨氏躁狂量表评分细则

杨氏躁狂量表评分细则

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细则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 ,YMRS)是一个用于评价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躁狂严重程度的11项的工具。

评定一般采用会谈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由经过量表训练的精神科医师进行临床精神检查后,综合家属或病房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评定。

一次评定约需15-30分钟。

评定的时间范围一般规定为最近一周。

• 项目和评定标准YMRS共有11项,项目采用1—5分的5级评分法:(1)无该项症状或与患者正常时的水平相仿;(2)症状轻微;(3)中度;(4)较重;(5)严重。

每项症状都有工作用评分标准。

1.心境高涨:(2)略高涨、乐观;(3)高涨,爱开玩笑,易笑;(4)明显高涨,洋洋自得;(5)极高涨,和环境不协调。

2.活动-精力增加:(2)动作稍多,表情活跃;(3)动作多,姿势活跃;(4)动作极多,会谈时曾起立活动;(5)动个不停,虽予劝说仍坐不安宁。

3.性兴趣:(2)兴趣稍增强,有些轻浮言行;(3)性兴趣增强,有时显轻浮言行;(4)性兴趣显著增强,有严重调戏异性或卖弄风情言行;(5)整日专注于性活动。

4.睡眠:(2)睡眠时间减少25%;(3)睡眠时间减少50%;(4)睡眠时间减少75%;(5)整夜不眠。

5.易激惹:(2)稍急躁或易激惹,能控制;(3)明显急躁、易激惹或易怒;(4) 易怒,但能被安抚;(5)暴躁,难以安抚。

6.言语(速度和数量):(2)话较多;(3)话多,几无自动停顿;(4)很难打断;(5)无法打断。

7.语言-思维形式障碍:(2)描述、修饰或解释的词句过多;(3)内容稍散漫或离题,有意联,音联或双关语;(4)思维散漫无序;(5)思维不联贯,内容无法理解。

8.思维内容:(2)偶有或可疑(不包括夸大妄想,下同);(3)妄想肯定,可用情绪解释;(4)妄想肯定,难以用情绪解释;(5)出现幻觉的妄想。

9.破坏性-攻击行为:(2)偶尔发怒,能控制;(3)时常易怒;(4)有威胁性行为,但能被安抚;(5)狂暴、冲动和破坏行为。

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的临床路径(2012年)

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的临床路径(2012年)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临床路径-双相情感障碍床路径(2012年版)

临床路径-双相情感障碍床路径(2012年版)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杨氏躁狂量表(YMRS)

杨氏躁狂量表(YMRS)
杨氏躁狂评定量表
(young manic rating scale)
1978年由R.C.Young提出。主要用来评定躁狂症状以及严重程度,不是诊断量表,是症状分级量表。
共有11个条目,1,2,3,4,7,10,11,条目是0-4级评分,5,6,8,9条目是0-8级评分,目的在于区分兴奋不合作的患者;
3
心境高涨,与内容不相称;幽默
4
欣快;不适当的发笑;唱歌
2.活动——
精力增加
0

1
主观上增加
2
活跃;手势增多
3
精力过剩;有时活动过多;坐立不安(可以安静下来)
4
运动性兴奋;持续活动过多(无法安静下来)
3.性兴趣
0
正常;未增加
1
轻度或可能增加
2
询问时承认主观上有肯定的性兴趣增加
3
自发谈及性内容;详细描述;自述性欲增强
6.语言——
速度与数量
0
未增加
1
2
感觉话多
3
4
时有语速或语量增加,或啰唆
5
6
紧迫;语速和语量持续增加;难以打断
7
8
急迫;无法打断,说个不停
7.语言——
思维形式障碍
0

1
赘述;轻度分散;思维敏捷
2
分散;失去思维的目标;经常改变话题;思维加速
3
思维奔逸;离题;难以跟上其思维;音联,模仿言语
4
语无伦次;无法交流
4
明显的性举动(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或检查者)
4.睡眠
0
睡眠没有减少
1
睡眠比平时减少小于等于1小时
2
睡眠比平时减少1小时以上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人民卫生出版社)。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1.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2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躁狂评定量表

躁狂评定量表

躁狂评定量表(YMRS)量表介绍:由Young等编制的躁狂评定量表又被称为Young氏躁狂量表(YMRS)。

它与BRMS类似,亦主要用于评定躁狂发作患者。

是常用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指标。

指导语:请评定人员根据2天内的观察情况或当下的检查情况选择适合患者表现的选项。

1、心境高涨0分:无。

1分:问及时有轻度或可能的心境高涨。

2分:主观感到有肯定的心境高涨;乐观;自信;愉悦;与内容相称。

3分:心境高涨,与内容不相称;滑稽可笑。

4分:欣快;不适当的发笑;唱歌。

2、活动/精力增加0分:无。

1分:主观感觉增加。

2分:活跃;手势增多。

3分:精力过剩;时有活动过多;不安宁(尚可安静下来)。

4分:运动性兴奋;持续活动过多(无法安静下来)。

3、性兴趣0分:正常;没有增加。

1分:轻度或可能增加。

2分:问及时主观感到肯定有性兴趣增加。

3分:自发性的性内容;详细描述有关性的事。

4分:明显的性举动(针对患者、工作人员或检查者)4、睡眠O分:自述没有睡眠减少。

1分:睡眠比平时减少1小时或以下。

2分:睡眠比平时减少1小时以上。

3分:自述睡眠需求减少。

4分:否认需要睡眠。

5、易激惹O分:无。

2分:主观感到易激惹。

4分:检查中有时易激惹;近期在病房中有愤怒或恼怒发作。

6分:检查中经常不耐烦;自始至终回答简短、生硬。

8分:敌意;不合作;检查无法进行。

6、言语■语速语量O分:无增多。

2分:感觉话多。

4分:时有语速语量增加或啰嗦。

6分:言语紧迫;语速语量持续增加;难以打断。

8分:急迫;无法打断,说个不停。

7、语言■思维障碍O分:无。

1分:赘述;轻度分散;思维敏捷。

2分:分散;缺乏思维目标;经常改变话题:思维加速。

3分:思想奔逸;离题;难以跟上其思路;音联;模仿言语。

4分:语无伦次;无法交流。

8、(思维)内容O分:正常。

2分:可疑的计划;新的兴趣。

4分:特殊的计划;超宗教观念。

6分:夸大或偏执观念;牵连观念。

8分:妄想;幻觉。

9、破坏-攻击行为O分:无;合作。

杨氏躁狂量表评分细则

杨氏躁狂量表评分细则

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细则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 ,YMRS)是一个用于评价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躁狂严重程度的11项的工具。

评定一般采用会谈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由经过量表训练的进行临床精神检查后,综合家属或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评定。

一次评需15-30分钟。

评定的时间范围一般规定为最近一周。

• 项目和评准YMRS共有11项,项目采用1—5分的5级评分法:(1)无该项症状或与患者正常时的水平相仿;(2)症状轻微;(3)中度;(4)较重;(5)严重。

每项症状都有工作用评分标准。

1.心境高涨:(2)略高涨、乐观;(3)高涨,爱开玩笑,易笑;(4)明显高涨,洋洋自得;(5)极高涨,和环境不协调。

2.活动-精力增加:(2)动作稍多,表情活跃;(3)动作多,姿势活跃;(4)动作极多,会谈时曾起立活动;(5)动个不停,虽予劝说仍坐不安宁。

3.性兴趣:(2)兴趣稍增强,有些轻浮言行;(3)性兴趣增强,有时显轻浮言行;(4)性兴趣显着增强,有严重调戏异性或卖弄风情言行;(5)整日专注于。

4.睡眠:(2)睡眠时间减少25%;(3)睡眠时间减少50%;(4)睡眠时间减少75%;(5)整夜不眠。

5.:(2)稍急躁或,能控制;(3)明显急躁、易激惹或易怒;(4) 易怒,但能被安抚;(5)暴躁,难以安抚。

6.言语(速度和数量):(2)话较多;(3)话多,几无自动停顿;(4)很难打断;(5)无法打断。

7.语言-思维形式障碍:(2)描述、修饰或解释的词句过多;(3)内容稍或离题,有意联,音联或;(4)思维散漫;(5)思维不联贯,内容无解。

8.思维内容:(2)偶有或可疑(不包括夸大妄想,下同);(3)妄想肯定,可用情绪解释;(4)妄想肯定,难以用情绪解释;(5)的妄想。

9.破坏性-攻击行为:(2)偶尔发怒,能控制;(3)时常易怒;(4)有行为,但能被安抚;(5)狂暴、冲动和破坏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躁狂评定量表
(YMRS)评分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INGBIAN
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项目及评分标准
指导语: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 ,1978 年R.C.Young 提出。

主要用来评定躁狂症状以及严重程度,不是诊断量表,是症状分级量表。

共有口个条目,1、2、3、4、7、10、口条H是0・4级评分,5、6、8、9 条L1是0・8级评分,LI的在于区分兴奋不合作的患者;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和指导语进行,评定的时间跨度是最近一周;评分依黑现场交谈检查,同时参考知情人信息;可以评定极限分;症状判定根据患者的平时情况作为参考;两个评分之间难于确定时的原则,0・4分的条选高分,0・8分的条目选中间分。

结果判定标准:正常:0・5分,轻度:6J2分,中度:13-19分,重度:20-29分,极重度:30分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