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的定位精度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伺服电动缸的重复定位精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伺服电动缸的重复定位精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我们都知道电机是做旋转运动的,而电机又是电动缸的动力来源,那为什么电动缸是做直线运动的呢?其实是因为电动缸将电机的旋转运动通过丝杆与传动副转换为推杆的直线运动的,从而实现伺服电动缸的伸出与缩回动作。

我们都知道伺服电动缸的精度非常高,而我们常说的伺服电动缸重复定位精度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下面森拓就为大家解析一下这一问题!
伺服电动缸的使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其延续了伺服电机高精度、高稳定性等特点,这也给伺服电动缸优异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市面上的伺服电动缸来说,非常精密的伺服电动缸整体重复定位精度最高可以达到±0.01mm。

丝杆是伺服电动缸传动部位,所以伺服电动缸重复定位精度和丝杆本身的精度有很大关系。

在丝杆的选用时候,有C3、C4、C5、C7,一般的选用C7级丝杆就能满足绝大多数的加工精度要求,如果精度要求更高的,可以选用C5或者C4,其数字越小精度等级越高。

当然森拓认为伺服电动缸重复定位精度还和伺服电机有一定关系,如果伺服电机的精度很低,那么伺服电动缸工作的时候就无法达到高精度。

伺服电动缸的重复定位精度是衡量伺服电动缸产品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同时也会影响后期使用过程中加工产品产生的精度误差。

森拓建议大家不必追求重复精度定位精度,一般的伺服电动缸其加工精度都能满足加工要求,如若对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则再考虑重复精度更高的伺服电动缸。

同时也可以向森拓伺服电动缸咨询相关解决方案,森拓厂家可提供伺服电动按需定制!。

伺服电机性能检测

伺服电机性能检测

3 伺服电机梱测整体解决方案
9
机器人伺服电机检测标准
目前机器人伺服电机没有对应的国标试验标准,故需要依据伺服电机的行业标准 进行试验方案的定义。
参考标准:
GB 755-2008 《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 GB/T 16439-2009《交流伺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30549-2014《交流永磁伺服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7345-2008 《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 12350-2009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GB/T 14817-2008 《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819-2008 《电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 GB/T 22669-2008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JB/T 10184-2014 《交流伺服驱动器 通用技术条件》 JB/T 11991-2014《工业机械数字控制系统用交流伺服电动机》 JB/T 5866-2004《宽调速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JB/T 5867-2004《空心杯电枢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JB/T 5868-2004《印制绕组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
位同步 信号
PID
PID
被测电机 扭矩转速 传感器
功率 分析仪
位同步 信号
负载电机
控制 信号
负载 驱动器
22
谢 谢!
2323
系统支工持控三机维可调及固定工装等多 种被试电机安装方式。平台上的所 有设备部件均采用导轨式安装。
自由加载引擎
自由加载引擎
19
自由加载引擎
针对伺服电机的瞬态波形记录和复杂工况模拟加载应用,借助于自由加载引擎技术,可以实现 电机测试过程中的任意负载曲线加载和波形测量,满足行电机的瞬态特性和响应性能的测试需求。

伺服电机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高动态响应

伺服电机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高动态响应

伺服电机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高动态响应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伺服电机凭借其出色的性能,成为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高动态响应的关键设备。

要理解伺服电机如何达成这两个重要目标,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的控制系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伺服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伺服电机本质上是一种能够精确控制旋转角度和速度的电机。

它通常由电机本体、编码器、驱动器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电机本体负责产生旋转动力,而编码器则实时反馈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驱动器根据控制器给出的指令和编码器反馈的信息,精确调整电机的电流和电压,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那么,伺服电机是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呢?这主要依赖于其精密的反馈机制。

编码器是实现高精度定位的核心部件之一。

常见的编码器有光电编码器和磁性编码器等。

这些编码器能够以极高的分辨率检测电机的旋转位置,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通过对比目标位置和实际位置,计算出误差,并通过调整驱动器的输出,使电机逐渐趋近目标位置,直至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除了编码器,电机的机械结构和制造工艺也对高精度定位起着重要作用。

高精度的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传动部件能够减少运动中的间隙和摩擦,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同时,电机的制造工艺也需要保证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均匀,以确保电机的输出扭矩稳定且均匀。

在实现高动态响应方面,伺服电机的快速响应能力至关重要。

这主要取决于电机的电气特性和驱动器的性能。

电机的电气时间常数越小,其响应速度就越快。

此外,驱动器的电流环带宽越高,其对电流的控制就越迅速,从而能够使电机更快地响应负载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动态响应性能,先进的控制算法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前馈控制可以根据预期的负载变化提前调整电机的输出,从而减少响应时间。

而模型预测控制则可以通过预测系统未来的状态,优化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另外,伺服系统的参数整定也是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高动态响应的关键环节。

合理调整控制器的增益参数,如比例增益、积分增益和微分增益等,可以在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之间取得平衡。

伺服系统中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

伺服系统中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

伺服系统中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伺服系统是在现代控制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机电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中。

在伺服系统中,高精度定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还可以对工作效率和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围绕如何实现伺服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来进行讨论。

一、伺服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伺服系统通常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编码器、伺服控制器等组成部分,其中,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矩能够通过伺服控制器的控制输出来实现精确定位和精确控制。

伺服系统运作的核心是通过对反馈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对电机的输出转矩进行控制,实现精准的旋转和定位。

二、提高编码器分辨率编码器是伺服系统反馈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采集伺服系统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编码器的分辨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可以大幅提高定位精度。

常见的提高编码器分辨率的方法包括增大光栅片的尺寸和位数、增加编码器的采样频率等。

三、减小机械间隙在伺服系统中,机械间隙是影响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机械间隙分为传动系统间隙和系统刚性间隙两类。

在实际应用中,应通过调整传动件紧密度、优化传动系统设计等方式,尽量减小机械间隙,提高伺服系统的定位精度。

四、提高伺服控制器的响应速度伺服控制器的响应速度直接影响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增加控制器的带宽,提高信号采样频率等方式,提高控制器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五、改进PID控制算法伺服系统的控制算法是影响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统的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方法存在响应速度慢、超调量大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改进PID控制算法。

如采用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先进的模糊控制算法等,可以实现更为准确和稳定的控制。

六、结语在伺服系统中,高精度定位是实现精准控制和定位的重要技术指标。

通过改进编码器精度、减小机械间隙、提高控制器响应速度、改进控制算法等措施,可以不断提高伺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如何采用PLC控制伺服电机的精确定位

如何采用PLC控制伺服电机的精确定位

如何采用PLC控制伺服电机的精确定位1 PLC定义PLC主要是指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机械的生产过程。

PLC的特点是性能稳定可靠,一般由大公司如三菱,LG、台达、西门子等生产制造,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其次PLC的扩展性好,一般可通过简单方法实现多种专业的功能,如AD/DA功能,波形输出功能,PID模糊控制功能等。

PLC可采用代码编程或者梯形图编程,逻辑清楚,编程简单,适合于初学者学习和使用,因此用途广泛。

目前PLC已经在世界各地的重要控制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到航天航海,小到普通家用电器,都有它的身影,特别是制造工厂,更是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2 伺服电机定义伺服电机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伺服电机接收到1个脉冲,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伺服电机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如此一来,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够很精确的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可以达到0.001mm。

伺服电机在要求精密控制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的闭环控制功能,是步进电机无法比拟的。

在一些场合,由于步进电机没有反馈,因此当步进电机卡死或打滑会出现丢步的情况,从而大大影响设备使用精度,因此步进电机一般用于纯粹的转动过程,或者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使用场合。

3 如何采用PLC控制伺服电机运转文中采用了LG品牌PLC,伺服电机采用英迈克的伺服电机及驱动器。

3.1 PLC控制伺服电机原理图PLC控制伺服电机原理如图1所示。

①PLC引脚说明。

PLC引脚P00为电机运行启动信号;PLC引脚P40属于LG PLC的专用高速脉冲通道,用于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器。

P41属于LG PLC专用方向脉冲通道;P属于高速脉冲通道的专用高电平端,当高速脉冲通道为低电平时,电流从P流向高速脉冲通道,从而伺服电机收到高速脉冲,并执行相关控制,如转动和换向。

伺服电机精度的标准

伺服电机精度的标准

伺服电机精度的标准伺服电机的精度通常由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来定义和测量,这些标准可以因应用领域、制造商和设备类型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通常用于定义伺服电机精度的标准和参数:1.位置精度(Positional Accuracy):这是伺服电机在特定位置上的定位精度,通常以毫米(mm)或微米(μm)为单位来表示。

位置精度取决于伺服系统的分辨率、反馈装置的精度以及控制算法的性能。

2.重复定位精度(Repeatability):这是伺服电机多次移动到同一位置时的能力,通常以毫米或微米表示。

它测量了伺服电机在不同时刻返回相同位置的一致性。

3.偏差(Deviation):这是伺服电机实际位置与期望位置之间的差异。

偏差可以由一系列因素引起,如热漂移、机械杂散和系统误差。

4.线性度(Linearity):伺服系统的线性度是指其响应是否在不同位置上都是线性的,即位置和控制输入之间的关系是否是线性的。

线性度通常以百分比或百分之一来表示。

5.滞后(Hysteresis):滞后是指伺服电机在前进和回程运动中的响应差异。

滞后通常以百分比或毫米表示。

6.速度精度(Velocity Accuracy):伺服电机的速度精度表示其能够以多大精度跟踪期望速度。

速度精度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7.加速度精度(Acceleration Accuracy):伺服电机的加速度精度表示其能够以多大精度跟踪期望加速度。

加速度精度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这些标准和参数的具体值将取决于伺服电机的制造商、型号和用途。

在实际应用中,伺服电机的性能通常由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规格表中的数值来描述。

在选择伺服电机和进行性能评估时,需要仔细查看制造商提供的规格以确保其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伺服电机检测

伺服电机检测

伺服电机检测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信号进行位置或速度控制的电机。

它通常由电机驱动器和反馈装置组成,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

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等领域。

为确保伺服电机的正常工作,对其进行检测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伺服电机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械结构检测、电气性能检测和控制系统检测。

首先,对伺服电机的机械结构进行检测。

这包括检查电机轴承的磨损情况,确认电机转子是否能够自由旋转,并且检查电机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另外,还需要检查电机的外壳是否存在破损或变形等问题,以确保电机的机械结构完好无损。

其次,对伺服电机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测。

这包括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使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对电机的电阻、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并与设备手册中的规格进行对比。

此外,还需要检测电机的温升情况,确保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过热而损坏。

最后,对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进行检测。

这包括检查伺服电机的驱动器和反馈装置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够正确接收和响应控制信号。

可以通过连接伺服电机到控制器,并进行一系列运动控制和位置检测来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

同时,还需要检查伺服系统的PID参数是否设置正确,以确保伺服电机能够稳定地控制运动。

在进行伺服电机检测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是检测环境的安全性,确保检测过程中没有危险因素存在。

其次是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测,以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此外,还需要记录和保存测试数据,以备日后对比分析和故障排查使用。

总之,伺服电机的检测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机械结构、电气性能和控制系统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问题,以保证伺服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伺服电机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测试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做法,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同时减少故障和维修的风险。

伺服电机精度计算

伺服电机精度计算

伺服电机精度计算摘要:1.伺服电机概述2.伺服电机精度的定义和重要性3.伺服电机精度的计算方法4.影响伺服电机精度的因素5.提高伺服电机精度的措施正文:一、伺服电机概述伺服电机,又称为执行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换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机。

它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扭矩和良好的低速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定位、速度控制和精密传动等领域。

二、伺服电机精度的定义和重要性伺服电机精度是指电机在无负载情况下,其转子每转的脉冲数。

伺服电机精度是衡量伺服电机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伺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控制精度。

高精度的伺服电机可以提高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各种高精度定位和控制的需求。

三、伺服电机精度的计算方法伺服电机精度的计算公式为:精度= 1 / (电机每转的脉冲数× 齿轮减速比)其中,电机每转的脉冲数是指电机每转一圈所需的电脉冲数;齿轮减速比是指电机的实际转速与电机驱动器输出的电信号频率之比。

四、影响伺服电机精度的因素1.电机本身的精度:电机的制造工艺和材料直接影响到电机的精度。

2.编码器:编码器是伺服电机精度检测的关键部件,其精度直接影响到伺服电机的精度。

3.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的控制算法和参数设置也会对伺服电机的精度产生影响。

4.负载:伺服电机的负载情况会影响到电机的转速和扭矩,从而影响其精度。

五、提高伺服电机精度的措施1.选择高精度的电机和编码器:采用高精度的电机和编码器可以提高伺服电机的精度。

2.优化控制系统: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和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可以提高伺服电机的精度。

3.减轻负载:合理分配负载,降低伺服电机的负载,可以提高其精度。

4.提高安装和调试水平:正确的安装和调试可以确保伺服电机的精度。

综上所述,伺服电机精度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伺服电机的定位精度测试方法在机械设计中,伺服电机是一种常见的驱动装置,其高精度的定位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

而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测试伺服电机的定位精度成为了重要问题,因为测试结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下面,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伺服电机定位精度测试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激光干涉法
激光干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它基于激光光束与被测物体表面的反射光的干涉现象,计算出待测物体的距离或运动状态。

在测试伺服电机定位精度时,可以使用激光干涉仪器来测试。

测试步骤:
1.安装测试系统:将激光干涉仪器安装在被测试的伺服电机附近,使其成为倾斜激光束的发射源。

2.测试样本设置:将测试样本与伺服电机连接,例如将测试样本与伺服电机轴对齐并夹持测试样本。

3.测试采集:启动伺服电机,使测试样本进行一系列的定位运动,例如沿一个直线或一个圆周运动,此时激光干涉仪器会记录下测试样本的运动轨迹。

4.数据处理:通过对激光干涉仪器所记录的运动轨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到伺服电机的定位精度数据。

二、码盘反馈法
码盘反馈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它基于码盘测量被测伺服电
机旋转的角度并反馈给控制系统,实现位置闭环控制。

在测试伺服电
机定位精度时,可以使用码盘反馈仪器来测试。

测试步骤:
1.安装测试系统:将码盘反馈仪器安装在被测试的伺服电机附近,
使其能够测量伺服电机的旋转角度。

2.测试样本设置:将测试样本与伺服电机连接,例如将测试样本夹
持在伺服电机的轴上。

3.测试采集:启动伺服电机,使测试样本进行一系列的定位运动,
例如沿一个直线或一个圆周运动,此时码盘反馈仪器会记录下测试样
本的位置数据。

4.数据处理:通过对码盘反馈仪器所记录的位置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到伺服电机的定位精度数据。

总结
在测试伺服电机定位精度时,激光干涉法和码盘反馈法是两种常见
的测试方法,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测试需要和具体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