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演类建筑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观演建筑设计(二)

观演建筑设计(二)

1.4 视线设计注意点 (1)地面升起应为整数,可以采用分组来平衡,采用压低前区, 提高后区。 (2)凡有横向过道时,横向走道设座席一排,宽度一般为1.82.0m。 (3)视点高度直接影响地面起坡的缓陡程度,应综合考虑各项技 术参数,合理确定其高度。
(4)地面起坡坡度大于1:8时应设计成台阶。
二:观演建筑防火与疏散设计
5.1:音质的要求
◆有足够的声音强度 ◆具有最佳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 ◆优美的音质 ◆无不良的声缺陷
5.2 空间尺度的确定
5.3 空间体型设计
• 平面体型设计:
• 剖面体型设计:
• 扩散体的设计:
5.4 室内混响设计
◆最佳混响时间的选择:根据功能来选择 多功能使用的厅堂混响时间选择? ◆室内吸声计算 ◆吸声材料的布置
广州星海音乐厅——拱壳结构
香港文化中心——悬索结构
四:观演建筑造型设计
4.1 一般设计原则
◆不要脱离具体条件去片面追求某种建筑形式,应根据剧院的性质、等
级标准以及技术经济条件作恰当的艺术处理,不搞虚假的门面和繁 琐的装饰。
◆造型处理要结合地区条件和特点;
◆既突出重点,又要顾及到全面; ◆建筑形式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抄袭;
◆建立舒适安全的空间环境
许多演出往往长达几小时甚至半天,观众也常达千、百人之多,因此 要求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宽敞舒适的流动空间和座席,安全 方便的交通组织和疏散,使观众能安心专注地观赏演出,是十分重要 的。 ◆选择适宜的室内装饰材料
选择室内装饰材料应既能满足声学要求,又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把装 修艺术和声学技术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观演建筑室内艺术的特征而别 具一格。 ◆ 避免来自内外部的噪声背景 外部主要是环境噪声,因此对门厅、休息厅等尽量和外部形成封闭式 空间,而对观众厅的对外出入口应设置过渡空间,使观众厅周围的出 入口均起到“声锁”的作用。其次是通风,空调等机电设备发出的噪 声应使其房间远离观众厅或进行充分有效的隔声措施,设立必要的消 声器、减振器等,以避免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如北京儿童剧场观众 厅与上层的多功能厅之间,采用隔声隔振的新型浮筏或楼板,效果极 佳。

观演空间设计案例解析欣赏

观演空间设计案例解析欣赏

悉尼歌剧院歌剧院规模: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设计师:约恩·乌松(丹麦)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及结构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

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

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1]悉尼歌剧院座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

悉尼歌剧院鸟瞰图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

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

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

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

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

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

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

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较音乐厅为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

杭州大剧院-案例分析

杭州大剧院-案例分析

由一层池座,二层楼座和两侧上下各两排(每排六个) 共24个逐级跌落的包厢组成。
歌剧院
观众厅客满约1600座,其中池座25排约1000座,二, 三层楼座各7排396座,侧包厢192座。
多功能厅
多功能厅是一个小型可变剧场,应能适合会议、时装、话剧、展示等 多功能演出活动。 平面为矩形30m×20m,高9.5m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四周有3米宽的 休息廊,总容座为400座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作为第四个演出区域 的露天剧场,位于整 个建筑群的西面,镶 嵌在水深为60厘米左 右的近6000平方面积 的水域中,与大剧院 主体建筑一起组合成 一个完美的整体。
整个露天剧场仿照古罗马的经典建筑风格,座席围绕中心舞台,水 池环绕整个露天剧场,犹如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整个剧场可以容纳 700人左右。杭州大剧院专门配置了一整套流动灯光和音响设备,供露 天剧场的广场式演出使用。
歌剧院 位于杭 州大剧院的中心 轴线位置,音乐 厅和多功能剧场 左右对称布置。 化妆室和库房等 舞台配套用房位 于剧场“品”字 形舞台的后台
杭州大剧院功能图关系
空间布局组成
杭州大剧院剖面图
空间布局组成
杭州大剧院一至六层平面图
以横纵向走廊连接各个 部分,内部为规正方形
歌剧院
观众厅与舞台设计
观众厅的平面大致呈矩形,长约30米,宽约25米,平均 高度约16米。
公共大厅
公共大厅是歌剧院、 音乐厅、多功能厅的 人流交通的集散之处, 也是大剧院标志性空 间。大厅的平面形式 为月牙形,分为东西 两个厅,加上歌剧院 总长180m,宽18.5m, 高35m。
在建筑设计中,大厅已经拥有了层次错落、变化丰富的空间,因此 室内设计力求以灯光、色彩、材质来强化这种特色。

国外五大观演建筑照明设计案例鉴赏!

国外五大观演建筑照明设计案例鉴赏!

Module 4 第1课时Ⅰ.单句改错1.Please find the truth as soon as possib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is head is full with black hai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e is lying relaxing under the tre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Would you mind not waking the bab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Oil and water are easy to separating o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We do a lot of things you do, but we do them differe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If anything happen, I will tell yo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He is not a bit tired because he walked a long w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My e-friend is like me and we have a lot of funs togeth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Telephones transform a person's voice are necessary in our everyday li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find后加out 2.full→covered3.relaxing→relaxed 4.waking后加up5.separating→separate 6.different→differently7.happen→happens 8.bit→little9.funs→fun10.transform→transforming或在transform前加that或whichⅡ.单项填空1.All the leaders discussed the plan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see________the next year.A.put into practiceB.putting into practiceC.to put into practiceD.be put into practice答案:A解析:that引导的是一个定语从句,A是过去分词短语作宾补。

浅谈剧院建筑观演空间形式设计——以黄岩综合服务中心工程文体中心A楼为例

浅谈剧院建筑观演空间形式设计——以黄岩综合服务中心工程文体中心A楼为例

浅谈剧院建筑观演空间形式设计——以黄岩综合服务中心工程文体中心A楼为例I. 前言-介绍剧院建筑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列举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剧院建筑-本文主要研究黄岩综合服务中心工程文体中心A楼的设计II. 空间规划与布局设计-论述文体中心A楼的空间规划和布局设计-从进入剧院、舞台、观众席等方面探讨空间布局对观演体验的影响III. 建筑外立面设计-分析文体中心A楼的外立面设计理念和创意-探讨建筑外立面设计对场馆形象和观众体验的影响IV. 灯光与声音设计-介绍文体中心A楼的灯光和声音设计方案-探讨灯光和声音设计对观演体验的影响V. 环境可持续性设计-探讨文体中心A楼的环境可持续性设计理念-分析环境可持续性设计对剧院建筑的意义和影响VI. 结论-总结本文探讨的内容,重点强调文体中心A楼的独特设计特色-提出改进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展望未来剧院建筑的设计趋势剧院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传统戏剧和音乐表演艺术的重要场所,也是现代戏剧、音乐、舞蹈、话剧、戏曲等多种文艺形式演出的现实需要。

在各个城市、国家和地区,人们通过剧院建筑来传承和发展艺术文化,实现文化交流和人类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

但是,剧院建筑的设计除了完成艺术表演的功能外,还应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创新思维价值等多重含义,因此,剧院建筑设计成为近年来建筑设计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点。

国内外已经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剧院建筑,如国家大剧院、林肯中心、歌剧院等,这些剧院建筑不仅形式美观、功能完备,更重要的是由于对于观众和演员等环节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设计,在实现文化艺术传承的同时,也让观众能够享受到最佳的观演体验。

在这些作品中,观众空间、舞台设计和声音灯光设计都是设计的重点,而外立面的设计也穿插其中,外立面不仅需要在建筑安全、装饰等方面本着服务于剧院功能的理念进行设计,还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成为文化地标。

本文将以黄岩综合服务中心工程文体中心A楼的设计为例,浅谈剧院建筑观演空间形式设计。

浅谈高校多功能观演建筑设计的创新——以上海杉达学院综合楼大礼堂建筑设计为例

浅谈高校多功能观演建筑设计的创新——以上海杉达学院综合楼大礼堂建筑设计为例
高校观演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观演建筑,建筑自身 特点比较鲜明,它的建设规模不会很大,它的使用不仅限于 话剧、歌剧、文艺演出,同时还兼具大型集会、庆典、论坛等 功能,因此高校的观演建筑往往都是多功能使用,其规模、功 能、用途以及观众等均与社会观演建筑不同,但是其也都具备 了观演建筑的声学、舞台工艺、舞台机械、舞台扩声等剧场通 用性。研究分析如何设计高校多功能观演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对上海杉达学院综合 楼大礼堂进行设计分析,为今后类似高校多功能观演建筑设计 提供思路。
4 上海杉达学院大礼堂的建筑设计 4.1 项目概况 上海杉达学院综合实验实训楼位于上海杉达学院金海校区
东南侧,南临金海路,西靠华东路,是学校面向城市主干道金海 路的窗口,也是校园内最高建筑。综合楼用地面积58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312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9505平方米,地 下建筑面积为3620平方米,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建筑功能包 括一栋学术交流会议、教育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行政办公等功 能的主楼和一座多功能大礼堂,大礼堂观众听可容纳900人,其 中池座507座、楼座393座,礼堂舞台设主台及侧台,镜框式台 口设计,是目前较为典型的高校多功能观演建筑形式。
下,如何将建筑与校园整体环境相融合,与校园文化契合,把 建筑设计的更美观、更时尚、更富有标志性,让功能与艺术完 美统一,成为建筑设计公司和设计师们的共同追求。观演建筑 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功能性、综合性。其中艺术性是 最能真实反映“建筑是一门凝固的艺术”这一主题,同时表演 艺术的不断创新,舞台设备形式更加多样,也要求设计师们不 断推陈出新,给舞台表演者乃至观众提供更多的表演形式和视 听享受创造一个基本条件。
建筑设计与装饰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观演建筑分析

观演建筑分析

案例介绍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中国国家大剧院标志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

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

方案概况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091个坐席的歌剧院(含站席2398)、1859个坐席的音乐厅(含站席2017)、957个坐席的戏剧院(含站席1040)、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

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

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

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

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国家大剧院60%的建筑在地下,其地下的高度有10层楼那么高。

国家大剧院工程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于2007年9月建成。

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

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国家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

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

在地面层坐落着三幢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剧场,它们由道路区分开,彼此以悬空走道相连,恍若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覆盖、庇护、包围和照亮着所有的大厅和通道。

琴台大剧院、乌镇大剧院案例分析

琴台大剧院、乌镇大剧院案例分析

造型飘带
飘带 1 最大跨间(96m)及其相邻跨 采用钢箱梁结构(如图 a),箱型梁截 面(1800~3500)×600×50×15 (96m 跨间平均高度约 2.4m),箱型 梁间布置横向联系桁架,提高结构的 抗扭刚度。构架前端落地端采用箱型 柱加柱间支撑形成格构钢架,上端与 钢箱梁刚接,下端铰接于主体结构首 层楼盖。 飘带 1 后部跨度较小处采用 钢管桁架体系,杆件采用矩形管,腹 杆 KT型布置,节点采用相贯节点,桁 架上下弦平面均设置平面钢管支撑, 提高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
节的活动据点,并将乌镇大剧院的设计委托给姚仁喜建筑师及团队。
N
基地位置
基地分析
选址在西栅主体街区之外的一片桃树地上,基地东侧和北侧临近景区服务通道,南侧为西栅渡船 和元宝湖,西侧紧邻20米宽河道,视野开阔,景观极佳。
————琴台大剧院建筑分析
Architectural Analysis of Qintai Theater
简介
项目
武汉琴台大剧院位于月湖之畔、汉江之滨,隔湖南望始建于明万 历年间的古琴台,2004年5月开工,2007年8月竣工,新世纪第一 个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剧院。设计师,黄捷。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建筑
造型飘带
飘带 2、4 的结构跨度相对较小, 纵向采用高度1.8~3.5m 的钢管桁架结构(见图 b、 d),纵向桁架间设置横向联系桁架,桁架上下弦平面设置平面钢管支撑,桁架中 后区支承在主体结构墙柱上,飘带 4 上肢前端与落地格构刚架相连,下肢前端和飘 带 2 前端则支承在前厅幕墙钢管柱上。
造型飘带
观景平台 医务室
平台
入口通道
侧台
主台
水工房
侧台
道具制作 及修理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啡厅
曲廊
花瓣厅Βιβλιοθήκη 谢谢欣赏2013年冬季
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手法(三)
第三,走道尽头是剧院内部 的橄榄厅,在这里空间从之 前的平矮较封闭突然变成了 宽敞的通高空间,给人一种 心理震撼。在这里能看到建 筑内部明显的层次,地下的 小剧场,地面层坐落的歌剧 院、音乐厅、戏剧场,它们 由道路区分开,彼此以悬空 走道相连。歌剧院的四周是 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顶上是从建筑内部能够看到 的永恒天空。
中国国家大剧院



辅助用房
前 厅
观众厅
舞 台
化 妆
管理
技术用房
辅助用房
国家大剧院设计理念及手法(一)
国家大剧院主要设计者:保罗 安德鲁 ‚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 想之地‛。安德鲁这样形容他的作品――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 生命的种子。‚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 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 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设计手法:第一,在场地设计上,为了强调这座建筑外部宁 静的气氛,好像与世隔绝,设计师让建筑向后退了70m,周围 全部用来种植绿化,让其远离喧嚣的大街。不仅如此,为建 筑精心设计了‚冬天不结冰,夏天不长藻‛的水池,让‚巨 蛋‛坐落在水上,如此既利用水这一安静的元素烘托建筑, 又使建筑和倒影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夜晚加入 灯光,更加美丽。
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手法(二)
第二,在入口的处理方式上,设计师选择采用地下入口的方 式,让主体建筑更加独立的存在。门厅功能十分清楚,两边 是附属空间,正对入口的是通往建筑主体功能大厅的水下通 道,屋顶用玻璃材料,水池正好在头顶上,在阳光的照射下 投下波光粼粼的晕,让这个走道光线丰富而充足,与门厅的 黑暗形成对比,具有极好的引导性。
在 橄 榄 厅 仰 望
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手法(四)
第四,从总体形式来看,建筑 师为什么选择彼此分开中间又 有通道相连的空间表达他‚充 满活力,孕育生命‛的理念呢? 首先这种彼此独立的空间能够 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又被一 个‚壳‛罩在里面,这样就形 成了很多彼此联通的公共空间, 既有水平连接的桥,又有垂直 连接的楼梯,让空间流动起来, 形成了人看人的有趣画面,并 且这些公共空间又能满足变化 多端且内容丰富的各种公共活 动,让空间充满了生命力。
观演类建筑案例分析
——中国国家大剧院
兰州交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制作人:张国辉 学号:201208112
中国国家大剧院
简介:由法国建筑师保罗 安德鲁设计,是亚洲最大 的剧院综合体。外部为钢 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壳 体由钛金属板拼接而成, 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 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 通道及入口设在水下。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 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 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区位分析说明图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 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 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 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 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 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 场、人工湖、绿地组成, 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 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 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 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 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 额26.88亿人民币。
国家大剧院的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上是在一个壳 体包裹下内部各大功能块 互相分离。由此形成了很 多彼此相连 的公共空间。 各大功能块之间通过水平 相连的桥和垂直相连的楼 梯,使空间变得流动起来。 变化多端有活力,达到了 当初安德鲁设计初衷:外 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
北 入 口
重要的交通 枢纽
橄榄厅 水平交通:开 阔的公共空间 水平交通: 悬空的走廊 南 入 口 垂直交通分布 于各大主要功 能区内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