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平衡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下列哪种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 2NO₂(g) ⇌ N₂O₄(g)B. 3H₂(g) + N₂(g) ⇌ 2NH₃(g)C. 2H₂O(l) ⇌ 2H₂(g) + O₂(g)D. 2CaO(s) + CO₂(g) ⇌ CaCO₃(s)2.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当温度升高时,下列哪个反应的平衡会向左移动?A. 2H₂(g) + O₂(g) ⇌ 2H₂O(g)B. 2NO₂(g) ⇌ N₂O₄(g)C. 2H₂O(l) ⇌ 2H₂(g) + O₂(g)D. 4NH₃(g) ⇌ N₂(g) + 6H₂O(g)3. 在一个可逆反应中,如果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将如何移动?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4. 化学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的影响,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化学平衡常数?A. 反应物的浓度B. 生成物的浓度C. 压力D. 温度5. 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1.0,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加时,生成物的浓度会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_相等的状态。

7. 当一个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_________速率相等。

8. 勒沙特列原理描述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_________变化时,系统将如何调整自身以减少这种变化的影响。

9. 化学平衡常数K是描述反应_________的物理量。

10. 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_反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给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12. 描述如何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来影响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并解释其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100,初始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0.5 mol/L,求平衡时生成物B的浓度。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化学平衡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考察内容。

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看一些高考真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

题目一:(2019年全国卷Ⅰ)已知,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其浓度为 0.10 mol/L ,将氢氧化钠固体溶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铜(Ⅱ)氢氧化物,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 ,化学方程式为:CuSO4(aq) + 2NaOH(aq) ⇌ Cu(OH)2(s) + Na2SO4(aq) 。

实验中,平衡浓度数据如下:[Cu2+] = [OH-] = 1.67 × 10^-5 mol/L 。

问:硫酸铜溶液中的 Cu(OH)2 溶度积的数值是多少?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Cu(OH)2 的溶度积 Ksp = [Cu2+][OH-]^2。

根据已知条件和反应方程式可得:[Cu2+] = 1.67 × 10^-5 mol/L ,[OH-] = 1.67 × 10^-5 mol/L 。

代入 Ksp = [Cu2+][OH-]^2 即可求得 Cu(OH)2 的溶度积 Ksp 的数值。

题目二:(2018年全国卷Ⅰ)已知,取 10 mL 浓度为 0.10 mol/L 的硫酸铜溶液,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蓝色的铜(Ⅱ)氢氧化物沉淀。

实验后,测得溶液的 pH 值为12。

单用剩余浓度进行相似浓度的计算。

问:相似浓度的始末 pH 值相差多少?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反应方程式 CuSO4(aq) + 2NaOH(aq) ⇌Cu(OH)2(s) + Na2SO4(aq) 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的铜(Ⅱ)氢氧化物是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pH 值为 12 说明在溶液中还有 OH- 离子,剩余的Cu2+ 浓度为 0.067 mol/L 。

根据 Cu(OH)2 溶解生成的 [Cu2+] 和 [OH-] 计算新的 pOH 值,再通过 pH = 14 - pOH 计算新的 pH 值。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

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

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2-272-4c(Cr O)c(CrO)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是否加入Fe2(SO4)3否否加入5g否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五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平衡.docx

五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平衡.docx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五年高考试题汇编 -----化学平衡1.(2017 全国 I 卷)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 H 2 所需能量较少的是 _____________。

( 3)H 2S 与 CO 2 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H 2S(g)+CO 2 (g)COS(g) +H 2O(g)。

在 610 K 时,将 mol CO 2 与 mol H 2S充入 2.5 L 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① H 2S 的平衡转化率1 =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 K=________ 。

②在 620 K 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H 2S 的转化率2 _____ 1 ,该反应的H_____0。

(填“ >”“或“<”=)”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 2S 转化率增大的是 ________(填标号)A.HSB.2C22.(2017 全国 II 卷) 27.( 14 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正丁烷( C 4H 10 )脱氢制 1- 丁烯( C 4H 8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 4 H 10 gC 4 H 8 g H 2 gH 1② C 4H 10 g1O 2 gC 4H 8 g H 2 O gH 2119 kJ mol 12③ H 2 g1O 2 gH 2O gH 3242kJ mol 12反应①的H 1 为 ________ kJ mol 1 。

图(a )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 (填“大于”或“小于”) ;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填标号)。

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 .增大压强D .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详细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详细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详细答案) 化学平衡反应试题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中,当物质的压强、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A(s) + 2B(g) →C(g) + 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什么。

答案:压强。

解析: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因此压强和物质的量都是不变的,选项A不正确。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会发生变化,所以选项B可以说明;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的比值,物质的量不变,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选项C也可以说明。

因此,答案选A。

2.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 + 3H2 →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答案:2v正(N2) = v逆(NH3)。

解析: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如果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可以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根据反应式可知,选项D正确。

3.一定温度下的恒容中,发生反应A(s) + 2B(g) → C(g) +D(g),下列哪个选项可以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答案: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解析: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

选项A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不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正确。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选项B正确。

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是不变的,所以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压强都是不变的,因此选项C和D不正确。

因此,答案选B。

4.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 (g)达到平衡时,有50%的Y转化为气体Z。

近七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

近七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

近七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影响因素:1、反应N2(g)+3H2(g) 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分别用N2、H2、NH3三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N2)、V(H2)、V(NH3),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V(N2)=V(NH3)(B)3V(H2)=2V(NH3)(C)V(NH3)= V(H2)(D)V(H2)=3V(N2)2.(2000全国16)已知反应A+3B 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mol·L—1·min—1 B.1 mol·L—1·min—1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3.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2002天津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2003春季12)反应:A(气)+3B(气)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6.(2003上海11)可逆反应N 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化学平衡高考题集锦(近几年来高考题)

化学平衡高考题集锦(近几年来高考题)

化学平衡高考题集锦(近几年来高考题)1.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 .图I 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 .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 .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 .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2.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 和2mol B ,达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 、2 mol CB 、2 mol A 、1 mol B 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C 、1 mol B 和1 mol CD 、2 mol A 、3 mol B 和3 mol C1. 3.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 表示压强,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反应Ⅰ:△H >0,P 2>P 1B .反应Ⅱ:△H <0,T 1>T 2C .反应Ⅲ:△H >0,T 2>T 1;或△H <0,T 2<T 1D .反应Ⅳ:△H <0,T 2>T 14.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气)+ B 2(气)2AB (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的A 2同时生成n mol 的AB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 的AB 同时生成n mol 的B 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的A 2同时生成 n mol 的B 25. 反应2A(g)+B(g)2C(g);△H >0。

化学平衡试题类型及答案

化学平衡试题类型及答案

化学平衡试题类型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是静态平衡C. 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 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答案:A、C、D2.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建立化学平衡的是()。

A. 可逆反应B. 不可逆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反应D.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反应答案:B3.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包括()。

A. 浓度B. 温度C. 压强D. 催化剂答案:A、B、C二、填空题1. 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各物质的浓度保持______。

答案:相等;不变2.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以减小浓度的变化。

答案:正反应3.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以______原有的平衡状态。

答案:抵消三、简答题1. 描述化学平衡的特征。

答案:化学平衡具有以下特征:(1)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2)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3)平衡状态可以受到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2. 解释为什么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答案: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它对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影响是等同的,因此不会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从而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四、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氮气(N2)和氢气(H2)反应生成氨气(NH3),反应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3 mol/L。

如果反应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0.2 mol/L,求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

答案: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和初始浓度,可以计算出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0.05 mol/L,氢气的浓度为0.15 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也为 0.15 mol·L-1 ,选项错误。
四 川 卷 .2015.T7. 一 定 量 的 CO2 与 足 量 的 碳 在 体 积 可 变 的 恒 压 密 闭 容 器 中 反 应 :
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 正,v 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 CO2 的转化率为 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 CO2 和 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KP=24.0P 总 【答案】B 【解析】选项 A 中,因容器的体积可变,故充入惰性气体后容器体积变大,混合气体整体被稀释, 反应应正向移动,故 A 错误。选项 B 中,设转化的 CO2 为 x,则 CO 为 2X,剩下的 CO2 为(1-X),由 题可知,(1-X)/2X=60%/40%,解得 x=0.25,故选项 B 正确。选项 C 中,当同时充入 CO2 和 CO 时若 要保证平衡不移动,则需要按照反应系数进行添加,即在加入 1 体积 CO2 时加入 2 体积 CO,而此时 是等体积加入,相当于 CO 加少了,平衡应正向移动,故 C 错误。选项 D 中,通过题目所给条件计 算 KP 应等于 23.0P 总,故 D 错误。
D.Mg(OH)2 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
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 NH4Cl
溶液
【答案】C
【解析】A 项,△S>0、△H<0 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A 选项两条都满足,结合 Na 与 H2O 反应的
实验常识,选项正确; B 项,饱和 Na2SO4 溶液使蛋白质溶液聚沉,是物理变化,浓硝酸使蛋白质溶
安徽卷.2015.T11.汽车尾气中,产生 NO 的反应为:N2(g)+O2(g) 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 的量的 N2(g)和 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 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 T 下 N2 的浓度随 时间的变化,曲线 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 N2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起始物质的量 10 n
0
0
变化物质的量 2 2
22
平衡物质的量 8 n-2
22
设该容器的体积为 V,根据 K=0.1,列关系式得 (2×2)÷[8×(n-2)]=0.1,解得 n=7,
正确;D.根据上述数据 CO 的平衡转化率为 2÷10×100%=20%,错误;选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十年高考】2006-2015 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平衡
天津卷.2015.T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 与 H2O 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饱和 Na2SO4 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C.FeCl3 和 MnO2 均可加快 H2O2 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 H2O2 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A.温度 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B.温度 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 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 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答案】A 【解析】答案选 A。选项 A 根据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可知正确。选项 B,由于反应容器是恒容 的仪器,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因此容器内的密度均不改变,该选项错误。选项 C,加入催化 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由图可知平衡发生移动,因此改选项错 误。选项 D,,若曲线 b 的条件的改变是温度 ,由图可知,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因此是升高温度, 而升高温度以后 N2 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该选项错误。 福建卷.2015.T12. 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 断不.正.确.的是
(g)+m Y(g) 3Z(g),平衡时,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60%、10%。在此平衡体系
中加入 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 与 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
D.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 0.4 mol·L-1
A.升高温度,H2S 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 CO 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 H2S 物质的量为 7mol
D.CO 的平衡转化率为 80%
【答案】C
【解析】A. 升高温度,H2S 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通入 CO 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错误;C. 根据 CO(g)+H2S(g) COS(g)+H2(g) K=0.1
重庆卷.2015.T7.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 ××的危害。在
恒容密闭容器中,将 CO 和 H2S 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 COS(g)+H2(g) K=0.1,反应前 CO 的物质的量为 10mol,平衡后 CO 物质的量为 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液变性而产生沉淀,是化学变化,故原理不一样;C 项,控制变量后,结合常识,二氧化锰对双氧
水的催化能力较强,故错误;D 项,NH4+可以跟 Mg(OH)2 溶解出的 OH- 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NH3·H2O,
进而促进了 Mg(OH)2 的溶解,故正确。
天津卷.2015.T12.某温度下,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X(g)和 2molY(g)发生反应:X
等于变化量跟起始量之比,根据三段式原理,X 与 Y 的变化量是 1:2 关系,而题目中给定的 X 与 Y
起始量也是 1:2 关系,因此 X 与 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 选项正确,; D 项,根据三段式,结合
第一次平衡时 Z 的体积分数为 10%,可以计算出 c(Z)=0.15 mol·L-1,两次平衡为等效平衡,因此
【答案】D
【解析】A 项,根据题意,在此平衡系中加入 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
不变,反应又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说明此平衡为等效平衡,根据恒温恒容条件下等效平衡
的原理,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应相等,因此 m=2,选项正确; B 项,平衡常数的变化只与温度的变
化有关,此反应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故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选项正确;C 项,平衡转化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