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集电线路

合集下载

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35kV集电线路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本方案涵盖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施工后的验收流程。

通过认真执行本方案,将有效地保障35kV集电线路的顺利建设。

2. 施工前准备工作2.1 设计文件审查在施工前,施工队应认真审查35kV集电线路的设计文件,包括线路平面图、剖面图、材料清单等。

确保施工队清楚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细节,并与设计方进行沟通和协调。

2.2 施工场地准备施工队应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确保施工场地无障碍物、平整稳固,并有足够的施工空间。

如有需要,施工队应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场地问题。

2.3 施工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队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采购合适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采购过程中应注意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的准确性,并与供应商进行良好的沟通,确保材料和设备能够及时到达施工现场。

2.4 施工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施工队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分享施工经验和解决方案,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共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应始终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包括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设备的安全操作和施工现场的警示标识。

3.2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队应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线路的铺设和固定、绝缘子和导线的安装、连接部件的接触良好等。

3.3 进度管理施工队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进行严格的进度管理。

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以保证工期的顺利完成。

3.4 环境保护在施工现场,施工队应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和要求。

合理利用和处理施工废料,确保环境不受污染,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4. 施工后验收流程4.1 验收标准施工队应根据相关验收标准,对35kV集电线路进行全面验收。

35kV集电线路直埋工程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直埋工程施工方案

5、集电线路工程-电缆直埋施工方案本风电场安装7台单机容量2000kW风力发电机组及13台单机容量2500kW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6.5MW020台风力发电机-箱式变压器共分为两组,均采用全电缆方式连接送至升压站,即采用35kV电缆方式分别将每10台风机箱变串为一组后送至场内升压站。

其中A线新建电缆长度约为9.7km; B线新建电缆长度约为5.3km。

本工程两回35kV集电线路接线型式如下:A 回路:1#—2#-3#-4#-5#-6#-7#-8#—9#—10#一升压站(共 10 台风机)B 回路:12#—11#—13#—14#—15#—16#—17#—18#—20#—19#升压站(共// /10台风机)实际路径以施工图为准。

详细的见线路设计风电场工程风机间通信采用直埋光缆,用于2组集电线路风电机组监控系统、箱变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通信组网。

直埋光缆选用12芯非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聚乙烯内护套用室外光缆(GYFTZY53-12B1型光缆),光纤型号为单模。

光缆与电缆同路由敷设。

编制说明及依据1.本工程设计图纸及其有关的技术资料。

2.本公司施工安全措施及电缆敷设技术交底3.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图集:《电缆敷设》D10T〜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要求(1)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施工前准备(1)电缆的技术准备已完成。

(2)敷设电缆的通道无堵塞。

(3)敷设电缆施工机具及施工用料已准备好,防护盖板贮备充足,电缆敷设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

(4)电缆线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

(5)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与设计资料核对无误。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xx风电场位于xx县境内西南部山区。

拟选场区地形较为复杂:西北部多为低山残丘,呈断续分布;东部多为山垄地形,沟谷绵长而开阔。

场区内不同走向的山谷分布很多,东西部地区地形不尽相同。

场区内大部分地区以偏西风为主导风向,受场区东南部沟谷影响,偏南风向从西北向东南呈现出增强趋势。

风力发电机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将机端电压升至35kV后接至场内35kV集电线路,经35kV的集电线路汇集后送至风电场变电站35kV母线;133台发电机分成十二组,经12回35kV集电线路送至新建风电场220kV变电站35kV母线。

1.2工程量统计计划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

(或按线路编号单独编制施工计划)2. 编制依据:《电力建设安全作工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 5009 1-92《110~500kV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规范》GB50233-2005《铁塔基础施工图》《35KV集电线路平断面定位图及杆塔明细表》等相关设计图纸《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 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3.1.1 35KV集电线路路径复测,无设计问题,塔基桩位位置无误。

3.1.2 施工图纸全部到位且图纸会审已完成。

3.1.3 施工所用材料已备齐,并在监理的见证下复检试验合格。

3.1.4 所用工器具准备齐全,计量器具都有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3.1.5 施工用地及临时施工道路用地已完成征用。

3.2 作业人员配备:4.1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基础型式选择不同的基础施工方案。

4.2施工工艺流程4.2.1大开挖基础:线路路径复测→杆塔基础分坑(拉线基础分坑)→土石方工程(大开挖基础)→混凝土三盘安装(水泥杆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模板安装→钢筋加工与安装→混凝土浇制与振捣→混凝土养护→基础拆模)4.2.2掏挖基础:线路路径复测→杆塔基础分坑(拉线基础的分坑)→土石方工程(掏挖基础)→混凝土三盘的安装(水泥杆基础)→混凝土施工(钢筋的加工与安装→混凝土的浇制与振捣→混凝土的养护)4.3施工方法和要求4.3.1线路路径复测线路路径复测的任务是核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杆塔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标桩是否丢失或移动,为基础施工做好准备,也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创造条件。

风电场35kV架空集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风电场35kV架空集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风电场35kV架空集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摘要:架空集电线路电力线是风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故障,整条架空集电线路甚至整个风电场线路都会跳闸,造成更大的经济效益损失。

当架空集电线故障引起的停机时间约占风场设备总停机时间的一半时。

特别是我国内陆的风电场,由于位置分散、收集线长度、架空集电线路长、生产和经营效益增加、风电场数量众多和风速波动频繁,这会使架空集电线路故障频发,缩短架空集电线路运行寿命。

关键词:风电场35KV;架空集电线路;常见故障引言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重,迫使能源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绿色可持续能源得到了大力发展,以保护人类现有的生存环境。

于是,从20世纪末开始,人类开始利用绿色能源-风能进行发电,伴随技术进步,我国自2005年开始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进行能源结构优化,风电装机容量由126.6万千瓦上升到2017年的1.88亿千瓦。

与此同时,电网对风力发电的可靠性也要求提升,这就要求并网风电场主动脉的35kV集电线路必须要可靠稳定运行。

1风力发电工程35kV集电线路施工经常出现的故障分析首先,做好杆塔的选择。

为了保证杆塔后期的制作质量,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划要求进行杆塔的选型工作,为风力发电工程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采用了上字型铁塔和水平排列门型混凝土杆,因此电气间隙不能满足风电场的运行要求。

对于上述问题,施工单位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可选择双回路的塔型,从而满足电气间隙运行要求。

其次,控制好绝缘子污闪和设计数量。

绝缘子污闪会导致架空集电线路故障跳闸。

在风力发电项目35kV集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绝缘子数量不足或绝缘子污闪问题,影响日常的电力供电。

其中绝缘水平已成为绝缘污闪影响的重要因素,一旦周围环境受到污染或潮湿,如雾霾或小雨等问题都会加快绝缘污闪的速度,从而降低绝缘强度。

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电力系统中,35kv集电线路是连接发电厂和变电站之间的重要部分。

由于该线路承载着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并且常常处于恶劣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因此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35kv集电线路的耐压性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的定义和解释,并详细讲解其制定过程以及标准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对该标准中的技术要求进行解读,并对各项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我们会与其他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们将概述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一些工程实践案例。

通过对这些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该标准的实施效果,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会展望未来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进和完善该标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解释和说明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

通过对该标准的解读和分析,旨在提高读者对电力系统中这一重要环节的理解。

此外,本文还试图评估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提出未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2. 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2.1 定义和解释: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指的是对于35千伏(kV)电力系统中的集电线路而言,在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中所需要满足的耐压要求。

耐压标准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在集电线路中,由于其接触到高电压环境,需要能够承受相应的电场强度、绝缘击穿强度以及涌流等因素的考验,以确保线路正常运行并防止事故发生。

因此,35kV集电线路必须符合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限制。

2.2 标准制定过程:制定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通常经历以下步骤:第一步是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和先前版本的耐压标准。

这些资料包括国家或地区关于高压输配电设备使用、过氧乙烯运用等方面已有的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文件、实施意见等。

35kV架空集电线路、箱变运行规程

35kV架空集电线路、箱变运行规程

安全技术/电气安全35kV架空集电线路、箱变运行规程1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35kV集电线路及箱式变压器的运行方式、操作、维护、事故处理。

1.2本规程适用于大格勒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及箱式变压器的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 26860-201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 50061-1997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T 2900.51-1998架空线路术语GBJ 233-1990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572—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青海省电力调度规程》335kV集电线路的组成4.1.1分接开关4.1.2高压负荷开关的技术参数4.1.7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5设备运行规定及巡回检查项目5.1巡回基本规定5.1.1运行人员应每周对风机箱式变压器、35kV集电线路进行巡回检查,对发现的缺陷及时汇报当班值班长,并登记在缺陷记录本上。

5.1.2巡线工作应由有电力线路工作经验的人担任,每次巡线至少有两人同时进行,值班长指定巡线的负责人和监护人。

待巡线完毕后,值班长认真听取运行人员的巡线汇报,并认真填写巡回检查记录。

5.1.3当气候异常时,雷雨、冰雪或大雾天原则上不进行室外设备巡视,待雷雨天气过后再进行设备加密巡视。

如特殊情况必须巡视时,应穿试验合格的绝缘靴,戴好安全帽,不得靠近避雷针和避雷器,应穿雨衣巡视设备,严禁撑伞巡视,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5.235kV架空集电线路巡回检查项目5.2.1线路巡视方式5.2.1.1定期巡视:由运行值长安排值班员定期进行巡视。

5.2.1.2特殊性巡视:在气候恶劣(如:大风、暴雨、冰雪等)、火灾和其它特殊情况下,对线路的全部或部分进行巡视检查。

5.2.1.3夜间巡视:在线路高峰负荷或阴雨天气时进行,检查导线接点有无发热放电现象,绝缘子表面有无闪络现象等。

35kv架空集电线路施工要点分析

35kv架空集电线路施工要点分析

35kv架空集电线路施工要点分析随着不可再生能源逐渐的减少,风电工程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风电工程施工过程,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文章以某风电项目35KV集电线路工程为例,简要阐述了风电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为风电工程35KV集电线路施工提供相应的参考。

标签:35KV集电线路;施工工艺;技术要点一、工程概述某风电工程项目35KV集电线路工程以强度为C25等级的钢筋混凝土为基础,采用HPB300级钢筋,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线路施工。

该集电线路工程用开挖土质进行回填,按300mm分层夯实。

工程中使用到铁塔152基,混凝土3100立方,钢筋130多吨[1]。

二、施工前准备35KV集电线路施工前做好相关的施工准备,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仪器等。

技术方面,工程部做好施工图纸的准备工作,做好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材料预算等,最后对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工作,不要遗漏细节,这样方能保障施工的顺利。

人员配置方面,该工程中有1名生产负责人,负责对整体的指挥和混凝土施工;1名技术负责人,负责对现场问题的解决,进行工程验收;2名施工管理员,负责协调混凝土施工工作。

另外,工程中还配置了安监员、质检员、技术员和多种工种的工人,技术工人都有相应的证件或者扎实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

施工器件方面,该工程中准备了1台全站仪、一台水准仪一台GPS接收机等,这些器件都经过验证,符合施工的要求[2]。

三、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工艺流程(一)测量放线首先根据GPS卫星定位仪和全站仪进行基础控制桩的设置,利用钢尺放出各轴轴线,经四级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步施工。

用降基后的自然地秤作为标高的参照点,为35KV线路施工的控制高程。

放线后要有线路路径的复测和基础分坑开挖记录。

线路复测工作要按照设计好的断面图,对现场的桩位进行核对;工程人员要对杆塔位高差、基础保护范围、档距进行校核,保障塔杆位的可行,对一些辅助方向位进行补充并作出相应标记。

风力发电35KV集电线路质量控制

风力发电35KV集电线路质量控制

风力发电35KV集电线路质量控制引言:在风力发电厂集电线路施工阶段,要加强监督设计图纸的审核、了解集电线路的走向、掌握风机机位的接点等细节。

对设计图纸的审核既要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考核,还要针对各种因素环境会导致集电线路杆塔的固定方式进行研究考核。

一、风力发电厂集电线路的组成相对于其他发电设备,风力发电厂的集电线路原理操作较为简单,其构成特点也相对的单一。

其主要工程建设有杆塔建设、线路搭建工程、连地装置安装、线路保护等。

1.杆塔建设从杆塔材质上主要是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从杆塔的受力情况和用途上可以分为直线杆塔、转角杆塔、终端杆塔、和耐张杆塔这四种。

杆塔的建设就是将选定的杆塔垂直竖立在地面上,并且保证杆塔不倾斜,不会出现下沉现象。

否则将会影响到杆塔的使用,集电线路的安全送电。

2.线路搭建工程线路搭建工程中,主要是对输送电流的导线和负责避雷作用的地线进行搭建。

大多数的导线采用的是钢芯铝绞线,地线则是采用的铝包钢绞线。

在对35KV集电线路进行搭建工程中,主要采用单根地线作为避雷设施。

3.连地装置安装连地装置的工程主要目的是将雷电产生的电流转移到大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集电线路在雨天中保持一定强度的抗雷击水平。

衡量连地装置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是接地电阻的大小,而接地电阻的大小受着施工地土壤电阻率的影响,且两者有着很大关系。

然而,当设置在具有很高电阻率的土地上时,此时可铺设多根接地线且长度低于500m的接地体或是持续延长接地体,这时不需考虑接地电阻的组织问题了。

二、风力发电厂集电线路常见的故障风力发电厂中集电线路主要的故障有杆塔的选取、导线风偏、绝缘子污闪及数量,这些都是在风力发电厂集电线路中设备类的故障。

当在外界的雷电,风击等其他外力的破坏作用下,时常的造成对设备损坏,发生事故。

1.杆塔的选取风力发电厂得已安全运行的基础便是在设计前期对杆塔的选取。

由于如今所建立的风力发电厂多建立在高原偏远地区,并没有考虑到特殊地理位置因素和现场风力大小的影响,因此在肝泰的选取上常常选用了上字形铁塔和导线水平排列的型双杆,致使操作箱换位后电气间隔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广西杨村一期风电场(48MW)35KV集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项目管理机构第四章、总施工方案第五章、进度计划及资源计划第六章、质量管理第七章、安全目标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第八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 1.1、工程简述及规模:架空线路混合组合形式,根据本工程风机布置情况,电力电缆以及35kV风电场集电线路选用35k :的风机分为2组,分组情况如下2MW24台单机容量为公里,架空线11.813台风机;总长度为16.6公里,其中电缆长度为第一回:#(1~9、18~21)共公里。

长度为4.8公里,架空11.6公里,其中电缆长度为10.2)共(10~17,22~2411台风机;总长度为第二回:# 线长度为1.4公里。

箱式变电站,将风机电压升高至35kV 本工程采用两级升压方式。

每台风电机配置1台0.69/35kV110kV35kV集电线路接入风电场箱变高压侧采用联合单元接线方式,风电机组成一个联合单元后,经回线,导线截面按载流后接入系统。

本集电线路工程共2升压站35kV配电装置,经主变升压至110kV 。

量选择并按允许电压降校核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JL/G1A-150/25和JL/G1A-240/30 1.2、自然环境:拟建场区属中山区,为隆起剥蚀地貌,多为连绵山脉,山梁起伏较大,多呈鱼背脊状或尖顶状,,局部超过20山梁之间冲沟发育,整体地形多呈北部略低于南部。

地形较陡,山坡坡度~50°。

40°))。

52(3场区内地表普遍覆盖有残坡积成因的碎石土,其下为巨厚的粗粒花岗岩层(γ1.3、地形:本工程一般山区占90%。

22、工程特点:、气象参数表:2.1)风工(m/s)温覆(mm)14最高气2-最低气32年均气431基准风5-1覆611外过(雷电721内过(操作81校91安装310冰的比重0.9 g/cm、施工条件分析:2.22.4.1 本标段线路在广西省玉林市容县杨村镇、六王镇,施工队驻就近选择。

砂、石、水泥等地方性材料可以满足施工需求。

2.4.1.2.4.1.施工任务重、工期紧。

3、编制依据3.1 项目法人管理文件:3.1.1 工程的合同文件;(施工合同;)3.1.2 本工程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项目法人及上级单位对工程所发的施工要求;)3.1.3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及上级单位对本工程的有关要求;3.2、施工技术依据、质量管理文件及检验标准:;(GB50026-1993)《工程测量规范》3.2.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2.2;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2.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3.2.4;《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GB/T14685-2001)3.2.5;GB/T14684-2001)3.2.6《建筑用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3.2.7);3.2.8;(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3.2.9(JGJ 18-2003 3.2.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3.2.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3.2.12 ;GB50203-2002)3.2.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3.2.14 (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3.2.15;GB 50119-2003)3.2.1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T 2694-2003)《《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3.2.17;2002)《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764.4—3.2.18);《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19973.2.19);《电力金具制造质量》(DL/T7683.2.20;GB/T1179-199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3.2.21 YB/T5004-2001)《镀锌钢绞线》(3.2.22 ;(DL/T685-99)3.2.23《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量方法》DL/T621-1997);3.2.2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2000年)3.2.25《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年);(20023.2.27 《送变电工程首次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试行);)(GB50233-200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2.283.3、安全管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2002年) 3.3.1 3.3.2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91号;(年)3.3.3号令;(200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 [2003]426号)3.3.4;《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网公司生《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 3.3.5;-2004)(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3.3.6(DL 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管理办法(试行)》3.3.7(国家电网工[2004]488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23.3.8年)《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3.3.93.3.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5]403号);3.3.11电力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国家电网I[2004]264号;3.3.12《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网安监[2005]8号)。

3.3.1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3.3.14《电力行业紧急救护工作规范》(DL/T692-1999);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第二章、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为实现本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以及达标投产、保证工程施工工期,公司成立并组建了华集电线路工程项目部,下设三科一室、一个施工队四个班组。

实行项目风电场35KV能宁武一期49.5MW 经理负责制,组建相应的施工和管理机构,负责处理施工中相关事宜及对外协调工作。

2、项目经理部及人员职责: 2.1 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是工程的直接管理机构,负责工程的组织、施工、经营,是质量、安全管理目标的第一责任部门。

依照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规程、规范组织施工,确保安全、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2.2 项目经理:3.2.1项目经理由公司经理授权,代表公司处理与工程有关的对外关系,决策工程的各项重大事宜。

负责执行施工合同及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全面负责。

3.2.2科学组织、平衡、调整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力、资金、物资、机械设备等,并定期向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公司汇报工程进展情况。

3.2.3组织制定项目部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监督其有效运行。

3.2.4负责公共关系的协调工作。

3.2.5配合项目法人进行线路调试和竣工后的达标投产工作。

3.2.6组织编写工程总结。

2.3项目总工:3.3.1全面负责施工段的技术管理工作,指导技术、质量、安全各部门的工作,解决工程施工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

3.3.2执行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政策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公司技术管理制度。

3.3.3组织贯彻执行公司整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确保整合管理体系在本工程中有效运行。

3.3.4组织施工图内部会审,重要施工项目技术措施的编审和技术交底。

3.3.5负责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技术工作总结和技术专题总结。

3.3.6针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安全薄弱环节,组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工程安全、质量和施工工艺负责。

3.3.7负责组织开工前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负责组织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3.3.83.3.9负责配合建设单位作好质量监督检查、达标投产及质量回访工作。

52.4 施工技术科:在项目总工的带领下,负责施工段的具体技术工作;将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以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措施的形式下达到各科室和各施工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解决施工中发生的技术问题,研究制定先进的施工工艺,推广新技术应用,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技术保障;配合质量安全科进行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

2.5经营物供科:负责制定、落实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计划、生产调度,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各种资源的平衡和计划的修订;负责计划统计工作,接受项目法人经营管理部门的领导,按规定向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公司提供有关统计报表;负责项目部的合同管理、成本核算;负责施工过程中青苗赔偿联系及赔付;负责收集各种信息,并进行传递和分析处理。

负责工程设备材料的接收、加工、检验、发运、保管等工作;负责项目部自购材料的供方选择及订货、加工、验收、发运、分配、回收管理和机具设备的管理工作。

质量安全科:2.6针对质量薄弱环节提出并组织实施预防措施;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质量管理各项制度,参加技术措施的制定、审查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负责质量三级检验管理工作;配合设计、监理、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配合供应部门作好材料试验、检验;负责计量器具的送检、施工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负责工程安全措施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各项制度,针对施工过程中安全薄弱环节,制定并落实预防措施;参加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和专项安全措施,进行日常巡查和定期安全检查;负责爆炸物品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

负责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性能的试验。

综合办公室:2.7后勤管理等工作。

职工劳动保护、负责工程对外公共关系的协调及接待工作,负责劳资、施工队:2.8积极按项目部制定的生产计划合理组织施工,实行施工队长负责制,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自觉地接受监督检查。

、项目部资源配备3人。

施工队110 4.1 人员:项目部管理人员7名、 10台。

电脑3台,摄像机一台、照像机二台,通讯工具辆4.2 设备:指挥车2资料:国家规定、相关规程、规范、设计文件、施工措施、调查资料、外协资料等。

4.34、应急措施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针对工程实际特点,在开工前制定火灾、人身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应急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机构,做好事故的应急准备,正确有效地实施应急响应,确保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够实施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