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因素分析
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分析

一.欧盟简介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法文名称: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成员: 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至2009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他们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5亿,GDP16.106万亿美元。
欧元简介欧元诞生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
欧元汇率美元指数根本上来讲还是一系列汇率的一个加权指数,所以最终还是反映到美国与其主要贸易货币的自由兑换货币的强弱上。
在美元指数构成的一揽子货币上,欧元是权重最重的一个货币,欧元的走势自然也成为与美元指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分析自1999年1月欧元问世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总体走势呈U形波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以下分别从三阶段分析欧元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原因。
第一阶段(1999.1-2001.6):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是持续贬值阶段。
欧元在其诞生的前三年内持续震荡贬值,欧元兑美元汇率一度从1999年1月底的1.137贬至2001年6月底的0.849,贬值幅度高达25.33%。
主要原因:基本经济因素1、国际收支因素:资本项目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贸易项目的影响。
事实上,美元对欧元的持续升值就是大批欧洲资本及亚洲资本流向美国的结果。
欧元美金汇率2篇

欧元美金汇率第一篇:欧元美金汇率是指一欧元可以兑换多少美元的汇率。
对于国际贸易和投资者来说,欧元美金汇率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并且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首先,宏观经济因素对欧元美金汇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欧元区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利率水平等都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如果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强于美国,欧元的需求可能会增加,导致欧元升值;反之,如果美国的经济表现优于欧元区,美元的需求可能会上升,导致欧元贬值。
其次,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也会对欧元美金汇率造成影响。
例如,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地区冲突、重大政治事件等都可能引发市场对风险的担忧,导致避险情绪上升,投资者可能会转向认为比较安全的美元,从而导致欧元贬值。
第三,货币政策也是影响欧元美金汇率的重要因素。
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对汇率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当欧洲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市场可能预期欧元贬值,相应的汇率可能受到影响。
而如果美联储加息,市场可能预期美元升值,也会对欧元美金汇率产生影响。
此外,市场情绪和投资者预期也是汇率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
当市场对欧元区的经济前景感到乐观时,投资者可能会倾向于购买欧元,从而推高欧元美金汇率。
反之,如果市场预期欧元区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可能会导致欧元贬值。
需要注意的是,欧元和美元是全球两大主要货币,其汇率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而且波动较大。
因此,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了解和分析欧元美金汇率的影响因素非常重要,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规避汇率风险。
第二篇:欧元美金汇率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欧洲和美国的贸易往来以及投资活动具有重大影响。
汇率的波动和变化涉及一系列因素,包括经济和政治因素,以及市场情绪和投资者预期。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欧元美金汇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两个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等都会对汇率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强于美国,投资者可能将更多资金投放至欧元,导致欧元升值。
欧元兑美元走势分析2篇

欧元兑美元走势分析2篇篇一:欧元兑美元走势分析近来,欧元兑美元汇率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在2019年初,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1565美元一路上涨,达到了1.14美元以上的高点。
但是这一上涨并未持续太久,随着2020年1月的到来,欧元兑美元汇率再度回到1.11美元附近。
造成欧元兑美元走势波动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1.全球经济状况虽然欧元区经济持续增长,但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欧元兑美元汇率很可能进一步下跌。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加上美国和中东的紧张形势、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使得投资者转向美元等避险资产。
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欧元兑美元汇率将受到较大影响。
2.英国脱欧对欧元影响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对欧元兑美元汇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英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脱欧意味着英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和关系将会发生变化,这会影响欧元区的经济。
英国脱欧关乎欧元区的政治和经济稳定,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欧元兑美元汇率。
3.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受到的最大冲击之一,美元再度成为投资者的避险货币,导致欧元兑美元汇率走势不乐观。
中美贸易战对欧元区经济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4.欧元区经济政策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政策也会影响欧元兑美元汇率。
欧洲央行对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高度影响着欧元汇率,以及欧元区的经济投资和增长。
若欧元区实施负利率政策,则弱势推动汇率向下运动。
综上所述,欧元兑美元汇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投资者需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正确分析和处理交易风险,以合理的风险控制来保障自身投资收益。
篇二:欧元兑美元走势分析欧元兑美元汇率是最为活跃的货币交易品种之一。
它受到全球经济各种变化的影响,不断波动。
以下是近几年欧元兑美元汇率走势分析。
2018年初,欧元兑美元汇率开始从高位回落,最低点下探到1.13美元以下。
这主要是欧元区经济复苏速度变慢以及欧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所致。
而到了2018年晚期,欧元兑美元汇率略微回升,亚洲金融危机再度出现,美元成为了最安全的避险资产。
影响欧元的因素

欧元面世以来,欧元/美元已经取代美元/马克成为国际外汇市场上最重要的“货币对”。
欧元/美元的汇率波动已经成为对外汇市场感兴趣的投资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这两种世界重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受着什么样的因素牵制也已成为市场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欧元/美元汇率波动的一些主要因素:1、欧洲中央银行动向。
欧洲中央银行控制着欧元区12国的货币政策,其主要政策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有两个支柱,第一个是价格变化及其对价格稳定影响的展望。
价格稳定定义为协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HICP)上涨低于2%。
第二个支柱是以M3表示的货币增长率,欧洲中央银行的参考数值是M3增长率为4.5%。
欧洲中央银行每隔一周的星期四召开一次理事会来讨论利率事宜。
在每个月的第一次会议上,欧洲中央银行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其对货币政策和整体经济的展望报告。
很显然,欧洲中央银行对欧元汇率走势的评论或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都会对欧元/美元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2、短期利率走势。
短期利率走势的影响主要应该从两方面来看:(1)再融资利率。
欧洲中央银行的再融资利率是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关键短期利率。
再融资利率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差异是判断欧元/美元汇率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2)3个月的欧元存款利率。
在欧元区之外3个月的欧元存款利率是判别利率差异的有价值的基准,有助于对汇率进行评估。
欧元存款利率相对于美元越高,欧元/美元越有可能升值。
当然,也有时候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关系并不能成立。
3、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差异。
影响欧元/美元汇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的差异。
德国政府10年期债券通常作为欧元区的基准债券。
由于德国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低于美国同期国债的收益率,收益差异的缩小(德国国债收益上升或者美国国债收益下降)一般认为有利于欧元/美元汇率走高,而如果收益率差异扩大,则对欧元汇率走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两个地区收益率差异数据通常比其绝对数值更重要。
国际黄金、欧元兑美元汇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中国角色
3、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国际本位货币 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多边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等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结论
结论
黄金、美元与国际本位货币改革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议题。在当前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本位货币改革势在必行。本次演示分析了黄金与美元 之间的关系、国际本位货币改革的必要性和中国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为 了实现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各国政府应加强政策协调和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本 位货币改革。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国际本位货 币改革贡献力量。
在撰写文章之前,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国际经济学和金融 学方面的知识,以获得更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可以 发现关于黄金价格与美元汇率走势关系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不同学者之间的 观点和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提出研究问题
三、提出研究问题
根据主题和要点,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合理的研究问题:“黄金价格与美元汇 率的走势关系是否存在规律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次演示将采用实证分析 的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方法,我们发现国际黄金价格与欧元兑美元汇率之间存在一种 负相关性。具体而言,当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时,国际黄金价格往往上涨,反之 亦然。这种关系可能源于两种资产的相对价值变动。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 背景下,投资者可能会寻求黄金作为避险工具,从而导致金价上涨。与此同时, 弱势美元(即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可能使欧元区国家的出口增加,从而刺激全 球经济,这也可能间接导致金价下跌。
四、进行文献综述
四、进行文献综述
欧元汇率波动状况与原因分析

欧元汇率波动状况与原因分析[摘要]欧元的启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纷纷预测欧元汇率可能的走势。
两年多的运行状况表明,欧元汇率持续疲软与预测形成巨大反差,是什么原因导致欧元汇率的如此变动。
笔者认为,美欧经济增长的差距巨大主导欧元疲软,此外,其它因素对欧元汇率的波动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欧元,是欧洲货币一体化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因此,欧元的价值波动情况,尤其是欧元的对外价值即欧元汇率的运行状况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在欧元启动之前,国内外学者对欧汇率基本上持乐观态度,认为欧元将十分坚挺。
然而,欧元至今已经运行两年多了,其汇率走势如何?本文以欧元对美元汇率为研究对象,概括了两年多以来欧元汇率的运行状况,并深入分析汇率波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预测欧元汇率未来走势。
一、欧元运行两年多以来,对美元汇率的基本走势。
从欧元走势图可知,欧元运行两年多,其对美元汇率的总体走势是疲软的,其间偶有短暂的反弹,但是反弹之后似乎都预示着新一轮更深幅度的下跌,直到2000年底欧元的底部基本确定,行情才开始反转。
欧元两年多的运行状况大致可以划分以下五个运行区间。
第一个运行区间(1999年1月----1999年7月中旬)。
欧元最初几天的汇率走势曾令对其看好的预测家与投资者倍感欣慰,1999年1月4日是欧元正式启动的第一天,在纽约外汇市场上,欧元对美元的开盘汇率是1:1.1740,当日最高1:1.1837,收盘汇率是1:1.1825。
随后欧元汇率就逐渐下滑,开始了漫长的下跌过程。
这是欧元走势图中所示的单边下行的第一个运行区间,在此期间欧元从最高点一路下行,但是尚未打破1:l的平价关口。
第二个运行期间(199年7月中旬----1999年11月底),欧元汇率处于升跌交替的盘整状态。
11月26日,1欧元对l.0092美元,预示欧元有跌穿1美元的可能。
第三个运行区间(1999年12月----2000年5月),欧元深度下跌,首先跌破1美元关口,继而下探到0.89美元。
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及其分析

编号: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及其分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金融保险姓名: XXX学号: 1303160118班级: B1361指导教师: XX职称:导师完成日期: 2016年4月10日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在本人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研究数据,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如有违规行为发生,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摘要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元一支独秀的国际货币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质疑。
美元汇率的波动广泛地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平稳性、国际贸易结算的稳定性以及世界各国储备资产结构管理。
而理论和实践证实了美元汇率的决定过程是错综复杂的,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迁,其运动规律出现了新特点,对经济变量的反应出现了新情况。
因此对美元汇率的研究需要与时俱进。
本文以预测中期美元汇率波动趋势为研究目的。
首先对牙买加体系下美元汇率波动进行数量分析,以探究汇率变动的根本原因。
在此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以预测美元汇率的波动趋势。
最后,文章分析了美元汇率后续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
在梳理了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预测方法后,第三章对美元汇率波动进行了剖析。
文章从多个经济因素角度出发,对牙买加体系下美元汇率的波动进行数量分析;然后分历史阶段,探索美元汇率变动的具体原因。
研究发现,不同时期的美元汇率波动具有不同的经济原因,并且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也在改变。
第四章对美元汇率的波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
实证结果显示,在未来十年,美元将延续贬值趋势,但是币值的下降速率相对缓和。
第五章探讨了美元持续性贬值对世界经济发展,包括美国、欧洲、亚洲、中国的影响。
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美元汇率汇率预测次贷危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流动货币供应量目录前言1. 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预测方法的发展1.1汇率决定理论···················( 1 )1.2汇率预测理论···················( 1 )2. 影响美元汇率波动的因素分析2.1 资本流动·····················( 2 )2.2 货币供应量····················( 5 )3. 美元汇率波动的阶段分析3.1 90年代的强势美元·················( 6 )3.2 2007年次贷危机中的美元升值············( 7 )4. 美元对宏观经济及国际经济的影响4.1 对宏观经济政策运行的影响·············( 7 )4.2 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8 )5. 影响欧元汇率波动的原因分析5.1国际资本流动主导美元强势欧元弱势·········( 9 ) 5.2主导欧元对美国汇率走势的因素···········( 10 ) 结论····················( 11 ) 参考文献····················( 12 )致谢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研究汇率的相关理论,并阐述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预测理论的分析方法,并提出相关问题:外汇市场内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做出解答:各种因素对汇率影响力的大小与所取样本区间和宏观经济所处的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当经济环境发生转变时,美元汇率的变动特定也会改变,且同时影响着国际上的货币利率体制,所以本文通过衡量美元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动情况来综合反映国际外汇市场情况。
美元对欧元汇率

美元对欧元汇率美元对欧元汇率是全球最重要的外汇汇率之一。
这个汇率通常用来衡量欧洲总体经济状况和美国总体经济状况之间的差异。
因此,美元对欧元汇率已成为市场参与者预测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美元对欧元汇率的背景和历史、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趋势。
一、背景和历史美元对欧元汇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欧元的创立,欧元是欧盟成员国联合发行的货币。
欧元的创建旨在提高欧盟内部的经济交流和贸易流通。
欧元的引入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标志着欧洲货币统一的开始。
自欧元成立以来,美元对欧元汇率一直在波动。
美元对欧元汇率的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和政治因素。
2002年1月1日,欧元首次以1.25美元的汇率交易,但在其创立伊始,欧元一直处于低位。
2008年末,美元对欧元汇率升至1.47美元,但在随后的金融危机中很快下跌。
到了2010年中期,因为欧债危机的影响,美元对欧元汇率急剧波动。
到目前为止,美元对欧元汇率一直在波动,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其他因素所致。
二、影响因素美元对欧元汇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下所述:1、全球经济数据:就如同任何货币汇率一样,美元对欧元汇率也受到经济新闻的影响。
如果美国的经济表现强劲,美元将升值,反之亦然。
类似地,如果欧洲经济表现强劲,欧元将升值,反之亦然。
2、政治风险:政治事件也可能影响美元对欧元汇率。
例如,如果欧洲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欧元可能会走低。
此外,如果美国处于政治不稳定的状态,美元对欧元汇率可能会下降。
3、贸易政策和利率政策:贸易政策和利率政策也会影响美元对欧元汇率。
如果美国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国产品,其货币可能会受到汇率的压力。
此外,利率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美元对欧元汇率。
如果美国通过加息提高利率,美元可能升值,反之亦然。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另一个影响美元对欧元汇率的因素。
如果两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导致汇率的波动。
三、未来趋势未来的美元对欧元汇率走势如何,取决于许多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因素分析自1999年1月欧元问世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总体走势呈U形波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以下分别从三阶段分析欧元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原因。
第一阶段(1999.1-2000.10):1999年1月初,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以1:1.18高位起始,旋即一路下行,到2000年1O月26日跌至最低点1:0.82,跌幅超过30%。
主要原因如下:基本经济因素1、国际收支因素:资本项目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贸易项目的影响。
事实上,美元对欧元的持续升值就是大批欧洲资本及亚洲资本流向美国的结果。
美国资本市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理想的收益,从而吸引了大量资本流人。
2、利率因素:美国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利率差距是推动资金流人美国的重要因素。
美国和欧元区的利率差接近2个百分点。
同时,美国经济的强劲带动美股走强,也使得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
3、经济增长率因素:欧元对美元汇率出现上述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二者经济长的巨大差距。
自1991年4月起,美国进人战后延续期最长的经济持续上升时期,到2000年I1月,美国经济已连续增长了114个月。
与美国经济增长相对应,欧元区经济有所恢复,但增长动力似乎弱于前者。
同时,美国的就业率高于欧元区的就业率。
由于这些利好因素的推动,美元汇率一路高涨。
4、通货膨胀因素:2000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左右,高于1999年同期的1.2%。
较高的石油价格和欧元的疲软同时推动欧元区的通货膨胀上升,使得欧元一路走低。
市场心理预期和政治等因素1、欧元启动时与美元比价不合理:1999年1月4日,当欧元进人市场时,欧洲中央银行为其制定的兑美元参考汇率为1:1.1665,在欧元出售的第一天欧元在1.183的价位启动并曾升至1.19 的高位。
由于人们对欧盟经济实力估计过于乐观,对美国经济估计不足,欧元经历短暂的上涨后便一路走低。
其次,在未实行统一货币之前,欧洲国家对美元的比价过高,相反,美国经济过热,美元却过低,这势必造成欧元在最初定价时回高于其实际价值。
2、市场对欧元顺利运作的疑虑:首先,欧元启动后的前3年是过渡期,在这期间欧元仅是“账面货币”,其究竟是强币还是弱币需要市场定位,受市场考验。
其次,欧盟成员国文化差异及民族性因素,以及1992-93年曾爆发欧洲汇率机制危机,在欧元落实前,国际间有不少人因怀疑主要成员难以相互协调而对计划抱观望态度。
3、欧洲统一的货币政策对欧元的扶持力度偏弱:欧洲利率政策未能配合经济发展需要及漠视汇率水平,欧元成员国与央行对利率有争议。
为了维持经济体内部物价稳定,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倾向于紧缩性,调高了银行利率。
这一政策导致结构性经济失衡,影响了长期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乏力。
在利率上体现为利率的长期下降。
4、经济体制相对欠活,单一市场尚待完善:美、欧市场经济的导向不尽相同,作为欧元区主要成员的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等国家,较强调社会凝聚力,有较多保障劳工及公民的机制和措施。
这些措施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经济结构的灵活程度。
另外,早于1987年,作为欧盟前身的欧共体已同意于1993年实施单一市场计划。
单一市场的建立意味著区内的经贸壁垒进一步消除,有助提高增长动力。
单一市场计划正式实施时,成员国仍未充份采纳欧盟颁布的有关单一市场的指令。
同时,有关指令的执行也出现障碍,令单一市场的效益未能发挥。
第二阶段(2000.10-2002.2):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在低状态中稍有回升,但始终在1:0.8到1:0.9之间做箱体整理。
欧元兑美元处于盘整期,为欧元后市不断升值积蓄力量。
在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事件利好于欧元:1、美国总统大选,政权新旧交替之中。
市场对美国是否会放弃强势美元政策产生分歧,使投资人不愿意做多美元,做空欧元。
2、2000年底,美国经济明显疲软,欧元区利率与美国的利率的差距逐步消失。
欧元区与美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缩小,欧元区增长态势比较强劲。
3、2001年,911事件这一震惊的突发事件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极度恐慌,外汇交易员和投资者本能的反应就是退出美国资产,买入欧洲债券。
美元遭到了恐慌性卖压,导致当日美元兑瑞士法郎重挫3%,兑欧元和英镑也大跌近2%。
4、欧元区国家采取的减税及扩张性财政政策,将继续支持2001年欧元区经济的成长。
包括主要成员德国、法国及意大利都在寻求有关改革。
德国的减税计划于2002年初开始执行,首先是把公司利得税从40%调低至25%,继后是取消股权交易引起的资本增值税,并逐步把个人最高入息税率从53%降至47%。
意大利新政府2001年5月份上台时亦承诺调低最高入息税率及企业所得税率至33%,并取消遗产税。
有利于欧元的升值。
5、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人欧元12国流通市场,成员国货币被同时废除。
欧元兑美元汇价因此得以短时短幅上扬。
但是,欧元区经济的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国际市场油价持续攀升直接导致欧元区通货膨胀的上升,以控制通胀为政策目标的欧洲央行继续调整利率。
其结果导致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
另外,欧美日英四国央行于2000 年9 月联合入市干预欧元出现短暂的升值。
但在几天后的一次采访中,时任欧央行行长的杜伊森贝赫却称排除了任何再次合作的可能性,欧元随即大幅贬值。
这些因素可能对欧元对上升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使得欧元兑美元在这一阶段做箱体整理。
第三阶段(2002.2至今):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欧元对美元走强,至2003年5月攀升到1:1.19,超过了起始价1:1.18,到2004年12月29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创1:1.3646的历史最高位,之后也一直在波动中上升。
因素分析同第一阶段。
基本经济因素1、经济增长因素: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经济逐渐散发出增长乏力的状态,并逐步显示出经济危机。
高科技产业泡沫破灭后的调整,使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连续8年的高经济增长因此止步。
2、国际收支因素: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至2004财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已上升到413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
根据美国财政部2005年1月10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在从2004年10月1日开始的2005财政年度头两个月里,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继续增加,总共为115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125亿美元增加了27亿美元。
3、财政赤字因素: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扩大,到2004年美国贸易支付差额赤字已达665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达到创纪录的5.7%。
从根本上说,美国“双赤字”(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的恶性膨胀必然使投资者对美元信心下降,进而导致美元贬值和全球货币汇率的调整。
4、通货膨胀因素:由于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要靠向外国出售股票、债券等来弥补,因此随着美国贸易赤字的持续膨胀,外国投资者手中的美元资产越聚越多,美元资产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必然会下降,从而对美元汇率造成下行的压力。
5、利率因素:2001 年初,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放慢,市场供需出现疲软,政府采取降息等经济措施,在12 个月内连续11 次降息,利率从6. 5%降到1. 75%,但经济情况没有明显好转,2002 年11 月再次降息。
2002年12月5日,欧洲中央银行降息。
虽然只降低了50个基点,利率仍为2.75%,却大大高于美国官方利率1.20%,使2002年1一9月流人欧元区的资金为251亿,对吸引资金流人十分有利。
而美元的资产失去了吸引力,美元汇率因此大幅下跌。
2005年12月起开始至今欧洲央行第七次升息。
由于欧元区经济增长稳定,而通货膨胀上档压力依然存在,因此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在利率会议后暗示了继续升息的必要性,而多数市场分析师也预计欧洲央行将在6月前再次升息至4%。
市场心理预期和政治等因素1、欧元纸币与硬币的顺利流通,使欧元的价值得以用一种“实实在在”的形式体现,使过渡时期内,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的可逆性预期在欧元发行、正式取代各国货币后,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大大增强了民众对欧元的信心。
欧元兑美元汇率才显现出峰回路转的迹象,强劲的上扬趋势似乎势不可挡。
2、资本外流与公司丑闻交织在一起美国已明显出现资本外流。
2002下半年,安然公司、安达信及世界通讯等一批公司丑闻不断,同时不少美国企业实际亏损状况被接二连三地披露出来,流入美国的外部资金大为减少,进而影响了投资者对美元的需求。
纽约股市的惨淡直接促使了美元汇率的下滑。
3、世界恐怖主义活动增强,对美国国内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伊拉克战争、倒萨战争影响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石油价格问题日益严重在长达三年的过渡期内,欧元汇率虽走低,但其内在价值稳定,即欧元区内部的物价稳定,这一方面为其汇率将来的稳定、走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美国政府在有意识地实行着美元疲软政策。
美国之所以放任美元贬值,目的有三:一是希望通过弱势美元促进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同时也阻止其工业生产活动外迁。
二是为了减轻其已高达2.6万亿美元(大约为美国GDP的25%)的巨额债务。
三是为维护美国的经济霸权而竭力打压它的竞争力量。
因此美国政府这种放任美元贬值的政策取向也是欧元升值、美元贬值的重要原因。
关于欧元兑美元的预测:北京时间11月5日凌晨,美联储周三宣布了新的量化宽松措施,市场普遍担忧过度的美元流动性注入问题;周四早些时候,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公布的最新利率决策显示和美联储完全不同的货币政策方向,美元汇率在双重打压下急跌。
欧元当天盘中大涨1%,向上试探自2010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法国巴黎银行货币分析全球主管汉斯雷迪克认为,“欧元的上涨毫无悬念。
市场等待的是一个5000亿美元的计划,现在一次给了他们6000亿美元。
”欧元兑美元周四收于1.4209美元,涨幅为0.60%;欧元盘中一度升至1.4282美元,涨幅接近1%。
截止外汇市场收盘,追踪一揽子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报75.88点,跌幅为0.79%;该指数盘中曾跌至75.869点,是2009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欧洲央行周四的利率决策是欧元的另一个重要支撑因素。
欧洲央行宣布将关键利率维持在历史低点的1%不变,同时表示不会推出新的宽松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的经济复苏力度表现积极,他相信通货膨胀压力还在可控范围内。
美元汇率将会继续走低的市场共识周四席卷全球市场,同时支持了多个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上涨。
澳大利亚元兑美元周四收于1.0153美元,涨幅1.04%;美元兑巴西雷亚尔报1.6720雷亚尔,跌1.065%。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外货策略主管迈图尔科特查认为,美联储的大胆计划“对美元是一个明确信号,这将阻止美元汇率在未来几个月的回升。
”美联储周三宣布,将在2011年6月底之前进行总额6000亿美元的国债采购。
不过科特查在周四的客户报告中也强调,他不认为美元会从当前水平下跌太多,“当前存在对美元的短期过度看跌,我们认为这个局面不会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