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章课件
《大学》传文第一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掌握《大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3)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理念。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2)锻炼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理念。
2. 教学难点:(1)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2)分析《大学》第一章的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大学》第一章,了解文章大意。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3. 合作探究(1)分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理念。
(2)讨论这一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3)分析《大学》第一章的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理念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熟读《大学》第一章,理解文章大意。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物理教学课件》第1章 质点运动学

足右手定则:沿质点转动方向右
旋大拇指指向。
平均角加速度:β Δω Δt
角加速度:β
lim
t 0
Δω Δt
dω dt
d 2
dt 2
单位:rad/s2,
y
B
s
A
RO
x
29
匀变速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0 t
0
0t
1 2
t 2
2 02 2 ( 0 )
圆周运动线量和角量的关系: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计 算公式有对应关系:
4
§1.2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1 位置矢量 运动方程
1.位置矢量(位矢)
从原点O向质点P所在位置画一矢
量来表示质点位置。
r称为位置矢量,简称位矢。
位矢 用坐标值表示为: r xi yj zk
z
xo
x
i , j , k表示沿x,y,z轴的单位矢量。
位矢的大小:r | r| x2 y2 z2
质点运动时在空间所经历的实际路径叫做运动轨道, 相应的曲线方程称为轨道方程。
在运动方程中,消去t即得轨道方程:f(x,y,z)=0。
6
1.2.2 位移 路程
z A
1.位移
t时刻,A点位矢为
r1
t+Δt时刻在B点位矢为 r2
r B
r1
r2
o
y
x
在t 时间内,位矢的变化量(即A到B的有向线
段)称为位移。
y
B
s
A
RO
x
角位置 :质点所在的矢径与x 轴的夹角。
运动方程: (t)
角位移: 质点从A到B矢径转过的角度 。
规定: 逆时针转向为正 顺时针转向为负
《大学第一章》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学第一章》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大学第一章》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文言文。
《大学数学解析几何》PPT课件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有两个基本思想: (1)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坐标; (2)把互相关联的两个未知数的代数方程,看成平面上的一 条曲线。
Back
四、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 2、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记好笔记. 3、课后及时复习,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4、课外适当阅读课外参考书,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课本内 容的理解.
Back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70%
《解析几何》
-Chapter 1
Back
3.解析几何创立的意义
➢ 笛卡尔和费马创立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解析几何沟通了数学内数与形、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 的联系,从此,代数与几何这两门学科互相吸取营养而得到迅速 发展,并结合产生出许多新的学科,近代数学便很快发展起来了。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笛卡尔的革新思想。他说:“数学中的转折 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 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 了。”
关于解析几何产生的历史,可以查阅数学史方面的 书,例 如李文林的《数学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或 上网查阅 查关的内容,网址:
/2/22/07/0641.htm
Back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中学平面向量和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上,进一步 学习空间向量和空间解析几何。主要内容有:
大学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1)克服外压为 p ',体积从V1 膨胀到V ' ; (2)克服外压为 p",体积从V ' 膨胀到V " ;
(3)克服外压为 p2,体积从V "膨胀到V2 。
We,3 p '(V 'V1)
p"(V "V ')
p
p1
p1V1
p2 (V2 V ")
p'
所作的功等于3次作功的加和。p "
p 'V ' p"V "
可见,外压差距越小,膨 p2 胀次数越多,做的功也越多。
V1 V ' V "
p2V2
V2 V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4/9/13
功与过程(多次等外压膨胀)
p"
p' p1
V"
V1
V'
p
p1
p1V1
p2
V2
p'
p 'V '
阴影面积代表We,3
p"
p"V "
p2
p2V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V1 V ' V "
第三步:用 p1 的压力将体系从V ' 压缩到 V1 。
p
W' e,1
p"(V "
V2 )
p1
p1V1
p' (V ' V ")
p'
p 'V '
p1(V1 V ' )
回主目录
V2 V
《大学》第一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学》第一章的总体内容和核心思想。
(2)掌握《大学》第一章中的关键词汇和重要句子。
(3)学会分析《大学》第一章中的经典段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深入理解《大学》第一章的内容。
(2)运用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分析《大学》第一章的内在逻辑。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的热爱之情。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以儒家的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学》第一章的总体内容和核心思想。
(2)关键词汇和重要句子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分析《大学》第一章中的经典段落。
(2)运用儒家的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以及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大学》第一章,了解其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第一章的理解程度。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第一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第一章中的关键词汇有哪些?如何理解?(3)如何运用儒家的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教师讲解1. 教师对第一章的核心思想、关键词汇和重要句子进行讲解。
2. 分析《大学》第一章中的经典段落,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思:通过学习《大学》第一章,自己有哪些收获和感悟?(六)作业布置1. 撰写一篇关于《大学》第一章的读书笔记。
2. 思考:如何将儒家的道德观念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发言的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读书笔记的质量、作业的完成度等。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大学》第一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大学伦理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导论

器官买卖问题的争论
赞成允许器的身体。 如果我有权对我的身体或为我的身体做一切 事情,同时包括生前和死后,那么,我当然 有权把我的身体的部分卖给愿意买它的人。
卖身体器官方式包括:1)在埋葬之前,出
售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给子女留一笔遗产; 2)为了维持生计,卖肾;3)把子宫使用权 出让。
当代哲学家如B. 威廉姆斯,以“伦理”
表示广义的系统,以“道德”表示狭义 的系统。“道德”侧重的是责任、义务, 以及如何按一般的原则去做,而“伦理” 则更关注品格、德性、幸福,以及如何 生活。在这里,道德被理解为伦理的片 面化。
也有学者(Lorenzen)认为,“道德”是指
一定文化界域内占实际支配地位的现存 规范,而“伦理”则是指对这种道德规 范的严密方法性思考。
动?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
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实
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用在人身上, 德性也就是使得一个人好并使得他的实 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
从人的事务上说,德性是使得我们在所
有这些事务上做得适度的那种品质。
伊壁鸠鲁学派:快乐主义
快乐是人类行为正当性的衡量标准。 快乐就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 达到快乐生活必须注意培养两种德性: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提出某种道德判断,就
不仅是要求别人去做,而且也要求自己去做, 如果他自己不如此去做,他所说的就是假的。
(三)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在现在是一门显学,是当前
西方伦理学的热门学科。它主要是伦理 学理论在实践领域的运用。应用伦理学 的范围很广,只要伦理意识渗入的学科 都可以形成一门相关学科。
导论
一、道德与伦理的区分
西方文化意义上的道德与伦理
《大学语文》第一章

论语
(六)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 约:穷困,俭约。
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
乐:富裕,安乐。
者利仁。”
知:同“智”。
— 15 —
论语 赏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 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 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利用仁。这种思想 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 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 32 —
《大学》 赏析
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几个阶梯而实现内修的要求之后,进而要实行外治的功 夫,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必先齐其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的现象,虽 然现代社会情况已不同,但《大学》告诫为政者要以身作则,“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 未之有也”。这些思想仍可作为今日之为政者的座右铭。
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sh8n),字子舆。 三:约数,表示多次。 省(x@):反省。 信:诚实ng。 传(chu1n):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
— 4—
论语 赏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 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期,社会变化十分剧烈,这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 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 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改完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中多 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 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 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
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课题释疑
•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 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 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 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 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 的大学问。
“大学”就是讲治国安邦 的“大学”。“大学”是大人 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道理。
熟读《大学》第一章,学会吟诵。
• 三、诵文 疏义
• 第二段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
•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百容。里—负—米欧阳修
君子死而冠不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路 (仲由)
大学校训中的《大学》格言
河南大学 A东dd 南you大r titl学e A厦dd y门ou大r titl学e 香港大学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明德格物
河南理工大学
明德任责
五
大学
最后国王选了他做继承人,原来啊,这 些种子都是炒过的,都不能发芽的。
请结合《大学》第一章,谈 谈当代小学生应该如何修身?
结束语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无形的 名片,它虽然不能装进口袋里, 却能够展现在脸庞上,流淌在 语言间,体现在行动中,你的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透露 出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 人生境界。
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
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
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
•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 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译: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 有知识;
• 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 • 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 • 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 • 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 • 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得治理; • 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
三纲领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
明明德 彰显美德 亲民 使天下人去旧更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 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 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 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 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大学的宗旨, 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在于使人弃旧图新, 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 矣。 (方法)
• 译:明了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
•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 •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 • 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 • 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大学》第一章
执教者:邱一苹
大学
一、《大学》介绍: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 记》中的一篇。 修养全、面道总德结作了用先及五《《秦诗易经其儒》》:与家《《治关书春》秋国于《》平道礼天德》 下的关系。
南宋朱熹52岁把《大学》与 《论语》、《孟子》、《中庸》 合称为“四书”。
《国风•周南•关雎》 ----《诗经》
修身 立志
内修
外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独
兼 “齐家”
善 “修身” 济 “治国”
其 身
天 下
“平天下”
一个国王因为没有继承人,就发了一
大堆种子给国内的所有的孩子们,说谁种的 花漂亮就选谁做继承人,结果到了秋天,全 国的孩子的花盆里种满各式各样的鲜花,只 有一个小孩的花盆里什么都没有,并不是他 不热爱劳动,他也每天向花盆洒水,浇肥, 可就是没看到种子发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朱熹 天资聪慧,5岁入小学,能读
懂《孝经》;6岁以指在沙滩画八卦;
少年时授业于“五夫”中的三位先生【刘 子翚huī(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 溪)】;19岁中了进士;24岁泉州同安县任主簿, 怀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实施“教礼义,厚 风俗,戢(jí)史奸,恤民隐”的治县方针。他还 开办白鹿洞书院,设立讲座,亲自讲学,后人敬 仰他,尊称“大儒朱熹”,是继孔孟以来最杰出 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闽学派的代 表人物。
止于至善 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格物 探究事物原理 致知 获得知识 诚意 使心意诚实 正心 端正内心 修身 修养自身 齐家 整治家庭 治国 治理国家 平天下使天下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周王室→王、天子→天下 ↓↓ 诸 侯→公 → →→ 国 ↓↓ 家 族→卿、大夫→ →家、宗族
八目关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
乱而末(mò)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bó),而其
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歌诀
吟诵
• 四 纵古 观今
古人有关“修身”的名句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目的
修身
目的
齐家、治国、平天下
• 三、诵文 疏义 • 第三段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 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 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
• 译: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
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根本问题 没有抓好,而要把其他枝节问题解决好,那 是不可能的。他所重视的反而薄弱,他所轻 视的反而厚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译: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于天下的人,
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
• 三、诵文 疏义
• 第一段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亲民:“亲”应为“新”,亲民,也就 是“新民”,使天下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