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苗药品种
贵州苗药种类

贵州苗药种类
贵州是中国最大的苗药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苗药资源。
这里列举一些贵州苗药的种类:
1. 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痛等疾病。
2. 贯众:具有消肿解毒、活血化瘀、利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淤滞等疾病。
3. 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降压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咳嗽等疾病。
4. 鸡血藤:具有壮阳、活血化瘀、止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痔疮等疾病。
5. 川乌: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病、痛经等疾病。
6. 苦丁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降压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等疾病。
7. 五倍子:具有止泻、收敛、抗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腹泻、便血等疾病。
8. 姜黄: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
9. 甘草:具有抗炎、平喘、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疾病。
10. 土杜鹃: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以上只是列举了部分贵州的苗药种类,贵州因地域广阔、物种繁多,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苗药。
这些苗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民族民俗:苗药简介

(三)苗药是以苗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的药物及其制品,是苗族人民传统用于预防、 治疗和保健的天然药物;苗药是苗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人民数千年来传承 至今的宝贵文化财富,具有悠久的传承性、突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铁筷子
白金条
苗寨
主要品种
苗族聚居的山区药物资源,是许多平坝地区所不能及。常见苗药约有 2000种左右。如:贵州主要出口的药材茯苓、天麻、桔梗、半夏、南星、 首乌、黄精、钩藤、杜仲等,主产于几个苗族聚居的自治州。
天
首
杜麻乌仲半 Nhomakorabea黄
夏
钩
精
藤
苗药现状
贵州苗族主要聚居于深山老林。过去苗族医药仅在民间流传,未能 形成产品;在20世纪60~70年代大搞中草药运动中,有的苗药即使经 研究与剂型改革,也是局限于医院制剂用,未在市场上作为商品流通。
发展趋势分析
(一)基本理论研究趋于深入化和系统化 (二)苗医药学科队伍正在扩展 (三)苗药产业向着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 (四)苗药的新品研发走向精细化 (五)苗医临床研究水平明显提高 (六)苗药资源的利用由野生向规范化种植转化
仙鹤草
穿山甲
中国民族民俗
苗药简介
课件提纲
一、苗药概念 二、主要品种 三、苗药现状 四、苗药优势 五、发展趋势分析
苗药概念
苗药是指在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乌蒙山脉、武陵山脉、鄂西山地、 大苗山脉及海南山地灯地区种植、生长的中草药材。
它是我国苗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药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苗药是苗族人民传统用于预防、治疗和保健的天然药物。
常见的贵州苗药有1500种,最常用的有约200种,其中一些是中医 或民间草医都不用或少用的,而苗医却常用来治疗疾病,且药用部位也 有所不同。苗族药物来源广、种类多、产量大、品质好。
苗药

1、用于蛇咬伤的药物有:仙人掌、天南星、天葵、半边莲、
犁头草、地苦胆、仙鹤草、七叶一枝花(重楼)朱砂莲、野烟。
2、具有杀虫功效的药物有:土荆芥、千里光、川谷米粮、马
桑、博落回、大血藤。
3、具有睫毛倒卷的药物是:五倍子
4、用于头昏眼花的药物有:天麻
5、具有治疗脚气的药物有:土牛膝、土茯苓、芦荟、玉米须
6、具有接骨作用的药物有:凤仙花、马鞭草、大乌泡、四块
瓦、九节茶
7、用于无名肿毒的药物有:乌头、地苦胆、风轮草、迎春花、
麦门冬、鸡屎藤
8、具有利水利尿作用的药物有:车前草、玉米须、木瓜、天
葵、马齿笕、小蓟、小金钱草、马鞭草、海蚌含珠、臭牡丹、人字草
9、用于治疗骨折的药物有:马鞭草、地苦胆、土三七、水冬
瓜、反背红、九节茶
10、用于治疗夜盲症的药物有:地木耳、人字草
11、不宜多吃的药物有:丝瓜
12、用于治疗痢疾的药物有:十大功劳、土牛膝、小金钱草、
千里光、大乌泡、马蹄金、六月雪、半边莲、地苦胆、凤尾草、海蚌含珠、红豆根。
13、用于止呕的药物有:生姜、半夏
14、用于安神、延缓衰老的药物:绞股蓝
15、用于解酒毒的药物有:拐枣、毛草根
16、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药物:地苦胆、凤尾草、艾叶
17、用于解鱼蟹毒的药物是:紫苏。
18、拔罐法的操作有哪几种?临床多用于哪些病症?
答:(1)投火法(2)闪火法(3)推罐法(4)抽气法(5)留针拔罐法(6)刺络拔罐法(7)煮竹筒法临床多用于下列病症:(1)风湿痹症(2)胃肠疾病(3)肺部疾病(4)伤科拔瘀。
在贵州种植什么药材

在贵州种植什么药材贵州地处中国的亚热带和喀斯特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种植多种药材。
以下是贵州常见的药材品种及其特点:1. 何首乌:何首乌是一种传统的滋补药材,具有活血、补肝肾、益精血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何首乌的生长。
贵州的何首乌品质优良,被誉为“天下第一何首乌”。
2.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适宜紫花地丁的生长和繁殖。
3. 薏苡仁:薏苡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健脾利湿、利尿排浊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适宜,土壤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合薏苡仁的种植。
4. 苦参:苦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苦参的生长和繁殖。
5.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补气养阴、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适宜黄芪的生长。
6. 川贝母:川贝母是一种经典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适合川贝母的生长。
7. 桑叶:桑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降血糖、清热解毒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适中,土壤富含有机质,适宜桑叶的种植。
8. 鹿茸:鹿茸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补肾阳、壮阳补精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适宜,适合鹿茸的生长。
9. 灵芝:灵芝被誉为“仙草”,具有养心安神、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适宜灵芝的生长和繁殖。
10. 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解毒退烧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适合金银花的种植。
贵州具有丰富的药材种植资源,上述只是其中常见的一部分。
而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药材品种也逐渐开始在贵州种植,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贵州的药材产业有望进一步壮大,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苗药(黑骨藤)

苗药(黑骨藤)黑骨藤别名铁骨头,是中国国代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但是在现代人对它的了解很少,它来源于野生萝摩科植物西南杠柳的根或者全株,它属于藤状灌木全年可以采收。
《本草纲目》记载:黑骨藤性味辛温,香醇润喉,具有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类风湿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而且效果非常突出。
据说,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因含服黑骨藤切片而不得风湿病。
黑骨藤为常绿攀援藤本植物,长达10米以上。
全体无毛,具乳汁。
根细长,弯曲,有香气,棕色。
茎基部木质,纤维性强。
叶对生;狭披针形,长2.3~6厘米,宽0.4~1厘米,先端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均光滑;叶柄短。
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多为3朵;花小;花瓣5,卵圆形,端尖,暗绿黄色。
果双生,长圆锥形,斜展,长6~10厘米,上端渐狭尖;内含多数具白色长绢毛的种子。
生于山野疏林中。
分布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本草纲目》记载:黑骨藤性味辛温,香醇润喉,具有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类风湿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而且效果非常突出。
据说,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因含服黑骨藤切片而不得风湿病。
黑骨藤以根茎入药,是一种能消肿止痛的中药材,平时人们因风湿骨痛出现关节肿痛时可以及时用中药黑苦藤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把黑骨藤泡酒以后服用,也可以直接把它煎制以后服用,煎制时产生的药渣,可以直接外敷在肿痛的关节上,能让肿痛的症状很快缓解。
黑骨藤虽然药用功效出色,但是它有一定的毒性,平时服用时不能过量服用,另外它也不能与豆类同服,不然会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这时必须及时进行解毒处理,不然会危及生命。
平时患有肝炎或者消化道溃疡的人群也不能服用中药黑骨藤,不然会加重病情,对身体健康不利。
贵州苗药种类

贵州苗药种类贵州苗药是指贵州省苗族地区特有的传统药物,是苗族人民长期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这些传统药物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疗法在民间广泛应用,对于保护人民健康、治疗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贵州苗药种类丰富多样,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等多种类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贵州苗药种类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
一、植物类1. 雷丸:雷丸是一种由雷公蕉(学名:Musa paradisiaca)制成的中草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骨痛、筋骨酸软等风湿性关节炎。
2. 苦木:苦木是一种生长在高山地区的植物,其根皮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
3. 长寿葫芦:长寿葫芦是一种苗族人民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
4. 雪莲花:雪莲花是一种生长在贵州高山地区的珍稀植物,其花瓣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
5. 银耳:银耳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其果实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滋补养颜、养心安神等功效。
二、动物类1. 蝎子:贵州苗族地区常见的一种动物类药材。
蝎子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镇痛等作用,在民间常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中风后遗症等疾病。
2. 蜂蜜:蜂蜜是苦木山地区苦木树上采集到的天然产品。
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滋补养颜、润肺止咳等功效,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咳嗽、气管炎等疾病。
3. 蛇胆:蛇胆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类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
在苗族地区,蛇胆常被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急性肝炎等肝胆系统相关的疾病。
4. 虫草花:虫草花是一种生长在高山地区的珍稀动物类药材。
虫草花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在苗族地区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患。
5. 鳄鱼:鳄鱼是苯山地区常见的一种动物类药材。
鳄鱼肉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补益肾阳、强筋壮骨等作用,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阳虚体弱和关节退行性变等问题。
苗医常用治验动物类药物辑录

苗族 是 一 个 历 史悠 久 , 化 灿 烂 , 劳 智 慧 、 才 多 艺 、 文 勤 多
谋略果断、 和谐 善 美 、 人才 辈 出 , 响 深 远 的 民族 , 影 苗族 同胞 从 古 代 开 始就 在 生 活生 产 实 践 中 ,发 明 和创 立 了许许 多 多 具 有
不 举 之症 , 香 虫具 有 温 中 壮 阳之 功 效 。 九 2 乌鸦 肝
【】包骏 , 懋 雄 贵 州苗 族 医 药研 究 与 开发 【 】 阳: 州科 技 2 冉 M. 贵 贵
出 版 社 .9 9 19
便血 , 外伤 出血 , 痔瘘 , 火伤 , 咬伤 。 烫 蛇
1 槲 5 蕨
【】张敬 杰 , 迎 春 . 族 常 用 植 物 药【 】贵 阳 : 州科 技 出版 3 罗 苗 M 贵
中 国 民簇 匡 蔼 杂 志
苗药名 : 敌西 【 锐 3 】 源 : 金 沙 科 植 物 海 金 沙 L gd m 。来 海 yoi u
jpn u (hn .S . aoi m T ub) w 的孢 子 。功能 主治 : 水 , 热 。主 治尿 c 利 除 路 结 石 , 热 不 退 , 虚 【 高 体 3 】 。 1 铁 线 蕨 2
1 九香 虫
苗 医用 九 香 虫 配 青 藤 香 、 蛛 香 , 煎 服 , 疗 胸 膈 胀 满 、 蜘 水 治
胃脘胀 气 , 饱 嘱之 病 症 , 要 取 其 理 气 止 痛 之 间 功效 。用 九 打 主 香 虫 配 淫羊 藿 、 枸杞 子 、 樱 子 泡 酒 内服 , 金 主治 肾虚 早 泄 、 阳痿
最常见的苗族医药药方举例

最常见的苗族医药药方举例
九架内冷蠲毒煎:野菽油根50g,酱草叶后下30g,侧耳根50g,弹匠
棰50g,生老虎50g。
温内败毒,活血止痛。
治冷毒病症。
三隶虚火蠲毒煎:野菊花、黄花蒿、蜂窠草、毛毛蒿、叶下红、大刺
刺菜、地胡椒、紫薇、生老虎姜各15g。
退全身虚火,兼退肚架、身架
盛火。
开脑煎:樟木叶、白蒿、香大血藤、薄荷、地党参各式各样10g。
提神
开脑。
秒气蠲毒煎:三针刺、大青叶、穿心莲、蒲公英、龙胆草、瓜蒌、广
豆根、大黄、厚朴各15g.败毒赶毒,退火散结。
治肠伤寒及各种炎肿
火毒症。
三味赶表煎:桂枝、荆芥、黄芪各15克。
赶退毒气散郁,治风冷水毒症。
抗血癌煎:深绿卷柏50克,芮孝帑20克,广豆根10克,人参10克,蜈
蚣粉3克。
前四味共煎3次,合并药汁,一天服三次,每次用药汁冲服
蜈蚣粉1克,连服百日以上。
主治血癌及其它癌,肝硬化。
退气宁耳煎:皂角刺10克,臭牡丹根30克,柑子叶、汇精草、水莲蓬、酱草叶各10克,猪耳一对。
先煎前六味,滤汁钝猪耳,加生姜、盐,
任食。
治耳鸣昏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常用苗药品种及用途贵阳中医学院田振华、赵俊华、赵能武、韦波贵州雷山西江苗寨是全国最大的苗族村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雷公坪之麓,是雷山县西江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6公里,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39公里。
全寨共1258户5326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2%,占地面积61.498公顷。
西江苗寨是我国仅有、世界无双的一个千户苗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为贵州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她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徒的主要集结地,距今约500至600年,是雷公山地区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誉为“苗疆圣地”、“苗都”。
西江地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地带,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由于西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苗族独特的历史背景,西江的苗医药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为苗族人民的生存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调查西江苗医药的情况,我们于2007年7月20日~24日,专程到西江进行了实地调查,我们请苗医一同采集常用药物标本,并召集当地苗医举行了座谈会,详细记录了苗医对每一药物的称谓及用途的介绍。
通过对药物标本的鉴定,确定了所收集到的常用苗药品种及用途如下:1.虎耳草[苗药名(下同):窝比省],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 .的全草,治中耳炎,取汁滴患耳。
2.车前草(窝矮八降),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的全草,可利尿、消肿,煎水服。
3.蛇倒退(加欧万朗),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 .的全草,治毒蛇咬伤、风湿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
4.七叶莲,为五加科植物密脉鹅掌柴Schefftera venulosa (Wight &Arm.)Harms的根或茎叶。
治风湿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
5.伸筋草(嗟格里那),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 L.的全草。
可强筋壮骨。
6.号筒杆(窝良根),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Macheaya cordata (Willd.)R. Br. 的带根全草。
治脱肛(烧灰涂患处)。
7.无娘藤(嘎罢叉龚),为旋花科植物兔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全珠。
补肾,治肾虚。
8.夏枯草(窝坝仰),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 .的全草。
清热、消炎,治。
9.续断(窝强牛),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的根。
治跌打损伤,活血。
10.四季红(搜档索),为蓼科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D .Don的全草。
治肾炎、胃肠炎,利尿等。
11.卷柏(下架梦),为卷柏科植物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 (Hook . et Grrev .)Maxim的全草。
为治肝炎的主药。
12.八角枫(嘎龚倒丢劳读),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 (Lour .) Harms的支根及须根。
主治风湿,多泡酒服。
13.香附(仰松巴),为沙草科植物沙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根茎,主治妇科病,而肾炎、跌打损伤也常用。
14.小血藤(窝仰西),为茜草科植物茜草Bubia cordifolia L.的根及根茎。
可止痢,治胃肠炎。
15.透骨香(斗整空),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Rehd.的全株或根。
清热解毒,治风湿骨病、筋骨肿痛。
16.黄独(真贵嵯),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可解毒消肿,治腮腺炎、淋巴结核。
17.蓝布正(佳灰柯),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Geum aleppicum Jacq 的全草。
治头晕、头痛,降血压。
18.倒提壶,为紫草科植物倒提壶Cynoglossum amabile Stapf et Drumm.的全草。
可补虚。
19.鸭跖草(窝嘎仰),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nunis L. 的全草。
治尿结石。
20.生扯拢(加嘎旅),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带有果实的全草。
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
21.算盘子(真迷勒),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Glochidon puberum (L .) Hutch .的根、叶与果实。
可止痢。
22.金银花(榜佳枪),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 的花蕾。
清热解毒,治淋病、梅毒。
23.绣线菊(窝绍丢),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绣线菊的根。
用治流行性感冒,止痢。
24.仙鹤草(加嘎吉给),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全草。
可止血,主用于尿血、便血。
25.紫珠(豆嘎先),为马鞭草科大叶紫珠Callicarpa bodineri lévl .的根、枝、叶。
主用于止血。
26.茜草(四棱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Bubia cordifolia L.的根及根茎。
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27.六月雪(斗野给),为茜草科植物六月雪Serissa foetida Comm的全草.可止痢,并可用于肾虚(配续断、桑寄生、杜仲等)。
28.鸡屎藤(窝项嘎),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 (Lour .) Merr . 的全草及根。
可健胃消食,治脘腹疼痛,小儿疳积。
29.一枝黄花(窝乃略巴),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plidago decurrens Cour.的全草,治感冒,预防破伤风。
30.过路黄(窝里络),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Hyperieum patulum Thunb ex Murray 的全株。
可行气止痛,用于腰扭伤。
31.田鸡黄(税缪嫩),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 的全草。
可利湿消肿,用治肝炎,心脏病(配猪心)。
32.紫箕贯众(窝汉嘎相),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cia Thunb .的根茎及叶柄基部。
治跌打损伤。
33.马鞭草(加洛根),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草。
治无名肿毒。
34.黄毛耳草(芮朗纺兴),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Palib.)Merr的全草。
治牙痛,蛇咬伤。
35.矮地茶(加洛刘吉),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Thunb .) Bl .的全草。
止咳。
36.鸡眼草,为豆科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 Schindl.的全草。
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治腹痛,腹泻。
37.木通(佳董坝),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e(Thunb.)Koidz.var. austalia(Diels) Rehd.的木质茎。
催奶(用茎髓),治肾炎。
38.野葡萄(嘎龚正格收)(五姐妹),为葡萄科植物三裂叶蛇葡萄Ampelopisis delavayana (Franch.)Plancl.的根。
治风湿。
39.艳山红,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花、果实及嫩叶。
可清热解毒,用治慢性气管炎(泡水当茶饮)。
40.三角枫(加枪幼),为五加科植物中华常青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var.sinensis (Tobl.)Rehd.的根或茎叶。
用于风湿及关节疼痛。
41.红禾麻(莴豆刹),为荨麻科植物大蝎子草Girardinia palmate (Forek.)Gaud.的全草。
用于风湿麻木,煎水洗或捣敷。
42.爵床(豆里幼),为爵床科植物爵床Postellularia procjmbns (L .)Nees.的全草。
用于肝硬化腹水,肝炎。
43.臭牡丹(窝项嘎),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
的根、茎、叶。
可降血压,并用于妇科病。
44.鹅不食草(莴梗比),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e munima (L .)A .Braun et Aschers . 的带花全草。
治结石(常用于排石、化石)。
45.紫玉簪,为百合科植物紫萼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以全草或根入药。
治淋巴结核,乳腺癌。
46.半枝莲(佳莴遍尖脑),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并头草)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的全草。
主治肝炎,肝癌。
47.酸汤杆(莴巩料),为蓼科植物虎杖Ploygonnum cuspidatum Sieb . et Zucc .的根茎。
具抗炎、利湿作用。
用于腹胀,肾炎。
48.一点红(莴底搜),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DC.的全草。
治无名肿毒。
49.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 f.)Nees 的全草。
消炎,止痢。
50.天门冬(基加欧确),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 的块根。
主补虚,治虚弱证。
51.水冬瓜(嘎龚令豆得),为山茱萸科植物有齿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 var. intermedia (Harms) Hu 的根、根皮及叶。
活血舒筋,治筋伤骨折。
52.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 的种子。
下气行水,主用于消积水。
53.小夜关门,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 (Dum . Cours.) G . Don.的全珠。
可清热、消肿毒。
治刀枪伤和痔疮。
54.鱼鳅串(嘎龚阿内溜),为菊科植物马兰Aster indicus L.的全草。
用于鱼鳅症。
治腹痛、腹泻。
55.糯米藤(嘎龚翁渔洛),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Memorialis hirta (Bl .) Wedd .的带根全草。
可消积除满,用治腹内包块。
56.散血飞(嘎龚布梭学嘎八),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 Lam. 的根或根皮。
能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主用于跌打损伤。
57.兔耳风,为菊科植物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bonatii Beauv. 的全草。
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
58.灯芯草(仰松迷),为灯芯草科植物灯芯草 Juncus effuseues L . 的全草或茎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