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巧算与速算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速算、巧算(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速算、巧算(二)

4 速算、巧算(二)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去括号”、“添括号”的方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速算与巧算。

2、初步掌握“借数法”、“分组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速算与巧算。

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方法。

2、初步掌握“借数法”、“分组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速算与巧算。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添上括号变符号教学过程:一、情景体验师: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简便运算技巧,接下来我们一起参加一场数学抢答比赛吧!(PPT展示,学生抢答)回顾小结:1、简算法则:加减法“凑整先算”加法个位和凑十,减法末尾数相同。

2、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把能凑整的数放在一起先算,在交换数的位置时,每个数都要带着自己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才能使交换后的结果不变!师:如果算式中有括号,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生: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师:有括号的限制,我们不能随意将凑整的两个数带着符号搬家,那么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该如何进行速算与巧算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探讨这类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板书课题)二、思维探索展示例1 计算(1)631+(78+269)(2)479+(221-155)师:第(1)题有哪些数能够凑整呢?生:631与269师:能先算631+269吗?生:不能,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师:是呀,括号捆绑住了我们的运算顺序,要想不被捆绑,那该怎么做呢?生:去掉括号就可以解除捆绑了!师:那能不能直接去掉括号呢?生:可以吧!师:那我们直接去掉括号,用凑整的方法计算下结果生:631+269+78=978师:那请同学们验证下没有去括号计算的结果是不是978.(学生自主验证)生:也是978师:那说明了什么呢?生:说明可以直接去掉括号!因为直接去掉括号计算结果不变。

师:很好!括号前面是什么运算符号呢?生:是加号!师:也就是说括号前面是加号,可以直接去掉括号,再进行凑整。

小学奥数速算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巧算教案小学奥数速算巧算教案【篇一:三年级奥数巧算与速算】01.09 三年级周润泽速算与巧算教学目标:1、学会“化零为整”的思想。

2、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教学重点:加法、减法和乘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教学难点: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以“借数”。

知识点: 1. 加法的简便运算.(1) 互补数相加(2)拆出互补数相加(3)a+b=b+a2. 减法的简便运算.(1)a-b-c=a-(b+c);(2)a-b+c=a-(b-c)(3)利用补数,现变整,后计算3. 加减混合式计算:(1)添括号,去括号法则;(2)带符号搬家(3)互补数相加的活学活用(4)基准数相加3. 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来看一看老师这里有2个算式你喜欢算哪一个?①57689+29273=②100+1000=t: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算算式②呢?因为算式②是整百和整千的数,那么我们如果能将我们在平时计算时变成算式②这样,我们就可以让计算变的更简单,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怎么样让我们平时的计算变成像算式②一样。

1、互补数相加(1)446+72+154+328 (2)857-294-306(3)957+234-257 (4)359-298+441(5)724+55+645+176 (6)953-267-133(7)426+755-266 (8)362-199+2382、拆出补数相加(1)299+86 (2)873-398(3)541+1002(4)4825-703(4)398+27 (6)1873-297(7)336+102(8)4825-10033、减法的性质(1)4480-(955+480)(2)573-(242-127)(3)5570-(2870+570)(4)597-(327-203)4、利用补数,现变整,后计算(1)99999+9999+999+99+9(2)1999+1999+199+19+9(3)3999+399+39+95、利用补数,互补数先相加,后计算(1)1000-90-10-80-20-70-30-60-40-50-50(2)1000-99-1-98-2-97-3-96-4-95-56、基准数相加(1)93+88+90+87+91+89+92+94(2)97+104+101+99+100+103+98(3)78+82+77+83+80+81+79+856、乘法中的简便计算(1)45254 (2)2365(3)827125 (4)4525 8总结:1、加法的简便运算.(1)互补数相加(2)拆出互补数相加(3)a+b=b+a 2、减法的简便运算. (1)a-b-c=a-(b+c);(2)a-b+c=a-(b-c)(3)利用补数,现变整,后计算3.、加减混合式计算:(1)添括号,去括号法则;(2)带符号搬家(3)互补数相加的活学活用 4、乘法的简便运算。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238×102
=38×100+2
=38×100+38×2
= 3800+76
=3876;
3526×99
=526×100-1
= 526×100-526
= 52600-526
=52074;
41234×9998
= 1234×10000-2
=1234×10000-1234×2
3.乘5,25,125的速算法
一个数乘以 5,25,125时,因为 5×2=10,25×4=100,125×8=1000,所以可以利用“乘一个数再除以同一个数,数值不变”及乘法结合律,得到
2.乘9,99,999的速算法
一个数乘以9,99,999时,因为9,99,999分别比10,100,1000小1,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a×9=a×10-1=10a-a,
a×99=a×100-1=100a- a,
a×999=a×1000-1=1000a-a;
例如,18×99=18×100-18=1782;
例如,76×25=7600÷4=1900;
上面的方法也是一种“凑整”,只不过不是用加减法“凑整”,而是利用乘法“凑整”;当一个乘数乘以一个较小的自然数就能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将乘数先乘上这个较小的自然数,再除以这个较小的自然数,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就可达到速算的目的;
例2计算:
1186×5
1.168×101;274×201;
3762×999;434×98;
2.1536×5;2437×5;
3130×25;468×75;
5555×375;6888×875;
3,372;2532;3912;
4682:51082;63972;
4,177×28;266×55;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

1.快速计算乘法口诀表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乘法口诀表。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是进行速算和巧算的基础。

学生应该掌握1乘以任意数等于该数本身,以及0乘以任意数等于0的原则。

另外,在计算乘法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如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的步骤。

2.快速计算除法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除法运算。

为了进行快速计算除法,学生需要熟悉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将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来进行计算。

另外,学生还需要熟悉常见的除法口诀,如9除以任意数的口诀。

3.快速计算加法与减法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为了进行速算和巧算,学生可以借助一些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补数进行计算,将加法问题转化为减法问题或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

另外,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进位和借位的方法简化计算的步骤。

4.快速计算小数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小数的运算。

为了进行快速计算小数,学生需要熟悉小数的基本概念,如小数点的意义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另外,在计算小数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近似计算和适当舍入的方法简化计算的步骤。

5.快速计算整数问题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整数的运算。

为了进行速算和巧算,学生需要熟悉整数的基本概念,如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另外,在计算整数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相反数的概念简化计算的步骤。

6.快速计算组合问题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组合的概念。

为了进行快速计算组合问题,学生需要熟悉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如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另外,在计算组合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化简问题和分类讨论的方法简化计算的步骤。

7.快速计算面积和周长问题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为了进行速算和巧算,学生需要熟悉面积和周长的基本公式,如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另外,在计算面积和周长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化简问题和近似计算的方法简化计算的步骤。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奥数速算与巧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和运算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奥数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常见的奥数题型及其解题技巧。

3. 针对不同题型的练习题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奥数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3. 分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五、教学课时1. 共计1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每课时包含讲解、示范、练习、总结等环节。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讲解:讲解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示范:通过示例题目,展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目:布置课后练习题目,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竞赛:组织奥数速算与巧算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奥数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3. 练习题目:收集各类奥数速算与巧算题目,供学生练习使用。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奥数速算与巧算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巧。

2.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以及相关运算规律。

3. 常用的运算公式和定理,以及如何灵活运用。

4. 典型题目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字拆分与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通过例题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巧。

2. 第二课时:数字的拆分与组合,以及相关运算规律。

3. 第三课时:常用的运算公式和定理,以及如何灵活运用。

4. 第四课时:典型题目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每节课安排适当的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3.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阶段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现和学习对方的优点,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教辅资料:收集相关的奥数题库、练习册等辅助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文章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基础: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篇一:三年级简算教案】一.课题二.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巧算就可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三.教学过程①引入方式②新概念如何讲③例题1.427+3982.7365-1999 3.427+153+173+147 4.678-123-177 =425+2+398 =7365+1-2000=(427+173)+(153+147) =678-(123+177) =425+400 =7366-2000 =600+300 =678-300=825=5366 =900=378=4545 =1000000=292 =2700④随堂练习1.1529-(453+529)2.736-(237+136)3.4253-(453-158)4.4995-(995-580)5.786-2016.99+999+101+10017.9+99+9998.8+98+998+9998+999989.203+199+198+205+201+19610.673-251-14911.653+127+14712.927-178-32213.153+146+154+147 14.763-121-17915.124+241+159+27616.108+34+92+16617.151+150+148+146+15318.842-298 19.1654-599 20.738+59921.832+19722.475-198 23.2412-59624.999+676 25.687+1998 26.1147-99827.769+899【篇二:加减法的巧算教案】教学过程第 1 讲加减法的巧算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奥数趣味学习——速算与巧算(加减法中的巧算)

小学三年级奥数趣味学习——速算与巧算(加减法中的巧算)

小学三年级奥数趣味学习——速算与巧算(加减法中的巧算)一、加法中的巧算1.什么叫“补数”?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87362→12638,…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 巧算下面各题:①36+87+64②99+136+101③ 1361+972+639+28解:①式=(36+64)+87=100+87=187②式=(99+101)+136=200+136=336③式=(1361+639)+(972+28)=2000+1000=3000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200+861=1061②式=(548-4)+(996+4)=544+1000=1544③式=(9898+102)+(203-102)=10000+101=101014.竖式运算中互补数先加。

如:减法中的巧算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1:① 300-73-27② 1000-90-80-20-10解:①式= 300-(73+27)=300-100=200②式=1000-(90+80+20+10)=1000-200=800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奥数巧算与速

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1、学会“化零为整”的思想。

2、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A+B+C=A+(B+C)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教学重点:加法、减法和乘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教学难点: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以“借数”。

知识点:
1.加法的简便运算.
(1)互补数相加(2)拆出互补数相加(3)A+B=B+A
2.减法的简便运算. (
(1)A-B-C=A-(B+C); (2)A-B+C=A-(B-C)
(3)利用补数,先变整,后计算
3. 加减混合式计算:
(1)添括号,去括号法则;(2)带符号搬家
(3)互补数相加的活学活用(4)基准数相加
3.乘法的简便运算。

(1)A×B=B×A; (2)A×B×C=A×B×C;
教学过程;
来看一看老师这里有2个算式你喜欢算哪一个?
①57689+29273=②100+1000=
T: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算算式②呢?
因为算式②是整百和整千的数,那么我们如果能将我们在平时计算时变成算式②这样,我们就可以让计算变的更简单,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怎么样让我们平时的计算变成像算式②一样。

1、几个数相加,可以把相加能凑成整十、整百的先算,再和其他数相加。

(如何凑整:
高位凑9,末位凑10。

比如找与63凑整的数,末位为10-3=7,十位为9-6=3,所以是37)
87655-12345 46802-53198 87362-12638
(1)446+72+154+328 (2)362-199+238
(3)957+234-257 (4)359-298+441
2、添括号、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不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123+(67+116) 231+(73+69)
379-(279-212) 226-(126+57)
添括号(+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原来是+的,变
为-,原来是-的,变为+)
729+154+271+246 275-64-36 733+(793-533)
3、拆出补数相加(如果几个数接近整十整百,可以先看成整十整百的数相加,多加了再
减,少加了再加)
(1)299+86 (2)873-398(3)541+1002 (4)4825-703
4、利用补数,先变整,后计算
(1)1999+1999+199+19+9
5、利用补数,互补数先相加,后计算
(1)1000-90-10-80-20-70-30-60-40-50-50
6、基准数相加
(1)93+88+90+87+91+89+92+94
7、分组计算(如果加减计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可以用分组法计算)
9-8+7-6+5-4+3-2
8、带符号搬家(几个数相加减时,可以把数及前面的符号一起搬家,改变运算顺序,但
结果不变,有相同的数,符号相反,可以抵消)
159-121+141+121=159+141+121-121
9、乘法中的简便计算(凑整百整千)
(1)4525 4 (2)236 5
10、两位数相乘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
位。

(满十进一)
例:12×14=?解: 1×1=1 2+4=6 2×4=8 12×14=168
15×13= 14×12= 12×15= 19×17= 16×14=
2、头同,尾合十。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用0占位。

例:23×27=?解:2+1=3 2×3=6 3×7=21 23×27=621
34×36= 82×88= 51×59= 24×26= 74×76=
3、尾同,头合十。

口诀:十位相乘加个位放百位,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用0占位。

例:34×74=?解: 3×7+4=25 4×4=16 34×74=2516
59×51= 83×23= 71×31= 45×64= 16×96=
4、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37×22= 64×33= 19×88= 82×77= 73×55=
5、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头加头满十进一)
例:21×41=?解:2×4=8 2+4=6 1×1=1 21×41=861
31×41= 61×21= 41×51= 51×71= 81×91=
6、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拉开,中间加。

例:11×23125=?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26×11= 631×11= 89×11= 372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