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直流系统交流窜入工频交流的影响及分析处理
变电站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变电站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摘要:在诸多变电安全事故风险中,“变电站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简称“交直流混电”)因其可能造成变电站多元件跳闸、电网破坏力大、负荷损失率高、防范难度大等特点,被列为重大风险。
因此,专业人员对变电站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交流串入直流系统;危害;防范“变电站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简称“交直流混电”)因其可能造成变电站多元件跳闸、电网破坏力大、负荷损失率高、防范难度大等特点,被列为变电站重大风险。
所以,我们要认识变电站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的危害,这样可以更好地运维变电站现场。
1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的原理解释有两种情况通常会造成交流串入直流系统:一种是工作人员的失误,在检修的时候错误地短接两次接线端子;另一种是设备的运行是正常的,但其中交直流的绝缘电缆受到破坏或者直流电缆的对地电容明显偏大等。
交流电串入直流是直流电源故障的主要形式。
直流与交流系统是两个分别的系统,在正常的情况下彼此是不会发生联系的,但是有些特殊情况可以导致交流串入直流。
1.1绝缘电缆的损坏。
由于绝缘电缆的损坏,加之交流电的回路电缆和直流电的回路电缆被放在一起,这就使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内芯互相接触,从而导致了交流串入直流。
1.2工作人员的失误。
在现场施工中,工作人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不熟悉变电站的情况、专业技能不熟练、不细心等都可能错误地将交流电接到直流电的回路上,这是人为的因素,完全可以避免。
1.3设备距离太近。
直流电缆和现场布置的接地网设备距离太近,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倒闸引起零序电流走到直流电缆的附近,就会通过电缆对地分布的电容直接串入直流电系统当中。
2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的危害图1 220V跳闸的回路原理示意图图2 交流串入直流的等效电路当中的C+和C-分别表示直流中正负母线的对地电容,通常有几十μF。
R+和R-是直流母线对地面的电阻,通常有100kΩ。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直流互窜与交流窜入的原因及危害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直流互窜与交流窜入的原因及危害摘要:直流输电线路直流互窜、交流窜入故障会破坏供电电源或直接造成保护控制设备误动,为了有效保证变电站、发电厂乃至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在直流系统中设置一套安全、稳定的微型计算机隔离装置,以加速直流系统故障的检测,从而加速直流系统故障的发现,提高直流系统的安全性,本文着重介绍变电站直流互窜及交流窜入故障的原因、危害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直流互窜;交流窜入引言近几年,由于变电所的直流供电系统的故障,使保护装置误动、拒动的现象不断增多,而现有的直流系统装置在发生故障时,往往难以获取精确、详尽的故障资料,缺少故障的资料支持,使故障的原因分析增加了不明朗的不确定性,使后续的处理工作缺少了科学的技术基础[1]。
直流供电是二次供电的核心部件,其可靠的工作可以保证二次控制和二次保护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1、直流电源故障分析系统由于系统的用户地域分布较大,应用系统的软件主要是B/S(Browser/Server)结构,将数据库、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等功能整合到终端上,方便系统维护、升级和功能扩充。
本系统具有可供500个变电所接入的区域电力网络运行状况的监控中心。
该系统对蓄电池、充电机、绝缘装置和蓄电池监控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了动态的监控和分析,对这些装置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能及时地检测出蓄电池、充电机的失效和不满足有关规程、反措要求的绝缘监测装置[2]。
根据设备性能恶化的情况,制定维修计划,逐步实施设备的运行,从而大幅度降低设备的维修工作;保证蓄电池能够在2小时内发生故障跳闸,并可避免因直流供电的突然消失而导致的保护拒绝;通过对充电电动机的非平稳输出给电池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分析,以改善直流电源的供电可靠性;交流窜入、直流环网、电压偏差、电压起伏等多种直流接地的故障均可报警并加以解决,防止直流线路一次接地造成的保护误动。
2、直流环网与交流窜入原因分析(1)直流环网。
变电站直流系统中交流侵入问题的分析及策略

变电站直流系统中交流侵入问题的分析及策略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变电站采用直流系统,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交流侵入问题。
交流侵入是指交流电流通过直流系统进入变电站设备中,造成设备的电磁干扰、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
交流侵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不够完善或受到外界干扰。
为了避免交流侵入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电气隔离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非常关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加强:(1)安装交流隔离变压器:交流侵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共用地,因此可以通过安装交流隔离变压器来实现彻底隔离。
(2)增加屏蔽:在直流系统设备周围增加金属屏蔽,可以有效地阻止交流电场的侵入。
(3)使用带有隔离功能的直流调节器:直流调节器可以将输入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而且部分直流调节器具有隔离功能,可以阻止交流电的侵入。
2.降低外界干扰外界的干扰会影响设备的运行,甚至可能产生交流侵入问题。
因此,在设计工程时,必须考虑外界干扰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来降低干扰。
(1)外界设备隔离:需要与直流系统共用地的设备,例如电缆屏蔽、接地装置等,都应进行合理的隔离,防止外界干扰对直流系统造成影响。
(2)设备间距加大:设备之间的距离越大,相互干扰的概率就越小,因此在设计工程时要尽量让设备的间距加大,减少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3)接地电阻控制:通过控制设备的接地电阻,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流电的干扰。
3.使用合适的地线地线是连接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的纽带,地线接地的好坏直接影响交流侵入问题的产生。
使用合适的地线可以有效地防止交流干扰。
(1)选择合适的地线:地线的导电性能、电阻大小等参数都会影响交流干扰的产生,因此在选择地线时要慎重。
(2)地线绝缘控制:地线的绝缘也是防止交流侵入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做好地线绝缘措施。
总之,交流侵入问题的产生与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不够完善或受到外界干扰有关。
变电站直流系统中交流侵入问题的分析及策略

变电站直流系统中交流侵入问题的分析及策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日益发展,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当下,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站直流系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其中之一就是交流侵入问题。
本文将针对变电站直流系统中交流侵入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交流侵入问题的引起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交流侵入问题通常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1. 异常运行:电力系统中往往存在各种意外情况,比如负荷短路、设备故障等,这些异常情况会导致直流系统中产生交流干扰,进而引起交流侵入问题。
2. 外部干扰:直流输电线路通常会经过城市和工业区域,这些地方的电磁环境往往复杂多变,这种强烈的电磁环境会导致外部交流电干扰导入直流系统中。
3. 电力设备的设计和运行问题:直流系统中的设备设计和运行问题也可能引发交流侵入问题,比如设备绝缘不良、设备参数设置不当等。
二、交流侵入问题的危害交流侵入问题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损坏:交流侵入会导致直流系统中的设备受到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影响,从而加速设备老化,甚至引发设备损坏。
2. 系统运行不稳定:交流侵入会导致直流系统中的控制系统异常,从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 安全事故隐患:交流侵入会增加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安全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三、交流侵入问题的解决策略为了解决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交流侵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升级和改造:通过对直流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交流侵入问题的发生概率。
2. 强化绝缘措施:在直流系统中采取更加严格的绝缘措施,加强设备的绝缘性能,有效隔离交流侵入。
3. 加强监测和检测:通过增加监测和检测设备,对直流系统中的交流干扰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浅谈变电站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故障分析与对策

浅谈变电站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故障分析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急剧增长。
在电力系统当中变电站是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流回路系统由于其覆盖范围广、规模大以及布线复杂等原因常会发生交流电串入等故障。
其直接会对继电保护系統的运行造成影响,引起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
而一旦保护装置发生故障会危及变电站内的设备失去必要的保护。
因此必须要对其故障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变电站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故障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和解决的建议。
标签:变电站交流电直流回路故障分析解决对策变电站的直流回路是二次系统的控制电源,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变电站的设备、自动装置、通讯网络设备以及继电保护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具有覆盖范围广、接线线路复杂程度高、电缆敷设长度大等特点。
当前很多变电站的直流系统设备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质量上无法做到统一规范要求,而且在长期的运行状态下极为容易发生直流接地和短路以及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等故障。
这些故障会导致变电站设备的继电保护设备电源断开,使其它设备失去保护性能,从而发生一些较为严重的故障和安全事故。
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会引发严重的直流接地情况,交流电因直流电缆间的耦合电容以及对地分布电容而产生交变量引发继电器抖动、失压,进而引起保护装置拒动,使断路器发生跳闸现象。
一、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的故障原因分析以某110kV变电站的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故障为例进行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故障的原因分析。
某变电站的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装置出现跳闸现象,并且变电站后台引发警报,主变压器保护动作信号灯发生闪亮。
一号、二号、三号变压器保护装置均发出信号灯闪亮情况。
三号主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动作未出现跳闸。
经技术工作人员检查后,观察到一号、二号、三号变压器在跳闸前非电量保护装置都接收到开入信号。
并且持续时间较短,非电量保护装置无法实现即时跳闸。
变电站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故障分析与措施

变电站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故障分析与措施变电站直流系统出现接地、短路或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故障时,将对继电保护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致使保护装置出现一系列的误动以及拒动现象,使变电站内部的一次设备失去保护。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电力系统中的交流电串入直流电路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故障对直流系统及控制回路继电器的危害及故障的产生原因,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最大程度的将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发挥出来,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标签: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交流串成直流;保护装置;继电器引言在电力系统中,直流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一些继电保护、断路器操作电源、自动化装置、不停电交流系统(UPS)、控制以及信号回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但是直流系统电缆较为复杂的系统结构,并且支路较多,进而电力系统容易出现故障,例如发生系统接地或交流直接串入直流电路的问题。
同时还会产生寄生电路,这些故障将对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
1.直流系统的配置概述直流系统配置:直流电源按每单元机组分布设置为三组固定防酸式铅酸蓄电池,其中一组的电压为220V,其作用是增强电源的负荷以及提高直流事故照明负荷,另外两组的电压为110V,另外在每个机组单元内配置两组伏蓄电池,用于控制、信号、保护自动化装置。
每台机组单元配备两个110V的电池,每组由53节电池组成。
每机组单元:220V电池组,由107节电池组成,单路母线进行连接。
在使用辐射连接时需要依据直流馈线原则,同时还需要在直流系统的负荷集中区域设立直流分屏。
110V直流系统和220V直流系统的相同处是两者都包含有配电母线以及充电母线,其中充电母线的功能是进行实验测试和蓄电池充电。
电池通过各自的直流保险丝直接连接到充电母线上,充电器与充电母线以及配电母线相连接就需要利用双掷开关。
充电母线在向配电母线进行供电时需要通过进线开关,而配电母线的两端连接双开开关,一般情况,会将母线进行独立工作,110V直流系统的配置与图1220V直流系统的配置相似。
变电站直流系统中交流侵入问题的分析及策略

变电站直流系统中交流侵入问题的分析及策略发表时间:2019-05-16T14:51:30.7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作者:李敏[导读] 摘要:变电站直流系统在变电站运行中非常重要。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变电站直流系统在变电站运行中非常重要。
直流系统易受到交流入侵,影响自身乃至整个变电站的运行。
一旦交流入侵,可能损坏二级设备,也可能导致开关误跳,进而发生一系列事故。
目前,国家对变电站交流入侵问题越来越重视。
因此,本文分析了变电站直流系统交流入侵问题及其改进方案。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交流入侵 1直流系统窜入交流的故障分析可导致直流系统窜入交流的因素有质量问题、绝缘老化、操作失误、分布电容等。
当直流系统窜入交流时,电气控制回路及保护装置会误动作,厂站监控系统会误发大量告警信息且频繁刷新,直流系统会出现金属性接地故障。
对于出口继电器,控制回路的启动电缆距离较远时,随着电缆对地分布电容的增加,继电器两端的电压也相应增大。
当继电器线圈承受的功率大于继电器的最小动作功率时,出口继电器将误动作。
交流侵入负母线造成误动原理与此相同。
交流窜入直流系统可采取以下措施:尽量不让交流分量窜入直流系统,强化对交直流二次回路馈线间隔的隔离;研发可快速检测并切除入侵交流分量的保护装置,尽量衰减交流分量的干扰值。
2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交流侵入问题 2.1低压交流侵入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影响二次交流电源串入直流系统属于低压交流入侵,可导致母线电压出现大幅波动,50Hz时即属于异常现象。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工作人员接错断路器的发信号与联闭锁副接点、其他情况的接线失误或者一些设备绝缘性能不佳等。
对于这种现象,相关人员的解决方案还不够完善。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不接地系统,一旦交流入侵,交、直流母线将叠加更大的交流电压,出现大量的交流分量。
此外,交流电源火线将直接接触到直流系统的负电源。
变电站交流串入直流系统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

交流 串人 直 流系统 的原 因通 常有 2种 :一是检 修 过程 中作业 人员误 短接二 次接 线端子 ;二 是设备 正 常运行 过程 中交直 流 电缆 绝缘损坏 或直 流 电缆对 地 电容过 大等 。下文 仅针对第 1 种情 况展开 分析 并 提 出解决 措施 。 在变 电站实 际工作 中经常需 要进行 二次接 线端 子之 间的短接 工作 ,由于一 个保护 屏柜 或端子箱 内 既有交 流 电、又有 直流 电, 且交 直流端 子相 隔较 近 ,
充 电 电流 + 。 此 时 ,若
+K M
』 cI
图1 2 2 0V跳闸回路原理
—K M
通 过 一 形成
回路 ;同时 ,直 流母 线通 过 TQ 向 +充 电,形成
在 正 半 波 时 ,3个 电
..
+ ~
f
+~
流形 成 叠 加 ,极 可 能达 到 T Q 的动 作条 件 ,使 T Q
2 交流串入直流系统 防范措 施
在 继 电保 护 装置 和安 全 自动 装 置校 验 过程 中, 经常需要 将二 次接 线端子短 接进行 试验 。为 了防止 作业 人员误短 接二 次接线端 子 ,传统 的方法 是先利 用万用 表检 测要短 接的 2 个 接线 端子 ,判断这 2个
接线端子的带 电性质 ,然后再利用 1 根短导线将 2
S
电 力 安 全 技 术
一 .
第1 6 卷 ( 2 0 1 4 年第 4 期)
i
变 电站交流 串入直流 系统危害 分析及防范措施
祁 胜利 ,许 常顺 ,魏 志川
( 1 . 国网冀北 电力有 限公 司检 修 分公 司 ,山西 大同 0 3 7 0 3 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直流系统交流窜入工频交流的影响及分析处理
发表时间:2016-11-08T10:11:54.1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作者:刘鑫
[导读] 直流系统是给信号设备、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应急电源及断路器分合闸操作,直流电机储能的电源设备。
(昆明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昆明 650011)
摘要:按照反措规定要求及实际运行经验,需要确保直流系统与低压交流系统进行隔离,确保互不干扰。
同时,除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降低故障、误接线等导致的交流窜入直流系统导致的保护误动作外,通过PSACAD仿真试验探讨出一些新的技术防范,为运行单位后续制定控制措施提高理论依据。
关键词:工频交流直流系统缺陷处理依据继电保护智能、数字化。
一、概述
直流系统是给信号设备、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应急电源及断路器分合闸操作,直流电机储能的电源设备。
直流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源,它不受发电机、厂用电及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并在外部交流电中断的情况下,保证由后备电源—蓄电池继续提供直流电源的重要设备。
随着现在人们对电力的要求也日益趋向严格,带来的是供电企业对第三方客户满意度的要求不断提升。
同时微机、网络的科技手段逐渐成熟,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
其中《国家电网公司2014~2020年电网智能化滚动规划》中就明确提出2015年将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而作为智能化变电站中对一、二次设备供电的直流系统就显得极其重要。
如何确保直流接地、直流系统过压、直流系统交流窜入等异常情况能够得到快速的判断、处理,成为确保电力设备正确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二、电网对运行设备的安全性要求
根据《2016年7月份云南电网继电保护运行分析及专业管理工作》得到的数据,7月份云南电网调度范围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保护动作次数244次,不正确动作次数0次,正确动作率100%,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保护动作次数96次,不正确动作次数0次,正确动作率100%。
故障快速切除率100%。
1-7月份云南电网调度范围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保护动作次数共2728次,保护不正确动作2次,正确动作率99.93%,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保护动作次数744次,保护不正确动作2次,正确动作率99.73%。
故障快速切除率100%。
三、现有的二次回路防止交流窜入直流的规定
根据《南方电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4.2.11 “跳闸出口继电器的起动电压在直流额定电压的55%-70%之间。
对于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例如5W 以上),如为快速动作的需要,则允许动作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的50%,此时必须保证继电器线圈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绝缘强度。
由变压器、电抗器瓦斯保护动作的中间继电器,因连线长,电缆电容大,为避免电源正极接地误动作,应采用较大起动功率的中间继电器(不小于5W),但不要求快速动作” 。
但从实际运行来看,如果发生交流窜入直流系统,以上反措要求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控制,保护也极易误动作。
目前实际采用的防范控制措施主要如下:
1、加强设计运行管理,避免交直流电缆混用、交直流辅节点混用;
2、加强保护用光耦的管理,避免交流串入后保护误动;
3、规范端子箱和保护屏端子设计制造环节;
4、合理规划二次电缆的路径;
5、加强对一二次设备制造安装环节的技术监督、检查验收和端子箱防水防潮工作;
6、加强直流系统的配置和运行管理;
7、加强继保工程施工安措管理和图纸管理,避免人员三误造成交直流互串事故。
四、直流系统运行现状及动作分析
近些年来,电力系统多次发生因为交流窜入直流系统中导致保护装置误动作。
但此类情况发生前,由于保护装置本身并不能发动作信号,断路器的操作装置此时因为出口继电器误动作本身无法进行监测,也不会发任何动作信号,因此很难找出误动的原因。
例如2010年8月24日,某电厂#1、#2机组跳闸,经检查发现为控制回路中将交、直流电缆混接,最终导致交流电窜入直流回路张,引起直流电缆接地短路,反应到#2机直流配电室侧的直流母线政绩交流分量为224V。
由于直流电源是恒定电源,而交流电源是交变系统,对于直流电源来说是一个干扰源,且该接地电缆较长,形成耦合电容对地构成回路,相当于你出口继电器经过一个电容接于交流220V系统。
在交流电过零点正半周时,交流电对出口继电器无影响,但在交流电过零点负半周时,电缆耦合电容对出口继电器放电,导致出口继电器误动作。
五、主要研究方向及解决问题
1、研究思路
在实际的系统运行过程中,直流系统是经过绝缘监测装置接地,并通过一个999KΩ平衡桥对地绝缘,而低压交流系统的中性点是接地的,也意味着交流系统可以通过接地构成回路。
因此一旦交流窜入直流后,就会相应的形成直流回路一点接地,而控制电缆因为长度较长,会产生较大分布电容。
所以在交流窜入直流的瞬间,电缆的分布电容将会因为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而对出口中间继电器进行放电。
且在正常运行时,由于直流系统的绝缘正常,在出口中间继电器中单一的直流耦合的分压还不足以驱动跳闸,但当直流系统绝缘因交流窜入后产生下降时,在中间继电器一侧的直流耦合分压将升高,由于中间继电器在接线时常并联二极管防止线圈烧毁,此时通过中间继电器的
电流将变成半波整流。
交流窜入直流后如图示:
由上图知,当交流电源在空气开关闭环的瞬间初相角为90°,直流正负极电压变化均为负值的最大区域,电容的电压值无法突变,因此再继电器中流过的电流响应值较大,继电器上的电流最大值达到27mA。
在继电器的动作波形可以清晰看到有一个动作区间,因此证明此时交流电即使窜入后将会导致保护的出口中间继电器误动作。
3.2、设置交流电源在空气开关闭环的瞬间初相角为0°、180°、270°时,3.2.1其中在0°时直流正负极电压变化平稳,继电器中流过的电流变化经过二极管的整流后,最大值约为5mA未达到动作值,未达到继电器的动作值。
同时继电器的动作波形上也为、未发现有动作值出现,因此证明此时交流电即使窜入也不会导致保护的出口中间继电器误动作。
3.2.2其中在180°时直流电压正负极电压变化不大,继电器上的电流值也为超过平稳电流最大值,继电器在全过程达不到动作要求而未动作。
3.2.3在270°时直流正负极电压发生阶跃变化,但由于继电器并接二级管的作用,继电器流过的电流总体不大,查看继电器的动作波形也未跳变动作,因此继电器并不会在此区间误动作。
由于篇幅关系并不在此进行附图。
五、试验小结及整改建议
5.1试验小结通过开展PSCAD的仿真试验,当交流电源与直流电源系统接通后,交流初相角在小雨180°的一个区间都会导致继电器的动作,而在180°至360°时,继电器不动作。
同时在交流电源一个周波滞后,流过继电器的电流都存在有规律的趋于平稳。
从而得出电缆分布电容与交流瞬间的初相角是引起直流系统继电器动作的两个主要原因。
并经过模拟试验,确定了交流窜入直流时初相角在90°时,最为严重。
而交流初相角为事故发生时的发生的角度,为不可控因素,因此降低电缆分布电容的大小或是降低电缆分布电容的影响是可以有效的防范方法。
5.2 整改建议
1、严格执行《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及南方电网下发的《南方电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确保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功率可靠。
2、做好设计、施工、验收关,设计阶段应合理规划电缆走向,减少不必要的长电缆的敷设;施工阶段应严格按图施工,确保不出现交直流混用,电缆绝缘破损的情况出现;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开展重要电缆的绝缘抽查工作;
3、建议整定部门可以有选择的对某些设备,考虑适当牺牲保护的快速性,延长继电器的动作响应时间,以躲过故障发生时交流的前几个周波。
4、建议逐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减少控制电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戴宪宾《变电站二次回路及其故障处理典型实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年1月
[2]王坚敏《直流回路一点接地引起保护装置误动的实例分析》;[J] 2003年7月
[3]《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 2006
[4]《南方电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南方电网公司 2015
[5]蒋建东《基于PSCAD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故障仿真》微计算机信息 2009
[6]刘万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年6月。
[7] M.Groenenboo.j 《Measurement of DC and AC by Transormer,Electonic and Powe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