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共8页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摘要: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与设备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2.测量过程3.数据处理与分析五、实验报告要求六、注意事项正文:【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工程测量是研究和应用测量理论与技术,对各种工程项目的几何形状、大小、位置及物理特性进行测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门学科。

实验中将涉及到测量误差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

【实验仪器与设备】1.全站仪2.经纬仪3.水准仪4.测距仪5.测量标尺6.其他辅助工具【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仪器,确保仪器状态良好,功能正常。

2.熟悉实验流程,了解各步骤的操作要点。

3.确定实验场地,做好安全措施。

【测量过程】1.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

2.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

3.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

4.记录测量数据,整理测量成果。

【数据处理与分析】1.计算测量误差,分析误差来源。

2.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3.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报告要求】1.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包括测量数据、计算过程和分析结果。

2.绘制实验成果图,清晰展示测量结果。

3.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实验纪律,确保实验安全。

2.爱护实验仪器,正确使用和存放。

3.注重实际操作,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机械工程中常见测试技术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器材与材料•万能试验机•温度计•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液压泵•结构件样品实验内容实验一:静态力测试1.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静态力测试时,首先要保证试验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查是否有异常噪声或松动部件。

2.将结构件样品放置在试验机的夹具上,注意调整夹具的夹紧程度,使其紧固结构件样品,但不会损坏样品。

3.开启试验机,并设置合适的试验速度和加载方式,开始静态力测试。

4.记录下结构件样品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变形数据和加载力数据。

实验二:温度测试1.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试时,先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

2.将温度计放置于待测物体附近,确保不会受到其他外来热源的影响。

3.等待一段时间,让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记录下稳定时的温度数据。

4.如有需要,可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温度数据,以进行温度变化分析。

实验三:流量测试1.连接流量计与待测管道,确保连接紧固,并检查流量计的通电和工作状态。

2.开启流量计,并调整合适的流量范围和测量单位。

3.通过调节管道流速或水泵转速,使流量计读数稳定在设定范围内,并记录下实际流量数据。

4.如有需要,可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流量数据,以进行流量变化分析。

实验四:压力测试1.将待测液体接入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确保连接管道紧固,并检查传感器的通电和工作状态。

2.开启液压泵,调整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并观察压力传感器的读数。

3.记录不同压力值下的压力传感器读数,并考虑压力值与读数的关系。

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实验前都要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在进行力测试时,要注意保护试验机夹具和结构件样品不受损坏。

3.在进行温度测试时,要避免热源和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4.在进行流量测试时,要确保流量计的正常工作和精确度。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共8页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共8页

技术设计书1:500地形图测量安徽理工大学目录一、任务概述 (2)(一)、任务来源 (2)(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3)(三)、任务情况 (3)二、测区情况 (3)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 (3)四、作业依据 (3)五、测绘仪器 (3)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3)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 (4)八、实习要求及任务 (4)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4)十、外业数据采集 (5)十一、内业处理 (5)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 (5)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 (5)十四、上交资料 (5)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实习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一、任务概述(一)、任务来源测量实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生产,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本次实习,能全面地掌握地形、地貌的测绘及地形图、地籍图的整饰、接边整个作业过程和方法。

另外学校对于学生所学知识也要进过实习的巩固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学习,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对安徽理工大学地形的测量实习。

由学校老师组织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的颍上县,亳州市的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的怀远县相交。

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四周交通发达,属市区地区。

(三)、任务情况1、以小组为单位测一幅涵盖整个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家属区的地形图一幅二、测区概况(一)测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内。

建筑物较多,无规则,通视条件好;属于平地,通视条件一般,观测条件一般;(二)测区内有多为水泥路,点位易保存。

(三)、该测区气温适宜,属适温天气。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测区高级控制点资料齐全。

四、作业依据(一)、采用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金属泊式应片:直流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实验目的:验证单臂、半桥、全桥的性能,比较它们的测量结果。

实验所需单元: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电桥、F/V(频率/电压)表。

实验注意事项:(1)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并不存在。

(2)在更换应变片时应关闭电源。

(3)实验过程中如发现电压表过载,应将量程扩大。

(4)接入全桥时,请注意区别各应变片的工作状态,桥路原则是:对臂同性,邻臂异性。

(5)直流电源不可随意加大,以免损坏应变片。

实验步骤:(1)直流电源旋在±2V档。

F/V表置于2V,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大。

(2)观察梁上的应变片,转动测微头,使梁处于水平位置(目测),接通总电源及副电源。

放大器增益旋至最大。

(3)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是用导线将放大器正负输入端与地连接起来,输出端接至F/V表输入端,调整差动放大器上的调零旋钮,使表头指示为零。

(4)根据图1的电路,利用电桥单元上的接线和调零网络连接好测量电路。

图中r及w1为调平衡网络,先将R4设置为工作片。

(5)直流电源打到±4V,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使电压表为零(电桥调零)。

(6)测微头调整在整刻度(0mm)位置,开始读取数据。

图1 应变片直流电桥电路(11)在同一坐标上描绘出X—V曲线,比较三种接法的灵敏度。

思考题1.根据X—V曲线,计算三种接法的灵敏度K=∆V/∆X,说明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根据X—V曲线,描述应变片的线性度好坏。

3.如果相对应变片的电阻相差很大会造成什么结果,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方法?4.如果连接全桥时应变片的方向接反会是什么结果,为什么?霍尔式传感器霍尔元件的结构中,矩型薄片状的立方体称为基片,在它的两侧各装有一对电极。

一个电极用以加激励电压或激励电流,故称为激励电极。

另一个电极作为霍尔电势的输出,故称霍尔电极。

在实际应用中,当磁场强度H(或磁感应强度B)和激励电流I中的一个量为常量,而另一个作为输入时,则输出霍尔电势Uh(或B)或I。

超级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适合在实验室工作的你

超级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适合在实验室工作的你

超级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适合在实验室工作的你!01感官检验各种产品的感官检验基本包含组织状态、色泽、气味、滋味是否正常,有无异物,液体样品有无分层及浑浊现象,粉状样品有无水湿、结块,有无霉变、腐败变质等现象。

在感官检验时同时要检验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等。

02理化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化学试剂化学试剂根据用途分为: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色谱试剂、生化试剂、光谱纯试剂和指示剂等。

一般用于食品检验的有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和专用试剂。

基础试剂:可用作基准物质的试剂叫做基准试剂,也可称为标准试剂。

基础准试剂可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用来校正或标定其他化学试剂。

如在配置标准溶液时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用的基准物。

化学试剂的储存:(1)化学试剂大多数都具有毒性及危害性,要加强管理。

(2)隔离存放:易燃类、剧毒类、强腐蚀性类、低温贮存的等分类放置;要求化验人员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3)一般存放于通风、阴凉、温度低于30℃的药品柜中。

有些药品遇光容易分解,避光保存。

固体、液体、酸、碱分别放置。

(二)仪器和器皿(1)检验所用的仪器应处于正常状态,要符合精度要求;同时高级的精密仪器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不可在未弄清使用方法前动用仪器。

(2)仪器因经常使用,检测性能会逐渐降低,所以测试仪器要定期检定和校准。

(3)一般的玻璃器皿采用一次计量。

可以是送到法定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也可以送一套到法定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然后用这套计量好的容器对本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容器进行自校准。

玻璃仪器的计量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校正,并不是所有的仪器都要送检,但作为判定数据使用的器皿一定要计量。

(三)溶液的配制1.标准溶液的配制配制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T 6682-2008的要求。

所用试剂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

标定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中使用的基准试剂。

所用分析天平及砝码应定期检定。

空气中的三甲胺实验作业指导书

空气中的三甲胺实验作业指导书

三甲胺的测定1、方法依据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6-93)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恶臭污染源排气及厂界环境空气中三甲胺的测定。

当采样体积为10L时,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2.5×10-3mg/m3。

3、测定原理采用涂有草酸的玻璃微珠作为吸附剂,装填在采样管中,用于采集恶臭污染源排气和厂界环境空气中的三甲胺。

通过向采样管中注入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和氮气,使采集的三甲胺游离成气态并进入经真空处理的100ml解吸瓶中,取瓶内气体1~2ml直接注入气相色谱仪,根据三甲胺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4、干扰和消除样品中的氨、甲胺、乙胺、二甲胺等胺类化合物在本方法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均不干扰三甲胺的测定。

5、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5.1 制备采样管所需试剂和材料5.1.1 玻璃微珠:色谱用玻璃微珠担体,60~80目。

5.1.2 草酸:分析纯。

5.1.3 采样管:1ml注射器抽去活塞,后部和前部分别用硅橡胶塞和塑料帽密封。

5.1.4 玻璃棉。

5.1.5 甘油:分析纯。

5.2 配制标准样品和样品预处理使用的试剂和材料5.2.1 三甲胶水溶液:含量不低于33%,使用时对三甲胺含量进行标定。

5.2.2 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实验室配制,将其加热60℃赶出挥发性杂质,瓶内密封保存。

5.2.3 水:蒸馏水,经色谱检验无三甲胺杂质。

5.2.4 解吸瓶:100ml,可采用去盖比重瓶,瓶口以砖橡胶塞密封。

5.2.5 玻璃注射器:2ml,配置9号尼龙针头。

5.2.6 聚丙烯薄膜气袋:通气口连接9号针头,内充99.99%氮气。

5.3 色谱载气和辅助气体5.3.1 载气:氮气、纯度大于99.99%,用5A分子筛净化。

5.3.2 燃烧气:氢气,纯度99.9%。

5.3.3 助燃气:空气。

5.4 进样器5.4.1 2ml气体进佯器:必须保证内压达色谱柱前压时,针头连接处和活塞侧面无漏气现象。

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其检验范围主要是钢筋位置可能显著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如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

由于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移位可能严重消弱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故应重视对悬臂构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2、引用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12—99《云南省建设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管理办法》3、仪器设备及主要技术性能3.1主要仪器:ZBL—R620扫描型钢筋位置测定仪3.2工作环境条件:工作温度:0~40℃工作湿度:<85%电源:9V DC (6节干电池)3.3主要技术指标:精度要求:保护层 5~50mm 误差≤±1mm保护层 50~80mm 误差≤±2mm保护层 80~110mm 误差≤±3mm保护层 110mm以上误差≤±4mm探头体积:标准探头 134×56×38mm增強探头 163×76×40mm测轮距:65×35×40mm保护层厚度笵围:标准探头测试范围 15~50mm增強探头测试范围 40~100mm仪器存储量:6400根钢筋网格扫描范围:0.5×0.5m 1.0×1.0m 2.0×2.0m4、检测人员要求检测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并能熟练掌握本项检测技术人员,每一项目配制检测人员2名,检测人员应认真负责。

5、检测部位5.1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位置的检测应针对构件中的主要受力钢筋,重点对现浇混凝土悬挑构件,重要的梁、板、墙等构件进行检测,也可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程度共同选定;5.2 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楼面板厚度一般应同时检测同一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应检测梁边搂面板负弯矩钢筋。

丙烯腈和丙烯醛实验作业指导书

丙烯腈和丙烯醛实验作业指导书

丙烯腈和丙烯醛的测定1、方法依据水质丙烯腈和丙烯醛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丙烯醛和丙烯腈的测定。

3、方法原理本方法采用吹脱捕集方法分析水中的丙烯腈和丙烯醛,采用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法分离有机化合物,用FID检测器检测。

本方法提供了两种色谱柱,有助于丙烯腈和丙烯醛进一步定性和消除可能产生的干扰物质。

4、干扰和消除选择适当的色谱柱进行分离,可以消除干扰物的影响。

5、试剂5.1纯水,确认无干扰物质存在。

5.2丙烯腈,优级纯。

5.3丙烯醛,优级纯。

5.4试剂水,用盐酸(1:1)和氢氧化钠(10mol/L)将纯水调节至pH4~5。

5.5标准贮备溶液Ⅰ,取丙烯腈和丙烯醛标准物质于盛有少量甲醛的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配制成甲醇溶液。

也可购买商品丙烯腈标准溶液。

5.6标准贮备溶液Ⅰ,加9.8ml纯水至已称重的10ml具磨口玻璃塞的容量瓶中(对于丙烯醛标准溶液,如有需要,要用试剂水)。

称量容量瓶重量准确至0.1mg。

立即用10μl注射器将2滴或多滴标准物质加入至容量瓶中,再称重。

用纯水稀释至刻度,盖好瓶塞,然后颠倒容量瓶充分混合,计算水样中的浓度。

将该贮备溶液转入具聚四氟乙烯密封垫旋塞的瓶中。

以最小液上空间,在4Ⅰ避光贮存。

注意,因为丙烯腈和丙烯醛是催泪毒气,所以贮备液应在通风橱内配制。

液体必须直接滴入溶剂中,不要沾在瓶颈上。

5.7标准溶液:用标准贮备溶液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配制,现用现配。

6、步骤6.1测定用气密性注射器取水样,排出其中的气体,并准确至5ml。

然后将水样注入吹脱管中,进行自动吹脱捕集分析。

6.2色谱条件载气:氦气柱1:流速为30ml/min,柱温110Ⅰ(1.5min),快速加热到150Ⅰ并保持20min。

柱2:流速为40ml/min,柱温80Ⅰ(4min)→5Ⅰ/min→120Ⅰ(12min)。

6.3吹脱捕集装置条件吹脱气:氦气或氮气;流速:20min/ml;吹脱管体积:5ml;吹托管温度:85℃±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测控室2005年5月10日实验一应变片的粘贴与检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应变敏感元件——应变片的构造、特点。

2、掌握箔式应变片的粘贴方法。

3、掌握对已粘贴好的应变片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电桥一个万用表一个兆欧表一个应变片连接片粘结剂502清洗剂酒精或丙酮红外线灯三、实验要求:1、观察、选择和检验应变片:1)、观察各种类型和规格的应变片的构造、了解其特点。

2)、根据测试需要选择不同阻值和类型的应变片。

3)、先检查应变片完好后,先用万用表、再用电桥测出应变片的准确阻值、要求组成同一电桥的各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相同,其阻值相差应小于0.5欧。

2、试件表面的清洗及处理:1)、除去试件表面的铁锈、油漆和污物。

2)、用锉刀、砂布等打磨试件的粘贴处、光洁度应达到5左右。

3)、用划针在测点处划出应变片的定位线。

4)、用清洗剂对试件进行清洗。

3、粘贴应变片1)、在测点和应变片的反面均匀的涂上一层502胶,将应变片涂胶的一面放到测点上并对好定位线。

2)、在应变片的正面复盖上一小片滤纸或塑料薄膜,防止粘手,然后用手指沿应变片的纵向、向一个方向滚压,挤出应变片下的气泡和多余的胶水。

3)、按住应变片不动,保持3分钟左右即可(注:如果不是瞬干胶,则要晾干24小时)3、安装接线:1)、在应变片的引出线端约2厘米处粘一小块联接片。

2)、将应变片的引出线烫上锡并套上套管。

3)、将应变片的引出线在联接片上焊接好4、贴片质量检查:1)、用万用表测量应变片的引出线,检查在贴片的过程是否造成短路、断路。

2)、用兆欧表测量应变片与试件间的绝缘电阻,要求达到或大于100兆欧,如果未达到,可用红外线灯烘烤,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5、应变片的防潮处理:测试前一般要对应变片进行防潮保护。

方法一:将防潮剂(配方:松香50%、石蜡40%、黄油10%)在容器中加热熔化、搅拌均匀、涂在应变片上,完全盖住应变片。

方法二:直接用703胶涂盖即可。

四、回答问题:1、你所用的应变片构造如何,贴应变片应注意什么?2、通过粘贴应变片,你有那些收获?五、实验报告要求:1、有完整的检验数据实验二组桥比较一、实验目的:1、了解应变片及测量电桥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用应变原理进行测试的一般方法。

3、掌握利用单臂、半桥和全桥电路进行测试的优缺点。

二、实验设备:传感器实验仪。

(带应变片的悬臂梁、电桥盒、差动放大器、电源、毫伏表、测微头、连接线)三、实验要求:(如下图接好测试电路)1、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将直流稳压电源打到0伏,电压/频率表选择200mv,差动放大器增益调到最大,打开总电源和差动放大器电源。

用导线将差动放大器正、负输入端与地端连接起来,将输出端接到电压表的输入端,调整差动放大器上的调零旋钮,使表头指示为零。

2、按上图的电路结构,利用电桥盒里的标准电阻和上面的接线柱,用导线组接好单臂测量电路,图中的电位器为调平衡网络。

3、调整测微头使双平行梁处于水平位置(目测),将直流稳压电源打到4伏档,V/F表打到2V,然后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使表头指零(需要几分钟预热表头才能稳定)。

4、旋动测微头,使梁向上(向下)移动,每隔0.5mm读一个数并记入表中,记完10个数后,将测微头旋回原来的位置。

5、重新组接测量电路,构成半桥系统,重复上面的实验。

注意:1、直流稳压电源只能用4v,以免损坏应变片。

2、重新组桥时必须将电源打到0v。

3、重新组桥后都要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使表头指0。

四、回答问题:1、在组接半桥和全桥电路时,接线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在更换接桥后,调整放大器的增益,会有什么问题?五、实验报告要求:1、数据完整且接近理论值,如果出入较大,请找出原因。

2、在同一坐标纸上描绘X-Y曲线,比较三种工作方式的灵敏度,并作出解释。

实验三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标定、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差动变压器测量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

2、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设备:1、传感器实验台。

2、示波器。

三、实验要求:1、根据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自己设计出差动变压器的测量系统。

(注意使用相敏检波器和移相器)2、根据设计在传感器实验台上搭接好系统,找出其线性范围,3、完成静态标定。

4、加入振动台系统,完成振动测量。

四、回答问题:请指出振动台的自振频率。

五、实验报告要求:1、有三次实验的数据表格。

2、根据表1作出V—X曲线,指出线性工作范围。

3、根据表2作出V—X曲线,求出灵敏度:S=△V/△X.4、根据表3作出梁的幅频特性曲线5、对上述曲线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四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

2、了解电涡流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设备:1、传感器实验台。

2、示波器。

三、实验要求:1、涡流传感器的静态标定1)、按下图接好实验电路。

2)、调整好涡流传感器的位置,使其对准被测铁片的中心。

3)、打开电源,用示波器观察涡流变换器输入端的波形,时基打到1ms挡,如发现没有振荡波形输出,可调节传感器与被测体的距离。

可见,波形为波形,示波器的时基为 ms/cm,故振荡频率约为Hz。

4)、调节传感器的高度,使其与被测铁片接触,旋动测微头,每隔0.25mm记下示波器与毫伏表的读数,直到线性完全变坏为止。

1)、按下图接好测试系统,图中W1为电桥单元中的交流调平衡电位器。

2)、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使其与被测物体距离约为最佳工作点的位置(利用上面的的结果)。

3)、打开(接通)振荡器电源,将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调到30HZ。

4)、电压表打到20V挡,差动放大器增益调到最小(左旋)。

5)、调接W1电位器,使电压表的读数为零。

6)、去掉电压表,改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1)、接回电压表。

2)、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使其处在线性范围的起始点附近。

3)、调整W1电位器,使电压表为零。

5)、在平台上放一重物,记下电压表读数,根据实验数据作出W-V曲线,计算灵敏度及重物的重量四、回答问题:1、请指出振动台的自振频率。

2、如果已知振动台的振幅为0.2mm。

传感器是否一定要安装在最佳工作点?3、如果此传感器仅用来测量振动频率,工作点问题是否仍十分重要?4、你的笔重多少?五、实验报告要求:1、有实验的数据表格。

2、有静态的V-X曲线。

3、有振动台的幅频曲线。

实验五霍尔式传感器特性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霍尔式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

2、了解霍尔式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设备:1、传感器实验台。

2、示波器。

三、实验要求:1、根据霍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自己设计出霍尔式传感器的测量系统。

2、根据设计在传感器实验台上搭接好系统,完成静态标定。

4、完成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称实验。

四、回答问题:1、霍尔式传感器为什么要在磁场中工作?2、根据静态标定的结果用此系统可否作振动测量。

五、实验报告要求:1、有实验的数据表格。

2、有静态的V-X 曲线、W-V 曲线。

有F-V 曲线。

3、求出霍尔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实验六 相关测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相关技术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作用,了解相关测速的原理。

使用相关测速实验装置及其操作软件进行相关测速实验。

通过实验,总结各种相关运算实现方法及特点,总结相关测速中各系统参数如传感器间隔、采样速率、数据长度、传感器分辨率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相关测速实验装置(包括调速器、电机、电涡流传感器一对) 24V 直流稳压电源计算机(安装数据采集卡和相关测速实验操作软件) 铝箔三、实验原理简述运用相关原理进行速度测量的原理如图1-1所示。

沿运动物体速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两个传2感器S1和S2 如图1(a ),通过S1、S2获得运动物体的表面特征信号如图1(b )中的S 1(t)和S 2(t)。

理想情况下,S 1(t)和S 2(t)之间仅存在一个延时t 0,是运动物体同一点过上游传感器S1时刻(a)(b)图1 相关测速原理图和过下游传感器S2时刻的时间差,称为“渡越时间”。

可以通过相关运算求得渡越时间t 0,进而获得目标运行速度t S v =(1-1)求渡越时间t 0,需作S 1(t)和S 2(t)的互相关函数,代入理想情况下S 2(t)= S 1(t-t 0)的关系,有dt t t S t S T dt t S t S T R TT T T )()(1lim )()(1lim )(0101201τττ+-≈+=⎰⎰∞→∞→(1-2)在τ等于渡越时间t 0时,互相关函数R 取得最大值。

一般用有限时间的积分代替上式,有dt t S t S TR T)()(1)(201ττ+=⎰ (1-3)在数字化的处理中,若选定采样周期为δ,则上下游信号表示为离散的S 1(n δ)和S 2(n δ),n 为整数。

其互相关函数表示为)()(1)(211δδδδm n Sn S Nm R N n +=∑-=(1-4)同样地,找出使R 取得最大值的点m=m 0,即得渡越时间为m 0δ。

利用数字相关技术测量速度的步骤:传感器敏感被测物表面特征或电学特性——〉模拟滤波——〉数据采样——〉相关运算——〉求相关函数峰值对应的渡越时间——〉求速度数值。

在本实验装置中,由电机带动转盘产生速度信号。

使用直流调速的方法调节电机转速。

在转盘上贴一段铝箔,铝箔随转盘运动,表面特征依次被上游和下游传感器读得,求两信号的互相关函数就能获得渡越时间值。

四、实验步骤1、 确认调速器、电机、传感器与电源、计算机的正确连接。

2、 确认转盘上的铝箔无脱落,调整传感器的垂直距离,确保转盘通过时铝箔在传感器的线性测量范围内。

3、 打开电涡流传感器的24V 供电电源。

运行实验配套软件,启动电机,电机转速(包括正反转)在软件中调节。

4、 待电机到达稳定转速时按下“连续测量”键。

当铝箔到达传感器下方时会自动进行速度测量。

观察屏幕显示的测量结果,记录测量数据。

5、 更改相关运算的软件参数,如采样频率、数据长度、相关算法等。

观察测量结果,比较系统在各参数下的测量情况。

6、 更改硬件参数,如传感器间距、传感器离皮带表面高度、皮带运行速度等参数。

观察测量结果,比较测量情况。

五、验证性实验1、系统的非线性误差取若干不同的速度点,在下表记录实测速度值,并拟合曲线,求实验系统的非线性度。

相关测速实验装置速度控制电压和测得速度对应关系表保持变频器速度控制电压为,改变采样频率,在下表记录不同频率下测得的速度数值。

同一速度不同采样频率下测得的速度数据表3、数据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同一速度,同一采样频率采用不同的数据长度进行测量,观察互相关图象的差别并对其进行描述。

4、极性相关、半极性相关和非极性相关的测量比较对同一速度,同一采样频率,同一数据长度,比较分别使用非极性相关、半极性相关和极性相关三种方法时不同的互相关曲线图,并在下面描述其特征与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