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焦山导游词

合集下载

江苏省镇江焦山导游词

江苏省镇江焦山导游词

江苏省镇江焦山导游词焦山风景区是我国AAAAA级旅游景点,系“镇江三山”(另2个是天津和北固山)名胜古迹之一,一向以青山绿水天成,古色古香清雅闻名世界。

其清波环绕着,树木蓊郁,绿树成荫,漫山遍野葱郁,浑似和田碧玉浮江,是千万里湘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玩海岛,与岸边宁波象山夹江僵持,正所谓“万川东注,一岛保持中立”,有江南地区“永济公园”之喻,被称作“江中浮玉”。

山高70.7米,直径2019余米,因汉朝焦光归隐山间而而出名。

亲临其境,确实有“砥柱中流”之感,如同走上普陀区仙岛,获得东西方游客慕名而来而至。

下边是我为大伙儿搜集的有关江苏省镇江焦山导游词,期待大伙儿喜爱!江苏省镇江焦山导游词诸位游人:在领略到了金山寺裹山的风景后,下边我们去赏析焦山山裹寺的美丽风景。

焦山风景区坐落于镇江市城区东北地区的湘江当中,山高71米,占地面积570亩,为浩瀚无垠长江流域唯有可供游客旅游观光探幽的翠绿色海岛,以其砥柱中流的雄壮之势而令人向往。

焦山原是湘江中一个無名的海岛,汉末焦光曾归隐在此,焦山是宋微宗追赐的名字。

又因本地漫山遍野竹海茂盛,老树葱宪,犹如和田碧玉浮江,故称浮玉山。

焦山的寺院隐映于绿树丛中,隐约可见,与金山寺裹山反过来,因此有焦山山裹寺之说。

焦山不但以古色古香清幽的自然风光渐长,也有诸多的自然景观,是一处远近闻名的著名的景点。

【定慧寺:而出名来历天王殿御碑亭大殿古银杏树东冷泉】诸位游人:大家乘船过江赶到焦山南边的山脚下的港口。

成功往北徒步不上50米,大伙儿见到的这座庄重雅致、古香古色的大门口便是焦山定慧寺庙门,它始建清康熙四十七年。

门口有一对明朝的石狮,门匾上的焦山定慧寺牌匾,为茗山金鼎大佛师所题。

庙门两侧悬架的湘江此天堑,我国圣贤这副极具魄力的对联,为明洪武四川巴州廖给所写。

庙门迎头影壁上面有明朝举人胡瓒宗所题海不扬波4个粗字,表明了佛家全球太安之意,大家将它当做。

是这副对联的横批。

明人的横批,草窗的对联,恰当配搭,切合韵致,雅趣深浓。

焦山

焦山

焦山导游词
(自我介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我们的焦山,焦山与金山、北固山统称镇江三山,它有着“山裹寺”之称,与金山的“寺裹山”相对称。

焦山高71米,绕山一周约2000多米,有着“水上公园”之称。

自古以来焦山就有樵山、浮玉山、狮子山、海门山等名称。

它本来只是江中一座无名的岛屿,后因东汉末年高士焦光在此隐居而得名。

当时的汉献帝曾三次下诏书招焦光进京做官,他都婉拒,后人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就将此山改名为焦山。

焦山不仅以古朴幽静的自然风景文明,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如焦山的摩崖石刻是举世闻名的,焦山的碑林也是江南最大的碑林。

碑林中被称为“大字之祖”、“碑中之王”的《瘗鹤铭》碑为稀世之宝。

焦山的佛教文化也是很著名的,所以焦山又被称为“书法山”、“文化山”。

渡过江来到码头,上岸步行50米左右,就到了我们著名的定慧寺,定慧寺最初的名字叫普济庵,创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定慧寺也是江南最早的寺庙之一,北宋时叫普济禅院,元改名焦山寺。

康熙四十二年,才改名为定慧寺,取“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之说,寺名匾额也是康熙帝亲自题写的。

同治七年,定慧寺由禅宗改为净土宗。

净土宗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在民间影响最大。

定慧寺在明朝全盛的时候有殿宇近百间,僧人3000多,参禅僧侣数万人。

在它的两旁还有18座庵寺,在当时是规模最大的寺庙群,也是我国著名的古刹。

02年定慧寺经过改造后,使定慧寺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分布。

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格局。

镇江导游词(精选9篇)

镇江导游词(精选9篇)

镇江导游词(精选9篇)镇江篇1现在我们来到了古西津渡街。

在大家参观之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下这条古街。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长江。

”长江和古街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历史上古西津渡街枕于长江之上,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券门上刻有“枕江”二字。

随着长江北岸坍江,南岸淤积,主航道不断北移,长江向东延伸。

现在长江南岸已经北移了数公里。

从清代就开始,这里便成了一条热闹的商业街。

在“枕江”二字下面是53坡,大家猜一下,一共有多少级台阶?恩,张小姐说对了,一共53级。

53坡的名称源自于佛教53参图的来历,关于53参图的传说我在金山寺已和大家详细介绍过了,53坡只是古西津渡街的一个开始,让我们一起去开启它那耐人寻味的历史画卷吧!在53坡的西面是镇江博物馆,原英国领事馆,主楼为古印度建筑,在楼的顶端刻有“1890”的字样。

这个数字为什么会刻在上面呢?1857年英法发动第二次战争,清政府屈服于外国列强,被迫签下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将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1888年,英国巡捕打死镇江的一个小贩,激起了镇江人民的愤怒,火烧英国领事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于1890年在此原址上重建英国领事馆。

“1890”这个数字是中国屈辱史的见证,将它高高的挂在楼顶是为了警戒善良的`人们,历史不能忘记。

目前馆内珍藏有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文物3万余件,其中还有国家一级文物。

现在镇江博物馆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顺着古街向东望去,我们隐约看到一个石塔,这就是昭关石塔,该塔建于元代,是一座过街石塔,高5米,分塔座,塔身,塔颈,塔顶几部分。

呈亚字形,上刻有佛八宝。

镇江的昭关石塔是我国江南唯一的一座喇嘛式过街石塔,只要你穿过一次石塔,表示你诚心诚意拜一次佛。

在石塔的旁边是救生会。

救生会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有钱人成立的善事机构,当时长江经常有险情,为了鼓励人们积极主动的救护船只和渡江人,每救一人救生会奖励救人者一两白金。

无主安葬的人救生会买棺木安葬。

焦山碑林导游词创作技巧

焦山碑林导游词创作技巧
唐代的葬令规定: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才 能使用这种“龟 趺 螭 首 ”形 制 的 墓 碑。 这 块 碑 的主人是如何获得如此殊荣的?
·112·
பைடு நூலகம்
画,惹人心醉,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可能每一件物品、 每一棵古树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段动人的 故 事,耐 人 寻 味。 游 览 时 间 有 限,游 客 还 要 自 由 欣 赏、自由思考、自我感悟,所以导游不能详细介绍所 有的景物,只能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景物详细讲解,给 游客留出时间和空间。当然,不同类型的游客,兴趣 点、关注点、关注度不同,导游要做足功课,根据游客 的需求精心选择、有所取舍。需要重点讲解的景点 一般要具有代表性,这类景点大多是景区中的核心 景点、标志性景点[2]。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历史感 的景观,创作导游词时容易找到主题,以点带面,体 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如用下面的导游词介绍 焦山碑林: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髓。 镇 江 焦 山 碑 林 展 出 了 上 承 六 朝,下 讫 民 国,共 460余方碑刻。焦山碑林导游词的创作包括碑刻年 代、作者生平、碑文内容、碑文形式、艺术价值等。如 用下述导游词描写焦山碑林概况:
焦山碑林为北宋润州知州钱子高所建,距 今已有 1000年的历史,珍藏有 460余方碑刻, 仅次于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碑刻镶嵌于四廊亭阁, 廊廊相连。漫步在优雅、静谧的江南古典园林, 欣赏精妙的书法作品,品味精湛的书法艺术,这 在全国众多碑刻陈列馆中可谓是别具一格,颇 具艺术气息。
导游词是导游讲解的基础,精彩的导游词可以 拨开景物的历史尘封,提高景物的艺术性、文化性, 加深游客对景点的了解,净化游客的心灵,引起游客 的共鸣。导游用正确、通俗的语言对旅游目的地的 风土人情、服务设施、旅游景点进行清晰、生动的叙 述,让游 客 听 后 有 所 感 悟,难 以 忘 怀[1]。 目 前 很 多 导游讲解内容过于简单,有的甚至为了迎合部分客 人的娱乐趣味,在讲解中夹杂低俗的笑话、野史。有 些讲解则让景点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风采,甚至损 坏了导游、景区的形象。

焦山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

焦山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

焦山导游词范文3篇焦山,山峰高耸,天堑幽深,怪石嶙峋,花卉争妍,香色迎人,很堪观赏。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焦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山导游词范文1: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焦山系“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名胜之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

因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故又有“浮玉山”之美誉。

它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

游人身临其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好似登上普陀仙岛,赢得中外游人慕名而至。

焦山的寺庙、楼阁等名胜古迹颇具特色,大多掩映在山荫云林丛中,故有“山裹寺”之谚。

焦山之所以享誉中外,其一是因为焦山耸峙于江心,犹为“中流砥柱”、“镇江之石”,气势磅礴;加上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

其次由于焦山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

焦山,山峰高耸,天堑幽深,怪石嶙峋,花卉争妍,香色迎人,很堪观赏。

霜枫盛春花,古刹展新容”的赞美。

1953年园林局在山麓地带新辟了焦山公园,园内设有假山、水池、曲桥、渡亭、花房、1 / 5果园、苗圃、菊坛、松径、竹丛等美化基地,使焦山更加秀媚多姿、生机勃勃,苍翠欲滴。

焦山导游词范文2:焦山位于镇江东北的扬子江中,山高71米,又名樵山,狮子山,双峰山,海门山等,自东汉名士焦光隐居此山后,至今称为焦山。

它屹立于大江激流之中,"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故人称"中流抵柱"。

由于扬子江的北坍南涨,现在的焦山已接近南岸。

从镇焦路至江边,乘轮渡至焦山南麓的码头,上岸北行不足50米,即抵焦山的主建筑定慧寺。

定慧寺又名普济寺、焦山寺。

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1700余年。

康熙帝南巡时,为之改名"定慧寺"。

寺内亭台楼阁掩映于绿荫丛树之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谚。

镇江各景点导游词

镇江各景点导游词
2月22日,当我们坐着大巴,经润扬大桥回到镇江火车站时, 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我们在火车站旁的平价超市买了地图, 在广场上坐上2路车直奔伯先公园。
这辆车真是古老,而所走的线路也是绕路的,晃晃悠悠差不多 半小时终于在伯先公园门口停下了。路上会经过大市口一带镇 江繁荣色秀美的 云台山。1926年镇江人民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由知名 人士冷御秋倡议筹建,辟云台山为伯先公园,园艺专家陈养材 精心设计,历时5年,至1931年6月落成开放。)当天天气很 好,由于公园是免费,有很多本地人在公园里嬉戏,打羽毛 球。如果不是那么多介绍,这个公园更像公共绿地。我们只在 赵将军的雕塑前停留了一会儿,就回出来了。
第一天:
火车站 乘坐4路(火车站-焦山公园)(1元*2) 焦山公园(35元*2) 焦山公园 乘坐104路 (1元*2) 金山公园 (35元*2;法海洞5元*2) 第一泉 金山公园 乘出租(10元) 北固山 (30元*2) 北固山 乘坐某路到达迎江桥站(1元*2) 旅馆 旅馆 乘坐人力车(15元) 大市口南站 (吃饭:大杂烩+饭:22元) 大市口 乘出租(9元) 旅馆
(引用资料:「西津古渡街」坐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 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全长虽仅五百公
尺,但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 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 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的小码头街仍保持着唐宋 风韵,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 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镇江旅游指南
>镇江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的西南部,常州的西部,距常州大约60公里,南北约长 10公里,东西约宽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宛如一条绿色苍龙横卧 于江苏省句容、金坛、溧水、丹徒、丹阳五大县(市)之间。主峰大茅 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 虽不算高,但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风景区1986年被省政府年被列为省级森 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1995。同时,她既是道教圣地,又是 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 体,胜似仙境。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九霄万福宫雄居其上,二茅 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

焦山导游词范文

焦山导游词范文

( 江苏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36720焦山导游词范文Jiaoshan tour guide words焦山导游词范文焦山,山峰高耸,天堑幽深,怪石嶙峋,花卉争妍,香色迎人,很堪观赏。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焦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山导游词范文1:焦山系“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名胜之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

因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故又有“浮玉山”之美誉。

它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

游人身临其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好似登上普陀仙岛,赢得中外游人慕名而至。

焦山的寺庙、楼阁等名胜古迹颇具特色,大多掩映在山荫云林丛中,故有“山裹寺”之谚。

焦山之所以享誉中外,其一是因为焦山耸峙于江心,犹为“中流砥柱”、“镇江之石”,气势磅礴;加上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

其次由于焦山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

焦山,山峰高耸,天堑幽深,怪石嶙峋,花卉争妍,香色迎人,很堪观赏。

霜枫盛春花,古刹展新容”的赞美。

1953年园林局在山麓地带新辟了焦山公园,园内设有假山、水池、曲桥、渡亭、花房、果园、苗圃、菊坛、松径、竹丛等美化基地,使焦山更加秀媚多姿、生机勃勃,苍翠欲滴。

焦山导游词范文2:焦山位于镇江东北的扬子江中,山高71米,又名樵山,狮子山,双峰山,海门山等,自东汉名士焦光隐居此山后,至今称为焦山。

它屹立于大江激流之中,"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故人称"中流抵柱"。

由于扬子江的北坍南涨,现在的焦山已接近南岸。

从镇焦路至江边,乘轮渡至焦山南麓的码头,上岸北行不足50米,即抵焦山的主建筑定慧寺。

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宣传语

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宣传语

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宣传语广告语,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宣传语镇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似锦,风光旖旎,向以“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

绮丽的金山,古寺掩山,寺山一体,古塔矗立,丹辉碧映,令人神往。

雄秀的焦山,耸峙江心,碧波环绕,林木翁郁,满山苍翠,山林遮掩古寺,宛若蓬莱仙岛在水中缥缈。

险峻的北固山,形似半岛,山势陡峭,石壁嵯峨,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金山、焦山、北固山作星状点缀扬子江,故称“镇江三山”。

镇江三山宣传语:1、镇江“三山”,比美西湖。

2、都市寻静,悠然“三山”。

3、有山有爱有江湖。

4、流连“三山”地,江左尽风流。

5、傲立江左,豪情“三山”。

6、“三山”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

7、天下第一江山,金山焦山北固山。

8、上有三峡、下有“三山”。

9、一水带“三山”,风光无限看。

10、情缘书缘三国缘,金山焦山北固山。

11、金山湖畔,晓风残月杨柳岸。

12、“三山”,长江上爱的砥柱中流。

13、江天一揽,唯见“三山”。

14、生子当如孙仲谋,怡情当到“三山”游。

15、江河汇,情侣会。

16、三国魏蜀吴,金焦中北固。

17、春风又绿江南岸,金山焦山北固山。

18、明月何处有,把酒问“三山”。

当前的镇江,伴随着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积极推进,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全面启动,这座江河交汇、山水相融、底蕴深厚的江南名城,正在展现出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的独特魅力,镇江旅游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镇江是一块清新亮丽、充满生机的风水宝地,今年以来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大手笔整合三山资源,成功创成5A景区,世业洲、茅山湖跻身省级旅游度假区行列,旅游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短时间内有了较大提升。

希望镇江再接再厉、勇攀新高,努力把“三山”景区打造成长江之畔的美丽“宝冠”,为旅游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江焦山导游词各位游客:在领略了“金山寺裹山”的风光后,下面我们去欣赏“焦山山裹寺”的美景。

焦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区东北的长江之中,山高71米,占地570亩,为浩瀚长江下游唯独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绿色岛屿,以其“中流砥柱”的雄伟之势而令人神往。

焦山本是长江中一个无名的岛屿,东汉末年焦光曾隐居于此,“焦山”是宋徽宗追赐的名称。

又因当地满山竹林繁茂,古树葱宪,宛如碧玉浮江,故称“浮玉山”。

焦山的寺庙掩映于绿树丛中,若隐若现,与“金山寺裹山”相反,因而有“焦山山裹寺”之说。

焦山不仅以古朴幽静的自然景观见长,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定慧寺:得名由来—天王殿—御碑亭—大雄宝殿—古银杏—东冷泉】各位游客:我们坐船过江来到焦山南麓的码头。

上岸向北步行不到50米,大家看到的这座庄严典雅、古色古香的大门就是焦山定慧寺山门,它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

门前有一对明代的石狮,门楣上的“焦山定慧寺”匾额,为茗山大佛师所题。

山门两旁悬挂的“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这副颇具气魄的楹联,为清光绪四川巴州廖给所写。

山门迎面照壁上有明代进士胡瓒宗所题“海不扬波”4个大字,显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人们将它看成。

是这副楹联的横批。

明人的横批,清人的楹联,巧妙搭配,贴切隽永,意趣深浓。

游客们:定慧寺在佛教寺庙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法宝曾来此创建大雄宝殿。

鉴真大师的弟子神邕曾住持佛事,有“十方丛林”之称。

宋代称为普济禅院,元改名焦山寺。

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

“定慧”二字,取于佛家“由戒生定”、“固定发慧”和“寂照双融,定慧均等”之意。

“定”即去掉一切杂念,思想高度集中;“慧”即由“闻、思、修”三条途径来增长智慧。

“定慧”二字是佛家修行的纲领,涵义深刻。

现寺院仍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前有天王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藏经楼,还有斋堂、大家念佛堂、方丈室等,是江南佛教胜地之一。

大家随我走进山门。

穿过天王殿,院中有一座木结构的方形“御碑亭”,亭中石碑上刻着乾修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

诗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僵卧东床袒其腹。

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乾隆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

迎面的大雄宝殿,气势宏伟,体现了明代建筑的风采,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部用小方块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美观,还有飞檐、斗拱、藻井彩绘,富丽堂皇,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在高悬的长明灯后,和蔼慈祥的释迹牟尼、药师、弥陀三尊大佛高踞莲花宝座之上,两旁的十八罗汉造型逼真,神态各异。

康熙亲书的“香林”两字闪烁于烛光香雾之中。

主佛背面的海岛上,观音大土、善财、龙女和诸位菩萨的塑像,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佛教“五十三参”的故事。

走出寺外,这里有六朝柏、宋槐、明银杏等古树。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棵500余年的古银杏,人称活化石,虽饱经风霜,却依然枝繁叶茂。

大殿西院内有一口名叫“东冷泉”的井,相传为焦光取水炼丹之处,为此也称为“炼丹井”。

因为此井是模仿金山中冷泉而开凿的,它的位置又在金山之东,故称“东冷泉”。

【观澜阁(行宫)】出寺向东走,我们来到了观澜阁——乾隆行宫。

乾隆曾六下江南,三上焦山,这座两层楼阁的行宫建于他第三次下江南的前一年(1761年),是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50多年前阁前还未形成沙滩,阁外惊涛拍岸,波澜起伏,潮声震天,所以称它为“观澜阁”。

楼上东、南、西三面明窗若镜。

在楼上长廊可纵观浩瀚的江景,相传乾隆皇帝曾在阁上检阅水师。

【焦山碑林(宝墨轩):“焦山四绝”—唐碑—《瘞鹤铭》】我们从观澜阁向北走,越小桥,过假山,便到了掩映在银杏树林下的焦山碑林(宝墨轩),为北宋初年润州太守钱子高所建。

轩内珍藏460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金山以楼阁取胜,焦山因碑林见长。

焦山古碑基本,石刻纷呈,给这座名山佛国增添了不少雅趣,历来有“书法山”之誉。

碑刻按内容分为文苑、艺术、史料三部分陈列。

其中汉代蔡合的《焦君赞》,梁代江淹的《焦山述怀》,唐代王瓒的诗以及晋代王素之的《瘞鹤铭》碑,饮誉古今,被称为“焦山四古”、“焦山回绝”。

这些碑刻镶嵌在四廊亭阁之中。

在书法艺术上,楷、草、隶、篆各有千秋,可谓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

宝墨轩中保存着江苏省境内最大的完整的唐碑,即唐朝仪风二年(677年)所立的《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

碑高213厘米,宽87厘米,被誉为“初唐妙品”,为国内罕见的唐碑。

游客们:焦山碑林中的无价之宝便来“书圣”王羲之写作的《瘞鹤铭》。

瘞是埋藏之意,《瘞鹤铭》即葬鹤的铭文。

相传《瘞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撰,因他平生极爱养鹤。

一日,他到焦山游览,带来的一对仙鹤不幸夭折,王羲之十分悲伤,用黄绫裹敛了仙鹤,埋在焦山西麓,含泪挥笔写下了著名的《瘞鹤铭》。

其字体游洒苍劲,别具一格,为稀世珍品。

我国有“二铭”,即南有镇江的《瘞鹤铭》,北有洛阳的《石门铭》。

惟有《瘞鹤铭》最受历代书法家的推崇,有“大字之祖”、“书法冠冕”之称。

书法界认为,此碑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由隶书发展成楷书过程中的著名石刻之一。

现在各位看到在橱窗内陈列的书法,据说是茅山道士陶弘景所书。

【古炮台遗址】由宝墨轩东行,我们来到焦山东麓,看到面对长江排列成马蹄形的八座炮台,这就是著名的焦山古炮台。

焦山扼守着长江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爱国名将韩世忠曾率领将士数千驻扎焦山,堵击金兵。

南宋德枯元年(1275年),宋、元大军曾在焦山一带的江面上激战,出现过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为加强长江下游的防线,决定建立焦山炮台与圌山、象山、江都天庙三处炮台构成犄角之势。

炮台为椭圆形暗堡式,每座最长处为 77米,最宽处为55米,以优质条石为基,用黄土、石灰、细砂配糯米法捣拌成三合土,分层夯实浇灌面成,内设6000—8000斤重的大炮,是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近代炮堡遗址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炮台是我国人民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迹,同时也是镇江人民浴血御敌、勇猛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铁证。

【吸江楼】各位游客:从古炮台北面上山,随我漫步登上焦山东峰绝顶,我们来到了“吸江楼”,原名“吸江亭”,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人们又称它为“四面佛亭”。

初创于宋代,明代弘治年间移建西峰顶上。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复建于原址,四面塑佛像。

同治十年(187年)沈秉成改建成二层八角形,与金山“吞海楼”相呼应,取“吸取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作画屏”诗意,更名“吸江楼”。

现楼为卫9别年重建。

楼上的“江山胜概”横匾系沈秉成嫡孙、当代著名书法家沈迈士于90高龄时所书。

请大家随我沿楼梯盘旋而上。

大家看,这楼回廊四通,八面有景,我们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满旋风光尽收眼底。

这里视野广阔,历来为观赏日出的好地方。

宋代诗人陆游,登此楼观看日出后曾赞之为:水天皆赤,真伟观也。

【别峰庵(板桥读书处)—百寿亭】各位随我由吸江楼向西,我们来到了焦山双峰之阴的别岭上,在这翠竹环抱的山助中,有一座别致的方形四合院,称为“别峰庵”。

别峰是指该岭有别于焦山山顶的东峰和西峰之意。

清代书画家、诗人郑板桥曾在这里读过书,别峰庵因此名闻还选。

1984年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板桥书屋”4字,现勒石于庵左圆门之上。

别峰庵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六年(1578年)重建。

宋代高僧佛印法师写下“绝顶天寻处,何人为指南。

回头见知识,原在别峰庵”的诗句。

深山孤寺,人迹罕至的别峰庵内,北侧有3间古朴清雅的小斋,天井中有一花坛,桂花两株,修竹数竿,典雅幽绝。

清代雍正年间,时称诗、书、画“三绝”的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此攻读。

内设书屋、客厅、卧室,陈设竹器家具。

门上有“郑板桥读书处”横额,门背木刻郑板桥当年手书“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对联。

面对此情此景,缅怀书屋故人,不由使人产生物是人非的感慨。

从别峰庵出来,向西走,有一座用砖砌成的方形凉亭,周围有墙,墙头与亭檐之间用瓦镶成一排古寿字图案,南墙的内壁中间竖嵌着4条块石,刻着 100个不同样的篆体寿宁,变化巧妙,因而有“百寿亭”之称。

相传清末有一个姓范的善士,在游焦山时,发现焦山脚下到别峰庵的山道小径,非常崎岖难走,便捐款铺设了一条直达别峰庵的花岗岩山路。

庵主为了感谢这位善土,便在此山道的中速建了这座凉亭以祝福善士。

这就是“百寿亭”的来历。

【三诏洞—壮观亭—摩崖石刻】由百寿亭境蜒南下,我们来到了“三诏洞”。

三诏洞又名“焦公祠”,相传东汉末年焦光曾弃官进乱隐居在此。

焦光学术高深,精通医学。

他生活清贫,衣食简朴,以打柴为生,平时为周围渔民治病。

当年汉献帝刘协曾三下诏书请焦光出山做官,他不愿和腐败的朝廷同流合污,三次拒不应诏,世称“三诏不起”:第一次以妻生病为由,加以推倭;第二次出门远游而回避;第三次借口年迈多病拒绝。

后人为纪念这位隐士,称此洞为“三诏洞”,改“樵山”力“焦山”。

清光绪二十四年;焦光的后裔焦尔昌重新整修此洞。

洞内塑有焦公座像,焦光身着隐士服,脚穿草鞋,右手拿书卷,正襟端坐,仪态大方。

我们自三诏洞向东南走几十米,半山腰上的那座六角亭,就是明代所建的“壮观亭”,又名“坚柏亭”。

亭名取自李白的登高壮观天地问的诗意。

登亭可远眺长江。

亭柱刻有3副楹联:“江天共一览,心迹喜双清”;“砥柱镇中流,此处好穷千里目;海门吞夜月,何人领取大江秋”;“金山共此一江水,王母来寻五色龙”。

赵朴初登亭观景,写下了“壮观二字应无负,第一江山第一楼”的诗句。

大家看亭旁的六朝古柏,苍翠葱郁,似矫龙昂首,顶天立地,自成一景。

请大家随我继续向南下山,我们可以看到这陡崖峭壁之上,遍布历代200多位名家的诗词题刻,这就是著名的焦山摩崖石刻。

这.些石刻的年代包括六朝、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字体有正、草、隶、篆等,内容丰富多彩,好似历代书法展览,为此焦山还有“书法之山”的美誉。

在众多的石刻中,其中最珍贵的是陆游与游人踏雪寻访《瘞鹤铭》的题名石刻真迹,词文壮丽,书法刚劲,现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在附近的一块石壁上,还有北宋大画家米芾观看《瘞鹤铭》留下的题名石刻,也很有名。

西北临江有一块近代石刻,镌刻五言诗一首:“为废不平均,呼号满神州。

来此暂偃息,行作世界游。

”这是中国律师协会,在1920年为废除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到处奔走时,路过焦山留下的。

【华严阁】大家沿着这摩崖石刻向东,我们看到了位于焦山西南侧的一座面临大江、背倚峭壁的两层楼临水建筑,这就是“华严阁”。

华严阁以佛教《华严经》取名。

请大家随我上楼,我们看到二楼厅堂正中挂有“一片浮玉,十分江景”的对联,点出了登楼观景的妙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