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及作业题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题 基本 尺寸 φ50 φ25 φ80 ES +0.039 -0.027 +0.005 孔 EI 0 -0.048 -0.041 Th 0.039 0.021 0.046 es -0.025 0 0 轴 Ei -0.064 -0.013 -0.030 TS 0.039 0.013 0.030 1.4 表 Xmax 或 Ymin +0.103 -0.014 +0.035 Xmin 或 Ymax +0.025 -0.048 -0.041 Xav 或 Yav +0.064 -0.031 -0.003 单位:mm 配合 种类 间隙 过盈 过渡
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 mm
尺寸标注 孔φ12 0.032
0.072 轴φ60 0.053 0.041 孔φ30 0.062 0.050
公称尺寸 φ12 φ60 φ30 φ50
极限尺寸 最大 12.050 60.072 29.959 50.005 最小 12.032 60.053 29.938 49.966
2 2 1 1 1 60 + 40 + 40 66.33 (µm) 2 2 2 2 2 2
2
2
2
(2)方案二: a2 L2 (d1 d 2 ) / 2
lim a
2
a2 a2 a2 2 2 2 + + lim L 2 lim d1 lim d 2 L2 d1 d 2
+ 0 - φ25 H7 +0.021 0 m6 +0.021 +0.008 X + 0 - Y +13
重庆大学作业与思考题 2

思考题与作业 3-4
1. 2. 3. 4. 5. 6. 简述双膜理论,以及影响曝气池中氧转移速率的因素。 衡量曝气设备效能的指标有哪些?什么叫充氧能力?什么叫氧转移 效率? 简述传统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法和延时曝气法的运行特点。 什么叫污泥膨胀?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简述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运行检测项目。 某城镇污水量 Q=10000m3/d ,原污水经初次沉淀池处理后 BOD5 值 S0=150mg/l,要求处理水BOD5 值Se=15mg/l,去除率90%,求定鼓风 曝气时的供气量和采用机械曝气时所需的充氧量。有关的设计参数 为:混合液活性污泥浓度(挥发性)XV=2000mg/l;曝气池出口处溶解 氧浓度 C=2mg/l ;计算水温 30℃ 。有关设计的各项系数为: a'=0.5 , b'=0.15 , α=0.85 , β =0.95 ; e=1 , E=10% ,经计算曝气池有效容积 V=3000m3,空气扩散装置安装于水下4.0 m处。
思考题与作业 4
1. 简述生物脱氮处理的原理及影响脱氮效果的环境因素。
2.
3. 4.
简述生物除磷机理及影响除磷效果的环境因素。
化学法除磷与生物法除磷相比有哪些特点? 通过检索资料,阐述你对近年来出现的脱氮新工艺的看法(不限于 教材所列举的新工艺)。
思考题与作业 5
1. 试述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 能?
试述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
4.
5.
什么是二相消化?请简明阐述二相消化的理论基础。
试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思考题及作业解答

思考题习题解答第1章 绪论( 思考题 )1–2 何为数字信号?何为模拟信号?答:如果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则称之为数字信号。
如果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之为模拟信号。
1–3 何为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称之为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的优点及缺点如下: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处理、变换、存储;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对同步要求高。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它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答: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通信方式。
并行传输只适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
其优点是节省传输时间,速度快;不需要字符同步措施。
缺点是需要 n 条通信线路,成本高。
串行传输适用于远距离数字传输。
其优点是只需一条通信信道,节省线路铺设费用。
缺点是速度慢,需要外加码组或字符同步措施。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性能指标有:码元传输速率R B 、信息传输速率R b 、频带利用率η。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误码率P e 和误信(比特)率P b 。
1–12 何谓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码元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B )。
信息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s 或bps )。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或 其中 M 为M 进制(M =2 k ,k = 1, 2, 3, …)。
1–13 何谓误码率和误信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误码率P e 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误信率P b 是指错误接收的比特数在传输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
作业与思考题

5. 试论述排放标准、水体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整理课件
3
思考题与作业 3-1
1. 什么是活性污泥法?简述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流程。 2. 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 活性污泥由哪几部分组成?评价活性污泥法的指标有哪些,其各自
的含义是什么? 4.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由哪两个过程组成?有机物的去除过程是如何
整理课件
9
思考题与作业 6
1. 试比较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和它们的适用条件。 2.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
能? 3. 试述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 4. 什么是二相消化?请简明阐述二相消化的理论基础。 5. 试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平行实验,每个反应器的容积是7升,实验数据见下表,每个数据是六次测定的 平均值,求去除速率常数K2。
反应器 序号
1 2 3 4
BOD5(mg/l)
进水So 880
出水Se 100
870
50
870
30
860
20
整理 14.90 8.75 3.50
MLVSS (mg/l)
3100 2800 3000 2900
整理课件
7
思考题与作业 4
1. 简述生物脱氮处理的原理及影响脱氮效果的环境因素。 2. 简述生物除磷机理及影响除磷效果的环境因素。 3. 化学法除磷与生物法除磷相比有哪些特点? 4. 通过检索资料,阐述你对近年来出现的脱氮新工艺的看法(不限于
教材所列举的新工艺)。
整理课件
8
思考题与作业 5
1. 试述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2. 简述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净化过程。 3. 试分析生物膜法的生物相特点及工艺特点。 4. 试比较活性污泥法中的回流与高负荷生物滤池中回流的异同及目的? 5. 简述接触氧化法的作用机理及工艺特征? 6. 曝气生物滤池有哪些主要的工艺特点?
现代工程材料习题与思考题-学生用-作业

第一部分习题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刚度、疲劳强度、冲击韧性、断裂韧性。
2、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材料的弹性模量E愈大,则材料的塑性愈差。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试比较这四种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刚度和塑性。
并指出屈服强度的确定方法。
4、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几种?这些方法测出的硬度值能否进行比较?5、下列几种工件应该采用何种硬度试验法测定其硬度?( 1)锉刀(2)黄铜轴套(3)供应状态的各种碳钢钢材( 4)硬质合金刀片(5)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第二部分习题与思考题1 、解释下列名词:(1)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2) 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莱氏体 (L d 和 L' d ) ;2、画出 Fe-Fe 3 C 相图,并进行以下分析:(1) 标注出相图中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2) 分析 0.4%C 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及其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相对重量;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相对重量。
3 、根据 Fe-Fe 3 C 相图;计算:(1) 室温下,含碳 0.6% 的钢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各占多少 ?(2) 室温下,含碳 0.2%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
多少 ?(3) 铁碳含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
4、现有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的四块平衡状态的铁碳合金,它们分别为 0.20%C ; 0.4%C ; 1.2%C ;3.5%C 合金。
根据所学知识,可有哪些方法来区别它们 ?5、根据 Fe-Fe 3 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 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
(2) 低温莱氏体的塑性比珠光体的塑性差;(3) 在l100 ℃,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不能锻造;(4) 钢锭在 950 ~1100 ℃正常温度下轧制,有时会造成锭坯开裂;(5) 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高温 ( 约 1000 ~ 1250 ℃ ) 下进行热轧或锻造;(6) 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成;(7) 绑扎物件一般用铁丝 ( 镀锌低碳钢丝 ) ,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 60 、 65 、 70 、 75 等钢制成的钢丝绳;(8) 钳工锯 T8 、 T10 、 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 、 20 钢费力,锯条易磨钝;(9) 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医学史课后思考题

(一)课后思考及作业题:1、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医学史》?2、中医对世界医学有哪些贡献?3、远古时期的卫生保健活动和医药知识体现在哪几方面?4、试述社会和地域环境对中医学形成影响。
5、甲骨文和早期文化典籍记载疾病有何特点?6、奴隶社会人们如何诊治疾病的?7、叙述奴隶社会病因学说的萌芽。
8、奴隶社会时期药物知识有那些提高?9、叙述周代医学分科和医事制度的基本内容。
10、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1、叙述《内经》的基本精神和影响。
12、叙述《难经》、《神农本草经》主要学术成就。
13、叙述《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主要成就;14、简述扁鹊、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和“杏林”的典故。
15、现存最早脉学、病因证侯学的着作是什么,有何成就;16、叙述《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的成就的重要成就。
17、我国现存最早四部临证专科着作是什么?18、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王焘等医家在医学上有何成就?19、叙述晋唐时期药物学的成就。
20、宋元时期方剂学的发展表现在那些方面?21、宋代研究《伤寒论》有那些代表医家?22、北宋重要的本草着作有那些?23、叙述宋元时期针灸、儿科、妇科、骨伤、法医学的主要成就;24、金元医家创新的背景、代表医家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25、宋元时期医学发展有何特点?26、概述明清时期临证医学的主要成就;27、列举明清时期重要的医学全书、类书、从书、医案;?28、明清时期方剂学有那些代表性着作?29、叙述李时珍对药物学的突出贡献;30、叙述温病学说的形成和主要成就和代表性医家的成就;31、叙述马莳、张介宾注释《内经》的成就;32、简述明清时期《神农本草经》辑佚研究的重要医家及其着作。
33、近百年中国医学发展有何特点?34、近代中医药有哪些主要成就?35、叙述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及其历史意义。
36、简述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37、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中西医结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5项重要成就是什么?(二)、讨论题:1、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有哪些影响?2、试述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和秦汉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作业及思考题机械设计

第6章螺纹联接1、图所示螺栓连接中采用2个M 20的螺栓,其许用拉应力为[σ]=160MPa ,被联接件结合面的摩擦系数μ=0.2,若考虑摩擦传力的可靠系数f k =1.2,试计算该连接允许传递的静载荷Q F 。
2、 题2图所示,凸缘联轴器由HT 200制成,用8个受拉螺栓联接,螺栓中心圆直径D =220mm ,联轴器传递的转矩T =5000N.m ,摩擦系数μ=0.15,可靠性系数f k =1.2,试确定螺栓直径。
3、题3图所示两根钢梁,由两块钢盖板用8个M 16的受拉螺栓联接,作用在梁上的横向外力F R =1800N ,钢梁与盖板接合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s =0.15,为使联接可靠,取摩擦力大于外载的20%,螺栓的许用应力[σ]=160MPa ,问此联接方案是否可行?题1图题2图4、题4图所示的气缸盖连接中,已知:气缸中的压力在0到1.5MPa 间变化,气缸内径D =250mm ,螺栓分布圆直径0D =346mm ,凸缘与垫片厚度之和为50mm 。
为保证气密性要求,螺栓间距不得大于120mm 。
试选择螺栓材料,并确定螺栓数目和尺寸。
5、题5图所示有一支架用一组螺栓与机座联接如图示,所受外载为F =10000N ,45=α。
结合面的摩擦系数为0.15,摩擦传力可靠系数2.1=f K ,螺栓的许用应力[]400=σMPa 。
试求螺栓的计算直径。
第7章 键、花键、销、成形联接三、题1图所示为在直径d =80mm 的轴端安装一钢制直齿圆柱齿轮,轮毂长L =1.5d ,工作时有轻微冲击。
试确定平键联接尺寸,并计算其能传递的最大转矩。
题5图第11章 带传动1、已知某单根普通V 带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 =4.7kW,主动轮直径D 1=100mm ,主动轮转速n 1=1800r/min,小带轮包角α= 1350,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25.0=v μ。
求带的紧边拉力1F 、松边拉力及有效拉力F (忽略离心拉力)。
思考(作业)题.docx

思考(作业)题绪论1.原料、材料、原材料的含义有何差别?2.验证型实验、测试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的特点是什么?3.你认为本书所列的实验项目中,哪些实验是验证型,哪些实验是测试型,有没有设计型?4.你认为本书所列的实验项目中,哪些实验是原料(燃料)性质的测试研究,哪些实验是材料形成规律的实验研究,哪些实验是材料性质的测定分析?5.你认为在做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有没有用,为什么?6.你是否喜欢到实验室做实验?为什么?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1.误差是可以转化的。
如果一把尺子的刻度有误差,再用这把尺子做标准尺子去鉴定一批其他尺了,则什么误差转化为什么误差?2.对一组测量数据进行结果计算后,得到的结果是:X=l. 384 土0. 006;对这个结果有两种错误的解释。
①这个结果表示:测量值1. 384与真值之差就等于0. 006;②这个结果表示:真值就落在1. 378〜1. 390这个范围之内。
为什么说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3.对一种碱灰的总碱量(Na?。
%)进行5次测定,结果如下:40.02, 40.13, 40.15, 40.16 ,40.20o用三倍法(3 6 )和格鲁布斯法进行判定,40.02这个数据是不是应舍去的可疑数据?4.某钢铁厂生产正常时,钢水平均含碳量为4. 55,某一工作日抽查了5炉钢水,测定含碳量分别为:4.28, 4.40, 4.42, 4.35, 4.37。
问这个工作I I生产的钢水含碳量是否正常(P=95%)5.用一种新方法测定标准试样的二氧化硅含量(%),得到8个数据:34.30, 34.32 , 34.26,34.35, 34.38 , 34.28, 34.29, 34.23。
标准值为34.33%,问这种新方法是否可靠(当P=95%,有没有系统误差)?6.某厂生产一种材料,在质量管理改革前抽检10个产品,测定其抗拉强度(MPa)为164.2, 185.5, 194.9, 198.6, 204.0, 213.3, 229.7, 236.2, 258.2, 291.5;质量管理改革后抽检12个产品,测定其抗拉强度为210.4, 222.2, 224.7, 228.6, 232.7, 236.7, 238.8, 251.2, 270.7, 275.1, 315.8, 317.2=问企业质量管理改革前后的产品质量是否相同?7.某实验员用新方法和标准方法对某试样的铁含量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如下(%): 标准方法:23.44, 23.41, 23.39, 23.35新方法:23.28, 23.36, 23.43, 23.38, 23.30问这两种方法间有无显著差异,即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8.某实验室有两台光谱仪A和B,用它们对某种金属含量不同的9件材料进行测定, 得到9对观测值如下:A 设备: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B 设备:0.10, 0.21, 0.52, 0.32, 0.78, 0.59, 0.68, 0.77, 0.89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及作业题
绪论
1、名词解释:经济林,经济林栽培学
2、经济林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3、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4、目前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5、简述我国经济林生产的发展战略要点.
6、经济林树种可分为哪几类?各类包括哪些主要树种?
7、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条件,谈谈当地有哪些主要经济林树种?
8、经济林资源有哪些特点?如何加以开发利用?
经济林器官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根系的生长发育
1、名词解释:根颈
2、试论述经济林根系生长发育规律?
3、试论述影响经济林根系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及如何加以调控?
第二节芽、枝、叶的生长发育
1.名词解释
萌芽率;成枝力;芽的异质性;芽的早熟性;顶端优势;层性;垂直优势;芽序;叶面积系数
2.简述芽的异质性是如何形成的。
3.试述影响枝条生长的内外因子。
4.春、秋梢在生产中有何指导意义。
I与产量有何关系?适宜的LAI为多大。
第三节花芽分化及其调控
1.名词解释:
花芽分化,花芽形成,花诱导,花孕育,
2.研究花芽分化有何意义。
3.花芽分化分几个时期,各期有何特点?
4.试述影响花芽分化的内外因子。
5.简述花芽分化的主要学说?C/N比学说有何优缺点?
6.调控果树花芽分化的途径有哪些?
第四节开花坐果及果实发育
1、名词解释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自花结实,异花结实,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孤雌生殖,花粉直感,雌雄异熟,有效授粉期,花粉、胚囊的败育,果形指数,孢子体不亲和,配子体不亲和,果实成熟。
2、影响果树开花的因素有哪些?
3、造成花粉、胚囊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影响授粉受精的因子有哪些?如何保证授粉受精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周期性
1.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的区别,童期有何特点?
2.生长发育的周期性有哪些表现?
3.经济树木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学习认识这些规律有什么意义?
4.在经济树木生命周期中,按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形态应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形态特征、栽培任务及重要栽培措施是什么?
5、简述经济林木根系年生长规律,生产上如何管理?
6、什么是物候、物候期、物候相?
7、简述经济林年周期的共同特性。
8、什么是花芽分化?影响花芽分化有哪些因素?如何控制?
9、经济林木的芽有哪些特性?生产上如何利用?
第二节相关性与独立性
1.解释什么是相关性及其具体表现。
2.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关性有哪些表现?各有何实践意义?
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何相关性的表现?实践上有何意义?
4.顶端与侧枝的相关性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如何?
5.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生产怎样应用独立性?
第三节经济林木物质生产规律
1、试述经济林产量潜力及改进途。
2、经济林产量改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简述营养物质分配规律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调节。
(只有经济林专业用)
第三章经济林种植园建立
第一节种植园建立的基本理论
1、名词:适地适树;栽培区划;立地类型;水土流失;立体经营。
2、经济林生产为什么应进行栽培区划?
3、试述适地适树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经济林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4、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5、为什么在建园之前应进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宜林地选择,并要以栽培区划为基础?
6、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经济林栽培保持水土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7、试应用立体经营的原理,设计一种经济林立体经营模式。
第2节种植园规划设计
1、经济林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什么?
2、简述经济林种植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3、现代种植园有什么基本标准?
第三节种植园规划中物种选配、园地选择和防护林建设
1、种植园的园地选择时有何要求?
2、在经济林种植园的规划设计中如何进行品种类型的选择与配置?(依据)
3、授粉树应具备的条件,如何进行配置?
4、如何根据本地实际确定最佳栽植时期?如何做好种苗准备工作?
5、经济林种植方法有哪几种?简述植苗法的技术要点?
6、苗木定植如何划线定点?
第四章土肥水管理技术
1、解释概念:土壤管理、土壤管理制度、根外追肥、清耕法、生草法、清耕覆盖作物法、覆盖法、免耕法
2、简述种植园生草法的优缺点。
3、确定经济林施肥时期的依据是什么?
4、为什么说秋施基肥要早,追肥要巧?
5、确定种植园灌溉的依据是什么?
6、根外追肥有哪些优点?
7、简述种植园灌水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几个主要时期。
8、简述地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第五章经济林木树体管理
1、名词:整形修剪、定干、枝组、骨干枝、短剪、疏剪、缓放(甩放)、摘心、除萌、环剥、扭梢、拿枝。
2、简述经济林整修修剪的目的意义?
3、简述经济林整形修剪的依据和原则?
4、简述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的整形过程?
5、简述这样进行结果枝组配置和培养?
6、简述如何配置骨干枝?
7、怎样综合运用修剪技术调节调节花芽量?
8、简述短剪的作用。
9、落花落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座果率?
10、生产上常用改善果实色泽的方法有哪些?
11、疏花疏果有什么意义?疏花疏果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疏花疏果?
第六章核桃栽培
1、试述提高核桃产量的综合措施。
2、简述核桃种植密度、栽植季节、授粉树配置及管理技术。
3、核桃嫁接存在哪些障碍?如何克服?
4、核桃播种时种子放置的适宜方式对苗木生长有何影响?
5、为什么核桃要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
6、试述核桃芽的生物学特性。
7、试述核桃的开花生物学特性。
8、名词:核桃的雌雄异熟(雄先型、雌先型)、核桃的伤流
第七章板栗
1.板栗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
2.为什么说板栗是一种适应强的广布树种?
3.熟悉以下名词概念:深根性树种,发育枝,结果枝,芽序,座果率、广布树种,人工辅助授粉。
4.板栗丰产栽培中应抓好哪些技术环节?
6.简述板栗贮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